這段演出太爽了!!
與新科台語歌王 許富凱 Henry Hsu 合唱鄉音!
我認真的說
兩位北漂的高雄人唱出大無畏的勇氣
然後.....凱凱你的演唱會,我無限期有空😂
-
恭喜 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所有參與者、得獎者
在逆風的2021年寫下原創精彩的一頁!
#被刺激到要來寫新歌
#勝不驕_敗不餒_一起加油
勝不驕敗不餒台語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談姐妹競爭:一生都在拿第一名和加州理工物理博士全額獎學金的教授妹妹
最近我從當媽媽和當創業家的角色中又抽出時間(其實就是把以前追劇和打屁的時間都刪除光光)回到學校,目標把我的博士論文寫完。
做這個決定前,我足足耍廢了好幾個月,反覆不定的無法下決定。我目前創業經營公司已經進入穩定的狀態,如果我博士畢業也不太可能去學術界任教。(做研究真的很苦逼)
當初我從金飯碗公費教師的職位離職來到英國念博士,是一種想要『出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其實往內思考,根本對自己的自信還是非常不夠,這幾年,一直都在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嗎?來到英國的時候,指導教授其實也看出來我講話都一直語帶保留,我一方面會狂做很多事需要這些外在的獎盃獎牌比賽成績來證明自己,一方面又沒有一刻真正認證自己的努力和成功。
就算別人跟我講了一百萬次你真的很優秀,我還是覺得別人一定是在客氣,他們不這麼認為。
這幾個禮拜,我再仔細探究內心的恐懼,這種心態其實應該是跟我小時候的成長背景有關,我不是我們家最聰明的,但因為我是長姊所以長輩的關注都會在我身上,加上我妹妹們都功課很好,特別是我大妹,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全系第一、全校第一、全縣第一,我每天看她都在打電動,然後我小妹都在看小説,為什麼他們的成績都那麼好。當時覺得為什麼要有妹妹,我壓力好大!!!
比起大妹,我卻要花很多心思來才能達到我想要的表現,當我達到這些表現的時候又接受到這些話語:
『你也沒有多厲害!這考題太簡單』
『一定是被你喔(台語)到的!』
當我拿到文藻盃全國英語演講第一名的時候,我激動到哭出來,這時候我聽到的卻是:
『全國第一名?不要臭屁!阿那個沒什麼了不起的,台大的代表沒有來比賽吧?』
『你很誇張!那有什麼好了不起的!』
『我只是想要你勝不驕敗不餒』
『對啦!你都最厲害啦!(酸)』
也許長輩那一代真心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但基本上我的幼小心靈是被毀壞的滿嚴重的,我不管有成功或是有努力都不會受到肯定或稱讚,導致我一生都在努力但是我卻對自己極度嚴苛。
小時候我跟妹妹們很不熟,因為我就是標準的得不到愛的『壞』姊姊(笨、愛頂嘴、愛交男朋友),妹妹們獎學金或比賽獎金拼命地拿,我們家孩子們就是在比賽中獲得好小孩徽章。加上妹妹天資聰穎,我當時怎麼樣都無法進入他的狀態,他就是閉著眼睛也可以考一百分,國中就在看英文版的愛因斯坦相對論。
當初我動了博士的念頭,一方面也是因為妹妹到拿到世界頂級的加州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我那時候還在任教,發現了歐洲文化與觀光這個美好的領域,想申請碩士然後挑戰看自己能不能做點別的。
來英國的這幾年,我開竅了,我發現世界上有好多不一樣的人,好多不一樣的人生,他們的人生沒有演講比賽沒有作文比賽沒有月考,在東倫敦塗鴉得很開心,在西倫敦做蛋糕做花藝的很開心,在南倫敦跳舞得很開心,為了生存下來,(特別是在我爸爸中風臥病在床那幾年)我甚至在英國創了業,自己當老闆,生小孩當媽媽,休學了兩年,都快要忘記當初念博士的初衷。
就經濟上來考量,念博士完全不會增加我的收入更會因為我無法投入時間去管理我的公司而減少,就生活上考量,我更無法下班看劇打屁休閒娛樂或是多花一點時間陪我女兒,我曾經想放棄。
但是我妹妹居然告訴我,念博士是一種對信念和對耐心的考驗,你要獨自一個人完成一個知識上的突破和獨自一個人在腦海中互相自我debate,防止你完成博士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把博士完成你會發現自己真的是可以在很艱難的環境下依然把事情整理好。
從紐約回來後,我仔細推敲她的話,這幾年在外面妹妹一個人也是努力的成長,好像我都沒有關心過她,他就長大了。
是否,我的內在的小女孩也做好準備來面對這個『名為自己的敵人』。
#沈澱整理心情筆記
#自己挖自己的心感覺很奇妙
#媽媽自我提醒多肯定小孩的努力
勝不驕敗不餒台語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談姐妹競爭:一生都在拿第一名和加州理工物理博士全額獎學金的教授妹妹
最近我從當媽媽和當創業家的角色中又抽出時間(其實就是把以前追劇和打屁的時間都刪除光光)回到學校,目標把我的博士論文寫完。
做這個決定前,我足足耍廢了好幾個月,反覆不定的無法下決定。我目前創業經營公司已經進入穩定的狀態,如果我博士畢業也不太可能去學術界任教。(做研究真的很苦逼)
當初我從金飯碗公費教師的職位離職來到英國念博士,是一種想要『出來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其實往內思考,根本對自己的自信還是非常不夠,這幾年,一直都在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嗎?來到英國的時候,指導教授其實也看出來我講話都一直語帶保留,我一方面會狂做很多事需要這些外在的獎盃獎牌比賽成績來證明自己,一方面又沒有一刻真正認證自己的努力和成功。
就算別人跟我講了一百萬次你真的很優秀,我還是覺得別人一定是在客氣,他們不這麼認為。
這幾個禮拜,我再仔細探究內心的恐懼,這種心態其實應該是跟我小時候的成長背景有關,我不是我們家最聰明的,但因為我是長姊所以長輩的關注都會在我身上,加上我妹妹們都功課很好,特別是我大妹,我印象中她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全系第一、全校第一、全縣第一,我每天看她都在打電動,然後我小妹都在看小説,為什麼他們的成績都那麼好。當時覺得為什麼要有妹妹,我壓力好大!!!
比起大妹,我卻要花很多心思來才能達到我想要的表現,當我達到這些表現的時候又接受到這些話語:
『你也沒有多厲害!這考題太簡單』
『一定是被你喔(台語)到的!』
當我拿到文藻盃全國英語演講第一名的時候,我激動到哭出來,這時候我聽到的卻是:
『全國第一名?不要臭屁!阿那個沒什麼了不起的,台大的代表沒有來比賽吧?』
『你很誇張!那有什麼好了不起的!』
『我只是想要你勝不驕敗不餒』
『對啦!你都最厲害啦!(酸)』
也許長輩那一代真心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但基本上我的幼小心靈是被毀壞的滿嚴重的,我不管有成功或是有努力都不會受到肯定或稱讚,導致我一生都在努力但是我卻對自己極度嚴苛。
小時候我跟妹妹們很不熟,因為我就是標準的得不到愛的『壞』姊姊(笨、愛頂嘴、愛交男朋友),妹妹們獎學金或比賽獎金拼命地拿,我們家孩子們就是在比賽中獲得好小孩徽章。加上妹妹天資聰穎,我當時怎麼樣都無法進入他的狀態,他就是閉著眼睛也可以考一百分,國中就在看英文版的愛因斯坦相對論。
當初我動了博士的念頭,一方面也是因為妹妹到拿到世界頂級的加州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我那時候還在任教,發現了歐洲文化與觀光這個美好的領域,想申請碩士然後挑戰看自己能不能做點別的。
來英國的這幾年,我開竅了,我發現世界上有好多不一樣的人,好多不一樣的人生,他們的人生沒有演講比賽沒有作文比賽沒有月考,在東倫敦塗鴉得很開心,在西倫敦做蛋糕做花藝的很開心,在南倫敦跳舞得很開心,為了生存下來,(特別是在我爸爸中風臥病在床那幾年)我甚至在英國創了業,自己當老闆,生小孩當媽媽,休學了兩年,都快要忘記當初念博士的初衷。
就經濟上來考量,念博士完全不會增加我的收入更會因為我無法投入時間去管理我的公司而減少,就生活上考量,我更無法下班看劇打屁休閒娛樂或是多花一點時間陪我女兒,我曾經想放棄。
但是我妹妹居然告訴我,念博士是一種對信念和對耐心的考驗,你要獨自一個人完成一個知識上的突破和獨自一個人在腦海中互相自我debate,防止你完成博士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把博士完成你會發現自己真的是可以在很艱難的環境下依然把事情整理好。
從紐約回來後,我仔細推敲她的話,這幾年在外面妹妹一個人也是努力的成長,好像我都沒有關心過她,他就長大了。
是否,我的內在的小女孩也做好準備來面對這個『名為自己的敵人』。
#沈澱整理心情筆記
#自己挖自己的心感覺很奇妙
#媽媽自我提醒多肯定小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