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
是指血管因為發炎導致血管內壁增厚,
進而可能產生阻塞,
導致心肌梗塞或者是中風或者是失智等等問題。
在講究抗衰老的今天,
我經常說動脈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
都可能導致動脈老化加速。
一個月前,
一位抽煙的男士,
實際年齡50歲,
結果動脈硬化檢測評估他的血管年齡來到了75歲,
當場他嚇到了,
還反問我問:劉醫師你的血管幾歲?
還好今年年初我自己測量了一下,我自己用診所的動脈硬化檢測儀測量自己的動脈硬化指標,
用Franinghen score
算出來我的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了12歲,
可能跟自己平常跟各位報告的良好習慣盡量養成有關,
我不抽煙、
血脂肪標準、
血壓正常、
血糖正常、
沒有肥胖問題、
多喝溫開水、
飲食均衡、
凡事看淡、
不過度鑽牛角尖、
規律睡眠、
適當補充營養素等,
可能都跟血管健康有關,
當然遺傳因子也是一部分。
各位好朋友,
適時將保護血管的健康放在心中。
血管健康了,細胞就快活了。
早安各位好朋友!
#動脈硬化
#控制三高
劉醫師的血管健檢報告
剪報來源:人間福報
動脈硬化檢測儀 在 劉博仁醫師 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動脈硬化是健康的殺手,
很多人都不知道。
動脈硬化之後,
血管的內膜厚度增加後,
當阻塞到一個程度,
你的心臟,腦部,腎臟,眼睛就會受損,
心臟來說就怕造成心肌梗塞,
腦部來說就怕造成失智、腦中風,
腎臟來說就怕造成洗腎,
眼睛來說就怕造成視網膜病變甚至失明。
各位可以將你的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膽固醇,
數字在3以下最好,
4左右就要小心,
超過5,你就正在邁入剛剛我提到這幾個器官出問題的黑暗道路之上。
像這位男生,
我幫他做頸動脈超音波已經發現動脈硬化,
他卻很不以為然,
他抽煙、肥胖,衝刺事業而不重視健康,
太太請他來調理身體,
他也非常不甘願,
我們只能說佛度有緣人了。
還記得之前我做過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視頻嗎?
大概可以再看看,
如何讓自己的動脈回春。
https://m.youtube.com/watch?v=1i44_jN7_XE
最近我在診所從日本引進最新的全身動脈硬化檢測儀,
才發現原來血管的老化已經超出我的想像,
因為飲食型態、生活形態、生活的壓力、睡眠不足、荷爾蒙的影響,
確實很多人的血管老化了。
認識動脈硬化檢測:
https://www.captainclinic.com.tw/item/9_3
請大家要多喝水、戒煙、蛋白質以白肉或者是植物蛋白補充、不酗酒、適度運動、不熬夜,
隨時注意自己抽血的數值,
這樣子血管快樂啦,
全身細胞就快樂了。
早安各位好朋友,
有沒有覺得聽劉醫師囉哩八唆的還蠻幸福的🤣。
#動脈硬化是健康的殺手
#控制三高是避免動脈硬化重要因素之一
#抽煙的朋友戒煙吧
動脈硬化檢測儀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光聚焦智慧家庭車載 獲利漸入佳境
http://www.cdnews.com.tw 2017-01-14 21:42:42
亞光105年合併營收約新台幣179億元,年減1.58%,但獲利漸入佳境,前3季稅後盈餘2.97億元,每股盈餘(EPS)1.06元,預估第4季依舊維持獲利表現;已連續 2年虧轉盈。
中央社台北14日報導,展望今年,賴以仁表示,開發高績效產品將展現成果,包括家庭用動脈硬化檢測儀受惠人口高齡化商機,瞄準器、雷射測距儀、影像感測器、手機鏡頭等產品穩定發展,運用於掃地機器人的雷射掃描模組,在智慧家庭概念逐漸成形下快速成長,虛擬實境VR、AR、具前瞻性,加上車用ADAS (先進駕駛輔助係統)系統重要零組件更是集團積極布局重點。
除了新產品布局逐步顯現成果外,消費型數位相機銷售近期在接單上出現逆勢成長,今年接單預估量已達80萬台,相較去年的50萬台出貨量成長60%。
賴以仁指出,隨著物聯網及雲端運算等技術的快速演進,更加智慧且便利的智慧家庭樣貌逐漸成形,智慧家庭概念開始改變人們過去的生活型態;亞光挾優異的光學設計能力,運用光機電整合實力,並以擅長的雷射掃描技術,推出運用於掃地機器人的雷射掃描模組,積極實現智慧家庭革命,搶佔龐大的智慧家庭商機。
虛擬實境部份, VR、AR也是亞光積極布局重點,虛擬實境具前瞻性,相關衍生應用掀起風潮,持續吸引全球科技大廠競相投資。
亞光在 Kodak品牌授權的PIXPRO SP360運動相機產品,已完成第 3代產品的前後雙鏡頭新產品開發,訂名為「PIXPRO SP360 4K VR」,達成以 360度拍攝4K畫質全景虛擬實境影片效果,賴以仁強調,此一新產品已在美國的 CES(消費電子展)發表,預計 3月在全球上市,在前 2代產品已銷售超過10萬台成績下,預計新一代產品將再衝出銷售佳績。
附圖:光學廠商亞洲光學14日舉辦旺年會,董事長賴以仁表示,隨著VR、 AR、高階數位相機、車載鏡頭及醫療器材產品比重拉高,今年獲利表現可望持續成長。中央社
資料來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