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1200289.aspx 15個空帳篷占據加羅湖畔 登山團挨批據地為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加 羅湖 登山團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山友錄下影片,指出「湖景第一排」搭了15頂帳篷,都沒人使用,簡直是占地為王 @@ #觀賞美景開心遊玩務必遵守規定R
加 羅湖 登山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府沒有定義商業行為,也就無法規範商業行為」──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大家看山域各種亂象到現在,應該都能感受到這是無關特定區域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加羅湖只是裡面一個例子罷了。(但林務局的轄區則因無總量管制法源,近年壓力特別大──只是問題是出在總量管制,還是管理工具的有無和資源呢?這點需要多想想。)
以常理來說,土地管理者(land manager)要負起責任管理這類行為,但臺灣兩大場域主管機關,也就是國家公園和林務局,並沒有任何法規能夠「直接」管理商業行為,充其量也就是旁敲側擊。
.
換句話說,這類問題數十載下來一直處在鬼打牆狀態。出了事情 → 國家公園/林務局的場子 → 無適當法規可循 → 上級機關冷處理 → 不了了之 → repeat。
由中央主導制定遊憩法才是未來的唯一出路,其中首重訂立商業的定義,讓各山頭曖昧的地下關係浮上檯面──全面法治化,我們才能打下山域管理的良好基礎。
相信隨著屬於山林的公民意識逐漸抬頭,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