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冇份了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15096
美國每年都會開放約5萬個抽籤名額,讓外國人獲取以綠卡移民美國的機會。當局公布的最新一年抽籤移民簽證計劃(Diversity Visa Program)的安排,列明在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地區出生人士不符合申請資格。這是總統特朗普今年7月宣布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後,首次取消港人的申請資格。
當局同樣禁止加拿大、菲律賓、南韓及巴西等地出生的人申請,原因是這些國家在過去5年已經有超過5萬人移民到美國。以往美國將香港與中國區別對待,所以即使中國移民人數超過上限,港人仍可申請。至於在澳門和台灣出生的人,公告列明他們仍符合申請資格。
#852郵報 #美國 #抽籤移民簽證計劃 #移民 #特殊待遇 #台灣 #澳門 #港人
加拿大移民抽籤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60年建築中 #蘇屋邨至初入伙時。1961年英國雅麗姍郡主訪問蘇屋邨受到熱烈歡迎!
深水埗長沙灣《蘇屋邨》民眾排隊領取入屋紙,市民終於可入住公屋喜悅( 市民要輪候抽籤 ,抽中有如中六合彩)蘇屋邨同時安置附近山邊木屋區800多名居民,滄海桑田,當年蘇屋邨已全部清拆,新蘇屋邨2018年第一期已經入伙。
有五十多年歷史嘅蘇屋邨,曾經有唔少名人同公眾人物住過。歌神許冠傑同埋兄弟許冠文許冠英等,少年時喺蘇屋邨住。除此之外,樂隊Beyond嘅成員黃家駒同細佬黃家強,亦曾經係蘇屋邨居民。其他住過蘇屋邨嘅藝人包括蔡楓華、伍衛國、謝天華、甘草演員周吉嘅仔周啟生,同移民過加拿大嘅林嘉華等。
#歷史時空
加拿大移民抽籤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eingHK訪問】這是雜誌《就是香港》7月號的專題,也是談關於移民問題。在過去十年,一直在介紹Hong Kong Diaspora概念,經過過去一年,相信大家更容易理解。從來很討厭移民Vs不移民的二分法,香港人是最有國際聯繫的一群,讀書、工作、親人、國籍、渡假、投資,居住,都可以在不同地方,而他們在不同崗位,在過去一年,都在捍衛香港。Identity 從來是一個複合概念,這種二元對立,不是香港人的未來需要的。假如不摒棄這種狹隘思維、不懂得如何以國際diasporic identity壯大香港人,不是放負、就是認命,我們走不出目前這難關。
//第三章:根和翼
文化人陳冠中曾引用華爾街日報的作者Pascal Zachary的觀察,現在很多人渴求兼備的是「根和翼」,「根」是指本土身份認同和本土文化傳統,「翼」指去看世界和吸收外來文化,不再是一種純粹自閉傳統與無根世界的對立,而是既保留承傳下來的根——所謂可以攜帶的根(Portable root),同時擁抱世界,並各自混合以超越原來想像的自己。他認為,香港是個半唐番地方,習慣大城市那混雜文化的場域,所謂存在其中的「全球靈魂」,代表全球資本和跨國企業的既得利益集體,也有著平民色彩,如移民,如非法移民、移民後裔或者異族通婚、外勞、留學,出國旅遊、跨國文化交流等。而「雜種文化」,不是無根,而是多於一條根,主體是複數,而身份是眾數。
所謂「根」和「翼」的想法,可對照國際關係研究學者沈旭暉提出「離散族群-跨國共同體」的說法。離散(Diaspora)源於希臘文diasperien,由dia(跨越)和sperien(耕種或散播種子)兩個詞根構成,「離散」特指猶太人、古希臘人多次由於政治和軍事變遷被迫進行大遷徙,再以「復歸母國」的神話為核心,形成具獨特身份認同的離散群體。沈旭暉認為「離散族群」挑戰兩種傳統概念,一是世界主義者或部分左翼人士認為,跨國活動必然會削弱傳統的國族身份認同,另一是本土派認為「離境者必然離地」的刻板印象。
這也是他對「移民」的再定義——他小時眼見幾波的移民潮,親戚朋友去了美國、加拿大之類,去送機,移民了就幾年見一次或者將來未必有機會再見——「這種傳統移民概念像非黑即白,走了就再不多理會這邊,也好難知知道自己這邊的脈博。以前好多國家的移民政策都建基於這種概念,出現如大融爐政策等。美國、法國好強調他們國家那種核心價值,有能力融化任何來到這邊的新移民。」這種移民概念帶有絕對狹隘的地域主義。
「當去了另一階段,步入全球化時代,資訊科技發達,移民的概念已經好不同,我們這一代好習慣另外一種生活模式:在某國家讀書,某國家拎護照,在某國家有不同的資產,暑假會去某國家渡假,子女又在不同的地方讀書,可能全球七大洲有六、七個基地。即所謂的Cosmopolitan identity。」沈旭暉思考,這種純離地大都會式生活狀態也有問題,它失去本土面向,對世界各地也漠不關心,對任何一處地方都沒有歸屬或忠誠。
他所提倡的是第三種,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這蘊含了所謂的「根」的思考:人的天性是需要有Identity的向心力,會思考,究竟我是什麼人?
「這時代,全球化是客觀的事實,互聯網資訊流通,是回不了頭的,每個人都有複合的身份,亦有能力善用各地資源,貢獻自己最想貢獻的母體。」他所指的身份認同不一定和國族有關,隨著時間認同的比重不一樣。母體也非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而是香港人這族群。「例如這一代有的人去了英國、美國從事專業工作,在那邊社會得到認同,再把人脈和資源投放在香港相關的人事,過程中把香港人身份發揚光大,本身己經是好大的貢獻。」
特別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國際戰線,也是香港人「返唔到轉頭」的原因之一。過去一年,他眼見明顯地海外不同地方出現「香港人族體」,身處海外反而強化他們的身份認同,動用海外資源,錢、網絡、專業身份和人脈,協助香港這邊的情況。「這是第一步,之後如何累積國際人脈,令香港人的身份可以長存?」他覺得,「移民」是生活態度的改變,即全球化的生活態度。
「Global identity從來是香港人的強項,這地方Born to be這樣生活。」
沈旭暉設想,這也是全球化之下「社交媒體虛擬實體結合」的玩法,以經濟自主為例,在香港當你政治不正確或者持其他意見,被政治打壓,如何令他們可以經濟自主?「例如你想在英國搞Startup,可以在香港請設計師等職位,慢慢見到網絡和連繫,由虛變實。特別現在ZOOM搞了半年,原來好多工種可以不用返Office,更可能出現有一雙互關係。香港的優勢在於這裡是自由港,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和不同的人,身處海外各地的香港人可吸納其他相同想法的香港人在其傘下,進一步莊大,不受地域局限。」
另外,當武漢肺炎成了全球大流行,大家開始關注全球化下傳染病爆發的風險,美國已率先限制移民,似乎因為疫症,全球各國向國民再次定義了一次國界、本土利益和國族。在疫症影響下,會否影響未來幾年人口流動的規模和靈活性?
「意識型態上一直在發生,不同國家會對毫無邊界的全球化流動會有反思,容易令到一家獨大,難捍衛一地的文化,所以你會見到少少De-globalization的趨勢,但必須符合經濟效益。」沈旭暉表示:「移民政策也一樣,某些地方會收緊,但你會知道,美國也是移民城市,靠吸收世界高端的人而發達,不可能全盤取消,所以會平衡。例如美國有一些誇張的移民政策,叫抽籤移民,為了表達一訊息,我們國家想吸收全世界最高端的移民,同時有好多不願見到的情況發生,如偷渡等。最本土化也不可能沒有新移民,在最Cosmopolitan也不可能中門大開,如何在捍衛本土權益,不被濫用資源,又不會因為無國際人才,令自己國家發展急速下降。這是每一個國家都要計數。」//
加拿大移民抽籤 在 2022/2023加拿大打工度假資訊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加拿大 今年開給台灣940個名額,目前已經有1222人在池內。IRCC預計1/17~1/21(也就是下周)會進行第一輪抽籤。 因此請大家盡快入池,今年名額有限。 See more. ... <看更多>
加拿大移民抽籤 在 最新2021年8月23日加拿大境內簽證處理時間與8 月移民快速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