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媽咪都整好多糉,真係端午食到中秋,有段日子食到懷疑人生,不過我有位朋友偏偏反其道而行,每到端午前後一定問:「Auntie有冇包糉呀?可唔可以留兩三隻畀我?」
得得得,我畀夠10隻你!
某年端午節食完飯,我媽咪塞咗兩大袋糉畀我,由於一早答應同呢位朋友夜啲出去飲嘢,所以我千萬個唔願意咁拎住兩袋糉出去。
「蘭桂芳?」
我:「唔喇!柒呀!荃灣吖,楊屋道有啲bar冇乜人㗎!」
結果兩條友喺荃灣楊屋道酒吧飲嘢,開頭好地地,後來佢飲多兩杯就開始失控:「好掛住媽媽。」
講講下,男人老狗竟然喊咗。
面對兩袋糉,仲有一個喊到收唔到聲嘅男人,我再次慶幸冇出去蘭桂芳。
我朋友好細個已經冇咗爸爸,所以佢媽媽長期做兩份工養大佢,一份係快餐店洗碗,一份係嗰啲洗衣工場,都係時薪形式,總之佢媽媽係keep住每日做十幾個鐘。
兩母子有輪公屋,但你知香港啲公屋係輪好耐,所以佢哋有段時間住過家維邨對面嗰啲舊樓劏房。據佢所講,劏房環境已經比細個嗰陣好好多,兩母子最惡劣試過住一啲類似籠屋板間房嘅地方,有道友會無啦啦瞓喺條走廊,每日又會見到啲「鄰居」因為爭共用嘅廚房同廁所而嘈交,總之問題天天都多。
住嘅地方同當時讀嘅小學有一段距離,經濟條件又唔好,所以佢冇坐任何保姆車或者交通工具,佢媽媽每朝都會陪佢行好遠嘅路返學校,細細個唔識咁多嘢,會羨慕人哋一放學就喺門口上保姆車,佢曾經問過媽媽:「點解我冇得坐車嘅?」
佢記得媽媽答:「我哋行路咪仲開心,可以睇好多風景。」
後來漸漸長大,佢意識到自己同其他小朋友嘅屋企環境有好大分別,印象最深刻一次係啱啱升F.1,住得近屋企嘅同學會返屋企食飯,住得遠嘅就會成班人去附近茶餐廳食,而佢雖然住得遠,不過冇錢去茶記,只會喺屋企拎啲白麵包返學,再坐喺公園長凳自己食,咁始終F.1嘅小朋友仲係好細個,有一位同學真係笑佢連飯盒都冇錢食,難得嘅係我朋友完全唔在意,佢只著眼於每日見住媽媽做十幾個鐘,一年365日都冇休息,明明病緊都照捱,所以佢答應自己要努力讀書,賺錢養阿媽。
我朋友F.3已經識得喺惠康貼張紙幫人補習,唔知有冇人記得,以前惠康係有個notice board畀人任貼廣告,最多人貼就係幫人補習嘅廣告,好多中學生大學生都會喺嗰度貼張紙搵學生,咁佢起碼唔使問媽媽拎零用錢,讀到預科同大學嗰陣,佢更加搵埋part time做,後來終於輪到公屋喇,只係媽媽享受到嘅時間並唔多,因為當時媽媽有病,身體好瘦好弱。
佢出嚟社會第一份工係做一間搞event搞talk嘅公司,經常性要飛,不過人工算好好,有次佢出trip去完日本買咗啲草餅返嚟,媽媽勁鍾意食,仲不停問:「日本係點㗎?係咪好靚㗎?」
「好靚好乾淨㗎!我請你去日本旅行好冇?」
佢記得媽媽當時好開心,猛咁話自己大鄉里,成世人冇坐過飛機,唔知會唔會好驚,但又好想個仔帶佢去見識下。
好可惜,等唔到。
佢媽媽走嗰日係端午節,佢記得公司當年有組隊玩龍舟活動,但由於媽媽嗰幾日身體狀況好差,所以佢冇出席,幸好公司同事全部體諒同埋support。
識咗佢之後,呢條友每年端午都搵我出嚟飲嘢,佢怕自己屈喺屋企會好掛住媽媽。
當年佢喺酒吧崩潰,我將一袋糉畀咗佢:「咪喊啦,我阿媽叫我畀你㗎,媽媽糉,畀唔畀面先?」
我朋友成袋拎咗返屋企,即晚就打返畀我:「食完你阿媽啲糉,我更加掛住自己媽媽,當年上咗公屋之後,媽媽有一年都包過糉,雖然入面啲料唔名貴,不過好好食,食你阿媽啲糉就諗起當年嘅味道,我好想請媽媽去日本,由細到大佢都好辛苦,自己唔食都畀我食,捱到好多病痛......」
其實當年嗰袋糉,我媽咪唔係畀佢,純粹我亂作,只係想有人分擔下,順便安撫下佢情緒,估唔到之後每一年,呢位朋友都追住要食我阿媽包嘅糉。
佢而家事業有成,結埋婚做埋老豆,端午節唔會再搵我出去飲嘢喇,但有一樣嘢始終風雨不改,就係拎我阿媽啲糉,頭先仲特登揸車入嚟屯門問我拎。
「你媽媽啲糉嘅感覺同味道,出面真係買唔到。」
好啦!我喺自己屋企隔空陪佢食啦!
「劏房 板間房 分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辦公室日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窮家有道 - 窮一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大角咀劏房關注組-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劏房定義、劏房管制、劏房套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劏房定義、劏房管制、劏房套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2022劏房台灣-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屈室求存| 兩代人蝸居百呎房劏房童:媽媽我想住大屋!(香港 ... 的評價
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窮家有道 - 窮一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睇唔到有咩問題,自由巿場,有求先有供。如果佢符合哂消防安全,合法的話,又真係睇唔到有理由去罵。
#共居 #劏房
[香港社會的狂想曲:為了住,我們可以去到幾盡?]
!!!後續!!!
多謝大家like及share,但沒想到最後此文被幾間媒體偷圖偷文
詳細文章可見此: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日前被Facebook上的一個活動吸引了去登打士街一個叫書匯的地方,這是兩棟舊唐樓,私人公司活化後,這裡成為共居的空間。宣傳活動上說當日有旅遊分享會、手作市集、漂書、共居生活空間開放等等文藝活動,看似是個非常不錯的地方,但離開地下的手作市集,上樓到一樓一看,竟然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沒想到就是這樣不小心闖進了一個「睇樓團」!一樓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的共居生活空間,
*每層有22個宿位
*宿位分別為單人房間、太空艙(膠囊床位)和雙人房間(兩張單人床)
*單人房間都是特別高或特別低的單人床,外加一張小書桌及椅子,一開房門就差不多碰到椅子了,月租大概5000元
*太空艙的膠囊床位分為上下鋪,床的左右兩邊有簡單的儲物櫃。上鋪因為要爬樓梯,所以月租較便宜,大概3900元,下鋪大概月租4000元
*因為是唐樓的關係,沒有升降機,所以一樓的租金比較貴,越高樓層的單位則越便宜。
*為著防火消防條例,房間與房間之間的間隔並沒有到頂,即是說,你爬高一點點,就可以看到隔離房間的人在幹甚麼了(雖然職員已經說他們會在床位上對性別有安排)
*每層共享4間廁所、4間淋浴間、2部洗衣機、2部乾衣機、簡單的茶水間。注意,是沒有廚房的!
*每層都有一個公共休息室,卻小得只能放下簡單的地毯和大豆袋,放不下桌子及椅子
*入住對象是18至35歲的青年,會先進行面試,確保可以與其他人居住者相處(以及有能力交租?)
共居空間內的裝修以「生活就是分享」為主題,看得出經營者努力營造寫意、創意的環境。最有印象是,轉角的牆身上貼有不同的相,俊男美女配上「生活是甚麼」的解說,加上開放日當天種種文藝活動,很容易讓人沉醉於這種「追求生活美好」的假象中,可是,撕開這層糖衣,細心思考「居住」、「共居」和「生活」這些基本因素,住在這種的地方又怎會是追求生活的美好呢?共居是單純住在一起的意思嗎?這或許根本說不上是一種生活,只能說是生存。這真的是生活應該有的樣子嗎?
政府這邊廂提倡推行貨櫃屋,那邊廂公屋封頂,私人市場推出的單位越來越細,一、二百呎的個人單位越來越普遍,現在也有公司推出這樣的「共居」(其實跟以前的籠屋差不多,充其量也不過是比較新的板間房),究竟這個社會還可以瘋狂到甚麼地步?除了以上扭曲人性的方案外,還可以有甚麼解決方法?
PS 以上價錢純靠我當天記憶,實際價錢請詢問職員,但應該相差不遠。
#共居 #香港居住問題 #地產可以去到幾盡
#the_library_bibliotheque #書匯只是個美麗的假名而已
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點包裝,咪又係劏房
[香港社會的狂想曲:為了住,我們可以去到幾盡?]
!!!後續!!!
多謝大家like及share,但沒想到最後此文被幾間媒體偷圖偷文
詳細文章可見此: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日前被Facebook上的一個活動吸引了去登打士街一個叫書匯的地方,這是兩棟舊唐樓,私人公司活化後,這裡成為共居的空間。宣傳活動上說當日有旅遊分享會、手作市集、漂書、共居生活空間開放等等文藝活動,看似是個非常不錯的地方,但離開地下的手作市集,上樓到一樓一看,竟然有點時空錯亂的感覺!
沒想到就是這樣不小心闖進了一個「睇樓團」!一樓是開放給公眾參觀的共居生活空間,
*每層有22個宿位
*宿位分別為單人房間、太空艙(膠囊床位)和雙人房間(兩張單人床)
*單人房間都是特別高或特別低的單人床,外加一張小書桌及椅子,一開房門就差不多碰到椅子了,月租大概5000元
*太空艙的膠囊床位分為上下鋪,床的左右兩邊有簡單的儲物櫃。上鋪因為要爬樓梯,所以月租較便宜,大概3900元,下鋪大概月租4000元
*因為是唐樓的關係,沒有升降機,所以一樓的租金比較貴,越高樓層的單位則越便宜。
*為著防火消防條例,房間與房間之間的間隔並沒有到頂,即是說,你爬高一點點,就可以看到隔離房間的人在幹甚麼了(雖然職員已經說他們會在床位上對性別有安排)
*每層共享4間廁所、4間淋浴間、2部洗衣機、2部乾衣機、簡單的茶水間。注意,是沒有廚房的!
*每層都有一個公共休息室,卻小得只能放下簡單的地毯和大豆袋,放不下桌子及椅子
*入住對象是18至35歲的青年,會先進行面試,確保可以與其他人居住者相處(以及有能力交租?)
共居空間內的裝修以「生活就是分享」為主題,看得出經營者努力營造寫意、創意的環境。最有印象是,轉角的牆身上貼有不同的相,俊男美女配上「生活是甚麼」的解說,加上開放日當天種種文藝活動,很容易讓人沉醉於這種「追求生活美好」的假象中,可是,撕開這層糖衣,細心思考「居住」、「共居」和「生活」這些基本因素,住在這種的地方又怎會是追求生活的美好呢?共居是單純住在一起的意思嗎?這或許根本說不上是一種生活,只能說是生存。這真的是生活應該有的樣子嗎?
政府這邊廂提倡推行貨櫃屋,那邊廂公屋封頂,私人市場推出的單位越來越細,一、二百呎的個人單位越來越普遍,現在也有公司推出這樣的「共居」(其實跟以前的籠屋差不多,充其量也不過是比較新的板間房),究竟這個社會還可以瘋狂到甚麼地步?除了以上扭曲人性的方案外,還可以有甚麼解決方法?
PS 以上價錢純靠我當天記憶,實際價錢請詢問職員,但應該相差不遠。
#共居 #香港居住問題 #地產可以去到幾盡
#the_library_bibliotheque #書匯只是個美麗的假名而已
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劏房定義、劏房管制、劏房套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無可否認,類似劏房的「惡劣居所」一直存在於香港歷史中,諸如木屋、板間房及籠屋等,可見這類住房有一定的社會需求。九七年樓市泡沫爆破後,特區政府為 . ... <看更多>
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劏房定義、劏房管制、劏房套房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無可否認,類似劏房的「惡劣居所」一直存在於香港歷史中,諸如木屋、板間房及籠屋等,可見這類住房有一定的社會需求。九七年樓市泡沫爆破後,特區政府為 . ... <看更多>
劏房 板間房 分別 在 大角咀劏房關注組-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團體倡立法禁新建劏房先安置後取締. 住屋問題困擾香港多年,現時有數十萬計的基層市民,居於劏房、籠屋及板間房等不適切居所。特首早前強調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但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