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摺檔📙
月摺檔為軍機處將發下已奉硃批或未奉硃批的臣工奏摺,逐日抄檔,按月分裝存案備查的檔冊。本次「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展覽特別挑選院藏月摺檔所錄之光緒時期一件與劉銘傳有關的檔案。當時官銜為督辦臺灣防務福建巡撫的劉銘傳與其他兩位官員,為臺灣學政問題聯名上奏朝廷表示,有御史建請朝廷在臺灣添設官員辦理臺灣學政。朝廷命劉銘傳酌商此事,劉銘傳等人考量當時臺灣的情況,認為臺灣學政事務移由巡撫暫行兼理即可,勿須添設官員,應等將來臺灣闢地日廣,人文日盛之時,再擬請添設專員負責學政事務。劉銘傳為光緒時期臺灣改建行省後的首任巡撫,積極建設臺灣,對臺灣的現代化有極大的貢獻。
🕵🕵🕵🕵🕵🕵🕵🕵🕵🕵🕵🕵🕵
展期:2021-08-14~2021-11-28
陳列室: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103陳列室
劉銘傳貢獻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馬虎為出事之本—台鐵的定位:「安全、舒適、便捷」】
日前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意外事故,震驚國人,而罹難家屬悲傷落淚的情景,亦深深刻劃在全體國人心中,當務之急是釐清事故真相及責任,並對傷者及受難者給予適當補償,徹底改革現況,保障交通安全。切記老省長所創對省府員工的提醒,青年守則第13條:「馬虎為出事之本」。
悲痛之餘,見到有論者再度提起「台鐵公司化」議題,我身為過去台鐵的老長官,搭乘台鐵火車跑了5,431公里,更親身巡訪台鐵每一個大大小小車站,以及親自督導、撥款協助改善777處平交道設施及周邊交通壅塞並要求改進沿線景觀、綠化和違建拆除等問題不勝枚舉,改善台鐵所有車站的設施包括整修及新建盥洗室,以及車站前的計程車停靠處、完成山海兩線雙軌及電氣化、改建及汰換台鐵老舊橋樑和車廂、加強排水設施,讓台鐵在大雨天照常通行,已有80年歷史的苗栗竹南到台中豐原舊有彎曲繞山路線予以截彎取直、單線路軌也全都雙軌化、我也十分重視員工福祉、提升員工士氣,為方便旅客訂票及取票,則開始推動全面開放電話語音及網際網路訂票等服務。惟心中不免好奇,公司化真的是改革台鐵的仙丹妙藥嗎?台鐵真的是負債虧損嚴重的壞學生嗎?
要面對台鐵改革問題,首先得先瞭解台鐵的歷史及定位到底是什麼?台灣鐵路自劉銘傳於清光緒13年(1887年)興建台北—基隆間鐵路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我認為台鐵就是「窮人版的高鐵」,它不僅肩負台灣全島的基礎交通運輸,也是促進城鄉發展的重大交通建設,更是早期上班通勤及學子上下課的必要交通工具。1967年,在推動完成十大建設前,台鐵是台灣運輸及交通最大的營運功臣,而收入也在「統支統收」的政策下,大多都入了公庫。很多人提到,台鐵開始出現虧損是因為中山高速公路啟用,而高鐵的正式營運後,更使得台鐵虧損雪上加霜。實際上,台鐵興建環島鐵路,對於台鐵本身收益沒有太多幫助,甚至根據台鐵當年的評估,即使完成環島鐵路後,仍是會出現鉅額虧損的情形;而鐵路電氣化工程,雖然帶動台灣鐵路建設的進步,但同樣帶來巨大債務負擔。而這些若當時皆按照「企業角度」來評估,恐怕這些投資案都難以通過董事會,可是為了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台鐵必須全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請問這些投資所帶來的債務負擔,難道可完全咎責於台鐵經營不善?
或許大家對幾十年前的故事早已遺忘,我再舉一個近期的例子,2018年普悠瑪新馬事故發生後,台鐵對外表示,已向交通部、行政院爭取三等站以下小站虧損補貼1.36億元、服務性路線(支線、南迴)虧損補貼10.64億元,這12億元因為協助國家發展的政策性虧損,最後行政院只核定補貼5.74億元,經年累月下來,台鐵豈有不積累龐大債務之理?也就是此理,在我省府任內,重大台鐵改善工程,我都親自督察,一方面為勞苦的鐵路員工打氣,也親身瞭解實況並給予資源補助,包括南橫佳冬隧道補漏,在不影響正常營運前提下,我曾在深夜11點後,親往現場視察確定後,由省府核定補助。
很多人也提到台鐵票價已26年未調漲,以高鐵台北到左營票價1490元作比較,台鐵台北到高雄票價為843元,而台北到台東車站票價為783元,這就是我稱之為「具台灣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方面要求台鐵票價不能漲,二方面又要台鐵提供又快又新的列車服務社會大眾,試問若台鐵願意提供快速舒適的全新列車投入服務,大家(尤其是宜蘭、花東鄉親)是否同意讓台鐵的票價漲到與高鐵票相當水準?更不用說,高鐵從台北出發南下目前停靠車站數僅有11站,而台鐵東部幹線從台北出發則停靠20站、西部幹線停靠16站,還有站站停的莒光號(以東部幹線為例共停靠36站),請問位於偏鄉的鄉親,可以忍受台鐵因考慮會造成財務虧損嚴重而停止小站服務嗎?
再來說說最近常被提到台鐵負債高達4千多億元,而且很大一部份是支付台鐵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實際上,4千多億元的負債應該與其目前8327億元的資產來做對照才公平,若資產與負債對照來看,台鐵其實不全然是「敗家子」。而幾十年來上百億的退撫支出造成對台鐵沉重負擔更是對台鐵退休人員非常不公平的說法。這些所謂舊制的老員工對台灣的貢獻,絕對不輸其他的軍公教人員,他們的退休金要由現在的台鐵收入支付,真的公平嗎?這上百億元退撫支出的估算,並非是台鐵一年所需支出的費用,根據台鐵110年度預算書顯示,台鐵一年退撫支出14億元,僅佔台鐵全部勞務成本275億元的5.1%,何來龐大退休金債務拖垮台鐵營運之說?在台灣經濟發展起飛,尤其是台北市都市化發展後,不少原有鐵路用地,包括台鐵員工宿舍全都無償交還中央政府,由政府出售或提供其他用途,這包括台北市八德路中國國民黨黨部用地,中央政府變賣之後,又有多少錢交給台鐵?另外又有多少處台鐵用地(印象所及至少40餘處),則因中央政府慷他人之慨,成為文化「古蹟」?
因此,台鐵的改革不應純從財務角度評估,將重心擺在如何企業化、公司化,甚至是民營化,因為台鐵還肩負著國家整體交通基礎命脈,同時又要負擔拉近城鄉差距的政策目標,這些無可迴避的重責大任,台鐵責無旁貸。當然「安全、舒適、便捷」是人民對台鐵的基本期待與要求,廢省之後中央政府應全力協助台鐵落實這三大目標,以維護行車安全、增加必要的員額及改善安全設施,同時也照顧好台鐵現職及退休員工的福祉,讓他們能夠全心投入工作,重振人民對台鐵局的信心,此才是務實改革台鐵的最基本考量。而台鐵同仁也應自我砥礪,追求廉能、效率以及台鐵的榮譽感,切記「馬虎為出事之本」,全體員工應全力維護台灣的基礎運輸安全品質,保障國人生命安全。
▲《蘋果日報》A11版-火網評論:台鐵改革定位:安全、舒適、便捷(宋楚瑜)→https://pse.is/3ee8t7
劉銘傳貢獻 在 黃國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 #原住民族日,為紀念台灣憲法於1994年8月1日將原住民正名為「原住民族」及感謝原住民族對台灣的貢獻。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自7/21起於 #本館一樓西展間 展出《從前,有個地方叫邊區》特展,匯集館藏清代臺灣兩大地方文書系統,包括「岸裡大社文書」及「恒春縣行札」(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兩批珍貴歷史文獻,展出93件文物,涵蓋古文書、地圖、契書文件、原民器物。透過歷史文物,詮釋探詢18至19世紀臺灣「內陸沿山」及「內山邊區」社會的樣貌,以及身處其間的原住民文化與對應社會的演變。
透過台博館文物的展示及研究,我們能從古文書、地圖、契書文件去爬梳及探究邊區社會裡漢人與原住民族之間的互動關係及歷史脈絡,並讓大家省思及瞭解臺灣歷史文化的蘊涵。
另外,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自7/27起於 #立體劇場前廳 展區推出《Macaqu/ Malmananu/ Matamasaz—拿麼厲害》原住民族主題特展(https://reurl.cc/Nj3Mxe)。邀請了許多有能力、又辛勤付出的原住民及團體來呈現原住民族身處當代大環境衝擊中,如何走過身分認同,活出自信並做出貢獻,展現原住民族對於自身形象的主觀認知及各式生活面貌。而 #地球環境廳 今日也舉辦原住民族科學節活動,設置了五個主題展區及個別計畫互動展場。
國書邀請大家一起走進博物館參觀,也更進一步認識我們台灣的原住民族。
劉銘傳貢獻 在 國小社會沈葆楨與劉銘傳對臺建設-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小社會沈葆楨與 劉銘傳 對臺建設.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劉銘傳貢獻 在 活水來冊房- 前幾天很多人討論的「劉銘傳從臺灣鐵道之父除名」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他任期長啊!」那個高中不愧是名校,學生一聽就懂我在酸什麼,哄堂大笑。 劉銘傳的貢獻確實是有的,但他不是設計者,如果真要紀念,應該也是紀念當時的外籍鐵道工程師 ... ... <看更多>
劉銘傳貢獻 在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 精華區TW-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了劉德凱演的劉銘傳
才知道劉銘傳許多事
可是畢竟是演戲
不知道有些是不是真實的
有上網去看了一下
也沒有很多可以證明史實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看劉德凱演的
我覺得他演得好像喔..有那股氣勢
看了那部戲害得喜歡歷史的我想跑去基隆逛逛
只不過看了一下地圖和時間的配合(我假日要上班)
灰心了...就放棄
有人有去過獅球嶺和基隆的炮台嗎
如果可以提供一下照片給我看看
感恩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66.228
> -------------------------------------------------------------------------- <
作者: HGT7473 (Home Boy)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時間: Wed Nov 8 12:19:32 2006
※ 引述《kauosong (如何一少年,匆匆已白頭)》之銘言:
看過一些傳記
劉銘傳跟霧峰林家關係良好,跟林獻堂的伯父林朝棟關係不錯,
林家的軍隊在中法戰爭建功,所以從此取得台灣的樟腦專賣。
還有當時台灣南部由劉敖所控制,劉敖也是台灣兵備道(管理所有軍隊的)
劉敖是湘軍的,劉銘傳是淮軍,兩邊是死對頭
中法戰爭時,劉敖不願派兵支援北部
所以中法戰爭後,劉銘傳彈劾劉敖
https://big5.huaxia.com/ah-tw/2005/00359963.html
https://home.kimo.com.tw/g88066070/vit/people2.htm
: ꈊ: 我的記憶
: 1。台灣第一條鐵路
: 2。台灣電報局
: 3。公賣制度 礦業局 樟木買賣
: 4。國防建設
: 5。成功抵抗法國入侵
:
: 薄@ 台灣的基礎建設吧
: ※ 引述《van0706 (king)》之銘言:
: : 最近看了劉德凱演的劉銘傳
: : 才知道劉銘傳許多事
: : 可是畢竟是演戲
: : 不知道有些是不是真實的
: : 有上網去看了一下
: : 也沒有很多可以證明史實
: :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看劉德凱演的
: : 我覺得他演得好像喔..有那股氣勢
: : 看了那部戲害得喜歡歷史的我想跑去基隆逛逛
: : 只不過看了一下地圖和時間的配合(我假日要上班)
: : 灰心了...就放棄
: : 有人有去過獅球嶺和基隆的炮台嗎
: : 如果可以提供一下照片給我看看
: : 感恩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8.41.7
> -------------------------------------------------------------------------- <
作者: tohot (什麼也信什麼也不信)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時間: Fri Nov 10 19:17:32 2006
※ 引述《van0706 (king)》之銘言:
: 嗯!!感恩你的心思
: 但我如果要去只能一個人
: 用步行的
: 同學知道我只對歷史有興趣
: 覺得我是老人家.....=.=
: 所以麻煩有去過的人能夠提供照片
: 我也會上網查查的
: 不過看再多的照片
: 還是比不上"到此一遊"
: 只能暫時看著圖再想著影片回味了
: 現在才知道基隆和淡水有這麼多的東西可以看
: 以前國中讀的歷史介紹劉銘傳太少了
: 對台灣這麼有貢獻的人居然簡略帶過
: 那些編輯歷史課本的人真是太過份了
其實劉銘傳雖然有在做事
但根本沒有那麼偉大
先想想 劉在台灣才七年
再厲害也是時間有限
而且其建設也只限北台灣(南台灣的台灣道劉璈跟他不合)
以建設台灣來看 日本人統治了那麼久
東西做的一定比較多
但為什麼要誇大劉銘傳(記得沒錯可以一路從銘傳國小唸到銘傳大學)
我個人是認為政治因素啦
國民黨不想歸功於日本人 就選劉來當台灣現代化之父...
就像課本裡說到台灣民主國
日本打過來時第一個跑路的就是總統唐景崧
那個慷慨激昂的邱逢甲 看到日本人來一樣跑路
(台灣通史有提到他跑路時把台灣的軍費近十萬兩也帶走)
抗日英雄劉永福 當時他負責守台南
根本還沒正式對決 只跟日本前哨兵打了一下
就跑路了...總之就是唐 邱 劉 全部跑路就對了
史書也有寫到 世人怎麼評論不知道
但是他們三個會被戰死的吳湯興等人笑...
當時真正在抗日的還是客家子弟
桃竹苗等地區 還有六堆 讀到的時候真的超心酸的...
KEVIN板友補充的廣勇 是說唐景崧在廣東地區招募的兵?_?
基本上台灣民主國要打的就是台灣獨立戰爭(雖然是假獨立)
台獨戰爭請廣東人來打本來就很奇怪
然後總統又跑路 群龍無首下面對日本人的圍攻
根本毫無戰意 亂成一團 就在當時的台北
官兵變強盜 胡來一通 所以才有辜顯榮開城迎日本軍
當然這行為是有點賣國 但也是有苦衷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2.176.114
> -------------------------------------------------------------------------- <
作者: olympic1912 (David)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時間: Fri Nov 17 22:52:28 2006
關於清代台灣鐵道,我在寫論文時有找James W. Davidson的記載,還滿有趣的,節錄如後:
James W. Davidson於其著作《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提到,
清末台灣鐵路在劉銘傳的努力下終得以開築,並聘請歐洲工程師進行路線之選定,
惟工程師與負責實際施工之清國官吏、工人之間難以配合,除了屢換工程師外,
整條鐵路的路線標準亦甚差,例如:…工人不重視水平的路基和最小限度的彎曲;
不願遵從儀器而寧願遵從自己的眼睛。…如有人因為要保存墳墓而略送報酬,
他們就會使路線作急劇的彎曲以迴避之。…再向北去,有許多山,築路更難,…
工程師們又建議築隧道以通過主要的山脈,清國人仍然主張掘開,決定在山邊掘一段路,
工作照例很馬虎,未曾設法排水,因此山土大坍了兩次,
…由於這些失敗他們纔改變方針而築隧道;…隧道的兩端互相接近時,困難到了極點,
忽然發現指揮官把隧道兩端的高度定錯了,…工程師大為驚訝。
隧道距基隆祇有一英里多路,而因為斜度很大,當然需要最好的工程,
清國人卻把這段路造得最壞…彎曲很急,坡度很陡,不能給任何火車行駛。
鐵路完成後,James W. Davidson在1895年亦曾利用台灣鐵路旅行多次,
親身經歷了當時荒謬絕倫的行車方式:
台灣在鐵路上早已不要外國人幫助了。鐵路及資產全在清國人手中。
我進大稻埕的車站,首先注意於那個火車頭,那是一個我從未見過的怪物。
銅製的部分都成了黑色,鐵製的部分都成為有斑點的棕色了。
…雖然如此,它也還發著蒸氣…我因此很疑懼,但還是決心坐到基隆去,
走進了一個像牲畜車似的車廂。…車中不見有什麼裝飾,祇在頭等車中有簡陋的
座位而已。我買了一張頭等票,上去坐在車廂中,許多人似乎很驚異。
…我上車的消息很快傳遍全車中,因此又有些討厭的人前來同坐。
我看見他們祇有二等票,而來享受頭等車的權利,覺得真是豈有此理。
…車子開動了,行駛於大稻埕和基隆間的豐饒的平原中。最初的幾哩,走得很順利;
後來車身動搖起來,似乎走上山坡,至少不注意地勢的人以為如此,
我卻發現還在平地上,好不詫異。路線上有許多彎曲和陡坡,
是不能歸咎於地面之不規則的。
因此當車子在急行時,旅客們或抓住座位和窗子,或被劇烈地撥回。
從末尾的客車中望出去,路線很像壓平了的巨大的螺旋鑽子。
…還有一種情形也會使讀者覺得新奇的。鐵路全線的各車站的站長都是各圖私利,
互相反對的。…鐵路上的運費並不劃一,運輸也不可靠,所以託運的貨物很少。
現在在清國建築中的鐵路上,若不要外國人幫助,對於上述各點,絕不會有所改良;
又清國官吏的作風若不大大改革,則鐵路除可運政府的物資外,難望有大量的託運貨物。
以上參考節錄自James W. Davidson著,蔡啟恒譯,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之過去與現在》,台灣銀行,p.178~1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98.168
> -------------------------------------------------------------------------- <
作者: liujh (集氣!)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時間: Mon Nov 20 23:27:24 2006
https://jdlib.ntl.gov.tw/cgi-bin/browse.cgi?bookid=bjn00599v01
這是在台中圖書館網站找到的<<台灣鐵道史>>
裡面有清楚說明清末台灣鐵路的路線, 車輛以及營業狀況
說他是 "不能開的鐵路" 應該是用了不少誇示法
但是鐵路營運效能不彰是個事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79.9
> -------------------------------------------------------------------------- <
作者: age317 (望斷天涯) 看板: TW-history
標題: Re: 大家對劉銘傳的的評語是?
時間: Wed Nov 22 00:57:00 2006
其實我在看完許雪姬的《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以及<邵友濂與臺灣的自強新政>一文
之後,就一直有個想法與疑問,到底當時南部士紳對現代化政策會有多高的接受度?
滿大人一書中提到,劉銘傳新政的四大缺失中,其中一項就是人民在心理上和經濟上
都不滿新政導致的民心不服,劉銘傳光是在台北掛電燈,就被北部台人當作咄咄怪事、
厭惡質疑,而台北已經是開港後比較容易接受現代化新事物的地區,還有這樣的反應
,忍不住讓人質疑當時傳統文化中心的台南,有可能接受電燈、火車、西式學堂等
西方文化的事物嗎?
閱讀中國近代史的書籍,常常提到1895年以前反對西化、現代化的強力人士,就是
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傳統士紳,每每以「奇技淫巧」蔑視西方進步的科學、武器與
機器,清廷想修鐵路的時候,地方士紳就會以破壞風水為由阻止、拆毀鐵路,而
李鴻章1880年代大造鐵路的計畫,也因為傳統派(保守派)以種種理由反對而流產
(最大的理由是建鐵路只會讓洋人的軍隊快速攻進來,喪失國防險要),以上種種
,都讓人深深懷疑,聚居在台南的大量傳統士紳,會認為西式現代化建設是他們
想要的優良政策嗎?
芮瑪莉在《同治中興》一書中點名,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在根本上是完全衝突的,
因此就是這種保守的儒家文化,使中國無法進入近現代社會(即同治中興與自強運
動的失敗)。依照這個論點深入分析,大概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真正推動洋務運動的
大臣,會是李鴻章的淮軍一系,因為淮軍出身的文化水準不高,受儒家薰陶的程度
不如士紳出身的湘軍,也因此比較能夠不心存偏見,較開闊的接受外來事物並推動
現代化建設,而湘軍出身的大臣如劉坤一,反而會在兩江總督的任期上毫無現代化
建設。另外代入中法戰爭期間台灣的二劉之爭,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什麼湘軍出身
,文化水平較高的劉璈會受台南的傳統士紳喜愛,並對軍旅出身、文化水平不高的
淮系劉銘傳感到厭惡,並對劉銘傳的現代化建設大加批評。
當然,二劉之爭的淵源背景並不是如此簡單,但似乎很少人去討論當時台灣南北
文化水平差異造成的影響,我總覺得如果劉璈當上台灣巡撫並要在台南蓋鐵路的
話,那些支持他的地主士紳,恐怕是第一個跳出來大力反對的保守派。
總之,我覺得劉銘傳會選在北台灣搞現代化建設,不完全是他偏心支持他的北台
豪族(霧峰林家、板橋林家),也許他覺得在文化水平較低、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
北台搞現代化,遇到的阻力會較小,自然也比較容易成功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8.56
※ 編輯: age317 來自: 140.122.38.56 (11/22 00: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