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讀《繁榮的悖論》The Prosperity Paradox-How innovation can lift nations out of poverty.
😝英文書名一目瞭然這本書想說什麼
學習摘要: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好問題是聰明學生及卓越管理者最重要的一大特質;需要用一種「有悖直覺」的方式來開發經濟,卻可以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契機。解決潛在消費者亟欲在生活某方面獲得進展,卻找不到他們他們負擔得起、可取得的解決方案。
#零消費 #可結合Christensen的用途理論一起思考 #TheoryofJobsToBeDone
✅不是所有的創新都一樣:創新有三種,持續性創新、效率性創新、創造市場的創新,本書特別注重在第三種,因為其帶來的結果不僅創造就業機會、從廣泛人口中(零消費)創造獲利,更能改變社會文化。
舉例:美國福特T型車、墨西哥賓堡集團的平價優質麵包、非洲的Celtel預付卡的行動電話服務...
⚠️過度依賴效率性創新,對經濟助益有限,ex. 加工出口廠、(現在的企業轉型不少也有這個症頭,因為決策者著重成本,該考慮的是架構新的價值網絡,就是重新定義公司的成本結構。
✅建立流程,是持續創新的關鍵:所謂創新,是一個組織「改變」它把「勞力、資本、材料、資訊」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的『流程』;但不代表導入基礎建設與制度能長期解決問題。組織一開始的存在有賴於資源,但要長期蓬勃發展,則有賴於流程,以流程來確保組織資源的高使用率,發展出商業模式後根據潛在新客戶的意見持續調整(本書稱應變策略)。
#創新不必然是高科技方案
⚠️常常政府以推動基礎建設為改善經濟的作為,以為「建設好了,人自然會來。」這正是陷入基礎建設優先原則的迷思,因為建設及維護基礎建設的成本往往過高,以致於無法持續融資及管理,那就不是以「創造市場的創新」為前提;換個角度思考,如何創造出我們想在某個基礎建設儲存或運輸的價值,才是關鍵,人來了,建設與開發自然會開始!利害關係人此時有動機去幫忙維護市場拉進的資源。
#專注於拉式策略
最後,用美國最高法院前大法官 Louise D. Brandeis 的話彼此共勉,「世界上那些值得去做的事情,在完成之前,大多被認定是不可能的。」
#繁榮的悖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