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龍頭 #亞馬遜 #加密貨幣支付 #CBDC
【亞馬遜有意啟動加密支付!招聘數位貨幣與區塊鏈產品負責人】
⚡全球最大電商亞馬遜(Amazon)釋出了一則徵才公告,在其支付接受與客戶體驗部門中,開出了數位貨幣與區塊鏈產品總監的職缺
「我們受到加密貨幣領域創新的啟發,正在『探索』這在亞馬遜上會是什麼樣子。」
-
#同場加映
① 簡化加密貨幣支付!萬事達卡合作 Circle、Paxos,利用 USDC 優化法幣結算效率
https://pse.is/3lbqew
② 亞馬遜 | Amazon將在墨西哥啟動「數位貨幣」計劃,為「全球數位支付」佈局
https://pse.is/3kwsxm
①+② 「下一個進場比特幣的是 Netflix」創投教父Tim Draper:Amazon即將開放「加密貨幣支付」
https://pse.is/3kg255
-
✅ 即時新聞Telegram頻道
https://t.me/blocktemponews
✅ 每日精選 LINE:
https://line.me/R/ti/p/%40kgx9780p
✅ #五千人投資討論群 (已滿)
https://line.me/ti/g2/htySqS7SoKOuGGFx4Gn9dg
-
✅ 動區Line2群👇👇👇
https://bit.ly/dogemoon2
「創投公司徵才」的推薦目錄:
創投公司徵才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幫前同事分享徵才訊息- Cooby 酷比 前端工程師
如果你有看我 2 月的直播訪問,就會知道 Jocelin 及 Wen 去年放棄矽谷工作, 回台創業的心路歷程。 他們的公司目前有得到創投的投資, 許多夥伴也從矽谷回台幫忙,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矽谷文化的新創公司, 歡迎參考他們底下的徵才細節, 準備好履歷來面試呢!
不了解他們公司嗎? 歡迎觀看直播影片來看看你未來的 CEO、CTO 的思考模式及公司內容, 我想這 1 個半小時的影片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 美國及矽谷經驗豐富。 我相信他們是很好的一起工作及學習的對象。 公司發展可期,現在上火箭還來得及,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試試。此外,他們現在因疫情已經遠距辦公了, 面試也都會是遠端的歐!
歐, 對了, 如果去面試的話 ,請記得說你是我推薦的, 你錄取後待滿三個月我就可以得到獎勵了 (雖然說我內推自己公司幾乎賺不到獎勵, 不過我想我的讀者在台灣比較多, 可能這次會比較容易?!😅 )
直播影片 “前 Instagram Tech Lead Jocelin 及前臉書 PM Wen 分享放棄矽谷高薪工作、海歸回台灣創業之歷程”:
https://www.facebook.com/331994600549070/videos/244994507259300
如果你覺得直播影片太長, 也有 哈佛姐夢遊矽谷 Aliceinsiliconwonderland 比較簡短版本可以看歐: https://youtu.be/GD0mEpUS82Y
創投公司徵才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護國群山遭移山,速修法規保台灣!」
#比扯鈴還扯的故事
🔊 虹安今日召開記者會,針對原本由我國工研院技術轉移並投資入股的「瀚薪科技」,於今年2月初清算解散後,卻在中國大陸出現了產品內容歷程幾乎一模一樣的「#上海瀚薪科技」,原核心團隊包括總經理李傳英更到上海瀚薪科技發展,虹安認為,台灣瀚薪解散並非單純的新創投資失利,背後很可能涉及我國產業核心技術與人才外流等重大 #國安漏洞。政府出資研發技術還入股新創,卻對於暗渡陳倉的團隊無力管理與防堵‼️
➡️ 瀚薪科技是一家由台灣工研院團隊創立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主要產品正是近來最熱門的第3代半導體 #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對未來的電動車、電動巴士產業發展至關重要。2013年以工研院電光所研發團隊為核心,成立了瀚薪科技,除了取得碳化矽技術移轉外,還由工研院完全持股之「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投資。
其後數年工研院將瀚薪視為 #技轉育成新創之典範,除了在2015年的總統府月會中報告,還曾入選2018年工研院出版的《#創業超新星》。今年初公司黯然解散之外,原班人馬居然在大陸風光掛牌,除了核心團隊、公司名稱之外,連商標都一樣,差別只在股東由台灣政府所屬法人變成大陸財政部所屬基金。
過去三年平均來看,#工研院每年約取得經濟部80億元委辦或科專計畫預算補助,所執行出來之研發成果,怎可 #淪為對岸彎道超車之助力?
更弔詭的是,除了台灣瀚薪與上海瀚薪同名同姓同團隊之外,本來登記於新竹的瀚薪科技解散之後,原地成立了僑外資的「#凰騰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負責人與瀚薪科技一樣,連人力銀行的徵才頁面也使用相同的商標與公司網址,也不諱言以「瀚薪」品牌為主軸。令人不禁質疑,台灣瀚薪赴陸成立以及外資來台成立凰騰公司,其間的金流與技術的移轉,真的完全無法可管嗎?
➡️ 從日前智芯科技、芯道互聯合作組織挖角團,到這次瀚薪解散、跨海重生等案,已可見到我國的半導體護國群山,正遭逢挖角移山,#應保護我國科技業競爭優勢的法規機制,包含:#營業秘密法、#經濟部投審會、#科專成果境外實施條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清單,#四大關卡全數失靈!
虹安呼籲政府相關部會盡速檢討加強防護機制,除了修法防堵智慧財產權漏洞,更要積極訂定哪些技術會被列為涉及台灣國安的關鍵技術以及相關的認定標準,讓廠商以及司法機關都有更清楚的規範可以依循,以保護營業秘密和關鍵技術,從而達到事前預防,事後追訴技術流出的可能性。
➡️ 虹安從去年到今年多次質詢經濟部、科技部:到底什麼時候要更新與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基礎科技關鍵技術清單」以保護我國高科技產品與經濟命脈?而經濟部和工研院更應該對瀚薪案所揭露的問題作出檢討報告。
現場出席的 #工研院 技術移轉法律中心執行長王鵬瑜說:「我們是真的很痛心,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覺,尤其看到自己的同仁在台灣發展不好,卻跑到中國去!我們一定是要求保密!如果李傳英還同時兼職的話,一定有背信罪。」
而 #投審會 劉佳佳專員表示,經查上海瀚薪為純大陸內資企業,凰騰則是經核可無陸資之外資企業。#技術處 楊傳國專門委員則說明,目前已有貿易法、經濟部研發成果歸屬運用辦法、在大陸地區投資或技術許可辦法、科技部的政府資助敏感科技研究計畫安全管制作業手冊、科技基本法、營業秘密法等多元機制,李傳英若未經申報或陳報董事會即前往對岸擔任董事,亦可以背信罪追訴。
如果只有事後的調查與追緝卻又無法定罪、達不到嚇阻效果,台灣的技術優勢總有一天會流失殆盡。速修法規保台灣,已經是刻不容緩的第一要務!💪🏻
#感謝媒體報導 🙏🙏🙏
民視新聞 - 「瀚薪科技」解散 變「上海瀚薪」原班人馬起死回生 中資蠶食鯨吞早有前兆?
https://youtu.be/uSe2QO_4LzE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1322F02M1
信傳媒 - 在台灣解散後竟在中國上市 高虹安:半導體護國群山 正遭逢挖角移山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6431
央廣 - 政府投資半導體台廠解散西進上海 高虹安籲修法保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4848
民視快新聞 - 中資挖台半導體人才 護國群山恐遭移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BLMvJS3LU
自由時報 - 工研院投資瀚薪科技上海另起爐灶 立委憂:重大國安漏洞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74919
風傳媒 - 中資恐藉重點領域產學條例滲透大學?高虹安:投審會已有幾個失靈例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54827
中時 - 科技產業外移 立委高虹安:恐成國安漏洞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22002680-260407
創投公司徵才 在 104人力銀行- 「聽說創投好像薪水很不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聽說創投好像薪水很不錯」、「有聽過這行業但我不知道在幹嘛」、「這工作是不是門檻很高」 過去台灣創業環境不活躍,所以「創投」對大眾而言相對陌生,究竟這個行業 ... ... <看更多>
創投公司徵才 在 【年薪300萬】他的工作就是在花錢?帶你了解風險投資產業PE ...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cript · 【年薪300萬】新創成功還要靠他PE/VC風險投資行業的募投管退ft. · 债权类私募基金靠谱吗? · 27間 公司 天使投資人,致富成功關鍵只能靠創業& ... ... <看更多>
創投公司徵才 在 [心得] 美國創投求職心得-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從MBA畢業也半年多了,幾經波折也在去年秋天終於找到了理想的創投工作。想想也該是
時候來分享一下這兩年在美國求職的經驗,以及對無經驗者如何投入創投業的一些想法
背景:
學歷 - 政大金融學士,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BA
工作經驗 – 3年金融業+MBA期間在創投part time實習1年半
職位 – Analyst (中西部中型規模創投)
薪資 - $91K
就學期間:
在錄取之後,我覺得提早規劃求職方向比找房子找室友買車等雜事來的重要。
我個人慘痛的經驗就是一年級時雖然想進創投,但是又擔心這行太難進,
同時分心準備了IB與公司財務等方向。雖然也拿了一些銀行面試但沒有全力準備表現就是
不夠理想,第一年也沒有累積足夠的產業人脈。
我建議入學之前就可以開始跟當地你有興趣的公司或是你目標產業的同學/學長姐開始聯繫
,建立關係也幫自己找暑期實習鋪路。
人們對學生總是會比較大方,往往很願意和你分享他自己如何找到這份工作以及在這行
裡的經驗。我申請學校前也找了Synergy思睿代辦跟我一起討論發展方向,也透過他們跟
一些在美國工作的前輩聯繫上。
我個人認為MBA學生找工作最重要的一環就是networking。之前看過一篇有趣的統計報告
指出,統計過去十年美國名校MBA學生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
人的職位,從來沒有被貼在任何徵才平台上。
這代表這些人的工作都是靠著內部推薦拿到的。
過去幾十年中,MBA學生幾乎壟斷了美國商界的中間管理階層,MBA文化也已經深深影
響了這個圈子徵才的標準,更傾向有類似特質的人才。對於有像是工程師、供應鏈、律師
、軍官等其他專業背景的人來說,他們的賣點在履歷上就很明顯(有什麼程度的coding能
力、生技研究背景、領導經驗…)。
而像我一樣純商背景的人,networking就是我們去展現你履歷上看不出來的亮點的機會。
這邊不是鼓勵要去拍馬屁或是刻意迎合討好別人,分享一個同行前輩跟我提過我覺很有
道理的觀點:
Networking的時候你該釋出的訊息不是:”我很想進你這一行,請你給我一份工作”
而是:”我很快就會成為你的同行,而我對你的經驗很有興趣,我們何不先建立一下關
係,未來還有很多交流的機會”
Job Fair也是很多人在就學期間會有機會碰到的就業管道。這些規模不一的就業博覽會,
大多要付費參加,報名費可能高達幾百美金之譜,有些也會限制只有MBA學生或特定身分
的人(退伍軍人、LGBT…)才能報名。
不過這些門檻也同時確保了廠商與求職者的水平。美國每年規模最大的博覽會是NBMBA,
本來是針對非裔MBA學生的活動,現在已經不只非裔學生會參加,MBA以外的商學院學生
也都可以報名。
Job Fair可以是一個在短時間快速大量networking機會的管道,不過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我個人不擅長快速開話題建立印象,在這類活動的收穫就很小
(不過在任天堂的攤位抽到一台Switch超爽der)
去之前一定要先計劃好自己鎖定的公司/職位,不然一天聊幾十家公司很累,
臨場表現很快就會失常。提早投遞履歷也很重要,很多公司會現場面試
甚至會設定我們這兩天就是要把多少人晉級到下一關
理論上比起一般投履歷晉級機會較高
創投徵才:
估狗都查的到的創投介紹我就略過。
創投在金融業裡面應該也算是很特別的存在,因為投資的標的常常連基本的財務報表都
不完整,而就算有報表,幫沒有獲利甚至沒有營收的標的建立模型其實沒啥意義。
所以除了財務分析,創投的DD更偏重分析市場、科技優勢以及經營團隊的能力。
不同家偏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像有生醫背景團隊會對新創藥廠做很深入的專利分析
種子輪投資團隊可能更重視創辦人的經驗與人格特質等等...
要針對自己的背景找投資哲學與你相近的基金。
至於創投投錢就好,放手讓公司玩的日子應該已經離我們很遠了
現在的創投大多會有專門投資的產業/募資輪(公司規模)/獲利模式(B2B, B2B2C, SaaS…)
,也會透過自己的產業專業/network來幫助公司成長。
舉例來說,我待的第一家創投就有:"如果我們不能介紹30+個潛在客戶/策略夥伴給這家
公司的話就不投資"這樣的規則來確保我們主動投資人的策略。
創投的合夥人通常分三類:最主流的是新創背景,再來是科技/產業背景,最後才是一般
走招聘,以analyst/associate身分入行的人。
成功新創的前創辦人或是早期員工經歷過新創的不同階段,也最了解如何幫助新創公司
加上成功的exit後通常資金充足,最適合在創投擔任主動投資人。
第二種則通常在特定產業有很深的經驗,甚至可能本來就是新創公司的顧客/競爭對手
通常會成立專門投資特定市場的基金。
從分析師往上爬的反而少見,很多創投的年輕員工也都會在待了幾年後,
加入之前投資過的公司,累積新創經驗後再成立自己的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創投底下會分成投錢的Limited Partner以及負責實際營運的
General Partner。通常會把5%左右的投資資金當作營運成本,這也是公司日常開銷與所
有人薪水的來源。由於創投的平均基金規模通常比私募基金較小,
這也是創投平均薪水較私募低的原因之一(不過我覺得人才競爭激烈才是主因)
除非有人離職,大多數的創投通常都是在募資時或正要募資前才會招收新人
也只有這時候才有預算負擔更多薪水。
所以創投有放出要成立新基金的消息時,通常是與他們聯繫看有沒有計畫開缺的好時機。
Accelerator跟Incubator也是這十年在新創圈非常重要的參與者,這些是專門輔助剛成立
的公司成長的團隊,不少也會順便注資或是要求股份作為回報。
從最有名的YC到各個企業或學校舉辦的小型計畫,實力越強的program在選擇參加者
的過程就越嚴格也越像創投。
很多這些選擇以及輔導新創的經驗在創投是通用的,不過因為這裡接觸到的都會是天使輪
~種子輪,甚至idea phase的公司,這裡的經驗就比較難帶到規模更大,更像私募基金的
晚期創投。
地點方面,錢一定是跟著新創跑。美國新創比較密集的除了矽谷和傳統金融的紐約、
Austin也是現在新創的一大重鎮,中部還有芝加哥與丹佛,再加上天才城波士頓與亞馬遜
微軟生態系的西雅圖。
亞洲的話新加坡毫無疑問是新創領頭羊,想進東南亞的資金通常都會匯聚在那裡
中國則自己有自己的玩法不適合拿來直接比較。
總結來說,創投並沒有特別要求哪一種背景,律師、軍官甚至音樂家出身我都看過。
適合同時有營運跟財務經驗、喜歡吸收新資訊、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controlled chaos
還有很重要的,沒有完美主義
可以接受自己有三成的投資會失敗,三成勉強回本,三成才賺錢的人。
面試:
創投的面試其實差別很大,從IB風格的Superday、財務模型報告到coding測試我都聽過遇
過,沒什麼固定的規則,重點還是在了解這家公司的投資方向與專長。
這點就要從了解他們的過去的投資以及裡面成員的背景著手,至少要深入研究3.4家
他們過去的投資(為甚麼喜歡/不喜歡這項投資)並且抓出他們對公司的偏好。
創投在看候選人的時候,除了基本的能力,會很重視這個候選人對被投資產業的看法
(未來五年的趨勢、贏家以及輸家),有沒有一套選擇投資標的的邏輯,以及能帶進來
哪些人脈(這個可能最重要)
隨時吸收自己有興趣產業的最新資訊以及市場上的重要投資/exit很重要。
準備提問時,避開你怎麼進創投、怎麼判斷好標的、怎麼實現綜效這些老生常談。
可以針對你特別有興趣的portfolio company、公司最近的exit/募資、
對特定的term sheet架構的看法來提問
想進創投的人很多,怎麼證明你是想進”這家創投”才會是重點
薪資談判:
台灣的學生常常缺乏自己是高階人才的自覺,但其實合理的跟公司談判更好的offer在歐
美很常見,只要不要死纏爛打,好的公司也不會覺得被冒犯。
我自己在談薪水時,準備了一份簡單的簡報,先討論了一些我到職前可以做的準備
介紹一下我簽證的情況,再用我們學校MBA畢業生在這個產業的薪資資料佐證來談薪水
後來也有爭取到加薪。
附帶一提,創投的work-life-balance通常比投行來的好,工作型態也比較彈性。
128:29:
在我下定決心投入創投的時候已經是20年的一月了,起步算是很晚。
128與29分別是我從三月到十月之間networking call與面試的次數
(因為只數到行事曆上的,實際數字大概要再加個兩成)
平均大概是每兩天就跟一家我有興趣的基金經理人交流。
Reach out 的方法不外乎就是linkedin邀請,或許是疫情影響大家都被困在家裡的關係
去年願意理我的人明顯比前年來的多哈哈
另外John Gannon Blog會列出全美甚至全球有開缺的創投,是我去年收穫最多的平台。
通常在聊完之後,我也都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認識他覺得我去聊聊會有很多收穫
的朋友可以幫忙介紹,也藉此認識了不少高手。
必須說,我很幸運有幫我介紹了不少同行的前老闆以及很支持我的女友家人陪我熬過來
我也相信networking比我更勤勞的大有人在。
除非你是學經歷背景雙封頂的強者,在一半公司都不會公開徵才的這一行就是要付出
一些苦工才有機會擠進去。
寫到這裡,感覺可以寫的還有很多,也希望可以吸引到金融業各種面向的高手來分享。我
自己也才剛開始這一行的旅程,希望兩年後可以再來分享更多新的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5.162.198.3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12671431.A.B86.html
※ bellzebub:轉錄至看板 Finance 02/07 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