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算得票數,依照得票數高低排列
4. 2、3會去在意的社團核心與意見領袖(網紅)-298
1. 剛選上的縣市首長-268
2. 1的幕僚或核心或好友-248
3. 2的好友跟信任圈-111
6. 4、5的中心人物旁邊的秘書或好友-112
5. 2、3不會去在意的社團核心與意見領袖(網紅)-99
所以公布答案。。。。。。。。。。暫緩XD
今天負面表列,先講最不可能的
我列的條件是,在2014年下的狀況,地方選舉完後的局勢,所以回到那個時間點,想分析中國遇到重大挫敗,整理敗因跟檢討路線後,我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是什麼?
答案有兩個:
1.認知中國的統戰系統狀況。
2.認知台灣現有的統戰體系狀況
我那一年幾乎都在了解這個,確認組織的重整與人事
所以,你從這兩點出發,會知道當時的混亂與狀況,以及習近平趁亂打擊敵對派系跟收編與重組,直到2016年後徹底完成整併,統一對台作法。
再者,我列的條件,同時列了培植與收買,兩個不同路線的方向,其實是有點拐人,強迫大家思考,不然光講其中一個,答案還蠻明顯的。
故,事先聲明,我這幾篇沒打算提案例,更不會指出國內的實例,請別替人對號入座,因為太多情報資訊是不會在報紙上出現,亂猜會害人不淺。
=========
進入主題
判斷的一個好方法,理解跟計算政治資本的雄厚,政治資本越厚的越不容易收買,所以以下分為兩大類說明,以收買的狀況來說,哪一個優先除外?
第一個要去除的對象是[1.剛當選的縣市首長],理由非常單純,如果是中國長期培植的,那根本就沒收買問題。若不是,剛選完的政治資本最為雄厚,統戰部要派人來談合作,哪有這麼簡單。
對中國來說,縣市首長要不要收買,能不能買,都是選後開始情報工作,先等你局處首長出來,幕僚群是誰確定。邊確定邊找資料,看有沒人在中國留下把柄,有沒其他資料可以威脅利誘。全部搞定後,才去擬定正式的計畫。
你不能因為現在看他很投共,就覺得他四年前就被買了。
第二個去除的對象是[6.4、5的中心人物旁邊的秘書或好友]。這個理由更簡單了,因為當下的狀況這些人毫無重要性,連價碼都標不出來,談什麼收買。
還有[2. 1的幕僚或核心或好友]也去掉,理由類似,剛選上連這人長怎樣都不知道,計畫擬定的階段,是不會去做收買規劃的。
==========
收買這樣,培植呢?
第一個去掉的當然是[1.剛當選的縣市首長],已經有政治實力的人沒有培植的必要,要培植就得從他是小人物開始。例如某個前市長以前就是米國體系培養的,只不過川普大神上台後,整批人換掉,現在處於找不到長官的窘況,所以才到處亂說話。
或者說,曾在中國念過多年書,就很可能是培植的對象。但這也要看案例,畢竟中國有錢也不會亂花,看你台灣來的就砸錢再說,一定是身家調查清楚,確認你的統一意志夠強,或是願意為錢賣命的程度。好比某位大師的兒子嗆爆台灣大學生,自己在北大也就那樣。
培植政治人物很危險,沒有名單我們根本不知道統戰部到底找誰。一般狀況都是找一堆人,給點獎學金甜頭等等,等你回台灣看發展再決定要不要持續資助。至於那種打一開始就被列入培植名單的,我沒駭入統戰部,不會知道是誰。
第二個去掉的還是[6.4、5的中心人物旁邊的秘書或好友]。理由不是成本太低或是政治資本太少,純粹是因為「五年內的中期計劃來不及」。6的這種人是屬於長期培植對象,至少十年以上的規劃。
而且,培養這種人的目的,是屬於長期分化用的。例如我培植了一個國際共產的學生,送他到台灣某個外星人互助聯合會之類的單位當行政,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要接近這些協會、基金會的大頭,成為他的機要、左右手或是愛人,去影響這些「知識分子」的行為。
最終,掌握到這些遍佈台灣的知識份子、文化精英的把柄,好比說得過性病、小三是誰、在學校每個月幹文具回家等等。越是清高,越容忍不了這種汙點,也就越容易被威脅利誘,直到收買。
收買之後不是要他們去選舉,一次性的損耗太重,而是要讓這些人去從事分化舉動。例如,加入資本主義聯合黨,永遠站在中間偏弱的那一邊。
高舉「在高牆與雞蛋,我們總是站在雞蛋那邊」,實際上是「把雞蛋砸碎在高牆上,找國際媒體來拍牆壁很髒」,把資本主義聯合黨鬥臭、鬥垮,弱化敵人以便各個擊破。
=========
好了,去掉這些人,我們回頭來想想,2014年選完的當下,對中國來說內部重整需要大概一年,預期2015要開始重新政治工作,想在2016-2018間達成具體效果的話。
收買哪些人比較有實質意義?開始培植哪些人較有意義?
請回到當時,不要用現在去反推,我是試圖告訴大家一個方法,並不是要給答案,畢竟很多狀況都是case by case,我若是統戰部的人,突然發現某縣長的機要來中國度假,而且此人性好漁色,會怎麼做?成功之後會不會修改原有計畫?
太過線性的思考,認定路徑只有一個,很容易變成陰謀論者,覺得一切都是一個Big plan,從而去尋找預言家、師父的解答。
這樣永遠不會想通的。
#剩下的選項這周再慢慢講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