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紅的 子宮外孕系列🤣
在很之前的文章就有提到,早期懷孕時做超音波的重要性。
➡️其中一項就是要確認「子宮內懷孕」& 排除「子宮外孕」!
最近相關的衛教文章已經很多,今天就不贅述「子宮內懷孕」的重要性。
---
子宮外孕有很多種,只要不是在子宮內膜的都稱作「子宮外孕」。
✏️發生的位置不外乎:輸卵管、卵巢、子宮角、子宮頸、剖腹產疤痕、闊韌帶或是腹腔內。
最多最多的就是輸卵管外孕,佔了約95%。
✏️診斷方式不一定單次看診就能確定,很多都是需要多次門診超音波或抽血追蹤,才有辦法確診的。
#抽血
懷孕之後,血清懷孕指數(β-HCG)會隨著週數上升。
✏️通常如果數值>1500,陰道超音波仍看不到懷孕組織;或是數值>5000,腹部超音波看不到懷孕組織,這時候就要懷疑是否有子宮外孕。
✏️也可能會安排連續抽血,看看β-HCG上升的幅度是否正常,如果上升的狀況並不好,也懷疑不是正常的懷孕。
#超音波
超音波是我們最重要的工具!
此時做陰道超音波是比較準確的,主要是能夠更準確的判斷子宮內膜的狀況,還有兩邊卵巢/或是輸卵管有病灶可以看得更清楚!
以下就較常見的,超音波可幫助診斷的子宮外孕來做說明
#輸卵管外孕
最常見,也算是相對容易判斷的外孕種類。
此時檢查會有以下幾項特點:
✔️子宮內沒有出現懷孕囊,子宮內膜相對增厚
✔️有清楚的看到左右兩側的卵巢,並且無類似懷孕囊的組織在其中
✔️卵巢旁邊有一團類似懷孕囊的組織,且套上血流有明顯的Ring of fire sign
✔️若外孕已破裂,會出現骨盆腔積液,甚至會淹過子宮
#卵巢外孕
✔️子宮內沒有出現懷孕囊,子宮內膜相對增厚
✔️某側卵巢內有類似懷孕囊的組織,且套上血流有明顯的Ring of fire sign
✔️卵巢旁找不到其他類似子宮外孕的組織
#子宮角(Cornual pregnancy)
有另一個名詞叫做interstitial pregnancy(主要是長在子宮肌肉內的外孕都算),而cornual pregnancy特指長在子宮角的外孕。
✔️追溯懷孕囊和子宮內膜的相對位置,並沒有連接到內膜的部分
✔️通常位置都比較偏離正中,都要追蹤到很偏很邊邊的位子
✔️子宮肌肉層的厚度比較薄,有可能小於5mm
#子宮頸
#子宮頸外孕 和 #剖腹產疤痕外孕 比較難一眼區分,由於剖腹產疤痕的位置通常都在子宮低位,也就是接近子宮頸附近,因此有時候需要追蹤超音波,才能比較準確的判斷是那種外孕。
✔️懷孕囊在子宮頸。這是診斷的基本條件,但是有一項較難區隔的,就是正在流產的懷孕->此時的懷孕囊通常形狀比較不規則,有時胎兒心跳已消失,再過幾個小時去看,就已經排出大量血塊,超音波追蹤也看不到懷孕組織了
✔️子宮頸會慢慢腫大,變成一個沙漏狀的子宮
✔️子宮內頸通常是閉合的
#子宮疤痕(剖腹產疤痕)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子宮內膜和子宮頸沒有看到懷孕囊
✔️懷孕囊在子宮下段的前壁
✔️膀胱和懷孕囊之間沒有看到健康的子宮肌肉組織
✏️借用科內老師的文獻,把CSP分成四個分級(借用論文的圖片)
Grade I:懷孕囊佔子宮下段前壁的深度小於50%
Grade II:懷孕囊佔子宮下段前壁的深度大於50%
Grade III:懷孕囊凸出子宮肌肉層
Grade IV:整個懷孕囊內已看不清楚胚胎,形狀不固定,且富含血管
📖相關文獻: New ultrasound grading system for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為什麼要分類?主要跟治療方式有很大的相關。
由輕度到嚴重的疤痕懷孕,各有適合的治療方式,選擇恰當的藥物/手術/保守治療,可以降低病人的風險。
---
另外提一下,剖腹產本身就是植入性胎盤的一個危險因子。
現在發現很多早期懷疑剖腹產疤痕懷孕的病患,雖然後來胚囊好像慢慢往子宮內長回去,看似好像可以繼續懷孕,但是若有合併前置胎盤,變成植入性胎盤的風險大大提升!
甚至有些是早期就變成植入性胎盤,沒有辦法繼續懷孕下去,需要把子宮拿掉的案例。
因此能不能繼續拚下去?就需要連續超音波的追蹤來輔助。
當然😳
時不時也是會出現案例報告,像是週數很大的腹腔內懷孕遲遲沒有破裂...(上天保佑)
但是不管哪種的子宮外孕,都是風險很大,有可能隨時破裂,發生腹腔內大出血造成休克!
大家千萬不要輕忽呀~~~
#子宮外孕
#子宮疤痕懷孕
#植入性胎盤
前置胎盤分級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舊文重貼,樂見改變]
今天看到有醫院表示因應勞基法新制,將取消假日的預約剖腹產,除非有緊急醫療需求。
大型醫療院所因為分級醫療的未落實,急重症人力吃緊;但是又長期將病患看待成消費者「以客為尊」,而忽略了醫療工作者的權益、忽略了專業判斷應該在「客戶滿意」之上。為了「客戶滿意」,甚麼半夜看時、造假的周末緊急剖腹產,是許多醫院的公開秘密。
有些評論說醫療院所反映加班費所以考慮調漲掛號費、考慮縮減夜間門診、或是像今天新聞說的要取消假日預約的非緊急手術,是新制勞基法的「害」的。我不認為這是「害」,醫療院所為了滿足病患各種非醫療必須的需求,長期讓醫事人員在不符成本的勞動條件下工作已經太久了。醫療院所重新考慮醫事人員的工作成本,讓醫療回歸醫療,是好的方向。
假日和夜間本來就是因應緊急救命需求,不是用來幫誰家剖腹生金孫的。
[ 珍惜人力,剖腹產不要看時,好嗎? ]
來聊一個很常見又長久以來想討論的事情。
產科醫師都知道,總有些孕婦因為前胎剖腹產、前置胎盤、或是小朋友胎位不正,而需要預先安排剖腹產的住院和手術。
有些孕產婦和先生,就跟醫師一起討論一個適當的懷孕週數,然後預約好病床、預約好時間,小寶寶配合不提前破水或是出現產兆的話,一切都在可預備的排程之內;爸爸媽媽假也請好了,新生兒準備要用的東西也備好了;醫療團隊也可以事先準備好檢查資料、調配好手術和照顧人力、從容完成最好的照顧。
但是也會遇到很多孕婦,會很尷尬的說「我得回去問長輩的意見」,然後在幾天之後,拿著一張「紅紙」,上面寫了幾個日期和時間,漲紅了臉拿給我。
為甚麼漲紅了臉? 因為「長輩」花錢去問「仙仔」,然後指定「某月某日半夜3:12分」、「星期日下午6點」、「某月某日,雙胞胎A要9:00出來,雙胞胎B要9:46出來」...;或者堅持要某個日期,但是那個日期小寶寶根本還沒足月,這一類連孕婦看了都知道很為難的要求,希望醫師配合,因為這樣「金孫命會好」。
老實說,術業有專攻,「仙仔」的意見,「金孫命會好」我不敢懷疑;但是,整個程序不會好,甚至金孫和媽媽的健康,也不會好。
週數還沒到、雙胞胎指定時間、或是超過預產期太久的要求,醫師會因為專業評估,而予以拒絕;這時候辛苦的是那個孕婦,因為她要獨自回去面對長輩「這個醫生怎麼不願意配合」的抱怨,承擔「金孫因此命不好」的責難。
但是凌晨三點、星期日下午的「看時」呢? 我知道很多醫師們,心疼孕婦們的壓力,勉為其難的盡力配合。
其實,以較大型醫院的編制,一個非高危險懷孕的剖腹產手術,需要的人力包括麻醉科醫師、麻醉科護理師、產科醫師、產科醫師助手、刷手護理師、流動護理師、產科護理師。如果是高危險懷孕,可能還需要新生兒科醫師和護理師等等。
這些,我相信都不是「長輩」和「仙仔」知道的。
健保讓醫療的提供變得簡便而且便宜,讓民眾都忘記每個醫療行為都是專業,都要付出大量人力資源、準備專業團隊。
「長輩」和「仙仔」更不知道的是,星期假日和夜間的開刀房,不是像平常白天全線都開(護理人力根本嚴重不足,要開也開不了);假日和夜間開刀房,是留給「緊急需要進開刀房」的「救命刀」用的,為了「可能好命」的看時手術,可能得讓某一個必須進入開刀房緊急手術的病患,拖延獲得手術的時間。我以前常常跟孕婦和她們的長輩說:「你們應該不會希望自己家的小寶貝,出生的時候是犧牲了一個應該被急救的人吧」。
更實際的事情是,產科醫師不是輪班制,所以她/他們白天要工作,晚上也可能需要臨時接生。這代表,產科醫師晚上需要睡覺(咦,誰晚上不需要睡覺啊)。所有的醫師,都不會反對半夜被喚醒來救人,但是,因為「據說這個時辰比較好」,半夜回醫院執刀,真的,是非常消耗「瀕臨絕種動物」產科醫師的。台灣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55歲(而且每年多一歲),請珍惜快要可以當妳爸爸的醫師,他們的健康吧。
還有一個我常常要跟孕婦和家屬說明的,是正常手術時間,產科團隊是例行人力,通常是資深或是比較有專業的助手在手術台上協助手術;但是半夜,就是值班人力。當然主刀的醫師遇到誰當助手,能力都沒問題,但是正常工作日,有專業甚至資深的助手,緊急狀況還有其他人力可以協助;半夜則是睡眠不足的醫師和值班的備用人力,相比之下,能選擇為甚麼不選擇正常日的白天呢?
其實最捨不得的是那些夾在「傳統」權威之下的孕婦。但是,妳們都要當媽媽了,勇敢地為自己和孩子做任何一個決定,是妳的權利,也是義務。
在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前,你可以先珍惜醫療資源,包括,不要看時剖腹產。
前置胎盤分級 在 前置胎盤有哪些徵兆?該如何改善?讓妳一次了解|MamiBuy ... 的相關結果
前置胎盤是什麼?前置胎盤分級介紹 ; 第一級(低位著床胎盤):. 指胎盤邊緣位於子宮下段,但未達子宮頸口。 ; 第二級(邊緣性前置胎盤):. 指胎盤邊緣達到 ... ... <看更多>
前置胎盤分級 在 婦產科教室 - 曾志仁醫師的網頁 的相關結果
以胎盤邊緣與 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將前置胎盤分為3種類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盤 或稱中央性前置胎盤,子宮頸內口全部被胎盤組織所覆蓋。 2. ... <看更多>
前置胎盤分級 在 認識前置胎盤 - 孕產婦關懷網站 的相關結果
認識前置胎盤 · 一、完全性前置胎盤(total placenta previa):子宮內口完全被胎盤覆蓋。 · 二、部分性前置胎盤(partial placenta previa):子宮內口部分被胎盤覆蓋。 · 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