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一學康納曼模式,用他的模板做開場:
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學習,以下有兩個人,用簡單粗暴來概括,你會選擇跟誰學習:
❶博覽群書20年的人;
❷有20年實戰經驗的人;
❶和❷的選項是沒有任何細節,只有憑直覺快思的選擇。
有的人喜歡❶,有的喜歡❷,沒有任何細節資訊都是直覺的評估。
但,這些二選一的直覺評估遊戲,亦可看出個人的喜好之區別。
如讀書20年的人,有可能是讀死書的人,也有可能是把書讀活的人;
如20年經驗的人,有可能是他的20年是經歷,不是真的是經驗,也有可能是對方將經歷琢磨得像寶玉一般光滑鮮麗。
用喜好的評估,我當然是選擇❶,我選擇的評估,已經假設了這個人是把書讀活的人,我還假設了20年博覽群書的人,是「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我是假設了讀活書,用活經驗——看明白我說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這句話嗎?
當然,❷也有可能有20年經驗的人,甚至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一旦我們將經驗與讀書,變成對立之後,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到這四個層面的可能性了,這是思考的偏差。
因為言不盡意,選擇題突出了A是博覽群書,聽者和閱者,沒受過“去偏”的思辨訓練,很自然因為心中的喜好認知,而有了選擇的偏差和刻板的印象:讀書20年,就是書房派的。
反之,20年經驗的刻板印象是實戰派的,而沒有考量他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在儒家内修的角度,「去偏」加上「清心」之後,才比較容易做到「窮理致知」的明理效應。
什麼是認知的偏差呢?
用這個案例做例子:我曾經遇到的一位老前輩,話説老前輩看到我問博學和尚教孩子的方法,老前輩事後就開始教育我:「……教小孩子,你怎麼會去請教一位和尚呢?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套用直銷商最喜歡說的,「要成功就要問成功的人」——「要問對人」!
諸位看官的明公大德,兄弟朋友:
如果這句話讓你覺得很有理的話,是因為你的評估判斷主導了你。
實際上直銷商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更想你問回做直銷內部的人,因為一旦你衹是問做這家直銷公司成功的人,你未必有更全面的資訊,而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說得難聽一點,直銷公司至所以想你「問對人」,就是想幫你洗腦,以及杜絕任何不利他們的資訊,不想你聽到這些額外之聲,不想你聽到更客觀的現實資訊。
當我聽到老前輩用反問句說,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既然是反問句,背後暗地裡埋伏著,要問有教過小孩經驗的人,才是問對人!
當然,我沒有任何爭論,因為我和老前輩是在社交,老前輩從小到大都是在教育我的。
不過,我內心裡面,其實也是有反問句的:「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小孩的經驗?」
譬如,博學和尚在寺廟內,有看過帶孩子來做三天兩夜義工的父母是怎樣“教”孩子的?
這個可能是涉及了“看”過,一定是比“親自教“差嗎?
先提一個可能”親自教“的爸爸媽媽,教孩子時是走打壓和羞辱路線的,那麼“看的人”有反思,甚至對看到的狀況,進行「窮理致知」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請問這個和尚的看到,難道會比親自上陣教的人差嗎?
至於看和親自上陣教的細節就此打住不詳細對比之,否則就很長了。
再反思問,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的經驗呢?
譬如:寺廟裡面,博學和尚是做師父的,他會有年長的徒弟,年輕的徒弟,幼年的徒弟,和尚一教,三個年齡層的教育經驗都有了,你這麼過于早和很草率,就匆匆下一個「沒有教小孩的經驗」之判斷呢?
當然,這裡又得打住,不繼續討論這個關卡,因為這裡是可以延伸出去討論的話題!
我用這個角度,才說老前輩的反問句是有思考的偏差(快思慢想的用語,不是貶詞)。
對我而言,喜歡閱讀,大量閱讀,對埋首書堆的人而言,我只看到博學和尚教得精彩,教得有深度,教得有層層佈局和千里伏線,萬里貫穿,而不是散錢無串的教,所以,我從來沒有用經驗論來看博學和尚教我的方法。
思考一下,如果你看到我天天埋首教養孩子的書堆,看了一本又一本儒家內修教養孩子的書,然後我又有一子一女,一旦我引用了書中的見地,你能不能説我是書房派,而沒有實戰經驗呢?
不要被我天天埋首書堆,開口成章而忘記了我有一子一女,難道我學這些都不是用來實戰的嗎?
再說,如果明白我套用康納曼的思考模式來看「評估的偏差」這回事,那麼,讀書假如會落入書房派的書生之見,經驗主義者,其實又會不會有經驗的框架呢?
如果經驗主義者,有機會跳出經歷的框架,相同的,讀書人,也一樣有機會可以沒有書生之見的!
而且我還是始終很懷疑,一個人的生命侷限在時間線和空間點上,還有你的機緣遭遇上,更有現實的客觀條件,你的經驗又能有多豐富呢?
我從做藥物銷售員,還有去農場做藥物銷售員,再到開塑膠袋工廠,再到開成衣業工廠,我見過的公司,估計是已經超過一千家以上的,或者更多。
我的業務經驗佔了90%是流水作業,僅僅是10%是精彩絕倫的,也僅僅是少數的經驗是寶貴的。
對比一個人用古人的訓練方式去讀一本《史記》,只要讀《史記》的人,方法用對了,訓練是正確的話,讀一本《史記》得到看人的經驗,是不會比見過一千位顧客的我之經驗少的。
如果明白這句話,你們就會感嘆教我下棋的師父,他在當年就告訴我:「下棋經驗?你能跟多少人對弈,多少人是優質棋手?你的生活圈子,一本名人對局,隨時就贏過你跟身邊的人下棋十年經驗了!」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405 剛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心中建起了一道牆,心想,會不會又是某個商業界大佬出的產業趨勢書籍。 後來發現不是喔~所以我開始看內容。 發現這是一本職涯書籍,我的天啊,馬上又建立起一道牆,因為我覺得職場類...
刻板印象效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間工作不分性別都應受到保護
#釋字807號後續修法很重要
#應兼顧性別平等及勞動權益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洪申翰 Sun-Han、林宜瑾、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一起主辦「釋字第807號對夜間工作及工會同意權後續影響與對策」公聽會,和數位專家學者、民間團體、行政部門一同討論。
被大法官宣告失效的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女性及母性健康,但因為採取「消極保護」的設計,反倒 #限制了女性於夜間工作的權利,也強化了加諸在女性身上的刻板印象,可能造成 #就業歧視。
上個月司法院公布釋字第807號解釋,當時我便發文(詳見:https://reurl.cc/pxyx3a )表示,認同這號解釋所傳遞的性別平等意旨:教養子女、家庭照顧,是 #所有家庭成員應共同分擔的責任;以及,為了維護身體健康而盡量 #避免夜間工作,更是 #不分性別全體勞工的需求。
讓人遺憾與憂慮的是,釋字807在宣告條文立即失效後,反而讓原先課與雇主對夜間工作提供保障措施的責任,也一併失效。此外,還有勞工集體協商權恐被弱化的問題。
國際勞工組織的夜間工作公約、勞動部的數個法規及指引都顯示,長期夜間工作對勞工的健康有不良影響,#不分性別。
因此,大法官釋字的後續效應,不應該是所有勞工雖不會被禁止夜間工作,但也失去相對應的保障。而是所有於夜間工作的勞工,不分性別都能受到保障。
#個別勞工難以和雇主對等協商
#強化工會集體協商權
第49條第1項的失效,也剝奪了工會或勞資會議,在夜間工作條件上的集體協商權。
釋字第807號解釋認為,原條文內關於工會或勞資會議對於夜間工作有同意/不同意權的規定,有以集體意願取代個人意願的疑慮。
但是實際上,已經有多個團體、專家,包括今天多位與會者都指出,個別勞工在法律上的拒絕權,從來沒有被取代。就算工會同意夜間工作,勞工仍可拒絕。
真正的問題在於,即便理論上如此,但面對資方提出夜間工作的要求,勞工常常很難真的拒絕,所以才更需要 #工會 的保護,不管是協商保障安全健康的措施,或是集體拒絕夜間工作。
後續修法,必須強化 #集體協商的力量,才能真正保護勞工。
至於在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還必須處理,最終如何透過法制上的設計及強化,實質保障個別勞工行使「拒絕權」。
#懷孕或哺乳期間勞工應特別保障
勞動部官員今天公聽會現場再三聲明,雖然勞基法第49條第1項失效,可是第5項禁止懷孕、哺乳期間女性於夜間工作的條文,效力仍在。
但為完善夜間工作的整體機制及配套規劃,後續修法仍須確保對懷孕、哺乳期間勞工的保護。如何操作及落實,還需要更多討論。
#勞動部應盡速盤點相關法規
#提出修法草案
#快速填補夜間工作勞權真空
感謝今天一同與會討論其他學者與團體:邱駿彥教授、洪惠芬教授、胡博硯教授、邱羽凡副教授、張鑫隆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
民間都這麼努力了,我期望勞動部能盡快提出修法計畫,補上夜間工作保障的空窗,做勞工的後盾。
憲法第七條平等權的意旨,應該是讓不分性別勞工平等地被保障,而不是不分男女平等地被剝削!要使台灣勞動法規真正實踐平等權的精神,我們還需繼續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刻板印象效應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職場上常見的「年齡歧視」,時常呈現在對於年長者行為能力與需求之想像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以年齡來分類人群甚至因此排除某些群體享有資源與機會的權力的現象,並非只是中高齡就業所面臨的挑戰。年輕世代身處科技發達,社會變遷快速的數位時代,世代之間對於生活與工作的目標,其態度與價值觀也出現差異,也形塑著職場於年輕世代的期待與想像。當年齡成為能力判斷的標籤,對於就業產生什麼影響?我們來透過 BBC News 中文
的這篇文章來看見年齡作為社會分類方式所產生的效應。
-------
雖然很難確定你是因為太年輕而喪失工作機會的,但如果你被拒時沒有得到確鑿的理由,那或許可以推斷出這就是原因。
伊麗莎白·霍夫頓(Elizabeth Houghton)是一名職業發展諮詢師,專門向全世界不同地區35歲以下的人群提供諮詢服務。她表示,她的許多客戶經常會有這方面的困擾。
「如果你具備一份工作所需的全部技巧,且可以展現你可以將這些技巧應用於實踐中,而他們還是告訴你缺乏經驗。我會說這個決定是基於你年齡作出的,而非你真正的能力,除非他們給了你理由和充分的例子來論證你並非合適的人選。」
...
「人們總在說,想要找到一種比其他幾代人更加全面、更健康的方式,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瑞克林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年輕人給職場帶來的最大貢獻是,什麼排在優先位置徹底改變。」
但在一些僱主眼中,年輕人不願為工作「犧牲所有」,這種態度無法得到這些僱主的歡迎。
最近一項針對在英國及美國的6000名受訪對象調查的研究指出,如今年齡歧視對年輕人帶來的影響大於年齡較長的人。
「人們同時用積極和消極的視線看待當今的年輕人,」研究作者之一、紐約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麥克·諾斯(Michael North)解釋稱。
從積極層面來看,他們認為年輕一代擁有更多解決問題的技能,認為年輕人更有野心、更聰明、更酷、更精通科技。
(引用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8473343?fbclid=IwAR2xAWbtiqmW1sgQXXC8GvA9uHT_cpyHYz4eGPpFMACRqc4RqUez-cRbHQc)
刻板印象效應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405
剛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心中建起了一道牆,心想,會不會又是某個商業界大佬出的產業趨勢書籍。
後來發現不是喔~所以我開始看內容。
發現這是一本職涯書籍,我的天啊,馬上又建立起一道牆,因為我覺得職場類書相似度都很高。
但後來發現這本書是行為科學家所寫的,於是我就把這本書看完啦。
作者用自身的故事作為本書的開場,意在告訴讀者們,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上,可能會被那無心的隻字片語而擊垮,縱然你過了這關,後續還有太多陷阱埋伏著。
而我們先不談目標是大是小、或遠或近,只談我們該抱持的正確心態。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2Q2N_ym4k/hqdefault.jpg)
刻板印象效應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板橋高中 #男裙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9 板橋高中男裙週事件
01:35 為什麼男生穿裙子不太合適?
03:05 板橋高中男裙週活動理念
05:34 我們的觀點
06:40 提問TIME
06:58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夯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女孩,為何妳不願穿裙子?:http://bit.ly/2LHRbMA
→林國春稱板中「男裙週」不恰當 網酸:不如先管好自己婚姻:http://bit.ly/2JnsX8j
→穿裙子的男孩們:http://bit.ly/2YxsyUh
→【投書】板中男裙週的「裙」聚效應:拒絕下一個「玫瑰少年」的遺憾:http://bit.ly/30hyXop
→響應板中!男生衣服「黑白藍」太無趣 他...穿裙子做自己:http://bit.ly/2JoxQxQ
→穿裙子上課的男老師:裙褲關係 探究人類文明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http://bit.ly/2Hpm82I
→臉書:男性解放:http://bit.ly/2YuvCAE
→巷仔內/板中男裙日學生好樂、家長很火 該受教育的是?:http://bit.ly/2VAFCey
→板中學生會發起「男學生穿裙子」,市議員:家長會不讓孩子讀板中:http://bit.ly/2HvBJgW
→「男裙週活動」引議員關切 新北民眾號召響應:http://bit.ly/2JETJrX
→聲援板中男裙週 總統:蘇格蘭人不也穿裙子:http://bit.ly/2VCWXDL
→臉書:林國春的大小事:http://bit.ly/2E6DnEY
→臉書:板橋高中 in Minecraft:http://bit.ly/2JoyECS
→臉書:板中學生會-學生影片:http://bit.ly/2WQbMPX
→臉書:板中學生會-校方影片:http://bit.ly/2vVgSyr
→熱浪來襲!英國男學生「聽校長的話」穿裙子、剃腳毛上學抗議:http://bit.ly/2LK6rZl
→「穿裙子的男孩」觸動台灣哪根神經:https://bbc.in/2HnEKzR
→讀《穿裙子的男孩》有感:理解、尊重與分享:http://bit.ly/2E9Mwgb
→藍色代表男生,粉紅色代表女生是源自何處? 別再被制約啦! | 超邊緣冷知識 第51集 | 啾啾鞋:http://bit.ly/2VE28mP
→粉紅色是女孩的顏色?百年前的男性可要抗議了:http://bit.ly/2YsKNKn
→力挺板中學生穿男裙 網友「裙聚」市民廣場:http://bit.ly/2VDCIpb
→吵不完的性平教育?「性別光譜」與「知識教化」的矛盾:http://bit.ly/30kg8km
→從同婚到人獸婚:滑坡謬誤的特徵、生態和應對方式:http://bit.ly/2WKjmLC"
→打破刻板印象:男人女人,勇敢拒絕不平等標籤:http://bit.ly/2JFTFs2
→【性別刻板印象】傲慢與偏見與歧視:我們為什麼排斥和自己「不一樣」的人?:http://bit.ly/2Q5GDVY
→維基百科:刻板印象:http://bit.ly/2Hl4rCt
→巷仔內/板中男裙日學生好樂、家長很火 該受教育的是?:http://bit.ly/2Jny1JQ
→秦朝老百姓時尚指南:黑布包頭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沒內褲可穿):http://bit.ly/2WJCMjX
→維基百科:籠基:http://bit.ly/2VoFTfB
→維基百科:蘇格蘭裙:http://bit.ly/2HqHvk8
→維基百科:葉永鋕事件:http://bit.ly/2VVUyDx
→【投書】誰說男生不能穿裙子?服裝被建構出的性別刻板印象:http://bit.ly/2JFTQUe
→【緬甸.服飾】凡事總有第一次!男人著長裙也可以很FASHION:http://bit.ly/2vWE5QR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OIbfef3Jeo/hqdefault.jpg)
刻板印象效應 在 瑩真律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過去的年代,大家從不認為「性別歧視」是真有其事
普遍社會上對性別刻板印象習以為常
除了受到男性的壓迫,有時女性也會自己壓迫其他女性同胞
侷限女性應遵守著傳統文化的規範
此外女性的投票權、受教權、在社會上的地位等
都受到壓迫,法律上充斥著不平等的規定
性別平等的目標,除了在社會生活上、政治、工作
最重要的是從法律、政策規定做起!!
來看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女士如何義無反顧的投入成為性別平權的鬥士。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女士:「身為女性,我從未要求特殊禮遇。男性女性應享有同等尊嚴,在法律之前應受平等對待。」
這次特別邀請到民間司改會的執行長–陳雨凡律師
一起來與瑩真律師談論性別平權及推薦如此有意義的電影!
------------------------------------------------------------------------
馬上訂閱律師說真話頻道👉https://goo.gl/y3Pg1c
律師說真話粉絲專頁👉https://goo.gl/jor7tT
上一支影片🎬https://youtu.be/4wPy2n6n07Q
------------------------------------------------------------------------
#RBG#不恐龍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女權鬥士#大法官#亮點國際
#兩性平等#性別平權#女性尊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世界人權宣言
#性別歧視#玻璃天花板效應#恐龍法官#育嬰假#通姦罪
#女主角大法官的名字到底怎麼念 #阿滴英文
#Ruth Bader Ginsburg
#瑩真律師#賴瑩真律師#律師說真話#陳雨凡律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IzZ3lFzc8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