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是在文末 #捲髮自由 #幫經紀人說話 #越描越黑
我根本中毒!二刷之外買了小說、寫真書,另外很幸運有拿到試映會的《錄音帶造型的歌詞小卡》以及《日記刊物》!
極度推薦【#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各位不要誤會我是覬覦兩位男主的外表而喜歡這部片,我愛的是 #全聯先生、#王耀慶、#吳大維 那掛的男子,兩位男主如果要追我,請三思,要很辛苦才有機會追到(粉絲應該想呼我兩巴掌)。
我第一次看完的時候,惆悵到一個不行,還出門騎車1小時試圖想把惆悵吹散,自以為是少女漫畫中的女主角,或者天若有情的 #吳倩蓮,而隔天起床我腦中出現了一個名字,就是我心底曾有過的一個名字,覺得自己極度Drama,這部戲並不完美,但卻有極強的後!座!力!
有好幾段都值得嘉許,其中浴室戲雖情慾,但若只停留在情色這塊,這顆鏡頭不會那麼多人稱讚,Birdy肢體情緒表情的轉折真的令我歎為觀止!還要表白彩樺姐在劇中的張力,兩男主在家攤牌時,彩樺姐的神情變化真的太絲絲入扣,一種媽媽什麼都知道卻裝什麼都不知道,馬上被那情緒勾住,真的太好看!
另外,長大的戲有不少人不喜歡甚至希望刪掉,但就是因為有這場30年後的戲,讓我覺得這部片因此提升到另一層次,滿滿的遺憾以及歲月的無情讓劇情更貼近了真實。
這部片的奇妙之處在於一刷的時候,我們會跟著阿漢視角看Birdy,的確會因為剪輯而產生一些情感上的問號,當我在二刷時卻突然感到神奇之處,就是當我抽離阿漢主視角,細細觀察Birdy的一舉一動時,卻突然感受到一刷時所沒有的那微微卻又滿到不行愛的告白!這部戲二刷一點都不膩!反而更有味道。
總之我瘋了,我中毒,很容易刷Ptt的評論,好多網路上意想不到的觀察,都讓我覺得好喜歡好沈溺,在這也誠心推薦每一個心中曾經沈溺感情中的你。
By the way我不覺得王識賢的捲髮出戲耶,那就是每一個大人替自己外貌的選擇自由,人有千千百百種,當然髮型也可以!(不過捲髮的確是滿前衛的~我自己比較不好意思燙捲,但我經紀人有燙捲,他很勇敢,不要再說王識賢髮型了,我經紀人會不好意思繼續維持捲髮)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小說ptt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
推薦序|
在完整地圖解鎖之前
《仙劍奇俠傳》是我人生第一個沉迷的遊戲,當時的電腦應該是龐大的486主機,開機就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遊戲的畫質跟解析度,完完全全是時代的眼淚。玩家藉由主角李逍遙的視角,學劍求仙、斬妖除魔,在花花世界遊歷了一遭。
多年後我看見ptt上有一則笨版貼文,談自己的遊戲經驗,此篇被傳頌萬千,原貼文者最後被尊稱為「十里坡劍神」。沒有玩過《仙劍奇俠傳》的人,可能不太懂此文的奧妙。十里坡位於遊戲初始的村莊外,玩家因為找不到出發的船,一直沒有成功觸發遊戲點,誤以為村莊這區域就是遊戲的全部。於是玩家每次開遊戲,就到十里坡努力打怪,等到發現有船可搭,已經在初始區域練到71級、練成了「劍神」。
在讀《文壇生態導覽》時,我突然想起十里坡劍神的故事。如果在起步之前,或是在困頓之時,能夠先讀過理想的攻略/導覽書,也許不必要的損傷會小一點。
小時候出門郊遊都要提前一天收包包了,何況是考慮一場終生的志業?
我從二〇一一年開始獨立接案,範圍挺廣,寫採訪、接文案,也一邊寫劇本跟小說,第一版本名片的稱謂是「文字工作者」。相較起許多早慧的作者,我出版第一本書《向光植物》已經是二〇一六年的事,剛過三十歲。當時的總編輯夏民對我說,他覺得三十歲之後才出書是好事,雖然稍晚,但人會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三十歲後才出書的自己有沒有比較成熟,優勢是,好歹出過社會,遇過一些難解之事,知道組織裡的無所施力。從組織離開,成為個人接案者後,在生涯各種明面暗面的擦撞中,能夠努力避免折損到自身的核心,讓書寫繼續。
總之,在出書前我有過幾年時間,能夠用採訪者的角度觀察各種現場。場合眾多,也許是一對一的人物專訪,也許是擔任對談紀錄,或者是公開座談、書展現場。偶爾還會想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者,他們漸漸不再寫了。近似於宥勳在《作家生存攻略》裡的提到的,他一路見過幾十位秀異有才華、橫跨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可能另有人生規劃,或是被俗務所拖磨,最後沒能繼續寫作。
不再寫的原因我未能確知,我嘗試打撈一些片段。例如剛出版第一本書的作者,很緊張地跟我說,他覺得文壇很可怕。或者有個更常出現的提問:文壇到底是什麼?也有一個作者,認為新書發表會結束後,好像就結束了,書就跟丟進深井的小石頭一樣。或者是,另一個新作者,告訴我他天天都會google自己的名字好幾次,想知道大家都怎麼討論他。
以前我會安慰對方,沒有文壇。你所恐懼之物,比較像是都市傳說。
後來我慢慢發覺,欸,好像有。但這個壇並非想像中的虛無飄渺,而是一個看似扁平、卻又立體,像是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組織圖。宥勳在書中有段精準的歸納:
「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
倘若早點有這本書,在已經過去的許多難以深入談話的現場,我便可以推薦給慌亂的寫作者。讓他們更理解「作家」這個職業,應該可以降低一些轉職率,少去許多無謂的碰撞。
此書是給正在初始台地的新手們,關於未來地圖的揭示。遊戲剛起步,許多區域尚未解鎖,至少可以看出版塊的雛形。憑藉著這場導覽,新手們可以知道旅途的可能方向,往某處走有路,或者是此處可轉彎,而非東南西北不堪行。
至於書中提到的生態,我想簡單補充一些女性視角(當然又不完全那麼女性,畢竟以我的外型已經避開了一些狀況),作家是一個職業,在職場中會遇到各形各色的人,可能會聽到奇怪的傳聞,或是遭逢某些難以脫身的情勢。創作者當然不乏性情特異之人,作家就是一個職業的選項,若遇奇人,那是性格問題,不用冠以作家的光環。在一般社會中該開啟的警覺心跟判斷力,請記得還是要開啟。
看了再多攻略跟導覽,就像看遊戲直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下海走一遭的體驗。在某些人眼中這個生態可能像是《飢餓遊戲》,即便如此,你也需要理解遊戲邏輯,原著告訴我們的其中一個啓示是,不能將所有人視為敵人,你需要真正的朋友。我也見過將文壇視為一切,眼裡只看得見長輩跟資源,睥睨同輩之人。我不覺得那是唯一解,規則也不見得如此單一,只能說,祝福。
我其實很欽佩十里坡劍神的毅力,他把單一技巧跟空間玩到極致。面對未知的地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除了傳統的RPG世界,現在更多的是像《薩爾達傳說》那樣的開放空間,任務在走,升等規矩也有,但你依舊可以拋開主線,去做你覺得新奇有趣的探險。我也還記得玩《最後生還者》的過程,最感動的一幕是走在荒蕪的鬼鎮,抬頭看見非常美的夕陽。
創作終究是很個人的事,初始的武器,不,應該說,直到最後,你的武器就是你的文字。以文字前進補血加心升等,文字是你立足的一切。請抱持初心,活到最後。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小說ptt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5 年前蒼井優來過台灣,我握過她的手,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少數可以炫耀的經歷。她今天 35 歲生日,祝她生日快樂。
跟石原里美、坂本真綾一樣,我認識她們時,她們還沒有如今的名聲,這當然可以讓人揚起無謂的勝利感,自豪自己也有選人眼光。但反過來,那些她們無人知曉與時運不濟的時刻,我們也是一路不離不棄追隨呢。
我還記得,PTT那時有一個Aoi&Aoi版,是宮崎葵與蒼井優的合板。兩個人確實是合演過電影《害蟲》,但是那時宮崎已經因為少女雜誌《Pichi Lemon》紅翻天了。比起來,擠在這個版的蒼井,看起來有點……怎麼說,寄人籬下。
無論怎麼說,那時宮崎葵的名聲大得多,而會到那版上提到蒼井優的網友,看來都是《花與愛麗絲》乃至其他岩井俊二電影的影迷,難免聲勢小了一點——宮崎葵還演了NHK大戲《篤姬》,現在看海報一樣精緻可愛。
而蒼井優呢?從那時到現在,還是有人看到就要開蒼井空的玩笑。不是說AV女優不能與電影女優擺一起,問題那就是兩個僅有姓氏相同的人,說的人不知暗喻是誰沾了誰的光、還是老二硬了還罵AV女優殘花敗柳,然後無聊地還要拖其他人下海。
總之,蒼井優似乎在台灣永遠待在「沒聽過」跟「我還以為是蒼井……」之間,莫名其妙有一天,她突然變成文青女神了。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宮崎葵半引退影壇了,現在終於換另一個 Aoi 出頭了。
說實話,我真不懂蒼井優在台灣是怎麼紅的, 2004 年的《花與愛麗絲》之後,我大概把她大部分的電影都找回來看了。連亂七八糟的《鉄人28号》也看了、《變身》小說更無聊的電影版也看了、然後更多其實只是擔任配角的電影(像是《烏龜其實游得很快》《Sugar&Spice 風味絶佳》等等)都看了。
實在有點悲哀,這些電影讓人想起 Aoi&Aoi 版——這些配角電影裡都有另一個潛力女星,而明明蒼井自己也是剛出道活力滿滿青春洋溢的演員,卻很快地變成轎夫一員在扛轎,有夠悲哀。
《烏龜其實游得很快》是上野樹里(糗的是蒼井後來又幫上野扛了一次《虹之女神》)、《Sugar&Spice 風味絶佳》是澤尻、《海貓》當然是首度大膽情色演出的伊東美咲……到現在蒼井還常拍這些配角電影,比如幫新垣結衣當綠葉然後難看到要命的《乒乓少女大逆襲》。
蒼井在這些電影裡不是陪笑裝清純、就是搞笑裝大嬸。搞笑也就算了,蒼井優陪笑真是讓人心底發毛,她明明是無法開心大笑的類型,十幾歲時性格扭捏到不行,連笑的時候看來都很扭曲,好像欠了幾千萬還是害怕醜事被揭露的尷尬,但那才是她的魅力。
我說我是看著她長大的,也許就是這樣,才搞不懂何時大家都喜歡上她。但仔細想想,如果你真的從《花與愛麗絲》一路看到現在,蒼井優的變化的確是很明確紮實的。
那種尷尬的假笑漸漸在她的電影裡消失了,而如果能跟一樣自由豪放派的演員合演,你能更快感受她急著想要釋放自己的那股衝動,好像她想要把身體切開把心拿出來的那種獵奇感。《Over the fence》是一部、《斬、》是一部、《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也是一部……不知不覺中,她越來越能掌握屬於自己的空氣了、能夠傳達那種真實的感觸、包括骯髒的、欲望的、自由的、憤怒的各種情緒。
女神這個字其實離她越來越遠,她越來越像你那個叫阿優的朋友、前女友或討厭的傢伙,你閉上眼就會想起阿優跟你說過的那些話,想起她如何耀眼地把自己與別人的人生搞得一團亂。
這種掙脫假面的過程想必痛苦,但這讓她在角色同樣掙脫假面的《愛情人形》裡更加自然輕鬆,當被丈夫發現出軌時,甩掉好妻子面孔的模樣真實地嚇人——那下面不是報復的怨念,而是極端的疲累,因為我等你說真話等得好累啊。
這太真實了,這讓這個不真實的故事變得更加奇異,讓這個外表清純其實熱愛性事的妻子行為變得合理——她想要在做愛高潮當中死去,這種劇本放在別的女星身上,都有點荒謬的可笑。
但當蒼井優在高橋一生身上搖動時,你又看到那種疲累了,那不是厭倦,那是很想最後滿足老公一次、也滿足自己一次、但實在力不從心的疲累。那疲累中沒有淫靡,反而有強烈的生之欲望。這個妻子想要再爽一次、想要永遠與老公在一起、但是,這次可能做不完了。
被壓在下面(記得是)的高橋一生哭得跟笑的一樣,法令紋繃得緊緊的,不斷抖動。這部電影不算頂尖,但這場戲還蠻有意思。
我們曾經希望蒼井優能夠變成天后,至少能有一個 Aoi 版而不是 Aoi&Aoi 版,現在看來好像很難,她也繼續演一些商業大片的配角,像是《劍心》或《東京喰種》這種擺明爽爽賺車馬費的電影。以前我覺得這叫媚俗,現在我知道這叫左右逢源。
不當天后、不當女神、做一個越來越真實的人,而後在人生與舞台都能演得真實。像那個在大雨之中穿著運動服跳著詭異土風舞的女生,大聲地跟媒體說「我就是愛麗絲啊,沒有別人能演這個角色啦」的愛麗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d8q9VBoAp8
為什麼淋雨還要戴遮陽帽?
對戲時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看地上
「妳知道 I love you 怎麼說嗎?我愛你,我—愛—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K1WE_r9q4
岩井俊二現在已經回不去那時候了,實不欺汝。
15 年來無論何時何地,我看到這一段還是會流淚。
【蒼井優:即便是海拔 3,500 公尺的高山,也無法讓她割捨閱讀的樂趣】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32070
(下面是以前的文章,寫得很爛)
【花與愛麗絲的二三事】
https://bit.ly/34615yY
【續‧花與愛麗絲的二三事】
https://bit.ly/3gbGRq9
「你最喜歡電影中的哪個場面?」
「愛麗斯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少女,是和媽媽住在一起,但是她也常常見父親。我在電影裡最喜歡的場面,是在電影的中間部分和爸爸在地鐵站分手的場面,愛麗斯用爸爸教過的中文跟他說「我愛你」的時候。」
【與愛麗絲共度的奇妙一夜】
https://bit.ly/344vq0U
【《蜂蜜幸運草》另一片幸運草,另一段蜂蜜時光】
https://bit.ly/343hT9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