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群組或是私信越來越多人跟我分享他們提起勇氣施打新冠疫苗的經驗
#COVID
真的很想給大家拍拍手
也謝謝你們為了社會去承擔疫苗可能的風險
其實我相信COVID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感
我們遲早都要得到一次的 :)
但在我們的資訊、治療方針跟完整的疫苗計畫都還沒出來前
能夠減少確診是最重要的:
少出門跟多洗手維持衛生很重要
戴口罩很重要
但降低重症率也是很重要的:
疫苗 就是最好的方法 也可以說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身為澳洲護理師,我們真的很需要大家至少去給GP評估一下
而不是直接面對疫苗就拒打
澳洲的疫情反覆爆炸
但還是一堆人上街抗議疫苗,支持疫苗無用論
讓人看了搖頭
臨床的壓力比你們想像中的大很多
因為醫院裡我們護理的都是病人跟老人
他們的免疫力跟一般人完全無法比
但他們都是有家庭,被愛著的人
醫院裡有清潔、有食物服務、有不同專業人員的評估(藥師、醫生、營養師、語言治療、社工、物理、職能等)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太密集了
每次出現疑似個案或確診個案我們可以防可以戴上PPE
但我們不知道上面的這些醫院人員們有沒有人是那些尚未施打疫苗的人的家屬或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
也許哪天病毒就進了醫院,而這些罹病辛苦的病人們就這樣成了犧牲者。
今天早上新聞撥出有間醫院廚房員工確診,而且他罹患期間都有上班
因此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怎樣
但我相信遲早會有高峰期的到來
然而我也覺得沒有必要焦慮
如同我說過的,這是我們這世代的流感
準備好自己的免疫力就好了
我們都聽過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超過六個陌生人。
這個世界裡,我們與彼此之間的距離其實比你想像中的近。
任何沒打疫苗的人都可能最後成了破口
而最後最可憐的是醫院裡已經suffer的病人
大家都想早日康復早日回家
社會是環環相扣的
每一個反疫苗、害怕或是對打疫苗沒興趣的人,都會弱化我們的社會環節。
我了解疫苗有風險,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試著去了解施打疫苗的理由,去給醫生評估自己適不適合疫苗。
最後我希望大家可以相信自己
澳洲當初一開打疫苗我就打了
所以我打的是AZ
在這個紛亂的年代,有能力產出自己疫苗的國家是很厲害的
可以瞬間提升國際地位
台灣的科技跟醫療能力我真心覺得頂尖
我們在那麼有限的資源裡,發展出與國際並肩的醫療品質跟研究
每個疫苗都有風險,都需要時間去證明
給高端疫苗一個機會
能打的疫苗都是好疫苗
就算後來AZ變成50歲以下不能打
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因為
能打的疫苗就是好疫苗
我們都在學習
只有未來的歷史能夠評價我們今日對錯
我相信台灣的總統正在為大家努力著
也希望台灣的大家一起為防疫努力
Stay safe stay home.
We can fight it.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照片是最近坎培拉封城我去家裡附近的湖跑步
很喜歡照片裡可愛的黑天鵝
以及這道光
我一直都相信,無論是在多大的黑暗裡
只要你心裡存有希望
我們最終跑向有光的那方
封城期間我們可以外出一小時
我都會出去跑跑步
聽聽Clubhouse 大家的討論
談談最近的阿富汗撤軍
談談之前以色列空襲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國與國的關係很緊密
大家跑步的時候也很推薦聽聽看唷 :)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10的網紅紐約沒有斑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1:00 Netflix萬聖節趴、笑話時間、體罰相關法律&數據、Chase被體罰的經驗 14:00 罰跪專家Iris、國文老師飆淚、胖丁打籃球、台灣最常見的十大體罰招數 30:00 臉書有多少假帳號、電子民主、反烏托邦著作:《1984》V.S.《美麗新世界》 46:00 未來世界的兩種可能、真相是...
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誠心發問
截至今晚,我親戚的朋友的朋友,跟我網友的朋友,以及我去買菜、早餐店等老闆的同學的朋友。
都在高端的研發部門上班,且憂心忡忡的表示數據全都是編造的。
這是否表示六度分隔理論在台灣有特別強大的緊密度,還是高端研發部超乎想像的龐大?
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來我與阿富汗只有3度的距離❤️
昨夜,收到了一封來自以前美國高中時期的指導老師,Mrs. Cleveland 的一封信! 平時總是與世無爭,已經過著退休生活的老師,難得請我運用媒體的影響力,幫忙轉發一則緊急訊息: 有一位和我高中同校的校友,因為聯合國志工身分,目前就在喀布爾從事協助女性權益等相關工作,然而就在幾天前,塔利班攻陷喀布爾,她發出了求救信,表示目前許多在阿富汗的女性非常的無助,害怕,急需幫助離開阿富汗,前往第三國尋求庇護~ 因此希望大家可以用任何的形式,對這些女性緊急伸出援手!
這幾天的新聞中,伊斯蘭女性的權益不斷受到討論,也從外電畫面看到了許多讓人難過的景象:
➡️美麗女性的廣告看板被噴上白漆遮蓋
➡️塔利班軍人對女大生比出4挑釁,暗示他可以娶四個老婆
➡️當地女性穿的黑色長袍(布卡)熱賣,因為女性若沒穿布卡以及沒有男性陪同上街,就會被抓走!
四天了,塔利班佔領阿富汗之後,民眾的害怕沒有減少,未來也仍是一片渺茫!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有著6度的分隔理論,收到了老師的信之後,我才發現這份無力,失落感,竟然與我只有3度的距離!
拿起手機,立刻掃了這照片上的QR code,this is the least I can do! 捐贈了我能力所及的金額, 並且在傳給她的訊息中,我告訴她,謝謝她的堅強與勇敢!
#阿富汗 #東森新聞 #黃金89點
分隔理論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1:00 Netflix萬聖節趴、笑話時間、體罰相關法律&數據、Chase被體罰的經驗
14:00 罰跪專家Iris、國文老師飆淚、胖丁打籃球、台灣最常見的十大體罰招數
30:00 臉書有多少假帳號、電子民主、反烏托邦著作:《1984》V.S.《美麗新世界》
46:00 未來世界的兩種可能、真相是否不再重要?台美新聞差異、皮卡丘與全球暖化
57:00 六度分隔理論、快點去看《后翼棄兵》、美法文化差異、薯條の故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Podcast,Chase和Iris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和你聊聊國內外各領域的知識及冷知識。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歡迎按下收聽鍵,和我們一起以思考為樂。
Chase-教育顧問、哈佛研究生、《Juicy Baskets 就是籃球》主持人
Iris-旅行作家、品牌行銷人、講師、《流浪而後生》作者
IG: http://www.instagram.com/NYZebra
各大平台收聽/收看: http://www.linktr.ee/NYZebra
Email: thenyzebra@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請我們喝咖啡!: https://pay.firstory.me/user/nyzebra
分隔理論 在 葛昌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此「有我在TM:NEW 2020 生命延展,到府登場」」計畫,為「有我在TM」之後續延伸,由創作團體《遠房親戚實驗室》發想執行。以物種論,非曰萬物皆有靈,而是萬物皆為遠房親戚;以法律論,民法第983條有令,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不得結婚,以人類趨避行為慣性而言,七等親成為遠房親戚定義的起點。六度分隔理論見證了社群時代的收斂,七等親以外的廣大田野是遠房親戚的發散磁場。實驗室,先講究效果,再研究不傷身體,並永遠準備成立一間對照室,繁殖永恆的思想發(渙)散。
〈有我在TM:NEW 2020〉
2020
錄像(22分54秒)
錄像導演:葛昌惠
〈有我在TM:NEW 2020〉成員:張棘米、曹存慧、葛昌惠
志願參與者:黃大旺、黃筱威、黃鼎云、酸六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
HEREiAMTM: NEW 2020
2020
video (22’54”)
Director: Chang-Huei Ge (Zin Ge)
Members of HEREiAMTM: NEW 2020: Jimi Zhang、 Theresa Tsun-Hui Tsao、Chang-Huei Ge (Zin Ge)
Participants: Huang Da-Wang、Shaowei Huang、Huang Ding-Yun、Suan 6
Sponsor | Department of Culture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分隔理論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學習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這個學習曲線來套用,可能曲線會因為天賦或是一些先天條件不同,斜率會有所不同,不過就算空有天賦或是才能或是家裡很有錢、資源很多,但如果你爸媽讓你每天彈鋼琴,但你自己後天不練習,你出社會還是只能彈出小蜜蜂,而不是成為貝多芬。
這世界上絕對不存在學不會的事,只有有沒有用對方法,以及對學習是否抱著正確的方式來去學習而已。
但回過頭來我覺得有一件很重要的是,那就是:「你想要在這個領域達到麼成就?」
或許你喜歡跳舞、對談吉他有興趣,喜歡畫畫、想要學魔術,但不是每一件事都想要達到100分或是90分吧?
所以認識到學習的正確方法之後,最重要的是盤點每一件想做的事,然後將其設定目標,可能跳舞只想要達到可以跟上音樂的70分、畫畫希望可以憑空創造出東西的80分、吉他想要練到可以上台跟五月天同台演出的95分等級,可以依據自己想要達到的境界來去設定目標,這樣就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學不好。
當然有人覺得,人生就一次而已,一定要照著這個攻略走嗎?
其實可以不用,但如果人生有攻略可以更快達到自己的目標,何樂而不為?
#正確學習方式 #突破迷思 #學習曲線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流行語為什麼傳這麼快?你必須知道的六度分隔理論!
https://youtu.be/-hNVVHVkPnM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