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世代,如果不自我提升,很快就要被時代淘汰。
現在關於住院醫師值班的規定越來越多,每週工時限制、值班範圍限制、每月班數限制、防疫期間分艙分流區域限制、還要兼顧公平性、配合每個人的私人行事曆預約不值班、假日班平均分配、有人請特休、有人放婚假、有人懷孕.....
以前我當總醫師的時候,排班大概需要花一星期的時間,偶有一個小調動牽一髮動全身,可能整張又得重排;現在規矩多更多,聽總醫師說幾乎月初就要開始排下個月的班表,然後會被退件N次才符合規定,符合規定也未必每個人都滿意...
於是前幾天科部開了個會,討論排班的相關事宜。
「之前確實存在這些問題,不過這幾個月應該改善不少。我寫了一個軟體,把規則全部輸入,電腦就能自動排出來~」某位總醫師說明他的解決之道,一派輕鬆的語氣。
「『寫』了一個軟體!?」我和旁邊一位長官面面相覷,好像聽到另一個世界的語言。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真的不一樣。
先前投稿一篇論文,期刊有些意見建議修改,大部份都回答得出來,唯讀審稿人對文章中某個統計方式有意見,建議改成一種我沒聽過的方式。查了一下網路,不是那麼容易,至少我的統計軟體弄不出來。
那天上班時,和一位年輕醫師聊到這件事。
「我來試試看。」年輕醫師聽完我的問題,似乎知道怎麼弄。下班後幾個小時,他就把算出來的數據與表格傳給我,解決了困擾我好幾週的問題~
很多的能力培養,現在都越來越往下紮根,十幾二十年前我當住院醫師哪會什麼寫論文做研究?都是當了主治醫師才慢慢摸出心得,從亂寫一通到熟能生巧:現在幾乎每個住院醫師,都具備了基本的統計、研究設計與論文撰寫能力,當中出類拔萃者所產出的質與量,不會輸給我們這些老師輩。(甚至比很多資深主治醫師還厲害~)
許多「和工作相關的斜槓」,也在很多年輕人身上看到。當年我們頂多發展興趣,例如攝影、登山、音樂...雖然多才多藝者有之,但多與醫療專業無關,也無法替自己的醫療專業加分;現在許多年輕醫師,可以把醫學資訊、電腦工程、人工智慧等等,都放進自己的醫療工作裡。
坦白講,我看得望塵莫及。
和年輕人相處越多,其實有些不安全感。如果不自我提升的話,不是被淘汰,就是成為倚老賣老,人家不好意思嗆你但是心裡瞧不起你~我可不想成為這種人。
除了老(以及因為老,而帶來的年資紅利與資源分配),我還贏他們什麼?
自我提升真的時時刻都很需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
分流上班意思 在 維琪的幸福叮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段時間我只要問Ivan頭髮的預約,他說公司雖然分流上班,但只要其他設計師沒約人就能調班,我到店看他是為我一人開門、開燈、開冷氣,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但他又說現在非常時期只要有客人都要珍惜,不只是技術我更推薦Ivan的職人態度。
https://classycg.com/blog/article/618
分流上班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宣傳實在有點晚,因為上禮拜回老家不是自己的電腦用不順手,回來之後又立刻陷入趕稿地獄,總之拖到活動前一晚而且已經這麼晚了才講,實在不好意思。
受國語日報與臺灣圖書館之約,明天上午10點至12點在線上演講,題目就訂了我在國語日報的專欄「臺文風趣談」的同名,其實就是主辦單位很放心地要我講什麼都可以。我說主辦單位未免太放心了吧,如果你知道我私底下是什麼惡趣味的人絕對不會這麼放心的啊,還好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在國語日報刊了那麼多文章我也知道尺度該拿捏到哪。
其實國語日報委託我寫「臺文風趣談」專欄,著眼的就是因為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但是我專欄寫那麼多篇其實提到文協人物的文章大概只有半篇,提到「臺灣文化協會」這六個字的文章根本是零。編輯看我寫歷史寫文化左右不離臺灣,也就沒提出抗議,但我還是惦記著「文協百年」這件事的。
所以明天我就從「蔡培火日記」談起,從他的日記來聊他與文協中幾個重要人物,林獻堂與蔣渭水的故事。由於此講座是兒少性質,太過辛辣的話題如蔡培火娶的繼室有可能是▀▀▀▀▀▀▀、蔡培火說蔣渭水在醫院會▀▀▀▀▀▀▀、林獻堂年輕時其實也▀▀▀▀▀▀▀等等,在明天講座一概不會出現。
其實主辦單位說報名人數已經破百了,可見暑假期間加上防疫在家猴囡仔有多麼閒,連光看題目沒頭沒腦不知道會講什麼的演講也報名。不知道我在這裡宣傳會不會明早突然增加主辦單位工作量(因為要線上報名,主辦單位一一回信給報名者GoogleMeet網址),不過看在明天星期三大部分粉絲應該不是猴囡仔必須上班才對,主辦單位忙碌也有限吧,就還是講一聲唄。
轉貼主辦單位提供連結如下:
8月18日 (星期三) · 上午10:00 (讀者請於09:50後再登入)
Google Meet
連結:https://meet.google.com/xks-fgai-bkd
代碼:xks-fgai-bkd
*會議室限額250人
滿額時將請分流至本館FB觀看同步直播 https://reurl.cc/zeDpmk
分流上班意思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批判的所有人就都成了不正直的惡棍。
這句有關「正直」的金句,真的是卡謬的小說中的原意嗎?
在疫情爆發,分流上班,不得不深居簡出的這段日子裡,我重讀了卡謬的《瘟疫》。現在看到有媒體將這一部深刻的著作,消費到只剩下一句政治金句,來為民進黨防疫不力找藉口,搶功勞充英雄,我真的覺得這完全違反了卡謬這部創作的根本精神,這部小說裡所有的情節,從來不是在歌頌政府如何優秀地防疫,而是疫區的人民在政府不聞不問後,如何抗疫自救的過程。這部小說裡從來沒有提到疫區的人民氣質有多好,反而描寫了疫區人民不斷和疫情搏鬥的失敗和堅持。這部小說民進黨應該要邊讀邊反省自己的防疫過錯才是,拿來自我膨脹和吹噓,是對卡謬最嚴重的汙衊!
阿爾貝‧卡謬是法國人,在二戰時期,投入了法國反納粹的抵抗運動,是新聞記者、作家和哲學家,1957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瘟疫》這部小說是他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海邊城市奧蘭構思創作的,這部小說在1947年出版。這本書裡所說的瘟疫就是鼠疫,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里厄的醫生。那個金句的情節發生在小說第二部的最後,當里厄醫生和防疫衛生志願隊的秘書塔魯去飯店和記者朗貝爾見面的時候。那個金句中被說成是「正直」的字眼,其實依照法文的原意,主要指的是「誠實」的意思。這句話是里厄醫生在回答記者朗貝爾的詢問時,說出來的一句話。記者朗貝爾其實對於防疫衛生志願隊這個主意並不欣賞,他認為這是在搞英雄主義,但里厄醫生回答他說:「我也有必要告訴您,這一切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是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誠實。」 記者朗貝爾問里厄醫生,你說的誠實是甚麼意思,醫生回答說:「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