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為花蓮做幾百件工程,沒有任何一件收過回扣!天地良心,只為花蓮未來打拼。(如果有這種潛規則,我們家就是億萬富翁了!才不會連打官司的錢都付的很辛苦)
整理廢棄土地,打通死巷,做成公園社區花園。(靠民眾的認同完成,付出公所的勞力,不亂花公帑,更沒私下買賣任何一塊土地。最成功的碧雲莊,也是在里長積極推動下大改造。)
整治淹水,拆除溝上人家,爭取花東基金600億,蘇花改等等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每一樣成績都集結各界的支持與不計較的付出,自己房子被拆,中山路每一位住戶捨棄自己的一部分權益,也想為了花蓮市中心的交通做奉獻,都是一顆為了孩子們未來才不怕難!
為了花蓮這個家需要的基礎建設,幾百件的起訴都不怕!都無罪!因為蔡啟塔不收回扣。不貪污!
這麽多年過去,市長卸任,官司卻還在繼續,到現在突然,判決書沒收到就收押?!到底是誰會逃?
之前所有起訴都判無罪。這次有什麼特別?一個北濱公園沙灘排球場?一個市公所人行道?一個車站前中山公園?所有工程承辦人員都說沒有跟蔡啟塔說過回扣,沒見面,沒直接給錢,都是跟承辦人員,都是課長一人接洽。難道全憑課長一人說詞就可以定罪了?主秘證詞不採信?其他工程人員證詞也不採信?
這樣也可以???
真正收錢的人逍遙,沒收錢只想做事的就要被抓去關?只怪我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怪我們以德抱怨,動側隱之心,當下不說一句,只是同理;只怪我們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清白。。。
我父親本應該退休,享受天倫之樂。。。他從我小時候就常不在家裡,颱風天都在抽水站坐鎮指揮,決心不再讓淹水使百姓損失財產,或讓同事有生命危險的憂慮,終於花蓮市不再淹水。父親沒事去巡垃圾場,資源回收,汙水處理,廢棄空地,這樣工作上每分每秒都讓人敬佩的人,雖也有許多缺點,但自私絕對不是其中一項!好不容易快退休了,都還沒享受到一天,就遭受此不公的判決,每每想到這裡就是無止盡的心疼與心酸。
到現在,父親還在裡面想著:『以後還要為花蓮做什麼,才會進去受苦。一定是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有人說拆那麼多房子,一定要還的?師父也說要當消業障。
天下冤獄何其多,不差這一件。只是做為子女的我們,怎麽能看著父親受苦,而不緊張難過的呢?
分權缺點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會員專屬】美國今天的窘迫是因為美國在處理這個病毒上暴露了它的缺點,但它的優點也開始漸漸顯現,尤其在聯邦體制中的分權下放...
#川普 #新冠肺炎 #會員專屬
分權缺點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網路興起的時候,到底我們還需要代議政治嗎?還需要政黨嗎?」
「其實我們現在哪裡需要議會,不用啦!直接網路投票就好。」
老實講,柯文哲市長這次發言,實在⋯⋯欠缺常識。
我知道有些人認同柯市長。但
如果是蔡英文或賴清德說,現在不需要立法院,直接網路投票就好。
你還會歡喜讚嘆嗎?
這段話最明顯的錯誤,就是把代議制度的功能想得太狹隘。
議決預算,只是議會的功能「之一」而已。議會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投票做決定」,是監督制衡行政機關。
除了議決投票之外,代議士還有提出法案、質詢、調資料、追弊案、現場勘查等「監督制衡行政機關」的權責。
就算技術做到人人都能網路秘密投票,也無法完整取代議會/國會的功能。
就用最簡單的案例來想就好:
網路公民投票,可以取代黃國昌立委的揭弊嗎?可以取代蔣月惠議員對屏東縣政府的監督嗎?
把代議士的權責侷限在議決投票,是嚴重的誤導。
我知道,很多人覺得,認真問政的民代是稀有動物,大部分都是廢物。沒有這些廢物政客也不會怎樣,反而省一筆錢。
人民厭棄代議制度,和代議士的品質太差脫不了關係。
但,這些代議士是怎麼被選出的呢?就是人民投票選出的呀!
因為覺得人民投票選出來的民代,很多都是廢物。因此支持廢除代議制度、凡事直接由人民投票就好。
這是不是有點神邏輯呢?
人類社會花了幾百年累積的民主政治、代議政治,確實有很多缺點。
例如,政客為了選舉、為了選票,拋下原本該做的工作,沒有忠誠勤勉的執行職務,導致代議政治亂象叢生。
但,代議政治存在的重要機能,就是要緩和直接民主的弊病。
三權分立、分權制衡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支柱。直接民主和代議政治是相輔相成,偏廢其一都會導致災難。
代議制度問題很多。改善的方式,並不是因噎廢食,而是強化選民對代議政治的監督。
台灣現在應做、能做、還沒做好的,就包括
1.地方議會所有會議資料,包括委員會發言紀錄,完全資訊公開;
2.問政紀錄與政治獻金徹底透明化;
3.政府資訊不只要公開,還要易查詢、便於統計利用。
以上都做到,就能讓選民在選舉時,更有機會檢驗候選人,讓選舉發揮汰除廢物的功能。
否定代議政治,只是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台灣的代議政治,絕對是讓人非常、非常、非常不滿意的。
代議士為了選票算計,只重視當選連任,不顧自己的職責。這樣的代議政治,被人民厭棄,是代議士自己要檢討。
但,也正是因為,代議政治如此失靈,我們才要花這麼多心力,投身政治改革工作啊!
政治人物若對代議政治不滿,不是應該更積極推動陽光法案來改革代議政治嗎?怎麼會是反而鼓吹年輕人放棄代議政治呢?
發這篇短文,其實心理有點壓力。坦白說,前面的內容,中午就寫好了,但一直猶豫要不要發。
很多從事輔選工作的朋友,都勸過我,不要在網路上公開發言批評柯文哲市長。
因為,從社群的數字來看,柯市長的聲勢在網路上所向披靡。而我的支持者,也和柯市長的支持者有相當重疊。
按照過往的經驗,只要發言稍微批評到柯市長,就會引來一堆公開或私訊的謾罵。甚至對選舉有不利的影響。
但我思考之後,還是決定發出。
因為,我相信我的支持者,是對新政治有期待的,應該是可以接受理性監督、就事論事。
台灣不該只有藍綠二分法;也不該只有柯粉柯黑二分法。
更重要的是,監督台北市政府、監督市長,就是台北市議員最重要的職責。
如果市長公然發表蔑視議會制度的言論,市議員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就悶不吭聲。
這樣的候選人,當選了又如何?
如果還沒當選,就因為選票的考量,拋棄了監督政府的職責。就算當選,也只是多一個為了選票,拋棄職責的議員而已。
我對自己的期待,是改革台灣的政治文化,守護監督制衡的民主機制。這次選舉,就是要讓陽光照進台北市議會。
若台北市長對民主政治監督制衡的原則有這樣的誤解,所有打著改革旗號競選台北市議員的人,包括我,都該勇敢說真話吧。
敢說真話,才能做出實事。才有機會改革市議會,讓選民重新信任代議制度。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也希望其他在競爭市議員席次的人,都能記得自己參政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