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好聽話,
或許「聽來讓人不爽的話語」對我們才是更有幫助的?
#附圖為貓奴休假日常☺️
為了不讓失敗感和自卑感持續蔓延
所以人們總在生活裡尋求認同感
一再盼著被肯定、獲得讚賞,
也因此,承上一則發文續談,我們相對聽到外人的批評、指責,總會很生氣,想反抗也想逃避。特別是年紀較輕的階段,
聽見了或看見了自己主觀覺得不公允、不正確或誤解的言論,總一股腦衝動地想站出去對抗。
而今天想特別討論的是,不曉得各位看待身邊的長輩前輩、又或者你自身也慢慢累積了一定的資歷或年歲後,你會發現,
口中吐露而出的話語漸少了、想透過言詞爭辯較勁的衝動和緩了,許多事看著有感,卻也不一定大肆去闊論,
只是靜心去看待、寬心旁觀,最後自己心裡有所體悟和答案,好像也足矣…對吧?
.
有一回,和一位將要從職場退休的長輩吃飯談心,對方退休前的位職是高階主管,一路以來雖然獲得的名聲和薪資地位都令人稱羨,但我也聽聞過對方曾面臨幾次被業內人士放消息中傷、和事業合作夥伴發生劇烈爭執的事件,
因此我忍不住向他討教:「該如何面對那些負面的言語呢?特別是那些會擾亂我們情緒的言論,對方看似不經意心地那樣批判、說得難聽,我們自己該如何調適呢?」
這位長輩這麼對我說…
「老實說,在外在人際或是職場裡,比起稱讚、好聽話,被批評、被針對、被攻擊,我反而更感謝那些人。」
「人都是愛聽好聽話的,但是好聽話就是華麗包裝的糖果,吃多了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你的身邊如果經常聽到好聽話,你得要小心,久了會變得容易驕傲、太自滿,找不到自己應該改善的地方,不懂得持續往上努力。」
「聽到負面的話,不需要為了面子花太多時間去爭去對抗,把它看作是一個考驗自己的機會,可能因為被批評了,我們才會有動力想做出更好的成績,變得更好。」
「還有一個重點是,很多輕易批評你的人,是因為不夠了解你,他們不清楚你花了多少時間、心力去做事情,只因為表面上他們看見的,就批評,所以也不需要太跟那樣的人在意,那如果對方是對你有一定了解的,但刻意攻擊你,雖然肯定會難過,但你不過也是因此才能瞬間看清楚對方的為人,那麼道不同不相為謀,彼此往後就當平行線,也沒什麼不好。」
長輩語畢,我頓時豁然開朗。
(當天還特別向對方徵求同意,把這段對答錄了下來、事後寫進日記本裡,想當作自己往後的生活提點…🤭
.
延伸長輩的提點,我發現「不好聽的話」可以細分為兩部分去談
👉若是「不好聽的話」是 無相關的旁人 所說的…
細想來,有時人際間的議論八卦、謠言揣測等,若說者只是不經心地情緒宣洩、跟風談論,並非真正對我們(當事者)有所了解,也和我們的生活日常沒有密切相關,那也就無需入心、去糾結過久。
👉若是「不好聽的話」是 身邊親近的人 所說的…
有時我們光是要跟他人講真心話都那麼難、很怕對方不開心,所以總選擇靜默不說、冷漠旁觀;
而若今日身邊親近的人鼓起了勇氣、真心為我們好,願意把我們的缺失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說出來,那是多難能可貴、含金量高的一場良善對談,對吧?
那麼綜合上述看來,確實,聽見了讓自己心情不好的言語,似乎真的比「好聽話」更能讓我們有機會深度思考、內省、獲得更多領悟,含金量和CP值都很高呢!
如果,在生活裡,或職場上,你也難免會碰上他人言談讓你不悅、心情有所波動的情況,願今天這篇文能協助你找到解答💛
(完)
(休假的時光都獻給喵皇啦)
#12歲老貓 #她是Mimi小姐
#感謝可愛的你讀完粿想說的1237字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故事:我還是永遠愛著你》 ~高金素梅2021.02.26 今天是元宵節,我再來談一首歌,一首曾經在50年前流行的情歌~「我還是永遠愛著你」。 在上個世紀的1970年代,許多著名的歌星都曾唱過這首歌,其實,這首歌是源自於原住民部落的林班歌。根據2014年飛魚雲豹音樂工團製作「流浪之歌專輯」時...
「出處來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異鄉人 Outland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吉田社長交朋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著作權小教室-未經授權轉載他人著作,如有標示來源出處 的評價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文章歡迎分享但請註明出處來源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八月堂- 出處來源FB:王婕綸|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Sign in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出處來源 在 瘋狂洗版新政治社群用語「溜之大吉~酸」出處來源探討! 的評價
出處來源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敢於正視一日日輪轉的盈虧圓缺,
在迎來明月之夜的那一天,
心裡才真正感到踏實、無所愧對。
每個人既有外顯的光照面🌜
必然有相對的內在暗影,🌛
但兩兩相成相輔
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圓。🌓
.
你有過「好意 勸解他人改善」卻反而激怒對方、爆發爭執的經驗嗎?
又或者,當身邊的人突然嚴肅起來對你說,
「我發現你有OOO這樣的缺點」「你那樣做其實不太好」
你會突然感到滿心的不悅和羞愧,難以接受對方這樣點破你?
再過兩天,就是農曆十五中秋月圓之夜,看著今天高掛夜空的月亮、未達面積百分百的光亮滿月、仍有一絲暗影,又看著那暗影,
讓我想到了自己某次和朋友談心時,因為被「點出錯誤、心性不夠完美之處」,而感到愁悶的那一回經歷…
那陣子,我一方面急於想擺脫抑鬱的心情、想接觸和嘗試生活中各種新的交集和聯繫,也單方面些許怨懟著身邊的人,認為他們都不懂我內心真正的難受;
但矛盾的是,當家人或朋友想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多和我交談、多探問我的想法和心情時,我又會覺得要花心力和時間道出心思細節,是很乏力、沒有幫助的事情,進而把他們的關心擋在外頭,也持續封閉著自己…
也因此我明明是很想調整好生活步調、改善情緒的,卻矛盾地總是把自己囚禁於孤寂鬱悶的囹圄裡。
後來有天,朋友小姍捎來這樣一段訊息,才令我頓時醒悟「錯誤是出於我自己」。
小姍說:
「有沒有可能,其實你已經不自覺『習慣』要自己一直處在憂鬱的狀態裡,如果有天你變得快樂起來,那對你來說就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你可能會害怕情況發生變化?害怕情緒和生活有所變動?所以才無形中,讓自己一直回到憂鬱封閉的狀態?」
.
當下聽小姍這麼推測時,第一時間我只感到生氣、好想反駁她,急於想告訴她,「我怎麼會想讓自己一直難受,妳誤會了,妳說的是錯的!」但漸漸地,我發現心裡隱約有股無以名狀的愧對感,
像是自己長期把心臟後方的陰影處壓得緊緊的、掩蓋起來,而這下,終於有雙溫暖的手,把那陰影處轉至正面,協助我不再逃避、去正視它的存在、處理它、解決它…
當時的我,雖然總為沒來由、湧現而出的憂鬱感到痛苦,但小姍所言其實也是有可能的。
我確實很有可能已經習慣被憂鬱包覆的生活,對於「感到新穎、快樂」的生活是陌生的,所以無形中會閃躲、拒絕「獲得快樂」的機會。
後來,對於第一時間和小姍發脾氣,我和她道了歉。而自那之後,我也要自己好好改變、別限縮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漸漸地,這回經歷獲得的醒悟
👉「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和缺點」
便也是我現今,經常能順利放下負面情緒、開闊迎接未來的關鍵方法。
.
除了我個人的上述經歷以外,這邊我想以一份研究來和大家深談…
#認知偏見(又稱確認偏誤、我方偏見,confirmation bias)
喬治亞州埃默里大學的心理學者Drew Westen,他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時,
針對 " 各自支持小布希和約翰凱瑞兩名競選人的群眾 " 進行磁振造影(MRI)監測,
Drew Westen發現,受試群眾若是聽聞「和自身信念互相抵觸」的資訊,大腦中、負責邏輯推理的區塊竟會呈現死寂、關閉的狀態;
不過相對地,如果接收到的資訊與受試群眾本身的既有觀點有所符合的話,他們的大腦情緒迴路就會很快變得活躍起來。
因此,Drew Westen認為,以神經學角度來看,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若已有根深蒂固的主觀立場,或是一旦對自己和生活懷有執念,就很難輕易改變想法,也難以接受不同的意見。
言至此,Drew Westen的論點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我當時聽著小姍指出「我自身沒察覺、沒想過的錯誤和問題」後,會感到難以接受和生氣。
.
話又說回來,看著此刻夜空上那一輪明月,我不禁感嘆,
大自然時刻都為我們演繹著
:何謂完整 。
明與暗是並存而生的
在那奪目耀眼的光亮背後
總有還未望見的陰暗
但未見得,不等於它就不覆存在
也正是有陰暗的存在
光亮面浮現時
才更為珍稀、令人感到美好
先耐心正視一日日輪替的陰晴圓缺後,最後等到了極美的明月浮現時,我們內心也能是安然、闊明的。
面對我們自己
不需要強求時刻得做得無暇無誤
但在錯誤發生時
不能連自己都閃避、都欺騙了
那才能,為自己保有一顆踏實圓滑的心。
(完)
最後,祝福大家都與家人享有幸福快樂的中秋夜🌕🌝
#感謝可愛的你讀完粿想說的1660字💛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出處來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這一代開始,我們都被迫學習「保持距離」。
更為可怕的Delta病毒,在台灣掀起了第二波令人擔憂的疫情恐慌,正逢秋季開學,孩子們好不容易回到校園裡上學卻都得要戴緊口罩,甚至開始有學園又要停課了…家長們也都好擔心。
今天傍晚,粿在一間超商櫃台前排隊等著結帳時,一個小女孩突然可愛地抱住了我。
小女孩揹著印有卡通圖樣小背包、穿著粉紫小碎花洋裝、身高僅在我膝蓋位置左右。本來她是站在提款機和冰櫃中間的縫隙,等她的媽媽領完錢,
但她卻突然朝我奔過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還用她那水汪汪地大眼抬頭看著我。
被抱住的我,雙手拿著冰飲和飯糰,一時間不敢動彈,但也不知該怎麼辦,只能隔著口罩笑瞇了眼、回看著她。
很快地,小女孩的媽媽領完錢發現了,轉過頭來對著她喊,「不要亂摸別人!不可以隨便靠近別人!妳快過來!」
我笑著跟她說,「沒有關係的,她很乖很可愛。」
不過,當下聽到小女孩的媽媽這麼說時,其實我是有點訝異的,我原以為媽媽會說的是,「妳怎麼抱著不認識的人!不可以沒禮貌!」等等…類似如此提點小女孩、不能過於唐突地對陌生人做出過大的動作;
但小女孩媽媽的言中之意,聽來比較像是… 擔憂孩子和外人 未保持適當距離、擔憂著可能會有 接觸感染的風險。
.
走出超商時,小女孩的媽媽特別走回頭向我解釋,她不好意思笑著說,「剛剛真的不好意思耶,因為她最近很喜歡紫色的東西,可能是看到妳也穿紫色的上衣,所以她就很開心那樣抱妳,但是這幾天疫情又變嚴重,很多又是幼稚園的小孩確診,我怕她那樣抱人,會讓人不開心,啊她也老是出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到處亂摸亂碰…」
我則再次告訴她,「不會啦!沒事沒事的,小朋友很可愛,我不介意。」
令我感到些許遺憾的是,在小女孩媽媽的解釋中,我聽出了,她帶有幾分近日對幼兒園疫情新聞的擔憂,以及她認為,
在疫情之下,得趕緊讓孩子學會「收斂好奇心、適度和人群保持距離」這項課題。
這又讓粿另外想起,剛生產完未滿一年的家姐,近日在她po的育兒照片上,我也看見了可愛的小姪子、還不到一歲,他那透嫩白皙的小臉蛋就得要戴上口罩,在那麼小的年紀,就得適應那樣的不適和悶熱感…
.
和孩子一樣,我們都是被迫學習「保持距離」的第一個世代。
此刻開始至往後不知多少個年頭,
過往的潔淨空氣、可以大口深呼吸的情形都已不再有;
過往能開心地奔向友人、家人的懷抱或親吻,未來可能只能以點頭、拱手或戴著口罩放大音量打招呼才行;
過往和一大家子、一大群友人在餐廳圍圈而坐相聚用餐的情形,此刻都已被隔板硬生生終止;
取而代之、得適應的情形還有…
- 隨時補齊家中的口罩
- 三天兩頭注意體溫或擔憂是否有呼吸疾患
- 養成隨時開啟掃描相機app的習慣
- 家人和自己都順利打過疫苗才安心。
新冠疫情已是長期、盡頭未明的戰爭,下一個世代、孩子們,也都得在更高風險、更為嚴峻、變動更多的環境之下成長著,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粿想起哲學作家卡謬在《鼠疫》一書中提過的幾句話…
「能夠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直。」
「對於絕望的處境開始習慣了,這比絕望的處境本身還要糟。」
「人要為犧牲者繼續奮鬥,而如果變得從此什麼都不愛了,那奮鬥還有什麼意思?」
粿主觀地解讀這席卡謬所言,我想,他是否想告訴大眾:與其消極恐慌、鬱鬱寡歡,迎戰疫情和生活變動的絕佳方法是…
▪「心性」更為堅定強化
▪ 以正確方式防範
▪ 給身邊的人更多的愛與理解
▪ 尋找出路、持續相信、懷有希望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偏方了。
身體生理的健康與否,和內在情緒狀態是緊緊相扣的,維持正向與積極,想必才更有動力對抗病毒和危險的環境。
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完)
#今天的字數量有收斂囉🤭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出處來源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音樂故事:我還是永遠愛著你》
~高金素梅2021.02.26
今天是元宵節,我再來談一首歌,一首曾經在50年前流行的情歌~「我還是永遠愛著你」。
在上個世紀的1970年代,許多著名的歌星都曾唱過這首歌,其實,這首歌是源自於原住民部落的林班歌。根據2014年飛魚雲豹音樂工團製作「流浪之歌專輯」時的田野調查,在流行樂壇出現這首歌之前10年,原住民部落已廣泛流傳這首歌,只是沒有固定的歌名。
作家楊渡曾以《詩經》為喻,將林班歌比喻為原住民族的“國風”,也就是可待採集、傳達民情的“民歌”。我們可以從起源、內容來看,集體創作、自然傳唱、人際傳播的林班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民歌。幾十年間,也有許多歌被“不問出處來源”的通過電台電視和一些歌手的演唱,成為“流行歌曲”,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我還是永遠愛著你》。
原住民族對流行音樂界的貢獻,不只是這些好聽的歌、源源不竭的天分歌手,還有,對“流行”原初意義的觸動~表達出普遍與真實的心聲,召喚衆人憂歡與共的情感。
2015年在我舉辦的音樂會上,布農族的伍美珠與來自北京的小娟合作演唱了這首歌,美珠以部落熟悉的古典深情唱法,小娟則用現代的民歌唱法,古典與現代,林班歌可以這樣詮釋。
音樂故事系列:
《流浪之歌: 珍重!》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734871239889423/
《青春版稅 李泰祥》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734878466555367/
《兩首歌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849440885634020
出處來源 在 異鄉人 Outland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點我訂閱 https://goo.gl/JfV5bR (小鈴鐺記得開)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utlanderLiu/
▶Youtube:https://goo.gl/D1XcRW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u_pollux/
又是一個34秒就噴了的Joke~
希望你們能來得及回神~
有人想提供笑話給我演嗎???
歡迎分享喔~但記得要有對的出處來源
-
🟣這笑話我是從DCARD上的笑話版,看到一位龍華科技大學的同學在2020/6/20號早上 07:35所提供!但PTT上也有一位作者名為:KNITO 在2020/6/20號早上7:38分08秒發佈,應該是同一位,若有更準確的出處來源,煩請網友提供~感謝!
出處來源 在 吉田社長交朋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年日本第一男公關「羅蘭」引起熱烈討論
年收三億、花上千萬整形、住上百萬豪宅
還開了珍珠奶茶店、出版自己的名言集
究竟羅蘭為什麼這麼紅?
就讓我以日本社長身分為大家解析!
如果你也喜歡這支影片,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___
【資料引用出處來源】
ROLAND 官方網站:http://roland-official.com
ROLAND 官方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xjUZznZGt-ynhmtsCxjXA/videos
リアリTV「真夏の激撮!新宿VSミナミ」畫面:http://www.ntv.co.jp/realtv/onair/20150905.html
LOUIS XIII 官方網站:https://www.louisxiii-cognac.com/
___
🔔 訂閱「吉田社長交朋友」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fNj5-UEvxOBErW2S3_bSg?sub_confirmation=1
🚗 我經營的旅遊情報 FB 粉專「日本人の日本旅遊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letsgojp/
👉 我的日常 IG「@yoshidagakusei」
https://www.instagram.com/yoshidagakusei/
👉 我的個人 FB 粉專「吉田皓一」
https://www.facebook.com/jitianhaoyi/
📝 我的部落格「吉田皓一的一體兩面,不搞笑搞什麼」
https://yoshidakoichi.letsgojp.com/
___
🇯🇵 嚴選日本好物在「MiCHi SHOP」官方網站
https://michishop.letsgojp.com/
🛍️ 獨家限定折扣在「MiCHi SHOP」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425473734121
出處來源 在 #文章歡迎分享但請註明出處來源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09學習參與月_高手在民間社大議起來|疫情來了怎麼辦? 社大老師說|我和自己的距離有多遠_張美紅 】. 美紅老師自106年開始,. 就在第一社大開設「身心安頓」課程 ... ... <看更多>
出處來源 在 八月堂- 出處來源FB:王婕綸|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出處來源 FB:王婕綸. Foto Garis Masa · 22 Ogo 2022 ·. Lihat Saiz Penuh · 王麗香 menyukai ini. 王麗香, profile picture. 王麗香. 有創意. 11 mos Lapor. ... <看更多>
出處來源 在 著作權小教室-未經授權轉載他人著作,如有標示來源出處 的推薦與評價
【著作權小教室】 在網路上沒有經過授權,就自行轉載別人的著作肯定會有違反著作權的疑慮! 那如果是有特別標註 來源出處 ,是不是就一定沒問題了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