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最重要的事-綁定五倍卷???
#你綁定好了嗎
凱文我還沒有空研究,
你們誰來幫我分析一下,
怎麼弄最划算呀?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80的網紅OP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今天自營的部位持平沒動 外資選擇權偏空,期貨也是增加空單 不過籌碼要看連續性,單獨一天拿來判斷太武斷 散戶今天不是上上下下,是持平 今天有一種說不...
「凱文怎麼了分析」的推薦目錄: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OP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我是凱文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
#反市場:#JG股市操作原理
這本書比較偏向心法傳授
雖然裡面也有稍微提到布林通道,技術分析的部分
但整體而言還是在講做交易時的心理層面
所以這本書我比較推薦已經進階一點點的交易者來看
如果你是交易新手,當然也可以看
但我會建議你現在翻過第一次之後先把書收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你也對交易有些認識之後
再回頭來看看這本書,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來說說我覺得這本書不錯的地方吧
#有作者的經驗分享
一般的書,就是教你認識指標、認識形態
然後說什麼樣的情況可以進場、出場
注意!這沒有什麼不好
但這其實是比較初階的東西(適合新手)
就好像是練武術,一開始先學怎麼打出架式
但如果你真的想成為武術大師,就不能永遠在那邊練習架式
你一定要往內心去探索,進入更深一層的階段
但是,自己探索內心往往會有盲點看不清
看別人走過的路,也許能突然有所頓悟
我認為JG的這本書,就是有到這個層次
#有談到停損停利、#加碼
我在FB或IG收到比較多的問題
大概也是如何停損停利這類的問題
我覺得JG分享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參考
我在我的YouTube頻道裡面有介紹過均線
多頭排列、空頭排列
我認為對於新手而言,簡單好用的方法就是最適合的
所以你用長均線搭配短均線去判別
然後用短均線作為停損(停利),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做法
加碼也是一門藝術
不過有趣的是,我就不曾收到關於如何加碼的問題(笑)
這個部分大家也可以參考JG書裡的答案
至於我的想法
我認為加碼其實要看你的做法是什麼
關於加碼可能要另外寫一篇來詳細解釋
但這邊先簡單提一下
我認為存股比較適合的是正金字塔加碼
也就是攤平啦,越跌就買越多
(但前提是你存的股是好股票,或0050那種的)
而像我做選擇權,就不適合攤平的作法,穩死的
比較適合的就是定量加碼或者逆金字塔加碼,賺越多加碼越多
學會加減碼我認為是在交易路上一個蠻重要的分水嶺
#交易日誌
其實關於如何寫交易日誌
我是比較推薦"多空交易實戰手冊"這本書
但他有點久遠
但JG有提到這點,我認為就是大大加分
你可以去誠品翻翻講交易的書籍
有幾本跟你說要寫交易日誌?
關於交易日誌,大家也不用想的太難太複雜
其實就是把你每次做的交易記錄下來
然後自己分析優點、缺點、想嘗試的東西(例如新學到的技術分析或停損方法)
這樣你就會慢慢變強了
優點當然就是繼續保持嘛
缺點就是要改進啊
嘗試則是讓你有機會突變,變得更好還是更糟不知道
但如果變得更好就把它留下,不好就踢掉
真的不用覺得太困難
至於我blog的交易日誌
很遺憾,對你們而言應該是沒有參考性
一方面是我不能每天把線圖記錄下來公開給大眾看
(這樣會變成像是帶單,即使我沒收費也是違法)
另一方面是我的交易方法也早就已經定下來了...很難有新的想法想嘗試
所以這方面還是要留給各位自己去琢磨
其他還有很多
像是JG說股市是個推理遊戲,我認同
因為我有教各位每天要去看看法人的籌碼變化嘛
這個就是一種推理,要去思考法人的想法
進而推測未來比較可能的發展是哪種走向
又或者是去除股市癮,我也認同
在社團或者在Telegram裡面
常常有提到:「看不懂就先不要做」
成癮的人總是認為要嘛做多、要嘛做空
但卻忘記還有第三個選擇,「不要做」
休息不做單仿佛會讓他們窒息無法呼吸
一定要有單留在市場上才會覺得快活,這真的很奇怪呀(笑)
不過這裡附帶一提
有的時候趨勢很明顯了,但還是會有人說看不懂@@
這...可能得再想想其他辦法來解決了
總而言之,這本書我是蠻推薦的
但我建議是對交易已經做了一段時間
然後開始想要往心理層面去發展的人來看
你會有比較多的體悟
新手如果看這本書,可能只會理解書中30%~50%想表達的內容
那我建議你書先收著,過一段時間再回頭來翻翻
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blog:
https://optionplayerkevin.blogspot.com/2020/07/JG.html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OP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選擇權課程,7/1調漲: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1.要有足夠的資金
雖然操作選擇權的確是不需要太多的資金
但至少也要有個五萬十萬呀
你如果資金只有三五千
可能買個一口買權或賣權你就沒錢了
那如果方向看錯
不是馬上就破產嗎
所以如果真的想操作選擇權
我建議至少還是要存個五萬再說
而且這筆錢必須是閒錢才能拿來做投資
也就是不會動用到的錢
例如說你可能會想說
啊我手邊有個五萬元,拿來做一下選擇權好了
但實際上這筆錢可能是你下個月要拿來繳貸款的
哇那這樣也不行呀
如果你輸光了那下個月怎麼辦?難道要去借錢來還錢嗎
這樣只會把債務越滾越大喔!
所以要記得,你要用閒錢來做才行
不管你是做選擇權還是買股票或者做其他的投資,都要記住這件事情
2.要有時間看盤
如果你是睜開眼睛就要馬上出門上班
然後忙忙忙,忙到晚上回到家倒頭就睡的人
我不建議你作選擇權喔
你想要投資的話,我建議你買基金或者找好的股票去長期投資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存股
這樣對你會比較好,因為做長期投資
其實可以一個禮拜看一次就好,甚至是一個月看一次
但選擇權沒辦法長期投資
並不是說一定非得盯盤不可
例如你做買方,或者做垂直價差
那其實倒是還好
我有時候也是看波動變大,進場做買方
做完之後我就出門去散步了
但至少你一天之中還是要有空閒去看一下才行
至少開盤跟收盤還有晚上美股開盤的這幾個時間點
要有時間看一下盤勢情形
那更不用說如果你是選擇要做當沖的話
除非你透過程式交易來做為輔助
不然基本上你要做當沖就要有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心理準備
3.有操作過股票或者期貨的經驗
如果是完全沒接觸過投資的新手
第一個要接觸的工具就是選擇權的話
我個人認為是蠻吃力的
選擇權本身的知識門檻就已經很高了
再加上因為新手基本上就是一張白紙
所以可能會有很多術語不懂
在吸收選擇權知識時可能會因為過去沒有經驗可以類比
所以學得比較痛苦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的頭很鐵
硬是想要去撞開選擇權的大門的話
那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就是
學完選擇權之後,你回頭去看關於期貨的事情
會變得很簡單
4.心態要開放
開放其實就是說你要能夠接受任何的可能性都會發生
有些人個性很硬,或者這種人一般我們就是稱為死多頭,或者死空頭
有些散戶很奇怪,會很主觀的認定
因為現在股價漲得太高了,所以我要進場做空
結果進場之後股價還是一路往上衝,就這樣被嘎空嘎爆
做股票,你可能可以當個死多頭
如果你買的是好股票的話,其實長期來看都會賺錢
剩下的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但是選擇權因為有到期日的關係
你不可能因為現在輸了,然後就想說放個幾年看看情況會不會好轉
所以舉例來說
如果你是在2020年的3月初做賣出賣權
當情況不對的時候,你就應該要趕快跑了
你要能夠接受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這個想法
不要覺得說,恩~怎麼可能會崩盤,嚇不倒我的
如果你是心態封閉的人,來操作選擇權的話應該很快就會被抬出去
5.懂得資金控管與停損
你可以稍微想想看
假如今天你進去賭場裡面玩21點,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A.一坐下就直接歐印,跟莊家拚輸贏
B.小額下注,並且專心看牌桌上的狀況,推測目前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
如果有利就加注,如果不利就投降喊卡
喔對了這邊說明一下,有些賭場你可以在拿到兩張手牌之後看看,如果覺得手牌沒甚麼機會的話
你可以用手在你的籌碼畫一條線,代表你認輸
那麼荷官只會收走你一半的賭金,也就是投降輸一半啦
扯遠了,我們拉回來
選A的人,動不動就想要跟人家歐印拚生死的人
不適合做選擇權
因為你沒有風險控管的概念
選B的人,你適合做交易,你適合做選擇權
因為選擇權其實就是看一些已知的條件,去推算未知
假設這些已知的條件,對於你做一些選擇是勝率高的,那麼就可以去執行你的計劃了
舉例來說
你看到k線圖的技術分析,你研究之後認為接下來可能要下跌了
再加上你看到盤後資料,外資大量買進賣權,期貨的多單也減少
那你就可以進場買進幾口的賣權,因為你就是利用已知的條件
去推測還沒發生但發生機率很高的事情
但是機率很高,不代表一定會發生
所以如果沒有發生的話,還是得停損出場
但如果如你預期的發生大跌了,你買進的賣權就會開始獲利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利用獲利去加碼,擴大你的優勢
以上五點就是我這次想分享的內容
評估自己適不適合作選擇權
大家可以在底下留言說說你覺得你自己適不適合喔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今天自營的部位持平沒動
外資選擇權偏空,期貨也是增加空單
不過籌碼要看連續性,單獨一天拿來判斷太武斷
散戶今天不是上上下下,是持平
今天有一種說不出的怪
這三個角色突然都在做跟之前不太一樣的事情
不曉得是怎麼了🤔
支撐16900,壓力17600
到星期一了間距還有700點,有點寬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blog:https://optionplayerkevin.blogspot.com
#選擇權教學
#教育學習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如何用選擇權的價差策略
來達到長期穩定獲利的方法
1:28 為什麼要做價差
a.已知最大風險,不會因為黑天鵝而被抬出場
期貨有可能會因為跳空,而出現無法預期的虧損
甚至不用談到跳空,有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去忙一下
回來一看卻發現,怎麼豬羊變色了
但是垂直價差策略在你一開始建立好的時候
就已經知道最大虧損最大獲利是多少
以及損益兩平點在什麼位置
你可以抱著價差安心上班,安心睡覺
但如果是做期貨,你可能就三不五時會想要打開來看現在指數在哪
b.比起期貨,選擇權價差更能增加你的勝率
撇開技術分析不談(因為要談的話其實對期貨對選擇權都是同樣的影響)
期貨在進場之後,上漲下跌機率其實就50%50%
但是價差可以透過履約價的調整,來增加你的勝率
舉例來說,指數17000
期貨多單進場之後,就是以此為分水嶺,上漲賺錢下跌賠錢
但選擇權價差可以選
例如我作16800-16900看多價差,我會有一百點空間
結算在16900之上我都是獲利的
也就是說即使指數是下跌,但我最後也是獲利的
當然這個不能下跌太多啦,下跌太多跌破我看多價差做的履約價的話也還是會受傷的
當然,有一好沒兩好
選擇權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要選擇更高勝率的履約價,最大獲利就會降低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最大獲利高一些,勝率也就會低一些
(例如現在指數在17000,我想做多,
選擇169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我會有比較好的獲利,但勝率低
選擇16800這個履約價去做看多價差,獲利會比較差,但勝率高)
不過我這邊想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你先求穩,再求多(先求有,再求好)
意思是如果你要做的話我會建議你先做勝率高的組合
雖然他最大獲利低,但你積少成多慢慢累積資金
後面慢慢增加你做的組數,整體獲利也會往上升
c.保證金比期貨低,可有效運用你的資金
小台的保證金要四萬多
但我們選擇權做價差,一組的保證金最低只要2500
因為他的保證金計算方式是用兩個不同的履約價之間的差去乘以50元
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做一組16850跟16900的價差
那我的保證金就要(16900-16850)*50=2500
不過通常我建議去做100點價差的組合,所以保證金要5000元
再高一點的150點價差或200點價差也可以,但相對來說保證金就會變貴
如果需要的保證金太高,小資族要去操作的話會比較難受一點
這樣對你後續部位的調整可能會比較沒有彈性空間
7:32 如何做價差
a.他其實就像是替賣方部位加一個保險
舉例來說,今天我認為指數不會跌破16900
那我就會在履約價16900的位置賣出賣權(不認為會下跌)
但畢竟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未來
如果接下來跌破16900,我會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我在16900之下的履約價加買一個賣權
例如我在16800這個履約價買進賣權
那麼當指數下跌的時候
這個16800買進賣權的部位會獲利,也就會幫我cover我原本的虧損
以上的舉例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會變成是一個看多價差
b.看多價差與看空價差的組法
那其實你要組看多價差或看空價差呀,用買權或賣權都是可行的
重點在於你做的履約價
今天如果你想做看多價差,只要你買低履約價賣高履約價
就會成為看多價差
反之,如果你買高履約價賣低履約價,就會變成看空價差
不過今天介紹的這套方法,你做價差的話
我會建議用賣權去組看多價差
用買權去組看空價差
原因是流動性的問題,我們要挑選成交量大的履約價去做
不然理論上買權還是賣權組其實是沒有差異
詳細的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關於價差的文章或影片
在我的頻道裡面有一個關於選擇權策略,一系列的影片
其中有詳細介紹關於履約價對於價差策略流動性問題的部分
在這邊我們就不多贅述了
前面有提到,我會建議各位先求穩再求多
所以我會建議這種價差組合你要去做賺賠比低於1的
因為通常賺賠比低,也意味著他的勝率是比較高的
賺賠比就是最大獲利除以最大損失
通常我習慣做賺賠比0.1~0.3的組合
因為通常這樣的勝率其實蠻高的
而獲利嘛,雖然你可能會覺得一組5000元保證金只能賺幾百~一千多,感覺很少
但實際上我們把它換算成年報酬,你會發現這種東西的報酬率是高於其他投資工具的
c.要記得做複式單,或之後合併(保證金優化)
各位要記得,如果你要做這樣的策略
一開始要以複式單的形式進場
因為如果你是一個買方部位跟一個賣方部位分開下單的話
那個賣方部位會需要很多很多保證金
如果這樣的話就沒有我們一開始說的"有效運用你的資金"這個優勢
那如果你本來就是先做一口買方之後因情勢變化才多做一口賣方的話
我會建議你去把這兩口單合併成一組價差
保證金會從好幾萬變成只要幾千元,這樣能夠節省你的保證金
13:51 具體行動
以上大概介紹了一些你在做價差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
那如果對於價差或者選擇權其他相關知識不瞭解的部分
可以參考我的YouTube頻道或者Blog文章
裡面有很多關於選擇權的知識補充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策略
是你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可以使用的策略
而且做法並不難,你只需要懂均線,會看支撐壓力表
這樣其實就足夠了
指數走勢長期是多頭,在月選做看多價差
如果你要我去猜下一秒指數是漲是跌,我會跟你說我不知道
我猜中的機率大概跟丟硬幣差不多
可是如果時間拉長一點,我就可以提升我猜對的機率
為甚麼?因為股市有所謂的趨勢
當股市趨勢是處於多頭趨勢的時候,要我猜明天是漲還是跌,我會選擇猜漲
也許不是100%穩贏,但至少也是贏多輸少
反之,在空頭趨勢,要我去猜明天漲跌,那我會猜明天下跌
打開K線圖來看你就會發現,在多頭趨勢看到的是紅多綠少,對吧
因此,我們要跟著趨勢去做,因為這樣的話勝率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股市的走勢長期來說是多頭趨勢
那我們的基本目標就出來了:
長期來看我們要做多頭價差
至於選擇權要做周選還是月選,我們要用月選來做多頭價差(周選存續時間太短)
利用均線作為基準,支撐壓力表作為輔助
所以打開K線圖,你會發現我們簡單用大家常看的5、10、20MA就能辨別趨勢
當現在是多頭排列時,股市為呈現多頭走勢
反之,變成空頭排列時,往往都是處於空頭走勢
所以我們在多頭走勢的情況之下
把我們多頭價差的履約價,建立在20MA的位置
也就完成了我們該做的事情
這邊可以看一下這三張圖
上面這張是多頭排列的樣子
下面這張是空頭排列的樣子
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糾結的狀況
像中間下面這張
但有時候也會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指數可能離20MA太遠,這時候做的價差可能最大獲利太低
低到如果算上手續費跟稅,你可能還倒賠
那我們可以做一些修正
去看看當時的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在哪裡
並且以此作為基準去抓我們可以做的位置
下一張投影片我們來看一下支撐壓力表
支撐壓力表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不會畫線抓支撐壓力的新手
找到現在市場上大家認定的支撐與壓力
解讀支撐壓力表,我們要站在賣方的角度去思考
因為賣方留倉會有壓力,但買方沒有
所以你看買權與賣權變化量最大的地方,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舉例來說
你看到買權是17650變化量最大,賣權17000變化量最大
搭配賣方角度思考
賣出買權在1765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漲破17650
賣出賣權在17000,表示市場上的大眾認為不會跌破17000
那這樣我們的月選看多價差,就可以建立一個16900-17000的看多價差
這裡補充一下,雖然我們是去做月選看多價差
但支撐壓力表我們還是觀察該周的支撐壓力表,而不是該月的支撐壓力表
除非到第三個星期三
(當然,偶爾會有特別的例子,例如之前日誌影片中有提到
當兩大法人都在做買進賣權的時候,支撐壓力表的支撐其實就沒有支撐效果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bwQXrZOPI)
偶爾會有回檔,在周選做看空價差
但股市也是有時晴有時雨
總是會有回檔下跌的時候
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短均線5MA來作為判斷基準
如果指數跌破五日均線
那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做空頭價差
履約價可以抓前面的高點作為參考基準
另外,由於我們是判斷回檔
所以不需要把這個空頭價差做在比較長期的月選
而是做在比較短期的周選
如此一來這個空頭價差就能替我們月選多頭價差沖銷方向上的風險
其實如果你對選擇權已經有接觸過的話
你應該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變形的兀鷹
只是兀鷹策略會做在同個時間的契約裡面
又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是時間價差或者對角價差
但上述兩者會有裸賣部位
但我們這個策略在周選與月選都是價差,風險是有保障的
26:02 總結
這裡我們就給明確定義
a.在均線多頭排列時,做這樣的策略
每個禮拜固定做一組看多價差,我推薦星期五做
而在做這樣策略期間,如果遇到空頭排列,看多價差要停損出場
(空頭排列:5MA,10MA,20MA)
如果均線糾結在一起,則暫停動作(10MA,5MA,20MA,or 20MA,5MA,10MA)
b.做月選多頭價差,位置做20MA
若獲利空間不大(指數位置離20MA太遠),參考支撐壓力表的支撐
(to新手:如果要談技術分析的話,支撐通常會是前面的低點)
c.跌破5MA,在周選做看空價差,位置選在跌破五日均線前的高點
(這裡注意,不是做在5MA喔!是做在前面的高點)
補充:
a.新手的話我建議本金5萬來做這樣的策略
雖然說你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資金,但至少你一開始輸的話
比較不會有壓力
b.逆向的月選看空價差,周選看多價差這種做法並不建議
因為空頭走勢又急又兇
這樣做可能討不到甜頭,倒不如直接做買進賣權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前言
今天要介紹的是時間價差
也被稱為水平價差
這名字其實也蠻有趣的
在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垂直價差
垂直價差是一買一賣做在同個契約裡面,但是做不同的履約價
那水平價差呢?
就是一買一賣做相同的履約價,但是做不同的契約(近月遠月)
所以一個叫垂直一個叫水平
1:11●買進時間價差(賣近月,買遠月)
使用時機
預期指數盤整,近月結算漲跌不大
優點
1.比起賣出跨式,這樣的做法保證金需求比較小
2.知道最大風險
缺點
1.遠月契約的成交量不大,可能會有流動性問題
2.如果遇到價格大幅度偏離,缺點1的問題會更嚴重(但這個問題在這邊還好,因為你是買遠月,但在下面的賣出時間價差,這個問題會有危險)
3.這個策略因為是跨合約,所以正價差逆價差的變化也會有影響,但逆價差是否會轉正,或正價差是否會轉逆,這不太是一個能夠預期的問題,所以這個策略的困難度也比其他策略高
9:44●賣出時間價差(買近月,賣遠月)
使用時機
預期市場小漲小跌
優點
我覺得這個策略弊大於利
缺點
1.比起買進跨式,這樣的做法需要的資金較高,期交所規定這種買近月賣遠月的做法,保證金計算是單一部位方式計算,所以等於是收取裸賣一口遠月選擇權的保證金,後面我會帶大家看一次保證金的計算
2.在前面有提到,會有流動性風險,遠月契約的成交量原本就比較低了,再加上如果行情大幅上漲或下跌,雖然你的帳面獲利目前是賺錢的,但是近月契約接下來要結算了,如果近月是獲利遠月是虧損,也就代表著為了這口虧損的遠月契約,你的帳戶內需要大量的保證金,雖然近月契約結算也是帶來大量的獲利,但這等同於你的獲利不能出金,因為如果接下來行情發展對你不利,你的錢如果不夠你的部位就會被強制斷頭
3.為了避免上述事情發生,所以會在近月契約結算之前先平倉,但還是同樣的問題,如果已經大幅上漲或下跌,你若是想要平倉你的部位,會因為流動性的關係而平倉在爛價格
其實上述講的問題,是要在很極端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大部分的時間其實不太會遇到,但如果遇到了怎麼辦,所以還是要小心啦
不過這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
近月契約如果結算了
就在遠月契約這邊去做一個買方部位,讓他去合成變垂直價差
這樣風險就會鎖起來了
但這樣搞來搞去真的很麻煩,我寧可用別的策略來處理同樣的情況
16:43●注意事項
買進時間價差的保證金計算
1.收取10%大台的保證金
2.兩個部位的權利金差額x契約乘數(50元)x2
3.1或2看哪個金額高,高的那個就是你需要繳交的保證金
賣出時間價差的保證金計算
1.收取賣出部位的保證金
這兩者之所以會有差別,是因為遠月的天數大於近月,所以遠月可以cover近月的風險
買進時間價差是買遠賣近,因此賣近月的風險會被買遠月cover
很久以前甚至是不用保證金,不過後來期交所還是改成收保證金
畢竟這個市場白目太多
而賣出時間價差是買近賣遠,賣遠月沒辦法被買近月cover(都先結算掉了是要怎麼cover)
所以直接把賣遠月當作是單一部位向你收取保證金
買權或賣權做是有差的
雖然不論是用買權做還是賣權做
只要你是買近賣遠就是同樣的效果,或者買遠賣近也是
但損益卻是有所不同的
這個原因在以前也有提過,這邊在跟大家複習一下
主要的話就是你要把買權跟賣權想像成是不同市場
即使他們都是選擇權,但各自有各自的報價
更何況現在這個策略是不同的月份契約
也因此大家在做之前要記得先比較看看
用買權做比較有利還是賣權做比較有利喔
29:47●總結
這個策略的難度真的比較高,不適合散戶去操作
這個策略要考量到的因素其實蠻多的
要考慮正逆價差的問題
還要思考目前市場波動對於兩個不同契約的影響
以及履約價的選擇
它的難度其實比其他策略都來的高,而好處卻也沒有好到哪去
不過你若是有在用程式去抓目前市場上哪邊被高估哪邊被低估
也許你會有機會剛好去做到這樣的策略
例如可能近月契約的權利金被高估,而遠月契約的權利金被低估
那就會變成是賣近買遠的情況,反之亦然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適合新手、小資族,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加入會員▼
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特別的專屬貼圖
鐵粉會員,除了貼圖,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中文電影預告 的推薦與評價

《K-MOVIE K電影情報網》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kmovie. ... <看更多>
凱文怎麼了分析 在 [心得] 《凱文怎麼了》誰該為社會問題負責?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遠遠比不上小說的精彩與深刻程度,不過這是非戰之罪,作者
的批判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停過,這種自白式的作品用電影大概很難拍的
好,除非要拍得像《科倫拜校園事件》那樣有點說教方式的紀錄片。多
年前看了科倫拜之後,使我好一陣子都以社會如何造就個人這個眼光來
看待所有事件,也就是「槍殺人的少年多麼無辜的活在一個嗜血的社會
」裡這種開脫之詞。我現在會覺得整個美國社會都該檢討沒錯,但是人
有能動性,用這種說法把人當成無能為力做選擇的笨蛋一樣,以無辜的
面貌脫罪,太不負責任了。
《凱文怎麼了》雖然在講凱文的故事,但其實是透過這個典型的美
國中產階級的家庭:典型的美國家長凱文他爸、典型的美國移民凱文他
媽、典型的美國青少年生活,在諷刺美國過度樂天的中產階級文化;不
管是誰在發言,都是透過其角色本身的矛盾與愚蠢在大大的嘲諷自以為
處處周到、永遠掌控全局、總是以任何事情任何工作為傲的美國人,而
建構出這種經典美國人圖像的,正是美國為數廣大、自詡為中產階級的
群眾。作者的批判刻薄的程度到我覺得甚至有種看好戲的心態。
所以這完全不是那種去脈絡化、彷彿可以套用的世界上任何地方的
作品。這裡談的東西看似在私領域的範疇中,但其實同時這也是一個公
共的議題。但不是那種「教育孩子是政府的責任,學校可以有效教育學
生、這種說法,這裡說的應該是一種教育文化,這種教育文化甚至是一
種流動性的公共資產,由眾人所擁有、所接受、所監視、所保護;並透
過媒體、寓言(各種形式的電影、小說)送到每個家庭的門口:你若不
這樣教育小孩、不用全然的愛對待小孩、不順應小孩的天性去啟發他、
你若不以他為傲,在中產階級的世界中,這種父母幾乎是全民公敵。小
說中,這正是這對夫妻相互為敵的關鍵。
也就是說,關於教小孩這件事,看似是關起門來才談的事情,但在
重視交際的、不該有秘密、重視表面和平的美國中產階級郊區生活裡,
透過社區、學校、老師,各種管道都可以監視家庭教育。於是一旦有青
少年問題發生,父母千夫所指的總是被視為問題的來源。
這就是書名的由來,《凱文怎麼了?》(雖然英文是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就像我們每次看到有不可思議的怪咖或變態都會很自
然的想:「真想看他媽長成什麼樣子」,懷疑究竟是什麼樣的家長才會養
出這種爛小孩?而被責怪的對象又往往是母親。比如說在早期自閉症的病
因還未明朗時,醫學界就曾提出了一個說法,認為是因為這些孩子有冷酷
的母親,母親在養育孩子時並未提供充足的愛,所以才會教養出缺乏同理
心的孩子,這些媽媽們被冠上「冰箱母親」的稱號長達十年。顯然,我們
在作教育問題的歸因時,很少有人會把重心放在爸爸的教育方式,而非媽
媽的,在討論教育、執行教育時,大多人很自然而然的會忽略爸爸的角色
,爸爸像左手一樣,只是輔助。像是如果一個家庭缺乏爸爸的話,大家會
認為家庭的缺陷造就了孩子的缺陷;但事實上當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有爸爸
,這個爸爸在社會問題分析上也不會是什麼重要的變數。
母親因為與小孩有身體上的直接聯繫,所以很自然的我們會認為母性
是天生的、無條件對小孩的愛是天職,誰都是這樣說的,彷彿小女孩小時
候就很自然該開始幻想愛著一個比他更小的小baby娃娃、餵他喝奶。女性
的母親角色和她體內可以裝小孩的子宮永遠綁在一起,同時,也使得女性
的性無法與生育分開。這本書除了批判美國文化,作者也完全把女性觀點
所獨有的敏銳度發揮的淋漓盡致。
回到我們問的那個問題,凱文到底怎麼了?到底誰該為這種青少年負
責任?就像作者開頭引用的那句話:「一個孩子的所作所為最不值得愛的
時候,正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尾聲,凱文終於透露出人性的脆弱;而
母親在承認當年推開幼小的凱文的同時,也想到無論如何,之所以他們彼
此折磨多年,正是因為雙方都極度渴求對方的回應。凱文出了什麼問題,
我認為作者其實給了一個相對溫暖的解釋。最後,《科倫拜校園事件》的
Michael Moore把青少年問題的矛頭指向美國社會,但個人的選擇呢?一
個人的動機真的可以這麼簡單的切割成社會結構和個人選擇兩塊來看嗎?
難道社會脈絡是憑空出現的嗎?還是一切的動機都像吃飯睡覺那麼簡單?
難道一旦有事情發生,全國一起出動抓出那個社會害蟲,要他負責、下台
、關起來、去死一死,就沒事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148
※ 編輯: itsjovi 來自: 61.216.1.148 (04/14 19: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