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敏感性肌膚,就是當皮膚受到外界的刺激後,容易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敏感性肌膚的表現如下:
1.皮膚表皮很薄、吹彈可破,可以明顯的看到微血管擴張。
2.兩頰很薄常泛紅甚至脫皮。
3.對季節更替及溫濕度變化或紫外線照射下臉部易發紅,洗臉、按摩的時皮膚容易變紅。
4.更換保養品或香水時常出現皮膚過敏的情形。
5.生理期中還有生理期前後皮膚的狀況容易改變。
一般可以分為非疾病性與疾病性,前者是皮膚本身沒有疾病純粹是表皮功能障礙引起(過度去角質、做臉、打雷射、PM 2.5刺激,或是擦了不適合的保養品和化妝品),不僅是乾性肌膚的人有,油性的肌膚的人也有;疾病性就是皮膚疾患所引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與敏感肌相關常見的皮膚病
1.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皮膚位於身體之最外層,當皮膚接觸到某些物質而引發身體細胞性免疫反應,就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只是對有特異性體質的人會如此,所謂據特異性體質的人是指對某些常接觸到的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比如皮膚保養化妝品、鎳(耳環、項鍊、鏡框)、橡膠用品(手套)、染髮劑(PPD)、鉻酸鹽(皮革、火柴、顏料、消毒劑、漂白劑及膠類、水泥成分)、甲醛(結合劑、防腐劑、感光紙、化妝品、清潔用品、甲醛樹脂處理的抗皺衣物)、香料(香精)、蜂膠、中草藥。
2.異位性皮膚炎—
通常起始於嬰兒期,男性教女性稍多,大多數病人在嬰兒期到12歲發病,成人才發病非常罕見,病人常伴隨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是一種會發疹的癢。持續性的搔抓會導致癢→抓→發疹→癢的惡性循環。
3.脂漏性皮膚炎—
在皮質線活性最高的區域如臉、頭皮、胸骨前及身體皺摺處,特徵是發紅及脫屑。男性較常見,發病年齡大多是20到50歲,與遺傳性的脂漏性體質有關,情緒壓力也是被認為引發疾病的因素之一,紫外線照射對多數患者有益,所以病況常在夏季改善到秋季又復發
4.乾燥性皮膚炎—
乾燥性皮膚炎又稱缺脂性皮膚炎或冬季濕疹,此病因寒冷使血管收縮,且皮脂腺與汗腺機能降低和皮膚老化有關。所以老年性皮膚或乾性皮膚在冬天會失去正常之角質含水量,粗糙,無彈性,易生裂紋及落屑,引起急性皮膚炎而導致奇癢。這是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與更年期婦女身上。患者常會渾身發癢,尤其是小腿前側最為嚴重。如果搔抓過度,很容易產生濕疹樣病變。此外, 洗澡次數過多、因為怕冷而喜歡去泡溫泉、在很燙的水中泡澡、或是在冷氣房或暖氣房的室內也是此病原因。
5.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與體質有關,是屬於皮膚血管神經性的過敏反應,當受到外界刺激時(天氣熱發病的人數會增加兩成)血管容易過度擴張而發炎發紅。酒糟性皮膚炎的問題集中在臉部。初期的症狀為臉部泛紅,在兩頰和鼻子間就像曬傷似的起斑,感覺也像喝了酒一樣發紅,而且帶有熱熱或刺刺的感覺,過一陣子暫時消退,但是還會反覆出現,若發炎持續嚴重下去,皮膚組織可能會因為腫脹,擠壓到皮脂腺妨礙代謝,皮脂阻塞毛孔,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持續泛紅數小時到數天,並可能出現血絲。
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持續性泛紅之外,尚合併有類似痘痘症狀的紅色丘疹及膿皰,易被誤認為長青春痘;差異處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膿皰沒有粉刺,青春痘有粉刺。
鼻瘤型:皮膚與皮脂腺增厚而形成局部腫瘤,例如酒糟鼻。
眼部型: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過半數還伴隨了眼睛乾澀、流淚、刺激灼熱感、眼皮紅腫發炎等過敏症狀。進而引發紅疹、痘痘、膿皰等。
6.光敏感性皮膚炎—
所謂光敏感,必須具備兩大元素方可造成,一是感光物質的存在,一是紫外線的照射。光敏感可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光毒性以及光過敏,這兩者對光的反應有很大不同。簡單來說,光毒性比較像嚴重的曬傷,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痛等反應。至於光過敏,為人體日曬後產生過敏的症狀,則是曬後會產生搔癢感,甚至有人會起一顆一顆的小疹子,這些在門診中都不算罕見,也有人稱這種症狀為「日光性皮膚炎」。
造成光敏感的可能性有很多,但其中以本身特有的疾病、或某些藥物的使用為兩大主因。這些疾病,常見的例如紅斑性狼瘡、青春痘、酒糟鼻、異位性皮膚炎、單純疱疹、日光性蕁麻疹、多形日光疹等。這些患者經常在曬了太陽之後,容易出現原本皮膚疾病的疹子惡化、灼傷、甚而起水泡的情況。而藥物所引起的光敏感症,常見的像是某些抗生素、消炎藥、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疹子容易出現在陽光照射部位,隨著醫學發達之後,藥物使用越來越頻繁,藥物引起的光敏感症也隨之增多。此外,果酸換膚、沙龍做臉去角質、塗抹一些藥物如A酸、果酸、抗生素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光敏感症的產生,因此使用時需要嚴格地做好防曬。
外因性的光敏感,如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像用檸檬敷臉美白,小心越敷越黑!檸檬不僅富含維生素C,也含有光敏感物質,會提高太陽中紫外線照射能量,因敷臉後沒洗乾淨而照射陽光,很容易造成色素沉澱、變黑的反效果。除了檸檬之外,下列植物也可能造成光敏感。柑橘類、胡蘿蔔、佛手柑、無花果、防風草、芹菜以及香菜等。另外,檸檬、佛手柑等,常被拿來作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因此在挑選這類產品時,注意其中的光敏感物質,是否已在製作工程裡加以剔除。以免引起發炎後色素沉著的「香水皮膚炎」。
7.蕁麻疹—
蕁麻疹的典型特徵是發癢的紅色皮膚斑塊,可能單獨或整片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嘴唇、眼瞼和喉嚨內部。慢性蕁麻疹患者的可能會有症狀加劇和症狀緩解持續數年的時期。由於過敏患者常有多重致敏反應,高達百分之80 的患者對超過一種過敏原有致敏反應。先前可耐受的物質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而季節性及全年性過敏原通常要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誘發症狀。
1.接觸或吸入性過敏原 (例如乳膠、動物唾液、灰塵、花粉、黴菌、皮屑)
2.攝入性過敏原 (例如花生、木本核果、貝類、魚類、小麥、雞蛋、牛奶、黃豆)
3.昆蟲叮咬 (如膜翅目昆蟲的毒液皮膚)
以上這些常見皮膚疾病都跟敏感肌有關,一旦發現自己有上述的症狀,不要自己去買類固醇來擦,類固醇短期內雖然會有效果但是長期使用會讓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更薄,反而皮膚會更敏感,然後要選擇對的保養品和化妝品(避免香料和防腐劑)生活作息正常,再來給醫生看診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持之以恆,就能改善敏感肌的症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豆豆媽吳霈蓁 #蕁麻疹 #霉漿菌 豆豆最近蕁麻疹大發作,我在帶他去醫師的過程中,拍了一段影片來和大家聊聊,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特色因為來去一陣風,常常發作很突然,然後當你帶去給醫生看的時候,疹子就消退了~好像在玩躲貓貓,所以大家可以在發疹子的時候先拍下來,留下證據,比較好讓醫師診斷。這個方...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豆豆最近蕁麻疹大發作,我在帶他去👀醫師的過程中,拍了一段影片來和大家聊聊,因為臨時起意拿起手機就拍,所以很晃,請大家多包涵,不過我公公買了新的三軸穩定器給我了,以後我臨時要拍影片,就不會這麼晃了~
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特色因為來去一陣風,常常發作很突然,然後當你帶去給醫生看的時候,疹子就消退了~好像在玩躲貓貓,所以大家可以在發疹子的時候先拍下來,留下證據,比較好讓醫師診斷。
這個方式也適用在觀察孩子的各種狀況,例如:熱痙攣、走路O型腿等情況…,不要擔心被長輩唸說:「小孩都在不舒服了,你還在拍」,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是在拍症狀給醫師判斷…
然後這次豆豆蕁麻疹發作,目前醫師判斷比較像是病毒感染(懷疑是霉漿菌),因為他有些呼吸道的症狀,ex:咳嗽、流鼻涕…,這也讓我想起黃瑽寧醫師說【兒童蕁麻疹 感染往往才是禍首】。
當然,爸媽日常生活觀察、記錄是否和食物過敏、或是過敏原誘發,也很重要,只能努力提供線索,協助醫師診斷了~
蕁麻疹真的很討厭,發作起來真的很癢,小孩會忍不住一直抓,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能抓,因為愈抓只會愈癢,小孩「皮在癢」的時候,可以用點冷毛巾或是冰敷降低癢感,或是擦一點醫師開的止癢藥水,我最近也試了好幾次 #綠豆水 或稱 #綠豆解毒湯 效果好像還不錯~過幾天再和大家分享作法…
看著他全身起疹子,我真的心裡好難過,也很自責,為什麼會把小孩照顧成這樣…總之,希望豆豆趕快好,雨過天晴吧~
#豆豆媽咪 #蕁麻疹 #過敏 #止癢 #黃瑽寧 #霉漿菌 #感染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冬天到了開始吃火鍋,開始吃蝦子很瞎的食安謠言又開始謠傳了,2014年三立新聞做了一個很瞎的報導,內容是這樣: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068
醫生說,不肖業者在飼養過程中會添佳蝦紅素,功用是煮熟後變橘紅讓賣相更好,但攝取過多會誘發過敏、長蕁麻疹、嚴重會導致氣喘。
無毒蝦專家白佩玉表示:孩子是因為吃了這些東西會有過敏的現象,我當初就是知道對蝦、對甲殼素、還是對於藥物、還是對於飼料裡面的添加物過敏,但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所以我才會去養一個什麼都不加的東西,他就不過敏啦。
這麼好笑的內容現在又復活了,食安謠言真好用,還可以舊瓶新裝咧。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08729
2017年再用一次
這根本已經是一篇無毒蝦的業配文吧?
請問醫生你養蝦嗎?
我也沒養過蝦,但我看過人家養蝦,我也有好多朋友養蝦,我也有賣一些水產品,對於蝦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我覺得這種鬼扯真的很瞎。
台灣主要養殖蝦子的區域在西部沿海地區,過去台灣稱為草蝦王國,但因為病毒的關係而滅亡,目前蝦子的養殖以白蝦為主,而且不是專養是魚蝦混養,魚吃飼料,蝦子吃碎屑,一個池子裡面有可能混養虱目魚、烏魚、草魚、大頭鰱等魚類,型成一個生態系,進而分散風險。
而混養白蝦的收成方式就跟專養不一樣,專養可以一次收光,可是混養池裡面魚怎麼辦?所以通常一個池子會放四到六個捕蝦簍在裡面,每隔一天就可以抓到一些蝦子,但這麼少的量交到加工廠還要自己跑一趟,該怎麼辦?所以就衍生出收蝦車,有人就會開著收蝦車在各個池邊收蝦子,收滿一車之後再賣給加工廠處理,運到加工廠之後再做成冷凍白蝦或冷凍熟白蝦等販售。
你吃到的虱目魚、草魚肉是紅色的嗎?如果不是?怎麼會有飼料添加蝦紅素的問題?台灣會加蝦紅素的是台灣鯛,但蝦紅素是很健康的東西,而且也不便宜,也是可以合法添加的物品,怎麼在這些人嘴裡就變成萬惡不赦的東西,反正只要是添加就是該死?
蝦子本來就有蝦紅素了,蝦紅素是脂溶性的東西,煮久了蝦紅素就會溶出,容易跟火鍋裡面的油脂或磷脂質結合,就形成在旁邊的漂浮物了,而至於做的那個實驗就更瞎了,那個實驗不能證明有沒有添加蝦紅素,而是說明新鮮不新鮮,冷凍過久不新鮮的蝦子當然容易引起過敏跟不舒服,煮出來也容易讓湯變紅,跟三小無毒蝦根本沒關係,你去買新鮮活跳跳的蝦子煮一次就知道了。
無腦業配文就算了,還要自己抄襲自己,製造消費者恐慌,難怪大家覺得新聞記者越來越不專業。
照片 運蝦車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豆豆媽吳霈蓁 #蕁麻疹 #霉漿菌
豆豆最近蕁麻疹大發作,我在帶他去醫師的過程中,拍了一段影片來和大家聊聊,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特色因為來去一陣風,常常發作很突然,然後當你帶去給醫生看的時候,疹子就消退了~好像在玩躲貓貓,所以大家可以在發疹子的時候先拍下來,留下證據,比較好讓醫師診斷。這個方式也適用在觀察孩子的各種狀況,例如:熱痙攣、走路O型腿等情況…,不要擔心被長輩唸說:「小孩都在不舒服了,你還在拍」,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是在拍症狀給醫師判斷…
然後這次豆豆蕁麻疹發作,目前醫師判斷比較像是病毒感染(懷疑是霉漿菌),因為他有些呼吸道的症狀,ex:咳嗽、流鼻涕…,這也讓我想起黃瑽寧醫師說【兒童蕁麻疹 感染往往才是禍首】。
當然,爸媽日常生活觀察、記錄是否和食物過敏、或是過敏原誘發,也很重要,只能努力提供線索,協助醫師診斷了~
蕁麻疹真的很討厭,發作起來真的很癢,小孩會忍不住一直抓,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能抓,因為愈抓只會愈癢,小孩「皮在癢」的時候,可以用點冷毛巾或是冰敷降低癢感,或是擦一點醫師開的止癢藥水,我最近也試了好幾次 #綠豆水 或稱 #綠豆解毒湯 效果好像還不錯~過幾天再和大家分享作法…
看著他全身起疹子,我真的心裡好難過,也很自責,為什麼會把小孩照顧成這樣…總之,希望豆豆趕快好,雨過天晴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I3qkbpSb4/hqdefault.jpg)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什麼是蕁麻疹? - 康健知識庫 的相關結果
冷或熱型蕁麻疹:溫度變化; 日光型蕁麻疹:陽光刺激. 不可誘發型:. 系統性疾病引起:甲狀腺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等所 ... ... <看更多>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遇冷性蕁麻疹可以根治嗎? | 皮膚| 健康百科| 元氣網 的相關結果
如果檢查確認是物理性蕁麻疹,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發病時只能服用抗組織胺來緩解不適,平常並盡可能避開這些誘發原因,如果是遇冷才發病,就應避開 ... ... <看更多>
冷誘發型蕁麻疹 在 蕁麻疹與血管性水腫 - 徐世達主任 的相關結果
冷誘發型蕁麻疹 – 發生於人體接觸到低溫時,如跳入游泳池或以冰塊接觸皮膚。 膽鹼激導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 – 發生於運動、洗熱水澡、和/或合併有焦慮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