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即時報【搶進冠軍戰!「麟洋配」繼續驚奇之旅,為台灣搶羽球男雙首金;「小林同學」林昀儒惜敗德國名將,桌球男單第4名坐收;羽球球后戴資穎驚險進四強】
2020東奧今天傍晚連串的羽球、桌球精彩好球,讓全台灣人的心都七上八下。先是羽球天后戴資穎與「宿敵」泰國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八強戰,後來居上過關;緊接著男雙黃金雙打「麟洋配」李洋、王齊麟,繼續他們奧運的驚奇之旅,28分鐘就埋單,搶進冠軍戰,台灣至少將再添一面獎牌。而晚間眾所矚目的男單桌球銅牌戰,「小林同學」林昀儒激戰7局,在驚嘆聲中落敗。
■「 麟洋配」28分衝進金牌戰,「人體聖筊」再度回應球迷期許
羽球男雙組合「麟洋配」李洋、王齊麟,是這次奧運最讓球迷驚喜的一對組合,自小組賽、八強賽起,關關都是強手,卻一路挺進。賽後獲勝時「一前一後」倒地的慶賀儀式,被球迷戲稱如「人體聖筊」,今晚再度「顯靈」,四強賽乾淨俐落戰勝對手,進入決賽。
李洋/王齊麟四強賽面對的是世界第二的印尼組合蘇迪亞旺(Hendra Setiawan)/阿山 (Mohammad Ahsan),因為兩人共有5個孩子,去年印尼大師賽男雙決賽曬出一張與孩子們的合照,被球迷稱為世界羽壇最強的「奶爸組合」。麟洋配一開賽就繼續維持前幾場的好狀態,銅牆鐵壁式的防守,搭配王齊麟的重砲攻擊,李洋也有殺球佳作,第一局開賽沒多久就拉開比分,僅花13分鐘就以21比11先拿下。
第二局麟洋配攻勢更加凶猛,王齊麟的重砲讓印尼組合接得很吃力,補上的李洋也來幾記殺球,分數慢慢拉開;印尼奶爸組合試圖振作,加強防守後雙方多拍來回,只是李洋狀態好到不行,飛撲每球都救到,還有後仰殺球直接得分。第二局麟洋配根本不給對手反攻機會,直接以20比10取得10個賽末點,最後直接拿下比賽,搶進金牌戰;麟洋配勝利後又是招牌的跪地怒吼,第二局也只花14分鐘。
李洋與王齊麟第一場意外輸給印度組合,陷入非贏不可的壓力,卻仍一路挺進,印尼的世界第一與第二組合都被他們擊敗,之前兩人受訪時笑說:「我們是從地獄爬出來的人,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直落二擊敗印尼奶爸組合,李洋賽後說:「昨晚睡覺時我還夢到與NBA球星打羽球,竟然還是3比5落後,就知道我壓力有多大;今天擊敗對手的瞬間,我還在想這是真的嗎?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最後的金牌戰。」王齊麟則是說:「開局我們就打出特色,先衝分數壓著對手打,如果不行再想別的辦法;今年奧運我們每一場都很難打,但每一場都過關,我們會準備好面對明晚的金牌戰。」而金牌戰將要面對第三種子、中國雙塔的劉雨辰、李俊慧。
■林昀儒7局落敗,從2012到2021、台灣桌球男單銅牌戰都輸給同一人
台灣19歲的桌球新一哥、「小林同學」林昀儒,昨天在四強賽和現任中國球王樊振東大戰7 局,最後以些微比數落敗,但已引起國內外驚豔;不僅樊振東大讚林昀儒「實力很強」,中國前后球鄧亞萍也公開表示,林昀儒是中國「國乒未來10年最大的威脅之一。」
不過,今天和林昀儒爭銅牌的德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並不比中國選手好對付。奧恰洛夫曾在2018年登上世界球王寶座;2012年倫敦奧運,正是他從莊智淵手中搶走銅牌。9年後,小林和莊智淵再戰同一個對手,也是一路糾纏,最可惜是第六局的4個賽末點沒能搶下,讓賽事被帶入第七局後惜敗。
比賽第一局開局後兩人就一路拉鋸,奧恰洛夫先取得3比0,林昀儒連拉5分超前,打到10比10丟士(deuce)後,奧洽洛夫以13:11超前拿下第一局。第二、三局林昀儒連拿2局反以2比1的局數超前,第四局和第五局雙方各取一局。關鍵的第六局,林昀儒以10比9取得賽末點,但被奧恰洛夫救回;這局林昀儒一共有4個賽末點機會,可惜錯失,被奧恰洛夫以15比13拿下。第七局被奧洽洛夫拉開後,小林同學氣勢被追過,最終以3比4的局數敗給奧洽洛夫,與隊史首面奧運男單獎牌擦身而過,不過首次參加奧運就拿到第4名成績,仍是極佳的表現。
今日林昀儒明顯奪牌心切,打得較為亢奮。他賽後受訪表示,自認沒有緊張,但確實出手時猶豫了,「差了一點自信心之類的。」林昀儒在本屆賽會的挑戰還沒有結束,將與莊智淵、陳建安聯手出擊,仍有爭奪男子團體賽獎牌的機會。
台灣男子團體名列第7種子,8月1日首戰將對上克羅埃西亞,如果順利闖過頭關,有機會在第二輪八強賽遇上奧恰洛夫領軍的德國隊。
■林父昨發文感謝一路來的貴人,中國教練指小林訓練踏實、個性冷靜
林昀儒闖入銅牌戰後,在台灣關注度上升,他一直接受來自中國山東魯能的綦戈教練指導,引起社群一番討論。作風十分低調、不願搶兒子鋒頭的林昀儒父母,昨晚罕見發表公開聲明,逐一感謝在林昀儒桌球路上協助他們的人,林父、宜蘭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系教授林學宜在臉書發文表示:
「昀儒能走到今天站上奧運殿堂絕非一人或一家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就像陳之藩所說的:得之於人者太多,所以我們常懷感恩之心,也期許昀儒要敬天、敬人。
最近因為昀儒的表現讓桌球成為關注的話題,在部份網路論壇也成為熱門的焦點。很高興大家能對桌球有進一步的認識,但同時也要簡略地說明一下昀儒的成長史,希望大家能繼續將焦點放在奧運會場上,給桌球選手最大的加油!
昀儒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著桌球,桌球是種非常講求技術性的運動,所以從小學五年級起我們便自費聘請教練,而昀儒最初的貴人就是他的舅公──陳志堅先生,資助我們經費聘請教練,才得以讓昀儒在初期即能快速成長。
隨著年齡的成長、參與的競賽增加,昀儒打出不錯的成績後,各界提供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在教育部體育署部分,昀儒從國中時期就接受潛力選手計劃的栽培,最近爲了備戰奧運,更是獲得了黃金計劃的照顧,這段時間舉凡教練、運動防護員的聘任,還有出國比賽、移地訓練的經費都包含在黃金計劃,逐漸形成了一個信任而合作的團隊,也是促進昀儒成長的重要推手。
此外從國小起就讓昀儒成為簽約選手的合作金庫,還有運促會的林鴻道主席、桌協林茂榮理事長,以及很多的民間企業:金石建設、金元福、台塑、中油、長庚也一直給予我們協助。」
綦戈過去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也特別提到,林昀儒處理球冷靜、合理,平時的訓練非常踏實;常在訓練館內的白板上,自己寫下很多訓練中需要注意的要點,提醒自己。綦戈還提到,林昀儒英文非常好,在日本T聯賽賽後常在個人社交媒體用英文發文致謝。桌球迷喜歡拿他與日本天才少年張本智和比較,個性上林昀儒低調得多,場上不會大喊大叫,但進攻都不含糊。
■球后戴資穎對戰「好朋友」伊瑟儂,驚險大逆轉晉級四強
羽球世界球后「小戴」戴資穎在八強戰遭遇打法非常相似的第五種子泰國伊瑟儂,雙方年紀相仿,都是「天才少女」,且私下還是好朋友。雙方生涯交手29次,小戴15勝14敗、平分秋色,不過,小戴近期已經三連勝。
今天一開賽伊瑟儂有備而來,網前小球都很精準,比數差距最多拉開到6分,直接先搶下一局。第二局還是先由伊瑟儂佔上風,也讓小戴多次口中念念有詞,對於自己的表現不滿意;中段開始,小戴逐漸改變打法,開始多角度地調動位置,試圖拉開角度,分數也追成14比14平手。雖然追上但分數並沒有拉開,伊瑟儂還是保持競爭力,小戴不斷地加強壓迫下取得3個局點,雖然第一點被逃掉,但第二個就沒有放掉,拿下第二局追成1比1平手。
關鍵決勝局,小戴很明顯再把攻擊速度加快,各種武器也紛紛出籠,包括反手對角回擊直接拿分。第三局開局小戴維持微幅領先,雙方進入激烈對戰,尤其有一球雙方多拍來回,前後場跑動,最後小戴飛撲救球,球巧妙地剛好飛過網落在線邊,伊瑟儂即使飛撲也來不及救球。隨後小戴持續頂住壓力,小球、快慢搭配各種多元打法交替使用,一度戰成18比18平手,最後小戴先取得兩個賽末點,直接穩穩拿下一分取勝,首度晉級奧運四強。即使雙方是好友,兩人對戰依舊毫不手軟,最後輸球後,伊瑟儂難過落淚離開球場。小戴四強戰將面對印度一姐辛度(Pusarla V. Sindhu)。
小戴賽後受訪時說:「過程中失誤太多,給自己很大的壓迫,分數也一直處於落後,我就是盡量降低失誤,接好她的殺球,比賽過程中也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打得太完美,先求穩再拼球;但講是這樣講,比賽時很難做到。」
■射擊雙姝闖決賽,排名第五、第八與獎牌擦身而過
台灣射擊隊在東京奧運女子25公尺手槍傳出好成績,上午我國好手「證件妹」吳佳穎在快射項目取得295分的高分,比昨天的精準項目289分還要高。另一位我國好手田家榛保持穩定表現,昨天的精準拿下291分後,今天快射項目拿到293分,雙姝展現神射手功力,田家榛與吳佳穎分別以排名第五與第七闖入決賽,這也是我國射擊項目在奧運第一次有兩位選手闖入決賽。
射擊決賽賽制是所有選手先射四局,第五局後再從分數最低的每局逐一淘汰一人。田家榛前四局以總分10分最先被淘汰,以第八名作收;吳佳穎則是持續拿出穩定表現,一度暫居第四名,在第七局完成後,吳佳穎與中國、保加利亞選手同為23分。三位同分選手進行加射後,吳佳穎遭到淘汰,名列第五,與獎牌擦身而過,但也創下個人最佳成績。這也是繼雪梨奧運林怡君在女子不定向飛靶拿下第四名後,台灣射擊的最佳成績。
■田徑賽事登場,謝喜恩、陳傑無緣晉級
東京奧運的第二大金庫田徑今天登場(游泳是第一大金庫),台灣田徑代表隊唯一女將「百欄女神」謝喜恩首度前進奧運。雖然謝喜恩專長是100公尺跨欄,但因為是以保障名額獲得資格,國際田總指定項目就是是女子100公尺;但他仍奮力出賽,在100公尺資格賽跑出12秒49名列分組第七,無法晉級。賽後謝喜恩受訪時落淚地說:「爸爸在賽前傳簡訊給我,說我完成他以前當選手時沒做到的夢想,能替爸媽來奧運,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另一位在今天出賽的是「跨欄王子」陳傑,出賽男子400公尺跨欄,落入死亡之組,卡達的桑巴(Abderrahman Samba)曾跑出46秒98、僅次於世界紀錄的成績,還有好幾位都是有46秒實力。最終陳傑跑出50秒96,已經是個人今年最佳成績,但還是無緣晉級。賽後陳傑在場上多待一些時間,才接受媒體訪問;他表示,雖然已經是今年最佳成績,但仍不滿意,不過已經盡全力,問心無愧,仍想挑戰明年的亞運,再來看看接下來的方向往哪走。
■網球球王喬科維奇敗給茲維列夫,扣關史上首位「年度金滿貫」夢碎
世界球王塞爾維亞的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甫在溫網拿到第20座大滿貫,追平瑞士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西班牙納達爾(Rafael Nadal)的大滿貫數量 ,今年更是連續帶著澳網、法網與溫網三座大滿貫冠軍前往東京。2020東奧不僅是他挑戰生涯第一面奧運男單金牌,更是向史上首位男子球員年度金滿貫紀錄扣關,一旦完成,將可望在「史上最偉大球員」GOAT( Greatest Of All Time)的評比與討論中,獨有一項顯著超越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紀錄。
雖然此次東奧因疫情顧慮,包括費德勒、納達爾等多名網球名將退賽,喬科維奇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四強。今天遭遇第一輪淘汰盧彥勳的德國名將茲維列夫(Alexander Zverev),球王首盤賽事兩度破對手發球局後拿下,但沒想到茲維列夫展開強烈反擊,第二盤連破球王發球局,扳平戰局。決勝盤茲維列夫再度兩次破球王發球局,第六局喬科維奇被逼出破發點後,再被對手破發,最終以1比6輸掉第三盤,無緣金牌戰,金滿貫正式夢碎。
【今日(7/30)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桌球男子單打林昀儒(第四名)
射箭女子個人林佳恩(2:6 止步16強)
田徑女子100公尺謝喜恩(分組第七 未晉級)
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陳傑(分組第七 未晉級)
羽球女子單打預賽戴資穎(2:1 晉級4強)
羽球男子雙打預賽李洋、王齊麟(2:0 晉級金牌戰)
拳擊女子次中量級陳念琴(1:4 止步8強)
拳擊女子輕量級吳詩儀(0:5 止步16強)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因雨中斷)
游泳女子50公尺自由式黃渼茜(未晉級)
划船女子單人雙槳黃義婷(第20名)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吳佳穎(第五名)
射擊女子個人25公尺手槍田家榛(第八名)
【明天(7/31)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高爾夫男子潘政琮(06:30 第二、三回合)
射箭男子個人湯智鈞(08:43 16強)
羽球男子單打周天成(12:10 8強)
羽球女子單打戴資穎(17:50 4強)
男子100公尺楊俊瀚(18:45 預賽)
舉重男子96公斤級陳柏任(18:50)
羽球男子雙打李洋、王齊麟(19:30 金牌戰)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延伸閱讀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 https://reurl.cc/Q9g4QO
【林育信、李智凱、黃克強的3個奧運夢──他們翻滾的不只體操、時代,還有自己的人生】https://bit.ly/3x0iHqE
【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https://bit.ly/3zmoxnY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林昀儒 #李洋 #王齊麟 #戴資穎 #吳佳穎 #田家榛 #謝喜恩 #陳傑 #喬科維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
冷熱交替死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傍晚穿過廣場 ◎歐陽江河
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
從何而始,從何而終
有的人用一小時穿過廣場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還要在夕光中走出多遠
才能停住腳步?
還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閉上眼睛?
當高速行駛的汽車打開刺目的車燈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我從汽車的後視鏡看見過他們一閃即逝
的面孔
傍晚他們乘車離去
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離去的重新歸來
倒下的卻永遠倒下了
一種叫做石頭的東西
迅速地堆積、屹立
不像骨頭的生長需要一百年的時間
也不像骨頭那麼軟弱
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
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
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
對任何人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石頭的重量
減輕了人們肩上的責任、愛情和犧牲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
張開手臂在四面來風中柔情地擁抱
但當黑夜降臨
雙手就變得沉重
唯一的發光體是腦袋裡的石頭
唯一刺向石頭的利劍悄然墜地
黑暗和寒冷在上升
廣場周圍的高層建築穿上了瓷和玻璃的時裝
一切變得矮小了。石頭的世界
在玻璃反射出來的世界中輕輕浮起
像是塗在孩子們作業本上的
一個隨時會被撕下來揉成一團的陰沉念頭
汽車疾駛而過,把流水的速度
傾瀉到有著鋼鐵筋骨的龐大混凝土製度中
賦予寂靜以喇叭的形狀
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
永遠消失了——
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一個從未在帳單和死亡通知書上出現的廣場
一個露出胸膛、挽起衣袖、紮緊腰帶
一個雙手使勁搓洗的帶補丁的廣場
一個通過年輕的血液流到身體之外
用舌頭去舔、用前額去下磕、用旗幟去覆蓋
的廣場
空想的、消失的、不復存在的廣場
像下了一夜的大雪在早晨停住
一種純潔而神秘的融化
在良心和眼睛裡交替閃耀
一部分成為叫做淚水的東西
另一部分在叫做石頭的東西里變得堅硬起來
石頭的世界崩潰了
一個軟組織的世界爬到高處
整個過程就像泉水從吸管離開礦物
進入密封的、蒸餾過的、有著精美包裝的空間
我乘坐高速電梯在雨天的傘柄裡上升
回到地面時,我看到雨傘一樣張開的
一座圓形餐廳在城市上空旋轉
像一頂從魔法變出來的帽子
它的尺寸並不適合
用石頭壘起來的巨人的腦袋
那些曾托起廣場的手臂放了下來
如今巨人僅靠一柄短劍來支撐
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
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從來沒有一種力量
能把兩個不同的世界長久地粘在一起
一個反复張帖的腦袋最終將被撕去
反复粉刷的牆壁
被露出大腿的混血女郎佔據了一半
另一半是頭髮再生、假肢安裝之類的誘人廣告
一輛嬰兒車靜靜地停在傍晚的廣場上
靜靜地,和這個快要發瘋的世界沒有關係
我猜嬰兒和落日之間的距離有一百年之遙
這是近乎無限的尺度,足以測量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
對幽閉的普遍恐懼,使人們從各自的棲居
雲集廣場,把一生中的孤獨時刻變成熱烈的節日
但在棲居深處,在愛與死的默默的注目禮中
一個空無人蹟的影子廣場被珍藏著
象緊閉的懺悔室只屬於內心的秘密
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
現在黑暗中最黑的兩個世界合為一體
堅硬的石頭腦袋被劈開
利劍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如果我能用被劈成兩半的神秘黑夜
去解釋一個雙腳踏在大地上的明媚早晨——
如果我能沿著灑滿晨曦的台階
去登上虛無之巔的巨人的肩膀
不是為了升起,而是為了隕落——
如果黃金鐫刻的銘文不是為了被傳頌
而是為了被抹去、被遺忘、被踐踏——
正如一個被踐踏的廣場遲早要落到踐踏者頭上
那些曾在一個明媚早晨穿過廣場的人
他們的黑色皮鞋也遲早要落到利劍之上
像必將落下的棺蓋落到棺材上那麼沉重
躺在裡面的不是我,也不是
行走在劍刃上的人
我沒想到這麼多人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
穿過廣場,避開孤獨和永生
他們是幽閉時代的倖存者
我沒想到他們會在傍晚時離去或倒下
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
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
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
畢竟我和那些倒下去的人一樣
從來不是一個永生者
-
◎作者簡介
歐陽江河,1956生於中國四川省,著名朦朧派詩人。現居北京,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駮校作家、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駐校作家。歐陽江河憑藉詩集《大是大非》榮膺名為第14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傑出作家。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鳯凰》及詩論集《站在虛構這邊》等。其詩強調奇崛複雜及語言上的異質混成,以及個人經驗和公共現實的深度聯繫。
-
◎小編一尾賞析
八零年代的文化熱和群起的學生運動在反思文革中興起,改革開放造成香港、臺灣、歐美與世界瞬間匯入這塊赤色的神州大陸,然而一切在六四後成為一個巨大的時間斷裂,在那時寫作是險阻,當代中國書寫的某段不能直言的記憶,則要倚靠詩人的不在場才得以回憶。八九已逾三十年,在其國境之內已成為杯底的餘燼,難以在此浮現於群眾的視野中,現在八九像隻過短的杯匙,外界所見是杯匙上方擾動的水波,見到上方透徹的水層,底部愈加沉澱,總是看不清杯底所聚集的餘燼是否有被擾動的可能性?這個年份,在往後歷史的不斷疊加後構成我們對於當代中國論述的理解,亦開啟了九零後的詩歌論述。
來到本月的最後一首。就如同上一段那曖昧不明的開場白,面對歷史的創傷,詩歌語言的繞道而行,是詩人構築美學的方式,也是如何繞開歷史沈屙的技藝。〈傍晚穿過廣場〉寫於1990年9月18日,最早見於1991年的《現代詩》,正式發表於1993年《花城》,而當時的歐陽江河正旅居美國。
歐陽江河〈傍晚穿過廣場〉成為六四詩歌中廣為流傳的一首,但他的不在場和遲到使其未能收入《六四詩選》中,同時廣場一詞的模糊指涉更使得這首詩在當代的閱讀中可以對「廣場」所指涉的不必是1989年6月4日那時的「天安門廣場」而得以規避審查,可以想到李志的「廣場」對於六四有更強烈的指涉受到阻撓的原因則是歌曲中穿插許多六四詩廣場的播音,歐陽江河的「廣場」則需依賴讀者的閱讀來建立聯繫。
「廣場」作為空間其素有的公共性的自由、共和、人民以此命名,或具有統治權威以偉人或地標為稱,這首詩的廣場自有其空白來由詩意填入,詩第一句開始定義「廣場」:「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何而始,從何而終」,再出現「一個無人離去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每個廣場都有一個用石頭壘起來的/腦袋,使兩手空空的人們感到生存的/份量。以巨大的石頭腦袋去思考和仰望」,及最後「一個無人倒下的地方不是廣場/一個無人站立的地方也不是」,由此從一開始時間進入了「廣場」這個場域,這一場域在要變得具有意義需要有人的流動,不論是政治的抑或是非政治的,孩子與垂暮之人,先肯定了人的來去於時間流動「廣場」才得以存在。
由此進入這首詩的敘事核心,「是誰、如何、在什麼時候「穿越」廣場,成為了引發敘事的主要行動,敘事者在穿越廣場時是在汽車後照鏡中看見廣場過去時代的倒影,這種避免直接涉入歷史的方式是歐陽江河試圖處理歷史的方式,為了避免詩歌處理政治變成激情的口號與吶喊的表演。
「或許人們會在一個明媚的早晨穿過廣場」,「穿越」作為發起的行動,是詩中的「人們」在時代之初期待著風光明媚的未來,那個屬於青年的廣場,詩本身沒有具體的時代線索,但詩中「穿過」廣場的青年跟BBC在1989年學運時採訪騎著腳踏車前往天安門廣場的大學青年在現實中交會,青年說:Going to march!Tiananmen square. Why? I think my duty! (去遊行,天安門廣場。「為甚麼?」因為這是我的職責。)遊行的職責在歷史猛獸的強行進入下,歷史斬斷了明媚早晨的青年的青春期,青春戛然而止:「永遠消失了——/一個青春期的、/初戀的、佈滿粉刺的廣場」。
時代掃過之後的廣場,如婁燁《頤和園》主角在事後境遷後的愛情,主角余紅後來說:「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裡你寸步難行。」,詩也對於歷史進行發問:「是否穿越廣場之前必須穿越內心的黑暗」,如何穿越歷史的風暴前,人如何面對內心的空洞與恐懼,面對巨靈的抵抗是不是在歷史上毫無意義?「它會不會刺破什麼呢?比如,一場曾經有過的/從紙上掀起、在牆上張帖的脆弱革命?」
「穿過廣場所要經歷的一個幽閉時代有多麼漫長」,事過境遷的漫長總讓人懷疑在渺小的歷史前,人究竟能做什麼?詩人將這首詩拋向對歷史永恆的命題。最後,連敘述者也在懷疑自己,不過度涉入歷史的正當性何在?「我曾是站著的嗎?還要站立多久?」也許人也只是冷不防地回應時代,在需要發起「行動」時,試圖穿越時代的廣場。
參考資料:
https://www.literaturehk.com/920931040143/tag/歐陽江河;詩;訪談
-
圖片來源:鄭閔聰
美術編輯:鄭閔聰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90年代 #知識分子寫作 #歐陽江河 #廣場 #天安門事件 #八九六四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30.html
冷熱交替死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裂縫」所在——黃裕邦《天裂》的敘事技巧 ◎呂穎彤
一、前言
黃裕邦(Nicholas YB Wong),生於1979年,香港詩人,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及香港城市大學英語創意寫作藝術碩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一級講師。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他未曾居住過英語系國家,但卻主要不以母語中文創作,而是寫英語詩。他於2012年出版首本英文詩集《Cities of Sameness》,2015年出版《Crevasse》,並憑此書榮獲美國LGBTQ文學獎——蘭布達文學獎(Lambda Literrary Awards)男同志詩歌組別首獎,作品除了書寫性向、身體、慾望外,亦討論文化差異、邊緣人物的掙扎等。得獎作品《Crevasse》於2018年翻譯成中文版本《天裂》,譯者為徐晞文。
如同名字一樣,《天裂》這本詩集就像是一道裂縫,指的並不是陷落,而是一種不落兩邊的狀態。在語言的使用上,黃裕邦本來就選擇了一個奇特的位置,在自己的土地上以外語寫作,故不能把他的作品歸類為外國文學,但同時又無法輕易稱之為香港文學,處於一個曖昧的位置。因此當《Crevasse》翻譯成《天裂》時,同樣的狀態再次被挪置到翻譯文化上,《天裂》並不落在「外譯」或「內譯」、「歸化」或「異化」的任何框架之內。在香港,所謂「外譯」,指的是香港中文文學翻譯成任何語言出版,如此之下,似乎惟有以中文創作的香港文學作品,才能歸類為「內」。1而「內譯」指的是香港文學翻譯成任何一種語言並在港出版,《天裂》本應屬於此類。2然而,香港特殊的翻譯文化底下,《天裂》因使用英語創作,無法被歸類為香港文學,不是「內譯」,那麼與之相對的「外譯」在如斯情況下也就失效。黃裕邦自動選擇成為被翻譯的對象3,顯示出他「拒絕絕對的定義、拒絕草率的分類、拒絕單純的歸化或異化」4,也因而永遠處於懸置的裂縫中。
無論是黃裕邦或《天裂》,本身已經擺出明確的姿態,寧可置身裂縫,但不願輕易被概括或總結。從詩人的敘事詩亦能窺探出這種特質,下文將分析〈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詩中,他如何使用人物塑造、製造話語權的角力,及營造曖昧氛圍,以達至「裂縫」的質地。
二、人物塑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都以人物作為敘事中心,並藉由塑造人物形象,製造出不落兩邊的夾縫感。詩人選擇敘述的人物,都先以邊緣或弱勢的形象登場。
〈MR.〉(〈先生〉)中的「He(他)」以同志與病人的雙重身分登場,他「leaning almost too close to a man(跟一個男子幾乎挨得太近)」5,而且「in the same tee(穿同款T恤)」6,暗示他同志的身份。在香港的語境下,同性戀處於較為邊緣或弱勢的位置,故「He」是社會中游離分子。同時他亦患有肝病,「his liver a budded rival of his own cells(他的肝臟長滿苞芽,與自身的細胞為敵)」7,體內的細胞受到攻擊,身體狀況每況越下。此外,詩人透過視角的描述,減弱「He」的機動性,使用被動句「got spotted(被發現)」8,使之成為被凝視的對象,剝奪其主動性。詩人以各種細節將「He」塑造成社會中的少數,然而開首「He taught me about empires(他教過我帝國歷史)」9,卻首先定調了他屬於社經地位高的一群,他應是一名叫歷史教授,而且教帝國歷史,很有可能是白人。如此之下,邊緣的、弱勢的身份,與他高學歷、中產的形象碰撞,拉扯出一道裂縫,「He」成為一個無法輕易定義的人。
而〈眾母親〉中有媽媽與外婆兩位女性人物,兩者同樣是相對弱勢的存在。她們被「母親」的身份所束縛,只能選擇「從泥土或廚房裡出來」10,彷彿終其一生都必須肩負為家庭炒菜煮飯的責任,直到死後歸於塵土,生命呈被困的狀態。而且兩位母親均有殘缺,甚至已經死亡,「我媽」半盲,「如今生命於她是一團漆黑的渾沌」11一句,可以想像母親把自己的人生交付家庭,大半輩子過後,她自己生命的模樣其實模糊不清,而「外婆」則已然離世。似乎母親的角色是造成詩中女性陷入弱勢的原因,然而母親卻也是生命的源頭,「她身上曾有一個洞,她從洞裡擠/出了我媽,我媽又擠出了在座/每一個人」12,她們掌控生命的主導權。由是,強與弱兩種力量拉扯下,母親的形象難以定型,產生裂縫。
由此可見,詩人擅長並置人物的邊緣與主流、無力與掌控,造成力量的拉扯,形成角色形象的曖昧,達到不落兩邊的狀態。
三、詩中的話語權
詩人透過翻弄詩中的話語權,造成自己與人物的角力。〈MR.〉(〈先生〉)和〈眾母親〉中,詩人看似掌握全盤的話語權,無論是教授、媽媽或是外婆,全是被敘述的對象,讀者對於人物形象的掌握,均來自詩人的描述,而讀者也只能相信這些描述,人物基本上沒有發言權。〈MR.〉(〈先生〉)中的「He」曾獲得一次的發言機會,但唯一一次的發聲卻是示弱,「 point pens feckless, upside down in a mug,/unpaired(圓珠筆/沒精打采,倒插馬克杯內,不成對。/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13,教授將自身比喻為圓珠筆,甚至使用「feckless(沒精打彩)」14、「upside down(倒插)」15等形容,讀者容易聯想到其男性生理上的不足。看來在詩中的對話場域下,詩人凌駕筆下的人物,全盤掌握話語權。
但細讀之下,卻會發現其中的弔詭之處,詩人其實才是弱勢的一方。詩人逐步翻轉兩者的權力關係,一開始「People like us traveled a lot(我們這種人經常出門)」16,以「我們」連結教授與自己,兩者關係平等。及後詩人慢慢透露自己的話語,其實早被教授掌控,「History not a mistake repeating but/a red smudgy rabbit stamp I once had for recounting/facts on time and exactly as he said.(歷史並非重複出現的錯誤,/而是我完全照他所說地複述史實,/而得到一隻髒兮兮的兔子蓋章。)」17「我」只能複述教授的話,而憑此獲得獎賞,教授是可以選擇給予獎勵與否的角色,權力結構上,明顯詩人在下。
正當讀者覺得教授才是真正有話語權的人,但實際上,詩人與教授的權力角力貫穿全詩,始終糾纏不清。「He」大概為白人男子,他教授「empires(帝國歷史)」18、「Reformation(宗教改革)」19、「Renaissance(文藝復興)」20等西方文化有關的內容,而「我」的身份與「He」呈對立狀態,「我」是香港學生,黃種人。「我」在學習不屬於自己文化的歷史與藝術,但在香港的語境底下,這些關於西方或英國的內容,似有若無地與自身有所關聯,因此「我」將永遠擺擺盪於接受與不接受、抗拒與迎合之間。
至於〈眾母親〉,外婆似乎並無話語權,但詩中能夠窺探出詩人對她的憐憫,給予外婆許多表達的機會。她雖然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控,甚至要由家人以外的他者「瞎眼靈媒」21言說來生的可能,作為亡者也處於失語狀態。然而外婆卻得以透過詩人的敘述,為自己的念頭與慾望發聲。詩中的後半部多次以外婆「垂涎」22、「試圖理解」23、「渴望」24、「但願」25表達她的思緒,她利用詩人言述為自己發言,翻轉了被遞奪話語權的狀況。
四、氣氛營造
〈MR.〉(〈先生〉)和〈眾母親〉前者利用碼頭的場景營造浮沉之感,後者則利用時空的曖昧性,讓詩中的人物、氣氛均處在裂縫狀態。
〈MR.〉(〈先生〉)對於場景的描述不多,但大抵可以知道地點在海傍。詩人並非透過對環境仔細的描寫來營造氛圍,而是先設定敘事的場面,然後抓住其特性,以聯想的方式跳接到象徵或思考性的語句,從實到虛。首節教授以同志的身份在碼頭登場,下節「從異性戀/的海岸轉戰至不那麼異性戀的土壤」26一句,承接碼頭的場面,以香港冷硬的海岸比喻異性戀,從實景轉至象徵。然後再往下過渡到第三節,已完全脫離海傍的場景,但擷取水的意象,「Mass increased,/buoyancy gave in. His body knew it(質量增加/浮力投降。他的身體也知道的)」27,突出水上升與下沉的角力拉扯。這種浮載浮沉、無統一定性的狀態貫穿全詩,無論是詩人和教授的關係、香港與西方、異性戀與同性戀都是懸浮的,無法輕易歸類與定義。
而〈眾母親〉雖然有清晰的事件與人物,但詩人透過抹去既定的時空概念,使全詩隱約帶著些微神秘與曖昧的氣氛。第一節「母親節是春天已過,夏日未至的時節」28已為整首詩定下基調,帶有不確定的性質,春夏交接是個難以言喻的時間點,它甚至不能稱為季節,既無春日的霧與濕,也無夏日的光與熱,落入一種晃蕩不明的時空。而下面探討兩位女性的生命,透過破除時空的框架,營造神秘、曖昧的氛圍,帶出她們的生命情狀。例如以帶有神秘學性質的靈媒入詩,靈媒用吟唱的方式,「以真假嗓音交替唱著」29外婆的下輩子,預言是關乎未來,因此時間的流動在此出現寬闊的跨度,模糊時間的界線,營造迷離詭祕之感。另外描述外婆處於生死之間,外婆依舊能夠思想,有所慾望,但卻是已死之人,詩人把外婆放置到「陽間」的空間,譬如「她垂涎脆炸春卷以及/迷你蛋撻的蛋黃/她伸出關節內腫的手,卻只能抓住/指縫間的凜冽寒氣」30,並置溫熱的食物與外婆的鬼魂,製造出外於生死的異空間。整首詩的情節、主題、人物都相對明確,然而每一節卻也都籠罩在一種隱然的不確定中,非春非夏,非生非死。
詩人無意塑造非常立體的場景,而是透過該場景的特質,加以放大、渲染,製造出或飄蕩或浮沉,捉摸不定的曖昧、神秘感。
五、總結
正如引言所述,黃裕邦在香港文學中屬於主流之外,《天裂》本身的成書方式,也是非常少見的特例,然而詩人並非邊緣,並非少數,他不落兩邊,身處裂縫中,懸浮著。他要顛覆固有,而這樣的姿態,他選擇以詩呈現。因此〈MR.〉(〈先生〉)和〈眾母親〉兩首敘事詩背後的狀態,是不輕易選擇任何一方,從人物塑造和調動詩中的話語權兩種手法,可以窺見詩人習慣先讓定下框架,然後將之與相異的元素並置,或者翻轉,打破讀者原先的既定印象,及後在透過氣氛的渲染,加強詩中不確定及曖昧的狀態。
黃裕邦的詩的狀態,那些裂縫,那些懸浮,很難不讓我們想像到他的城市香港,以及她的文化身份,同樣也是擺盪於一切定義之間,拒絕輕易的歸納。
註釋
1宋子江,〈《天裂》與文化翻譯——香港是個翻譯的革命?〉,載《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頁17。
2同註1,頁18。
3同註1,頁20。
4同註1,頁21。
5黃裕邦著,徐晞文譯,《天裂》(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8年),頁58。
6同註5。
7同註5。
8同註5。
9同註5。
10同註5,頁60。
11同註5,頁61。
12同註5,頁63。
13同註5,頁59。
14同註5,頁59。
15同註5,頁59。
16同註5。
17同註5,頁59。
18同註5。
19同註5,頁59。
20同註5,頁63。
21同註5,頁61。
22同註5,頁62。
23同註5,頁62。
24同註5,頁63。
25同註5,頁63。
26同註5。
27同註5。
28同註5,頁60。
29同註5,頁61。
30同註5,頁6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黃裕邦 #天裂
冷熱交替死亡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