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新聞短打 我們要看一篇最新研究,德國的研究人員警告,北大西洋熱鹽環流 (AMOC) 今年來到千年最弱的時刻,繼續惡化的話北美與歐洲將面臨氣候劇變。
北大西洋熱鹽環流,指的是從墨西哥灣出發,沿著北美海岸向北流的溫暖海水,在橫跨大西洋之後,從英國與冰島中間往挪威、格陵蘭等地流動。到了極地之後海水遇冷下沉,再沿著深海流回熱帶地區。熱鹽環流除了將溫暖的海水送到北歐穩定氣候之外,也將深海的營養鹽帶回熱帶地區,供海洋生物生長所需。
上週四德國波茨坦氣候衝擊研究所 (PIK) 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北大西洋熱鹽環流的強度隨時間擺盪,今年來到千年新低。目前科學家仍然在研究變化的原因,但可知的是一旦溫鹽環流停擺,溫暖的海水將停止北流,連帶整個歐洲與北美氣溫都將劇降,冬天將變得更加寒冷。此外富有營養鹽的冷海水停止流動,也將衝擊北大西洋各地漁業和沿岸的經濟。
儘管科學家仍認為2100年以前AMOC不會徹底崩潰,也還不清楚AMOC減弱究竟是正常的波動或是不可逆的變化。但科學家指出,隨著暖化加劇,北極海冰融化導致的海水溫度變化,長遠而言會讓AMOC更加弱化,北美和歐洲出現極端氣候的頻率,像是前陣子的特大豪雨,將會越來越頻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50的網紅四枝筆Four Pen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 Save Me song&lyrics/ Bibo 我常會忘記 如何堅強 看著自己 那時你就會唱起 你寫的歌 你送我的故事 你說我很勇敢 就算妳在遠方 對我說的話 在我心上 你說我很勇敢 就像一道陽光 灑在我肩膀 you save me 對我來說 你留下的每一句話 是我脆弱時候靠的肩膀...
冰島冬天溫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最美島嶼|挪威羅浮敦群島 Lofoten
一直以來,羅浮敦群島被各大旅遊網站、書籍雜誌譽為世界最美島嶼之ㄧ。親身走過一趟之後,覺得羅浮敦群島真的不負盛名。羅浮敦群島除了美麗的漁村、挪威必看的峽灣之外,由於地處北極圈內,因此也是觀賞極光以及午夜太陽的理想地點。
▌羅浮敦群島地理概要
羅浮敦群島主要是以三個大島與周遭小島形成。群島以主要公路E10貫穿並串連起許多熱門景點如Reine, Hamnøy和Ramberg。群島位於北極圈內,因此會有冬天永夜、夏季永晝的情況,當然也是觀賞極光的熱門地點。此外,羅浮敦群島也以其峽灣地形著名,更是熱門的健行目的地。
▌造訪羅浮敦群島的季節與天氣
我是在春天造訪的,那時的北極圈天氣不是很穩定。但我很幸運地,在挪威本土時下超級大雪,抵達目的地羅浮敦群島時,反而是超級晴朗的大好天。之後在島上的七天,也只有第一天晚上與最後一天半有遇上風雪,其餘都是白雪襯小漁村的可愛景象。(但要回挪威本土時海象超差,坐船像坐雲霄飛車)
▌難忘的體驗
而我為了就近拍攝,很多天都是直接在海灘上紮營。晚上雖然冷,但白天舉目皆是雪山峽灣美景,久久難忘,埋下之後一直想再訪的念頭。 而在我造訪期間,剛好遇到復活節假期,大眾運輸沒有營運,只好試著豎起大拇指搭便車。後來也遇到兩位年輕的挪威女孩順道載我一程,除了聊了很多外,她們也讓我嘗試了許多東西,包含北歐的口含煙,是很特別的體驗。(Ps. 口含煙的後勁很強……)
▌我的推薦
不知道為何,即便羅浮敦群島景色優美精緻,但在知名度上除了輸給南邊的三個奇岩之外,也略遜於同樣以自然景觀和極光為旅遊重點的冰島。也正因為如此,我會推薦羅浮敦群島給想去冰島但不會、不敢開車,或者去過冰島,想重溫對大自然的感動,但又不想去同樣地方的旅人。
▌拍攝建議
羅浮敦群島的拍攝旺季落在冬季與夏季。冬季最熱門的拍攝題材就是極光與雪景,但缺點就是壞天氣的機率偏高一些。若是在平地拍攝的話,只需注意人員與器材(如電池)的保暖。若要登山拍攝,則最好準備一些雪攀裝備較為保險。
夏季則是風光明媚,日照時間又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健行路線可以攀登拍攝。加上緯度高,golden hour持續的時間很長,甚至可以變換構圖地點拍好拍滿。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緯度高,羅浮敦的夏季幾乎是可以完全融雪的,所以如果想拍小漁村雪景,就不要再夏季來訪。
▌旅行攝影課程募資開跑!
其實我常被問用什麼樣的拍攝技巧,或是後製手法,才能讓照片看起來有故事、有溫度。但其實一張好的旅行照片,往往都不是靠單一因素就可以得來,而是由事前規劃、拍攝手法與後製技巧三個環節相扣而成的。也因為如此,我的攝影課程針對了這三個面向,進行了深入的解說與示範,相信能幫助大家拍出更好的旅行照片!
課程募資期間有六折優惠,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冰島冬天溫度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下雜誌獨家直擊》台灣地小人稠的痛點,為何被比爾蓋茲、貝佐斯投資的公司看上?(05/05/2021 天下雜誌)
在台灣談再生能源,「地熱」也許不會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選項。但兩年前開始,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力,卻吸引到比爾蓋茲創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瑞典團隊,進到花蓮鑽探地熱潛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內投資高達數百億美元。《天下》團隊獨家直擊,台灣的零碳電力潛力,究竟有多大?
文:劉光瑩
車行至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轉進一條小路,一座30米高、貌似鑽油平台的探勘井映入眼簾,台大地質系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地質師們,正聚精會神盯著鑽井作業,緩緩轉動的鑽頭,發出低沉的嗡嗡聲。
這座地熱井探勘,已進行了幾個月。目前深度大約700公尺,工作團隊希望在六月要鑽到至少1200公尺深,看取熱狀況是否理想。如果一切順利,地熱電廠最快明年初能商轉。
萬榮鄉鄰近瑞穗溫泉區,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但卻沒有著名的山海勝景或農特產品。
儘管如此,這兒的地下卻蘊藏著寶藏,更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投資的基金,在台灣目前唯一相中的投資地,帶領台灣邁出穩定零碳能源的關鍵一步。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蓋茲提到他所投資的地熱開發公司Baseload Capital,在亞洲目前只有兩個開發據點,一個在日本,第二個就是台灣。
2019年成立的倍速羅得台灣分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目前還很低調,但背後的投資者,卻大有來頭。
比爾蓋茲創立基金投資的公司,看上台灣地熱發展
倍速羅得瑞典總公司也在2019年獲得「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1250萬美元投資。而這筆基金背後,是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玆(Bill Gates)、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等人,專門在全球投資低碳能源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必須提出每年幫全球減碳1%,也就是5億噸碳的路徑。
今年二月,跨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也宣佈投資Baseload Capital 25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億多。
這更是BEV投資的公司中,在台灣落地的第一樁投資項目。
倍速羅得台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天德(Van Hoang),說著一口流利國語、華人臉孔,但其實他的背景非常多元:父母是來自澳門的客家人,在瑞典長大,曾在台灣工作5年,上海、香港工作十幾年。
「我的中文是看電視學來的,」黃天德笑說。他2002年到交大讀了一年MBA,花了三個月學會中文對話,後來還成了台灣女婿。
四月中,《天下》採訪團隊跟著黃天德視察工地,他把兩手圈在一起比出一個圓:原來地熱井的直徑,不過跟一個十寸的比薩餅差不多大。
這口井也很有歷史。他說,瑞典的執行長當初在全台幾乎泡遍了所有溫泉飯店,之所以選中紅葉村來鑽探,一來是因為這口井位於私人土地上,土地使用單純,地主也曾為探勘溫泉鑽過井,二來就是根據地質熱源圖,指出這塊地有潛力。
為何相信地熱?「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目前最被低估的低碳能源,」執行長海林(Alexander Helling)在越洋受訪時說。
說來可惜,台灣在地熱上起步並不晚,卻曾長年停滯。目前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所有國家中,唯獨只有台灣沒有商業規模的地熱發電。
同樣位於亞洲的多火山地帶,菲律賓與印尼的地熱發電都已超過GW等級。台電曾於八〇年代在宜蘭清水建立全台第一座、全球第14座地熱發電廠,卻在1993年後停止運轉,直到2016年才重新招標,由台汽電與將捷集團合資的宜元公司得標,預計今年將商轉。
地小人稠的痛點,竟成了台灣發展地熱的優勢
儘管如此,倍速羅得為何認為地熱適合台灣?
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技術絕不落人後,唯獨只有一點,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地小人稠。也因此難以如同澳洲或美國,發展大片太陽光電場或是陸上風場。
而佔地面積小,剛好是地熱的強項。黃天德解釋,紅葉村的地熱電廠預定範圍僅2000平方公尺,預計可放16個瑞典地熱設備公司科萊蒙(Climeon)的地熱發電模組,每個裝置容量150KW,總共2.4MW,這將會是倍速羅得在冰島電廠規模的兩倍。
由於不受天候與時間影響的基載電力,倍速羅得數據指出,以同樣時間內發電5MW計算,地熱發電只需270坪土地,只比一座網球場大一點,是太陽能所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一、更是風力發電的千分之一。
他們相信,地熱持續發電、不需要大片土地的特性,能夠解決台灣最大的痛點。
而地熱發電的技術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只取熱,不耗水」。
這兩公尺立方的模組,運用的是低溫地熱(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發電技術。黃天德指出,過去主流地熱發電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水溫至少要160度以上,才能達到商業等級效率。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科萊蒙的ORC模組,水溫只要在80度以上,就可以達到同等發電效率。
倍速羅得在日本的一座地熱發電設備,用的甚至是既有地熱機組已發電過一次的熱水,在兩次熱交換後溫度降至70度左右,溫泉水還能再回到飯店裡讓遊客泡湯,或是供暖給社區。
熱交換的特性,即是只取溫泉熱,而不耗溫泉水。進水經過熱交換推動發電機後,又會透過管子注回到地底下繼續加熱循環使用,從頭到尾水都在管線內流動,不跟外界接觸,也沒有空污或水污的疑慮。
村民從反彈抗議,到期盼帶來改變契機
不過,倍速羅得一開始在台灣也遭遇不少挑戰。
去年夏天,他們在紅葉村的鑽探工作開始不久,因為施工期間發出噪音,遭到村民拉白布條抗議,黃天德後來親自跟居民一個個敲門溝通,甚至親上火線,上原住民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與反對的村民面對面解釋工程細節,也在社區多次召開說明會。
如今,紅葉村村長以及萬榮鄉鄉代表,不只對地熱技術如數家珍,甚至還滿心期待未來地熱開發後,能夠帶來就業與觀光機會。
「我前陣子剛去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希望我們未來能有同樣發展,」60多歲的萬榮鄉代表嚴秋谷,出生就住在紅葉村,看到清水地熱以特殊自然景觀,搭配煮蛋、泡腳等溫泉觀光,假日吸引遊人絡繹不絕,近期還有湯屋即將開幕,讓他心生嚮往。
「大家都知道台東有個紅葉少棒,但都不知道花蓮萬榮也有紅葉村,希望地熱可以給我們紅葉一個機會,」他說。
而這個壯年人多半出外打零工的萬榮鄉,的確渴求發展的機會。衛福部統計,在花蓮縣各鄉鎮中,萬榮鄉低收入戶佔比高達9.45%,是花蓮縣13個鄉鎮當中最高,10個居民中,就將近有一個人的收入在貧窮線下。
「這幾年真的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紅葉村長呂明堅說,原來山胡椒植株可以活6年以上,現在很多都到第3年就死了,以前冬天還可以看到山頭有雪,現在都沒有。」
呂明堅廣泛攝取新聞資訊,看到減碳和綠能是世界的趨勢,也希望紅葉能扮演要角。
對於村民一開始的反彈,呂明堅認為,是因為大家對地熱發電相對陌生。大家最擔心的不外乎是:水可能會被抽光、鑽探可能會導致山崩地裂,但在一次次的說明會之後,村民已經大都理解地熱發電原理。他也強調,等鑽探階段結束,到要設立電廠的開發階段,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溝通。
台灣地熱開發法規、業管單位,有待整合
此外,台灣在地熱發電的法規也有不少挑戰要克服。
過去在台灣的地熱鑽探,都是由工研院、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支持。花蓮紅葉村,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外商公司在台灣鑽探地熱。
「我們到每個單位去申請,他們都說:你們是第一個來問的!」黃天德說。
黃天德說,在地熱發電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冰島、紐西蘭,都有政府單一窗口專門處理地熱發電,幫開發業者做橫向溝通。
他說,台灣因為沒有《地熱法》,開採地熱同時牽涉《溫泉法》與《礦業法》,但業管單位有交通部又有經濟部,業者得自己摸索流程,許多時間都花在溝通與試錯,他希望政府未來能有專法處理地熱發電,才有更多開發商敢投入。
來自瑞典的倍速羅得,已經在冰島、美國與紐西蘭落腳,在亞洲的投資,目前除了日本之外,就是台灣。黃天德指出,未來不排除進軍印尼與菲律賓,但台灣還是目前經營重心。
如今紅葉村的鑽探還在進行,不論最後「開獎」結果如何,全球首富投資的企業落腳花蓮,對於提高台灣零碳能源供給,都是關鍵一步。(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的台灣地熱開發最新進展實況,請參見天下雜誌722期系列報導:
獨家專訪》比爾蓋茲零碳推手,為何看上花蓮?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8
比爾蓋茲幫台灣減碳!直擊花蓮紅葉村,台灣零碳未來的關鍵一步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7
比風、太陽能更穩定的電就在腳底!從宜蘭出發,台灣重回地熱行列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46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79
♡
冰島冬天溫度 在 四枝筆Four Pen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You Save Me
song&lyrics/ Bibo
我常會忘記 如何堅強 看著自己
那時你就會唱起 你寫的歌 你送我的故事
你說我很勇敢 就算妳在遠方
對我說的話 在我心上
你說我很勇敢 就像一道陽光
灑在我肩膀 you save me
對我來說 你留下的每一句話
是我脆弱時候靠的肩膀
只是對我來說 面對你的離去
唱起你的那首歌 就算哭了也要大步往前走
You save me
----
Vox/ Candace
Synth & Melodica & Glockenspiel / Sunny
Guitar & Harmony & Program/ Bibo
Bass/ Ral
Drum/ Ann
Recording@ the OURS
Engineer/Noah Liu
Mixing/ Bibo、Coco
Video editng/ Lafee
🌴熱帶冰島 FOUREVER ❄
冷熱摻半
涼了一半,心中還有熱一半
夏天好想冬天
冬天好想夏天
今年最cool的傳說對決
帶我去想去的地方
溫度適中的美好風景
四枝筆 X EVERFOR
「預售票」
🌻 單人涼ㄧ夏: 500元
👨👩👧👦 四人一起涼:1600元(限量)
「現場票」:
☄️火熱熱現場:600元
台北台中高雄~火熱熱販售中!
9/14 台北 The Wall Live House
https://doorcatrecords.kktix.cc/events/fourever0914
9/15 高雄 LIVE WAREHOUSE
http://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3110101903040
9/16 台中 玩劇島小劇場 Little Play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08020759202361630000
冰島冬天溫度 在 Unlock Iceland 島語覓密- 【「熱浪」席捲冰島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答案是冰島北部及東部。這兩個地區,冬天嚴峻,夏天炎熱。 ... 今年一入夏,冰島六月的溫度就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六月初在冰島東北部氣溫飆升到了20°C ... ... <看更多>
冰島冬天溫度 在 冰島的冬季|11~3月的冰島是怎樣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