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早上大家都會覺得天氣凍左好多,冇錯💁🏼♀️係立冬了
立冬不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更標誌着萬物收藏,去寒溫陽
立冬後忌捱夜,24小時對應24節氣,晚上9點後不宜劇烈運動
最直接的保養法<冬日曬太陽>
#立冬 #冬天 #冬日曬太陽 #大家記得保暖 #紥肚達人 #中醫太太 #KagoL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要訂閱我喔!☆訂閱Vivian每週看新片,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食譜: 傳統做臘肉,需要先用醬汁或香料醃漬後,再經過自然風陰乾或是太陽曝曬曬乾。 但風乾或日曬法礙於氣候的關係,在台北很難在冬天用日曬法做臘肉,天天濕答答,自然風乾又怕風不夠乾,造成肉腐敗的問題! 我還是偏好用食...
冬日曬太陽 在 Kago 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朝早上大家都會覺得天氣凍左好多,冇錯💁🏼♀️係立冬了
立冬不僅代表着冬天的來臨,更標誌着萬物收藏,去寒溫陽
立冬後忌捱夜,24小時對應24節氣,晚上9點後不宜劇烈運動
最直接的保養法<冬日曬太陽>
#立冬 #冬天 #冬日曬太陽 #大家記得保暖 #紥肚達人 #中醫太太 #KagoL
冬日曬太陽 在 林泰龍 摩西老師 打破紅海 讓台灣Good Time L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泰龍在此祝福大家,『立冬補冬,幸福過冬』!❤🙏💝立冬是指冬季節氣的始端,因為待進入冬季後,氣候逐漸轉冷。我們習慣可以利用這個時節前後來進補。傳統上的漢醫五補中,正有所謂的『春升補、夏清補、長夏淡補、秋平補、冬溫補』之説。故冬令進補以健脾胃、養腎氣為主。😍
【立冬進補吃四神湯 別熬夜多曬後背助抗寒】(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8日電)
今天是立冬,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立冬後陰寒氣容易入侵,除注意保暖外,也可喝四神湯、牛奶、豆漿,為脾胃打底,且應早睡,避免熬夜,把握有陽光時多「曬背」補陽氣。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立冬之後,白天縮短、夜晚時間逐漸拉長,體質虛寒者近期就會感覺比較多筋骨肌肉痠痛、鼻塞過敏、打噴嚏,甚至有些人脾胃較弱,也會容易腹瀉,這都是因為冬天的寒氣進逼所致。
吳明珠說,立冬後並不是馬上就進入大補的時節,因現在仍帶有晚秋的乾燥,白天也常有大太陽,應以平補為主,以免體質燥熱者(容易口乾舌燥、舌苔厚者)補太多而嘴破、皮膚癢。
立冬後要食補,以喝四神湯最為簡單。吳明珠說,四神湯裡添加的薏仁、芡實、蓮子或山藥等,可調整脾胃,為日後的溫補打下基礎。因吃補都要經腸胃吸收,如果基礎不好,吃補吃多了也可能腹瀉或脹氣。可趁立冬後先把脾胃滋養好,喝牛奶、豆漿、蜂蜜也有幫助。
吳明珠也說,中藥裡的黃耆、白朮、防風、百合等可以潤肺、補氣,也可增加末梢循環;如果容易怕冷者,可用一些桂枝、肉桂,除增加風味,也有助循環。
不少人喜歡在冬天吃羊肉爐進補,吳明珠說,立冬後就吃羊肉爐有點太早,如果吃過多,還是會燥熱。如果想吃羊肉溫補,可採清燉。等2、3週後,氣溫下降更明顯時,就能吃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湯品暖身。
除了食補,吳明珠說,立冬後也重「睡補」,盡量不要熬夜,生活作息應是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持充足睡眠,有利陽氣潛藏,成人最好在晚上11時以前入睡,小孩則不要超過晚上9時入眠。
中醫也有一句話是「冬日曬太陽,勝似喝參湯」,吳明珠說,白天上班容易疲憊,晚上睡覺手腳冰涼,暖不熱被窩,這些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補陽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曬後背。
吳明珠說,因人體後背是多條經絡必經之路,後背經過陽光照拂,背暖和了經絡也暢通,陽氣變足,有助消除疲勞、晚上睡眠品質也會更好。可利用有太陽的時候多散步、或在辦公室靠窗位置多曬太陽也可。
有晨起運動習慣者,應格外注意保暖,以免寒氣從關節、脖子入侵,保暖的圍巾、外套、雨具都要記得攜帶。(編輯:管中維)1081108
【冬天到!立冬後北部低溫18度 一張圖看懂未來7日天氣】(即時新聞/自由時報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昨(7)日表示,今(8)日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1個冬季節氣「立冬」,適逢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溫度將是今年入冬以來首度跌破20度,最低將跌到18度,提醒民眾應增添衣物,避免著涼。
臉書粉絲專頁「報天氣-中央氣象局」指出,今(7)日上午各地天氣大致晴朗,中午過後因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台灣北部地區能感受到風力逐漸增大,雲量逐漸增多,入夜後降雨機率也會有所提高,至於中南部天氣較不受影響,持續穩定。
氣象局製圖強調,至本月9日止,台北夜間溫度均還有20度以上,但從10日午夜零時起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台北溫度將跌破20度,11日午夜更會因為明顯的輻射冷卻影響,低溫達到18度,而10日至13日全台各地日夜溫差較大,中部、南部、東部地區白天高溫介於26度至28度
氣象局提到,東北季風帶來涼空氣,北部及東北部明顯轉涼,這波氣溫降幅會比較明顯些,尤其早晚感受深具涼意,提醒大家早出晚歸要適時增添衣物。
正好今天11月8日,是24節氣的「立冬」,坊間流傳立冬補冬的說法,古人認為冬天寒冷需要多補充一些營養,正好遇到東北季風增強,涼涼的天再對上一鍋暖呼呼的補湯正對味。
冬日曬太陽 在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要訂閱我喔!☆訂閱Vivian每週看新片,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食譜:
傳統做臘肉,需要先用醬汁或香料醃漬後,再經過自然風陰乾或是太陽曝曬曬乾。
但風乾或日曬法礙於氣候的關係,在台北很難在冬天用日曬法做臘肉,天天濕答答,自然風乾又怕風不夠乾,造成肉腐敗的問題!
我還是偏好用食物乾燥機來烘乾臘肉的方式,快速又乾淨。因為我的食物乾燥機還有紫外線殺菌的功能,所以最後30-60分鐘,可以開啟紫外線殺菌的功能,就能模擬出太陽光殺菌的效果囉!只需乾燥18-20個小時,跟肉切的厚度有關,我的五花肉大約3-4公分厚,不到一天就能做出臘肉,太適合沒有地方可以曬臘肉的人了!衛生又方便,也能穩定均勻的乾燥臘肉。我覺得品質優於用曬的或是風乾的方式,因為我們真的難以掌握太陽光的強度跟風的大小啊!
做臘肉選用的五花肉要選肥一點的,最後乾燥完才不會過硬。太瘦的烘完真的會咬不動,但也因買的五花肉油脂較高,一定要在中途給臘肉吸油ㄧ下,或直接用烤盤盛接在臘肉下方,來盛接烘乾臘肉釋出的油脂。用烤盤盛接還能同時低溫萃取豬油,一舉兩得,真的很推薦!
自製的臘肉吃起來除了更安心,沒有任何添加物,重點是完全不過硬,甘甜回味不死鹹,原本不愛臘肉的我,也深深愛上自製的臘肉,不是我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啊!連我那平時不愛吃飯的小兒子,因為我的臘肉,連吃了四碗飯耶!從此我家叫我的自製臘肉為『四碗飯臘肉』!
這個自製臘肉可以拿來炒菜、炒飯、做臘味飯,它跟很多的蔬菜都很搭,像是青蒜、菠菜、高麗菜、大豆苗、芥藍菜都非常搭,真的是值得一試的手工自製肉品。擔心萊豬就買市場溫體豬來製作,總比買現成臘肉更不知肉品來源來的安心啊!你說素不素啊~
ㄟ~那個.....沒有食物乾燥機的朋友,只能想辦法日曬或自然風乾了,就像我沒有太陽光或自然風,只能用人造風乾的方式了~
📌詳細文字食譜🔗
https://bit.ly/3idqCLu
📌影片小撇步
1.五花肉盡量選肥瘦參半的,肥瘦相間的比較好,但不要太瘦,不然臘好的肉會非常硬,牙口不好的會咬不動。
2.醬料塗抹在五花肉條上均勻塗抹,放入保鮮盒中,放入冰箱醃漬2-3天。
醬料的量約可以做4條。
3.取出醃好的五花肉,放在可放入乾燥機大小的盛接盤中,放在乾燥機層架上,以75度C的溫度乾燥18-20個小時,最後再開啟紫外線殺菌功能1小時,即完成臘肉的製作。
👩🏻🍳 食材 Recipes
《此份量綜合醬料約可醃漬4條五花肉》
五花肉4條一條約550克
(厚約3-4公分)
醬油4大匙
細冰糖或砂糖3大匙
紹興酒或高粱酒或米酒4大匙
黑、白胡椒粉各1小匙
五香或十三香1/2小匙
☘️料理名稱&做法不一定正統,食譜純粹以個人經驗改良分享 ,請多包涵指教。
🌹About Dream Chef Home 夢幻廚房在我家🌹
❤️合作事宜請聯絡Email ↓ dreamchefhome@gmail.com
微博🔗 https://bit.ly/3iTm3Wu
Facebook🔗 https://goo.gl/tM5wCF
Instagram🔗 https://goo.gl/ekbJa3
團購FB私密社團 ➩ https://pse.is/FGESW
完整的食譜影音教學頻道🔗 https://goo.gl/wD27iV
👉我的書這裡購買:https://goo.gl/dGZkFS
⚠️ This video is no sponsor ❌
#夢幻廚房在我家 #臘肉 #農曆年 #春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6XtBSO1cVo/hqdefault.jpg)
冬日曬太陽 在 美味生活HowLiv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論一年四季,台灣的氣候總是跟「下雨」脫不了關係,剛洗好的衣服與被單也因為長時間潮濕而發出異味,營養師李婉萍老師以自身的專業觀點出發,與大家分享使用林內9kg瓦斯乾衣機的心得!
大家應該都有因為天氣潮濕,衣服曬了兩三天還乾不了的經驗吧?夏天時還算沒問題,但在濕濕冷冷的冬季如果沒有完全將衣物曝曬至全乾,穿起來不舒服還算小事,更怕因此產生黴菌,造成濕疹等皮膚上的不健康,為了解決根本問題,還是得讓衣服達到完全乾燥!
針對台灣一般家庭大概兩天洗一次衣服,一次約8公斤左右的使用習慣與洗衣量,林內特別設計9kg微大容量瓦斯乾衣機,不僅符合一般小家庭的洗衣習慣與需求,也剛剛好可以放入床單及毛毯!李婉萍老師建議,每日與肌膚貼身接觸、容易產生塵蟎的床單最好1~2週清洗一次並更換,不僅可以維持乾淨同時也能預防過敏,藉由瓦斯乾衣機的高溫殺菌,1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烘乾,重新擁抱暖呼呼又乾淨的床單跟毛毯~
不過烘衣機雖然方便,有些人可能會擔心烘乾後忘記即時取出,衣服就算乾了卻皺巴巴的問題對吧?如果有這些疑慮,那就更不能錯過林內瓦斯乾衣機了!林內瓦斯乾衣機經過長時間熱風對流,待衣物乾燥後,滾筒內部會自動進行冷風運作,約每4分鐘旋轉1分鐘的間歇運行,讓衣物不僅不易起皺,還能保持蓬鬆柔軟的衣料質感,更節省之後的熨燙時間。最棒的是,單次標準行程時間較電力型乾衣機節省約1小時,單次標準行程時間亦僅有電力型洗脫烘的1/5,極度友善需要精打洗算且隨時可能有衣物烘乾需求的小家庭!
同時李婉萍老師也大推林內乾衣機的滾筒除菌功能,每次準備烘乾衣服前,先以80℃以上的熱風對滾筒內部除菌處理,即可去除99%大腸桿菌,後續烘乾更安心,比照日曬等級的殺菌力更可以有效去除潮濕衣物的臭味來源「莫拉氏菌」,每天都能穿到有如日曬後的蓬鬆衣物,也難怪大家口中所說的三機救婚姻裡,乾衣機會榜上有名啦!林內瓦斯乾衣機,真的讓穿上剛烘好的衣物成為家庭生活裡最療癒的體驗❤️
#林內瓦斯乾衣機 #9kg容量恰到好處 #再也不怕衣服曬不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FXrjyZfMYw/hqdefault.jpg)
冬日曬太陽 在 小資懶人美食Vegan & Vegetari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又到冬天蘿蔔的產季了 以前曾經依照古法曬【蘿蔔乾】但總要曬好幾天 最近想到一個簡單速成的方法 只要曬一天就能入菜 吃不完的還可以冷凍或冷藏保存
材料:
蘿蔔600g Radish/大根
塩30g Salt/塩
做法:
1.蘿蔔刨去表面斑點 洗淨
2.連皮切0.5公分小丁(縮短日曬時間 方便料理)
3.放入盆中 加鹽拌勻 醃漬一晚令出水
4.擠掉水份 鋪在托盤上攤開
5.拿到戶外曬太陽
6.大晴天只要曝曬一天約8小時即可料理
7.曝曬兩天可長期保存(最好冷藏保存)
8.料理時將蘿蔔乾洗淨加水泡開 擠乾水份即可
【2020.11月排行】
1【麥當勞薯餅】不油炸 一顆馬鈴薯做4大片
https://youtu.be/xw53O0abZIY
2【烤腰果】低溫烘烤 色澤均勻又香脆
https://youtu.be/CeVuY7iXeKo
3【電鍋黑糖糕】無泡打粉 不乾不黏
https://youtu.be/iwViVL2lS0w
4【嫩豆腐煎蛋】試做名廚料理
https://youtu.be/TS8k8JUXusk
5【烤花生】比炒花生還酥脆
https://youtu.be/gy-aalGvAwQ
6【電鍋烤地瓜】試出最鬆軟香甜的烤法
https://youtu.be/WJH24w1jqqY
7【電鍋蜜芋頭】冰店級超軟Q口感
https://youtu.be/9xHoy0lSICY
8【芝麻糖】自製只要10幾分鐘
https://youtu.be/mw0EVI6JY8o
9【脆皮薯餅】加薯丁比麥當勞的更美味
https://youtu.be/kWhE1yfuIP0
10【能量堅果燕麥餅】無蛋無油也超酥脆
https://youtu.be/YwnfZR0Fdqc
11【電鍋蘿蔔糕】一鍋到底做1斤15元
https://youtu.be/DYahHIbQb6I
12【優格蛋糕】軟綿綿 5吋只花22元
https://youtu.be/EiqZrIutmzo
13【醬油膏】沾再多也不死鹹 3分鐘搞定
https://youtu.be/9Di9DUryzk4
14【花生糖】不油炸 香脆不黏牙
https://youtu.be/5BCutfP63D4
15【電鍋茶葉蛋】免久煮超入味
https://youtu.be/jcW-0uK5hUI
【蛋料理】
滷蛋 https://youtu.be/UQchBKU-Rpc
茶葉蛋 https://youtu.be/jcW-0uK5hUI
嫩豆腐煎蛋 https://youtu.be/TS8k8JUXusk
嫩豆腐煨蛋 https://youtu.be/QdbEA8W6mBE
雞蛋豆腐 https://youtu.be/O5pqwDHIsZA
鹹蛋酥豆腐 https://youtu.be/QCmw10QQsWA
菜脯煎蛋&晒蘿蔔乾
https://youtu.be/JL82rY0zgME
三色蛋 https://youtu.be/Xat5ApWCxss
苦瓜煎蛋 https://youtu.be/bTVIz4tbURg
紅蘿蔔炒蛋 https://youtu.be/eEYu46ZzbE0
玉子燒-厚煎蛋捲
https://youtu.be/99KzPXMiE-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82rY0zgM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