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號,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攜手發表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的照片,不只讓平常關注天文、科學的社群興奮不已,更透過網路直播吸引了廣大的群眾的目光。
官方新聞稿的副標題指出,這次黑洞觀測具「典範轉移」的意義,但當我跟家裡的長輩(還有一些同輩)談論此事時,他們第一個反應是:「蝦毀?」「黑洞是啥,有意義嗎?」
確實啦,一個離我們遠的要命的宇宙吸塵器,跟我們的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當下我也很難解釋這個發現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何在。
好在我們有網路,有人能解釋得更好。
---------------
以下節錄自PTT上發文者Brian2315 (o.o)的論述:
最後,大家很關心的是這個發現對我們實際上有什麼用?
這次直接的黑洞觀測可以提供廣義相對論再一次的驗證,跟幾年前的重力波甚至更久之前 的希格斯粒子的發現一樣,這些發現都是基礎科學理論發展的基石,所以問題可能變成: 基礎科學有什麼用? 基礎科學是在了解我們所身處的自然界的運作規則,我們莫名 其妙的被放到這個宇宙,自然會想了解宇宙怎麼來的,自然界的規則是什麼等基礎問題, 就像電影移動迷宮裡大家都沒有到迷宮前的記憶,一切只能自己摸索迷宮的規則,找到自 己的出路,而科學家就像是電影中的飛毛腿,在已知的前沿不斷往未知探索、邁進。
當然,基礎科學不只滿足我們的求知慾,現代科技發展也是奠基於基礎科學,科學理論的 發展絕非一蹴可及,前沿的科學發現往往沒有直接的應用,就像湯木生剛發現電子時,沒 人當他一回事,現在電子的相關應用已經無遠弗屆,我聽過一個有趣的比喻,基礎科學就 像賺錢,應用科學或工程學是在花錢,把錢變成我們實際看得到的東西,如果我們停止了 基礎科學的研究,那錢就有花光的一天,人類的科技發展也就會停滯。
此外,基礎科學研究有時也會“直接”促進科技發展,就像是以前天文望遠鏡的技術普及化後就用到了相機、X光探測機上,高能物理的研究機構CERN甚至為了研究需要還發明了網際網路,沒錯就是你現在在用的這個網路。
---------------
上面這問題的格式,有沒有覺得有點眼熟?
「去爬山有什麼用?去冒險有什麼用?還不是送命或破壞環境?」
我們莫名其妙的被放到這個星球,自然會想了解身遭的環境。以登山來說,山區裸露的岩層和礦物正是絕佳的觀察場地,先人的好奇心於是造就了地質學發展和影響深遠的板塊飄移論,除了使西方人逐漸脫離了神學史觀,更直接革新了我們對於地球時間軸的看法:原來高聳入雲的群山,也有崩塌消失的一天!原來人類文明,不過就是漫漫長河中的一粒細沙!
板塊飄移論起初不乏質疑者,但隨著更多證據逐漸浮現,他就成為了教材,成為了學子瞭解萬物運作之理的鑰匙之一。
沒有冒險的基礎精神,就不會有這一切。我們未嘗不可比喻培養冒險精神為賺錢,而文明的進步是在花錢,把錢變成我們實際看得到的東西。如果我們社會不鼓勵冒險精神,那錢就有花光的一天,文明的發展也就會停滯。
如果我們不斷告訴孩子,爬山很危險、游泳很危險、飛翔很危險,我不讓你去都是為了你好,其實不只抹煞了他們砥礪身體、心志的機會,更是奪去了讓幼苗茁壯的太陽。
老人家都說,與其給他錢,不如給他賺錢的工具;同理可證,與其禁止,不如教導他如何安全的從事!
你說是不是呢?
---------------
PTT原文網址:https://bit.ly/2Z4ul46
官方新聞稿:https://bit.ly/2DcicAO
Credit: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et al.
「典範轉移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問題] 典範轉移- 精華區Managemen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問題] 典範轉移- managemen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Re: [問題] 典範轉移- Managemen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其他] 典範轉移?王立第二戰研所-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網路上關於典範轉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網路上關於典範轉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網路上關於典範轉移-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閒聊] 不能認同"要相信科學"這句話- Marginalma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其他] 典範轉移?王立第二戰研所- 看板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創世神來了-PTT.ai進化為區塊鏈的三大改變 - 果殼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換日線Crossing - 【《 ptt.ai 》的三大改變】#人人都可以是PTT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換日線Crossing - 【《 ptt.ai 》的三大改變】#人人都可以是PTT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TT - 最新文章第3 頁-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作者grassroots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古典社會學理論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閒聊] 中華商場能否成為商業區的典範? PTT推薦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議事] 攝影為什麼要貼藝術的冷屁股??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我的超人爸爸線上看第一集- 東京喰種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Re: [情報] Winter cup AS2P - 闇影詩章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AppWorks 加速器限定招收AI、區塊鏈團隊,PTT 創世神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Fw: [轉錄] 韓國瑜及國民黨的隱藏敗因 社會典範已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Re: [情報] 擴充卡復仇者傳說卡+死靈主戰戀人- 看板Shadowverse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TT 斷線5 天的影響?看看這些資深鄉民怎麼說 - T客邦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台灣銀行家/科技巨擘瘋搶AI人才PTT之父嘆「台灣有卻留不住」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個人工作室ptt - 香港學生走光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蠟筆小新新婚旅行風暴線上看- 黑皮與小姨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科學革命與典範轉移、科學原則、科技哲学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科學革命與典範轉移、科學原則、科技哲学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aradigm shift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aradigm shift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擷發打造智能產業一站式服務平台迎接科技典範轉移Anue鉅亨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捍衛生死線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鏈區ptt 塊革命[HKL94J]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胖虎ptt - 咒术回战做爱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鏈區ptt 革命塊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tt 塊革命區鏈[IBHMF5]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恩錸富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典範轉移漫畫- 時間寵愛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阿森ptt ; 香港版復仇者聯盟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鏈塊ptt 革命區[I1H07Z]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book - [討論] 從A到A+根本就是白癡作品吧?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星辰漫畫- 請給我一個冰淇淋ptt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aradigm shift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典範轉移ptt 在 paradigm shift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典範轉移ptt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年4月10號,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攜手發表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的照片,不只讓平常關注天文、科學的社群興奮不已,更透過網路直播吸引了廣大的群眾的目光。
官方新聞稿的副標題指出,這次黑洞觀測具「典範轉移」的意義,但當我跟家裡的長輩(還有一些同輩)談論此事時,他們第一個反應是:「蝦毀?」「黑洞是啥,有意義嗎?」
確實啦,一個離我們遠的要命的宇宙吸塵器,跟我們的生活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當下我也很難解釋這個發現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何在。
好在我們有網路,有人能解釋得更好。
-\-\-\-\-\-\-\-\-\-\-\-\-\-\-
以下節錄自PTT上發文者Brian2315 (o.o)的論述:
最後,大家很關心的是這個發現對我們實際上有什麼用?
這次直接的黑洞觀測可以提供廣義相對論再一次的驗證,跟幾年前的重力波甚至更久之前 的希格斯粒子的發現一樣,這些發現都是基礎科學理論發展的基石,所以問題可能變成: 基礎科學有什麼用? 基礎科學是在了解我們所身處的自然界的運作規則,我們莫名 其妙的被放到這個宇宙,自然會想了解宇宙怎麼來的,自然界的規則是什麼等基礎問題, 就像電影移動迷宮裡大家都沒有到迷宮前的記憶,一切只能自己摸索迷宮的規則,找到自 己的出路,而科學家就像是電影中的飛毛腿,在已知的前沿不斷往未知探索、邁進。
當然,基礎科學不只滿足我們的求知慾,現代科技發展也是奠基於基礎科學,科學理論的 發展絕非一蹴可及,前沿的科學發現往往沒有直接的應用,就像湯木生剛發現電子時,沒 人當他一回事,現在電子的相關應用已經無遠弗屆,我聽過一個有趣的比喻,基礎科學就 像賺錢,應用科學或工程學是在花錢,把錢變成我們實際看得到的東西,如果我們停止了 基礎科學的研究,那錢就有花光的一天,人類的科技發展也就會停滯。
此外,基礎科學研究有時也會“直接”促進科技發展,就像是以前天文望遠鏡的技術普及化後就用到了相機、X光探測機上,高能物理的研究機構CERN甚至為了研究需要還發明了網際網路,沒錯就是你現在在用的這個網路。
-\-\-\-\-\-\-\-\-\-\-\-\-\-\-
上面這問題的格式,有沒有覺得有點眼熟?
「去爬山有什麼用?去冒險有什麼用?還不是送命或破壞環境?」
我們莫名其妙的被放到這個星球,自然會想了解身遭的環境。以登山來說,山區裸露的岩層和礦物正是絕佳的觀察場地,先人的好奇心於是造就了地質學發展和影響深遠的板塊飄移論,除了使西方人逐漸脫離了神學史觀,更直接革新了我們對於地球時間軸的看法:原來高聳入雲的群山,也有崩塌消失的一天!原來人類文明,不過就是漫漫長河中的一粒細沙!
板塊飄移論起初不乏質疑者,但隨著更多證據逐漸浮現,他就成為了教材,成為了學子瞭解萬物運作之理的鑰匙之一。
沒有冒險的基礎精神,就不會有這一切。我們未嘗不可比喻培養冒險精神為賺錢,而文明的進步是在花錢,把錢變成我們實際看得到的東西。如果我們社會不鼓勵冒險精神,那錢就有花光的一天,文明的發展也就會停滯。
如果我們不斷告訴孩子,爬山很危險、游泳很危險、飛翔很危險,我不讓你去都是為了你好,其實不只抹煞了他們砥礪身體、心志的機會,更是奪去了讓幼苗茁壯的太陽。
老人家都說,與其給他錢,不如給他賺錢的工具;同理可證,與其禁止,不如教導他如何安全的從事!
你說是不是呢?
-\-\-\-\-\-\-\-\-\-\-\-\-\-\-
PTT原文網址:https://bit.ly/2Z4ul46
官方新聞稿:https://bit.ly/2DcicAO
Credit: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et al.
典範轉移pt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路時代的政治參與】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Lung Yingtai Cultural Foundation
2017年《經濟學人》雜誌評比各國民眾的政治參與程度,滿分 10 分中,台灣只拿了 6.11 分,相比北歐國家加總平均的 8.95 分,我們確實仍有進步空間。
儘管如此,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 Jeffrey Sachs 仍樂觀看待台灣的公民社會發展。他指出,相較許多開發中國家,台灣已具備完善的政府制度,只要人民能意識到公共參與和監督政府的重要性,零貪污的社會並不是天方夜譚。
●聊到網路參與,或許你還想知道的是: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 PTT 」:反思社群媒體與典範轉移 → http://bit.ly/2FmLrV0
#政治 #歐洲論壇 #網路 #公民參與 #政府 #陳孝彥 #用實踐改變臺灣社會
▍換日線 2018 秋季號《異鄉人的「天堂路」》→ http://bit.ly/2N0zaF8
典範轉移ptt 在 [問題] 典範轉移- management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典範轉移 的定義:舊經營模式被新經營模式所取代,而這種現象將呈現菲連續性和跨時代的改變。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8.152. ... <看更多>
典範轉移ptt 在 Re: [問題] 典範轉移- Management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Re:[問題]典範轉移@management,共有10則留言,2人參與討論,5推0噓5→, 我想可能是"策略"跟"典範移轉"所著重的都是整體面的觀點...以致在定義上看起來很像. ... <看更多>
典範轉移ptt 在 [問題] 典範轉移- 精華區Management 的推薦與評價
典範轉移的定義:舊經營模式被新經營模式所取代,而這種現象將呈現菲連續性和
跨時代的改變。
那請問無疆界組織算是一種典範轉移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8.152
> -------------------------------------------------------------------------- <
作者: fushiang (i )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典範轉移
時間: Sat Aug 27 18:18:25 2005
※ 引述《XXXXman (懷念高雄點點滴滴)》之銘言:
: 典範轉移的定義:舊經營模式被新經營模式所取代,而這種現象將呈現菲連續性和
: 跨時代的改變。
: 那請問無疆界組織算是一種典範轉移嗎^^
我覺得無疆界組織是一種新的管理學名詞
我在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這本書裡
常聽到這個名詞
因為整體的經濟社會都是高度相關的
因此我認為是典範轉移
但是我書上有提到一點給大家做參考:
典範移轉常因企業本身的價值觀 信念 組織結構或文化的不同
常造成適應不良而導致失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229.185
> -------------------------------------------------------------------------- <
作者: weq (weq)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典範轉移
時間: Sat Aug 27 22:14:15 2005
※ 引述《XXXXman (懷念高雄點點滴滴)》之銘言:
: 典範轉移的定義:舊經營模式被新經營模式所取代,而這種現象將呈現菲連續性和
: 跨時代的改變。
: 那請問無疆界組織算是一種典範轉移嗎^^
典範移轉是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各項組織參數隨環境變化而不斷調整的一種過程..
如果依Duncan對環境的分類及Mintzberg對組織的分類:
1.環境為:簡單--穩定 => 適合之組織結構:機械式科層組織,傳導式組織
2.環境為:複雜--穩定 => 適合之組織結構:專業官僚組織,事業部組織
3.環境為:簡單--動態 => 適合之組織結構:簡單式組織
4.環境為:複雜--動態 => 適合之組織結構:暫時性組織(有機式組織)
基本上威廉大內所提的無邊界組織所適合的環境條件為複雜動態...
所以我覺得只能算是威廉大內對有機式組織提出了屬於自己的定義跟看法..
不算是典範移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05.153
> -------------------------------------------------------------------------- <
作者: weq (weq) 看板: Management
標題: Re: [問題] 典範轉移
時間: Tue Aug 30 12:06:39 2005
我想可能是"策略"跟"典範移轉"所著重的都是整體面的觀點...
以致在定義上看起來很像...
不過我想兩者仍有本質上的差別:
典範移轉是指:因企業所面對的環境不斷發生改變,企業為了求生存或維持競爭優勢,而不
段調整經營管理的一些做法,最後這些管理做法或思想逐漸為大部分人所接受,甚至成為生
活中普遍為人所接受的價值...
而策略則有針對性(針對企業自身),並有其欲達成的目標...因此涉及企業自身的價值判斷
所以我為求簡化而把定義下的太高而顯的不夠精確...因而造成誤解...
此外,我想如果要談典範移轉...就必須精確定義環境...
如果只談:不連續或變動...可能顯得太粗略...只討論到變動環境->不連續環境->驚訝型環境
容易忽略了古典學派進行到行為學派的典範移轉...而顯的不夠完整
※ 引述《Rune (Morning Star)》之銘言:
: ※ 引述《weq (weq)》之銘言:
: : 典範移轉是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各項組織參數隨環境變化而不斷調整的一種過程..
: 這個說法怎麼像司徒達賢老師提到策略的定義:
: 「策略是指企業經營的形貌,以及在不同時間點這些形貌的軌跡。」?
: 由於管理學是個融貫各種學科的學問,
: 而「典範轉移」亦是借用來的專有名詞,
: 所以不妨從它原有的出處來理解。
: 「典範轉移」一詞是在孔恩(Thomas Kuhn)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
: 中所提出的。
: 典範﹝paradigm﹞一詞的涵義指的是團體信念的集合體,
: 包括所共同使用的符號通則(symbolic generalization)、共同信守的信念
: (即對某個模型的信心)、彼此認同的價值等等。
: 而典範轉移則是由原來的典範,轉而接受「新典範」的過程。
: 代表新出現的學說或觀念,乃建立在不同的價值取向、研究程序與方法、邏輯架構
: 與分析模式之上;不同典範下的學說和觀念,往往是互不相容,甚至難以比較的。
: 而孔恩會提出這樣的見解,是來自他過去認為十七世紀以前的物理學簡直亂寫一通,
: 他無法理解為何在其他方面皆表現如此傑出的亞里斯多德會寫出這種東西。
: 然而有一天他翻著亞里斯多德物理學,他突然能夠讀懂這本書,
: 甚至還能預測接下來書會怎麼寫。
: 他了解到從亞里斯多德的典範下來看時,過去荒謬錯誤的地方都變得合理了。
: 在物理學中不僅從亞里斯多德到牛頓是一種典範轉移的過程,
: 牛頓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典範轉移的過程。
: 回歸到管理學內討論,從過去科學管理學派假定人性為X理論,
: 因此工作設計追求簡化、專業化、標準化;而到行為學派認定人為Y理論,
: 則工作設計會追求擴大化和豐富化。
: 這種轉變是非連續性和跨時代的,人們不再持續追求3S的工作設計,
: 而是完全採取不同假設和觀點來面對工作設計這個問題。
: 至於Jack Welch提出的無疆界組織,與過去靜態環境、科學管理或層級組織為基礎
: 所發展的觀念和學說相較,即代表不同典範下的產物。
: 不過我不太認為他引領了典範的轉移,而算是匯集整合別人的學說後進一步發展自
: 己的理論﹝名詞﹞。
: : 如果依Duncan對環境的分類及Mintzberg對組織的分類:
: : 1.環境為:簡單--穩定 => 適合之組織結構:機械式科層組織,傳導式組織
: : 2.環境為:複雜--穩定 => 適合之組織結構:專業官僚組織,事業部組織
: : 3.環境為:簡單--動態 => 適合之組織結構:簡單式組織
: : 4.環境為:複雜--動態 => 適合之組織結構:暫時性組織(有機式組織)
: : 基本上威廉大內所提的無邊界組織所適合的環境條件為複雜動態...
: : 所以我覺得只能算是威廉大內對有機式組織提出了屬於自己的定義跟看法..
: : 不算是典範移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103.1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