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如何正確地「煉字」?】
我們都知道,在文學創作時,任何詞彙的更動、語句順序的調整,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意思與感受。因而,如何根據需求字斟句酌,就顯得特別重要。
關於「煉字」,小編很喜歡朱光潛的這篇文章。他從古典文學中舉例,告訴我們該如何斟酌用字,讓詞彙和情感能相呼應。同時也提到「避免陳腔濫調」的說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文學大家的說法吧。
-
咬文嚼字 / 朱光潛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裡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上演時他自己在台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想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一位演員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了。他覺得這字改得很恰當。他研究這兩種語法的強弱不同,「你是什麼」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意義,有時或許竟會「不是」;「你這什麼」便是堅決的判斷,而且還必須有附帶語省略去了。根據這種見解,他把另一文裡「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話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這是煉字的好例,我們不妨借此把煉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員把「是」改為「這」,確實改的好,不過郭先生如果記得《水滸》,就會明白一般民眾罵人,都用「你這什麼」式的語法。石秀罵梁中書說:「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楊雄醉罵潘巧雲說:「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口裡流涎!你這你這——」一口氣就罵了六個「你這」。看看這些實例,「你這什麼」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歎語,表現著強烈的情感。「你是什麼」便只是不帶情感的判斷。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來。不過它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紅樓夢》裡茗煙罵金榮說:「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裡「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譏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對了。從此可知「你這」式語法並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都來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嫉,在讚美時便不適宜。「是」在邏輯上是連接詞,相當於等號。「有」的性質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中,風度是動詞的賓詞。在「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中,風度便變成主詞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話。
這番話不免囉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例如《史記》李廣射虎一段: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更復射,終不能入石矣」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虛在《史記辨惑》裡說它「凡多三石字」,當改為「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或改為「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簡潔些,卻實在遠不如原文,見「草中石,以為虎」並非「見草中有虎」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改為「既知其為石」便失去這意味。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改為「終不能入」便覺索然無味。這種分別,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細心玩索一番,自會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實例,韓愈在月夜裡聽見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為「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於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
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沉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遠離不易捉摸,它可以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裡焚香,「一川煙水」「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
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係。有如輪外月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越限於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後者是游離的,前者偏於類型,後者偏於個性。既是游離的個別的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義含糊甚至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裡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瞭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裡,那一點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約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發上面。
這是一個善用聯想意義的例子,聯想意義也是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從前作詩文的人都依「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裡去乞靈。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外「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用鉛字排印數籍還是「付梓」「殺青」。像這樣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於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並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於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版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度常非我們的意料所及。沿著習慣去做總比新創更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裡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是尺牘宣言裡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裡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維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隨便舉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盡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本著這個精神,他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它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文的精煉與吻合,他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六 隱 神 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金光] 無力的天下風雲碑- 看板Palmar_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鬼途新星】叫我六叔-六隱神鏃初登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鬼途新星】六叔出馬解爭執-六隱神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金光御九界之齊神籙08 六隱之死?!(一)凰后欲殺六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六隱神鏃初登場- 金光布袋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六叔出馬解爭執-六隱神鏃- 金光布袋戲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六叔出馬解爭執-六隱神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前輩有交代,菜鳥要忍耐-六隱神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六 隱 神 鏃 在 [金光] 鬼途奇行錄第19集紙套及光碟人物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六 隱 神 鏃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揭秘:秦始皇后宮嬪妃為何在史書上集體失蹤? (二)|知史百家
李開元、歷史春秋網
(續)
發掘公子公主墓
自從兵馬俑陪葬坑在1974年被發現以來,始皇帝陵園的發掘和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秦始皇一生的種種疑案,由此獲得了文獻上得不到的種種寶貴線索。在始皇陵園,考古學者曾經發掘過一座甲字形陪葬大墓,規模等同王侯級別,地點靠近始皇帝陵封土。考古學者以為墓主當是皇室宗親,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墓。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他自願殉葬,得賜錢十萬,以公子之禮埋葬於始皇陵旁。
在始皇帝陵封土東邊大概一里遠的地方,有一村落叫作上焦村,在村外的樹叢間,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坐東向西,南北縱列,面向始皇帝陵展開。其中有八座墓葬已經發掘,在陪藏品中,考古學者發現了秦少府工官製作的御物。少府是專門管理王室宮廷的機構,相當於皇室內務部。一般來說,少府製作的物品,屬於皇室用品。這些墓藏中出土的皇室用品,自然使人聯想到這些墓主與皇室宮廷之間,可能會有某種關聯。那麼,這種關聯會是什麼呢?
為了追查這種關聯,我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書,將已經發掘的八座墓葬的材料整理出來,提供給大家如下:
上焦村陪葬墓簡況
第7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
第10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手、足骨分離,倒置於槨室頭廂內。
第11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30歲左右,骨骼完整,仰身直肢,上下頜骨左右錯動。
第12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骨置於槨室頭廂蓋上,肋骨及其他骨骼置於頭廂內。
第15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置於槨室頭廂蓋上,頭骨在槨室外亂土中,頭的右顳骨上插有銅鏃一支。
第16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30歲左右,上半身屍骨在槨室內,頭骨在槨室頭廂的蓋上,下肢骨在填土中。
第17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20歲左右,頭、身、下肢分離,左腳與脛骨分離,兩臂伸張作趴伏狀。
第18號墓,有銅劍一把,未見人骨。八座墓中,出土七具屍骨,五男二女中,六人身首四肢分離,顯然是被酷刑肢解而死,一人屍骨完整但上下額骨錯位,顯然是被繩索縊死。這種非正常死亡的遺留現場,究竟向我們傳達了古代歷史的什麼信息呢?
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先生是八座墓葬的發掘者之一。他由這十七座墓葬,聯想到秦二世誅殺諸位公子公主的事情,推斷這十七座墓葬可能是被秦二世所誅殺的公子公主們的墳墓。
根據史書的記載,二世即位以後,命令趙高網羅罪名,將秦公子十二人戮死於咸陽,公主十人矺死於杜縣,財產一律沒收,親近多被株連。戮死,就是殺死後陳屍受辱。矺死,就是分裂肢體而殺之。諸位公子公主非正常死亡的慘狀,與十七座墓葬主人們的零亂遺體情況相當。
根據史書的記載,諸公子和公主被殺的時令,是在二世元年春天,秦歷當在一至三月的寒冷時候,發掘中發現有修墓人烤火的炭跡,文獻和實物互相得到了印證。
根據史書的記載,長子扶蘇接受偽造的遺詔,被賜劍自殺於上郡。第十八號墓只有銅劍一把,未見人骨,可能是他的衣冠冢。文獻和實物不僅有相互的印證,更令人感到神奇而有無窮的回味。
考古發掘,為秦二世屠殺兄弟姐妹的歷史慘案提供了實物的證據。這些實物的證據,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秦始皇的諸位公子公主,都死於骨肉相殘,他們都是在非正常死亡後單獨埋葬的。由此看來,他們死亡的時候,他們的母親,也就是秦始皇的有子女的後宮們,或許已經過世,或許還在人世間孤獨而悲哀地生活著。至於更詳細的情況,我們無法得到更多的線索。看來,追查第三線索人的這條路,也到此不通了。餘下的線索,只剩下第四線索人——秦始皇的幼子,二世皇帝胡亥和第五線索人——長子扶蘇了。我們先來考察胡亥。
廢長立幼的打算
秦二世胡亥是排名第四的線索人,我們在著手調查他以前,按照慣例,首先提供一份有關線索人的個人材料,請大家過目。
秦二世胡亥履歷表
名字:胡亥
性別:男
生年:秦王政十八年
父親:秦始皇嬴政
母親?
職業:皇帝
死亡:二世三年
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於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的時候,當時,胡亥二十歲。
秦始皇即位以後,曾經五次巡遊天下。第五次巡遊,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開始,一直持續到同年七月病死於旅途當中,整整持續了十個月。(按:秦的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就是每年第一個月是十月,九月是最後一個月,從十月到七月,在同一年度內,正是十個月。)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在開始他人生的最後一次旅行時,做了一個對未來的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就是帶上幼子胡亥同行。那麼,我們為什麼說這個決定對於未來的歷史有重大的影響呢?一句話,這個決定直接牽涉到秦始皇究竟想選擇誰做自己的繼承人的問題。
關於這件事情,史書上只有這麼一句簡單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醜,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這句話是說,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醜這一天,始皇帝開始出行巡遊天下。政府百官分成兩套班子,左丞相李斯帶領一套隨始皇帝同行,右丞相馮去疾帶領另一套留守咸陽。幼子胡亥愛戴父親,請求同行,始皇帝同意了。僅僅由這句話,我們似乎看不出這件事情與秦始皇選擇繼承人的事情之間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我們將有關這個決定的兩個背景情況加進來考慮的話,問題就出來了。
第一個背景情況是,這時候的秦始皇已經五十歲了,從他日漸衰弱的身體狀況來看,也許已經是時日無多了,選立繼承人的決定,可以說是刻不容緩的大事。第二個背景情況是,就在一年多以前,秦始皇的長子,皇位第一繼承人扶蘇,因為與秦始皇政見不合,被貶斥出京,打發到上郡的蒙恬軍中出任監軍。從而,秦始皇最終將選定誰做繼承人的事情,成了一樁懸案。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他們都是有皇位繼承權的可能接班人。始皇帝這次巡遊天下,長期離京在外,部分百官同行,帝國的重大政務都在旅途中處理,或者在車上,或者在行宮中。毫無疑問,秦始皇的巡遊,連帶著帝國政治中樞的移動,不僅是個人行為,更是重大的政治行動。在如此重大的政治行動中,秦始皇選取胡亥同行,意義就非同尋常了。
這種非同尋常的重大的意義是什麼呢?一,如果從父子之情來看的話,表明瞭秦始皇格外寵愛胡亥的親情;二,如果從皇位繼承的政情上來看的話,則是顯示了秦始皇有意立胡亥為太子的政治意圖。秦始皇有意立胡亥為繼承人的事情,是歷史上被忽略了的問題,實有其事而被視而不見。今天,我將這件事情作為問題提供給大家考慮,並且出示可能的證據。
秦始皇立胡亥為繼承人的考慮,在史書中是有明確的線索可以追尋的。這個明確的線索,有胡亥和蒙毅兩人可以作證。
胡亥即位以後,在趙高和李斯的慫恿下,決定殺害親近扶蘇的大將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蒙毅長期侍從在秦始皇身邊,是秦始皇最為信任的親信大臣。他熟悉宮廷內幕,秦始皇帝晚年的心境,他是第一知情人。蒙毅死前,二世曾經派遣御史傳令指責他說:「先帝曾經打算立朕為太子,而你從中作難。如今丞相參劾你不忠,罪當誅滅宗族。朕不忍,賜你一死,也算恩遇有幸,你自己決斷吧。」
蒙毅痛感冤屈,自殺以前為自己申辯說:「如今指責臣下不能得先帝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於先帝,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帝去世,未曾有所逆迕,可以說是知曉先帝之意了。又指責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帝巡遊天下,獨有太子跟從,先帝親愛太子之情,遠較諸位公子深厚絕遠,臣下是盡知而無所懷疑。先帝舉用太子,不是一時之轉念而是多年之積慮,臣下何曾敢有過勸諫,何曾敢有過謀慮!臣下決不敢巧飾言辭、強辯奪理以避死,只是擔心事情不實而羞累先帝之令名罷了。懇願使者能夠有所考慮,使臣下死得明白。」
在二世的指責和蒙毅的辯解當中,都提到了晚年的秦始皇曾經打算立胡亥為太子的事情。在蒙毅的話中,更是明確透露出,秦始皇廢長立幼的打算,不是一時的念頭,而是經過數年醞釀的積慮。
看來,秦始皇格外寵愛胡亥,有意立他為太子的事情,應當是可信的事實,那麼,秦始皇為什麼會格外寵愛胡亥呢?
秦始皇為什麼寵愛胡亥?
人性本複雜,人心多變化。歷來論及身居高位的權勢人物,往往專注於政治政略,對於人情人性,多有所忽略。如同始皇帝這樣的權勢人物,他首先是有七情六慾的人。剝去層層外衣的人體,同你我一樣,都是由生帶來由死帶去的赤體;離開權勢利害的心情,同你我一樣,都是天地間常見的兒女親情。就始皇帝與胡亥的關係而言,首先是父子親情。
在家天下的父子繼承體制之下,政情由親情延展生出。帝王的隱私,就是國事的隱情;國家政情的隱秘,常常須要到帝王親情的隱私處去尋求。順著這種思路考察始皇帝之所以格外寵愛胡亥的理由,我們可以舉出三條來。
一、 幼子可愛的人情。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兒子,他三十一歲生下胡亥之後,大概就沒有生育了,可能身體出了毛病,生殖系統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是機能性障礙。俗話說,幺兒幼子最可愛,年少天真無嫌猜。愛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權勢在手的人,更是如此。身在高位,逼宮搶班的危險,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當其衝的提防對象,就是最近的繼承人。父子繼承的體制下,長大成人的親骨肉,越是能力強,越是力量大,越是有逼迫的危險,也越是容易成為猜忌的對象。
與此相反,幼子繼承的可能性最小,利害上沒有逼迫的可能,年幼天真,與父親的關係多是難得的真情,不僅沒有嫌猜,常常滋生格外的愛憐。格外的愛憐,生於平民之家,不過是人間的親情;生於君王之家,往往衍生成王位繼承的政情。歷史上,老父愛幼子,廢長立幼的事比比皆是,舉不勝舉,漢高祖劉邦(廢長子劉盈立幼子如意失敗)、漢武帝劉徹(殺長子劉據立幼子劉弗陵)、曹操(一度想廢長子曹丕立幼子曹植,後來放棄)、袁紹(不立長子袁譚立幼子袁尚)、劉表(不立長子劉琦立幼子劉琮)……簡直可以寫一部廢長立幼的專門史。
二、胡亥頑皮直率的天性。
胡亥之所以格外受到父親的寵愛,也出於他可愛的性格。胡亥其人,本來是沒有政治抱負也沒有政治野心的青年,鹵莽而頑皮。《新序》中,留下了這樣一個戰國故事。胡亥還在做王子的時候,始皇帝設酒宴招待群臣,胡亥與諸位兄長一道得到酒食的賞賜,臨席完畢,諸位公子紛紛退席。古人席地而坐,就像現在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一樣,入席脫鞋,出來穿上,脫了的鞋都放在門外。胡亥最後一個出來,大概是喝了點酒,又受了宴會高興勁兒的熏染,很有些興奮,看見滿地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鞋子,一時發了猴性,將看起來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腳。諸位兄長無不嘆息雲雲。
《新序》是西漢末年的學者劉向所編輯整理的古代故事集,而這種古代故事是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史料之一。這個故事,《史記》中沒有,可能是現有古籍中有關胡亥少年時代的唯一記載。胡亥的諸位兄長,從扶蘇、公子高到公子將閭兄弟,都是比較規矩的人,或許與始皇帝對子女的嚴厲有關,也許與他們母親的管教有關。胡亥與諸位兄長不同,敢鬧事,不時搞點惡作劇。他的這種性格,用貶斥的話來說,是不懂規矩的惡少;用平和的話來說,是調皮搗蛋的頑童。也許,正是因為他個性比較直率莽撞,年紀又最小,才得到了始皇帝格外的喜愛?
三、胡亥沒有政治野心。
前面我們講過,始皇帝突然死於巡遊途中,趙高策劃沙丘之謀,勸誘胡亥銷毀始皇帝的遺詔,取代扶蘇,搶班奪權。這件事情,一開始被胡亥一口回絕。胡亥說:「父皇的安排是當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兒子。父皇去世,不言封賞諸子,我作為兒子沒有多話的餘地。」可謂乾脆利落,毫無戀念政治權力的思緒。
胡亥沒有政治野心的特點,在他做了皇帝以後仍然沒有改變。他即位以後,多次顯露出生命苦短、及時行樂的心理傾向,他曾經感嘆說過:「人生在世,宛若乘坐六馬快車馳過缺隙,轉瞬即逝。」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方才二十歲。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為什麼產生如此超前的人生遲暮感,實在是一個發人深思的事情。我曾經在《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中解釋這件事情說,多年來,胡亥目睹父親一生汲汲於政務,宛若堯王禹帝般勞苦,而當天下偉業大成時,卻面臨病痛的折磨,苦於生命的短暫,到處尋藥求仙,苦苦期求得不到解脫,終於違願逆情,突然撒手葬身於黑暗冷徹的地下。正是這種貼近父親一生真相而早早地生出生命苦短的強烈感受,影響了胡亥的人生觀。
胡亥的人生觀,是追求人生的享受,滿足自然生命的快樂,與政治權力和政治功業完全無緣。也許正是出於這種人生觀,相對於父親輝煌偉大的政績而言,胡亥更多地關注的是父親的生命和健康。他的這種關注,出於他的真情本性,直率而不加掩飾。想來,胡亥的這些特點,對於陷身政治漩渦中心的始皇帝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撫慰,或許最能使始皇帝感受到父子間的真情,從而對胡亥生出格外的憐愛來?
(三之二,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六 隱 神 鏃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與神秘寶石的魅力 - Quinn Hargitai
影迷們翹首以待《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Avengers: Infinity Warand)上映,漫威野心勃勃地將幾十位英雄齊聚一堂,鐵桿粉絲還急切盼望著影片中另一場相聚盛會:集齊六顆「無限寶石」。這些寶石由一種深不可測的力量集結而成,是「宇宙開創前」奇點的殘存。無限寶石在漫威影業過去十年的電影中都出現過,但從來沒有過集體亮相。
我們已經見識過這些寶石可以逆轉時間、打開星系通道,甚至毀滅星球,因此集齊六顆寶石的風險絶對值得全體漫威英雄集結。集齊寶石的危險是漫威電影的新情節,但寶石背後的神話傳說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漫威創作團隊一直有在故事中加入神話元素,蜘蛛俠的「英雄之路」表現得比較隱晦,而索爾、洛基和奧丁這些人物就非常明顯。無限寶石也不例外,只不過是人類著名神秘寶石家族中的最新成員。
每個神話都有自己傳奇的神器,但神秘莫測有異世特性的奇石目前為止,在所有文明中都普遍常見——中世紀有無數工匠聲稱寶石可以治病驅邪,新石器時代的石鏃被普遍誤認為「雷石」——幾乎所有文化都信奉神秘石頭。
有些傳說深深烙印在文化之中,我們現在一眼就能發現。譬如能夠化鉛為金提煉長生不老藥的賢者之石,這顆煉金石可謂家喻戶曉,在各種現代作品中都是情節發展的重要環節,譬如奇幻小說系列《哈利·波特》、日本漫畫《鋼之煉金術師》、唐老鴨動畫片系列之一的《史高治叔叔》,以及印度電影大師雷伊的作品。音樂大師範·莫裏森有張專輯就叫《賢者之石》。
但這還只是小兒科。超級英雄們今天尋找的寶石能夠改變自然規律,更類似於日本傳說能讓人掌控潮汐的寶石幹珠(kanju)和滿珠(manju),或是瑪雅文化中控制自然元素的寶石。羅馬人甚至自稱有種神器,在祈雨儀式(aquaelicium)中將幽靈之石(lapis manalis)放入水中,以祈求甘露。
挖掘寶石的意義
奇石傳說的先驅者們對今天的漫畫作者是否有影響不太好說,但他們地域分佈之廣說明神秘石頭並非某種文化所特有,而是來源於更深層次的人類集體意識。因此,真正的問題不是這些神奇的石頭如何遍布世界各地,而是它們為何無所不在。宗教歷史學家喬治·摩爾(George F Moore)的作品有言,早在人類歷史的遠古時代,石頭就被賦予了重要的宗教意義。
摩爾在《美國考古學雜誌》中寫道:「聖石崇拜是我們已知的一種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其在大眾迷信中留存至今,說明這種崇拜很難消除。」
摩爾還寫到,石頭最初在神界擁有崇高地位是因為被信徒臨時用來當做祭壇,一般選擇體積龐大或是形狀怪異的石頭,因為這些更像是出自神明之手。
聖石存在於許多或古老或現代的宗教當中,譬如俄羅斯的腳印石(Sledoviks)以及伊斯蘭教中仍受崇敬的黑石。但希臘人才是最早用文字記載聖石崇拜的,他們多次提到Baetylia——可能是第一顆「靈魂寶石」。人們認為這些石頭被神明賦予了生命力,有思想,能夠自主移動,有些甚至會說話。
因為有隕石從天而降,古人對這些石頭的崇拜也就很容易理解。當時的人還不了解銀河系的奧秘,流星雨無疑像是上天的祝福,拾獲的隕石也就成了神明的贈禮。
漫威電影的宇宙中還體現了另一個傳統 ——《黑豹》中虛構的瓦坎達王國有一項工業基於本國豐富的「泛合金」資源,這是一種稀有而強大的金屬,開採自一塊碩大的隕星。無限寶石體現了人類最早期的神話傳說,而瓦坎達王國人人覬覦的泛合金則說明了我們的歷史。開採隕石並不僅是漫畫故事,在現實中已經延續了數千年。
有證據表明,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曾試圖開採墜落在約克角地區的隕石,在墨西哥找到的隕石發現者(Descubridora)縫隙裏有一個銅鑿,說明那裏也曾有過勇敢的隕石礦工。甚至有研究認為圖坦卡蒙法老墓室裏有把匕首是用隕鐵打造的,因為它的鎳含量異常高,是出自外星的典型特徵。
妙得是,有如瓦坎達王國的泛合金,這些早期文明都有理由相信開採自隕石的礦物質量要比地球上的更好。在埃及,許多隕鐵器物來自於人類煉鐵技術發明之前,這意味當時常用的金屬器物是用銅來取代。與瓦坎達王國的泛合金一樣,隕鐵因為在當時比較稀有耐用,所以價值連城。
對石頭的信仰是希望能說會道嗎?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有句話說:「你用靴子踢到的石頭,比莎士比亞還要年代久遠。」現代社會最著名的電影公司仍把尋找神奇寶石用做重要劇情,說明永世流傳的不僅是寶石,還有人們對寶石的堅定熱愛。
自然很多人會說,傳說中的魔法寶石和漫威宇宙裏的最大區別在於:當時的人相信聖石確有神力,但我們現在知道無限寶石和泛合金只是科幻作品而已。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再去看一些關於石頭和寶石的陳舊信仰,好奇又覺得有些好笑,但厲害之處在於,許多古老信仰雖然已經消失,但人們對寶石魔力的虔誠信仰卻延續至今。
大量遊客仍然爭相親吻布拉尼之石,希望自己變得能言善道。傳奇的倫敦石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館裏,據說挪走它整個倫敦城將會崩塌。我們現在對放血這種中世紀古老的治療行為嗤之以鼻,但紫水晶藍水晶各種網上火熱銷售的「治療寶石」,不過是中世紀寶石靈藥的現代翻版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對寶石的熱愛也並非毫無根據。控制潮汐的寶石肯定沒有,但我們有可以生火的燧石,以及有壓電性的石英,這些礦物都從某種意義上給予我們「控制」自然元素的力量。我們不相信戴戴寶石就能排毒,但補充礦物質也確實在現代醫學中幫我們治療了許多疾病。當然比不上古老迷信說的那麼神秘,但合理使用寶石也許已經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人們對寶石的力量深信不疑,漫威無所不能的寶石也就並非一句異想天開的魔咒,它更是對人類堅定信仰的原始呼喚。這部電影的核心是人類最古老最永恆的迷戀,也是對過去眾多豐富傳奇的又一次引用。人類對神秘寶石的癡迷從石器時代延續到了無限寶石,未來似乎也不會減弱。
原文:BBC中文網
#電影 #娛樂
六 隱 神 鏃 在 【鬼途新星】叫我六叔-六隱神鏃初登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出自鬼途奇行錄第19集金光布袋戲2017年末最新巨作強勢登場! ... <看更多>
六 隱 神 鏃 在 【鬼途新星】六叔出馬解爭執-六隱神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出自鬼途奇行錄第20集金光布袋戲2017年末最新巨作強勢登場! ... <看更多>
六 隱 神 鏃 在 [金光] 無力的天下風雲碑- 看板Palmar_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熱愛武戲對決,原本對這檔期待滿滿,看到這集為止只有失望
跟玄武真道綁在一起變成真神解謎為主,天下第一只是陪襯品
反正大家都把第一當浮雲一樣,旁邊喊燒得比較熱烈而已
想證明自己的武學,對武學的熱愛癡迷的只有少數幾人
很懷念為了自己的劍藝進展而不惜逼宮本總司生死對決的任飄渺
回頭看看那個應該是最踴躍的戰狂黑白郎君,被冰起來準備丟到魔世
那這場天下第一之爭還剩下甚麼看頭??
看到片尾打出各個天下第一的名號實在是很想笑,第二遞補上的也可以算,無言至極
以下小吐槽
*天下第一劍 任飄渺
我猜他大概想幫解謎吧?任飄渺靠遞補參戰天下第一能夠接受???
先前兩場劍決都拍爛了
*天下第一刀 鐵驌求衣
耍小手段贏來的,還有臉念詩號進場??好啦有禮包升級過了不起
片頭的獨眼龍大概不用期待了
*天下第一掌 任孤沉
黑白已經被打包了,純陽掌找兒子,怒瀑飛潮只在意女兒和姪子
這屆風雲碑都不把各項武藝專業放在眼裡
用指功的也可以參戰天下第一掌,倒是沒有第一指可以報,這劇情來亂的??
*天下第一拳 梟嶽
這屆最污辱武學的莫過於這一項,隔壁棚拳宗司馬無悔各種拳腳功夫
這邊金光風雲碑,B咖當第一拳,反正只是心靈雞湯的副本而已
梟嶽強項:荒神斧,金仙大羅掌(算練成了嗎?)
青雲強項:鄉途血淚(術法?)
去你的天下第一拳,不想承認但劇中直接打字給你看
*天下第一弓 六隱神鏃
祝武娘死遞補上來,當初應該也沒認真比
這屆風雲碑,認真你就輸了
*天下第一術 憶無心
梁皇無忌只想見證師妹的成長
反正大師兄從魔世到真道這段也沒合理到哪去,重點功能是交出鬼璽
然後當年要小空拿梁皇人頭來見他的網中人,二人看到叛徒好像甚麼都沒發生一樣
*天下第一險 風逍遙
遞補風鈴一刀聲,但個人最在意的還是風鈴
到底鬼市第一殺手經歷了甚麼,為甚麼戴面具,跟凌風歌之間的糾葛是甚麼
都沒有交代而人就葛屁了,可惜了風鈴這檔武戲保證
*天下第一槍 公子開明
跑來解支線,不重要,祕密被落拓子知道
倒是傅天行跟落拓子的槍決,劇情安排跟武戲都很棒
*天下第一兵 凰后
跟天首的銃槍決很精彩,雖然是計謀一環但不會讓人失望
俏如來冒險請他出賽,但其他人都不用請XD
本檔毀軍師人設,但連基本設定的甲子名人帖,天下風雲碑都一起搞砸給你看
各個天下第一競逐天下第一人,好像很棒喔
該不會有黑白郎君VS任飄渺(or天劍煙雨),好期待喔!!!
....算了,下一集的重點應該在挖洞的進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4.3.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lmar_Drama/M.1551872455.A.5E3.html
所以我說見證自己武學,華山論劍裡德高望重的或世外高人的也都喜愛虛名?
這檔前導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ggu8kIUXk
旻月:三代劍神終須一決
遙星:為夫陪你翻覆風雲
青螢飛露,對上風中捉刀
黑白郎君:我要敗盡天下第一
任孤沉動態-報名天下第一「指」
...結果呢...
人設不是問題,旻月遙星參戰就是最佳例子,可惜刀劍決都沒處理好
你開風雲碑,檯面上眾高手被點名剛好而已,但前任天下第一刀、掌沒人聞問
沒有人人都是武癡,但身為武者參戰並不代表只想追求虛名
決戰時刻第5集,赤羽自行請命要殺溫皇時這麼說
「智者算計的是最後的結果,武人展現的是畢生的尊嚴」
「現在的我是徹底的武人,是全力求勝赤羽信之介」
武者求勝,理所當然
風雲碑開碑有詭,但有損參戰者的尊嚴嗎?任雨對決完旁邊群俠都高喊劍神了
重點是劇情,這次運動會就是辦不好,搞到梟嶽可以拿天下第一
俏俏去報名一下豈不樂勝,還可以平一下尚同會的聲音
結果天下第一拳只是輔助,重點放在梟嶽跟清雲的心結戲碼
p.s.清雲的武功到底跟誰學的?靳鉛華不是完全不會武功?
當初設定還是尊師親傳....難道靳鉛華另有心機謀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