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公視人生劇展推薦2018 在 NaNa的彩妝筆記• NaNa Beauty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NaNa在幹什麼呢❓❓❓
尋找NaNa Go‼️
📍10/27 20:00 西門紅樓
黃小胖2018個人脫口秀《我的奶GG了》
節目介紹⬇️⬇️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_MOB/Application/MOB1040.aspx?ProductID=rotyiUrPteTEOuTwHDHBWg
大推‼️可以現場買票‼️
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最後一場囉✨
📍11/2-11/4 中平路故事館
漂鳥演劇社《時光裁縫》
節目介紹⬇️⬇️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_mob/application/MOB1040.aspx?ProductID=hsobWfDDQ3TfWZdIjwFP7g
📍11/4 22:00 公視
人生劇展《大齡室友》
粉絲團⬇️⬇️
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Theatrical-Productions/公視人生劇展大齡室友-2456384774371985/
#好戲推薦 #好好笑女孩 #女子脫口秀 #時光裁縫 #大齡室友 #快來快來找NaNa畫美美 #NaNaBeautyStudio #化妝師 #造型服裝
公視人生劇展推薦2018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論是紀錄片或是劇情片,相信每個創作者在拍攝他人同時也能體會到導演所言「《娘惹滋味》片中描述的是外勞在台灣生活的酸甜苦辣,幕後的我,所體會的亦是滿滿繁複的滋味。若問我為何鍾情拍片創作,能獲得這些珍貴體驗亦是其中一個答案。」
【無界❌無限】
─ 公視『新創紀實短片』徵案 ─
👉趕快看這裡 https://goo.gl/ZcHTzw) 👀 👈 👈 👈
一次徵選九部短片,每部金額高達百萬💰💰
徵案期間只到------7/23截止------ ‼️‼️
#新創紀實短片
#公視PTS
#7月23日17時截止徵案
#導演的創作故事
#新創紀實短片7月23日截止徵案
📌【溫知儀】導演很年輕,第一次執導的作品,就抱走了金鐘三項大獎,我們特地邀請她分享一路走來創作拍片的心路歷程,溫暖而細緻的筆觸,一如她的作品風格,希望能鼓勵更多的人,投入創作,一起加油!
(PS.溫導演目前旅居法國,特別感謝她跨海分享心得❗)
───────────────────────────
🔷《娘惹滋味》幕後我所體會 導演:溫知儀
2004年夏天某日,得知《娘惹滋味》獲選公視人生劇展徵案,製片和我兩人跳起來大聲尖叫,欣喜若狂。那是我第一次獲得編導劇情片的機會,一切恍如昨日,歷歷在目,算算卻已是十四年前。但如果問現在的我,是否可能再一次像初次執導演筒般,那麼無懼任何困難,那麼勇往直前地衝出《娘惹滋味》,我的答案肯定與當年初生之犢不同。
身為一個沒有導演經驗的新人,最珍貴的,我想就是那股不畏艱辛的衝勁,和願意付出一切去完成的熱血。我想,當時願意接受低酬勞一起來打拼的工作夥伴,大多都是被這樣的赤誠感動。《娘惹滋味》需要被創作出來的動機,來自我祖母和外傭辛娣的故事,她們和我生活在一起,一直到祖母過世。許多片段留在我心底,不時觸動我,不時呼喚我再靠近,仔細凝視。記得當時製片曾瀚賢聽了我的故事,也跟我分享他祖父到南洋打仗的奇遇。我於是把這些真實的情節,編寫進《娘惹滋味》的劇本。
當年「人生劇展」等於是新導演拍攝長片前,最重要前哨戰。我們當然也滿懷期望地把企畫案送進去。很幸運地,我們通過了初選,忐忑地前往面試。我已記不清當時面試的細節,但我記得,自己很緊張但很堅定,我說我一定會盡全力完成,無論如何。畢竟這是我當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一種重要的自我實現。
以現在的經驗來看,三個外籍主角與六七個相關的次要角色,各自有各自延伸出去的故事線,加上十幾個零散的場景。雖然公視給了當時最高額度的預算,但真的非常艱苦。我無法選擇再那樣莽撞地拍片,主要也是因為害怕條件的限制,畢竟拍片是團隊合作,條件不夠寬裕的時候,整個團隊都會跟著一起疲憊一起痛苦。我建議準備寫本投案的新導演們,按照預算可以負擔的規模去調整劇本,好高騖遠最後真的煎熬。畢竟劇本的好,不在於人物多少,場景規模大小,而在於敘事可探索的議題或可挖掘故事的深入或精緻。很多優秀的電影甚至只有兩三個角色,只有少數或集中的場景。
拍片的人常說,每部片有每部片的命。《娘惹滋味》有她幸運的好命,因為許多貴人相繼付出。像是服裝化妝師淑津姊,不但不在乎低酬勞,甚至免費提供工作室,讓我們試鏡、定妝、入駐工作; 忠貞國小黃辛材校長,熱心提供各式各樣的資源,更大力推薦莫愛芳來出演女主角; 製片組阿雅,陪我跑遍三重工業區、造訪新莊外籍勞工宿舍、五股的泰國酒吧、桃園外籍家暴收容所等各大社福單位,就為了找齊我心目中合適且合法的演員; 製片組Jimmy因為開拍前一天烏來工地的場景掉了,沒日沒夜持續尋找工地出借,最終驚喜地借到了比原來更具故事性的地下隧道,我因此更動了劇本台詞; 美術組天哥與阿布,用極少的預算在誇張多的場景中辛苦創作; 引我入門一路栽培我從事影像創作的陳博文老師,遇到此次我首度拍片,更不拿半毛錢地指導剪接……《娘惹滋味》片中描述的是外勞在台灣生活的酸甜苦辣,幕後的我,所體會的亦是滿滿繁複的滋味。若問我為何鍾情拍片創作,能獲得這些珍貴體驗亦是其中一個答案。你若也創作也拍片,定會明白我所言。一起加油!
🔶【導演簡介】
溫知儀: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大學時期進入資深電影剪接師陳博文門下,擔任剪接助理。曾以《娘惹滋味》獲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導演等三項大獎,《片刻暖和》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等殊榮。《層層摺起的寂寞》入選柏林影展新世代兒童競賽單元。
2007 娘惹滋味Nyonya’s Taste of Life
2009 片刻暖和Sleeping with her(Short)
2011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2017 與引商阿姨對話A talk with Yin-Shang Liu
2018 層層摺起的寂寞The dress on Her(short)
───────────────────────────
【無界❌無限】
─ 公視『新創紀實短片』徵案 ─
👉趕快看這裡 https://goo.gl/ZcHTzw) 👀 👈 👈 👈
一次徵選九部短片,每部金額高達百萬💰💰
徵案期間只到------7/23截止------ ‼️‼️
#新創紀實短片
#公視PTS
#7月23日17時截止徵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