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民意代表我愛桃園我愛台灣所以我關心國際局勢。
因為重要,也因為時差,很多個午夜我關注著演進發展: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重要性會深深影響整個世界,對台灣的前途更有決定性影響,攸關台灣可能的命運、體制與現狀安全。
持續關注了一個多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爭議,現任總統競選陣營法律團隊以林.伍德大律師為首的律師團隊及上個月註冊為軍事法庭的義務名律師愛國者鮑威爾女士…等,因搖擺州郵寄選票、據稱有些使用Dominion 有來自中國、伊朗、敘利亞威權操控的計票軟體系統之虞、死人投票、已離州的不符合資格選票與法不合也投票、非公民及沒有驗證身份的不合法選票選舉欺詐充滿疑雲。用台灣通俗語言稱之為「做票」而提起多方多樣的多起訴訟,從州法院開始打,到至巡迴法院到最高法院,過程會是冗長的。訴訟內容還有,例如賓州在選前不符合聯邦憲法而通過允許延長計票時間的爭議,有更多出來指證的證人願意在宣示的情況下在四個搖擺州的聽證會出來指控大小不一的選舉欺詐行為(宣示就帶有法律上的責任),非但指證歴歷,還有視頻錄影為證。
還現任的川普總統在2016年前,在不被看好下當選了美國45屆總統,是很難被左派、自由派、建制派接受的,也可以講這些泛被歸為左派是包羅了權貴、財團及媒體。
因此,川普總統上任以來這近4年,所謂主流媒體很少在報川普總統對美國的施政貢獻、經濟成就,如果有報導的也多給與不好的臉色,反倒是配合民主黨非實證指控「通俄門」事件,以國會調查、彈劾,卻無實證而拼命報導。不意外的,在選前爆發出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兒子杭特.拜登「硬盤門」事件,及整個拜登家族與中共外國勢力勾結、性醜聞重大事件,除了FOX新聞在選前以3分多鐘時間報導外,隨後及與其它所謂「主流媒體」同時噤聲,選舉期間主流媒體報導兩個陣營的選舉新聞則數更是天差地別,據統計是97%:3%。
有民間觀察團體連續幾周錄到CNN高層晨會指示不要報導拜登家族不利的事,而要盡量引往報導對川普不利的事,主流媒體從選前到選後的偏頗,已經讓很多美國人稱之為「下流媒體」,某一個層度不再受信任,因為是已成為接近民主黨的黨媒及極度親中以致被美國人陶侃為XINN,而非CNN,就是意謂帶表中共勢力的意思。
因為選舉結果的爭議及認證已經無法從下流媒體得知,又是牽動關係著美國及世界未來的走向,主要及客觀從實的訊息來源就只能來自非主流媒體及非常多元的網路平台供閱聽。Facebook 近日因長期僱用外國短期工而剝奪美國人就業平權違憲而被聯邦起訴,這家公司的政策背景用意很值得想像。
另外,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YouTube(華人稱油管) 及Twitter 前幾天公然宣佈要予言論審查,只要是提到「選舉欺詐」相關訊息,提到選舉欺詐透過YouTube 的網路平台也會受限制或移除。
天啊!沒人想到世界自由燈塔、民主標竿的美國,怎麼會變成這樣?彷彿是瞬間成為共產世界!是的,來由冰凍三呎,非一日之寒。美國這個社會因為是資本主義指標國家也因為民族熔爐享有高度自由,其它國安、軍事、科技技術、教育等領域被滲透部分就不談,在政商上數日前爆發的疑似間諜案,中國留學生「方芳事件」被貼標以性交易接觸衆議院外交委員主席,逾10件以上還有其它政治名流等的相關,約2年在FBI開始關注時,當事人已逃回中國。
在華爾街系統的滲透,因為牽扯到龐大商業利益,中共自克林頓政府時起的使力更不在話下,歐巴馬政府對整個共產主義的態度基本上也承襲克林頓總統政策,對中國共產黨採取懷柔綏靖政策,期待中共政體在自由貿易架構下循國際貿易規則,慢慢內造改變,朝向民主發展。然而美、中貿易談判回到遵守WTO規則的15年期限過去了,顯然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還是採取國家掌握,是操控的(rigged),這一點鉅亨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川普先生應該看得很清楚,於是上任以來持續對中方採取持續力道加重的關稅制裁。
川普總統一連串的舉動,得罪了多少近20年來與中共勾兌的多少利益份子、組織及大企業。擋人財路的事,從各個面向來看都是不受歡迎的,對躲在陰暗角落的一大批人至少是適用的。
再反觀美國的改變,在美國政治通常是世家、權貴、系出名門玩的,怎麼會容忍半路殺出來的不夠純正的元首來統領整個華盛頓地區媒體、財團、與外國勢力長期眉來眼去的組織、與自認系出美國各大名校的眾事務官們。因為在這些人的認知、感官是完全顛覆了雷根總統在冷戰時期以後大、小布希總統、克林頓、歐巴馬的政策所不容的。所以在川普總統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美國政商名流在各式論壇場合,只要提到川普這個名字之時,只要沒笑出來或面露揶揄的,在群體裡會被視為不正常或很low.
4年任期即將過去了,川普總統在外交關係上、在反恐上,乃至對美國本土經濟的貢獻,就由懂美國的人士及美國人去評判,我也只是以一個外國人從多元媒體及居住在美國的美國友人及移民美國的台美人得知大致上的評價。
有人說美國這次大選是正邪之争,或許講得過於嚴重,以是否維繫美國價值的路線之爭,可能比較貼切一點,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世界各國,包含世人傳統認識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主導世界金融的美元計價數年金融體系的美國,還是有經濟力相對薄弱的所謂窮人。沒有任何國家政府的存在並能夠完全消除貧窮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說法,但是有為的政府是致力於減少貧窮、給予合理的社會福利而不是無限上綱,也給在人權平等的普世價值上,給予國民、人類同等的機會。
不幸的是,人性弱點充分被影響或煽惑到極致,也因為中國經貿、武力強權的崛起,於是有些人開始陷入迷思而開始嚮往社會主義體制,而起來反抗資本主義,於是以往從未出現在美國的極端組織BLM、Antifa從沒被聽過的極端份子組織,近2年形成美國社會的動盪不確定因素。
不同價值理念組織的成形絕非一朝一夕,是有人給了溫床與環境,甚至講嚴重一點是策動與包庇。那會是誰幹的?在美國有人直指長期以來與外國勢力勾兌企圖顛覆美國聯邦政府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s, 很難想像是遍佈在各領域,包括合法政黨、FBI、CIA、華爾街金融圈等。
美國大選的爭議,已被形容為下流媒體的傳統主流媒體評論川普總統是戀棧權位心有不甘才會這樣。事實是否如此,再過幾天就揭曉了。
世界各國的媒體所發佈的都是以美國主要媒體發佈的新聞認定總統候選人拜登先生當選了,這或許不是結論,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選舉爭議,這次的選舉爭議的發展已經走向由各州推舉的選舉人或由9位聯邦大法官投票決定,值得關注之外,也拭目以待。
有可能導致發生戲劇性巨大轉折時間點是美東時間12/8在美國大選重要認證時程的隔日,德州檢察總長向聯邦法院提出否定4個搖擺州選舉認證的訴訟,其基於的理由是基於美國憲法之下人人平權平等,豈容存有選舉欺詐的州連帶影響整個大選結果,從美國歷史來看,德州這個聯邦州在美墨戰爭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戰後加入美國聯邦,因此一乎百諾,至今日為止至少有19個州加入訴訟的行列。
為何川普總統普遍收到美國庶民愛戴?虔誠基督徒的川普總統及其團隊,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先生矢言永不放棄維繫美國價值,抽乾華府沼澤,其背後帶表的意義是要讓叛國者、貪婪勢力的巨鱷一一現形,到目前的發展可形容為本世紀上演的首齣大戲,在Convid 19疫情影響全世界人類之後,也提供未來全世界影視界編劇、導演們素材的競爭角力。
公民投票的 歷史 演進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istory is sufficiently rich in lessons that we can draw from it many ideas about possible paths forward"
“歷史中總是充滿著豐富的教訓和經驗,讓我們可以擷取一些想法,來想像未來可能的走向”
花了一個多禮拜的時間讀完的重磅好書,要怎麼寫一篇配得上它的心得,還真是個挑戰呢!
作者在這個時候出版這樣的書,是有感於全世界各國貧富不均日益嚴重,他希望解決不平衡的方式,不是用天災人禍,不是用戰爭,而是能夠鑑往知來,從歷史教學一條和平往前的道路。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貧富不均並不是科技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由意識形態以及政治的選擇所造成的,而按照過去的歷史,意識型態以及政治的選擇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是為什麼他認為提出這樣的討論以及可能的方式是極具意義的一件事情。
所謂的意識形態指的是社會對於財富分配的一個解釋(特別是面向貧富不均)。在18世紀之前主要是一種三元(Trifunctional) 的分法 : 就是神職(也包括天/天皇/祭司等),貴族(也包括武士,戰士,騎士等等)以及一般平民。之後的意識型態轉為對於所有權(Ownership) 的崇拜,也就是近代比較熟悉的資本主義,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因著日益加劇的貧富不均,許多人意識到這必須調整,因此產生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兩次世界大戰讓富人受損最多,也促使許多國家考慮到整體國家的發展和基礎建設(教育),算是現代貧富不均較為趨緩的一個時代。但在蘇俄政權瓦解後,所有人對於集中管理分配失去的信任,於是鐘擺就擺向了極端的市場主義,也造就了1980年後加速的貧富不均。這個創傷經驗,讓西方人對於“社會主義”,很直覺得會與“共產”連結在一起,也讓很多好的社會福利討論不容易推動。
這本以經濟學為主題的書豐富的融合了歷史,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的元素。其實他所討論的許多議題包括:說包括稅,貧富不均,政治,以及政黨的演進,都是一些非常敏感容易挑起對立的話題。但是我很喜歡的第一點是因為他秉持著學者的立場來描述這些事情,相對採取比較客觀以及中立的角度。他也講到這次的研究,較過去的著作,有新的優勢。包括後殖民時期的統計數據,以及近年來各國大選選後的調查數據,讓整個研究雖然講的是很軟性的事情可是更多了數字以及量化的分析。
第二個讓我很欣賞的一點是身為歐美學者的他,試圖讓討論的焦點不只是聚焦在歐美的文化以及歷史。他的分析跨足了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蘇俄,中國,印度,以及日本。其中看到了大家的共同性(例如三元的分法),但也看到不同選擇帶來不同的結果。裡面也有一些講到顛覆我對歷史認知的事情,包裹印度種姓制度是因為英國普查之後才僵化的。還有英國不同於法國的殖民和奴隸方式,造成殖民國家獨立後非常不同的結果。以及美國過去式有共和黨廢除奴隸制度的,為什麼現在看似是民主黨站在少數族群這一邊,而過去最重要弱勢白人選票,轉而支持共和黨。說到中國和印度同樣有極大的成長率,但因為投入基礎建設程度不同造成生活水平有極大的差異。也提到中國和蘇俄再轉了彎的共產後因著私有化只限於少數人,反而讓貧富不均快速的趕上了美國。在這裡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他提出的方式是一種“公民參與的社會主義”,可能的做法包括:採進漸進稅率,更高的遺產稅,國際之間財產轉移的透明化,企業媒體以及政黨政治獻金影響的上限(而非與金額完全無上限正比),更多資金投入公共福利例如醫療,基礎建設,以及教育,並強調每位學生得到的補助在一定年級之前必須平等,也要求私立學校招生的原則可以透明。
但是他也強調這些措施的搭配使用或是想出其他的辦法,都必須有一定程度實驗和嘗試,並非一蹴可及。他寫書傳達這樣的歷史和經濟觀點,是因為“維持現狀”是非常可怕的。他也說到稅務和經濟改革是許多人都想過,但常常窒礙難行,是因為害怕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太多被揭露出來的訊息反而造成的不確定性。他也一再用過去歷史經驗,包括廢除奴隸制度,包括大量的富人稅,包括投票制度的公平化,講到改變的可能。
歷史和知識不見得可以給我們標準答案,但它可以形成大家願意改變的共識,也讓公民意識到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不是心存僥倖,希望某個強人或是父母官可以解決這一切。
如果要用一段話來總結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那麼作者在書中的最後一句話恰如其份的點出來了,我也想跟作者說,“您的目的達到了!”
"This book has only one goal to enable citizens to reclaim possession of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whether or not the reader agrees with my specific conclusion basically it does not matter, because my purpose is to begin debate not to end it. If this book has been able to awaken the reader's interest in new questions and enlighten her with knowledge she did not previously possess, my goal will have been fully achieved"
(這本書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能夠幫助供讀者重新拾回經濟與歷史的知識。讀者是否同意我的看法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的目的是要開啟對話而不是結束討論。所以如果這本書可以點燃讀者的興趣,讓她開始問新的問題,並得到之前所沒有的新的知識,那麼我的目的全然達到了)
全文與一些圖表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capital-and-ideology-資本與意識形態/
#ThomasPiketty
#CapitalandIdeology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資本與意識形態
#貧富不均
公民投票的 歷史 演進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該留的不留、該拆的不拆:柯市長,你還記得你的承諾嗎?】
#社子島現況
台北市社子島開發計畫將採全區區段徵收,監察院6月18日通過糾正,並列舉8項違失。監委趙永清、高涌誠於記者會表示,社子島陳情案數量非常巨大,開發案件引起社子島居民恐慌、強烈反彈,自108年3月起陸續向監院陳情。經監院立案調查後,發現有8項違失,其中3項對台北市政府提出糾正。其他各項,台北市政府及內政部應檢討改進。
騎單車徜徉美麗的淡水河邊自行車道,會經過社子島的邊緣,在過度滿載開發的台北市區的一角,藏著這一片有農地、有小工廠和居民院落的沙洲島嶼。社子島是基隆河和淡水河的冲積平原,面積約294公頃。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大淹水。1970年,社子島被劃為洪水氾濫區,從此全面禁建,社子人無法蓋新建築物容納新增的人口,連破損老舊的房舍都無法改建,新增加的每一磚瓦都屬於違建,公共設施嚴重缺乏,生活品質極度惡劣。在社子,時光彷彿停滯,居民等待政府解禁,還給他們公道和明天的希望。
#柯市長用不當民調為錯誤政策背書
柯文哲市長上任後,曾表示社子島禁建是政府對不起人民,並經由所謂i-Voting在所提出來的三個計畫中,選擇生態社子島選項。市府雖宣稱該計畫是經由投票獲得支持,該次i-Voting投票率僅約3成5,該選項投票者略低於6成,也就是說支持該選項的社子人僅約20%。
事實上,大多數居民這3個選項都不要,他們真正需要的是 #解除禁建,但柯市府並未給居民其他選擇。而所謂的生態社子島計畫,是非常殘忍的,以全區區段徵收的方式,將地表所有一切全部抹掉剷平,重新蓋道路、蓋水道,以及密集的住宅大樓。原來社子約一萬多居民,被完全排除在規畫之外,名下擁有房地產者,依照區段徵收規定取回部分利益。沒有產權的居民,將會被逐出而流離失所。在新的開發計畫裡,社子島原來在地的紋理、歷史文化、人際網絡都將被粗暴地用推土機推平,成為一塊全新的空白畫布,任由開發商大展手腳。
#台北大學廖桂賢教授撰文指出_社子島開發計畫呈現3個重大問題:
第一,專業的傲慢:規劃過程無視居民的意見。雖然柯市府辦過幾場說明會,貌似有做「公民參與」。但是根本沒有雙向溝通,只是單方面的「告知」;開發方案雖舉辦i-Voting,貌似做到「居民自決」,然而作為選項的三個方案完全沒有經過居民討論,因而仍被當地里長批評為黑箱作業。過去幾年來,社子島居民及民間專家學者,遵循正式管道以理性提出許多意見,社子島自救會也在台北市政府開了無數次的記者會,這些意見完全被忽視。
第二,專業的失能:計畫內容無視社子島原有脈絡。被禁限建之前,社子島就已存在許多聚落,超過百年的歷史。社子島的文化資產不僅是單棟的歷史建築,還有因禁限建而保留下來的聚落紋理,是社子島、甚至是台北市的文化資產,記錄著台北的空間演進除了有形的文化資產。除此之外,社子島也有無形的文化資產,元宵節時的「夜弄土地公」就是一例。社子島也有社會資產,正因為還保留著傳統的聚落紋理,讓緊密的鄰里關係也保留下來,柯文哲及市府規劃官僚對社子島歷史與內涵的無知,原有脈絡的忽視不能原諒。
第三,專業的失職:計畫審議屢屢通過不專業的計畫。社子島開發計畫牽涉的是300多公頃土地、1萬多民眾的生計,甚至還可能主宰了弱勢居民的生死。然而,這茲事體大,卻不專業(暴力、無視現有脈絡)的都市計畫,竟可以一路過關斬將。在多數都市計畫委員的眼中,都市計畫僅狹隘地牽涉硬體空間,沒有關注到真實居住在土地上的人。台灣都市計畫審議顯然僅能促使政府提出的計畫做微小修正,但卻無法發揮把關的功能。表示台灣的都市計畫審查機制出了嚴重的問題。
#在地自救會6月9日再召開記者會主張:
1. 社子島自救會居民反對剷平式的開發計畫,九大聚落以及文資,應予保存。
2.內政部都委會應重新修正計畫。
3. 重大爭議未解,內政部都委會不應同意核准主計畫及細部計畫。
自救會指出,社子島居民有42%反對區段徵收,僅有3.66%支持開發,要求應辦理「全區區段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的聽證」,因為居民無法接受所謂「保護社子島地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都市計畫,是將部份居民逐出社子島,任其流離失所,自生自滅。
#綠黨呼籲:
財產權及居住權,是基本人權。土地區段徵收制度,任由少數都市計畫委員決定,授權地方政府奪取人民的家園,已經嚴重侵害人權。何況現行法令區段徵收方式辦理土地開發,除應該符合「公益性與必要性」原則外,亦應該符合「適當性、最後手段、 以及完全補償」之原則。台北市政府及內政部在本案並未符合上述原則。所謂生態社子島計畫形同滅村,其內涵既無對人的思考,也缺乏對文化及生態的思考,僅淪為大型房地產開發計畫。社子島居民的生存權、財產權和居住權,已經受到嚴重的戕害。
綠黨謹請柯市府納採監察委員的諍言,並聽進社子島民眾的心聲,解除禁建,給予合理的容積條件,讓居民原地改建,改善生活環境,並保留在地人文及歷史。
📰 新聞來源:https://bit.ly/37XLQrL
#社子島
#柯文哲
#財產權
#居住權
———
⭕️加入綠黨》http://goo.gl/GHAHVu
✅線上捐款》http://goo.gl/dmZ94R
✏️反統一公投連署》https://bit.ly/2XCgpzH
填完可寄到:100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 綠黨收 02-239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