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認知跟認定的權利
大家早啊
我昨天又做了一個夢
好討厭
可能年紀大了都一大早就起床
然後還一天到晚作夢
怕我忘記我做夢的內容趕快跟大家分享一下
昨天
我夢到我國中的好朋友小明
有一天
在學校上課上一半很口渴想喝水
所以就舉手問老師說
老師老師我可以去喝口水嗎
老師說可以呀
然後
訓導主任從旁邊經過
看到之後很生氣的說小明你為什麼上課可以喝水
你這個壞學生
我要罰你230塊
小明當然很生氣
就問訓導主任說
我有問過老師啊老師說可以的
訓導主任說
誰說可以的
我說的算
你跟老師都必須接受處罰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小明不懂事還回嗆說
我只是喝口水也問過老師這樣也不行
那上次我明明看到校長答應隔壁班的小花生日慶祝的時候可以喝啤酒那為什麼可以
訓導主任說有啊小花那次有被罰200塊
(干原來喝酒只需要罰200塊這樣喝酒比較便宜)
(然後校長也沒有被處罰)
然後訓導主任很生氣地就走了
而且從今以後小明每天下課之後都要提水桶在教室後面罰站
然後呢
沒有然後
然後我就醒了
====================
分隔線
夢境結束
我真的尊重每個人的認知跟認定啦
不過我是真心希望每個人的認知標準跟認定是一致的
千萬不要大小眼
我們小老百姓是很希望長官能夠用同樣的標準去檢視每家醫院而不是故意用放大鏡來找碴啦
如果
因為我們醫療單位裡的廚務人員因為規定的關係必須另外申報在另外一間公司但都是在醫療單位裡工作您認為這樣不行的話
我尊重你的認定
當然我也有申訴的權利
但我希望老師必須確定每個學生都有照你的認定這樣做喔
不然安捏麥賽
或者
老師你要我告訴你哪個學生一樣沒有遵照你的認定?
你真的不知道嗎?
還是你裝作不知道呢?
或許
下次我再試著發夢一下好了
看還會不會夢到
台灣加油
然後
台北也要加油
來來來
大家一起來排一個精準同心圓喔
讓我們一起來排出一個我們喜歡的形狀
啾咪❤️
最近實在太多人問我疫苗的問題了
新同學複習一下喔👇👇👇
你能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31/super210531-2/#more-7168
再來聊聊孕婦是否需要施打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28/super210528-2/
不斷更新—關於孕婦哺乳媽咪是否施打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6/01/super210601/
COVID-19疫苗施打需要跟其他的疫苗間隔嗎?
https://drsu.blog/2021/06/09/super210609/
我需要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嗎?
https://drsu.blog/2021/06/15/super210615-4/
吃荷爾蒙或避孕藥可不可以施打AZ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31/super210531-1/
關於COVID-19 疫苗
https://drsu.blog/2021/05/17/super210517/#more-7045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在廁所吃東西的習慣嗎? 想必應該沒有人吧,但在台北市卻有許多企業違法,公司裡沒有哺乳空間,只能讓媽媽在廁所裡哺乳,也就是這些孩子只能在廁所吃東西。 雖然《性別工作平等法》有規定雇用一百人以上的雇主,必須提供哺乳室,但資料顯示台北市還是有將近四成多的企業未依法設置。 上個會期我已要求...
公司哺乳室規定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OL: 荷蘭在線》4/4
* 【隱藏於荷蘭森林可持續理念「樂高型」小屋】
阿姆斯特丹工作室Woonpioniers在荷蘭海爾德蘭省巴赫姆小鎮的林間空地上建造了一棟預裝木屋。
這棟木屋是為一對夫婦設計的,他們想追求一個對環境影響小、符合可持續生活理念的家。
木屋名為Indigo,是Woonpioniers開發的模塊化住宅,採用了膠合木結構建造,盡量減少了浪費、運輸和施工時間,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這種模塊化住宅能在任何地方快速組裝,並且設計可調節,可以根據定制要求進行修改。
每棟預裝木屋都使用相同的預裝構件,可以像組裝樂高玩具一樣靈活且快速組裝成一個整體。這些構件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寬敞的內部。獨特的內部彎曲設計,給予了內部空間的結構性支撐。
木屋可依靠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附近陽光充足的一個建築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產生足夠電力。
木屋也採用空氣對水熱泵,將戶外空氣作熱源或冷源, 通過第二介質水, 向需要空調的室內空間供熱,自然調節內部溫度。
* 【彩虹還有白色的?荷蘭多地觀察到「白色的彩虹」】
荷蘭今年發生了神奇的景象,竟然多地都觀察到了白色的彩虹。
彩虹還有白色的嗎?
實際上,「白色的彩虹」是一種名為霧虹的天氣現象,成因與彩虹類似,是太陽光經由水分子反射和折射後形成的。
霧虹不像彩虹有多種顏色,霧虹呈白色,所以有時也被稱為「白色的彩虹」。
* 【荷蘭美輪美奐的鬱金香天堂】
荷蘭迎來了今年的鬱金香季。望不盡的鬱金香花海,宛如置身於天堂般的夢幻。
日落日出,陽光傾灑在鬱金香田上。雲霧繚繞,花海披上朦朧的面紗。微風拂過,搖曳生姿。
一起欣賞攝影師Rick Kloekke兩年前荷蘭鬱金香田延時攝影作品。
https://m.youtube.com/watch?v=KHLMERxWJNs
* 【2020年破壞原始森林急劇增加】
根據週三的研究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原始雨林的破壞速度加快,面積相當於荷蘭國土面積的原始雨林去年被燒毀或被砍伐。
原始森林可以儲存大量碳並保護豐富生物多樣性,當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影響,形勢十分嚴峻。
在整個熱帶地區,這項研究記錄了2020年420萬公頃原始森林的破壞,比前一年增加了12%。(荷蘭國土面積約415萬公頃)
根據GFW的衛星數據的報告,在原始雨林受損方面,巴西損失最嚴重,比排名第二的剛果高出三倍。
受極端天氣的影響,高溫和乾旱引起了澳洲、西伯利亞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大火。
研究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擴散可能造成了影響。森林保護措施減少,並且有大量人口返回了農村地區,森林非法砍伐增加。
如果森林砍伐得不到控制,將會導致一個負循環。森林損失導致空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無法被樹木吸收,進而導致氣候變化加劇,這又會導致更多樹木的減少,或森林大火。
如果各國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削減森林保護措施,而試圖加快經濟增長,將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因此需要各國在特殊時期重新制定政策,既要考慮到經濟增長,也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
* 【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爾機場設計出色的母嬰護理室】
母乳餵養被全球廣大婦女群體認為是養育孩子的一部分,然而一位母親想要在公眾場合餵養孩子並不是十分便利,有時還會受到別人的評論。
荷蘭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採取了積極的態度。有幾個市政府公開宣稱自己對母乳餵養很友好。並且如果因為公共餵養而被他人指責,可以去相關機構投訴。
沒有法律禁止公共母乳餵養,同時法律規定,對於生產後重返職場的女性,公司必須在頭9個月為女性員工提供哺乳空間,並允許帶薪將25%的工作時間花在餵養嬰兒。在那之後,母乳餵養的條件仍然必須滿足,如母嬰護理室和休息時間,但花在母乳餵養上的時間不再支付任何費用。
現在許多公司和公共機構現在都歡迎婦女在公共場所進行母乳餵養,並將在入口附近展示一個標識。
其中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爾機場的母嬰護理室設計出色,獲得了「OEI IK GROEI」獎。該獎是授予那些能讓父母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更好的組織機構。
機場準備了安靜的母嬰護理室,同時保障個人隱私。在這裡可以餵養寶寶、幫寶寶洗浴換衣,寶寶也可以睡在一個特質的舒適床上。並且有準備牛奶的空間。如果旅客乘坐洲際航班,這都是免費使用的。同樣在護理室旁邊也有供家長休息的區域。
* 【有機牛油果會對環境更有益嗎?】
上周,一個宣傳隊伍在荷蘭議會大廈前分發了有機牛油果,目的是讓大家瞭解這種受追捧的水果對環境的影響。
我們熟悉的牛油果,中文正式名稱為鰐梨。因其包含了維生素E、抗壞血酸、類胡蘿蔔素等,牛油果被認為是營養最豐富的的水果之一,也有了「超級食品」的稱呼。
隨著「牛油果熱」的爆發,牛油果的全球需求爆炸性增長,牛油果市場繁榮發展,牛油果因此被稱作「綠色黃金」。
據2020年數據顯示,荷蘭是全球牛油果第四大出口商和第七大進口商,是歐洲牛油果的主要貿易中心。從肯亞、秘魯等國進口的牛油果往往會先進入荷蘭市場,再從荷蘭分銷到其他歐洲地區。
而在「綠色黃金」的背後,是牛油果生產地區水資源短缺、河流流域過度開發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牛油果成為了一種具有爭議的水果。
牛油果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平均每生產1千克的牛油果需要約283升水。由於牛油果價值高,當地水資源集中於牛油果灌溉,不僅會導致河流枯竭,也會影響其他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間,水土流失問題嚴峻。
牛油果往往作為單一作物種植,這意味著牛油果生產地區沒有多少生物多樣性。牛油果特別容易受到蟲害的影響,因此種植者增加了保護作物所需的殺蟲劑數量。
當有暴雨時,這些化學物質產生的徑流有可能污染農作物周圍的自然環境。也可能對我們賴以生產水果和蔬菜的傳粉者有害。
這場有機牛油果宣傳活動的組織人表示,擺脫傳統的種植方式有助於減少水的消耗。他們希望更多的公司對他們銷售的水果和蔬菜對環境的影響能保持透明化、公開化。
有機作物種植者避免使用有害的傳統農用化學品,比如殺蟲劑或化肥,這些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並排放二氧化碳。
有機作物土壤中富含多種有機營養物質,含有更多的有機碳,能像海綿一樣保持水分。這與傳統種植方法相比,可以多節約40%的水。
* 來自阿姆斯特丹前線的捷報:「Valley 山谷」住宅綜合體的玻璃幕牆已幾近完工。
公司哺乳室規定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波疫情,很多原本在國外工作、定居的家庭,留在台灣生活,似乎也增加了與長輩相處的壓力。(原本在國外,天高皇帝遠😉)
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想提醒伴侶幫媽媽們多爭取一些「自己的空間與時間」,減輕媽媽們的壓力。
分享兩段碩論~
====================
擠擠復擠擠:家庭工業革命的逆襲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紡織,一直是中國女性掌握的技術。Bray對中國女性紡織技術橫跨八個世紀的研究,指出了中國傳統女性與男性對「家」不同的連結與認同。在當今的台灣社會,還是留有許多代代相傳,銘刻在這個社會體制中的父系傳統,影響著母職的實踐方式。木蘭代父從軍,有著「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豪氣,當代女性靠著擠乳器,將哺乳身體帶回職場這樣男性建構的環境,是否需要像木蘭一樣隱藏自己的女性身體?
在中國的傳統,人與住所的連結,因為性別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個人經驗與認同。對男性而言,出生、成長、死亡都在同一道牆內,在父系親屬圍繞之地。他從不需要離開父母或離家,從出生認識這個世界開始,一直處在熟悉的環境當中。他的房子就是他一輩子的家,只要他高興,隨時可以安然地走出這個家而無所顧慮,他忠於這個父系祖傳一切美好的家庭。女孩卻成長於「借來的時間」,結婚後就得離開她的房子、她的出生地、她最親愛依賴的母親與姊妹,搬到一間陌生的房子。那裏有一群陌生的女性,這些女性可能對她帶著敵意。她只能自立自強直到建立起自己新的人際網絡,成為母親讓她得以建立在新家庭的地位。對於這樣的融入方式,很少女性會質疑,因為隨著時間推演,她慢慢會獲得權力與自主。一個已婚女性,是夫家的囚徒。唯有在成為母親之後,才能有這空間中丈夫所沒有的自由。在她自己的房間中,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並擁有鎖在櫃子裡嫁妝的控制權。
不同於以往,西方世界對中國女性總陷於被壓迫觀點的研究,Bray呈現了宋朝之前,中國女性在紡織技術上的光彩。「男耕女織」呈現的是家務分工的平等,與中國在前工業化時期,獨特的技術發展方式。到了宋朝紡織輸出到其他地方,因為需求增加而開始商業化。為了大量製造,以前只負責養蠶的男性也開始紡織,於是這個原本屬於女性的工作開始被去技術化,女性也開始被邊緣化。技術、家務(性別)分工、社會關係,都產生了重大轉變。Bray也指出,中國傳統的性別分工,即便進入工業化時代,也不像西方世界那樣家庭與工作,內與外的二分。台灣1950至1980年代經濟發展,靠的是蓬勃的小型企業,這種小型企業的重要靈魂人物「頭家娘」,同樣是結合了「家戶」與「企業」獨特的經營方式與性別分工,「客廳即工廠」、「工作兼生活」的生產力,與宋朝之前掌握紡織技術的中國女性一樣,展現了讓人驚豔的女性光彩。
當今台灣社會,女性大量投入正式有酬工作的職場,雙薪家庭是主流。長時間處在配方奶社會技術體制的關係,以往婦女生產之後回到職場,寶寶托育餵配方奶,不需要處理哺乳身體的問題,與生產前並無兩樣。在配方奶社會技術體制中,能夠持續母乳哺育的,大多為家庭主婦。這樣家庭內的再生產勞動,因為多數發生於家中,屬於私領域的範圍,容易被忽視。一方面,勞動的過程及效果不易被觀察,也難以被量化。另一方面,勞動服務對象是家人,勞動需付出體力及精神的事實因而被愛心及親情所掩蓋。在轉變為母乳哺育社會技術體制的過程中,選擇回到職場後持續哺乳的母親,把「哺乳」這件原本屬於家庭/私領域的再生產勞動帶入職場,擠乳的時間與空間一開始都是「借來的」。陳怡君於1999年1月至2000年4月於一間設有集乳室的半導體公司進行問卷調查的研究,顯示擠乳室的設置與擠乳時間的規定,對於鼓勵職業婦女在上班後持續哺乳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研究的當時,擁有這樣空間與時間的職場並不多。隨著哺乳率的提升,這件事無法再排除於公眾的討論之外,國家也開始立法保護。
========================
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時間
隨著時代的演進,工業化的進行,家庭結構的改變,「家務工作」從所有家庭成員的合作,演變有一段時間全落到女性身上。而一般認為工業化之後,許多的工具取代人力,家務工作應該越來越輕鬆,實則不然。女性主義的興起,家庭結構與社會關係的改變,讓女性大量投入職場,但男性卻沒有分擔多少家務工作。「家庭與工作兩頭燒」,仍然是台灣許多職業婦女的寫照。
哺乳率的提升,擠乳器的普及,讓職場的哺乳媽媽增加,也模糊了「家務工作」與「職場工作」的界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9條「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為下列二款事項之一:一、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減少之工作時間,不得請求報酬。二、調整工作時間。」呈現的是性別分工在改變,家務工作與職場工作的截然二分也在改變。媽媽繼續留在職場工作把奶擠出來,讓請育嬰假在家的爸爸餵寶寶,在台灣也變成一種可能。泌乳的女性身體,透過擠乳器這個工具,在職場仍可持續原本劃分為家務的「製造」工作-製造乳汁。然而,技術物使用的方法與時機,使用者可能不完全清楚了解。像第三章提到的,坐月子機構化、嬰兒室設置的必然,促成了許多人為的母嬰分離,擠乳器提早介入成為母乳哺育的工具。對一些母親來說,反而讓她們因為勞累、哺乳不順利,而提早決定離乳。坐月子期間的媽媽們,一味追逐奶量的增加,卻可能讓自己有更多的工作,更少的奶。本研究認為,是該對擠乳器的使用,訂出規範的時候了。如果擠乳乳器是當代許多職業婦女維持泌乳的工具,就應該提供婦女這樣的保障。
讓我們回到這章一開始,Bray討論宋朝之前掌握紡織技術的中國女性。剛結婚時是夫家的囚徒,然而因為掌握紡織技術的關係,她是帶著自己賺的「嫁妝」進夫家的,而且這技術進了夫家之後仍是維持家中經濟的一項技術,「繳稅」之外還會有多,「女織」的貢獻並不亞於「男耕」。在成為母親之後,女性開始獲得權力與自主。因為她擁有自己的房間,在自己的房間中,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並擁有鎖在櫃子裡嫁妝的控制權,不再活在「借來的時間」中。這讓我想到吳爾芙說的「一個女性假如想要寫小說,她一定得有點錢,並有屬於她自己的房間。」也呼應了女性若要擁有自主與權力,時間、經濟與空間都是必要的。
當代女性,如何跨越家庭與職場的分野,尋得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呢?讓我們繼續努力。
《母職的生物醫療化:台灣當代母乳哺育的專業知識與身體實作》,陳鈺萍,2015。
公司哺乳室規定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有在廁所吃東西的習慣嗎?
想必應該沒有人吧,但在台北市卻有許多企業違法,公司裡沒有哺乳空間,只能讓媽媽在廁所裡哺乳,也就是這些孩子只能在廁所吃東西。
雖然《性別工作平等法》有規定雇用一百人以上的雇主,必須提供哺乳室,但資料顯示台北市還是有將近四成多的企業未依法設置。
上個會期我已要求勞動局要多多輔導企業設置托育設施,確實明年預算也編列了相關補助。不過針對這樣嚴重違法的狀況,我詢問市長關於設立自治條例讓違法企業有法源依據來做開罰的評估。
現行法律雖然有規定,卻沒有罰則,讓許多企業認為不需要遵守,這樣就失去原本法律的用意了,所以我認為有適當的罰則是必須的。市長也現場答應我會回去研議怎麼來制定自治條例,感謝市政府也重視這個問題,一起將台北市的職場性別環境更友善!

公司哺乳室規定 在 哺集乳室若沒設立會有罰則嗎? 的推薦與評價
公司 算中型,近一千人吧,想問一下有沒有法令規定公司一定要設置哺集乳室? 沒設置會有罰則嗎? 謝謝 ...(恕刪).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 條 ... <看更多>
公司哺乳室規定 在 就業服務乙級Gavin老師- 🤔問: 公司員工分散各地,各地皆未 ... 的推薦與評價
... 各地皆未達百人,是否仍須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規定辦理? 員工分散公司要如何設置哺(集)乳室或提供托兒設施或措施,以符合法令規定? 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