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F!!! 沒想到我的生產故事如電影情節😨 以為是便秘,三小時後居然差點把小孩子「大」在馬桶上,變成在家緊急生產💩🤦♀️👶
Baby Zara(3245g)在我懷孕四十禮拜兩天,以超級刺激的方式來到世界🎉
*️⃣ 驚悚在家產子記錄+ 順產運動 & 食物➡️ https://bit.ly/39aCxWI
可憐的 York 從看血腥電影會哇哇叫,變成親眼看到寶寶的胎頭從馬桶上出來🚽 在急救人員趕來十分鐘後,親手接生、幫忙剪臍帶,臨危不亂實在令我佩服😱
在這之前我完全都沒產兆跟陣痛,那天還去散步了六公里,隔天八點就要去醫院催生了😬
從私人醫院到在家裡生產,是我們連想過都沒想過的事!還好有上幾堂產前教育課、老師播過一個完整的生產影片,所以大概知道是怎樣😑
所以我整個生產只是不斷重複:「我要大便!」「我一定要把這個大便大出來才能睡覺!」結果什麼麻藥也沒用,只用了一台貼在腰部的低週波治療器....
所以到現在我沒什麼感動,只有 WTF HAPPENED?!!! 的感覺 🤣
之後我會找時間把整個過程 & 我做了些什麼坊間說可以「順產」的偏方寫成部落格跟大家分享🙂
以下是當天發生的時間軸 ⤵️
0030 睡兩個小時就起來覺得很想大便,雖然睡前已經大到沒便了💩
0100 因為早上要催生,怕沒體力,一直覺得要把便大出來才能安心睡覺。
0220 還是很想大便。由於身體機制是生產前孕婦常常會自動排糞,所以不疑有他。 可是又是有規律的痛,於是 York 打給醫院,說我好像每兩分鐘陣痛一次。
通常第一胎通常前面要陣痛十幾個小時(我朋友們都生一天),所以當醫院說如果去的話除了打無痛分娩,不然也無法好好休息。我們決定留在家裡,反正八點就要過去催生了。
0315 我突然跟 York 說大便要來了,才驚覺是另一個洞有東西出來!York 看到嬰兒的頭髮!趕緊打給醫院!醫院說太晚了,打給救護車🚑
0320 緊急專線的人說如果頭要出來的話,記得用手按住陰道,免得太快出來會裂,York 照做了...我們兩人的親密關系更上一層樓...
0330 救護車的人來,叫我從馬桶走到客廳😑 然後我就跪在地上生產...
0340 寶寶十分鐘就出來了,基本上由 York接生跟剪臍帶✂️ 急救人員也是第一次...地上血淋淋,像是案發現場!
0400 墨爾本冬天我還光腳走到房子外面才上救護車擔架,爆冷!我的專科醫生早上五點過來把我縫起來因為我二度裂傷,他笑著說還好他還有幫我做點事情,我心想:「不然錢都白付了!」😂
總而言之是個很扯的夜晚,一個電影才有的情節吧!
回顧那夜,其實生出頭的時候我的會陰還沒裂,是當要產出身體的時候中間會有大約三分鐘的差距。但是大家都沒有經驗,看著一顆頭卡在我的屁股中間,沒等多久就叫我把身體推出來,所以才裂開。York 說推出來那剎那血、羊水、胎便噴得滿地都是.... 😨
我真的很慶幸 York 在緊急狀況下沒有整個傻掉或是暈倒,因為我知道我沒辦法像他一樣鎮定😐
而且住院的這四天,他每天都往返家裡清理「案發現場」,整棟房子從廁所一路到救護車都血跡斑斑、家裡浴巾全都報廢,York 親手跪在地上清理房子每個角落,實在很偉大。老實說我都覺得我生產歸生產,但辛苦的是他🤣
以上就是我的生產過程😘 懷孕其他記錄在此:
*️⃣ 意外在家產子記錄 & 順產運動/ 食物分享➡️ https://bit.ly/39aCxWI
*️⃣ 產前憂鬱症記錄 ➡️ https://bit.ly/38uyyUH
*️⃣ 備孕紀錄 ➡️ https://bit.ly/3dEcXgB
*️⃣ 懷孕1-3月紀錄 ➡️ https://bit.ly/2Nh1vN7
*️⃣ 懷孕後期記錄 & 舒緩分享 ➡️ https://bit.ly/38v2ikp
*️⃣ 爸爸產前教育課心得 ➡️ https://bit.ly/38v2ikp
Ps. 我有可能無法一一回覆各位喔!但是留言我都有在看🤗 謝謝大家關心,愛你們♥️♥️♥️
#在家產子 #懷孕記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沒哭過、沒笑過,只有一聲再見。是走過凡間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淚水的禮物。」在一張關於「善別」的講座海報上,這句話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背後的故事。 朱子溢,作為一個夭折嬰的父親,是這個講座的分享者之一。 「無腦兒」BB 事件回帶到2013年,已經是兩個女兒之父的朱子溢,和太太陳頌恩(Mary),...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Niniko 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寶寶] 新生兒多久沒大便需看醫生-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小孩已經三天沒大便了,又只喝母奶怎麼辦呢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母奶寶寶好幾天沒便便,是便秘還是吸收了?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三天大一次vs. 天天羊咩咩便,都算是便祕嗎?如何判斷寶寶 ...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你家寶寶今天大便了嗎| 0-5歲兒童便秘居家護理5+2招| 科學育兒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一天沒便是便秘 ...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我家的新生兒寶寶三天沒大便了....救命阿(我是新手老爸) 的評價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Niniko 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太陽來到一歲四個月
兒子最黏的是爸爸
兒子大便時候爸爸就化身剷屎官
兒子也知道要找爸爸
軟軟嬰兒的時候一路負責洗澡到一歲我才開始敢洗嬰兒
吐了十個月的我跟老公說
生出來換你一人一點很公平
的確他做到了
現在真的是憑著印象打
有時候放手的相信
老公在訓練兒子睡覺的確有兩把刷子
月子做完沒多久我就開始接婚宴
常常是老公一個人夜奶挑戰陪小嫩嬰過夜
就這樣捏捏捏兒子都會叫拔拔了
上一個父親節兒子還抱在手裡
第二個父親節兒子剛學會走路搖搖晃晃的拔拔的叫
會跑過去親親抱抱
一個很神奇的人生旅程
在疫情前5/5號兒子一歲一個月又三天
很臨時的喜歡的攝影師與我遇上客人取消
臨時空出這時間有了這次拍攝
(原定是想要一歲四個月那天拍攝,但後來時間排給客人了)
現在都覺得很幸好有快速拍了那天的全家福
後來疫情拍攝上都有滿多限制
#很可愛的一歲
#用照片留下回憶
#謝謝老公
#老公的第二個父親節快樂
#原諒我這篇文拖到現在才發文
#情人節杜林全家福會有優惠活動敬請期待
杜林紙草手工婚紗DoLin Wedding
歐咪Omi女攝影師
七顆梨西服台南實驗室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父親節。
原本我沒有打算寫什麼,因為蕃茄家不慶祝這些節日,同時我這個人也很不擅長擠一些什麼應景的話出來,勉強行事通常都沒什麼好下場。
然而,因為時差的關係,清晨三點半我從床上坐起來,在還是一片漆黑的房間裡,聽著海浪的聲音,腦袋還是不由自主地轉了起來。想著「爸爸」這件事,想著「次要照顧者」這件事。
只要提到父親,我們經常提到的就是「爸爸上班很辛苦」。但是我想談談的是,「爸爸育兒很辛苦」。
去年的某一堂課,主題是「爸爸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我看到的時候「噗哧」一聲笑出來。真的,爸爸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我常常都覺得我不在家的話傑克好做事多了。只要我在家,原本可以好好坐著吃飯,主動去大便,乖乖去洗澡睡覺的蕃茄,突然就變成藉口一堆,還要玩還要看書我要媽媽。搞得有時候我如果是在晚餐時間之後到家,都很猶豫到底應該要直接進去,還是在外面等到傑克順利把蕃茄送上床以後再說。
時代改變了,當我們開始期待父親們在育兒這方面開始承擔更多的時候,我想,我們也更需要了解,「父職」和「母職」在角色上有他完全不同的功能。一個很稱職的次要照顧者,應該要是什麼樣子?我不喜歡用性別去討論這件事,因為在我的觀察裡,非常多發生在傳統爸爸身上的情況,也都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身上,即便我是媽媽,是個女性。
那一堂課對我的衝擊很大。把專業術語拿開之後,簡單來說,「父親」在孩子人格成長過程中最重大的功能,就是「讓孩子跟母親分開」。
詳細一點說明的話是這樣的: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發展「依附關係」,也就是開始熟悉「一位」大人,跟他緊緊相依。這是因為嬰兒實在是太脆弱了,他不能冒險等著大人來照顧他,如果沒有主動緊抓住某個人的話,他很有可能會死掉的。那母親因為有母乳的關係,尤其是選擇親餵的話,很容易成為嬰兒最常接觸的第一個成人,也就自然而然成為孩子最重要的生存依靠。
但是這樣緊密的關係維持了一兩年,當嬰兒的安全感建立好之後,就必須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母親不可能永遠都跟嬰兒緊密相處,會窒息的。同時嬰兒在人格發展上,也必須要開始跟母親分開,才能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和社交能力。也就是說,嬰兒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就是只有我跟媽媽兩個人」,但是到了這個階段,他必須要開始理解「這個世界上除了媽媽以外,還有別人」。
然而,對習慣了「我不能沒有媽媽」、「孩子不能沒有我」的母子兩人而言,「放手」這件事情是非常難主動做到的。所以這個時候依靠的就是爸爸的介入。爸爸因為對媽媽有情感上的需求,會強迫媽媽把百分之百投注在嬰兒身上的注意力分散出去。同時,爸爸也透過積極想要跟孩子建立關係的舉動,讓孩子明白「除了媽媽以外,我也可以信任其他的人」。這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所謂的「社交」,就是必須要不斷地「跟新的人建立關係」。
多麽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啊!
我一邊震驚,一邊了解到這個描述非常符合我在參與育兒當中遭遇的種種挫折。
如果說「父職」的功能,就是在兩個原本緊緊相依的人中間拉出一個空間,在成功達到這個目的以前,必定會遭到很多的抗拒的吧。不只是孩子會抗拒,連配偶也會抗拒的。
也就是說,我註定就是會經歷—
不管我怎麼陪笑臉想遊戲,孩子就是尖叫大哭「我要爸爸」的階段
;
在我跟傑克說可以不用為孩子操那麼多心,花點時間做點自己的事,被不耐煩地回以「我就是會這樣啊」的階段
;
覺得不管怎麼努力,孩子跟傑克之間就是比較熱絡我像是個外人的階段
;
孩子睡了之後急著想跟傑克聊天,被笑說「照顧完小孩之後還要照顧你這個大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愛小孩是不是比較自私的階段
;
這些難熬,覺得我自己很多餘,找不到自己在這個家的定位的時刻,原來都是我這個次要照顧者「盡忠職守」的證明嗎?
有點安心,但同時也感到受傷。沒有人喜歡一直被拒絕,或是經常覺得自己搞不清楚狀況。
在主要照顧者和孩子之間強烈的羈絆逐漸斷開以前,次要照顧者想必會經歷某種程度的「兩面不是人」。這個時間有多長,遭受的抗拒力度有多大,跟主要照顧者的個性、孩子的天生氣質、還有次要照顧者能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跟精神強度都有極大的關係吧。我自己仍然在這條路上,感覺還沒看見終點。
回想起這一段當「爸爸」的過程,我時不時會有種「反正小孩也不喜歡我,顧小孩的能力又輸傑克那麼多,那我乾脆在公司待久一點,賺多點錢比較實際」的感慨。這些時刻,都是靠著我主動跟傑克求助,再三向他確認我是否真的有幫上他的忙,才能暫時安撫下我的焦慮。這讓我不禁想起家中爸爸的背影,思考在我之前,有多少父親是因為在家中感受到的拒絕和無力,轉而投身在「讓我更有貢獻」的事業上呢?
上個月,我跟傑克一起看了《Atypical 異類》這齣美劇。這齣劇在描述一個有自閉特質的高三生山姆,隨著他一步一步嘗試在這個讓他難以理解的社會中逐漸站穩腳步,他的家人和父母也因此被迫面對「放手」和「改變」這件事。
其中有一集,媽媽在焦慮山姆即將脫離父母了,再也不能保護他了。爸爸走進來跟他說沒有關係,孩子遲早會長大,他們沒事的。我們可以藉這個機會好好地找回從前的我們啊!媽媽整個笑出來,結果看見爸爸受傷的表情,才驚慌地說:「啊你是認真的!」
後來他們還是找了個機會出去約會,吃浪漫的晚餐。但是甜蜜的氣氛持續沒多久,講到山姆兩人又起了衝突。爸爸覺得媽媽擔心太多,媽媽覺得爸爸根本什麼都不懂。
「有時候我覺得你根本不愛小孩。」媽媽大聲說。
爸爸深吸一口氣。終於開口。
「你記得他的九歲生日嗎?」
「他想要一個冰屋。」
「然後我做了什麼?」
「你蓋了一個給他。」
「是啊,我花了19個小時,把那些該死的冰磚弄進後院又拖又堆,就只是想讓我的兒子注意到我在那裡忙,好讓他會喜歡我。然後他連踏都不願意踏進去⋯⋯因為冰磚的邊線沒有對齊。」
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就瘋狂流下來了。這一段對話,勾起我好多好多的回憶。
越是想要努力跟家人連結,卻越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對,什麼都分擔不了。反倒是直接從育兒責任當中抽身,專心當個ATM或沾醬油的玩伴比較自在輕鬆。這當中的心裡矛盾,如何去找到平衡,如何告訴自己不要放棄,在我的經驗裡,真的是「父職」這個角色在育兒責任中最大的挑戰了。
很值得記上一筆的是,蕃茄雖然黏傑克黏得緊緊的,但是真的可以看出來,他對於我的依賴,一個月比一個月更深,儘管進展確實緩慢。三個月前, 蕃茄因為圖畫不好難過得大哭,我趕緊把傑克叫來。第一次,蕃茄把傑克單手推開,撲到我的懷裡。
終於被認可了嗎?當下我的眼眶有點發熱。
這幾天跟傑克通電話,不出所料,雖然搭飛機前在公車站那裡哭得死去活來叫我不要走,等我真的走了以後蕃茄跟傑克相處愉快運作順暢,而且情緒穩定好溝通,跟我在家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能說什麼呢?我們這些「爸爸」就是專門添亂的囉(攤手)
祝,所有還在育兒路上努力不懈,有時感到挫折又寂寞的所有爸爸/次要照顧者,父親節快樂。我們真的很棒的!
PS. 隔離期間開不了酒,就用早餐波蜜代替吧,乾杯!(靠北啊為什麼剛好在今天把紅茶換掉啦啦啦)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沒哭過、沒笑過,只有一聲再見。是走過凡間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淚水的禮物。」在一張關於「善別」的講座海報上,這句話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背後的故事。
朱子溢,作為一個夭折嬰的父親,是這個講座的分享者之一。
「無腦兒」BB
事件回帶到2013年,已經是兩個女兒之父的朱子溢,和太太陳頌恩(Mary),原本很開心地準備迎來他們第三個愛情結晶品—朱瑋恆。「我哋產檢時如常去睇BB,因為已經係第三胎,所以一睇嘅時候,我哋已經知道嗰個係心臟、腳、手。但醫生比平時沉默,比平時有啲反常。」
隨後醫生嚴肅地告訴他們,他們的孩子是「無腦兒」—即天生沒有頭蓋骨的BB,無頭蓋骨的緣故令腦部不能發展,即使足月出生,一般也只能活3至5小時。絕大部分「無腦兒」父母會選擇終止懷孕,醫生着子溢兩夫婦下決定。
由天堂跌至地獄
「唔想去接受呢個事實,亦唔想去理解呢件事,只想呢個檢查結果係錯嘅。」Mary憶述時仍略帶激動。無奈事實就是事實,經過不斷的「腦交戰」,最後Mary和子溢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我哋就係佢嘅父母,我哋係愛佢嘅,唔拾得唔要佢。」
就是一份「不捨得」,Mary懷胎十個月,最後在私家醫院順利生下沒有頭蓋骨的愛兒瑋恆。「佢出世嗰一刻我哋好開心,同時好矛盾地又好難過,因為我哋知道佢好快要死。」子溢無奈地憶述。可能瑋恆亦十分不捨這對父母及兩個姐姐,所以他比預期的3至5小時多活了一倍,足足陪伴家人10小時之久。
不懂痛的BB
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或者會認為瑋恆要經歷10小時的「痛苦」才得以「解脫」,是很殘忍的事,但子溢就這樣回應:「我記得當時瑋恆出世,兒科醫生有同我哋講,因為BB嘅腦部發展唔強,以及佢對痛嘅觸覺未建立,所以兒科醫生話佢唔會痛嘅。而且,我覺得無人能夠好似瑋恆咁,10個鐘都係充滿愛,有父母、家人一直陪住佢一世。」
遺愛人間的「無言老師」
「朱瑋恆喺2013年11月27日,朝早9點正式宣布死亡。」Mary憶述當時醫生的宣布,仍然有揪心之痛。本身是老師的Mary和子溢,為了讓瑋恆的生命更添意義,原本打算讓他參與器官捐贈,但由於體積太小,當時的科技做不了器官移植;機緣之下他們接觸到中大的「無言老師」計劃,於是瑋恆便做了大體老師。兩年後取回遺體,火化、安碑:「做咗撒灰之後,感覺真係完咗、好圓滿嘅感覺。」
流產嬰父母之痛
作為夭折嬰的父母,Mary和子溢深深體會新生命來臨卻又很快離開人世的椎心之痛。他們表示,瑋恆的身後事能夠人性化地處理,大大減輕了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反觀那些少於24周的流產嬰,根據現行法例不屬人類遺骸,無法在公營墳場火化及安葬,在公立醫院更會被當作「醫療廢物」,會與醫院其他人體殘肢或組織一起火化,又或可能棄置於堆填區。
即使父母努力爭取取回遺體,亦不容易找到火化的地方,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到寵物店火化。早前就有報道,指有流產準媽媽因不願見自己嬰兒以寵物火化形式火化,胎兒遺體存放在醫院超過半年之久。這做法令Mary兩夫婦覺得,無疑是對流產嬰父母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唔通將來想拜祭BB嘅時候,對住個堆填區拜咩!」Mary苦笑。「依家嘅天使花園,係行緊好正確嘅方向。」子溢補充。
經過流產嬰父母多年來的爭取,陸續有團體開始為少於24周的流產嬰,提供安葬的地方,例如道風山基督教墳場的「天使花園」和華人永遠墳場的「寧馨園」等。
而食環署早前回覆傳媒時表示,將透過行政措施劃出特定範圍,設置專供安放流產嬰的設施,初步擬設於粉嶺和合石墳場,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落成,將會是食環署首個可安置不足24周流產嬰的墳場。
從死看生的「生死教育」
訪問期間,腹大便便的Mary在丈夫子溢的陪同下,帶我們到道風山的「天使花園」走了一轉,在傳統中國人的觀點看來,孕婦最好不要去墳場這些地方的,但Mary卻笑說:「我哋一家唔忌諱講死亡,我哋都成日同兩個女討論生死嘅話題,兩個女亦都會喺我哋面前話好掛住細佬瑋恆。」
有一生必有一死,不忌諱講死亡,Mary和子溢更將和瑋恆的生命故事,帶入校園去推廣生命教育,從死看生:「死亡發生嘅時候,令我哋更加珍惜我哋有嘅生命。」
在3月1日,Mary和子溢的第四個孩子平安、健康地降臨世上,是繼五年前的「無腦兒」瑋恆後,他們家庭又再次迎來新成員。今集《港。故》跟大家一起看看一個關於「無腦兒」、流產嬰以及生死教育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Tme64hsdHs/hqdefault.jpg)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沒哭過、沒笑過,只有一聲再見。是走過凡間的天使,也是一份充滿淚水的禮物。」在一張關於「善別」的講座海報上,這句話無聲卻有力地訴說着背後的故事。
朱子溢,作為一個夭折嬰的父親,是這個講座的分享者之一。
「無腦兒」BB
事件回帶到2013年,已經是兩個女兒之父的朱子溢,和太太陳頌恩(Mary),原本很開心地準備迎來他們第三個愛情結晶品—朱瑋恆。「我哋產檢時如常去睇BB,因為已經係第三胎,所以一睇嘅時候,我哋已經知道嗰個係心臟、腳、手。但醫生比平時沉默,比平時有啲反常。」
隨後醫生嚴肅地告訴他們,他們的孩子是「無腦兒」—即天生沒有頭蓋骨的BB,無頭蓋骨的緣故令腦部不能發展,即使足月出生,一般也只能活3至5小時。絕大部分「無腦兒」父母會選擇終止懷孕,醫生着子溢兩夫婦下決定。
由天堂跌至地獄
「唔想去接受呢個事實,亦唔想去理解呢件事,只想呢個檢查結果係錯嘅。」Mary憶述時仍略帶激動。無奈事實就是事實,經過不斷的「腦交戰」,最後Mary和子溢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我哋就係佢嘅父母,我哋係愛佢嘅,唔拾得唔要佢。」
就是一份「不捨得」,Mary懷胎十個月,最後在私家醫院順利生下沒有頭蓋骨的愛兒瑋恆。「佢出世嗰一刻我哋好開心,同時好矛盾地又好難過,因為我哋知道佢好快要死。」子溢無奈地憶述。可能瑋恆亦十分不捨這對父母及兩個姐姐,所以他比預期的3至5小時多活了一倍,足足陪伴家人10小時之久。
不懂痛的BB
有些不明所以的觀眾,或者會認為瑋恆要經歷10小時的「痛苦」才得以「解脫」,是很殘忍的事,但子溢就這樣回應:「我記得當時瑋恆出世,兒科醫生有同我哋講,因為BB嘅腦部發展唔強,以及佢對痛嘅觸覺未建立,所以兒科醫生話佢唔會痛嘅。而且,我覺得無人能夠好似瑋恆咁,10個鐘都係充滿愛,有父母、家人一直陪住佢一世。」
遺愛人間的「無言老師」
「朱瑋恆喺2013年11月27日,朝早9點正式宣布死亡。」Mary憶述當時醫生的宣布,仍然有揪心之痛。本身是老師的Mary和子溢,為了讓瑋恆的生命更添意義,原本打算讓他參與器官捐贈,但由於體積太小,當時的科技做不了器官移植;機緣之下他們接觸到中大的「無言老師」計劃,於是瑋恆便做了大體老師。兩年後取回遺體,火化、安碑:「做咗撒灰之後,感覺真係完咗、好圓滿嘅感覺。」
流產嬰父母之痛
作為夭折嬰的父母,Mary和子溢深深體會新生命來臨卻又很快離開人世的椎心之痛。他們表示,瑋恆的身後事能夠人性化地處理,大大減輕了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反觀那些少於24周的流產嬰,根據現行法例不屬人類遺骸,無法在公營墳場火化及安葬,在公立醫院更會被當作「醫療廢物」,會與醫院其他人體殘肢或組織一起火化,又或可能棄置於堆填區。
即使父母努力爭取取回遺體,亦不容易找到火化的地方,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徑便是到寵物店火化。早前就有報道,指有流產準媽媽因不願見自己嬰兒以寵物火化形式火化,胎兒遺體存放在醫院超過半年之久。這做法令Mary兩夫婦覺得,無疑是對流產嬰父母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傷害!
「唔通將來想拜祭BB嘅時候,對住個堆填區拜咩!」Mary苦笑。「依家嘅天使花園,係行緊好正確嘅方向。」子溢補充。
經過流產嬰父母多年來的爭取,陸續有團體開始為少於24周的流產嬰,提供安葬的地方,例如道風山基督教墳場的「天使花園」和華人永遠墳場的「寧馨園」等。
而食環署早前回覆傳媒時表示,將透過行政措施劃出特定範圍,設置專供安放流產嬰的設施,初步擬設於粉嶺和合石墳場,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落成,將會是食環署首個可安置不足24周流產嬰的墳場。
從死看生的「生死教育」
訪問期間,腹大便便的Mary在丈夫子溢的陪同下,帶我們到道風山的「天使花園」走了一轉,在傳統中國人的觀點看來,孕婦最好不要去墳場這些地方的,但Mary卻笑說:「我哋一家唔忌諱講死亡,我哋都成日同兩個女討論生死嘅話題,兩個女亦都會喺我哋面前話好掛住細佬瑋恆。」
有一生必有一死,不忌諱講死亡,Mary和子溢更將和瑋恆的生命故事,帶入校園去推廣生命教育,從死看生:「死亡發生嘅時候,令我哋更加珍惜我哋有嘅生命。」
在3月1日,Mary和子溢的第四個孩子平安、健康地降臨世上,是繼五年前的「無腦兒」瑋恆後,他們家庭又再次迎來新成員。今集《港。故》用8分半鐘,跟大家一起看看一個關於「無腦兒」、流產嬰以及生死教育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7uN8n6hAN4/hqdefault.jpg)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小孩已經三天沒大便了,又只喝母奶怎麼辦呢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醫生有問題#柚子醫師來解答來自澳洲的鄭媽媽詢問 我的孩子 三天沒大便 了,又只愛喝母奶該怎麼辦? ⚕️ 母奶很好消化,如果孩子還活蹦亂跳、沒不 ... ... <看更多>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母奶寶寶好幾天沒便便,是便秘還是吸收了?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高宜伶說,寶寶到三週起,母奶寶寶的大便變異就會出現了;有些寶寶是吸收很好,幾乎沒有排便,有些是好幾天才大一次便,有的寶寶則是會一天大很多次便便,一直要到四個 ... ... <看更多>
兩個月嬰兒三天沒大便 在 [寶寶] 新生兒多久沒大便需看醫生-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家寶寶3M
平常是兩餐母奶 其他配方奶(喝S26)
目前第四天沒大便了有點擔心
之前最久是三天才大便
請問寶寶多久沒大便要去看醫生?
這兩天有幫他按摩肚子
ps.
藥局的人說可以加半包妙利散改善
但寶寶還那麼小不敢給他亂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9.148.248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87038861.A.F0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