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入侵 改變群體免疫標準至80–90%。若干保守懷疑論者不打疫苗 拜登在美國慶日難令美達群體免疫》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1.美國拜登政府未能在七月四號國慶日當天,完成「七成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預定目標,截至當天接種率為67%,且就算已經過了一周,這個比例也只是微幅上升了0.4%牛步增長,且總人口接種一劑比例是55%左右,接種兩劑者也只是逼近過半。面對Delta來勢洶洶,這樣的數字相比拜登當初設下的目標值不夠漂亮,而當高傳染性高致命性的Delta,碰上美國呈現停滯難見顯著增長的接種率,便形成了一場完美風暴。
2.當前,美國正處於50州大解封,旅遊大爆發的時刻,民眾急於回歸正常生活,CDC主任瓦倫斯基近來憂心表示,Delta已確定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病毒株,在新增病例中的感染率已超過五成。此外,美國過去7天每天平均新增確診數為1萬3900例,較前一週增加近11%,過去7天單日住院平均人數為2000人,也較前一週增加約7%。她認為數字顯示兩件事,一是過去8個月疫苗計畫成功,讓確診數、住院數和死亡人數都較今年1月的高峰大幅下降。但另一方面則出現令人憂心的新趨勢,那就是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區域,確診與住院數都在攀升,尤其死亡新案例中,很大比例都是感染Delta的未接種疫苗者。
3.而當前接種率難以提升的一大原因,跟川普崛起後美國政治光譜徹底走向兩極化不無關係,CDC數據顯示,在2020總統大選中投給拜登的藍色州郡,與投給川普的紅色州郡之間接種疫苗比率的落差,反而隨即疫苗更普及而越來越大,顯示出在疫苗接種上,徹底呈現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政治樣貌。川普的支持者,絕對多數是白人主義者或者福音教派者,兩者均認為新冠病毒是要毀掉川普連任的陰謀論,拜登政府只是拿他們拿疫苗實驗的白老鼠,身為美國人在憲法保障下,就有不接種疫苗的權利
4.拜登的執政困境,豈止疫情可能重燃擴散和群體免疫卡關,這兩大執政挑戰。美國經濟雖然隨著解封持續V型反彈,但打亂疫情發展的Delta,和直到九月才到期的聯邦失業補貼,都讓全美勞動參予率,因為低薪勞動階級的不願「復出」,難返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想達到充分就業為時尚早,成為美國經濟整體復甦的最大隱憂。
{內文}
7月4號檢視拜登執政成績的最佳日子。偕夫人與全美民眾在同片星空下觀賞華府璀璨煙火,拜登在四個月前,曾信誓旦旦把美國獨立紀念日,視為終結全美新冠大流行的目標日,高喊力拚舉國七成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要在這天達成群體免疫,但如今遠大目標未能達陣。「縱使白宮國慶活動歡天喜地」,「美國距離宣布抗疫勝利仍遠」,紐時如是評論。
美國總統 拜登:245年前,美國宣布脫離遙遠的英國國王逕自獨立,今日美國比過往都要接近,打敗致命病毒宣布獨立的時刻
新聞片段:Delta變種病毒替美國帶來新的隱患,成為美國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株,美國疾管署表示,Delta已占了全美新增病例的一半以上
美國總統 拜登:
「對變種病毒最好的防衛就是打疫苗,我的美國同胞們,這是你們能做的最愛國的事,所以如果你還沒接種疫苗,請你去接種,現在就去。」
白宮首席防疫顧問 佛奇博士:仔細檢視數字會發現,99.2%的死亡病患沒有接種疫苗,0.8%有接種疫苗,我們還是可以看到,有些地區的疫苗覆蓋率,是低於三成 這真的是非常非常低
一場完美風暴,打亂了拜登擺好的防疫棋局,在所有新冠病毒中最難纏,縱使短時間接觸也會感染的Delta,確定在美國國慶日過後,超越全美感染率27%的Alpha,成為CDC口中美國最主要病毒株,在近期新增病例中占比超過5成。截至7月8號為止,全美67.3%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58.5%完成兩劑注射,在急需施打兩劑提高保護力,抵禦Delta的此刻,總人口中完成兩劑接種者不到一半47.6%,
而此刻Delta正刁鑽地撲向低接種率的美國青少年族群,及接種意願始終低下,保守主義盛行政治屬性偏向共和黨的美國多州,導致中西部至南部爆發群聚感染,狀況令人憂心。
新聞片段:喬治城大學的一項分析,從喬治亞州到德州再到密蘇里州,爆發出五起群聚事件,且都是在低接種率且頗具人口規模的郡,可能成為更致命的新冠病毒變異溫床
新聞片段:路易斯安那州,在上個周末病例暴增五成,當地完全接種疫苗比例35%,田納西州也只有38%
新聞片段:Delta高占四州新增病例的八成,包括堪薩斯州 愛荷華州 內布拉斯加州及密蘇里州,這是CDC公布的數據
縱使全美在疫苗施打上,已方便到令許多國家難以想像,幾乎只要路過藥局超市健康中心,任何人都能登門施打,但以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密蘇里州來說,人口接種疫苗比率45%,低於50州均值55%不說,該州春田市農村地區,更少到只有10%至20%的接種率,當地醫護沮喪地對外表示,試圖說服居民施打疫苗,就好像雞同鴨講處在平行時空,因為他們堅持不打的理由,是個人自由來得比什麼都重要。
新聞片段:密蘇里州春田市的墨西醫院,正在對抗去年冬天以來最糟糕的病例驟升, 幾乎所有病例都是未施打疫苗的病人
墨西醫院醫師:我們正處在最糟糕的情況裡
記者vs.密蘇里州墨西醫院院長:16個月後疫情才進入高峰,你有什麼感覺,十足疲憊
事實上,美國現階段疫苗接種率始終難有顯著增長,卡在接種自由論的一大原因,其實來自川普崛起後,全美政治光譜徹底走向兩極化,黨派歧見更加根深蒂固,從而造就一群頑強的疫苗抵抗者所致,這群人多數是支持川普的共和黨選民,自認有權力不接種疫苗,屬於思想激進的白人主義至上者,在近期的CDC數據中,2020美國總統大選投給拜登的藍色州郡,與投給川普的紅色州郡開始出現落差越來越大的疫苗施打率,四月份相差僅2%,五月份上升至8%,進入七月份紅與藍的距離更加遙遠,進一步擴大來到逾十個百分點之差,這群人只信任自己的社區及醫生,無法信賴未拿到他們手中一票的拜登政府,認為新冠病毒從頭到尾,就是場要讓川普失去白宮寶座的政治陰謀。
德州共和黨選民:我認為政府根本把人民當成實驗的白老鼠
德州共和黨選民:這根本稱不上是場危機,疫情是蔓延開沒錯,但不是所有人通通死了
路易斯安那州福音派牧師 斯佩爾 :「如果反口罩反疫苗就是反政府,那麼我為反政府感到自豪。」
路易斯安那州福音派牧師 斯佩爾:「第一點,病毒從一開始就是個騙局,它一直是基於郵寄投票和選民證件的政治動機,那就是導致今天白宮有新政府的原因。」
便有美國學者說,如果把美國選舉地圖與疫苗接種地圖相互對照,會發現兩者區塊剛好重疊,若是再比對農村醫療保健的可及性,還有貧富及教育水準也是恰恰吻合,拜登料想不到的是在他動用國防生產法,拚命守住疫苗數量,讓美國走出全球疫情最慘國後,如今像陷入泥淖般進退不得,無法推動國家達成群體免疫的關鍵,竟是卡在他與川普之間,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這種毫不科學的二分法上。
美國總統 拜登:就在我與各位談話的此刻,仍有數百萬美國人未接種疫苗,沒有獲得保護力,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Delta病毒,這都讓一切更令人擔憂啊
美國總統 拜登:我們必須走進社區,挨家挨戶拜訪呼籲接種,拜託現在就去打疫苗吧
美國布朗大學 緊急醫學助理教授Ranney:我認為疫情的事實面,沒有完全向下滲透,因為很多人怎樣就是不看電視,不相信佛奇教授說的話,只從社群媒體上汲取訊息,或是只跟社區及家人朋友交流,這群人完全視疫情數據於無物,而是只聽取那些錯誤資訊,甚至是徹底的謊言
然而杵在拜登眼前的豈止疫情可能重燃擴散和群體免疫卡關,這兩大執政挑戰,美國50州大解封
國慶連假超過千萬人搭機出遊,經濟持續V型反彈,新增職缺延續一月以來的逐月增長,但打亂疫情發展的Delta,和直到九月才到期的聯邦失業補貼,都讓全美勞動參予率,因為低薪勞動階級的不願「復出」,難返新冠疫情爆發前水準,想達到充分就業為時尚早,成為美國經濟整體復甦的最大隱憂。
美國總統 拜登:簡而言之,美國經濟往前邁進之餘,新冠病毒依然活躍,沒錯,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促使美國人接種疫苗,讓美國人重返工作崗位,政府的目標是充分就業,這意味著,要保持就業增長的步伐,擴及到非裔 西語裔及亞裔工人
嗅到美國經濟復甦的不安氛圍,華爾街出現單日恐慌性賣壓,拜登知道他沒有太多時間了,因為美國國會裡僵持不下的兩黨黨爭,讓他喊了許久的基建紓困案始終難產,若要擋下九月失業補助到期後,隨之大舉出籠的失業軍團,勢必得在這一兩個月,端出新方案且喬定過關,每一步政策都在跟時間賽跑,國慶日過後才是拜挑戰的開始。
https://youtu.be/wEiB1k17UJg
內布拉斯加旅遊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第二階段COVID地球反擊戰:美國大選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美國大選尚未塵埃落定,一如所料,可能需要等到今天才有「較正式」結果。執筆時,民主黨拜登已接近勝利,但始終還有數個關鍵搖擺州份,包括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喬治亞(Georgia)、 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內華達(Nevada)和亞利桑那(Arizona)等仍未完成點票,所以不可正式宣布下一任美國總統勝利者。拜登暫時在內華達和亞利桑那兩州領先,只要勝出,已剛足夠全國勝出所需的270選舉人票,其他州份就不重要。但如贏不到亞利桑那,就必須贏得賓夕法尼亞或喬治亞其中一個州,暫時拜登稍為落後,但傾向民主黨的郵寄票點得較慢,所以拜登仍有機會。
題外話,為何美國人數學真的那麼差,選舉人票總數竟是個雙數 (538),即是可能出現269對269的打和局面,決定權落入眾議院手中的奇怪現象,又製造多一個憲法「漏洞」。在這次選舉中,只要拜登拿不到內布拉斯加(Nebraska)的一票──只有內布拉斯加和緬因(Maine)按地區和普選票來分割選舉人票,就有機會出現此情况!
選舉過程和初步結果與我預期相距不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郵寄選票和提早投票佔比過半,且郵寄選票傾向拜登,等到選舉當日才親自投票的較多為特朗普支持者。其中,點票較快的必然是親身投票,所以初時顯示特朗普領先,應為意料中事。隨着也開始點算郵寄選票,多個州份如威斯康星(Wisconsin)和密歇根(Michigan)就開始逆轉,最後拜登反敗為勝。
美國不穩定 對全世界都沒好處
我的兩個最主要預測也正確。雖然選舉人票可能非常接近,但特朗普仍大輸普選票差距應超過400萬票,遠比2016年的近300萬票;投票率是百年來最高,可能高達65%。
我真心希望拜登能勝出,不是因為我支持他,而是因為如特朗普在輸400多萬普選票的反民主情况下仍能勝出,將令美國分裂情况變得更嚴重,亦為《美國憲法》和選舉制度造成更大傷害。我不會幸災樂禍,一個危險、不穩定和憤怒的美國,對自己、中國和全世界都沒有好處。
我也早料到特朗普必嘗試搶閘宣布勝利,周二深夜他在Twitter和白宮發布會上說他認為自己已經勝出,並指民主黨企圖以訛騙手段「steal the election」,這是極嚴重指控。他更講明必將到最高法院進行訴訟,阻止他認為是違法的遲來郵寄票。其實每州有不同規定,賓夕法尼亞和喬治亞都容許郵戳顯示在大選日前寄出的票,如在大選日後3日內收到,仍將被接受;北卡羅萊納更容許9日的寬限,但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則遲到1日都不接受。
不過,選舉仍出現點意外。最替美國高興的是選舉過程順利,到現時為止,暴力事件不算多。看到的只有「驕傲男孩」(Proud Boys)的一名領袖和三名「同志」,在華盛頓被一批據報為BLM支持者用刀襲擊;另外還有持械特朗普支持者,在亞利桑那包圍一些點票站,企圖干擾點票過程。只希望特朗普不再發tweet和發聲,煽動暴亂!
除此,整體選舉結果仍比事前民調顯示的接近(但對比上次,已有些少進步)。特朗普仍在佛羅里達(Florida)勝出,且距離比2016年更大,證明仍有不少躲在衣櫃裏,不好意思承認支持特朗普──支持一個充滿種族主義、性別和性取向歧視的人。
較突出的是特朗普得到不少拉丁裔選民支持,尤其來自古巴的移民,他們都痛恨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建立的政權。我去年去過邁亞密(Miami),跟當地古巴移民聊天,也發現他們極反對非法移民,因為他們認為美國是「天堂」,他們自己千辛萬苦才去到(不敢問他們用什麼方法去的),所以必須阻止其他人湧入美國。我可以理解這種思維,但其實非常自私,可謂過橋抽板。
至於國會兩院選情亦比民調接近,絕對沒有「Blue Sweep」(藍掃)的出現。最重要是民主黨未能重奪參議院控制權,雖仍將在眾議院佔多數,卻減少數席。
倘拜登成總統 冀可修補兩黨以至全國分裂
如拜登成為下任總統,我認為對美國和全球利大於弊。他年紀固然有點大,精力或有限,也非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只可寄望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未來內閣幫他分擔工作。拜登最大的優點是他性格隨和,以及30多年當參議員的經驗,希望有助修補兩黨以至全國的極度分裂情况。
前年我在華盛頓一次峰會上見過他,當時他仍未宣布參選,但已發聲呼籲兩黨慎防各走極端,應攜手合作,以人民福祉為依歸。他懷緬昔日,雖和已故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政見不盡相同,但私底下仍是要好的朋友,且多次共同推動法案。他感慨現今環境,很多議員連跟敵對黨派議員共進午餐都不願意。
即使拜登勝出,他首要面對的最大難題仍是COVID疫情。昨天美國確診人數破紀錄升穿10萬,死亡人數1200。人類已疲勞透,對COVID疫情亦非常厭倦甚至麻木,但其實疫情一點都沒有慢下來,昨天全球確診已升至60萬,死亡人數首次過萬。拜登必定較認真應付疫情,但COVID在美國已散播到如此地步,覆水怎可重收?他或將嘗試推行全國口罩令,但以美國人的所謂崇尚個人自由性格,既無知更自私,執行上將極度困難。美國人亦漸漸明白研發有效疫苗需時,不應被總統過度催促,即使今年底前推出,亦不可能馬上大量生產;再加上最少過半人將拒絕接受疫苗注射,所以COVID疫情必繼續擾攘一段長時間。
特朗普任內經濟不俗 沒疫情可連任
想清楚,其實COVID就是影響今次美國大選的無形之手。如非COVID的出現,特朗普的連任,幾無懸念。他雖是個頗討厭的bully,但明顯有不少愚蠢的鐵粉,即使不喜歡他的人,也絕不介意他的減稅,雖無聊甚至加劇貧富懸殊,以及擴大財赤,但亦推高股市。特朗普當政的這4年,美國經濟增長不算突出,只約2%,但也已不錯,疫情出現前,失業率更曾跌至50年來最低的3.5%。正常來說,在這經濟環境下,總統的連任,幾乎應該是易如反掌。原來如果拜登成功打敗特朗普,將是美國歷史上僅有的第4次挑戰者擊敗現任總統!
疫情逼各國正視問題 改變政策取向
不過,我早已說過,COVID可說是地球反擊戰派出來的最新改良抗體,比過去的SARS和MERS都更有效,取得傳染性和死亡率的最佳平衡。死亡率既不會太高而減低傳染性,亦不會太低而容許人類和各國政府袖手旁觀,坐視不理。第一階段結果就是非常成功地逼全人類的旅遊步伐慢下來,航空業幾近癱瘓,相關旅遊業亦當然瀕臨崩潰。今年全球GDP將萎縮約3%,是前所未有的真正全球經濟衰退。更重要的是今年全球碳排放也大幅下降,第二季度曾跌12%,但隨着各國經濟逐漸重開,最新全年估計是下降約6.5%,已頗接近《巴黎氣候協定》訂下的每年下降7%目標,但如要達到防止全球暖化攝氏1.5度的長期目標,需要持續此下降步伐10年!
我本無意把地球反擊戰這譬喻過度形象化,但實在愈來愈覺得非常適合。今次美國選舉的結果,COVID當然是一個重要元素,某程度上可否算是地球反擊戰的第二階段,開始影響人類的政治和政策取向?在疫情威脅下,美國人被迫放棄他們認為對經濟更好的特朗普(雖然是個錯誤的假象),寧願選擇將較認真應付疫情,和可能企圖推動「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拜登。
白宮國會陷僵局 短期對投資者非常有利
我想再加一個溫馨提示。美國政府將再次出現僵局(Gridlock),白宮和參議院由不同黨派控制。華爾街表現興奮,傳統智慧是僵局等如維持現狀,既不能加稅,亦不能打擊Big Tech的壟斷行為,短期內應對投資者非常有利。但美國單是在政制層面上,已可能有開展大手術的需要。如民主黨能重奪參議院,還有點機會擴大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數,甚至取消終身制。其他更重要的修憲,如第二修正案(2nd Amendment)的槍管,和改善選舉人票制度更加無望。
我認為拜登已算是位頗有原則的政客,在上次辯論會上,不止說氣候變化是人類面對的最大挑戰。雖不承認將馬上禁止開採頁岩油氣常用的「水力壓裂法」(fracking)技術,但夠膽說將計劃逐步取締化石能源。不過,在政府的僵局下,「綠色新政」或將更難實現。小心如人類太過冥頑不靈,地球將發動下一階段反擊戰!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4602470169&issue=20201106
內布拉斯加旅遊 在 林銘仁 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雖然台日關係十分友好,但日本政府對於這次武漢肺炎的疫情確實太過輕忽,到日本工作旅遊需十分注意。
內布拉斯加旅遊 在 奧馬哈-內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Omaha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横穿美国9—公路旅行生活日常!天天开车太累,停下来在内布拉斯加州某个小 ... VOA连线: 内布拉斯加 饲养场积极参与牛肉出口中国贸易. 美国之音中文网•539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