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出國旅行、工作的時候,是喜歡風和日麗的夏天,或著是有點個性的冬天呢?(沒錯,沒有中間值給你選。)
.
其實我過往出去拍照的時候,通常偏好極端的氣候,像是到了零下30度的阿富汗帕米爾高原、體感溫度-40的蒙古老鷹獵人區域,還有幾次因為衣服帶不夠,在印度北邊也是差點冷掉半條命。
.
我選擇極端氣候的原因是,這就是男人的浪漫(X),不是啦,是因為,我覺得這才是看到當地人真正生活樣貌的機會,我們出門拍照,可以挑選人家天氣好的季節,去拍下人家的風光明媚,可是當地的嚴酷與狂風大雪,我們卻沒有辦法與人一起體會,我覺得那實在不夠意思,所以這就是我總是不挑時節,當地有什麼就拍什麼的原因,那怕當地熱爆,或是即將有大洪水,對我都是獨特的風景。
.
可是對於部分在台灣的移工、漁工而言,可能就沒有那麼浪漫、愜意了。
.
外籍遠洋漁工領著不受台灣勞基法規範的薪水(一個月實領薪水有的遠低於台幣兩萬),出海工作的天氣往往惡劣,更不用說因為漁業都是住在沿海,更要面對寒風刺骨的煎熬。
.
加上他們大多來自印尼與菲律賓,過慣了炎熱的氣候,更不知道台灣冬天的中文怎麼寫(本來就不知道),所以很難去體會台灣真正的冷,冷起來有多冷。
.
因此我今天想要在這邊邀請大家,將家裡要淘汰的男性冬衣、保暖外套(有防風防雨最佳),贈送給這些漁工,讓他們在沿海工作,特別是出海的時候,不會因為天氣而感冒、失溫。
.
❗❗❗❗❗
但是想請大家特別協助的是
請別寄破爛不堪、連你自己都沒臉穿出去的衣物
因為雖然他們比較窮困,不代表他們不愛耍帥、不愛外貌
.
會特別這樣說,不是看不起大家的衣服,而是有太多的案例
有單位會收到孕婦裝、滿是髒污的衛生衣、破掉的襪子、分不清正面反面的上衣、小學生的外套、小魔女roremi的內褲.....等
.
所以我附上幾張照片,是幾個月前菲律賓發生火山爆發,當地居民連夜撤逃,所收到外國的衣服物資,但可能是某些陰錯陽差,或著是某些美麗的誤會,就變成那些衣服,到災民手上,根本無法利用的狀況。
❗❗❗❗❗
.
因此我想私心邀請大家幫我寄送到以下兩個地址,因為這兩個單位,是曾經有直接特別協助過我拍攝的印尼朋友,這次也特別請我幫忙。
.
268032 宜蘭縣五結鄉親河路二段58巷7弄20號
收件人 :Eni小姐
電話 :0974 217 031
.
884001 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村後寮84號
收件人: Vian
手機:0916457572
.
📣📣📣📣📣📣📣📣📣📣📣📣📣📣
然後,要謝謝一直以來給我建議與指導的 移人 Migrants’ Park
他們提供很多相關的資訊,他們也有建議捐贈的單位,各位也可參考他們粉專所列出的單位,而以下是移人所列出的常見Q&A:
.
Q:請問捐贈給外籍漁工的衣服有沒有尺寸及性別限制?
👨🦰👨🦰👨🦰
外籍漁工全部都是男性,並沒有任何女性,因此捐贈過來的冬衣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很重要所以講三次)請不要寄女性衣物唷~~
.
⭕️⭕️⭕️外籍漁工必須長時間出海作業,因此捐贈衣物希望以工作時方便穿脫的「保暖外套、夾克、背心、長褲」或是就寢時具備保暖功能的「刷毛發熱衣、發熱長褲」為佳,此外「毛帽、圍巾、防水手套」也可以。尺寸的話由於漁工弟兄們高矮胖瘦不一,因此沒有限制尺寸。
.
.
❌❌❌請不要捐贈「短袖、短褲、襯衫、西裝、內衣褲」等無保暖功能的衣物或是「襪子、鞋子」等難以掌握衣況的物品,最後有個特別的項目「毛線衣」也請不用捐,雖然保暖但是漁工們穿不習慣,您如果捐贈這些不合適的衣物都會造成分類志工的困擾唷,懇請配合。
(2020年新增提醒:請您先確認欲捐贈的衣物狀況妥善再寄出!因為很多志工反應,之前有少部份民眾寄送的衣物狀況差到不堪使用,最後只能通通丟棄,徒增他們的工作負擔)
.
Q:外籍漁工沒有薪水嗎?為什麼他們不自己買禦寒衣物?反而需要我們捐給他們?
.
外籍漁工是在台灣遭到薪資剝削最嚴重的移工族群(遠比工廠移工、家庭看護、外傭還嚴重),由於外籍漁工不受《勞動基準法》保護,他們的薪水幾乎都低於法定基本月薪23,800台幣,且薪水的一大部份還得用來償還高額仲介費,更常遭到莫名其妙拖薪扣薪,許多剛到台灣不久的資淺外籍漁工最後拿到手的薪水可能只剩幾千塊台幣,連匯回去貼補家用都很勉強,更別說買昂貴的禦寒衣物了。
.
因此在眾多不合時宜的勞動法規尚未修改前,捐一些禦寒衣物給外籍漁工幫助他們渡過漫長冬季,算是我們少數能讓這些異鄉人感到台灣人情溫暖的方式之一。
.
Q:外籍漁工不是都是台灣漁船的員工嗎?漁船就是他們的職場,為什麼老闆在工作上不提供禦寒衣物給他們?
.
A:台灣老闆千百種,的確有一些善良的船長船東願意做這件事,因此有些幸運的漁工是不需要冬衣的,但大家都知道好老闆不是到處都有,現實層面還是靠大家直接捐冬衣比較快,至少在這些長期協助漁工的單位分配下,可以確保讓需要冬衣的漁工都可以拿到衣物。
.
----------------------
我們認為「為外籍漁工募冬衣」是一個匯集大家善意的開端,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小編還是希望讓大家更了解外籍漁工的真實處境,唯有民間改革的聲浪夠強,才能喚起公部門正視這些問題。關於台灣的外籍漁工,您可以參考以下報導:
《蘋果日報》報導外籍漁工在漁船上的克難居住環境
.
https://tw.appledaily.com/....../DGBHHIBKLK5XECEU44FMLPPHHM/
.
《上下游 News & Market》報導外籍漁工在冬天常常得吹冷風露天洗澡的情況
.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29418/
.
《報導者》血淚漁場系列專題報導
https://www.twreporter.org/....../far-sea-fishing......
克難的環境意思 在 Hinak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即將要播出的 綜藝大熱門預告片
想到還沒跟大家分享這次前往錄影的感想
這回 月讀女僕咖啡 接受到錄影邀約消息
距離進棚的日子約莫也就一週的時間
為了以防大家下面文字太多看不完
先整理簡單懶人版
❖錄影過程速度非常快.內容長度也很短
❖工作人員們都很親切與專業
❖節目效果的部分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很多中心思想的部分沒有講到覺得可惜
❖臉歪請不要拍我的右臉(欸
建議大家可以看看留言區附的訪問節目影片
是整集的.可以比較深度了解 #女僕咖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為什麼會決定要參加節目呢?
時常會跟大家聊到的
隨著時代的潮流 環境變化的非常快速
必須做一些應變來進化與調整
不管是硬體類的升級.管理的模式 或是 媒體方面的
像現在會藉由直播/YouTube頻道的方式希望讓大家可以更加的認識女僕咖啡 及女僕們各個不同的特色
月讀在遵循著維護同好交流的環境這個大原則之下
推廣次文化給更多人 也是我們歷年來一直在進行的
所以在去年10月也有接受 #閱高雄 這個節目的訪問
(影片附在下方留言區.)
因為是訪談型的節目.有整集約30分鐘
比較完整的說明了關於 月讀女僕咖啡的部分
這節目來敲到錄製也是一週內的時間(電視節目是不是都這麼趕?w)
對方就像一般人一樣
會有很多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疑惑
像是
你們的客人是不是都男的阿?
會不會遇到什麼騷擾?等等的
在我們經過一連串的訪談後.對方漸漸瞭解了 原來是這樣的特色餐廳
溝通過程非常順暢與美好
節目剪出來之後也沒有什麼問題.
所以對於電視節目的部分覺得反而是讓一般人可以更加瞭解此文化的媒介 (#影片網址附在下方留言區)
回到這次的主題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要去參加 #綜藝大熱門? 會不會被誤導 或是被消費等等.
是的 跟前面說的一樣
因為是不瞭解的領域 一定存在著許多普遍的疑惑
換個角度不管是哪個比較特別的行業/興趣/場所等.都是一樣的
不帶著成見 盡其所能的去說明
如果能讓更多人瞭解
其實這是個讓大家友善交流的地方.一般人也可以在這邊玩得很開心的主題餐廳 不是很好嗎
是帶著正面的心情去承接的
---------------------------------------------
∎ 錄影前的準備
來詢問與接觸的工作人員十分親切 也很用心
在短短的幾天內不斷確認聯繫.
電話對稿的同時很俐落的將內容做統整
並將文件發送給我們 及告知進行的方式與各種可能性
這邊真的非常感謝對接的工作人員
同時HINAKO除了與工作人員進行聯絡
將要準備的東西跟店內交代
請店內調整人力等
辛苦了店長鈴音 在短短的時間內
排出可以前往的人員 還有要帶去的各種東西
因為我們是女僕餐廳 所以也是現場唯一要準備餐點的
工作人員事前有表示他們有料理設備
有需要的材料也可以請他們準備
能展現特色餐點的也是好事 所以我們就帶上了許多食材及餐具
還有月讀女僕咖啡特製的魔法瓶
當天進棚後我們先到了冷氣很強的後台著裝
這次的分為錄影組(雛.心海.可櫻)與後勤組(鈴音.樹理)
因為劇組有指定希望是三人入鏡
事前HINAKO有跟工作人員表示可以拍其他年輕可愛的女僕就好
結果還是逃不掉 (是也不能讓我們家的孩子們自己去面對主持人沒錯啦😂)
有提議能否全員五人進去.但諸多考量最終無法
可惜了我們的鈴音還有樹理
而由於是宅經濟的主題
劇組非常希望我們可以報上營業數字的部分ww
其實根據月份的不同會有差異
希望這個部分沒有讓同業的大家產生困擾😅
而聊的內容當然劇組希望是有趣的 有看點的
所以這期間內跟女僕們收集了很多資料
現場沒有用到的像是
有香港的主人.韓國的主人.還有台灣的主人居然在店內變成的結拜兄弟w
有主人從學生到成家立業再帶小孩回來用餐的溫馨場景等
---------------------------------------------
∎ 大家最關心的 - 錄影過程
當天等待錄影前的時間很長
這跟之前帶女僕們去上海進行實境節目時已經有經驗
(實境節目的等待時間更長.都會跟其他參加者變成朋友倒是真的ww)
比較不好意思的是 節目有報名參加的觀眾
許多同好們都跟著一起等待到深夜
進入錄影後進行的速度非常的快
因為有很多組要進行
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與中心想法都沒能傳達到 實在很可惜
這大概是我最扼腕與自責的地方了..(回想起來還是很捶心肝)
工作人員事前準備的各個題材. 現場的螢幕.大字報
主持人不一定會講 時間過了就會翻過去換下一個
所以才會有前面說的準備了但是沒有講到的內容~
反過來想 可能那些就不是他們覺得一般看綜藝節目的人會想要看到的內容(吧)
彩排的時候是沒有主持人的. 看著前面其他集數正式的錄影狀況
主持人以他們長久經驗來抓的point與來賓進行對話 還有做反應
工作人員提示內容還有迅速上道具 現場做音效等等
我們對於職業的主持人 那個節奏實在是抓不到😂😂😂
整段結束後我的感想就是一直在做萌萌魔法(?)
除了上面說的扼腕之外
還有那個現場故障的畫盤瓶子(真的辛苦了心海)
明明帶了發光杯墊卻沒有把飲料放上去(抹臉)
不過總算是還算可以的結束了(?)
因為是第一組~後面就像是平常看綜藝節目一樣坐在旁邊.
真的是很佩服主持人的反應. 很努力在呈現有趣的內容給觀眾
---------------------------------------------
∎ 其他
因為原本有說要拍餐點剛做好的熱氣近拍畫面(後來好像也沒有這一part了)
我們是在布景背板與貨梯中間的摺疊桌上用卡式瓦斯爐做出萌萌咖哩蛋包飯🍛
特調也是. 同樣極度克難的情況下弄出來的. 辛苦鈴音跟可櫻了
憲哥的部分
我自己沒有特別的好惡.覺得他就是在做他的工作
通常也都會有人扮演這樣的角色
像是 : 嘿嘿~ 觸碰女僕喔喔喔 (作勢)
然後助理的主持人就會說 : 不行啦 (之類的)
這我都覺得是橋段而已
就像是演一般不懂規矩的客人可能會以為可以這樣做?但實際上是不行的如此這般
而這種角色通常都是容易被討厭的.
不可置否的當天還有其他段落的內容真的都因為主持人變得有趣
RURU跟漢典
非常親切. 其實我覺得他們好像快掛了一樣(包含工作人員跟憲哥都是)
在長時間的錄影後在後台還是跟我們合照(請看照片w)
錄影進行的時候就是扮演著反應的角色
特別一提 在其他段落時候 RURU還有問我關於女僕咖啡的事情
遇到有想多瞭解我們的人覺得很欣慰.
(其實她大可以休息的但是卻選擇跟我搭話)
∎ 最後
一次拍五集真的很猛
工作人員超爆辛苦的....
真的覺得做電視節目的應該很短命(X)
超級燃燒生命的感覺
各行各業都有著他們辛苦的地方
希望大家可以用更輕鬆的心情來看待🤗
可以的話
希望能實際的走進來月讀女僕咖啡親身感受一下這個地方
いろいろ
お疲れ様でした。
克難的環境意思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下班了沒?》
N年前,「小確幸」成為台灣的流行語,身邊有兩派說法;
長輩組:現在的年輕人胸無大志,用小確幸來逃避現實,想當年我們啊……(消音:當年勇的部分)
年輕組:房價那麼高、薪資這麼低,再怎麼努力,人生也很難改變;與其生命只剩下上班、工作,不如享受當下才是真的。
今年六月,台灣首富郭台銘到大學為畢業生致詞,他告訴畢業生:
「如果能每天工作16小時、連續45年,每個人都能超越他。」
許多年輕人並不買單。
「每天工作16小時,根本活不了45年啊」、
「人是為了活著而工作、不是為的工作而活」、
「工作差不多就好,這麼拚自己的人生都沒了」、
「長輩根本不了解現在的年輕人」。
年長一輩,希望成為「厲害的人」;年輕人,希望成為「快樂的人」。年長一輩,要做大事、發大財;年輕人,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為了理想而活。
兩種價值觀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時空環境不同、人生選擇不同。
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的使用手冊,自己選擇,只要能自行負責,旁人無須太多干涉。
▍
去年,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三十歲北漂青年;嘉義人,念大傳的,現職是動態攝影師。
他住在新北市的蛋白區,五、六坪大的頂樓加蓋。(崴爺當年來台北,也是住在汐止頂樓加蓋小套房…)
他的物慾低,像個入世僧人;一台舊到像剛從回收場撈回來、隨時可能在路上拋錨的機車;兩雙傷痕累累的白球鞋,每周輪流穿;組合式衣櫃裡,掛著手指數的出來的T恤、襯衫。
早餐,他用一杯美式咖啡和飯糰打發,一天的餐費得控制在200元內,不然這個月的房租可能會開天窗;他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客戶、朋友請吃大餐。
這種克難的日子,他過了三年。
原本在婚紗公司工作,但他不喜歡上班的拘束,整天拍攝、剪輯無感的婚禮紀錄,待了兩年選擇離職。
他的理想,是拍有故事的影片,把平凡人的故事變成影像;現在,他接零星的拍攝工作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同時也和影音平台合作拍攝人物紀錄片;收入不多,但卻可以實現他用影片說故事的理想。
『他過得快樂嗎?』
為理想而活著,眼睛會發光,崴爺看他挺快樂的。甚至,他比我認識許多世俗定義成功的人更快樂。
『他會擔心未來嗎?』
擔心啊,但我們不也都擔心著…
▍
創業者,大多有點狼性,把「創業」當成實踐人生的「方法」,把「成功」當成「目標」;當一個創業者決定把頭洗下去,就很難回頭,只能不斷地衝衝衝。
因為我創業,所以能理解郭董在演講時說:「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連續四十五年,就能超越他的成就。」的意思。
但大部分的人,就是沒有狼性,擁有成功的事業,也不是他追求的人生目標。
我的新朋友讓我思考:
成功,只有一個樣貌嗎?
快樂自在,才是理想人生吧!
『不去勉強自己堅強,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多完美的人。』
『不想被職場情緒勒索,出賣人生;替老闆做事「剛剛好」就好;其他的時間該留給自己。』
『比起升遷加薪,準時下班才是最幸福的事。』
年輕人在這個無解的時代,找到一個出口;在「自我」和「現實」中取得平衡。
人生,不需要靠上班來成全;準時上班,人生也不會一敗塗地。
如果,你明確地知道自己的人生該往哪走,如果知道你的生命有更值得珍惜的事物;如果你不辜負自己,像行屍走肉的活著。
你真的可以選擇勇敢下班,不必勉強自己撐到最後。
也許,上班之外、下班以後,才是你人生的主場。
= = = = = = = = = = = = = = = = = = =
你買了我的新書 #你下班了嗎 ?
歡迎拍照po給崴爺看~
也告訴我,你最喜歡哪一篇文章?
我會抽出10位
po照 + 留言的幸運粉絲
各送一份禮物
9月30日,得獎者會公布在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