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推廣 #展望春季系列演講
哇,2021展望春季演講來囉!這次主題是「碰觸造物者的指尖-談建構未來的黑科技」,聽起來很厲害吧。今天講座訊息如下,再請大家踴躍收看!
時 間:05/14,週五晚間 7:00 ~ 9:00
主 題:共振與波動的魔法—淺談光子晶體與超穎材料
主講者: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欒丕綱 副教授
參加方式:
線上直播:於演講時間連結至展望Youtube頻道,可在直播前訂閱、追蹤頻道,並設好提醒的小鈴鐺!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n4PO7ZgbEqQ
光子晶體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IT Tech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5/10
* 【全球變暖或導致超三分之一的南極冰架融化,海平面大幅上升】
比利時列日大學和英國雷丁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地球的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溫度上升 4℃,34% 的南極冰架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這種融化可能導致海平面的大幅上升。這項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
* 【「心流」3D 掃描技術診斷心臟病僅需 20 分鐘】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上個月啓用了一項革命性的 3D 掃描技術「心流」(HeartFlow),這一技術能在 20 分鐘內確診患者是否罹患冠心病,使患者接受診斷和治療的速度提高 5 倍。英國希望這一技術能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人數減少 15 萬。
* 【3D 列印技術首次讓藻類「變身」柔韌光合材料】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使用 3D 列印機和一種新穎的生物列印技術,將藻類列印成具有韌性和彈性的光合材料,這種材料有望廣泛應用於能源、醫療和時尚領域。相關研究發表於《高級功能材料》雜誌。
* 【3D 掃描新方法可檢測透明物體】
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IOF)成功開發出一種利用激光和熱輻射進行 3D 掃描的新方法,可精確測量透明物體的外形。
* 【「打破」物理定律,把光引向了本達不到的地方】
自特文特大學、愛荷華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程序設計的模式將光引導到一個晶體中並證明它可以到達遠超布拉格長度的地方,打破了被送入「光子晶體」的光無法進入到比布拉格長度 (Bragg length) 更深的地方這一傳統定律。相關研究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 【納米測序可研究未分裂細胞基因突變】
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學家發明瞭一種名為納米測序的新方法,能以迄今最高的準確率研究人類組織中的基因變化是如何發生的。這項成果代表著癌症和衰老研究的重大進展,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 三年前,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 AT&T 進行了首次 5G 網絡實測。結果顯示,毫米波 5G 技術實現了 1.2Gbps 的超高速下載,延遲也僅有 10 毫秒。
同年年底,AT&T 正式宣佈在美國多個大城市部署 5G 網絡。接下來的半年,美國電信三巨頭中的老二和老三 ——Verizon 和 T-Moblie—— 也紛紛宣佈了自家的 5G 網絡鋪設計劃。
三家公司先後在 2019 年 4、5 月啓動了 5G 商用。自此,美國成為了全球最早啓動 5G 商用的國家之一:目前其商用速度僅次於韓國。
* 塑料降解不需要再等 500 年!輻照 8 秒,微波 330 瓦,就能實現塑料變燃料!
近期,麻省理工學院(MIT)李巨教授課題組聯合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喬金樑教授、蔣海斌教授等,共同研發了用微波等離子體高溫快速炭化塑料的新技術。
* 【美國科學家開發有機無金屬電池,在酸性溶液中降解後可回收利用】
德州A&M 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具有電化學活性的氨基酸鏈——稱為氧化還原活性多肽,來構建電池的兩個電極,這種不含金屬的電池,可以放在酸性溶液中按需降解。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光子晶體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動推廣 #展望春季系列演講
哇,2021展望春季演講來囉!這次主題是「碰觸造物者的指尖-談建構未來的黑科技」,聽起來很厲害吧。這次講座邀請到包含中研院、台大、師大、清華、中央、成大,和陽明交大的優秀學者,為國內愛好科普的民眾及各級學校學生提供一季精彩的科學饗宴!
2021/05/07-2021/06/25,每週五晚間7點到9點,線上直播收看,讓你週末帶著最HITO的「黑科技」知識迎接活力假期😉
明天就是第一場直播講座,有興趣的Q粉們記得持續關注唷⏰
📌05/07(五) 超導體110年─從無損耗電力傳輸到超導量子位元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莊天明 副研究員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yv-iMGbMWiQ
📌05/14(五) 共振與波動的魔法─淺談光子晶體與超穎材料
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欒丕綱 副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cdtpJfv2qc
📌05/21(五) 人類電磁波譜上的最後一塊拼圖─兆赫科技的挑戰與其在6G、生醫之應用契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楊承山 助理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KX_jw7MiH08
📌05/28(五) 從科技趨勢預言反脆弱的黑科技─談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所 黃爾文 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wK5ORLJ_A0o
📌06/04(五) 大機器、小粒子─邁向物質核心之旅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郭家銘 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Q4dN2LsbZqQ
📌6/11(五) 核融合─終極綠能
國立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 向克強 講座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3eXEMSQXzF0
📌06/18(五) 體會審判者的心思?─當AI應用於司法判決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 王道維 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qlyXXfsiOBs
📌06/25(五) 半導體IC技術與其應用產業的柳暗花明─代代演化或革命突變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中央研究院院士
旺宏電子總經理 / 欣銓科技董事長 盧志遠 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FhxVguelR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