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討好:你誰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討好」只能讓你獲得表面和諧以及短暫利益。你不願意得罪眼前人,卻很可能正在得罪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重要的人,還有你自己。
關於寬恕: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傷害過我們的人確實可恨,對他們充滿憤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與其責怪瘋狗,不如療癒自己的傷口,「寬恕」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與別人無關。
關於相愛:女性常說「若我告訴他,他才做,那就沒意思了」……
但如果你不說,那就更沒意思了!就連父母也未必知道你想什麼,何況是成長背景、性別都和你不同的人。你不跟他說,他怎麼知道你要什麼呢?
取自《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
這本書有不少相當引人深省的內容,可惜篇幅有限,只好摘句如上,給各位朋友參考。論述的內容與邏輯,大致上版面都曾經討論過,但經由作者的文字,更具說服力,也更能帶動我們再一次檢視內在的價值觀。
「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這段摘文的邏輯,在我們談完道家與中醫思想之後,在理解上也就更自然了。照顧好自己這個根本,在應對不同的關係與個人,會比較有餘裕。
獨處時讓自己輕鬆,能跟自己良好順暢對話。那麼,這種基本功持續操練,在應對他人時,內在保持清明,關係的流動能更保持在意識的範圍。
祝福您,藉著對人的怒氣,回頭來練心,讓自己將來更懂得應對,而不只是陷在互相傷害的遊戲裡!
****************************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
【文/ 黃啟團】
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什麼,要看他怎麼做
教師節當天,我打開朋友圈,滿滿的都是對老師的感謝。其中夾雜著的一條卻充滿了對老師深深的恨意。他說,他此生從未遇到過一位好老師,遇到的老師不是品行惡劣,就是不學無術。我看了感覺挺難過,不是為老師群體受到攻擊而惋惜,而是因為這位仁兄明顯已經變成了他所憎恨的那種人。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媳婦,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我們明明恨一個人,可是到頭來自己卻變成了和他同樣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看起來非常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卻一直在發生。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在一次課程中,有位女學員問我:「團長,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我很強勢,不願意和我交往。我的同事、合作夥伴也說我不好相處,不願和我打交道。我明明十分討厭那些強勢的人,自己怎麼可能還會強勢?你覺得我很強勢嗎?」她那高亢的聲調讓我都感到了一絲壓力。我想起心理治療師戴志強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了什麼,要看他怎麼做。」我想做一個實驗,去探索箇中奧祕,於是把她請到了台上。
她叫衛蘭,職業化的穿著透出一分力量,目光堅定得有點咄咄逼人。她一上台,我就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場。我很欣賞她的坦誠和堅定,於是請她從現場的男學員中,挑選一個她認為強勢的上台。
她很快選擇了一位看起來高大威猛的男學員。我刻意要求那位男學員扮演一個說話強勢的人,試著從氣勢上壓倒她。可惜,這位男學員根本就不是她的對手,他那種裝出來的氣勢在衛蘭面前弱爆了,整個談話全在衛蘭的掌控之中。
於是,我重新挑選了一位看起來不苟言笑的男學員站到她面前,繼續剛才的練習。這次我要求她不要說話,因為她一說話就會讓自己變得更強,以凌駕於對方之上。我要求她只是看著對方的雙眼,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結果,還沒等男學員開口說話,她的眼眶就濕潤了,雙手不知所措,無處安放。
「衛蘭,怎麼啦?你現在是什麼感受?」
「緊張……」
我慢慢靠近她,說:「緊張是可以的。好,我們來感受這份緊張,來看看緊張的背後是什麼。你看著這位學員的眼睛,留意自己的感受。」
她溢滿眼眶的淚水隨即奪眶而出。
我輕輕問她:「流淚是可以的,你的眼淚在說什麼呢?你從這位學員身上,看到了誰?」
她捂住胸口,哭著說:「我的爸爸。」
「嘗試著把他當成你爸爸,看著他的眼睛,此刻,除了緊張之外,你還有什麼感受?」我試著引導她,陪她一起抵達自己不敢面對的黑暗之地。
「很無力,好恐懼,好害怕……」她說完用手捂住了眼睛。
我鼓勵她把自己的情緒勇敢說出來,於是問她:「為什麼你的爸爸會帶給你這樣的感受?」
「我爸爸有病,脾氣很壞,動不動就打我媽,還有我……我好害怕……」她啜泣著說。
「當你感受到這份害怕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我繼續問她。
「我不能像媽媽那樣百依百順,只會哀求和發抖。我好想保護媽媽,可是我做不到。我長大後一定不能被人欺負,只有變得更強大,才能保護好自己。」她的話突然變得有力起來,彷彿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你早餐吃了什麼?」我突然用一種輕鬆的語調問她。
「呃……腸粉、雞蛋……還有青菜。」她奇怪地看著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突然問這個無聊的問題。很明顯,她已經從小時候的狀態中抽離了。
***
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你得到的回應
我把她拉到了另一個位置,請她看著剛才自己站立的地方,問她:「剛才那裡有一位叫衛蘭的小女孩,為了保護自己,她當年做了一個決定──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被人欺負。你看到了嗎?」
「看到了,」她怔怔地看著剛才站立的地方,彷彿那裡有另外一個自己。「她很努力,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什麼事情她都靠自己,她不得不這樣做,但別人只看到了她表面的風光,沒有人知道她背後的付出。」
「我看到了!我知道衛蘭不容易。可是她當年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本意是不想被人欺負,並不是去欺負別人。你看今天的她是不是越來越像她父親了?她只是還沒有動手打人而已。」我試著讓她從抽離的位置重新看清楚自己。
「我只是想保護自己,我並沒有像父親那樣傷害別人。」衛蘭並不認同我說的話。
「不管你出於什麼原因,你的行為雖然還沒傷害到別人,但已經讓人感覺不舒服了。你的朋友和同事不是說過你很強勢,不願意和你靠近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得到的回應。」我想讓她看到更多,於是接著問:「你怎麼知道當年父親的行為不是出於自我保護呢?」
後面的過程,我就不一一敘述了。衛蘭開始明白了,她之所以討厭強勢的人,是因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爸爸。而為了保護自己,她又變成自己曾經無比憎恨的爸爸那類人。
***
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
衛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為什麼我們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他」的原因之一。
大家也許知道中、西醫的一些基本常識。西醫會使用對抗的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感冒時,會使用抗生素對抗和殺滅細菌。但細菌會產生抗藥性,變得越來越強大,於是,抗生素也必須越來越強大,這就出現了細菌與藥物共同更新升級的現象。
我們的思想也是一樣,當你恨一個人時,你會本能地與他對抗。而最簡單有效的對抗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別人傷害了你,你恨他,為了跟他對抗,你用同樣的方法去傷害他,結果你變成了他;伴侶不愛你,你恨他,為了與他對抗,你也開始不愛他,不知不覺中,你就變成了你曾經恨的那種人……
這樣的爭鬥難道就沒有終結的一刻嗎?中醫的治療理念也許可以借鑑。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你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你所恨的那種人。與其耗費心神去恨一個人,不如像中醫那樣固本培元,讓自己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健康、強盛、有力,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細菌」又何足道哉?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並不反對報仇,有仇不報非君子!但如果用憎恨的方式報仇,不但不能解恨,反而會傷害到自己,這並不是一種好的報仇方式。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放下仇恨,自己的人生才能海闊天空、越活越好。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
以上文字取自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515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特別聲明 本人並未向影片裡所推廣之店家收取任何費用 也並無投資影片裡的任何店家 單純只是想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以上 巨鮮燒烤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336839306368364/posts/4797469596971957/?d=n 基隆 1. 那間日食屋 基...
「元氣 腸粉 中 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徐裴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元氣廣式腸粉中和創使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廣式腸粉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廣式腸粉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DCARD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廣式腸粉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討好:你誰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討好」只能讓你獲得表面和諧以及短暫利益。你不願意得罪眼前人,卻很可能正在得罪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重要的人,還有你自己。
關於寬恕: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傷害過我們的人確實可恨,對他們充滿憤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與其責怪瘋狗,不如療癒自己的傷口,「寬恕」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與別人無關。
關於相愛:女性常說「若我告訴他,他才做,那就沒意思了」……
但如果你不說,那就更沒意思了!就連父母也未必知道你想什麼,何況是成長背景、性別都和你不同的人。你不跟他說,他怎麼知道你要什麼呢?
取自《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
這本書有不少相當引人深省的內容,可惜篇幅有限,只好摘句如上,給各位朋友參考。論述的內容與邏輯,大致上版面都曾經討論過,但經由作者的文字,更具說服力,也更能帶動我們再一次檢視內在的價值觀。
「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這段摘文的邏輯,在我們談完道家與中醫思想之後,在理解上也就更自然了。照顧好自己這個根本,在應對不同的關係與個人,會比較有餘裕。
獨處時讓自己輕鬆,能跟自己良好順暢對話。那麼,這種基本功持續操練,在應對他人時,內在保持清明,關係的流動能更保持在意識的範圍。
祝福您,藉著對人的怒氣,回頭來練心,讓自己將來更懂得應對,而不只是陷在互相傷害的遊戲裡!
****************************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
【文/ 黃啟團】
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什麼,要看他怎麼做
教師節當天,我打開朋友圈,滿滿的都是對老師的感謝。其中夾雜著的一條卻充滿了對老師深深的恨意。他說,他此生從未遇到過一位好老師,遇到的老師不是品行惡劣,就是不學無術。我看了感覺挺難過,不是為老師群體受到攻擊而惋惜,而是因為這位仁兄明顯已經變成了他所憎恨的那種人。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媳婦,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我們明明恨一個人,可是到頭來自己卻變成了和他同樣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看起來非常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卻一直在發生。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在一次課程中,有位女學員問我:「團長,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我很強勢,不願意和我交往。我的同事、合作夥伴也說我不好相處,不願和我打交道。我明明十分討厭那些強勢的人,自己怎麼可能還會強勢?你覺得我很強勢嗎?」她那高亢的聲調讓我都感到了一絲壓力。我想起心理治療師戴志強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了什麼,要看他怎麼做。」我想做一個實驗,去探索箇中奧祕,於是把她請到了台上。
她叫衛蘭,職業化的穿著透出一分力量,目光堅定得有點咄咄逼人。她一上台,我就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場。我很欣賞她的坦誠和堅定,於是請她從現場的男學員中,挑選一個她認為強勢的上台。
她很快選擇了一位看起來高大威猛的男學員。我刻意要求那位男學員扮演一個說話強勢的人,試著從氣勢上壓倒她。可惜,這位男學員根本就不是她的對手,他那種裝出來的氣勢在衛蘭面前弱爆了,整個談話全在衛蘭的掌控之中。
於是,我重新挑選了一位看起來不苟言笑的男學員站到她面前,繼續剛才的練習。這次我要求她不要說話,因為她一說話就會讓自己變得更強,以凌駕於對方之上。我要求她只是看著對方的雙眼,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結果,還沒等男學員開口說話,她的眼眶就濕潤了,雙手不知所措,無處安放。
「衛蘭,怎麼啦?你現在是什麼感受?」
「緊張……」
我慢慢靠近她,說:「緊張是可以的。好,我們來感受這份緊張,來看看緊張的背後是什麼。你看著這位學員的眼睛,留意自己的感受。」
她溢滿眼眶的淚水隨即奪眶而出。
我輕輕問她:「流淚是可以的,你的眼淚在說什麼呢?你從這位學員身上,看到了誰?」
她捂住胸口,哭著說:「我的爸爸。」
「嘗試著把他當成你爸爸,看著他的眼睛,此刻,除了緊張之外,你還有什麼感受?」我試著引導她,陪她一起抵達自己不敢面對的黑暗之地。
「很無力,好恐懼,好害怕……」她說完用手捂住了眼睛。
我鼓勵她把自己的情緒勇敢說出來,於是問她:「為什麼你的爸爸會帶給你這樣的感受?」
「我爸爸有病,脾氣很壞,動不動就打我媽,還有我……我好害怕……」她啜泣著說。
「當你感受到這份害怕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我繼續問她。
「我不能像媽媽那樣百依百順,只會哀求和發抖。我好想保護媽媽,可是我做不到。我長大後一定不能被人欺負,只有變得更強大,才能保護好自己。」她的話突然變得有力起來,彷彿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你早餐吃了什麼?」我突然用一種輕鬆的語調問她。
「呃……腸粉、雞蛋……還有青菜。」她奇怪地看著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突然問這個無聊的問題。很明顯,她已經從小時候的狀態中抽離了。
***
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你得到的回應
我把她拉到了另一個位置,請她看著剛才自己站立的地方,問她:「剛才那裡有一位叫衛蘭的小女孩,為了保護自己,她當年做了一個決定──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被人欺負。你看到了嗎?」
「看到了,」她怔怔地看著剛才站立的地方,彷彿那裡有另外一個自己。「她很努力,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什麼事情她都靠自己,她不得不這樣做,但別人只看到了她表面的風光,沒有人知道她背後的付出。」
「我看到了!我知道衛蘭不容易。可是她當年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本意是不想被人欺負,並不是去欺負別人。你看今天的她是不是越來越像她父親了?她只是還沒有動手打人而已。」我試著讓她從抽離的位置重新看清楚自己。
「我只是想保護自己,我並沒有像父親那樣傷害別人。」衛蘭並不認同我說的話。
「不管你出於什麼原因,你的行為雖然還沒傷害到別人,但已經讓人感覺不舒服了。你的朋友和同事不是說過你很強勢,不願意和你靠近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得到的回應。」我想讓她看到更多,於是接著問:「你怎麼知道當年父親的行為不是出於自我保護呢?」
後面的過程,我就不一一敘述了。衛蘭開始明白了,她之所以討厭強勢的人,是因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爸爸。而為了保護自己,她又變成自己曾經無比憎恨的爸爸那類人。
***
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
衛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為什麼我們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他」的原因之一。
大家也許知道中、西醫的一些基本常識。西醫會使用對抗的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感冒時,會使用抗生素對抗和殺滅細菌。但細菌會產生抗藥性,變得越來越強大,於是,抗生素也必須越來越強大,這就出現了細菌與藥物共同更新升級的現象。
我們的思想也是一樣,當你恨一個人時,你會本能地與他對抗。而最簡單有效的對抗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別人傷害了你,你恨他,為了跟他對抗,你用同樣的方法去傷害他,結果你變成了他;伴侶不愛你,你恨他,為了與他對抗,你也開始不愛他,不知不覺中,你就變成了你曾經恨的那種人……
這樣的爭鬥難道就沒有終結的一刻嗎?中醫的治療理念也許可以借鑑。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你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你所恨的那種人。與其耗費心神去恨一個人,不如像中醫那樣固本培元,讓自己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健康、強盛、有力,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細菌」又何足道哉?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並不反對報仇,有仇不報非君子!但如果用憎恨的方式報仇,不但不能解恨,反而會傷害到自己,這並不是一種好的報仇方式。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放下仇恨,自己的人生才能海闊天空、越活越好。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
以上文字取自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515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討好:你誰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討好」只能讓你獲得表面和諧以及短暫利益。你不願意得罪眼前人,卻很可能正在得罪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重要的人,還有你自己。
關於寬恕: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傷害過我們的人確實可恨,對他們充滿憤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與其責怪瘋狗,不如療癒自己的傷口,「寬恕」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與別人無關。
關於相愛:女性常說「若我告訴他,他才做,那就沒意思了」……
但如果你不說,那就更沒意思了!就連父母也未必知道你想什麼,何況是成長背景、性別都和你不同的人。你不跟他說,他怎麼知道你要什麼呢?
取自《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
這本書有不少相當引人深省的內容,可惜篇幅有限,只好摘句如上,給各位朋友參考。論述的內容與邏輯,大致上版面都曾經討論過,但經由作者的文字,更具說服力,也更能帶動我們再一次檢視內在的價值觀。
「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這段摘文的邏輯,在我們談完道家與中醫思想之後,在理解上也就更自然了。照顧好自己這個根本,在應對不同的關係與個人,會比較有餘裕。
獨處時讓自己輕鬆,能跟自己良好順暢對話。那麼,這種基本功持續操練,在應對他人時,內在保持清明,關係的流動能更保持在意識的範圍。
祝福您,藉著對人的怒氣,回頭來練心,讓自己將來更懂得應對,而不只是陷在互相傷害的遊戲裡!
****************************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
【文/ 黃啟團】
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什麼,要看他怎麼做
教師節當天,我打開朋友圈,滿滿的都是對老師的感謝。其中夾雜著的一條卻充滿了對老師深深的恨意。他說,他此生從未遇到過一位好老師,遇到的老師不是品行惡劣,就是不學無術。我看了感覺挺難過,不是為老師群體受到攻擊而惋惜,而是因為這位仁兄明顯已經變成了他所憎恨的那種人。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媳婦,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我們明明恨一個人,可是到頭來自己卻變成了和他同樣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看起來非常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卻一直在發生。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在一次課程中,有位女學員問我:「團長,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說我很強勢,不願意和我交往。我的同事、合作夥伴也說我不好相處,不願和我打交道。我明明十分討厭那些強勢的人,自己怎麼可能還會強勢?你覺得我很強勢嗎?」她那高亢的聲調讓我都感到了一絲壓力。我想起心理治療師戴志強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永遠不要相信當事人說了什麼,要看他怎麼做。」我想做一個實驗,去探索箇中奧祕,於是把她請到了台上。
她叫衛蘭,職業化的穿著透出一分力量,目光堅定得有點咄咄逼人。她一上台,我就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場。我很欣賞她的坦誠和堅定,於是請她從現場的男學員中,挑選一個她認為強勢的上台。
她很快選擇了一位看起來高大威猛的男學員。我刻意要求那位男學員扮演一個說話強勢的人,試著從氣勢上壓倒她。可惜,這位男學員根本就不是她的對手,他那種裝出來的氣勢在衛蘭面前弱爆了,整個談話全在衛蘭的掌控之中。
於是,我重新挑選了一位看起來不苟言笑的男學員站到她面前,繼續剛才的練習。這次我要求她不要說話,因為她一說話就會讓自己變得更強,以凌駕於對方之上。我要求她只是看著對方的雙眼,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結果,還沒等男學員開口說話,她的眼眶就濕潤了,雙手不知所措,無處安放。
「衛蘭,怎麼啦?你現在是什麼感受?」
「緊張……」
我慢慢靠近她,說:「緊張是可以的。好,我們來感受這份緊張,來看看緊張的背後是什麼。你看著這位學員的眼睛,留意自己的感受。」
她溢滿眼眶的淚水隨即奪眶而出。
我輕輕問她:「流淚是可以的,你的眼淚在說什麼呢?你從這位學員身上,看到了誰?」
她捂住胸口,哭著說:「我的爸爸。」
「嘗試著把他當成你爸爸,看著他的眼睛,此刻,除了緊張之外,你還有什麼感受?」我試著引導她,陪她一起抵達自己不敢面對的黑暗之地。
「很無力,好恐懼,好害怕……」她說完用手捂住了眼睛。
我鼓勵她把自己的情緒勇敢說出來,於是問她:「為什麼你的爸爸會帶給你這樣的感受?」
「我爸爸有病,脾氣很壞,動不動就打我媽,還有我……我好害怕……」她啜泣著說。
「當你感受到這份害怕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我繼續問她。
「我不能像媽媽那樣百依百順,只會哀求和發抖。我好想保護媽媽,可是我做不到。我長大後一定不能被人欺負,只有變得更強大,才能保護好自己。」她的話突然變得有力起來,彷彿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你早餐吃了什麼?」我突然用一種輕鬆的語調問她。
「呃……腸粉、雞蛋……還有青菜。」她奇怪地看著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突然問這個無聊的問題。很明顯,她已經從小時候的狀態中抽離了。
***
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你得到的回應
我把她拉到了另一個位置,請她看著剛才自己站立的地方,問她:「剛才那裡有一位叫衛蘭的小女孩,為了保護自己,她當年做了一個決定──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不被人欺負。你看到了嗎?」
「看到了,」她怔怔地看著剛才站立的地方,彷彿那裡有另外一個自己。「她很努力,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什麼事情她都靠自己,她不得不這樣做,但別人只看到了她表面的風光,沒有人知道她背後的付出。」
「我看到了!我知道衛蘭不容易。可是她當年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本意是不想被人欺負,並不是去欺負別人。你看今天的她是不是越來越像她父親了?她只是還沒有動手打人而已。」我試著讓她從抽離的位置重新看清楚自己。
「我只是想保護自己,我並沒有像父親那樣傷害別人。」衛蘭並不認同我說的話。
「不管你出於什麼原因,你的行為雖然還沒傷害到別人,但已經讓人感覺不舒服了。你的朋友和同事不是說過你很強勢,不願意和你靠近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在於得到的回應。」我想讓她看到更多,於是接著問:「你怎麼知道當年父親的行為不是出於自我保護呢?」
後面的過程,我就不一一敘述了。衛蘭開始明白了,她之所以討厭強勢的人,是因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爸爸。而為了保護自己,她又變成自己曾經無比憎恨的爸爸那類人。
***
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
衛蘭的故事讓我們看到,為什麼我們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他」的原因之一。
大家也許知道中、西醫的一些基本常識。西醫會使用對抗的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感冒時,會使用抗生素對抗和殺滅細菌。但細菌會產生抗藥性,變得越來越強大,於是,抗生素也必須越來越強大,這就出現了細菌與藥物共同更新升級的現象。
我們的思想也是一樣,當你恨一個人時,你會本能地與他對抗。而最簡單有效的對抗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別人傷害了你,你恨他,為了跟他對抗,你用同樣的方法去傷害他,結果你變成了他;伴侶不愛你,你恨他,為了與他對抗,你也開始不愛他,不知不覺中,你就變成了你曾經恨的那種人……
這樣的爭鬥難道就沒有終結的一刻嗎?中醫的治療理念也許可以借鑑。中醫不主張與細菌對抗,而強調固本培元。當一個人身體底子好,元氣充足、生命力旺盛時,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須去與細菌對抗呢?
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你恨一個人,最後卻變成了你所恨的那種人。與其耗費心神去恨一個人,不如像中醫那樣固本培元,讓自己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健康、強盛、有力,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細菌」又何足道哉?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並不反對報仇,有仇不報非君子!但如果用憎恨的方式報仇,不但不能解恨,反而會傷害到自己,這並不是一種好的報仇方式。我只是希望大家能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放下仇恨,自己的人生才能海闊天空、越活越好。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
以上文字取自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515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特別聲明
本人並未向影片裡所推廣之店家收取任何費用
也並無投資影片裡的任何店家
單純只是想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以上
巨鮮燒烤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336839306368364/posts/4797469596971957/?d=n
基隆
1. 那間日食屋 基隆市仁愛區精一路9-5號
台北
1. Blind Pig by RD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241號2樓
2. 牛驛館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84號
3. 肯恩廚房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 198巷6號
4. 龍門客棧餃子館瑞安店 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85號
5. 讓我想享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52巷8號
6. 英布蕾英式捲餅館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370號一樓
7. 小七清粥小菜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一段82號
8. Rabbit Foot 台北市大同區民權西路231號
9. 素匯雅集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55巷3弄10號
10. 我老婆要吃加熱滷味 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81巷30-11號
11. 温德德式烘焙餐館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西路5號(天母店)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260巷28號(大安店
12. 元氣廣式腸粉 台北市長春路299號
新北
1. 花開早午餐 新北市淡水區濱海路一段306巷9弄29號
2. 岳母海鮮麵疙瘩 新莊區思源路197號1樓
3. 一尾拉麵 新北市新莊區福樂街60號一樓
4. 洪爺麻辣鴛鴦鍋板橋店 新北巿板橋區雙十路二段65號
5. 饃飯生 新北市三重區文化北路154號
6. 健康美學樂活廚房林口店 新北市林口區仁愛路二段315號1樓
桃園
1. 品味小吃店 中壢區延平路203號1樓
2. 多多帝國 桃園市龜山區中興路一段25號
新竹
1. 阿香小吃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705號
2. 城北吳魯肉飯 新竹市西大路177號
苗栗
1. 大和春早午餐 苗栗縣銅鑼鄉中正路233號
台中
1. 光頭愛吃 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二段12-11號
2. 營洋家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路595號1樓
3. 創造咖啡店 Create Cafe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349號1樓
4. 悠油輕食 台中市南屯區大墩二街61號
5. 飛主流小吃研究所 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363號
南投
1. 獅子大開口 南投縣埔里鎮西康路6號
雲林
1. 雞腳順
禮拜五 虎尾夜市 (雲林縣虎尾鎮光復路757號)
禮拜六 斗六人文夜市(雲林縣斗六市明德路505號)
禮拜日 西螺東南觀光夜市(雲林縣西螺鎮東南路283號)
2. Q Pasta 雲林縣斗六市四維路62號
3. 讚哥西瓜汁
禮拜五 虎尾夜市(雲林縣虎尾鎮光復路757號)
禮拜六 斗六人文夜市(雲林縣斗六市明德路505號)
台南
1. 尚恩黑糖奶 台南市東區府東街207號
2. 阿生牛肉 台南市關廟區中山路1段281號
3. 皋月當代日式料理 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52巷3號1樓
4. 立時廚房 台南市永康區正強街241號
高雄市
1. 巨鮮燒烤 高雄市三多三路36號
2. 王子飯 高雄市左營區至聖路237號
3. 夯漫廚房 高雄市前金區自立二路95巷34號
4. 小陽台早午餐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157號
5. 佶滿屋 高雄市湖內區中山路一段575號
宜蘭
1. 正三星蔥肉串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330號
2. 品鍋 宜蘭縣羅東鎮國華街78號
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廣式腸粉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傻發腸粉 地點:台南蝸牛巷對面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69號 ... 元氣廣式腸粉ADD : 中和建一路161號WORK TIME : AM:7:00~PM2:00 奈奈很 ... ... <看更多>
元氣 腸粉 中 和 在 元氣廣式腸粉中和創使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元氣 廣式腸粉中和創使店. 105 likes. 新北市中和區建一路161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