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 110 年教師節暨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22)日上午在美侖飯店舉行,也因疫情影響,表揚大會採分流頒獎,場面隆重莊嚴,洋溢著溫馨,九月份是洋溢感恩心的教師月,在明廉國小學童們悠揚客家樂聲及化仁國中藝術才能班動感舞蹈中揭開序幕。縣長徐榛蔚更到場親自頒贈優良教師表揚證書予花蓮縣352 位教育界優秀夥伴們,徐縣長一一向獲獎教師致意,感謝終年辛勞,為教學勞碌奔波的優良教師們。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表揚大會採分流報到、分梯次頒獎之方式辦理,今年接受表揚資深優良教師包括服務滿 10 年教師等 40 位、滿 20 年教師等 189 位、滿 30 年教師等 50 位以及滿 40 年教師 2 位,計有 281 位。此外,獲選本縣師鐸獎 1 人、特殊優良教師 5 人、傑出代理教師 3 人、績優教保服務人員 11 人、公私立幼兒園資深服務人員 2 人、特殊優良教保貢獻人員 2 人、優良特殊教育人員 3 人、優良會務人員 9 人、愛心模範教育人員 27 人、基層教育會會務工作評量特優單位 8 個,接受花蓮縣政府表揚,本次表揚大會受獎教師人員共計有 344人及8單位。
縣長徐榛蔚於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中表示,自中央宣布三級警戒、各校學生停止到校上課,開始了一場名為「遠距教學」的馬拉松,這樣的變化,不僅帶來了全球化教學型態產生變動,也讓花蓮的教育力被全國看見,這是花蓮教育界的蛻變,更感念所有辛勤的老師們,面對不斷變化的教學環境,進行有系統性的平台,帶領著孩子們勇於面對不同的學習方式,創造更多可能性,邁向多元開放的學習旅程。
「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搖籃,教師是孩子學習的推手。」徐縣長也說,感謝老師們辛苦的付出,即使面對教學型態的轉變,教育的本質仍應回歸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孩子們多嘗試新事物,大膽試錯並發揮創造性思維,以不放棄尋求答案的精神,培養自信心,因為自信才是為傑出的關鍵。
「良師可以興國。」此外,少子化的衝擊下,時代巨輪往前推動的同時,教師也要學習創新,讓教師永遠在浪頭上帶領著學生向前邁進。徐縣長也堅信「危機就是契機」,如何激勵老師的熱情、提升老師的專業能力及穩定老師的教學環境,是重要目標,期許大家攜手合作、把握契機改變,才能讓更多優秀老師盡心、盡力的教學,讓孩子的學習能夠穩定的提升,進而提升花蓮未來的競爭力。
教育處代理處長饒忠則期許教師們以培養優秀的下一代為己志,為孩子裝上夢想翅膀,牽孩子的手,迎向未來的夢,感謝老師們協助學生展現自我,發揮所長,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使自己的人生多采多姿,終身受用。
現場除表揚勞苦功高的老師外,並介紹獲獎人員特殊事蹟,讓與會人士更深刻了解他們推展教育、無私奉獻的感人生命故事,堪為良師之典範,議員吳建志更到場為所有熱忱投注教育工作的所有優良教師獻上祝福!
優良教育人員事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徵才機關:國立屏東大學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10/04/23~110/05/17
資格條件:
(一)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應具下列資格之一:
1.曾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具體事蹟者。
2.曾從事與應聘科目性質相關之專業性工作十五年以上,具有特殊造詣或成就者。但獲有國際級大獎者,其年限得酌減之。
(二)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曾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具體事蹟者。
2.曾從事與應聘科目性質相關之專業性工作十二年以上,具有特殊造詣或成就者。但獲有國際級大獎者,其年限得酌減之。
(三)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應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1.曾任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具體事蹟者。
2.曾從事與應聘科目性質相關之專業性工作九年以上,具有特殊造詣或成就者。但獲有國際級大獎者,其年限得酌減之。
(四)具備下列專長:數位、平面、工業或商業設計;新媒體經營;藝文設計產業實務工作經驗三年以上(國際大型公司尤佳)。
工作項目:
(一)籌設大武山學院新媒體創意應用碩士學位學程。
(二)推動全英教學。
(三)經營本校藝文中心及負責地方創生、設計等相關行政工作。
(四)協助其他相關行政工作。
工作地址:
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thbu@mail.nptu.edu.tw
聯絡方式:
一、檢附資料:
(一)應徵教師個人基本資料表。
(二)詳細中文履歷表(含自傳貼照片)。
(三)最高學歷證書、成績證明(持國外學歷者,請將學位證書及成績證明送至駐外單位辦理驗證,併提供修業學校歷年行事曆與入出國紀錄、國外學歷送審教師資格修業情形一覽表)及身分證等之影本。
(四)具體事蹟或成就:得獎證明、相關作品、專利、推薦信或相關經歷文件影本。
(五)學術著作(含博碩士論文,未具者免附):請提供五年內相關著作目錄、著作影本及研究成果說明(如附件1)。
(六)教師證書(未具者免附)或與應徵職務相關之證照影本。
(七)應徵相關領域可授課大綱一式5份。
(八)應徵者請務必自行填妥
1.應徵人員名單Word檔(並以E-Mail傳送至gec@mail.nptu.edu.tw院辦收件信箱)
2.簡要資歷表excel檔(並以E-Mail傳送至person@mail.nptu.edu.tw)
二、收件截止日:
110年5月17日前(郵戳為憑)將上述相關證件資料(請註明應徵「大武山學院」專任教師)寄至:屏東市民生路4之18號 國立屏東大學人事室收
三、擬起聘日期:110年8月1日起(得視本校專業技術人員員額核定時程酌予調整)。
四、聯絡人:李怡璇小姐,聯絡電話:(08)7663800分機27004。
五、備註:
(一)須配合本校組織編制及校務需要,調整所屬學術單位。
(二)經初審符合資格者,由用人單位通知到校參加面試及全英語課程試教。
(三)依本校限期升等辦法規定,自105學年度起,應至遲於到校後六年內通過升等,如未於限期內通過升等者,應依該辦法第4條規定予以督促改進(詳見本校人事室網頁法規彙編)。
(四)應徵人員同意本校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7-1條及不適任教育人員之通報與資訊蒐集及查詢利用辦法規定,向教育部、法務部、警政機關及中央社政主管機關進行資訊蒐集及查詢。
(五)如需退回資料者,請告知並自行備妥回郵及信封。
(六)其餘詳情請至本校網頁最新消息自行下載詳閱。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優良教育人員事蹟 在 陳凰鳳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部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推薦理由書內容)
被推薦人獲奬、專業才能、學術研究、參賽及有助我國利益等重要事蹟說明:
台灣越裔總會總會長暨NCTV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辦人-陳凰鳳,越南文本名─Trần Thị Hoàng Phượng─
陳凰鳳女士來臺20年致力於越南文化推廣,投身越南語文教育,為新住民發聲,並於2015年榮獲第50屆廣播金鐘獎之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之肯定;在外籍配偶負面標籤下,努力適應在地,自我賦權,並成為一位讓人敬重的越南語教師,也為同一時期婚姻移民女性,立下典範;透過文化策展、講學、創作及演出等,讓兩國社會人民有更深的理解與互信,間接有利兩國關係的交流與發展,符合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認定標準第2條第4款在文化或藝術領域第1目、第3目、第5目及第6目情形。
詳細履歷:
1、越南京族人,祖籍順化,畢業於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法學院。2000年隨台灣籍夫婿移居回台,育有一兒一女,皆在越南出生。
2、來台後深刻體驗到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國家文化的陌生與負面觀感,尤其對東南亞婦女的刻板印象令人嘆為觀止,所以義無反顧地改變人生目標而投入社會文化工作
3、2002年起志願服務於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新移民會館擔任翻譯協助服務外籍姊妹,皆是無酬工作。
4、2003年入讀台灣實踐大學 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班並榮獲得品學優良獎學金。
5、2004年獲台北市政府舉辦第一屆「外籍配偶心情故事徵文比賽」第一名。
6、2004年首開越南語教學之公民課程在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與社區大學。
7、2004年編輯創辦台灣第一份全越南文報刊「越來婦女通訊」透過伊甸基金會發送在台灣越南姊妹。
8、2005年獲選為全國大專優秀青年代表於總統府接受表揚。
9、2005年獲台北市政府評選為「臺北健康城市十大特色代表人物-友善類」表揚。
10、2005年起受聘於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及外語學院(2006年起),開啟越南語講學職涯。
11、2005年執教之「越南語言與文化」課程獲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評選頒發優良課程獎。
12、2005年受邀至中央研究院 演講「阮尪係台灣郎:台越婚姻特質與其在兩地的狀況之分析」,並獲聘為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越南研究顧問(有給職)至2011年。
13、2005年起受邀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編寫及錄製「輕鬆學越語」廣播單元。
14、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縣政府公用電視頻道-「日久他鄉變故鄉」電視節目主持人。
15、2005年受邀擔任台北市政府公用電視頻道-「越南姊妹一起來」電視節目主持人。
16、2005年受邀為國立空中大學編寫及主持視訊教學課程「越南語言與文化」,本片也在北京教育網上架而成為受眾最廣的越南語教學影片。
17、2006年出版第一本教材創作「基礎越南語」由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發行,之後繼續出版實體著作與線上教材至今已經超過20部。
18、2006年起受聘擔任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外調同仁-越南語密集班」課程講師。
19、2006年起受邀擔任移民署移民服務人員訓練「多元文化」課程講座。
20、2007年起受聘擔任內政部警政署警政人員「越南語訓練班」講座。
21、2007年起陸續受邀為公民營企業中華電信,台塑,國泰,富邦、中信、元大、群益、寶成、仁寶、南山 人壽等超過20家集團企業開設越南語文培訓課程至2013年因專任政大教職而由台灣越裔總會教師團接手至今。
22、2007年受邀擔任公共電視台-關懷新移民-活動宣傳代言人,並與金曲獎歌手王宏恩共同創作錄製了台灣第一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讓我知道」。
23、2008年獲前外交部長錢復先生推薦擔任全國第一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台北縣政府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唯一新住民代表委員,之後再獲台北市政府邀請也擔任台北市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
24、2008年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管理之族群和諧基金贊助與自籌百萬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製作越南語電視教學節目「越說越好」。
25、2009年獲越南政府指派為台灣20萬越僑之代表參加第一屆全球海外越南人世界組織成立大會於越南首都河內 。
26、2010年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班推徵錄取繼續深造(後於2013年轉學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班)
27、2010年起受聘擔任考試院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含司法、法務調查、國家安全局、海巡、移民行政等越南文考試命題兼閱卷委員。
28、2010年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錄製「輕鬆學越語」的教材印製為學習小手冊透過台商協會免費分送越南地區台商人員。
29、2010年台灣女性影展為陳凰鳳製作「台灣母親/越南老師-Cô Phượng」主題紀錄片並繼續成為2011年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主題片。
30、2012年起歷任各屆移民/移工專題影展中競賽影片之評審委員。
31、2011年個人籌資開拍100集之「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越南語生活教學節目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為推廣越南語言與文化。
32、2012年分別邀請到當時馬英九總統及內政部長、移民署長等政府官員上電視共同錄製「越說越好 每日一句」節目,跟著陳凰鳳老師學越語說越語。
33、2013年個人籌資製作主持台灣第一部全由越南人演出的越南語電視節目「新住民學中文成語」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播送。
34、2013年號召同鄉姊妹與越南語班同學會創立了台灣新移民文化協會,組織了台灣新移民藝人的表演團體-台灣越藝之星。
35、2014年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舉辦第一次越南歌舞公演在國立台灣圖書館湘雲庭展演廳隆重登台。
36、2014年個人籌資百萬元以台灣越藝之星名義贊助瀕臨經營困難的世新大學越南文四方報,越南文四方報因此推出時尚文化娛樂版使新住民有了休閒文化傳播空間。
37、2013年起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中國、印尼、泰國等新住民姐妹共同製作主持「幸福聯合國」新住民節目。
38、2014年首次入圍第49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39、2015年再次入圍並勇奪第50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最佳主持人獎。
40、2015年獲邀入駐新北市立圖書總館成為真人圖書館之館藏,因此經常為圖書館開辦講座。
41、2015年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建故宮南院之文物內容負責東南亞語文(包含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翻譯及錄製導覽語音。
42、2015年籌資製作由台灣越藝之星夥伴共同主持演出全由新住民母語傳達的電視綜藝節目「快樂新住民」在華視教育文化頻道和宏觀電視國際頻道播送,達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新住民的幸褔生活之理想。
43、2016年協辦全國新住民母語親子歌唱比賽,巡迴全台12場比賽,再將總決賽舞台搬至華視攝影棚結合「快樂新住民」電視節目錄製播出,邀請到蔡英文總統親臨舞台致詞與頒獎。
44、2016年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派採訪記者到台灣拍攝陳凰鳳製播新住民母語電視節目的紀錄專輯在越南全球國際頻道VTV4播出,為台灣宣傳。
45、2016年再次與原住民音樂人王宏恩合作創作第二首新住民母語歌曲「愛是我信仰」,由王宏恩、陳凰鳳與新住民藝人芳芳共同演唱,做為電視節目主題曲。
46、2016年受桃園市政府邀請製作及主演專為移民移工拍攝的「跟著台灣一起說」32集短片節目暨華語文學習小手冊。
47、2016年起受邀擔任行政院 新住民事務協調委員會委員(無給職)。
48、2016起受邀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約聘常任文物越南文翻譯,持續執行故宮文物之越文翻譯。
49、2016年獲得移民署推薦為新住民成就代表在國際移民節公開慶典中接受總統及內政部長公開表揚。
50、2016年組織新住民菁英教師團成立東南亞語言中心(包括: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和柬埔寨語),持續為台灣企業新南向提供語言文化橋樑服務,並且結合各地的青年新創育成中心,善用文創空間設置東南亞語言講座,使東南亞語言教學成為小而美並且遍地開花。
51、2017年受越南國家文化出版社邀請率台灣越裔總會幹部團返鄉參加台越文化交流座談及接受媒體訪問,包括越南國家中央電視台及越南國會電視頻道。不僅返鄉為台灣爭光,還帶回越南國家出版社致贈給台灣中小學校、雙北市立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越文實體書2000本和電子書庫超過萬本電子書。
52、2017年獲華山 文創園區邀請擔任2017華文朗讀節共同策展人,首次將東南亞語文納入華文文化,率領東南亞語言中心講師舉辦一系列融合文學與美食的越南、印尼、泰國、緬甸4國之「聽說好味道」展演及講座。
53、2017年受教育部國教署邀請負責編審及主持錄製全國中小學母語教學使用之越南語教材,歷時2年完成12冊及48部教學影片的「全國越南語影音學習教材」。
54、2017年榮獲內政部頒發年度全國社會團體優良工作人員獎暨公益貢獻獎雙料肯定。
55、2017年獲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邀請,陳凰鳳與台灣越藝之星於耶誕節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越南歌舞公演與台灣民眾共度歡樂佳節。2018年再獲邀於中正紀念堂展廳舉行了2場越南歌舞公演。
56、2017年獲民主進步黨邀請擔任中央黨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無給職)。
57、2018年起獲文化部邀請擔任文化部東南亞文化委員會委員。
58、2018年獲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 邀請擔任「越來越美好-越南文化特展」策展人。
59、2018年結合台灣越藝之星25位新住民姊妹突破身分限制共同創立了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
60、2019年NCTV台灣新住民媒體社會企業創立僅一年即獲得新北市政府評選為年度社會企業卓越獎。
61、2019年接受中華民國國慶典禮籌備委員會邀請率領台灣越藝之星合唱團(含原籍東南亞6國30位團員)登上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典禮領唱國歌表演。
62、2019年受邀為國立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 ,歷史博物館譯作越南文遊客導覽簡介。
63、2020年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華文寫作中心邀請擔任第33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越華譯文組命題和評審召集人。
64、2020年完成個人第20部越南語文教材書創作出版,為來台20年推動越南語言文化圓滿紀錄。
65、2020年受專訪之文章「陳凰鳳:越南女兒台灣母親」(親子天下雜誌)獲教育部評選成為國民中學國文教材課文之一(翰林出版社)。
66、2020年獲文化部特殊人才推薦而歸化中華民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