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也有這樣的英文教學法,我的英文說不定也能嚇嚇叫。
我的英文老師是老芋仔,鄉音很重,連國語都說不清,上課趕進度跟飛快車似的,滿腦子英文字母飛來飛去,就是湊不起來,神遊回來,一個步伐沒跟上,踉蹌跌倒就摔成一堆。在那個會體罰的年代,家長老師仍認為不打不成器,但被打歪的人生卻是占多數,當然也是自己學不會,牽拖理由一大堆。
把夢想寄望在孩子身上,是一種代償心理。幼兒園就送女兒去跟外師學英文,情境學習果然成為父母的驕傲。往年寒暑假全家出國旅遊,我總是緊跟在老公身邊,因為面對外國人總有莫名的恐懼。老公在國際機構任職,他常鼓勵我,英文不是我們的語言,不會是正常的,你看到外國人說中文會笑他嗎?不會呀!只會覺得他很棒吧!環境最重要,有開始,慢慢累積就有成效,況且現在學英文是興趣,教材好、老師棒,顛覆錯誤印象,不要害怕你學不來,而是老師害怕沒把你教會吧!
在正式上課前,TutorABC先有專員透過電話訪問了解我的英文程度及有興趣的課程內容,並依我的方便彈性安排授課時間。上課當天我提早登錄TutorABC網站,發現上課的教材已經先上傳了,是有關在超市購物的實用英語,果然適合我們這種婆婆媽媽,我便利用課前時間做單字預習。一上線我就被可愛的外師吸引,她特別放慢講話的速度,耐心地修正我的發音及說明字句的意思,更運用圖像和道具,想盡辦法鼓勵我,她的熱情也慢慢紓解我原本緊張的心情。哈哈!厲害囉!我跨出了一步。
我的工作也許並不需要使用英文,學習新事物自我突破才是重點。我問家人,50+才開始學英文會不會很丟臉?女兒說:「不會呀!我覺得是勇氣可嘉。」我笑著說:「是我有事忙,就不會追著你們管東管西吧!」家人的支持,讓我重新面對恐懼的事,果然沒有我想像的困難。有正確的引導,原來我也可以耶!
趕快來體驗TutorABC課程:https://lihi1.com/MJRpR
做個小測驗,找出適合你的學習方法:https://lihi1.com/wcXxw
#TutorABC因材施教符合需要 #我在TutorABC學英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中國的華為被美國總統川普視為科技間諜,我們已經談很多了,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就要來談談什麼是”教育界的華為”。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川貴人現在動不動就拿中國開刀,三不五時、抗中及時,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他對中共的大動作,而且兵分多路,繼7月底美國突然關閉中國在休士頓的總領事館...
傳 思 文教 機構 在 吳建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花蓮文創園區可思考轉型為『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
在傳統的升學體制下,台灣藝文教育培養長期不足,藝術創作象徵著培養國民的創造力思維,在過往傳統教育體制下,鮮少有機會讓學生提升創造力,事實證明,在西歐、北歐等先進國家的教育體系非常注重國民創造力培養,相關的人類發展指數以及國民教育素質也於世界前列。
美感如何從小培養?
隸屬法國文化部的國家機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從1977年開館以來,關注法國國民藝術教育培養已經將近半個世紀,該單位除了提出許多親子共學工作坊,甚至有專為一歲以上的孩子規劃的美感提升工作坊。
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在規劃兒童美學啟蒙內容(工作坊、藝文教育課綱內容)時,必定會考量做出能讓學童與家長共同參與的內容,最重要的是,他們會邀請當代藝術家一起構思,透過互動節目或裝置,讓孩子在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花蓮縣文創園區主管機關為文化部,建議可思考從中央的格局著手,將花蓮文創園區轉型為台灣東部重要的一個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
園區本身硬體設計在保留現有文物建築的相關法規原則下,可邀請當代藝術家結合孩童遊樂設施設計,讓孩童於玩耍設施中增進五種感官的美學互動體驗,軟體的部分可以與廠商合作大量舉辦親子共學藝文課程,同時作為藝文教育課綱研發中心,一但有相關藝文教育課綱成果實踐出爐,即可輻射延伸東岸地區中小學作為藝文教學課綱參考,讓第一線的中小學老師可以馬上參照模組結合本校資源執行教學。
花蓮縣文創園區如能轉型為『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可同步透過專案結合東華大學教育相關科系、慈濟大學教育相關科系等產官學資源,研發當代社會中關於藝文教育的課程模組,為東岸藝文教育注入一道活水,同時透過實際作為,回補台灣長期缺乏藝文教育的社會現象!
傳 思 文教 機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茜家公益新衣二手拍捐款公告✨
茜茜再多補上1萬多,共捐出12萬元。
2020/1月 47060
2020/8月 24100、121109
2020/10月 28,050
216399/2=108199
茜茜一向愛惜大家對我的信任與支持,除了永遠為爸媽奮戰,也持續將這份支持用各種形式回饋社會,尤其是在生育孩子之後,我最為關注的兒童與婦女。
茜茜生三寶之前,2020做了三次『茜家之公益新衣二手拍』,裡面的東西大多都是新品新衣(不計成本),部分二手衣,很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為什麼要特別辦線上拍賣,而不是直接捐助物資❓
不直接捐出物品,而寧可再額外花不少時間和人力整理+上架,是因為捐款單位比起物資更需要現金來靈活運用。
所以茜茜已經好幾年持續做著這件事情,發揮自己的小小影響力,讓大家用很誇張的價格買到茜家好東西(不計成本。佛心來著。大家開心就好😆),並將此小小善舉,透過小小的力量,把愛傳出去💕
二手拍三次(2020/1月、8月、10月)金額共為108199元,茜茜自己再把金額多加到整數,總計捐出12萬元。
因為金額不小,所以茜茜陸續在看可以怎麼分配給好的社福單位,加上生完三寶以後忙碌程度超乎我想像,也有計畫與社福單位合作,無奈因疫情關係而計劃暫停...心中仍沒有忘記此事,持續捐出,終於近日全部完成捐款,來跟大家總報告。
/
以下是茜茜捐款的單位,有部分是平時我都有定期定額捐款,有部分是特別去找需要捐助的,很多知名大機構募款能力強,反而很多不被看見的小機構更需要幫忙!
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如果有想要捐款的歡迎點以下網址,讓我們在疫情的時候,也能關懷他人,一起把愛傳出去💗👇🏻
1.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F
【多障及發展遲緩聽損兒聽語訓練經費】
網址:https://ababa.tw/usQa1/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2.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星火傳愛服務計劃經費募集】
網址:https://ababa.tw/zAVjc/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3.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中山大同區兒少保護個案家庭維繫及重建服務中心
【急難抗疫,用愛蔬困】
網址:https://ababa.tw/bcCTt/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4. 1919基督教救助協會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網址:https://ababa.tw/76gvj/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5. 台東哈拿之家
網址:https://ababa.tw/EPIhr/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6. 財團法人台東縣私立天主教聖十字架瑪利德蘭社會福利基金會【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
網址:https://ababa.tw/ugaaV/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7. 聖道兒童之家
網址:https://ababa.tw/QKWMF/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8. 基督教芥菜種會
網址:https://ababa.tw/aoZut/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9. 財團法人台北市林思宏x5醫師慈善基金會
【堅固的護牆,溫柔的靠山】
網址:https://ababa.tw/AiUnY/bf
捐款:$5000(不索取禮物)
10. 財團法人基督教惠明盲人福利基金會
網址:https://ababa.tw/lBU8m/bf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11. 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
網址:www.hlof.artcom.tw
捐款:$5000(不索取禮物)
12. 迦南養護中心
網址:http://www.7705568.org/
捐款:$3000(不索取禮物)
13. 關愛之家 台灣關愛基金會
網址:https://www.hhat.org/index
捐款:$3000(不索取禮物)
14. 勵馨基金會 The Garden of Hope Foundation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ohfoot/
捐款:$4000(不索取禮物)
15.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兒童保護與創傷服務】
網址:https://www.children.org.tw/
捐款:$10000(不索取禮物)
以上茜家總計捐出台幣$12萬元,留言處有捐款證明以供參照。
沒有一整筆只給一個單位,而是分給十幾個社福機構,是因為希望透過這次的捐款,讓更多人看見還有很多小社福單位很需要被關注。
大家可以複製留存,以後如果有想要捐款就不用擔心捐錯地方,目前這些都是真正好的社福單位唷!
#希望盡點小小的力量
#每年都持續把愛傳出去
傳 思 文教 機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中國的華為被美國總統川普視為科技間諜,我們已經談很多了,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就要來談談什麼是”教育界的華為”。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川貴人現在動不動就拿中國開刀,三不五時、抗中及時,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他對中共的大動作,而且兵分多路,繼7月底美國突然關閉中國在休士頓的總領事館後,日前又放話要在美國境內,禁用中資的短影音app 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連中國電商平台阿里巴巴都可能倒楣,最新一招就是連「名義上」的學術機構都遭殃了,為什麼說「名義上」呢?因為這個機構就是近年爭議滿點的「孔子學院」。
美國國務院8月13日宣布,把負責管理全美國孔子學院的「孔子學院美國中心」(Confucius Institute U.S. Center,CIUS)列為「外國使團」(foreign missions),指控他們是中國共產黨出資營運的大外宣機構。
你以為中美關係已經蕩到谷底了嗎?想太多,平常我們說一山還有一山高,中美關係現在是一谷還有一谷低!「外國使團」是什麼呢?我們先前介紹過,現在幫大家複習一下,簡單來說,就代表這個組織是被外國政府實質上擁有或控制的,像是美國在台協會,雖是民間組織,但是由美國政府擁有並完全控制,所以就是美國在台灣的外國使團。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規定,你只要被認定是外國使團,你旗下的機構就必須註冊在美國擁有或租用的房地產位置,你要租或買新的房地產,都必須獲得華府許可,而且不論裡面的員工是不是美國公民,都必須向美國官方報告所有的名單和個資,人事變動也要報告。
美國這就是在說,欸,我沒有要求你們滾出去,我只是要你們說清楚講明白,你們在美國都住在哪裡,用了哪些人,這不過分吧?總之呢,美國指控中方用孔子學院「掛孔頭賣習肉」,欸…這樣講好像怪怪的,總之美國就是在說孔子學院「以文化交流之名,行大外宣之實。」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馬上請出「戰狼」趙立堅反擊,
這次趙立堅不一樣喔,領帶顏色不一樣。 其他跟以前都差不多啦,連口水噴的方向都差不多,就是批評蓬佩奧無中生有啊,把教育政治化啊,不排除未來可能會有報復性措施之類的。其實早在今年2月和6月,美國國務院就分兩批,把9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這其中就包括《新華社》、《中國日報》等等。媒體被視為大外宣很合理,但孔子學院不就是個教中文的機構嗎?怎麼會惹來統戰爭議?我們先來介紹這個機構到底是什麼。
孔子學院是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主要是為了增進全球對於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瞭解,2004年試辦後非常成功,短短幾個月內就進駐三大洲。到了2018年的全盛時期,中國一度在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500多所孔子學院(548),上千所中小學孔子課堂(1193),學員總人數達到187萬人,差不多是一整個台南的人口(188萬),累計培育過的學生更上看千萬人(900+萬)。
他們主要和各國教育機構和學校合作,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學院,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主要是教授漢語、中國文化,還有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太極啦~茶藝和書法等等,乍看之下很正常,但最近幾年頻頻爆出爭議,主要疑慮有三點:
第一是言論審查。學院的教材是由中國的「國家漢辦」所編寫,但漢辦又是由北京當局資助的,而且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是由中國教育部訓練出來的,嗯…大家應該可以想像他們會灌輸學生怎樣的思想。三年前美國提出報告,指控孔子學院會刻意避開中國政治歷史、人權問題,聲稱台灣、圖博(西藏)是中國一部分,而且絕對會避開六四天安門事件,如果真的要講到「天安門」,只會拿出圖片說「大家看~天安門的建築很美喔~」,當然也不允許老師提到「法輪功」或是新疆再教育營,總之這個機構只會教一些中共點頭的價值觀。兩年前美國一位主講人獲邀前往一所美國大學演說,甚至被金主爸爸孔子學院施壓,要她把有關台灣的經歷和背景刪除,否則就是挑戰中國主權。另外,美國還指控孔子學院與中共的統戰部門合作,創辦獨立組織「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在全世界有150多個分會,這個組織美其名是「聯絡學生情感」,但實際上他們與駐在國的中共使領館有密切關係,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監控海外留學生並介入當地學校活動。
第二就是保密協議。基本上中共對孔子學院的經費資助,當然是絕對不會讓外界知道,而且和他們合作的學術機構,必須簽署保密協議,這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啦,如果只是單純的教育單位,保什麼密呢?這就造成牴觸當地法律的問題。孔子學院要求中國選派的教師和學院負責人,就算在國外,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這就妙啦,你跑去人家家裡,還堅持自己的法律才是法律,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共意識形態跟大多數西方國家是不同的,中國的「人治」和西方憲政擁護的「法治」和民主自由不太一樣,孔子學院以及他們的老師,不可能兼顧兩國的法律,因此摩擦在所難免。
第三就是黑金疑雲。根據美國方面的報告,漢辦通常一開始會向美國大學提供1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450萬台幣),之後平均每年會撥款10幾20萬美元(300-600萬台幣)。至於中學則是提供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150萬台幣),之後每年是1.5萬美元(45萬台幣),「人財兩得」,這麼好康的事情哪裡找呀!十幾年前加拿大BC理工的孔子學院盛大開幕,後來校方被指控,透過孔子學院收了北京當局資助的40萬加幣(888萬台幣),媒體三度前往學校採訪,結果完全沒有課,連孔子學院的櫃台都沒人顧,那筆鉅款到底流去哪,怎麼花的,受制於保密協議,沒人知道,也讓校方捲入黑錢疑雲。澳洲也有13所大學被踢爆,在接受中國資金之後,同意接受中國對設在當地的孔子學院,進行教學審查。
總而言之,各國指控孔子學院的做法就是,我給你一大筆錢,我叫你教什麼你就教什麼,而且噓!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我叫你這樣做~種種跡象讓許多國家的學者擔心,自己的學校裡如果有孔子學院,恐怕影響學術自由,讓學校的聲望下滑。
其實先前北京當局主管意識形態的官員(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就曾經明白表示:「孔子學院是中國海外宣傳機構中重要組成部分」,人家都已經講得那麼清楚了,各國還是溫水煮青蛙,完全沒有感覺,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陸陸續續有一些西方國家驚覺,嗯?好像哪裡怪怪的,從2013年起,孔子學院陸續在歐美國家踢到鐵板。在美國,包括芝加哥大學、賓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十多所大學的孔子學院,接二連三地被關閉。在歐洲,荷蘭知名學府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也宣布孔子學院不再符合校方的中國策略及方向,不願再跟他們合作。萊登大學是公認的漢學研究重鎮,東亞研究可追溯到19世紀前期,歷史悠久,它關閉孔子學院極具指標意義。法國里昂第二和第三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傳媒學院,都陸續關閉孔子學院。而瑞典當局更因為中方逮捕了瑞典籍華裔書商「桂民海」,一怒之下把境內所有跟孔子學院沾上邊的機構全數趕走!
這逼得北京當局在今年7月,把孔子學院總部「漢辦」改名為看起來很中立的「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接著又把原本隸屬於「漢辦」的孔子學院,轉到一個基金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 )底下,似乎是想稀釋掉孔子學院的「深紅背景」。早在1955年,前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就曾經喊話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聽到我們的聲音!」但中國也明白,光靠軍事武力沒辦法稱霸天下,轉而用「軟實力」來征服全球,用科技洗腦,用文化統戰,向外輸出「中國特色價值觀」,孔子學院也被戲稱為「教育界的華為」。原本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希望中國經濟起飛後,可以加入民主的行列,結果西方國家卻因為高度開放透明,結果反而被中共反滲透。
究竟民主國家該怎麼阻止這種大外宣的侵略呢?其實就是要牢牢記住,孔子學院出錢出力出人,讓你白白有個中文部來收學生賺錢,怎麼可能沒有所圖?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孔院是外宣
#教育界華為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WAVNzwtr_I/hqdefault.jpg)
傳 思 文教 機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露營車探險:以日常空間的「小」,換取徜徉曠野的「大」」介紹
訪問作者: 易思婷 (Szu-ting Yi)
內容簡介:
她和老公搬進親手打造的露營車,
遊遍美國西部的絕美荒野。
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
「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
搬上露營車前,我和戴夫清理掉不少物品,只留下真正會用到的東西,包括兩份餐具、三個鍋子、極少量衣服,並轉為閱讀電子書。幾年下來,也沒再添購什麼,可見一般生活上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
住在露營車上也讓我對水電的使用量變得十分敏感。例如美國許多攀岩區位於沙漠地帶,沒有水源,開車去補給不僅耗時間也耗油,於是我們學會如何用有限的水來煮食和洗碗,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便。還記得某次到朋友家作客,一打開水龍頭水就嘩嘩流下,把我嚇了一大跳。
我現在的生活很單純,就是旅行攀岩、運動、寫作及教學,最大的娛樂是閱讀,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有點無聊,卻十分適合我。我們的露營車有水、電、廚房、桌椅和床,具備了家的所有機能,但陳設簡單,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整理。我們的衣服不多,無須費心搭配。雖然只有不到兩坪的居住空間,庭院卻很寬廣,要是看膩了,立刻便能換一幅風景。我們幾乎不會錯過每一個美麗的日出和黃昏,夜晚看著星空入眠。
很多朋友問我,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多久?但我們目前仍很享受當個游牧族,實在難以回答。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未來定居在某處,也會留著這輛我們親手打造的「家」── Magic。
作者介紹: 易思婷 (Szu-ting Yi)
在美國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了攀岩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選擇了不同的生活型態,開始流浪攀登生涯,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智利、中國、蒙古等地。近幾年前往中國、蒙古以及巴塔哥尼亞的首攀計畫,屢屢獲得美國的攀登獎金。
2008年開始於著名的美國領導學校(NOLS)和各大戶外機構教授攀登課程。2015年完成美國高山嚮導協會(AMGA)的Rock Guide Course,2016年10月完成Advanced Rock Guide Course。從2013年起,於台灣、中國以及美國等地以中文教授傳統攀登課程,項目包括基礎傳統攀、多繩距攀登、大牆攀登、自我救援等。
近幾年比較有意思的經歷,有2012年首登格聶山區的喀麥隆峰(Grade V, 5.10 M5),2013年首登四姑娘山區的大仰天窩峰(Grade IV, 5.10),2014年經由The Nose以及The Salathe Wall路線,兩次登頂位於優勝美地的酋長岩,2015年獨攀大牆路線West Face of Leaning Tower,開闢四姑娘山區鷹嘴岩東峰的新路線神祕月餅(Grade V, 5.10R 760m),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等。
2012年出版自傳體著作《睡在懸崖上的人》,接著出版攀岩教學書籍《一攀就上手》以及《傳統攀登》,後者為該主題第一本以中文撰寫的教學書。本書是她的第四本著作,講述和先生四年多來的露營車生活。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szpC3MOCU/hqdefault.jpg)
傳 思 文教 機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睡在懸崖上的人: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介紹
訪問作者: 易思婷 (Szu-ting Yi)
內容簡介:
「追根究底還是下定決心走了自己選擇的路,不再在母親的期望與自己的追求間首鼠兩端,也破釜沈舟不再讓自己有藉口把不快樂的原因推給母親。而當蠟燭不再兩頭燒,願意扛起決定人生的責任,擔子反而輕了許多,拿回了主動權,就有了改變的能量。」——節錄自〈新版自序〉小Po
沒有錢、也沒有後盾,所有的夢,都是從不可能開始!
放棄了人們眼中的所謂的優渥舒適,但卻從此得以安身立命。
往上攀,
繩子每打上一個繩結,就更肯定自己一點;
手指每扣住一塊大石,心裡就更踏實些……
在攀岩的途中,與山對話、跟自己對話,也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作者介紹: 易思婷 (Szu-ting Yi)
旅美攀登探險者
在美國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了攀登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選擇了不同的生活型態,開始她的流浪攀登生涯。迄今,攀登的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智利、中國、蒙古等地。她近幾年前往中國、蒙古、以及巴塔哥尼亞的首攀計畫,屢屢獲得美國的攀登獎金。
自2008年起,開始於著名的美國領導學校(NOLS),以及各大戶外機構教授攀登課程,2016年完成美國高山嚮導協會(AMGA)的Advanced Rock Guide Course,並通過Aspirant Exam,取得AMGA Assistant Rock Guide資格。從2013年起,開始於台灣、中國、以及美國等地以中文教授傳統攀登課程,項目包括基礎傳統攀、多繩距攀登、大牆攀登、自我救援等。
2012年出版自傳體著作《睡在懸崖上的人》,之後先後在2013年、2014年出版攀岩教學書籍《一攀就上手》以及《傳統攀登》,後者亦為該主題第一本以中文撰寫的教學書。2016年秋出版《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她四年多的露營車生活。
近幾年比較有意思的攀登,包括2012年首登格聶山區的喀麥隆峰(Grade V, 5.10 M5),2013年首登四姑娘山區的大仰天窩峰(Grade IV, 5.10),2014年經由The Nose以及The Salathe Wall路線,兩次登頂位於優勝美地的酋長岩,2015年獨攀大牆路線West Face of Leaning Tower,開闢四姑娘山區鷹嘴岩東峰的新路線神秘月餅(Grade V, 5.10R 760m),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noPYCG4o6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