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養鴿,這是這次 20210420 五五好團結 改版懶人包及見解,我只講我覺得需要知道的地方。
【非戰場改動】
1. 螢幕邊緣提示附近敵方英雄位置
在設置的介面選項中可開啟提示功能,敵人出現在你螢幕外的視野會有提示。
● 這個無敵好用,必開。
2. 新增模式「冠軍賽」
排位 2 BAN
巔峰 3 BAN
冠軍賽 4 BAN
冠軍賽可單排可多排,但原則上這個是給五排玩的遊戲。單排魔人如我依舊左轉巔峰謝謝,除非冠軍賽獎勵神好。
【挑戰者技能改動】
1. 暈眩
暈眩周圍敵人0.75秒, 減少敵人20%移動速度,並降低28(每升一級+2)點物理防禦與14(每升一級+1)點魔法防禦,持續2.5秒。
● 這次改動會變的比較進攻性,雖說沒有減傷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減少很低的雙防+暈眩多0.25秒以及多給你 2.5 秒的緩速時間,但與其要為了這一點緩速出暈眩我不如出冰杖/冰袍,論實用性還是輸給瞬移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挑戰者技能,改版後暈眩依舊冰箱技。
2. 狂熱
獲得25%韌性,獲得10%增傷率,每過1秒回復2%血量,持續6秒。
● 整體效果更加雞肋,再加上傳說對決的韌性上限為 60 ,所以呂布也不適用,如果今天傳說對決韌性上限調升至 90%UP 那也許呂布出這還有點搞頭,但今天只有 60 所以狂熱改版後還是冰箱技。
3. 封鎖
對敵方建築物使用:沉默建築物持續4秒,英雄每升3級提升0.5秒沉默效果的持續時長。
對己方建築物使用:使建築物免疫傷害,建築物攻擊單次可發射2顆子彈,持續4秒。若封鎖效果持續的時間內在對同一座建築物重複施放,封鎖的效果不疊加且不會返還冷卻時間。60秒內對同一機關再次施放封鎖,效果只有1秒的有效時間。
● 這是改版後最值得期待的召喚師技能,有望成為輔助主流召喚師技能或者扛邊可考慮,五排出的效果會更好,可以溝通好這波封鎖守,下波誰的大,下下一波又有封鎖,在逆風時封鎖守到的機率很高,期待期待。
【魔紋改動】
1. 爆裂樹甲
受到英雄傷害後疊層(每秒最多疊1層),疊滿4層產生半徑4m的圓形爆炸,造成自身2%最大生命值的魔法傷害,回復(7%+3%*爆炸命中敵方英雄數)的最大生命值,該回復效果有10秒的冷卻時間。
● 跌四層炸一次,炸完至少平均可以回到 10% 最大生命值,雖說冷卻有 10 秒,但這超級無敵香,沒意外的話坦克類角色必出。
【備戰改動】
1. 日光護符
合成價格:600 → 500
魔法攻擊:60 → 50
● 缺續航力可考慮出小法球。
2. 能量法球
合成價格:2010 → 1900
● 大法球少了110元,我原本判斷站樁類型的法師估計會人手一件,因為 CP 值真的很不錯,但是後面其他改動讓我立刻打消此念頭,雖說大法球少110元,但同時爆裂少 200、惡魔少 320 元,出其他裝備豈不是更快能有戰力XD,所以我估計改版後你有考慮要拉高血量防刺時再去考慮大法球就可。
3. 爆裂法杖 / 惡魔的微笑
爆裂法杖
合成價格:2000 → 1800
魔法攻擊:240 → 200
新增5%跑速
惡魔的微笑
合成價格:2120 → 1800
魔法攻擊:140 → 120
物理防禦:225 → 200
● 雖說屬性下降了一點,但裝備的價格少了不少,官方終於發現中路不好發育了XD,那麼這兩件裝備擇一出,原則上比較容易吃到物理傷害到的角色惡魔微笑>爆裂,如蘿兒、颯迦,手真的夠長的法角,如克里希、卡莉這種不太容易被摸到的角色再去用爆裂。
5. 巫妖皇冠
合成價格:2300 → 2400
● 不太影響
6. 凝霜寶珠
合成價格:2000 → 2200
魔法攻擊:220 → 240
● 改版後更把他歸類在後期裝。
【傳說英雄改動】
1. 司科德 (重製)
基礎屬性
最大生命:3563 → 3865
生命成長:345.5 → 356.5
物理攻擊:171 → 160
物攻成長:13.2 → 12
物防成長:26.4 → 22.5
普攻半徑:3m → 2.5m
被動 嗜血
司科德每下普攻會對最大生命值低於自己的敵人額外造成60~200(+2%最大生命加成)(+0.25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額外部分不能暴擊)。 司科德的最大生命值提升10%。
一技能 狂暴衝擊
司科德朝指定方向衝刺,對沿途敵人造成200/240/280/320/360/400(+0.8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擊中敵人還會獲得20/24/28/32/36/40%的攻速提升,並且被動以及二技能強化普攻的額外魔法傷害提升50%,持續5秒。
冷卻時間:8秒
位移距離:5.5m → 5m
二技能 血脈沸騰
司科德將沸騰的血脈注入拳套,持續5秒,期間跑速不斷提升,3秒達到40%後開始衰減,並且強化下次普攻(射程增加,施放同時移除加速效果):對敵人額外造成300/400/500/600/700/800(+8% 最大生命加成)(+1.0 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額外部分不能暴擊)並減速30/36/42/48/54/60%,持續2秒。 強化普攻擊中敵人將會縮減二技能50%冷卻。
冷卻時間:10 秒
大絕 狂獸之怒
司科德蓄力0.8秒(期間可以移動,並且免疫控制)後迴旋揮拳,對周身敵人造成400/600/800(+1.2 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並擊退1.5秒。
被動:大招冷卻完畢期間,擊殺小兵或者野怪可以恢復自身 4/6/8% 的最大生命值。
冷卻時間:40/35/30 秒
● 看起來這波重製有搞頭,我把改版後司科德分為兩個流派,你們可以去試試看
第一個流派是普遍大眾比較能接受的戰士流
魔紋選擇帶絕地死鬥
裝備選擇 魔防鞋、火斗、板甲、德魯伊、岩盾、護衛軍、復活甲
如果順風的話可考慮把板甲及護衛軍換成冬日
第二個流派屬於比較偏向 one punch的一拳邪教流
魔紋選擇帶死亡詛咒
裝備選擇 大法球、魔防鞋、密咒、皇冠、賢者領域/混沌、綠書
有算了一下這套裝備滿裝後有多邪,一個二技能的強化普攻搭配一技能增傷效果再加被動跟密咒的傷害,扣除後排角的防禦後,一拳下去約莫 7,000 點傷害,如果再加上一技能撞到、大絕打到、死亡詛咒的傷害的話,後排角原則上就是被你秒,而且司科德會具有將近 12,500 的血量,缺點是前中期很廢,裝備起來之前你會幫人抓癢好一陣子,後期容錯率其實也滿低,只要進場吃到控直接甲賽,不過娛樂性十足。
改版後比較要注意的是司科德的二技能要使用後隔 3 秒才會有強化普攻,還有如果你是走邪教流,二技能強化普攻要盡量搭配一技能的增傷效果,改版前大絕暈眩 0.75 秒,改版後大絕擊退 1.5 秒,這個控場時間改版後大家也要留意一下,若沒有韌性效果 1.5 秒控場時間等同洛里昂大絕。
2. 小丑 (大改)
被動 強化子彈
強化子彈存儲機制調整成可以儲存,最多儲存5顆
強化子彈新增獲取途徑:
1技能-命中敵方英雄2顆,非英雄單位1顆
3技能-命中獲得3顆
強化子彈額外傷害:120(每級+12)(+0.6物理攻擊)→ 3%目標當前生命值(每2級+1%)(+0.4 物理攻擊)
移除強化子彈的減速效果
一技能
新增機制:命中附帶30%減速效果,持續2秒
大絕
減速效果:附帶強化子彈的減速效果(50%~90%)→ 固定50%
減速時間:1秒 → 2秒
● 改版前單排玩小丑最大的問題是不管出什麼樣的裝備,後期都很難切前排角,所以你們在看職業聯賽時會發現出小丑的隊伍相較於出傳統射手的隊伍,原則上都會補個能解決敵隊前排的角色。
這次改版後,如果大後期的勇切前排分數是 100 分,改版前的小丑 20 分,改版後的小丑 50 分,這次改動雖說很努力朝切前排這塊調,但我看這數字還是不及格,有小丑的隊伍依舊要搭配好切前排的角色,不然後期容易出事。
改版後的小丑最要注意的點舊是強化子彈可以變五顆但強化子彈沒有緩速這件事情,取而代之的是一技能射到會緩,還有大絕緩速有兩秒這點,而備戰奧義魔紋跟改版前一樣就可,不用出什麼攻速流或暴擊流,強化子彈的傷害不會暴擊。
實際計算改版後殺後排一套 2A31A 兩顆強化子彈的傷害跟改版前同樣一套但只配一顆強化子彈只多了約 100 的傷害吧,不過戰鬥時間拉長,持續傷害是真的會高不少,強化子彈撇除當前生命值不算的話最少也會有0.4AD的傷害加成,改版後的小丑滿值得期待。
3. 安奈特 (大改)
被動 風語
每20秒獲得【風語】效果(未消耗時提升自身15%跑速),周圍有英雄施放技能或安奈特普攻命中敵人時加快1秒獲取,並在血條下方透過能量條展示獲取進度。
友方或自身血量低於70%觸發,為3m範圍內所有英雄回復275(每升一級+25)(+0.3魔法攻擊)點生命 → 友方或自身血量低於85%觸發,為4m範圍內生命最低的兩個英雄(可包含自身)回復225(每升一級+20)(+0.6魔法攻擊)點生命
一技能 風起雲湧
手感調整:技能前搖和僵直縮短
新增機制:中心區域命中敵人時加快1秒【風語】獲取,最多生效4次
中心區域額外傷害:目標2%最大生命值 → 目標1%最大生命值
二技能 風之束縛
移除被動雙防加成
被動護盾:300/360/420/480/540/600(+0.5魔法攻擊)→ 750/900/1050/1200/1350/1500(+1.0魔法攻擊)
大絕 煦風屏障
新增機制:如果召喚煦風時範圍內有友方英雄,則可再次施放(2秒間隔時間);如果未觸發第二段則返還30%冷卻;自身在煦風內時【風語】的自然獲取速度變為5倍
移除機制:解除控制效果
範圍內友方英雄增加40%跑速和30/40/50%攻速 → 範圍內自身和友方英雄增加20%跑速和50/75/100點雙防。
施放範圍:6m → 4.5m
煦風範圍:半徑3.5m → 半徑4.25m
煦風持續時間:2.5秒 → 2秒
控制時長:1秒 → 0.75秒
技能傷害:400/600/800(+0.5魔法攻擊)→ 300/450/600(+0.5魔法攻擊)
● 改版後安奈特在保排角地位會非常高,只要大絕開啟時裡面有隊友,兩秒後就可以再使用一次大絕,而且在大絕範圍裡面會增加些微雙防跟跑速,所以要打架就在安奈特的圈圈裡打,不過要注意的是大絕施放的距離變滿短的XD
雖然被砍了一點傷害跟自保能力,但是安奈特在改版後除了大絕可以施放兩次外,他的被動補血也被改得很強,觸發頻率變很高,如果說改版前平均一分鐘只能觸發一次被動,改版後一分鐘就可以觸發至少約四到五次的被動,續航力將會大幅提升。
估計改版後安奈特會從冷凍角變成五排的 T1 輔助,這保排跟續航力太六,五排保排陣是絕對沒問題,單排還需觀望看看就是。
4. 筱清
基礎屬性
普攻僵直增加0.066秒。
普攻射程減少0.5m,強化普攻射程不變。
強化普攻最多可儲存4次,血條下方增加印記條提示。
1、2、3技能的尋敵範圍改善,使得智慧施法結果更加準確。
被動 護體真氣
強化普攻的額外物理傷害:0.4 物理攻擊 → 30(每級+5)(+0.25物理攻擊)
強化普攻的回血:120(每級+30) → 100(每級+25)
施法技能增加自身物理防禦:50(每級+10)→ 30(每級+5)
一技能 流星趕月
移動速度:17m/s → 15m/s
物理傷害:240/290/340/390/440/490(+0.85物理攻擊) → 300/375/450/525/600/675(+0.55物理攻擊)
二技能 氣震山河
新增機制:最後一段傷害對目標造成1秒50%的減速效果。
新增頭頂指示條顯示,提示第五段的傷害和減速的生效時間點。
每段物理傷害:90/108/126/144/162/180(+0.4物理攻擊)→ 120/150/180/210/240/270(+0.25物理攻擊)
每段減少目標的物理防禦:20/28/36/44/52/60 → 15/20/25/30/35/40
大絕 浩然一炁
二段觸發機制:命中單位且使其成功觸碰地形 → 命中單位即可在3秒後施放2段技能,如果目標觸碰地形,則立即刷新2段技能冷卻時間。
新增機制:大招擊退的單位,在被擊退過程中,還會對其他敵方單位造成相同的物理傷害和0.5秒擊飛。
第一段物理傷害:240/360/480(+0.6物理攻擊)→ 300/450/600(+0.45物理攻擊)
觸碰地形的物理傷害:80/120/160(+0.2物理攻擊)→ 100/150/200(+0.1物理攻擊)
第二段物理傷害:160/240/320(+0.4物理攻擊)→ 200/300/400(+0.25物理攻擊)
● 是 BUFF,傷害部分把系數降低、基礎數字調高,計算完的結果是改版前後出全輸出裝的傷害是差不多的,但如果出半坦效益會比改版前高。
最重要的是筱清改版後大絕變簡單不少!
第一個是大絕把人擊飛後會有個撞球效果,若被你擊飛的人撞到其他人,會造成同樣的傷害跟 0.5 秒擊飛
第二個是改版前必須要壁咚才可以觸發大絕第二段,但改版後只要大絕有碰到人,不用壁咚,就可以有大絕第二段效果,如果成功把敵方單位壁咚還可以立刻刷新二技能。
改版後二技能的第五段也會多一個緩速效果。
整體而言改版後的筱清強度是提升不少,容錯率也變高,但還需要實測一下改版後的團戰狀況才能判斷強度。
5. 狄拉克
二技能 元-星隕
以散射形式發射時,對手最多受到一次散射的傷害和控制。
散射的單次傷害:100/120/140/160/180/200(+0.125魔法攻擊)→ 200/240/280/320/360/400(+0.25魔法攻擊)
散射的單次控制:0.4秒 → 0.5秒
● 散射只剩下一次傷害跟控制,散射就是二技能不要丟在牆上都叫是散射,改版前狄拉克二技能散射通常能打到2~3次敵方單位,所以這樣改肯定是下修,但我估計狄拉克地位依舊不錯,依舊 T1 角。
6. 圖倫
一技能 雷電光束
單次傷害:450/510/570/630/690/750(+0.78魔法攻擊)→ 500/570/640/710/780/850(+0.75魔法攻擊)
● OK 知道了 小小小BUFF,前期多 50 貼臉多 80;後期多 100 貼臉多 160
7. 維羅
被動 212奧義
移除了被動觸發期間的降防效果
大絕 狂斧·山崩式
冷卻時間:60/55/50 秒 → 50/45/40 秒
● 改版後蹲在地板時不會被降 10% 雙防跟大絕冷卻減少 10 秒,但我估計這角色還是比較適合待在冰箱。
8. 諾可西
二技能
護盾:200/280/360/440/520/600(+10%最大生命值)→ 100/160/220/280/340/400(+8%最大生命值)
● 諾可西崛起跟愛里崛起有不少關係,現在愛里猖獗,最好拿來對付愛里的角色就是諾可西,雖然護盾被砍不少,但依舊 T1,只要對方出了愛里,就把諾可西跟呂布拿出來鞭她就對了。
9. 薇菈
一技能 夜魅鬼蝠
冷卻時間:7秒 → 6秒
二技能 色誘之術
冷卻時間:10/9.4/8.8/8.2/7.6/7 秒 → 12/11.4/10.8/10.2/9.6/9 秒
● 我這季最愛玩的角色之一就是薇菈,這改動綜合下來是 NERF,二技能多兩秒真的會很久...,一技能少一秒沒啥差,反正你大部分接技能都是 2311 為主,安全起見下一波都是要等到二技能冷卻好,多等兩秒會差挺多,再加上薇菈是一隻主點一技能的角色,等於改版後薇菈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二技能秒數都要等 12 秒。
這 nerf 算偏重,以我這季巔峰薇菈 90% 勝率以上的判斷,估計薇菈強度會從 T0.5 -> T1~T1.5
10. 愛里
被動 斬
真實傷害:150% → 136%(每升一級+1%)
大招 龍
冷卻時間:40秒 → 60/50/40 秒
● 如果沒有呂布、沒有諾可西,這角色改版後依舊無法無天,這是高端場的部分。非高端場的愛里完全不用想,就是移動大便,這角色目前不是強到要 BAN 就是弱到要 BAN,沒有中間值可言。
11. 摩恩
被動
修復技能描述中吸血時間的顯示錯誤(持續時間1秒 → 1.5秒)
一技能 戰術裝填
物理傷害:25(+0.95物理攻擊)→ 50/55/60/65/70/75(+0.7物理攻擊)
二技能 衝擊彈幕
減速效果:30% → 50%
減速時間:2秒 → 1秒
● 改版前滿裝一技能一顆子彈暴擊傷害約為 1,650,改版後暴擊剩下 1,330,兩顆子彈會少 640 傷害,約莫少了 20% 傷害。
改版前摩恩勝率霸榜滿久了,這波會從神壇上跌落~~不過估計還是有個 T1。
12. 查戈納爾
大招 水域結界
修復了開啟時使友方提升20%跑速,持續1秒的效果失效的問題。
● OK
13. 洛里昂
被動 永續
修復了電磁球在體外放電偏快的問題(0.5秒攻擊一次 → 0.75秒攻擊一次)
● 小 nerf,依然堪用。
14. 卡莉
大絕 靈魂脈衝
調整了大招的指示器,使得其與實際傷害範圍更加相符
● 白話文就是改版後卡莉大絕會短一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朕知道了。
15. 納克羅斯
二技能 幽冥鬼步
調整了指示器半徑(4m)和實際位移距離(6m)不相符的問題
大絕 幽冥亂舞
修復大招結束後免控還短暫存在的問題
修復身後存在過大判定範圍的問題
修復最後轉身時判定也會跟隨轉動的問題
判定寬度:+1.5m
● 白話文:改版後二技能少了 1/3 的位移距離,大絕看起來會改掉刷的到身後 1.5 個身位這部分。
16. 潘因
大絕 謝幕
修復了在落地位置會多造成50%魔法傷害的問題。
修復了沿途傷害比例略高於50%魔法傷害的問題。
● 依舊是可以用的 T1 打野角。
17. 緋淚
一技能 刺骨
減速比例:30/34/38/42/46/50% → 50%
二技能 纏魂
減速比例:30/34/38/42/46/50% → 50%
大絕 奪命
位移速度:37.5m/s → 25m/s
後搖時間:-0.2 秒
命中判定時間提前 0.133秒
● 大絕改動的白話文為:
落地速度變慢
落地後的僵直時間少了 0.2 秒
大絕的傷害會更快出來 (話說 原本不是就很快了嗎??
18. 莫拉
被動 裂隙
滿層前的印記持續時間:3秒 → 5秒
一技能 破空之刺
修復殘影特效和實際位置存在小幅偏差的問題。
魔力消耗:80/90/100/110/120/130 → 60/70/80/90/100/110
● 一技能殘影的那部分沒啥差,被動印記持續時間變長到 5 秒可以更好疊四層,但我估計目前在打野位依舊稍弱 T2 。
19. 亥犽
一技能 驟雨
修復了受到控制時子彈沒有被正常中斷的問題。
● 這個問題從亥犽剛出就存在了,大概存在了三年有了吧,你不說我還以為是你官方就是想要這樣子的設定XD
20. 蘿兒
一技能 聖光之痕
僵直時間:-0.066 秒
● 蘿兒這角色的僵直時間動之毫釐,差之千里。改版後需要實測看看一技能少這 0.066 秒會差多少。
21. 齊爾
一技能 風刃
修復了技能最遠處只能造成一段傷害的問題。
調整了技能指示器的範圍,使其與實際射程更加相符。
● OK
22. 蘇離
一技能 血.瞬隱
強化普攻:位移至敵人身後 → 位移至敵人身前
● 追擊能力下降,這是 Neil 惹的禍,請寄他刀片。
23. 科里納卡
一技能 恐怖蟲災
僵直時間:-0.066秒
二技能 邪惡觸角
僵直時間:-0.133秒
位移速度:15m/s → 20m/s
大絕 暴怒飛蝗
二段位移:增加0.2秒前搖
● 一二技能變順了,二技能還變快了,但大絕第二段會卡一下才跳出去,呃....不明所以的改動。
24. 史蘭茲
二技能 活力之躍
位移速度:10m/s → 15m/s
僵直時間:-0.133秒
調整機制:無法再透過緩存施放移除一技能的前搖
● 乍看之下裸丟二是 BUFF 但 一接二 或 二接一 時會卡一技能的前搖一下,總結算 nerf,沒想到兔子還會被 nerf。
25. 弗洛倫
一技能 落英
修復提前打斷施法可能導致花朵位置錯誤的問題
二技能 拂花/拂塵/拂心
修復一段減速比例會隨等級成長的問題
● 差異不大。
26. 趙雲
一技能 龍血啟動
加速比例:80% → 50%
加速時間:2秒 → 3秒
二技能 龍戰於野
攻速加成:100/120/140/160/180/200 % → 200%
大絕 龍王之怒
僵直時間:-0.133秒
落點位置:目標身前 → 目標位置
● 身為塔哥麻吉,我對趙雲目前的理解度肯定高,容我分析一下。
首先一技能的改動對很會抓進場時間的老趙來講是 nerf,速度越快越能出奇不意的貼上,但講究進場時機的掌握度,對進場掌握度不好的人會是 buff。
二技能攻速加成影響最大的是前期吃野速度以及前期碰撞強度,趙雲在打野角裡前期算吃野慢的一隻角色,而這次改動後趙雲前期吃野速度估計從慢->偏慢,跟其他打野角比起來,前期的碰撞能力仍偏弱。
大絕改成目標位置等同於位移距離變遠、追擊能力變強。
很遺憾,對於這次的改動,我判斷趙雲依舊是虐菜角,要打 SS 場或巔峰前百還是有點勉強,S以下的場出趙雲完全可以唷。
27. 塔拉
大招 鋼筋鐵骨
持續時長:6/7/8 秒 → 5/6/7 秒
每秒生命恢復:6% → 8%
● 些微改強,塔拉依舊是一隻要看陣容出的角色,平常 T2,陣容對了可以 T0。
28. 依夏
一技能 夢中菇
移除:強化1技能的蘑菇在2.5秒後爆炸造成範圍魔法傷害
新增:強化1技能造成額外20%的魔法傷害(相比於普通一技能而言)
二技能 夢中引
移除:2技能擊飛落地後0.5秒的30%減速效果
大絕 夢裡尋花
新增:觸碰結界邊緣時,會受到持續2秒50%的減速效果
● 一技能蘑菇要等 2.5 秒爆炸後才有傷害,在實戰中不容易觸發到這個爆炸傷害,改版後改成額外 20% 算滿不錯的改動,讓傷害量穩定。
改版前大絕最大的問題是太容易逃脫,很難真的關到人,改版後大絕一樣很好逃脫,但是容易觸發到兩秒的 50% 緩速效果。
改版後依夏估計還是偏弱,但當對方機動性極差的時候可以拿來玩玩。
29. 卡瑞茲
調整了2技能的施法手感,現在開啟2技能瞬間,不再有短暫的卡頓。
● 這隻我也滿期待的,二技能沒有前搖會變得好開戰非常多,估計從冰凍青蛙變 T1 青蛙。
30. 朗博
普攻射程增加 0.5m
● 不好意思 所以 呃...你是想當 AD 嗎
【其他機制優化】
1. 能量機制調整
對於施放技能消耗能量,且能量自動回復的英雄,我們改善了基底的能量回復運算機制,讓能量回復的時機更合理。將影響到的英雄有:亥犽,潘因,拉茲,弗洛倫
改動前:
隨時都在回復能量,每隔一段時間回復一定的能量。
改動後:
能量不滿時才開始回復能量,每隔一段時間回復一定的能量。
● 簡單來講就是小小小下修,少了有機率突然多回一點點點點點點能量的小確幸,這些能量角主要回能量的手段還是靠技能組為主,改版後少的那個根本沒差喇,那個一點點真的是只有一點點點點點點點點點。
-
#養鴿 #傳說對決 #改版懶人包
#20210420改版懶人包
#五五好團結
#大廳音樂終於換了
#屏幕邊緣指示附近敵方英雄位置必開
#五排封塔很有戲
#司科德重製後要點智力
#小丑有五發強化子彈
#安奈特大絕撞兩次
#卡瑞茲估計會解凍到T1
-
【斂財區】
五五好團結 (下) 四隻重點英雄改動篇 http://180yog.piee.pw/3dz37a
五五好團結 (上) 非英雄改動篇 http://180yog.piee.pw/3etzav
每周一晚上八點準時發佈傳說片
傳說普通奪寶保底多少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寒假書單
女兒上大學之後,依然持續閱讀,她常常在捷運圖書管借回來一些很不錯的書。所以除了給孩子的書單之外,今年我也介紹一些我覺得「很有感覺」但不艱深的作品,給大家參考。
#散文類:
我媽媽的寄生蟲(木馬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3445
林蔚昀這本自傳性質的散文,書名很「雙關」。字面上看,因為她的母親是一位寄生蟲教授,曾經在自己體內養過40餘隻鉤蟲,因此作者用各式各樣的寄生蟲當篇章名稱,以其特徵來引述母親、家族、自己、生活、求學......等等故事,有的頗有奇趣、妙不可言,也有的令人驚嘆、匪夷所思。比方寄生蟲曾經影響過歷史;也比如說寄生蟲會恩愛一生......等等。
然而另一層面,作者因憂鬱症歷經休學、自殺、強制入院.....且在波蘭以文字工作謀生,在情感、經濟上依賴母親,因此自稱為「母親的寄生蟲」。她在深切的剖析自己,讓我們看到躁鬱症患者內心所有的赤裸裸、不堪及黑暗之外,林蔚昀也提出了很多對於「寄生」與「獨立」的獨特看法:例如,因為錢賺得不多而無法經濟自主的年輕人,是否就不能稱之為「獨立」?寄生蟲是否就一無是處?讓人在不忍之餘有深刻的感觸。
這本書是女兒先看完之後,極力推薦給我的,我翻開第一章之後很快就被吸引。雖然本書的寫作風格並非我一向習慣的筆調類型,然而卻帶給我很不一樣的閱讀感受,我覺得很適合高中以上學生及成人閱讀。
泥地漬虹(大塊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8994
這本書也是女兒在圖書館借回來的,放在餐桌上。我下課回家吃宵夜,一邊順手拿起來看。閱讀第一章便不禁驚嘆於作者細膩質樸,卻又溫潤晶瑩的文字,書寫大地、農作、醃漬、蔬果以及女性身軀、同志愛情之美。
我情不自禁的一篇又一篇往下閱讀,竟然一口氣把它讀完了。上網搜尋介紹,才知道這本書入圍了2020國際書展的非小說類獎項,作者陳怡如是一位在宜蘭冬山務農的女同志。她的筆觸雅緻悠遠,就像漬物飽含了陽光的溫暖,又帶有發酵之後的濃郁香氣,令人愛不釋手。
隔天女兒發現我把書看完了,笑問我好不好看?她說:「她書裡面寫的東西讀起來都好好吃😋喔!」哈哈😄原來女兒這個貪吃鬼,是因為這個原因借回來的!😄
記一忘三二(東美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4697
如果你想找一本輕鬆、幽默,看了讓你開懷大笑的散文,李娟寫的新疆阿勒泰日常「記一忘三二」便非常適合。據說這是李娟在台灣出的第六本散文,慚愧的是我對她並不熟悉。
然而她筆下到處藏錢、最愛炫耀來台灣遊玩過的誇張老母親、春夏秋冬炸熱酷寒的阿勒泰、雞牛貓狗滿屋跑的寵物、還有相親談戀愛種種糗事及趣事,卻讓我覺得她彷彿一位認識許久的老朋友,在身旁即興搞笑演出,引得人身歷其境、樂而忘返。帶這本書在外面看的時候,小心不要笑太大聲喔!
星星也偷笑(小天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1275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散文作家除了琦君、林良,就是桂文亞。我中學時期,曾經因為著迷於她的散文,瘋狂到把整篇文章抄錄在筆記本上!她的文章典雅流暢,文字雋永,寫童年故事幽默風趣,寫風景遊記優美清麗,談情說理從容自在,非常適合拿來當作寫作教材,或是國中、小學生的閱讀範本。推薦大家常常閱讀,保證文筆會大幅度的提升喔!
#短篇小說類
繞頸之物(木馬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270
「繞頸之物」是我在開車的時候,聽到蔡詩萍在廣播中介紹,特意去找來看的。作者阿迪契在奈及利亞出生長大,至美國念大學和研究所,是獲獎連連的小說家。「繞頸之物」寫的是真實的非洲,不是我們想像中只有貧困與與飢民的非洲,而是主題廣泛的非洲。有非裔移民的婚姻危機;有戰爭洗禮下的陌生人情;有政治尋仇後犧牲兒子的痛苦母親;也有傳統家庭中不被重視的女兒與女人。阿迪契筆法老練,文字穿透力十足,喜歡文學小說的人會為之動容。
#職人小說類:
山神(鏡文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4282
未完成的道別(時報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8976
跆拳少女(九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66
我一向蠻喜歡看職人小說的,除了能夠增加專業知識,也能體驗不同職業的人生。以上三本職人小說,前兩本適合國高中以上學生、成人閱讀,「跆拳少女」則是九歌去年兒少小說獎的冠軍作品,國小中年級以上即可閱讀。
「山神」是作者蒐集巡山員資料所寫成的第一本台灣「森林巡山員」故事,描述初人社會的大學畢業女生,為了想找出父親離家的原因,體驗山林生活,因此奮不顧身投入巡山員的工作,在體驗翻山越嶺的體力、意志力考驗後,又歷經培育林木、維護國有土地、森林火災、對抗盜木山老鼠⋯⋯的種種艱難,終於理解了父親的堅持並且尋覓到真愛。
「未完成的道別」是博仁醫院心血管主任蘇上豪醫師的作品,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心血管主治醫師,在醫院撿到一本「手術秘笈」之後的種種懸疑遭遇。包括醫院的手術台上驚心動魄和時間競爭,醫院升遷之中的潛規則、派系鬥爭的黑暗面⋯⋯,栩栩如生呈現白色巨塔中的秘密。就小說結構和描寫功力來說,本書或許算不得上乘作品,但我覺得看手術台上的專業及真實開刀過程,還是很過癮的喔!
「跆拳少女」顧名思義寫的是跆拳道選手的練習、比賽生涯,女主角從小跟媽媽相依為命,生活艱難,然而雙胞胎妹妹卻跟著父親在美國生活,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然而,她們竟然同為跆拳道選手,而且即將在道場上相遇競爭......讀者在進入跆拳的世界領略辛苦的訓練、比賽過程之餘,也能看到一個少女心靈上的成長。
#復刻經典長篇小說類:
魯賓遜漂流記(自由之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446
小婦人復刻精裝版(150週年紀念)(野人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309
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勇氣正義、生命啟示精選(台灣東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373
前三本都是原文全譯本,精彩好看就不必多說了,「魯賓遜」、「格列佛」一向是我小時候的心頭摯愛,很可惜現在很多孩子竟然沒看過!「小婦人」去年重新搬上銀幕,但我覺得還是原著最好看!最近很多家長問我,有沒有好的愛情小說可以介紹給青少年?我覺得「小婦人」當仁不讓呀!這幾本書程度好的國小高年級、國高中生、成人都可以看,是永不磨滅的經典作品。
至於「東方出版社」則將「魯賓遜漂流記」、「十五少年漂流記」、「安妮的日記」、「俠盜羅賓漢」、「唐.吉訶德」、「海倫.凱勒」的改寫版合併為「勇氣正義」精選;「愛的教育」、「湯姆叔叔的小屋」、「小王子」、「老人與海」、「伊索寓言」、「青鳥」合集為「生命啟示」套書。
當年這套書的譯筆都是赫赫有名的名作家,這次換了新封面,孩子的接受度明顯大增,我的學生都很喜歡喔💕,除了「魯賓遜」、我也推薦「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改變美國歷史、甚至引發南北戰爭的小說,真實呈現了當時美國南方社會慘絕人寰的黑奴故事。對於近來再度燃起種族歧視的議題,是很棒的教材,亦是非常精彩動人的作品,非常適合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
魔女宅急便(全系列8冊中文版首度完整上市)(小麥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337?loc=M_br_60nq68yhb_D_2aabdc_B_1
歷時32年,全系列8冊
中文版首度完整上市
全球獨家限量珍藏魔女書箱
內含:12張日本原版插圖萬年月曆、「魔女」導讀特刊,收錄角野榮子「給臺灣讀者的序」
不管過去多少年,不管吉卜力的動畫看過多少次,打開「魔女宅急便」的書箱,我還是忍不住一本接一本,樂此不疲。小魔女琪琪的魅力魔幻,真是凡人無法擋呀!而且書裡面比起動畫,有更多細膩的描述,對於中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美好純真的作品喔!
森林報報(木馬)春夏秋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7494?gclid=Cj0KCQiA3Y-ABhCnARIsAKYDH7thzcbbQYBJboaUNv7M3QRoYXmRG6yRNNToUY5_Is_gkJfeORfjANcaAin4EALw_wcB
這一套俄羅斯作家書寫的大自然故事,已經是教科書級經典,少年改寫版、兒童版歷來出過很多次。俄羅斯四季分明,景色、動植物、昆蟲......變化顯著,極能呈現四季自然界之美。這次木馬全譯本找來新的插畫家重新出版,內容細膩精彩,百看不厭,是自然科學+文學的必讀作品,喜歡大自然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
#兒少議題類小說(國小中年級以上)
櫃檯沒大人(博識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218
好久沒有熬夜把一本厚厚的少年小說一口氣看完了!「櫃檯沒大人」卻讓我一翻開便欲罷不能。
本書作者凱莉楊在90年代跟著父母從中國移民美國,她將自己的童年經歷融入本書,描寫一個熱愛寫作的小女孩,一面協助父母在汽車旅館工作,包辦櫃檯接待,一面努力學習英文,企盼能贏得徵文,幫父母擁有一座自己的旅館。
他們一家雖然飽受殘酷老闆的欺凌,卻仍偷偷協助其他移民、努力過著樂觀、充滿希望的生活。小女孩也結交了許多在「貧窮的雲霄飛車」上飽受歧視、但仍然善良溫暖的「有色」朋友。然而,中國的快速崛起,讓這一群辛苦在美國底層社會苦苦求生的新移民產生了強大的心理衝擊,究竟美國是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想樂園?本書有非常令人感慨的深入描述。
蘋果山丘上的貝絲(小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7486
這本帶有強烈蒙特梭利精神的小說,是我很喜歡的一本作品,只可惜因為封面做得比較古典,書名比較平淡,總要費唇舌推薦半天,學生才願意試讀。其實故事真的很精彩緊湊喔!
故事女主角貝絲失去了父母,在城市姑姑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是一個弱不禁風、害羞內向、敏感緊張的小女孩,卻在因緣際會之下來到了「蘋果山丘」的安妮阿姨家,接觸到了迥然不同的農家生活。
從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養尊處優,到接觸風霜雨雪的大自然,事事需要自己動手做,貝絲逐漸蛻變成一個健康強壯、自信積極、靈巧勤勞的樂觀女孩。後來,她還經歷了一場冒險,差一點回不了家呢!但是她靠著自己的機敏,勇敢的找到了回家的方法喔!
愛的科學實驗(東方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487?sloc=main
這本近似日記體的小說,非常活潑易讀,故事主角是兩個調皮搗蛋、很有個人特色的閨中密友,在學校、家庭之間發生的種種情事。然而探討議題其實很沈重,因爲女主角的母親得了憂鬱症,為了希望母親能變回從前的樣子,女孩努力的想要找到媽媽從前熱愛的鈷藍花,希望能改變一切。
我覺得這本書裡面最有趣的部分是看到國外學校的「科學教育」,教師是如何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精神及科學方法,獨立完成一個研究計畫或是實驗。雖然是一本小說,其中也可以看到西方家庭重視心理諮商、教師重視孩子個別差異的狀況,與台灣的科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寫給媽媽的深夜日記(小天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618?gclid=Cj0KCQiA3Y-ABhCnARIsAKYDH7sSIh3x4BF6uJr3_GRSENQrX3G887hv4sAeR-Pruljqh9UHEBHpflMaAs7bEALw_wcB
這本書的時空背景很特別,是七十年前印度脫離英國統治、甘地絕食、印度分裂出巴基斯坦的時代。「為什麼宗教信仰不同,人們就要對立?」年僅12歲的妮夏患有失語症,不常說話的她把一切的疑問都寫在日記裡。
妮夏難產而死的母親是穆斯林、醫師父親卻信仰印度教。他們所住的地方即將變成巴基斯坦,因此必須連夜遷徙逃亡,以免遭到不同信仰的偏激者殘害。妮夏將一路逃亡的心情與過程,仔仔細細的寫在日記裏,和天上的媽媽一起分享。
全書充滿異國風情,尤其描寫印度的飲食、生活、宗教信仰及政治,是兒少作品中較少見的。本書亦是紐伯瑞銀獎作品。
#奇幻小說類:
長腳的房子(三民)國小中年級以上適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564?gclid=Cj0KCQiA3Y-ABhCnARIsAKYDH7uJunqmyzeHFs3nW7QpiaDn-hxDLbP9_14ZoSc8LTnww1rWOmxHdakaAhBVEALw_wcB
去年的奇幻作品真的都很好看,我非常喜歡這本「長腳的房子」,無論是故事、劇情、創意、奇幻場面、主旨、甚至是翻譯,幾乎都無可挑剔!
作者以斯拉夫童話中,守護亡靈的女巫「芭芭雅嘎」傳說作為故事主軸。十二歲的瑪琳卡,她的祖母就是一個「芭芭雅嘎」,自從她有記憶以來,就跟著祖母住在長腳的房子裡,幫忙祖母準備食物、用品,上山下海的四處引渡亡靈。
瑪琳卡夢想過一個平凡女孩的生活:住在普通的房子裡,和普通人做朋友。然而她唯一的朋友卻是這幢長著一對雞腳的怪房子,不但不能離開,而且常半夜三更就搬到陌生的地方,醒來之後,一切又要從頭開始。她痛恨自己的宿命,想方設法逃離,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然而,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她逐漸發現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也經由努力獲得重生,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獨ㄧ無二的道路。
生命意義的探索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課題,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類似的掙扎。書中每位亡靈在引渡之前,都要帶著這一生最大的收穫與祝福離開,好幾次讓我感動得無以復加。這本書非常適合青少年,也適合仍然不斷摸索人生道路的成人讀者,整本書充滿濃濃的斯拉夫風情,其中更有許多動人的奇幻情境,栩栩如生的筆觸讓人如同身歷其境一樣,璀璨華麗。
殺戒(博識)國高中以上適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0031?gclid=Cj0KCQiA3Y-ABhCnARIsAKYDH7t6eXEtNew8vGJMJGIx0Q_bh7xR3Sh7RGoTLUrzsQnabgGTCeh0stgaAtmlEALw_wcB
當人類的科學與文明臻至極限,壽命得以無限期延長,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逆齡、青春,只是人口不能無止境成長。於是,減輕人口壓力的責任交到了「刈鐮」手上。刈鐮有權奪走人們的性命,在戒律的規範下執行殺人任務,擁有崇高地位。
席翠拉和洛文被選為刈鎌見習生,因為最不願意殺人的人才能獲選。他們開始學習各種殺人技藝。但受到刈鐮組織的權力衝突波及,讓他們陷入只允許一個人存活的生死陷阱。
這部小說題材大膽、創意,劇情緊湊,一開始「刈鐮」的出場便充滿震撼力。作者繼「分解人」四部曲之後,新作再度橫掃暢銷書排行榜,並一舉拿下了普林茲文學銀獎。「當人類不會死亡」生命的意義何在?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少年AI(九歌)國小高年級以上適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000?loc=M_0009_003
九歌兒少文學獎第二名作品。AI人工智慧、機器人、虚擬實境遊戲、科技與人倫.....這是現代科幻小說中最受歡迎的元素,卻跟現代年輕人距離最遠、最不熟悉的「傳統戲曲」做了巧妙的結合一一是《少年AI》這部作品中,最特別的地方。透過傳統戲設計成的關卡,將「感情」這個人類與機器最大的不同之處,鑲嵌其中。(抱歉書名中的A應該是上下相反的,但我打不出來,僅用A字替代。)
印記二部曲(青林國際)國小高年級以上適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547
「印記一、秘密與審判」這本奇幻小說的設想很有創意:在「聖石鎮」這個地方,所有人一生中重要的事情,都會在皮膚上留下印記,而這些美麗的圖騰和刺青皮膚,在死後則由專人剝製下來,審判過後做成「生命之書」,讓家族永久留存。
然而有一小部分「空白人」是白女巫的後代,他們反對留下印記,因此遭到驅逐。執政者一直教育人民應當誠實無欺、留下印記,並以留下「生命之書」為家族榮耀。
然而主角萊歐拉的父親死後,皮膚卻遭竊了!偷走父親皮膚的人是他的好友。在追蹤父親的秘密時,萊歐拉才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原本自小到大所深信的一切,原來都是統治者的獨裁工具,萊歐拉的世界在一夕之間崩解,她必須仰賴自我的獨立思考,重新塑造對於世界的認識。
「印記」用生動的故事映照現實社會,鼓勵年輕讀者在面對社會慣常、集體價值觀時,時時保持獨立的思考及勇於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這是這本科幻小說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冰花之蜜(小魯)國小低年級以上適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023?loc=P_0001_090
兩個青少年要跟著爸爸到沒有網路、沒有電、也沒有鄰居的荒山野地去拜訪爺爺的木屋,絕對是一件怨聲載道的苦差事。更何況還沒進門,爺爺竟然就摔了一跤,爸爸只好丟下兄弟倆,回頭帶爺爺去城裡醫院檢查。
這下可好,兩兄弟簡直無聊到快要發瘋!沒想到,就在這棟木屋的閣樓裡,竟然出現了一個精靈!而且因為兄弟倆的疏失,竟把聖誕節才可以出現的聖誕星給放上天空去了!這下,該怎麼辦才好呢?這場奇遇,讓兄弟倆度過了一個這輩子最驚險、刺激的聖誕節。
#自然科普法律類: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犀牛、樹懶、棕熊、亞洲象、台灣黑熊、石虎,愛的庇護所紀實(有方出版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942
你知道為了保住野放小犀牛的命,必須先為他們進行「去角手術」?你知道棕熊面臨人類大量的捕殺,正從十七個國家中滅絕,在俄羅斯境內高速公路兩側,就都是一攤一攤的棕熊標本攤,輕易可以買到整張熊皮、甚至整頭熊?你知道石虎寶寶,從照養、訓練到順利野放,卻仍難逃死亡劫難?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是一位勇敢而執著的女記者白心儀與她的攝影隊伍,拍攝採訪一個個在絕望中不放棄希望、救傷與保護的故事,也帶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尚有那些窮盡一切努力保護動物的無名英雄。她將她實地拍攝的紀錄,化為一篇一篇殘酷又溫暖的文字,我紅著眼眶閱讀之餘,也不忘記要推薦給大家,請用力支持她繼續做對的事。
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秘(如果)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415
為什麼可以從屍體變化推斷死亡時間?割傷和刺傷哪個死亡率比較高?如何從傷口的狀態推測凶器和死因?怎麼判斷孩童受傷究竟是不小心或是受虐?失足落海究竟是意外還是惡意詐領保險金?來一趟人體驚奇大旅行吧!
這本「法醫才看得到的人體奧祕」剛開始我怕內容太恐怖,沒想到每次拿出來都會造成學生狂搶書的局面,因為彩色手繪的圖文真是太精彩了!實在是一本大人小孩都會有興趣的書呀!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成被告?》三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500
7歲開始打造法律素養:父母與老師都需要的法律教養書(四塊玉文創)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048
以上這兩本都是寫給孩子看的法律「故事書」,因為寫作的手法都是由故事入手,所以很容易閱讀。我介紹給學生看時,剛開始看到書名很抗拒的學生,翻開之後竟然一天就看完了,而且都讚美「很好看喔!」
三鎖之門(博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1254
這是一本以物理學知識為主題的玄疑小說。作者以物理學專家、參與過許多研究計畫的專業知識背景,迥異於一般半懂不懂的科幻作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物理學的概念。像是粒子、反粒子、量子、夸克、宇宙膨脹.....等概念,以專家也擊節讚嘆的創意比喻,給予孩子物理學的啟蒙。更重要的是,小說很好看!
古典文學:
戰國策(好優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476?loc=M_0009_015
戰國策裡其實有很多有趣經典的小故事;像是耳熟能詳的「荊軻刺秦王」,拍成電影的「墨攻」、「秦俑」等原著便是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亦被譽為中國三部說話經典之一的史學鉅著,記敘了戰國時代各思想家、縱橫家、軍事家、政治家,利用機智言談及生動寓言,達到嗆國君、說服退兵或進軍、影響上位者決策......之目的的政治遊說經典。其中最為精華之處,即縱橫家的辯論技巧及政治謀略。
繪本圖文類:
小兒子1、爸爸是夜晚暴食龍(親子天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407
本書是由王文華改寫駱以軍原著散文《小兒子》,原著是駱為第一人稱的敍事者,較適合大人閱讀;王文華將之轉換成小兒子阿甯咕的視角,描述好笑的爸爸與家庭生活,童言童語、逗趣搞笑,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不但打破傳統父子觀感,還製成動畫、繪本、讀本、漫畫四棲,甫獲第54屆金鐘獎短篇動畫獎喔!
森林裡的小松鼠:岩村和朗給孩子的春夏秋冬繪本(全套4冊)(小天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582
小天下的這套書精美絕倫,畫得非常無邪、無憂、無慮,相信很多爸媽看了都愛不釋手。
一目瞭然的國際衝突(聯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767
聯經出了一套「世界公民」系列,像是「不可不知的國際條約」、「難民:世界上最悲傷的旅人」、「世界貧窮:我們窮不是因為懶惰」、「聯合國都在做什麼」......針對全球國際議題,規劃的一系列圖文書,這是其中一本。
我覺得這個系列很不錯,藉由閱讀培養孩子的世界觀、國際觀、開闊眼界、培養同理心,同時認識不同國際的議題,而不是眼中只有台灣。生動活潑的插畫及豐富的圖片,讓孩子更能認識這個世界。
全系列共五本,一書一主題,以詳盡的文字和活潑的插圖,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有更深入,且極為必要的認識,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
#親子教養諮商類: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寶瓶文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1282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遠流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580
擁抱叛逆期(四塊玉文創)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872
青春期的腦內風暴(高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6279?gclid=Cj0KCQiA3Y-ABhCnARIsAKYDH7t44L-Vj0taPXie-QQZgaHNsKL1C3rwYFRVXPigrk_Jtd9dr-q-L-gaAsN7EALw_wcB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高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139
我最近看了五本跟心理諮商、教養有關的書籍,收穫良多。
《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作者謝依婷是一位兒少心理醫生,在兒童&青少年的心智科診間,紀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讀起來怵目驚心,像是四歲女孩拿玩具刀,瘋狂地把黏土人切割成碎塊,原來她長時間慘遭娃娃車司機性侵;還有文靜乖巧的女孩反鎖房門,一口氣吞了五十幾顆藥,原來她遭受霸凌,深陷憂鬱深淵;看起來陽光的女孩,竟想用毛巾勒死自己!原來她長期受到父母的負面狀況影響。
這些故事也有些讀起來令人喟嘆。例如:媽媽假裝不知道女孩戀上同性,那種沉默,令她窒息;少年穿著全身迷彩、戴頭盔、背刺刀,坐在書桌前面念書,是亞斯執著的特質;還有過動的孩子,明明有機會治療,卻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時機.....
藉由一個個的案例,凸顯了謝醫師所說:「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在孩子陷入情緒困境時,家人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困難,陪伴他找到專業的治療師、醫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本書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長期輔導少年犯的日本精神科醫生,他在觀察與研究之後發現,我們常認為犯罪少年不知悔改、沒有同理心、缺乏判斷力、情緒衝動,其實是「認知」上出了問題。
犯下殺人、強暴的少年重刑犯,並非天性兇神惡煞、攻擊性強,他們大多數是無法適應一般教育的孩子:班上成績倒數、容易生氣、丟三落四、無法融入團體生活、遭到排擠和霸凌。
因為認知能力不足,造成在學校學習的程度低落、無法跟上進度,自信心潰堤,於是容易走上歧途。這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就不斷透過「問題行為」發出「求助訊號」,然而,卻沒有得到適當的幫助。宮口醫師教導家長和老師每天只要花五分鐘,以不會傷害兒童心靈的「認知功能強化訓練」,便能夠逐漸改善認知能力。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喔!
第三本《擁抱叛逆期》作者羅可是一位學校的輔導諮商師,專長是與孩子談心、深入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問題。閱讀本書,家長可以學習到如何與孩子說話,以及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技巧。翻開目錄,都是家長常見的問題:不寫功課、沈默不語、與同學衝突、嗆老師、憂鬱.......而羅可老師則一一予以破解。
第四本是「青春期的腦內風暴」。這本書稍稍有點厚、有點硬,專有名詞比較多,不過對於青少年多腦內生理構造與解析非常清楚,而且從生理面來談,感覺十分客觀而且證據充足,只是可能要有些時間和耐心慢慢看。
最後一本我真心推薦所有有女兒的媽媽等應該去看一遍,我覺得幫助真的很大!最近我身邊很多朋友的女兒情緒出狀況,憂鬱、拒學、崩潰焦慮的比例很高,尤其最近快要學測、會考了,我覺得做父母的如果能夠了解如何面對及引導女兒的情緒,會很有幫助。「我們的女兒怎麼了」作者是非常有經驗的女校諮商師,對女孩問題觀察入微,而且提出了很多專業解決問題的作法。我覺得這本書對我自己放鬆心情也很有幫助,因此我也送了女兒一本,叮囑她一定要看。
傳說普通奪寶保底多少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練先生,太樂觀了。六桶冷水會令人清醒?不,我都說過幾個類似的觀點,結果惹來什麼?泛民打手連登招呼呀。因人廢言,乃方塊字文化。見你可以棒打再有利益之時,那些賤貨一定會不留情面的拿著你的文章說「剩係識潑冷水」、「咁叻你做過咩?」來招呼你。有些說話都是自己私下說好了。香港人要死,就由得他們尋死好了。
#流亡就是無能
#不是我說的
#我quote練生quote㗎咋
#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
//今天和大家談香港社會運動的海外翼。當本土翼遇到前所未有的壓阻力之後,不少香港人寄望海外翼有所作為。一些響叮噹的社運骨幹透過各種途徑離開香港到海外立足,這些人物帶着不少港人祝福飄洋過海到異域,矢志做外國政府和民間的游說和解說工作,也盡力在香港人社群裏發揮影響力,壯大各方對香港民主自治運動的支持。游說似乎真有用。近月歐美政府的一些作為,包括對若干「鎮壓有功」的中港黨政幹部制裁、為香港人提供「救生艇」、犧牲若干自身經濟利益同香港攬炒等等,反映了國際線上的汗馬功勞。不過,我認為香港人看了先別高興,倒應該也很快看到,儘管各國有所行動,但中港軸心政權並沒有絲毫退縮,反而加倍鎮壓、氣勢如虹。
如果這個全景象令人有點泄氣,那麽我還可以給大家澆幾桶涼水清醒清醒。
一、人權說帖不是符咒
首先要明白,國際游說有個限度,而這個限度,在一些最賣力、最同情香港人的國家裏,已經幾乎觸碰到了,往後難再有甚麽突破;也就是說,游說已經到了經濟學說的收益遞減區,事倍功半無可免。游說存在極限,因為事實上各國是為了你香港人在捱義氣──看到你的人權受壓,引發了他們的同情心,對中港軸心政權作出制裁,但制裁對他們而言是有經濟和其他各方面代價的;他們要對自己的國民負責,包括在經濟方面負責,不可能無限度付代價替你打人權仗。這不能怪人家。
說到底,你若要民主要自治要光復,主要還得靠你自己付出,人家不可能代你去搞這個那個革命,國際政治的餐牌上,沒有這一道免費午餐。辛亥國民革命成功推翻清帝國,關鍵恐怕不是英法日俄等國的道義制裁罷?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在旁支持,最後還是十三州殖民地的建國者拿了槍炮把英國人的十倍兵力打垮了。中共打敗國民黨,有蘇俄的强大支持,但關鍵還是他們的三大法寶特別是最後階段的那張王牌解放軍。三十年的香港民主運動從政權那裏爭取不到絲毫讓步,說明了一個事實:面對的原來是專制極權,香港人的付出因而遠遠不足;現在大家清楚了,光是磨損幾雙鞋底磨不出民主雙普選,哪怕是幾百萬人都經年纍月在那裏磨。
那麽,2019年的勇武又如何?不少手足流血了,還死了幾個人,於是有人罵政權麻木不仁──怎麽你特府黑警可以那麽無動於衷?換作是民主國家政府早倒台了!誠然。問題是大家面對的是專制極權;過去二十多年北人搞韜晦,所以大家錯覺了。所以,不光是「飯民」搞錯了,勇武和他們的支持者也許還是搞錯了;原來,香港人2019年的付出還是遠遠不足;光是流幾灘血死幾個人,別說換不來民主,連送中也阻止不了,12人的遭遇不是說明政權給大家「加倍奉還」了嗎?
好了,這邊廂的搞錯了就搞錯了,但如果舊運動的名人、新運動的骨幹,都跑到海外面對民主國家的政府搞游說,以為以人權民主價值寫在說帖上,人家就會超限量給你支持、中港政權就會讓步,那就依然會是「搞錯了」。幾十百個人磨嘴皮不會比幾百萬人磨鞋皮有效。說帖不是符咒,沒有神力。
但有人會說,游說可以很有效啊,你看當年基辛格不是成功游說中國聯美抗蘇?《左傳·定公四年》不是記載有超級楚國說客申包胥「哭秦廷」哭了七日七夜,結果秦國答應出兵攻吳救楚嗎?
游說在某些條件底下當然可以非常有效。中蘇當年已經撕破臉,中國便是在社會主義陣營裏也非常孤立,朋友只剩東歐兩個小國;文革搞到後期,中國經濟已非常惡劣,基辛格於是有機可乘。秦國答應出兵救楚,絕不是被申包胥磨眼皮感動了;秦楚本來就有姻親關係,而且如果吳滅了楚的話,秦的頭號敵人晉就能夠坐大,秦稱霸中原的目的就難似登天。這些都是赤裸裸的大國利益關係算計,游說的內涵不涉絲毫道義。況且,游說者都帶了手信。基辛格準備好要出賣台灣。楚國答應秦國,事成之後讓出六百里商於之地。國際線上的流亡人光用人權反共等道義理由游說,不是沒有作用,而是力量很有限。如果沒有新的形勢突變,西方國家的現有反應,幾乎可說已接近他們的道義極限。
二、流亡組織十居其九泡沫化
西方學術界於二次大戰之後興起了「播遷學」(diaspora studies;也有譯作「離散學」)及「流亡政治學」 ,其中不少結論相當悲觀。1972年,匈牙利猶太裔作家 Paul Tabori 寫出了第一本流亡學專著《The Anatomy of Exile: A Semantic and Historical Study》, 指出一個大致規律:絕大多數流亡或播遷者當中的反抗運動,一代人光景就消失。這一點我有親身體驗。十年前我每到加拿大省親,常會應當地港僑團體邀請座談香港民主運動和政經狀況,聽眾九成以上是上了年紀的香港移民,特別多是89年離開的那批次。主持者給我指出,較年輕港僑關注的是當地社會和生活;在那邊出生的不用說,便是在香港出生和上過學的年輕移民,也很快對香港的事務淡忘,支持香港民主的意識薄弱得幾乎可說沒有。這當然是人之常情。2014年之後有變化,座談的聽眾以年輕人居多,而且人數比之前幾年的暴增。不過,我不認為這個變化可以持續;一代人(25-30年左右)之後,如無意外,那時的新一代又會忘情。Tabori 的結論放在香港人身上是對的;香港人不是猶太人。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歷史教授 Idesbald Goddeeris 於2007年寫了一篇關於流亡研究的文獻綜論,劈頭第一句就說 “Exile is the experience in impotence.” 這幾乎把「流亡」和「無能」畫上了等號。他列擧二十世紀一系列流亡經驗,包括1917年的俄羅斯反革命流亡、1930年代的西班牙反法朗哥流亡、二次大戰期間的德法等國的反納粹流亡、大戰後東歐國家的反共流亡等,不是流亡者客死異鄉就是流亡組織無聲無色急速泡沫化,就算最後流亡者所針對的政權消亡了,也主要不是由於他們的在外吶喊和努力。文章指出,政治學文獻對流亡者的貢獻通常認定得比較大,但那是因為不少那些文獻是出自流亡者手筆,而所謂貢獻,通常是難以量度的。至於歷史學文獻,總的來說則是對流亡者的貢獻認定低得多。
Goddeeris 的文章還指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如果流亡運動產生代表性或正統性爭論的話,那這個運動就無可避免一事無成,因為正統性的爭論不僅佔據了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往往導致運動的最惡意分裂再分裂。要大台,終歸連小台也沒有。據我所知,八九六四那批中國流亡者的運動泡沫化了,爭大台是一重要原因。香港的2019批次的流亡者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可能好一些,因為2014年之後就批判、摒棄了大台主義; 但一個問題是,流亡運動在海外沒有强大的公民社會監督,會不會重新掉進大台、正統之爭而虛耗精力?大家不要忘記了,大一統觀念在中國文化裏出現得特別早,自宋朝以後,中國人就普遍掉進大一統裏意淫;歐陽修《正統論》說:「《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那個《傳》指《春秋公羊傳》,戰國時期的東西。正統思想活在我們的部份文化基因裏,根深柢固,所以運動裏的人,就算主觀上反對大台,也容易「以我為中心」,彼此為之打個半死。
三、流亡團體多是道德糞坑
馬克思是流亡界的常客,一生流亡三次,第一次兩年在巴黎,第二次三年在布魯塞爾,第三次在倫敦最長,達34年,直到他去見上帝。前兩次他都被當地政府請走;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英國對他仁至義盡最寬大,他卻最憎恨資本主義民主。他的流亡經驗豐富,因此對流亡團體的種種惡習十分熟悉。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失敗幾個月後,恩格斯寫信給他,痛駡流亡團體的內部失德,他十分以為然:”...(it)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inevitably turns a man into a fool, an ass and a base rascal unless he withdraws wholly therefrom, and unless he is content to be an independent writer who doesn’t give a tinker’s curse for the so-called revolutionary party. It is a real school of scandal and meanness in which the hindmost donkey becomes the foremost saviour of his country.” (...除非你徹底從那所謂的流亡革命黨抽身而去搞單幹,否則它一定會把你變成一個儍瓜,一頭笨驢,一個低等壞蛋。那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出產醜聞和習得尖酸刻薄的學校,最屁的驢子在那裏給認作最一品的救國者。)(《馬恩全集卷38》)
熟識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中共「長征」(內流亡)到了三不管的延安,高幹生活腐化不堪,給王實味、丁玲、艾青等文人黨員寫文章捅破,毛惱羞成怒,找個特務罪名把王秘密處決。不只共產黨如此,同盟會人士在日本的時候,醜聞耳語不少,孫大炮志大才疏獨裁專橫而且不是正人君子的一些說法已經傳開,只不過後來的人寫黨史都為尊者諱。
如果用理論分析,流亡革命黨因為多是地下組織,便是終極主張民主的,也不免在運作層面採用高壓一元化領導,但在革命階段,組織運作就是一切,權力於是極度集中,又因為沒有法治和社會監督,於是出現各種弊端;如果再加上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十分有限的資源的爭奪、個人作風的近距離衝突、執行「家法」時的種種不公,等等,狀況的確可以非常惡劣。這僅僅是就那些尚未喪失革命鬥志和初心的流亡團體而言。換作是一些喪失了鬥志、徒具虛名不事生產而以欺騙所在地政府和NGO津貼度日的那些團體,當然就更不堪。
四、勇武無法適應流亡日常
流亡者離鄉別井,舉目無親到一個異文化裏生活,若無法適應,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2019離港的那批次當中,就有不少如下事例:流亡者到了目的國,人家慷慨接收,居留手續和基本生計都給苦心安排好,但因為流亡者飲食不習慣,於是沒多久就回流,寧願送頭。看官,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當然,那也並不奇怪,因為大家都「真係好撚鍾意香港」。不過,做出那種取捨,心理因素方面是否欠缺了甚麽?西方心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證實流亡者當中,或深或淺患上各種精神病的比率偏高,自殺傾向更明顯,而香港的流亡者對此束手無策。
2014年的佔運日子裏,我在佔領現場和一些年輕抗爭者交談。他們有一些告訴我,今後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以備日後抗爭時「打得應、掟得遠、走得快」,令我大吃一驚。回想,原來勇武抗爭的體力本錢,幾年前就開始累積。不過,2019之後,我卻覺得,心理質素方面的弱點,可能更加致命,而克服這些弱點的本事,則更難練就,不是舉舉重、跑跑圈就可以。出身於港式大都會的抗爭者被迫要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卻一樣沉悶的環境和孤獨的長時間,其一就是流亡,其二就是坐牢,所包含的心理挑戰,並不是有了勇武所需的體格就能具備。
十多年前,我的老友程翔先生出獄回港,久別重逢,我問他受刑期間最難挨的是甚麽,他說:「係冇人同我傾偈,幾乎發癲。」因此,培養堅强意志力和在大異環境裏的中長期心理適應能力,對抗爭者非常重要。歷史上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刻意鍛煉心理質素的最著名故事,就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為了光復己國而强迫自己睡不舒適、吃不甘美,即「卧薪嘗膽」的傳說。我不知道今天的抗爭青年當中,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作出這種鍛煉要求;也許很多,或足以令我再次感到驚訝,但我估計其實很少很少,少到接近零。
五、學猶太人窩囊復國?
近聞海外各派抗爭者的中生代有一共同點,就是非常欣賞猶太人的堅忍承傳,播遷世界各地幾乎兩千年之後最終復國並實行民主。這種欣賞,擺在 Paul Tabori 說的「流亡意識一代即消亡」旁邊看,非常有理。不過,要兩千年才能實現一個理想,凡事慣即食的香港人,真是難以認同;莫說兩千年,就是兩百年,對那些嘴邊常掛一句「希望有生之年乜乜乜」的老一輩民主派而言,也是不可想象、遙不可及。因此,以猶為師,文化上不對號。
猶太人自公元初給羅馬征服乃至驅散之後,很快喪失鬥志,變得窩囊怕事,膽小如鼠;千百年來世界上排猶、猶太人遭殘殺、財產被掠奪的事例不可勝數,但它們只會逆來順受,受不了就走,好死不如賴活着。二十世紀猶太建國,也很大程度是英國開綠燈並撐腰。 這種性格容或不足以稱道,但頗值得留意的是他們有信仰的軟硬件,後者指遍佈世界各地每一猶太人聚居處的教堂(synagogue),那是他們發揮軟力量即信仰本身力量、達至文化承傳和民族凝聚的物質建設。支持這種物質建設的,就是猶太人的雄厚經濟實力。他們認為勤奮賺錢是本分,但同時認為所得財富不過是神託付給你今生管理的東西,死的時候應該盡量捐出。他們流亡,代代堅守信念,而且相信自食其力,不靠政府救濟或NGO施捨,和很多八九六四的中國流亡人不一樣。
還值得留意的,是他們對信仰的執着,香港人看簡直是到了病態的地步。猶太人的信仰規條以及由之而來的行為守則多如牛毛,例如單是安息日不可點燈着電發熱的規矩和例外規定就有好幾十條,電燈泡不可用但LED不發熱卻比較認為可以,安息日之前就已經開着的就可以,如此等等。規條多得連他們自己也吃不消,於是各教派和地方都會發明一些巧妙理由去盡量繞過、取得方便但名義上不違反這些規條。儒家會說那是沒有了仁的內涵的禮,徒具形式,但從他們寧願辛苦挖空心思將就也要保留那些規條,倒可看出他們的一種極度執着。大概就是這種執着讓他們窩囊地死守着復國信念近兩千年,最後神推鬼擁之下成功了。香港人很難效法猶太人復國(那是違反國安的);但有些人認為能夠從猶太民族身上得到啟發,例如不靠正規學校教育而能夠有效作語言文化承傳。我則認為香港人連這一點也難學到。別說流亡在外國,就是在香港,大部份家長也以子女習得英、法、德、日、普通話等外來語為尚。
學猶?算罷啦!
六、流亡者不懂流亡學
香港人一向輕視學術,凡事靠直覺扭計精乖高轉數,所以縱有大批人流亡移民搞海外抗爭翼,卻鮮少有人提出要學懂弄通流亡學。本地翼搞民主抗爭,一代人光景下來,才發覺搞錯了,因為未弄清抗爭對象政權的本性,遂以磨鞋底抗爭三十年一事無成。海外翼現在一窩蜂搞國際游說,我估計一樣錯誤,因為未弄清楚民主國家政客要對投票人負責、包括要保障他們的經濟利益,因此不可能以人權為武器與中國周旋到底。若又因此磨破嘴皮一代人一事無成,那麽海外翼也是無效的,知道的時候,如 Paul Tabori 所說,已經夠鐘消失。我估計在西方很多幾十年一事無成的流亡運動,包括西藏獨立、古巴復國等,都是糊里糊塗抗爭幾十年,最後又糊里糊塗地夠鐘消失。前車本來可鑑,但香港人很可能缺乏必要的文化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口氣給大家淋了六桶涼水,估計會清醒,然後迷惘,因為不知路在何方。指路不是我的角色,我也無此能力。沒有大台了,也沒有唯一的正確途徑,找路因此是每個人的獨立責任。讓我改寫一位法國哲人的一句話:當你感到完全迷惘,也許就是你觸到了智慧的邊沿。
練乙錚//
全文: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102/76ZXRNCDZNCQRGCFFIG3JRLV4I/?fbclid=IwAR1q3J3VgMPs-zx4YFmL24wFh6oUf7h8ydOfjeWX_vIhW2-x3R3ccXEjy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