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怎麼努力也沒用時,就好好吃頓飯吧!]
(職場易經筆記-10)
說老實話,這長長的一生,誰沒有遇見幾次大災小難?就算是每天尋常過日子,也是小煩惱不斷,不是嗎?這就是人生的真相。這次疫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雖不到生死關頭,倒也是生存的關卡,並不容易跨過。還好,隔兩天就要微解封,從三級降到2.5級。在這將近兩個半月的期間,你領悟到什麼?
我從易經的「需卦」,讀到當我們遇到坎險,再怎麼努力也突破不了,看不到任何進展,而感到坐困愁城,一籌莫展時,不妨只要做好這件事:
好好吃頓飯吧!
現在是月底,我的斜槓學生照例要做進度報告,通常大家都是開出一長串的單子,列出多條進度,可是昨天有個同學只交代寥寥數語:
「同學大家都棒棒,繼續加油(笑臉)!小弟最近無進度,在休息,每天過得很開心。」
由於已近深夜,我忙了一天,一時不察,也沒多想,留言打趣他:「休息當然很開心囉,口袋很深喔。」可是今早醒來,心裡有些不安,再留言表示那是玩笑話,要他別想多。接著我再補上:「當大環境不能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們就藏鋒,好好休息,好好吃飯。一個人能夠自處,活得開心,也是需要修養的。」
他才托出全盤的事實,我一讀更覺得赧顏,著實不忍。他本來主業是做直銷,斜槓是做清潔服務。不過這段期間,跟了10年的上線和他理念不合,於是他選擇出走,放棄幾十位下線,每個月減少幾萬元被動收入。再加上疫情期間,也很難到府做清潔服務,單槓與斜槓一下子都歸零,怎麼辦?
他沒閒著,就去跑外送,笑說自己口袋沒有很深,暫時就想當單純的做工的人,享受單純的快樂。他是怎麼做的?生活作息固定,每天外送完畢,若有清潔服務的工作就接,晚上則看書充實﹑寫文章放到自媒體。而且一定抽空陪爸爸媽媽吃飯、看電視,罵罵新聞﹑幹醮政府,感覺「我們是一家人」。然後他說:
「其實疫情是好事,忙碌一生,難得有個空檔好好休息﹑好好陪陪家人﹑好好思考。」
他還是找了事做,也會接案子,每天讀書寫文,並不是毫無作為,但是不再像過去一樣,有如乾卦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是轉個彎,把步調放緩,同時也休養生息,目的是疫情之後能夠跑更遠的路。
看到他的留言,另一位學生曾是外商金融業千萬元業務主管,後來壓力大生病,蟄伏幾年,今年年初好不容易找到工作,遇到三級警戒再度失業。走過高峰與低谷,看遍人生無常,他特別有感,留言打氣說:
「空窗期可以有機會沈澱,你的修養會更成熟﹑心境更沈穩內斂。現在調整方向,疫情之後則勃發可期。」
很多人以為讀易經是為了「趨吉避凶」,就說它是用來占卜算命,其實錯了!易經分為兩部分,一是易理,一是易卜,而易理比易卜重要,因為懂了易理,才能判讀易卜的結果。那麼易理在說什麼?說穿了,就是一個道理,它是跟據自然運行的規律,教你倫常的運作。也就是看天地,學做人,達到天地人合一境界。
而「需卦」的易理,用在這次疫情上,恰是好處。需卦有上下兩卦,下卦是乾卦,上卦是坎卦。乾指的是天,它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向外找機會,一路奮鬥進取,遇到困難就努力突破。用現代流行語來說,就是「勞碌命」。而坎指水,在易經裡,遇水則險,就像這次疫情造成企業倒閉﹑員工失業。
易經是由下卦往上走,當一個人奮發不懈,卻遇到困難,這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很常見的現象。比如你很努力,卻遇到看你不順眼的主管;或是你很想有一番作為,卻遇到產業走下坡;或是你致力於修好人際關係,卻遇到一個處處排擠你的大姊頭……太多太多了,這時候很多書會教你找方法﹑學技術。但是呢?
結果是你不論你怎麼努力,都有一種徒勞無功的挫敗感,不是嗎?有人就會想一定是努力不夠,必須再加把勁,這是乾卦的表現。需卦卻告訴我們,乾卦的上面有坎卦,天上有水,有如天上有雲,我們的心情是大旱望雲霓。這時候我們能做什麼?急躁焦慮都沒用,唯一要做的是耐心等待,等水氣飽和,雨才會下來。
等待的時候,要做什麼?那麼不妨來看「需」這個字,它的下面是器皿,而象辭傳的解釋是「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也就是說,站在門口等著雨下來,還不如進屋裡吃頓飯吧!別以為這是在說風涼話,它是要我們無法作為時,不妨寬心以待,用飲食來頤養身體﹑用宴樂來陶冶精神,難關過了再大顯身手。
這件事,我有個學生做得很好。她寫進度報告時,我差點笑翻過去。從前工作忙,不懂得做飯,孩子跟同學說:「我媽媽只會下水餃。」在家工作兩個多月裡,她上youtube看影片,每天想辦法變出兩道新花樣,結果她寫的進度是,成為能夠做出70道菜的「天廚」(天才廚師)。可見得這段期間,她就是—
全家人每天好好吃頓飯!
昨天還秀出照片,連上小學的兒子也下廚做菜,萌翻了,斜槓班其他同學稱他是「型男主廚」。這不就促進了親子關係,也讓孩子學了手藝?一舉數得!誰不會遇到困難,難的是有無智慧去面對與處理。最重要的是領悟到一個易理,凡事都「需要」條件,也「需要」等待。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 遇到困難時,不能束手無策,要像乾卦一樣奮發進取,但是不妨轉個方向。
2. 努力無效時,不要急躁焦慮,因為時機未到,不妨好好吃頓飯﹑休養生息。
如果讀了本文,你有受益,請留言+1。
攝影:旅居加拿大的畫家吉仔冰GiABin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洲,最出名係乜?除了太平清醮、巨型魚蛋,還有鬼古,或稱鬼故。最驚嚇的一個是在一間香燭鋪聽到……有班後生仔在度假屋看到人頭在天花飛來飛去……無他,因為長洲是人口最稠密的離島,鬼故事特別容易流傳,尤其島上的香燭舖、紙紥舖,老闆隨時是個「鬼故王」。 https://hk.appledaily.com/l...
「做醮幾年一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找蔬食 Traveg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新聞] 凱道造勢陳時中:不要分散力量集中選票支持我[影]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建醮多久一次 :: 全台寺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紫南宮- 南投竹山鎮三百年一次的建醮,期間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吃肉先等等!天后宮建醮全台東市吃素3天|TVBS新聞-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台東天后宮建醮鼓勵吃素肉品市場配合休市6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建醮多久一次、大潭建醮、建醮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做醮幾年一次 在 建醮多久一次、大潭建醮、建醮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做醮幾年一次 在 找蔬食 Traveg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12月的一半都獻給埔里了!
今天的埔里25度
我們穿著短袖、曬著大太陽
持續走訪網友們推薦的必吃素食
晚上正逢媽祖遶境,路上鞭炮煙火聲四起有夠熱鬧
...實在好不想回台北啊啊啊啊(被揍XD)
在埔里生活的13個日子裡
我們參與了12年一次的建醮
見證全鎮9萬人吃素7天祈福的盛況
路上遇到好多好多認出我們的暨大學生
因4年來受埔里照顧著,故也發自內心吃素(感動🥺)
這7天裡,
我居然體會到26年來不曾有過的暢行無阻
#路上的葷食餐廳供應的幾乎都是素食🔥🔥🔥
開了30幾年的 #川味麵館
恭恭敬敬的將廚房鍋具碗盤徹底清洗乾淨
推出的素食紅燒般若麵實在好夠味!(Yang表示完全不輸牛肉麵啊啊啊)
#拉亞漢堡 跟公司協調過後也推出素食菜單
在連鎖早餐店點餐不用覺得委屈... 是做夢都沒想過的事
「連 #麥當勞 也只賣素食」的都市傳說僅管沒有成真
但素食餐點改為全天供應,還貼心的列出素別
#星巴克 糕點櫃放眼望去都是蔬食(最角落還是有牛肉可頌)
#全聯 #家樂福 的生鮮肉品區減少供應、甚至拉上簾子
… 已令人感到十足安慰及感動🥺
來到第7日晚上 逼近23點,
應是趨於寧靜的街道上摩托車聲竄動
炸雞鹹酥雞攤大排長龍、火鍋店高朋滿座、
休息7日的牛排館點起燈大掃除為隔日營業做準備...
我們買走雞排店最後一份素食炸物後
任憑心痛和無奈感襲來,並肩走在路上不發一語😢
(Yang穿著「無肉」T恤紀錄了這一切,不顧排隊民眾的眼光和議論紛紛... 根!本!是!勇!者!)
除了建醮活動,
我們還參與了兩日的無肉市集
體驗三育健康教育園區的住宿環境、飲食和課程
(會剪一集城市蔬旅)
當然,也拜訪了10間網友激推的必吃素食
(會剪一集城市找素)
未來幾週都會在Youtube頻道裡分享給大家啦💛
#期待我們的影片嗎?
#還不趕快訂閱起來XD
#踏入埔里就不想離開了
做醮幾年一次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7歲倔強婆婆穿梭示威現場:「好多人想保護我,我唔洗人保護!」
今日五一勞動節,網上有傳全港各區可能會爆發衝突,政府又以衛生防疫為由,不批准五一勞動節遊行,警方更向傳媒放風,未來反修例運動一周年,加強了數千防暴警察佈防。
今天從早到晚,長周末加上好天氣,市民換了運動裝去郊遊,警察卻穿着厚厚的綠色防暴制服,在港九新界各區巡邏。水炮車、裝甲車也停泊在要塞點。
怎知,中午時份,網上公佈,所謂的「大型活動」不過是鼓勵大家在長周末光顧黃店「爆買」。但荷槍實彈的防暴警四圍巡遊,在陽光燦爛假日成為了奇怪的註腳,偶爾在社區跟喊口號的街坊推撞。
今晚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原定晚上七時舉行「和你唱」,數十穿休閒服市民在場眾集喊口號,唱唱歌,警察更準時,早於六時半就大舉進入新城市廣場。本來長假期的消費人潮,商場整晚被逼休業,百計警察進入廣場中庭、爬上二、三樓,封鎖商場大部份空間。店鋪只能關鋪,堅持開業的食店只剩下幾枱客人,孤單地在吃薄餅或吃中餐。
新城市廣場的中央廣播,像壞了的錄音機,重覆又重覆播放聲帶:「親愛既顧客,因應疫情,政府已推出限聚令,禁止多於四人的聚集,不便之處,敬請原諒。」穿反光衣的非華裔商場保安,在出口站崗,默默無語。
政府早前因為冠狀病毒疫情,推出了「限聚令」,多於四人的聚集即場票控,定額罰款二千港元。早前幾次反修例示威,聚集的市民即使不相識也會被票控。
今日在場的社民連主席黃浩銘,從口袋裡抽出兩張告票給我看,「昨天和今天,吃了兩張。」他今早和黨員去示威,跟警察推撞,吃了告票。沙田新城市也有一位中年男士被票控,舉起了罰款票據給記者拍照,面容無奈。
昨日長洲太平清醮也因為限聚令,百年習俗「送神」八人抬橋,無奈取消,未致於發告票。但示威呢,就不手軟了,以防疫為由,限制了示威自由,是可見的客觀效果。
示威者不過喊喊口號,百計警察就進駐新城市商場,拉起橙色封鎖線膠帶,於長周末晚上黃金消費時段,把數以萬計平方呎的甲級商場佔據了。警察不斷用劣質廣播器,充滿回音的咪喊話:「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第599章,附屬法例G,我命令你地立即離開,否則會檢控!」
一名中年婦人回應:「封商場呀?不讓我們購物呀?你們破壞社會安寧呀!」有人帶頭喊:「黑警!」眾回應:「死全家!」有人嗌:「香港人!」眾和應:「報仇!」在場的除了青年人,還有帶着幼兒和孩子的父母,也有老年人。
87歲的婆婆,穿着粉紫帶桃紅的碎花婆仔衫,腳踏黑色摻了銀線的無須綁帶運動鞋,撐着行山杖。她說,自己在2014年佔中已是支持者,由去年六月開始,更勤到現場。她着我看她的黑衣帆布索帶背包,掛滿黃絲帶,「香港」等標語,還有英文字Justice。「我還有一件光復香港的衣服,這天沒有穿而已。」
她說,自己住新界西,但那裡也會去:「我可以一天跑三個地方,遮打花園又去,做針紙鼓勵後生仔既活動我去,昨晚我才在太子旺角警署留到晚上十一時。今天早上十一時我就出門,下午去了旺角朗豪坊,晚上來這裡。」有個女士路過,跟她打招呼,說下午在旺角認得她。
87歲阿婆,撐柺杖,在現場很多人走近去關顧她。她沒有戴口罩,三個少女拿了一個出來送她,推推讓讓,她語氣堅決,中氣十足:「我不戴,我一戴就不舒服,呼吸不了。」少女勸她怕她惹病:「我不怕死呀,就來九十歲,人終於會死。」推讓了近五分鐘,少女才放棄離開。
她十分硬頸,有點火爆,不會因為讓別人好過而勉強接受。或許因為性格剛烈,才堅持到今天仍到現場。她說,有些老人家站得很前,她又不會,雖然吃過催淚彈,也看過水炮車,但有甚麼事會走避。這晚,有個女警走到阿婆身邊,好聲好氣勸說:「阿婆小心呀,我地隨時走出來整親妳就唔好。」
阿婆承認,在示威現場她曾經賭氣跟警察說:「有甚麼事,死咗都值得」,但有警察跟她說「但係我唔想你死。」她承認:「係呀,警察好優惠我架,優惠女人囉,如果阿伯,無咁好聲氣啦。」
阿婆也承認,她在現場不太喊口號,不算激進。她指着另一位中年婦人:「她厲害呀!會跪在警察面前求佢地唔好打年輕人,咁偉大既嘢我唔做,我不怕畀警察打呀,我唔怕死,最怕被打到半生不死就最慘。」
我問她,如何看警察?「唉,人呢,有好有壞,我好少罵差佬,想啲事和平解決。」她最難忍受的是年輕人被打,說到這裡,硬頸阿婆語氣柔軟下來:「打細路我就好難過,我就淚眼汪汪。」她連接兩次說了「淚眼汪汪」這個詞。
今日新城市廣場的臨時連儂牆有人貼出告示貼:「反貪污,捉陶輝。」諷刺的是關於香港七十年代外籍警隊高層葛柏貪污,潛逃英國,民間發起「反貪污,捉葛柏」的運動。那些年,警察因為被調查引發集體示威,於1977年警察更衝擊廉政公署,英政府最終要局部特赦。
沒想到,五十年後,香港也有另一位外籍警隊高層陶輝惹起爭議。常在反修例現場指揮的警務處助理處長陶輝被《蘋果日報》揭發涉嫌違例入住清水灣牌照屋。此類房屋是因為讓農民在農場旁邊耕種或照顧禽畜,或因被逼遷等理由而發出牌照,免地價批准興建。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如此優待下,這類房子需要遵守各種限制,包括不能出租或轉讓,陶輝解釋說是「親友讓他住」。他更被發現,懷疑非法出租同村另一間牌照屋經營無牌旅館。坊間嘩然,傳媒追訪。
提到殖民地時代的警察貪污,阿婆記得:「英國佬最初唔好,到麥理浩啦,拉哂啲貪污既警察,又好啲啦。」阿婆拿出老人卡出來給我看,她生於1933。那些年,大部份香港人都是從南中國來港的難民,阿婆大聲強調:「我係土生土長,正宗香港出世。」
阿婆說,自己不識字,小時差不多要上學就遇上二次大戰日本仔打到來,於是失學,年輕時曾做蔬果攤販,後來做車衣工人,湊大四個子女。「我好慳架,無拿過綜援。」她給我看口中的牙,牙齒全掉,只剩下七隻門牙,也沒有去做假牙。丈夫十年前離世:「佢瞓咗覺十幾年了。」
阿婆記得,八九六四的時候,她和丈夫及四個子女曾經一起上街,子女長大後有些做公務員,不太關心時事,和她的關係也一般,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似乎,家庭關係的失落,令阿婆更熱心出來關心時事。
「早前有太古城,國金商場的活動,我沒有去,好唔開心。」反修例運動如流水,網絡資訊混亂,很多時候記者也不知道示威在那兒,目不識丁,不會上網的阿婆,如何知道這麼多活動何時何地舉行?「我好厚臉皮的,周圍問人。」說的也是,有幾個中年人路過,又跟阿婆打招呼,應該是示威常客。
說到示威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阿婆形容,很多人對她特別照顧:「我在街上問路,告訴人我要去中大,有人願意開車送我去;我去到理大,幫手搬嘢,年輕人阻止我,說粗重功夫不讓我做,怕我弄傷腰骨;有一次,有幾個後生仔夾錢要請我坐的士,懇求我:『阿婆,妳畀個機會我地啦!』我唔肯呀,我兩蚊可以搭車,我唔洗你地請。」硬頸阿婆,寧願享受香港老人搭車優惠,劃一兩元港幣的票價。
反修例的年輕人上庭,阿婆又到法庭場支持:「有時入到法庭入面,聽聽吓審我忍不住瞓着覺,唉,但法庭唔准瞓覺的。」阿婆說話有點冷面笑匠風格,令人忍俊不禁。
阿婆堅持,自己出來可以照顧自己:「我勸請我搭的士的人,話經濟唔好,你地儲番啲錢!」她豪氣說:「在示威現場,好多人想保護我,當我BB咁保護,我唔洗人保護,出得來就梗係搞得掂啦,唔會累人累物!」從早到晚也在外趕幾場的阿婆,在晚上中氣十足的說。
阿婆跟我談了很久,她忽然跟我說:「妳問我咁多嘢,你要付出喎,甚麼也有代價的!」我追問她,「妳想我做甚麼呢?」她說,之前採訪認識了另一個記者,很好人的,大家交換了電話,「今日打兩次畀那位記者,佢都唔聽,都唔知係唔係畀人炒咗魷魚!」阿婆用了一個農民機,不能上網,只能打出打入,我很難解釋給她知道,香港人一般不會接打入來的電話,那多是推銷電話,寧可以短訊通話。
究竟阿婆想我付出甚麼代價?問多兩問,我才明白:「妳要告訴我那裡幾時有活動,等我可以去!」原來如此。
做醮幾年一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長洲,最出名係乜?除了太平清醮、巨型魚蛋,還有鬼古,或稱鬼故。最驚嚇的一個是在一間香燭鋪聽到……有班後生仔在度假屋看到人頭在天花飛來飛去……無他,因為長洲是人口最稠密的離島,鬼故事特別容易流傳,尤其島上的香燭舖、紙紥舖,老闆隨時是個「鬼故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905/GDCWQGE26SJJZWDW4ZU5S47PYI/
「我現在講個鬼古,這鬼古是真人真事……」言是我迫Gary講的嚇人開場白。Gary做了十年夜更保安,每晚11至7,主要巡邏私人住宅,剛入行時連醫院夜更替工都做過。他說自己「靈感」挺強的,「有次在靈堂,腦裏總是看到先人,在靈堂裏好精神跑來跑去的畫面。」然而入行過程不容易,拖拖拉拉,已是十年。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0904/RHBVBIAYH4E3KRXMEU3KS4JEFA/
從繁華的觀塘市區乘車往荒廢30年的「猛鬼戲院」金茂坪,十多分鐘的車程,一直往山上跑,終到達人影疏落的曉光街。外牆剝落的梯形建築滿佈塗鴉,半掩的窗戶鬼影幢幢。近日發展商公佈重建計劃,打算把它改建為「香港電影文化中心」,設有劇場和電影院,惹來極大迴響。
地區組織「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兒時在觀塘住過幾年,他邊說着戲院陰森可怕的鬼故事,邊帶我們走往70年代發生嚴重山泥傾瀉、造成大量人命傷亡的斜坡,探尋鬼故事的起源。一個個鬼故事背後,是恐懼,但更多的是歷史與人情。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326/NUEDVMHTKXPMGVOPV6GXW3SJ5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鬼故 #長洲 #觀塘 #猛鬼 #戲院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r-K2HpEGt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0Crk8UTZRQz2qnPTxtgsfLuSRUw)
做醮幾年一次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和美煤礦二三事 林常容
新店碧潭西岸山陵厡稱大畚山,以其形似畚箕得名,後來改稱大笨山,,原因不明,也有碧潭山之稱。
打從六零年代就有私人財團進入開發觀光事業,四十年來,盛衰並見,直到公部門介入,標榜自然生態工法規劃整理,堂堂推出「和美山步道」, 儼然新店碧潭休閒遊憩系統最重要的旅遊景點。
若要問「和美山步道」因何得名?答案十之八九「是因為灣潭有座和美煤礦」,但是負責和美山步道重整的公部門,卻不曾明文說明其間的淵源,甚至把和美煤礦刻在岩壁上的「和美」兩字銷毀掉,和美煤礦遺址雖然也名列觀光景點,但是文字簡單,不得要領。
在瑠公圳吊腳樓遇林弘仁醫生談新店十二甲的往事,才知道林醫生是和美煤礦礦主林秀卿先生的三子,林醫生很高興有人對和美煤礦的歷史感興趣,欣欣然打開話匣子。
林秀卿先生是彰化和美人,原來在彰化線西國小任訓導主任,因為二姐夫劉明在九份開金礦有成,事業擴大到台北縣深坑,便招小舅子林秀卿先生攜家北上管理深坑煤礦的業務。
林秀卿先生任事負責,夫人蔡美玉女士也從旁襄助,夫妻倆對煤礦業的經營深得個中三昧,蔡女士遂把手邊繼承自娘家的股票賣掉,向碧潭邊的煤礦個體戶買了一個礦位,先做小規模探勘,隨後向位於上方的德安煤礦一位理事買到礦權,展開平行開挖,大量生產;按照林醫生的手勢比劃,探勘坑只有三到五十公分的高度,挖礦人得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平行坑則有兩公尺高,由工頭率隊入坑工作,隊上人才濟濟,有懂礦脈的、有專門架設相思木架的師傅、電機師傅、雕刻好手等等,林秀卿先生說他來自彰化和美,事業發展堪稱順利,煤礦當然就要取名「和美」。
林弘仁醫生回憶,母親對煤礦事業的發展,比父親更積極,當年女性是不能進礦坑的,他母親是唯一能入煤坑視察的女性;礦坑裡面因為酷熱,礦工往往把衣服脫個精光地工作,聽到老闆娘入坑,紛紛放下工作,忙不迭穿上衣服。
和美煤礦礦質不佳,但是在戰後到民國三十八年之間,因勢利導,也發展出全盛的局面,林醫生解釋說,因為是二戰後重建,工業跟著起飛,台灣品質好的煤礦都運往上海參加大建設,台灣次級煤礦就順勢成為台灣市場的主力,那時候煤礦一挖出來就裝車,即使摻雜小石頭黑泥塊,買方也都照單全收,台灣煤礦業者確實有過幾年的好光景。
和美煤礦每十五天發一次餉,發餉當天有貨運車把錢載到碧潭邊的渡口,渡河到對岸的灣潭,麻袋裝的可能是紅色五元鈔或一元鈔或五毛銀幣,當天發的是哪一種鈔幣,黃昏以後,新店鬧街上就出現那種鈔幣流通,因為下班的和美礦工和家人來消費了。
林醫生講得高興,第二次見面,索性帶我們去灣潭路和美煤礦遺址參觀。 經他連絡到現址所有權人廖家和先生,開門讓我們進門去參觀。廖先生的父親原來也是和美礦工。
鐵皮圍籬內的遺址已不復見辦公室、福利社、洗煤場等等,礦坑口鐵門深鎖, 雜草叢生,廖先生正在整理場地,希望按照舊照片重建那些建物,但是舊照片被文史田野的人拿走了,幾年沒有歸還,廖先生頗怨懟地抱怨那是僅存的三四張舊照片,希望對方守信用,儘快歸還。廖先生因為正苦於腎臟病,趕著去洗腎,我們也就不便逗留,廖先生臨走時,特別跟林醫生講到礦坑封閉前發生的第二次淹水意外,遭溺的一名礦工,還躺在礦坑裡,廖先生希望礦坑內也能恢復舊觀,同時處理罹難者的遺體。
林弘仁醫生29年次,五歲時就常常到礦場活動,看到過礦場門口的招牌上鑲著一顆貝殼琢磨的圓珠,體會到父母對煤礦事業的經營的確是有著成就感;七歲那年,看見舅舅蔡朝賢在碧潭邊的石盤上搭建木架,親自爬上架,醮白漆在石壁上揮毫,寫上「和美」兩字,因為石壁不平整,上漆不勻,舅舅就用白漆補個花邊美化,再由礦工按著漆字雕刻,雕完再上一次漆,每字約有6尺高,前後五天完成刻字工程,後來漆掉了,林醫生還看到再補漆,如今這兩個雕刻字體已經看不見了,判斷是公部門著人去刻除的。林醫生的大姐林彩薇女士曾經到市公所文史組抗議,要求恢復舊觀,公部門的答覆是「有廣告嫌疑」,不予受理,今年再去市公所詢問,職員回答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他們不曾負責過類似業務云云。
替林家想想,這事還真悶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B4_qjRCFQ/hqdefault.jpg)
做醮幾年一次 在 建醮多久一次 :: 全台寺廟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臺南每年冬天舉辦建醮大典,有分三年一次,五年一次,九年一次,甚至十二年以上皆有.按日子長短,有一/二/三/五/七/九朝醮。民間醮典習俗 ...,2016年5月12日—醮典是 ... ... <看更多>
做醮幾年一次 在 紫南宮- 南投竹山鎮三百年一次的建醮,期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南投竹山鎮三百年一次的建醮,期間:10月23日至27日(農曆9月4日至8日) ,在紫南宮第四停車場也有,各方信眾別忘了來觀看哦! 分享給更多好友,也別忘了按讚加入粉絲 ... ... <看更多>
做醮幾年一次 在 [新聞] 凱道造勢陳時中:不要分散力量集中選票支持我[影]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