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做菜,也喜歡和老劉合作拍攝做菜影片,可是這件事讓我有一些困擾。
我知道有許多的粉絲很喜歡我們的做菜影片,也一直都支持著我們,老劉和我真的很感謝,也知道這是茁壯粉絲頁最快的方式(就是增加粉絲按讚最快的方法),可以增加粉絲數我想沒有人會拒絕,但是我們真的就沒辦法,因為老劉就是剪接不出來數量,即使我可以做出更多的菜,他可以拍攝更多的做菜影片。
但是現實就是事後的剪接,我們的做菜影片都是需要再經過老劉的剪接後製,但是他就是對影片的細節要求高,所以根本就剪不快,導致根本就生產不出來做菜影片的數量。
為了這件事我真的跟他溝通了無數次,但是他就是剪不出來,很久前我曾經因為這樣跟他吵架,是真的很認真的吵架,我逼迫他一定要剪接出影片的數量來,但是老劉他真的做不到,他就是快不了,甚至最後他就生氣不要拍了。
在粉絲頁拍攝做菜影片並不是老劉他工作的全部,他一人真的分兼數職,他已經每天睡醒睜開眼都在工作及照顧家人身上了,除了工作之外,我們家還有兩位老人家,經常要到醫院回診,因為我的眼睛不太能開車,所以都必須依賴他,就是因為事情太多了,我常常看到他沒精神,後來我妥協了也不再催了,吵了那麼多次,我總算知道了有多少時間體力就做多少事,一切勉強不來。
另外有件事也希望粉絲多了解體諒,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收費的粉絲頁,我們實在也沒有能力再去找人剪接,因為這是要花上一筆費用的,所以才會都是老劉自己在剪接。
請諒解我時不時就要跟有些不明白我們狀況的粉絲說明,有時候我也覺得有些委屈,因為我裡外都不是人,我要求老劉也沒有用,因為他真的就是做不出來,但是有些粉絲又不能理解,在這當中擺盪又解決不了,常常讓我覺得很氣餒,到底我應該怎麼做?怎麼會原本開開心心的拍做菜影片也要搞得如此的煩心。
我想說如果你們真的喜歡我們的做菜影片,我真的很謝謝你真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覺得這個粉絲頁干擾到你了,你想看作菜而我都分享一些8點的生活日常,那我只能說我實在無法滿足你了(上面我已經解釋的很多了)。
最後~原本阿嬌生活廚房的定義,就是「生活廚房」所以生活跟廚房是在一起的,我希望在這個粉絲頁,我可以呈現多樣化的生活面貌,當然也包括我的8點檔人生。
我說完了,但是老劉說『今天晚上8點可以播出』,我其實很ㄘㄨㄚˋ他真的來得及嗎?
#今晚八點生炒鴨肉羹
#再煩都要記得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一切都還是要防疫優先
*******
我貼上了youtube的連結,如果真的很想念我們的影片,可以到youtube看,幫我們增加一些點閱率喔~
#來阿嬌生活廚房的IG追蹤吧:
http:www.instagram.com/charlene_lifekitchen/.
#來youtube訂閱來做菜吧的影片吧:
http://www.youtube.com/c/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做菜還是作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八千代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心得] 我的料理路與如何在家學作菜-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做菜型YouTuber愛看誰?全場狂推他 的評價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iCook x Soac x Ayo】新手作菜必學,你一定要會的技巧大 ... 的評價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愛做菜 的評價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今晚要吃韓式、日式還是台式?這些療癒的料理YouTube頻道 的評價
- 關於做菜還是作菜 在 備料難搞定?做菜的11個基本功 - 媽媽經 的評價
做菜還是作菜 在 八千代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曬菜脯⠀
⠀
我是家族裡那位漂在外面都不回家的海漂子女⠀
從學生時期就很喜歡打電話回家⠀
和阿嬤說說話喇低賽⠀
覺得隻身在外即使再辛苦⠀
聽到阿嬤聲音都有種被疼惜的感覺⠀
⠀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打電話回家這個動作被附上某種壓力⠀
⠀
也許是阿嬤在我生完兒子後⠀
就明示暗示什麼時候要生第二胎⠀
也許是他們那一輩的生活刻苦又耐勞⠀
所以時常嫌我這個全職家庭主婦生活太過悠哉⠀
也許就真的是育兒和生活經歷不同吧⠀
所以聊什麼事情都無法真正有共鳴⠀
⠀
這一兩年來時常是掛了電話後大哭一場⠀
不然就是電話裡氣氛越來越高亢⠀
直到旦那勸我沒事就先不要打電話回去⠀
我就真的好一陣子沒有聯絡⠀
⠀
某天⠀
旦那實在想念妹妹家樓下的台式飯糰⠀
在這無法出國的非常時期⠀
問我可否實現他的願望⠀
⠀
台式飯糰啊...⠀
⠀
油條⠀
魚鬆或素肉鬆⠀
酸菜⠀
那些靈魂食材也不是不難找
唯獨一味菜脯⠀
⠀
問了google幾回⠀
始終找不到順的製作菜脯方法⠀
於是我鼓起勇氣拿起了電話⠀
打回家給阿嬤⠀
阿嬤聽到我要做菜脯⠀
興奮地一直和我分享作法跟心得⠀
⠀
久違的氣氛祥和的電話⠀
⠀
掛完電話後⠀
想起了以前阿嬤在院子曬菜脯的身影⠀
還有在廚房裡嚷嚷著今天誰要回來⠀
然後忙碌煮著如辦桌場面的晚餐⠀
想著這就是她表達愛直接方式吧⠀
聽著她和我分享菜脯的作法⠀
感覺自己還是那個被疼惜的孫子⠀
⠀
⠀
於是菜脯給我一個結論⠀
就是打電話回家問食譜聊煮飯就好⠀
沒事不要聊到別的地方(笑
曬好的菜脯
讓整個空間都充滿迪化街南北貨的味道
迷人的香氣啊
做菜還是作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一下我的社團。有空還是來接一下大家期待的私廚。如果我不想那麼累,那就頂多一個月接2場即可。我的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既龜毛又懶。在米蘭或巴黎作菜,實在是因為玩一個月玩得很累。米蘭一天我就逛完了,只好第二天就安排市場買菜,做一桌菜請民宿夫妻品嚐打分數。義大利的市場實在太好買。小蟄蝦scampi zucchini flower櫛瓜花,還有ricotta cheese 里科塔起司,覆盆子framboise 及果膠豐富的金黃色的杏桃apricot。通通很便宜。我花了幾千塊台幣,買一個永遠無法忘懷的有趣經驗。美好的五月天,天氣微熱,到處都是椴花樹的香氣,玫瑰也搶著開滿花園,在這樣的季節做菜,真的很美好。我一直很介意台北的空氣不好,連首爾路上都可以聞到花香。何時,我們才能再度打開嗅覺,聞一聞路上的花香?
做菜還是作菜 在 做菜型YouTuber愛看誰?全場狂推他 的推薦與評價
... 目前「煮菜型」的YouTuber很多,大家都愛看誰,甚至透過影片學做菜. ... 吧,讓作菜變簡單了」、「簡單哥」、「蘿潔塔」、「愛看Fred,但看完還是 ... ... <看更多>
做菜還是作菜 在 【iCook x Soac x Ayo】新手作菜必學,你一定要會的技巧大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無論你是新手或是老鳥,在料理世界總會有源源不絕的「為什麼」?這次邀請到電視主廚「索艾克Soac」、料理創作者「不務正業男子Ayo」,兩位新生代天菜 ... ... <看更多>
做菜還是作菜 在 [心得] 我的料理路與如何在家學作菜-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我想我曾經跟大部份的人一樣,我們都是平凡的上班族,
但是在我開始接觸料理後,人生有了不同的轉變,
今年算算大概是我入行第四年,希望透或一點點的料理經驗分享,
給未來或是現在,正在、想在料理路上前進的人能有一點點的幫助。
(拜託如果沒有用噓小力一點...)
首先我的學習經歷是廣告設計、視覺傳達,
因此我的前半人生跟料理完全談不上任何關係,
會開始作料理是離家到加拿大遊學,那時開始接觸各國料理,
也因為喜歡上料理,我還說服了當地餐廳的經理錄取我,讓我在內場上班
(這又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了)
雖然回台灣後先跑去當了攝影記者,
但在加拿大的日子也埋下了我想走料理路的種子。
回台灣後雖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是我幾乎每天都還是跑去市場買菜自己做晚餐,
(大家不要再說上班沒時間作菜了!)
記得我媽那時候生氣的對我說,是她煮的不好吃嗎?
為什麼下班這麼累還要自己煮晚餐呢?XD
但對我來說這一切就只是喜歡作菜這麼單純而已。
大概4年前我離開了攝影工作,正式踏入料理這個領域,
先給大家看看我剛開始作菜的料理照片。(大概是7年前)
這個時候是我剛到加拿大,然後homema的手藝實在太差了...
所以開始自己煮菜...
然後大概到加拿大兩個月後我就有辦法煮一桌了
(剛好是7年前的聖誕節)
這個時候我大概都用GOOGLE找食譜,例:
主要都是想吃什麼就學什麼、煮什麼
三杯雞
也開始接觸一些平常不會接觸到的食材和料理
白酒淡菜
廣東炒麵
然後回國後我仍然保持作菜、紀錄的習慣,不過還沒有上網分享。
辣子雞胸
馬鈴薯豬骨湯
韓式拌飯
親子丼
後來開始踏入網路分享食譜的領域(2014年10月),
鐵板豆腐
炸花枝
(分享到現在網路上我寫的食譜應該有300、400則了)
在分享一段時間後慢慢被大家和廠商喜愛,開始有了商業的案子,
(大家最討厭的葉佩雯,所以我就不貼照片了,XD)
然後,大概一年左右我就不要臉的毛遂自薦,接著就開始在廚藝教室教課,
第一堂課
教學的內容
(由料理教室拍攝)
教學內容
(由料理教室拍攝)
教學內容
(由料理教室拍攝)
教課的經驗一開始當然比較生疏,但是慢慢自我要求後,現在已經很熟悉了,
也會有國民外交的機會,用我的破英文交外國朋友作台灣小吃
(全程破英文教美國大學生)
然後就一直慢慢教學、分享食譜,
偶爾上電視節目、自己拍攝料理短片...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BqJ4qayN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rxhCySFJw
前面講了這麼大一串,主要是要跟大家說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只有想不想、要不要,沒有做不到,
如果一個跟料理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可以了,
還有什麼不可能,
接下來就是一些經驗上的分享,我到底是怎樣學作菜的,
首先如同前面講的,最開始我是使用GOOGLE來找食譜,
接著我開始使用相關的食譜網站,例如愛料理、煮一煮、COOKPAD,
這些網站大部份你叫的出名字的料理都可以找到相關的食譜,
基輔雞
炸豬排
我覺得剛開始可以先學習某一個人的料理風格,等到有一定技術以後,
同一道料理的食譜可以四、五個人寫的內容交叉比對一下,
這個時候你應該可以發現共同和不同之處,然後選擇作一些相關的變化,
有的時候你也會發現有些做法可能是錯誤的都可以透過這樣的動作做基本的除錯,
例如:豚汁裡面不喜歡牛蒡,可以換成其他蔬菜
例如:酒蒸蛤蜊,不喜歡奶油、不喜歡青蔥不要放
自學到這個階段以後我也開始用英文找我要的料理,
基本上我很多網站我都會看沒有特別設限,大家比較耳熟的有,
Allrecipes、BBC Food、Food Network,
現在GOOGL很方便,很快就可以找到你要的食譜,
獵人燉雞
水牛城雞翅
然後一樣我會重複上面的方式,交叉比對、決定我的做法、執行。
另外有一點是我覺得看食譜的時候不要被調味料的份量綁住了,
鹹淡口味大家都不一樣,還是相信你的舌頭最準了!!
到比較後期除了看這些平面食譜以外,我也會看料理相關的影音,綜藝節目,
料理作多了你會有很基本的邏輯,什麼時候該水煮、什麼時候該炸,
搭配什麼樣的調味料大概都會知道,所以在看這些節目的時候可以給我很多的靈感,
這些資訊都會默默的在你的腦子留下一部份,當你需要靈感時它就會自己跑出來。
綠咖哩雞
台式炒麵
再來是買相關的書籍,料理食譜書,我每年都會買食譜書,現在都還是繼續買,
主要是因為很多料理你連名字都不知道要怎麼GOOGLE,
鼠王燉菜(誤
珍珠糖泡芙
所以買書來充實自己的相關基礎知識是很重要的。
當然照顧好腦子後,我覺得吃也很重要,
去餐廳看看現在的料理走到什麼樣子地步,
了解現在消費市場的口味變化成如何了,
這對成為一個料理人來說我也覺得是相當重要的。
最後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那就是多做,
老實講我覺得作菜是一個只會進步、不會退步的技術,
所以大量技術經驗就非常的重要,當然也不是傻傻的埋頭猛作,
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再努力的執行一方面累積經驗、一方面增加料理的自信心,
這樣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循環,不然一直失敗不要說做菜了,
其他事情沒信心也一樣很難做好。
再來如果還有餘力我還有幾個建議,例如接觸不一樣的料理,
對我來說中菜、亞洲菜比較偏重基礎的技巧、
西方料理尤其精緻美食則相對的重視個人想法和美感,
這沒有什麼對錯,或是什麼好壞,
只是我覺得在還沒有定型下來前多多嘗試不一樣的料理,我覺得事件好事,
再來實戰經驗,餐廳做料理跟家庭做料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想要走這條路我覺得一定要到廚房磨練一下,
(這裡面又有很多很多可以聊,有機回再聊吧。)
實在有太多想聊了,不過感覺版面有點太長了,就在這裡收尾吧。
我覺得不管料理對你來說是什麼,只要你有心想做好,
不論你在哪裡、不論你的技巧如何,
當你正在為一件你所愛的事情努力時,你都十足偉大~
最後送上餐後甜點
檸檬磅蛋糕
感謝看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45.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45737599.A.D18.html
※ 編輯: colin987 (114.44.145.177), 12/25/2018 19:40:39
找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我擺盤的方式。
相信大家只要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都會用很多的心思,
我對料理也是如此,單純想把這件事情盡力的做到最好如此而已,
另外,如果大家在料理上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問我,我都很樂意為大家解答,
因為料理就是要分享才會好吃,也很開心大家因為料理這件事情而聚在一起。
※ 編輯: colin987 (114.42.146.164), 12/26/2018 20:46:42
※ 編輯: colin987 (114.42.146.164), 12/27/2018 00:48:55
感謝你的建議和支持,後續的影片我會考慮放上烹煮時間,
但是因為鍋具和爐具等相關因素,這都會造成烹調時間上有些差距,
所以我才沒有把它寫出來,不過我會考慮在之後的影片標上時間給大家參考喔。
※ 編輯: colin987 (114.42.146.164), 12/27/2018 17:54: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