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師宴過後,好多同學也瘋狂post相並寫下一大堆畢業感言,讓我覺得如果自己不說點什麼的話,亦未免太不入流了。可是我又不想盡說些虛情假意的話,因為這樣根本沒意思,所以還是在這裏講一點心底話吧,不在私人的Facebook中說,雖然我知道或許有老師會看。
終於畢業了,我最想感謝的人,其實是我自己。對,不是媽媽、不是老師,甚至不是A小姐,而是我。矯情的話說得太多,這些年來我經歷過的事,從手術失敗到退化驚魂,想必你們也聽我講過無數遍,所以就不多說了。一切都過去了,縱使幸運的女孩仍然放不下十三歲前能走會跳的自己,但她是時候要將那些痛苦的回憶,嗯,哪怕忘不掉也該拋諸腦後。不過,我始終想好好謝謝我自己:謝謝你即使一直想死,也堅持努力活着。雖然說把儲錢去安樂死視為人生目標真的無稽到極點,可是,看着朝這個方向奮鬥的你、看着那個緊緊記住自己在十五歲時大聲說過的誨氣話,在公開考試後不斷找工作、不停去見工,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卻依然不打算放棄,盡力去為曾經躺在病床上動彈不得的自己完成着所有夢想的你,我總覺得不可思義、難以置信。你讓十年來無間斷在死念中浮載浮沉的我,在無盡的黑暗周圍,隱約看見一絲曙光。生存似乎不像我所以為般可怕,行動不便的你拿着中六學歷同樣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兼職,就算人工不高,要養活自己也應該沒太太難度。世界原來沒有想像中那麼殘酷,假如我願意等,如同每次手術失敗後依然抱擁希望,期許明天會更好,待期盼點滴積累成下一個五年、十年,說不定我會迎來走出地獄的一日、得到全然原諒自己的勇氣。
十七歲時模糊着視線寫下的to do list,霎眼已實現了不止一半。首先是中學畢業,再來是考DSE,接着是找工作、上班,就連旅行我都去過兩次,又出走到長洲、南丫島,最近更一個人搭車去葵廣掃街...那時候我說,如果在發病前我也沒辦法自己再走一步路、獨自再上一次街,我肯定會死不瞑目,我不甘心就這樣退化。然而,現在我無憾了,真的。當我走進酒店宴會廳坐好,媽媽說:「幸好你不用坐輪椅。」我盯着牆上的熒幕,剎那間飆出了淚。為什麼我無法忘記任何一點不好的回憶呢?因為那些日子太痛苦了吧?痛苦到即使我如今想起也會忍不住發抖。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生不如死的時刻,在我心中烙下一道道傷口,傷口裂成不同大小的洞。就算給我再多的快樂,我也缺乏將它們全部填滿的能力。我必須承認面對這些彷彿會永遠存在的千瘡百孔,許多時候我都感到無能為力,大概只有死能徹底讓我從中解脫出來。不過你雖然想一走了之,卻又始終咬牙堅持,用力咬到嘴唇出血,吞下三個失敗的手術,外加一份可能是萬中無一的基因報告,再一次次彎腰俯下身去執拾多番崩潰散落一地的情緒碎片,重新拼湊成一個滿佈裂痕卻更耐摔的你。
割手傻不傻?不傻。因為那是你在深淵裏奮力掙扎,不讓自己繼續行屍走肉的痕跡。謝謝你努力說服自己活下去,我今天才可以坐在這裏,笑着驗收你親手種下的每一顆果實;今天我才可以緊握着心中的那份平安,自豪地說就算某天我終究要發病退化,也能夠無憾地死去。
你是如此的我行我素,倔強到偶爾連我也覺得你確實太奇怪。大概是早已看淡人生,對畢業一事你竟沒有絲毫不捨。你覺得這單純是一個成長的階段,七年時光的後來是下一個七年,正如人會衰老,中學生也自然會成為一個大人。能夠從這裏過渡到那裏,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福份。我們不該傷感,反該喜悅,為自己有幸長大成人而由衷地微笑。「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我始終相信,說「再見」總會有再見的一日。如果時間永遠定格在本應有限的青春,其實就像爸爸離家坐上救護車前的最後注視,再也不會是現在進行式,卻只能是永恆的過去式;這也像我對手術前的自己的無盡思念,在腦海中明明能走會跳,現實裏卻偏偏不能走也不能跳了。
在每個人都忙着化妝、爭艷鬥麗,到處找老師、同學拍照留念的時候,你身上穿的,是H&M特價的$50黑白間條裙,嘴上塗了上星期買來見工的$48有色唇膏,而你仍然坐着,壓根沒想過要找人合照,甚至未跟媽媽一同照一張相;從地鐵站走到酒店那段不長的路讓你汗流浹背,伸手摸了摸濕漉漉的背部,你要求媽媽幫你將頭髮紮起。媽媽環顧四周說,沒女孩子會不把頭髮放下來的。於是,你讓媽媽替你拍了那張好多人都說漂亮的相片,等她過足癮之後,她終於同意替你綁起部份頭髮,令你不那麼熱。此後你保持坐着,全班同學走到台前大合唱和合照,唯獨你留在原地沒去參與。從入學到離校,你果然都是個不合群的怪胎。但我知道的,你不想在這些時候才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而委屈自己,刻意混進班裏,跟三年來都沒說過幾句話的同學,因為即將分離而裝熟。你在用你的方式,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記住這一生人一次的成年禮。
表演完畢,坐到腳痛的你一如既往趕着衝出人群紮起頭髮做回平日的自己。反倒是校長主動走過來叫你先別走,表示要與你和媽媽合照一張。你受寵若驚之餘,更暗自大吼一句「嚇死人咩?個心離一離呀!」後來連媽媽也笑說,人家可是要擠到最前才能與校長合照的,哪有像你一樣,居然是校長紆尊降貴,特地來找你說想一同照相的?我不確定你如此格格不入,固執地選擇當個異類到底是對是錯、是好是壞。畢竟你這種性格會嚇怕不少有意親近你、想和你當朋友的人,更甚者是得罪人多稱呼人少,輕則惹人討厭,重則成為被杯葛的對象。曾經我逼你去改,硬要你磨掉棱角扭曲本性,做個受歡迎的「乖」孩子。但現在我明白了,人長大了自然會面臨不得不改變的時刻。因此,在職場以外,當你賺夠了生活所需,便不必千方百計去討好其他人。別人可以不喜歡你,你卻不能不愛自己。你不需勉強自己滿臉笑容,更不用戴上熱情的面具——只要你一個人也不寂寞、有媽媽也一樣很快樂。我知道呼吸對你來說很累,所以我只希望你不抗拒活着。反正你從來都不正常,那就更沒必要忍痛將自己敲碎再改造成別個你不認識的「正常人」。只要你覺得生存不那麼痛苦,繼續過日子也不勉為其難就好。
雖然我常常說不喜歡自己,但我有時候真的挺為你而驕傲的。親愛的,願你不僅畢業快樂,往後的人生也一直快樂!
This is the end of my sharing. Thank you.
//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 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當然是同學主動找我影相
#後來同學說我靚
#其實做返自己先係最靚
#深夜無人睇才敢出post吧
#講真我都畏懼別人評論的
#但希望自己能擇善固執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若好熱情積極就不是小小鳥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小小鳥的尋翼之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農夫- 返老還童Official MV 官方完整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農夫FAMA《返老還童》(Emoji試聽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YouTube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的評價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啱,來電者會覺得有人明白佢,會將心入面嘅感受話晒你聽。」May解釋說。
義工一直短缺
May直言,雖然義工招募的成績不俗,但當中不少人在訓練後,都因不認同這處理求助者的手法而選擇離開,令接聽熱線的義工數量一直不足;加上不少義工做了四、五年,亦會因抵受不住壓力而離開,May估計要維持熱線中心24小時服務,需要超過200人,但現時恆常義工卻只有約80名。
她承認,當接線義工的確不是優差,形容是承載別人的眼淚,「因為有同理心,起初做其實唔慣,人哋喊我又一齊喊。」May用了約兩年時間才能調整心態,「每日生活壓力已經咁重,返嚟又要聽啲沉重嘅嘢。」但她覺得事情有意思,因此不會輕言放棄,「生有好多人做,但死就好多人忌諱而唔做,正正係無人做,我有一種感動想繼續行落去。」
有自殺念頭不是錯事
回望最初,May記得自己加入是因為身邊要好的朋友,在毫無先兆下自殺離開,令她一度自責。她想起當時自己對自殺的想法也是「咁使唔使死?」,但成為義工後,逐漸覺得自殺並不是傻事,「我會多咗一份體諒去明白啲有自殺傾向嘅人,有自殺念頭唔係錯嘅事,而係點樣同信任嘅人講。」
社會高壓氣氛造成負面情緒
聽了多年熱線,May粗略估計10個來電中,有7個是要情緒支援多於危急狀況,她認為是與社會高壓氣氛有關,「社會上謾罵聲音太犀利,好多時我哋撳低唔開心嘅情緒,因為好多人話有負面情緒係唔啱,但其實唔係。」
她又留意到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大了很多,「譬如一個青年人一定要有用。」學生選科時揀選一些科目會被大人批評「搵唔到食」,而批判則造成壓力,認為青少年壓力問題值得關注。
校園的「守望者」
於是機構2010年起走入校園,招募中學生成為「守望者」,透過教授辨識抑鬱症、自毁自殺傾向徵兆及聆聽技巧等,希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關注情緒問題,從而減少自殺機會。負責統籌活動的May表示,接觸過不少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學業壓力,有些更對她說因為功課實在太多,有時候真的抑壓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時間去想。
May期望社會正視青少年情緒問題,如投放更多資源讓青少年去認識自已與情緒,「例如要認識自己有無講唔出、埋藏心底嘅情緒,而唔係最後先爆發出嚟。」又冀自殺議題早些讓青少年知道,「其實愈傾訴,愈唔會催促自殺。」
聆聽重於提供意見
她寄語學校要給予青少年空間,「無論點樣,聽咗先,我唔會好快要佢哋(青少年)聽唔同嘅意見,因為佢唔係要活出我嗰一套,佢要自己去搵自己要行嘅路。」
陪伴與聆聽,非常重要,對學生如是,對來電求助者也如是。
今集《港。故》說說義工在通往自殺路途上的救人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6IdcTYsURI/hqdefault.jpg)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街坊小店,從來都只是做鄰舍生意,由早餐A到碟頭飯,日夜如是,堅守多年,面臨結業,卻因為太子爺浪子回頭,令小店不再小,衝出界限,跨區發展。由流浮山走到慈雲山,除了是榮記老闆娘Polly姐的愛情故事,亦是扭轉這間小店命運的關鍵。
金蠔 VS 蠔豉
「羅撚蠔」,在流浮山經常聽到的三個字。驟耳聽,似本土粗口,但人家沙井話「金蠔」叫法,親切得多。蠔,可以有多種食法,本土蠔生食,被群起而攻之,但如果嫌薑葱、砵酒、酥炸太平凡,可試試蠔之鄉沙井人傳統食法,由插杆養蠔起計,養足四年,再生剝風乾日曬一至兩日,令蠔身保留80%水分而裙邊略帶金黃,呈半濕半乾狀態,就是上等「金蠔」。
「金蠔」和「蠔豉」不同之處,除了身價,肉質亦有大分別,蠔豉要曬上四至五天,水分保留20%以下,肉身不會太肥而乾身。「金蠔」煮法簡單,兩邊輕煎金黃色,幾分鐘後上碟,沾上砂糖,配着冒煙白飯一流。(配砂糖據講可以辟走蠔澀味)
傳統食法好,但放在已經傳統到有點殘舊的慈雲山茶記,未必成為大眾口味,當愛的故事上集正面臨結業危機,太子爺李耀榮(Ray)剛好回來接手,憑着媽媽Polly姐的家族蠔業,發展愛的故事下集,以「金蠔煲仔飯」將小店起死回生。「細個一放學就落茶餐廳幫手,同學去玩,我就趕住返鋪頭切麵包,沖華田,唔憎就假啦。」對阿Ray而言,家人經營食店,簡直係是童年惡夢。「成日屈喺間鋪,一個星期開足七日,年初二、三就開門,喺鋪頭多過喺屋企,你話有乜理由一畢業唔搵工走。」
好景不常,Ray出走後做過跟車、做過攝影師,經營過小生意,風光過後,輸得一無所有。回到起點。「當日我返嚟茶餐廳,媽咪無講啲乜,直到我講咗句,返嚟幫手好唔好?」媽咪望住我,好簡單答:「好!」對Ray而言,這個簡單的好字,令他百感交集,窩心得差點流下男兒淚。曾經往外闖,見盡人情冷暖,還是回到家,才有實在的安全感。
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
人生總有高低潮,最難聽的說話都聽過,「有朋友見我衰咗,要返榮記,睇死我唔得,咩死廚房佬,撈唔掂,踎喺廚房一世啦!」冷嘲熱諷,的確可以令人磨滅鬥志,但偏偏Ray卻要成為最失敗的成功者,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我當時諗,我唔可以俾人睇死,唔成功無所謂,但至少,要俾人知道,我係有實力,就算輸唔緊要,反正我已經無嘢可以再輸。」
一個砂鍋,改變一生
Ray回到榮記,很快就熟習環境,畢竟在此度過廿多個寒暑。最初只是跟餐牌做,慢慢就想改變了,畢竟還年輕,當然想有突破。「諗過好多方案,例如加燒味,但諗深一層,就知唔work,點做都唔夠大集團好,左諗右諗,最後就諗到做煲仔飯。」原因簡單,Ray覺得香港有水準有風味的煲仔飯很少。
起死回生,再重生要做色香味俱全的煲仔飯並不容易,排骨、滑雞、臘味是經典,但無特別,「有次喺屋企食飯,攞啲金蠔出嚟煎,就係咁,俾我諗到用曬乾過嘅海產做煲仔飯,金蠔有海水鹹鮮,唔需要添加調味,已經鮮味突出,加埋白飯,嗰種香氣,未食已經口水流。」
兩母子試完第一個製成品,覺得不錯,當Ray定價過百元,兩母子就各持己見,「媽咪覺得過百蚊個煲仔飯,唔會有人專登嚟慈雲山食,但我覺得,香港人對食好講究,只要質素好,就會嚟。」有麝自然香,跨區都有捧場客,加上Ray的外公生前在流浮山做蠔業,有些江湖地位,要拿上等貨並非難事。既然貨源穩定,品質有保證,當然事半功倍。「估唔到因為我呢個煲仔飯,令外公停咗嘅蠔業又再重生,感覺好奇妙。」
輸了時間,贏了婚姻
這招牌煲仔飯,令Ray贏回親情、事業,還有愛情。「我識到我老婆,都係因為呢個煲仔飯咋,佢未嫁我之前係Food Blogger,咁啱有次朋友食飯,我請佢嚟試食,之後就一齊咗。」婚後更生了個可愛囡囡,良緣天注定,婚姻竟然可以靠煲仔飯?!
冬天必食煲仔飯,對我們而言,是溫飽是滿足果腹之慾,對慈雲山榮記而言,挽回面子,也贏得食客掌聲。
採訪:馬小玲
攝影:謝致中、邱覺達
榮記茶餐室
地址:慈雲山毓華里12號地下
電話:2328 923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6:30am-10pm、星期日6:30am-6pm
詳情: http://bit.ly/2UvawA5
註:煲仔飯6pm後供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PeRRFL2bM/hqdefault.jpg)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有無諗過死?」
在防止自殺志願機構「撒瑪利亞會」當了義工十三年、有份接聽防止自殺熱線的賴美芳(May)表示,機構會向每一通來電的求助者問這問題。對於一個想自尋短見的人來說,再談死亡不是應該要有顧忌嗎?
「當然唔係要推佢去自殺,而係話畀佢知我洞悉到呢件事,我明白你內心感受。如果呢句說話放嘅位置啱,來電者會覺得有人明白佢,會將心入面嘅感受話晒你聽。」May解釋說。
義工一直短缺
May直言,雖然義工招募的成績不俗,但當中不少人在訓練後,都因不認同這處理求助者的手法而選擇離開,令接聽熱線的義工數量一直不足;加上不少義工做了四、五年,亦會因抵受不住壓力而離開,May估計要維持熱線中心24小時服務,需要超過200人,但現時恆常義工卻只有約80名。
她承認,當接線義工的確不是優差,形容是承載別人的眼淚,「因為有同理心,起初做其實唔慣,人哋喊我又一齊喊。」May用了約兩年時間才能調整心態,「每日生活壓力已經咁重,返嚟又要聽啲沉重嘅嘢。」但她覺得事情有意思,因此不會輕言放棄,「生有好多人做,但死就好多人忌諱而唔做,正正係無人做,我有一種感動想繼續行落去。」
有自殺念頭不是錯事
回望最初,May記得自己加入是因為身邊要好的朋友,在毫無先兆下自殺離開,令她一度自責。她想起當時自己對自殺的想法也是「咁使唔使死?」,但成為義工後,逐漸覺得自殺並不是傻事,「我會多咗一份體諒去明白啲有自殺傾向嘅人,有自殺念頭唔係錯嘅事,而係點樣同信任嘅人講。」
社會高壓氣氛造成負面情緒
聽了多年熱線,May粗略估計10個來電中,有7個是要情緒支援多於危急狀況,她認為是與社會高壓氣氛有關,「社會上謾罵聲音太犀利,好多時我哋撳低唔開心嘅情緒,因為好多人話有負面情緒係唔啱,但其實唔係。」
她又留意到社會對青少年的期望大了很多,「譬如一個青年人一定要有用。」學生選科時揀選一些科目會被大人批評「搵唔到食」,而批判則造成壓力,認為青少年壓力問題值得關注。
校園的「守望者」
於是機構2010年起走入校園,招募中學生成為「守望者」,透過教授辨識抑鬱症、自毁自殺傾向徵兆及聆聽技巧等,希望學生之間可以互相關注情緒問題,從而減少自殺機會。負責統籌活動的May表示,接觸過不少的學生,都面臨巨大的學業壓力,有些更對她說因為功課實在太多,有時候真的抑壓了自己的情緒,沒有時間去想。
May期望社會正視青少年情緒問題,如投放更多資源讓青少年去認識自已與情緒,「例如要認識自己有無講唔出、埋藏心底嘅情緒,而唔係最後先爆發出嚟。」又冀自殺議題早些讓青少年知道,「其實愈傾訴,愈唔會催促自殺。」
聆聽重於提供意見
她寄語學校要給予青少年空間,「無論點樣,聽咗先,我唔會好快要佢哋(青少年)聽唔同嘅意見,因為佢唔係要活出我嗰一套,佢要自己去搵自己要行嘅路。」
陪伴與聆聽,非常重要,對學生如是,對來電求助者也如是。
今集《港。故》用七分鐘,說說義工在通往自殺路途上的救人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D0_2dvosg/hqdefault.jpg)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農夫FAMA《返老還童》(Emoji試聽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青春倒數】 好有意思嘅歌,歌詞好中肯,值得一聽。 ... 人你冇做到個壞人但係做咗你細個最唔想成爲嘅嗰種大人👴 幾時開始發現自己已經大個球賽你好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YouTube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的推薦與評價
在Android 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下載YouTube 官方版應用程式,掌握全球影音脈動。舉凡發燒音樂影片、熱門遊戲、時尚、美妝、新聞、成長學習等各種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 ... <看更多>
做個我想成為嘅嗰種大人 在 農夫- 返老還童Official MV 官方完整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淨係最驚稅局幾時先發現自己做咗大人就係做錯啲乜嘢事你第一時間賴人你冇做到個壞人但係做咗你細個最唔想成爲嘅嗰種大人實際上某日發現你去到某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