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在Şanlıurfa。
這個地方除了是亞伯拉罕的故鄉之外,也是他犧牲之處。
他接受了神諭,成為一神論的信仰者。
如果亞伯拉罕真實存在,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位信仰一神論的人,而不管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一神論。
在回到故鄉Urfa之後,他奉勸Nimrod停止偶像崇拜,也就是從多神論的信仰變為一神論。
這是人類第一次兩種信仰型態的對決。
亞伯拉罕不但與Mimrod對立,還愛上了他的女兒。
這當然惹惱了Nimrod。他架起柴堆,一把火燒死了亞伯拉罕。
不過神奇的事發生了,這堆火成了水、水堆積成湖;而木柴則變成了魚。
這座湖今天依舊存在,也是Şanlıurfa最重要的景點之一、也就是今天照片的主題 – Balıklıgöl,意思是亞伯拉罕之湖。
Urfa另外一項對基督教的意義是Image of Edessa。Edessa是Urfa的舊名,image指的是耶穌的形象。
我們今天一聽到耶穌,心裡面應該就會有個完整的形象:長髮、雪白的皮膚、落腮鬍、藍眼睛。
但是這個形象是後人塑造的。
聖經或其他經典對基督的形象並沒有什麼記載。
我們目前能夠知道「最早的」耶穌形象,大概就是杜林裹屍布(Shroud of Turin)上顯現的那個。
所謂杜林裹屍布也就是耶穌死後包裹他屍體的麻布,印記著他的形象。
讀者可以在以下連結看到原圖與數碼修復圖: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roud_of_Turin_001.jpg
不過杜林裹屍布經過科學鑑定,是1390年左右偽造的。
但是基督教、尤其是東正教流傳著一個傳說,認為耶穌的形象最早在他同一時代就經由畫家確定。
當時Urfa地區的Osroene王國國王Abgar V因為生病,請求耶穌前來醫治,被耶穌婉拒。
耶穌捎信給Abgar V,附上一張他的畫像。
之後這幅畫就在Abgar V的宮殿供奉者。
不過這個傳說的演變與真偽辯證,又是一連串故事,我們暫且不表。
十世紀的時候,這幅畫轉往君士坦丁堡。十三世紀初,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洗劫一空,下落不明。後來出現在巴黎的Sainte-Chapelle。
這座距離巴黎聖母院只有咫尺的教堂以彩繪玻璃窗著名,參觀遊客遠比想像的要多。
但在法國大革命的時候,這幅畫就永久消失了。
照片集中的倒數第二張圖是埃及Saint Catherine's Monastery聖凱瑟琳修道院保存的Abgar V手拿耶穌畫像的圖。
聖凱瑟琳修道院也是世界上保存古代基督教聖畫像最好的場所。
照片的最後一張圖是1583年鄂圖曼畫家所畫的亞伯拉罕犧牲他親身骨肉(Binding of Isaac)、以及Nimrod火刑伺候亞伯拉罕的故事。
這表示亞伯拉罕是兩大宗教共同的聖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一走上癮!理想的旅行:聖雅各朝聖之路4+1全攻略」介紹 訪問作者: 李珮慈 內容簡介: 2016年啟程,一年一路, 每天步行20-30公里,全程近800公里…… 這條路究竟有什麼魔力, 吸引一年超過30萬各地朝聖者來走路? 聖雅各之路, ...
修道之謂教意思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蝦米白雪公主的墓碑被發現了?!——真身瑪麗亞・埃爾塔爾的人生故事]
好啦標題好像很浮誇😆😆
是說最近都沒什麼在看歐洲新聞,直到兩天前和朋友聊天
別人才和我說:「欸你知道嗎白雪公主的墓碑被找到了喔。」
我那時才大驚:「什麼,白雪公主是真的??」
結果一查才發現還真的有。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
近日,德國南部Bamberg的教區博物館收到一塊墓碑
這塊墓碑乍看非常不起眼,基本上就是一塊橢圓形的深灰色大理石板
然後上面刻了幾個白色的小星星做為裝飾這樣。
但是博物館人員在檢查之後,卻發現這很可能是歷史上最知名女性的墓碑
.
墓碑的主人叫瑪麗亞·索菲亞·馮·埃爾塔爾(Maria Sophia von Erthal)
什麼你不知道她是誰嗎?那也許你聽過她的另一個名字:
.
Snow White。白雪公主
.
好的大家都知道在德國,童話故事真的超~多的
但是很多童話基本都出處不詳,所以常發生好幾個城市同時在搶「這個童話故事是在我家發生的!」「不,是在我家發生的!」
其實白雪公主有黑森和巴伐利亞兩個版本,今天要說的
就是巴伐利亞版本的白雪了~
.
是說,故事女主角小白雪在1725年的6月15日(跟我只差一天欸!)
出生於班貝格附近的洛爾。這地方最大的兩個特點
就是當地的平面鏡製造工藝和有毒的植物顛茄(似乎可以印證魔鏡與毒蘋果的來源)
據說白雪從小就長得超級可愛,不過在幼年時曾經染上大病
留下視力不良的後遺症,但也因為這樣導致了她悲天憫人的性格。
.
她的父親飛利浦則是洛爾地區地位崇高的外交官
自己更經營一間玻璃廠。1741年白雪生母去世後
他便續娶了另外一名女貴族克勞蒂亞・馮・韋寧根Claudia Elisabeth von Venningen
並且送給她白雪公主故事裡最知名的物品:會說話的「魔鏡」
.
事實上,這塊魔鏡至今還在當地博物館展示中。不過在這邊我查到的資料有點不同
有些文章說它真的會說話,是利用一些聲學原理重複說話者的話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會在鏡框刻上一些短語,就代表它「說話」了
不過實際上是哪一種,還是要去當地一探究竟才知道啦~~
(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去的!!歐洲趣史團一定要開(握拳))
.
不過後媽實際上也的確是個霸道又嫉妒心強的人。她嫉妒白雪在民眾中樂善好施的好名聲
所以常常就利用權勢偏袒自己和前夫生的孩子,最後更要人帶白雪去森林「散步」
當然就是要她別回來的意思
.
最後任務失敗,白雪就像逃難一樣逃出了父親的領地。中途穿越了著名的恐怖森林、七座大山費盡千辛萬苦
終於來到開車距離38分鐘外的比貝爾格明德(Biebergemünd)
這地方是一座礦山。由於礦洞窄小,只能容得下身材矮小的礦工或小孩
白雪遇到的七個小矮人很可能就是當地的童工,為了讓自己在黑暗洞穴中表示自己的位置
他們通常會戴著色彩鮮艷的頭巾,和動畫裡面體現的形象基本差不多
.
後母知道了當然非常生氣,不過因為那個地方已經不在自己的美茵茨選帝侯國境內
而是屬於歪國領土了,不能直接派兵把白雪除掉的情況下
後媽只好自己喬裝改扮成老婆婆送白雪毒蘋果,根據當地的考據
如果這個故事屬實,蘋果上塗的可能就是當地常見的毒性植物顛茄。
.
不過這都是後世歷史學者的考據。事實上瑪麗亞留下來的史料很少
只知道她的的故事沒有玻璃棺木、也沒有王子,最後則是長眠在修道院中
在她死後,別人為她刻了這個墓碑
上面寫著:「基督教的高貴女英雄:她在信仰勝利後長眠於此,為變形的復活準備」
在白雪去世60年後,格林兄弟出生於附近的哈瑙
所以很可能聽過她的故事,不曉得是不是就這樣寫成了《白雪公主》了~
.
好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就到這邊結束啦~~不過重點是當我在查資料時
意外看到《美女與野獸》的原型,裡面的劇情整個讓我寒毛直豎啊啊@@
原來故事發生在16世紀,那時的歐洲王室爭相蒐集一些長得最奇特的人種
所謂的「野獸」其實就是一個患了多毛症的男孩,法國王室將他帶來、為他穿上衣服、讓他受教育,就為了證明「野人也能受教育的」
一直到這邊都還好,就是下一句話讓我整個寒毛直豎:
.
「王后凱薩琳・麥帝奇認為,為他配一個美女應該很好玩。」
(天啊一個女人的人生就因為她覺得很好玩就被毀了!!!)
.
她就找了一個仕女,說為她找到一樁好姻緣囉看我人多好~
然後在婚禮當天,仕女看到新郎差點暈了過去
最後他們生了八個孩子,其中一半遺傳了新郎的多毛症
然後這些孩子就被當成禮物,在歐洲王室各種轉手飼養了
.
至於這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還要再查查
有機會再來聊聊啦~~
#看到德國人這麼認真研究他們童話真的挺羨慕的
#不如我們也來研究虎姑婆是出現在哪個城市
修道之謂教意思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佛陀聖誕,我參加一場浴佛法會時,就無聊想像,這位兩千五百多年前的王子的長相會是什麼樣子?
於是就隨筆畫起草稿,我覺得悉達多太子一定是超級霹靂無敵帥的那種長相,如果他穿著兩千五百多年後的西裝,不知到有多帥氣?
我就把原本古印度服改成貼身西裝,因為關於悉達多太子的容貌形容記載不多,但我靠著一些石雕來參考,做完成這張圖。
我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十歲時被送去佛寺出家過兩年的我,對釋迦摩尼佛並不陌生,但對其長相和許多細節卻一直處於問號狀態,畢竟兩千五百多年之前要明確紀錄長相,的確有很大的難度。
只有記載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我細細看完每一種形容後,但綜合起來感覺還是非常抽象。
我就就用內心直覺來畫看看吧!
我就靠著自己的想像,把祂出家之前,大概25歲左右的樣子畫了下來。
法會結束時也完成了這張圖~
祝福釋迦摩尼佛生日快樂~(灑花)
也希望自己能多點智慧,少些愚蠢,未來每一天都能像佛陀一樣自在沒煩惱。
在此分享悉達多的小資料:
喬達摩(梵語:Gautama,巴利語:Gotama)或譯瞿曇、喬答摩,是釋迦族的姓氏,傳統上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姓,源自釋迦族祖先喬達摩仙人的名字,其在劫比羅城和天示城等的族裔稱為釋迦族。《梨俱吠陀》讚歌作者之一 Vāmadeva 之父是七仙人之喬答摩仙人,有傳說釋迦族或與之有關。
悉達多(梵文:Siddhārtha,巴利文:Siddhāttha)或譯悉達陀、悉達,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ā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名字。
佛陀傳記中,淨飯王還為他起了其他的名號如「天中天」和「千象力」等,佛陀證道後不希望人們仍以俗世時名號稱呼如來。
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佛陀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文翻譯又作「能仁寂默」[10]、「釋迦文佛」[11]等。
按佛教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乞食、離欲修道、修行成就者的稱謂,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唸了不知道會不會變帥?或變漂亮~
釋迦牟尼佛心咒:
[ 嗡 牟尼牟尼摩訶牟尼耶 娑訶 ]
修道之謂教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一走上癮!理想的旅行:聖雅各朝聖之路4+1全攻略」介紹
訪問作者: 李珮慈
內容簡介:
2016年啟程,一年一路,
每天步行20-30公里,全程近800公里……
這條路究竟有什麼魔力,
吸引一年超過30萬各地朝聖者來走路?
聖雅各之路,
世上僅有的兩處「巡禮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一生必走的朝聖古道療癒旅程,
一定要帶著上路的朝聖指南!
◆第一本完整涵蓋4+1路線的聖雅各朝聖之路全攻略!
◆4+1路線包括:最經典熱門的法國之路、一次縱走西葡的葡萄牙之路中央線、山海相伴的北方之路、歷史最悠久的原始之路,以及抵達星野聖地牙哥之後的世界盡頭之路。
◆詳介沿途歷史文化、修道院傳說、特色庇護所、傳奇故事、大城小鎮優美景點,認識馬德里和巴塞隆納以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風情,體驗充滿自然風光、城鎮景點、文化洗禮、心靈療癒的徒步朝聖之旅。
◆詳附行前規畫、打包要點、注意事項、路上食衣住行、朝聖入門Q&A等實用資訊,以及景點標示、店家和庇護所資訊,完整詳盡,方便參考查索!讓想踏上朝聖之路想找參考指南、走過但想回味或準備下一次上路、想找法國之路以外路線資訊的人,找到一種理想的旅行模式,進行一生必做的朝聖之旅。
◆收錄500幅精美照片、手繪路線圖、朝聖者護照印章圖,包括各單位授權使用的獨家資料:納瓦拉旅遊局、拉里奧哈旅遊局、格爾尼卡大轟炸史料館、畢爾包阿茲庫納文化中心、星野聖地牙哥大教堂等,用豐富的視覺呈現導覽朝聖之旅!
「走一次不一定就能解決人生的所有疑惑,但我相信只要用心體會,仔細咀嚼朝聖途中的回憶,有許多微小的想法、轉變的念頭,甚至別人的生命故事都會一點一滴地在你心中累積、加深,並且轉換為全新的能量,留待人生路上需要時發出光芒。」──本書作者 李珮慈
有一種流浪,不需餐風露宿,不必擔心迷路;
有一種度假,儘管耗盡體力,卻讓人幸福的放鬆。
近年來在電影「the Way」、「我出去一下」以及韓國綜藝「西班牙寄宿」等影視節目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台灣人踏上西班牙朝聖之路,以行腳漫遊的方式取代傳統的走馬看花,這種旅遊模式的優點一來可以在異國long stay且不需要花費太多金錢,二來又可以深入體驗當地風土民情,感受古老的歷史文化。
遠行是一種挑戰和心靈提升,多數人對於朝聖路的嚮往多聚焦在「屬於朝聖者自己的故事」,例如路上結交的朋友、當中發生的趣事,以及創造前所未有的旅行經驗等。本書作者從2016年開始一年一路後,在第三年時才發覺所謂的朝聖之路更像是一塊塊西班牙各個省分所組成的文化拼圖,每走到一個小鎮、一座遺跡,彷彿閱讀了一部分的西班牙篇章,認識了不同於馬德里、巴塞隆納的城市風情,也因此回國後醉心於研究路上的種種文化、修道院的傳說、沿途具有特色的庇護所住處等,想要將朝聖路上的故事和特色景點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人了解。
根據聖地牙哥朝聖者辦公室的統計,西班牙朝聖之路最熱門的路線分別為法國之路、葡萄牙之路、北方之路,以及原始之路。這些路線各有特色,總距離長短不一,法國之路、北方之路全長約800公里,不管是放一至二週短暫假期,或是可放一個月長假的人均可按照需求做規畫。
本書帶領欲入門踏進朝聖旅遊,或已經走過一兩次朝聖路想更加了解路上文化、為其他路線做準備的人,體會朝聖之路上美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沿途該參觀的景點,以及作者在行走中逐漸達到身、心、靈的平衡療癒。
作者簡介:李珮慈
任職於航空公司的80後女生,對於人來人往的機場和人潮構成的隊伍感到恐慌,於是在2016年起心動念踏上朝聖之路在人煙稀少的麥田步行。原本以為走完就會離職開創新人生,想不到山不轉路轉繼續留在原公司,每年都回到西班牙健行(只因為機票和排假較自由)。第三次走完原始之路認識更深層的朝聖文化時,內心突然想起自己多年前的願望是寫一本旅遊書,於是著手規畫,邊上班邊寫,三不五時以取材名義去西班牙遊玩。
作者粉絲頁: 旅途三小事 Three Little Things der Journey
出版社粉絲頁: 奇光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