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8] 細說分鏡 Vol.15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04
🖍在我心中,沒有那句「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每個參數都代表者
🖍心中當下感受的一項取捨
🖍既是為了創作與藝術,所做下的決定
🖍每一次次的決定,都是獨一無二
決定曝光構圖與曝光 (How),以及創作者身後的動機 (Why),兩者交接的地方,那就是照片故事 (Story),故事已經發生,且存在在那裡不會改變,身為創作者,或是說書人,對於相同的故事所能做的,就是找出自己如何理解故事,與故事的關係在哪裡,每個人對故事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創造力」讓這個世界更有趣豐富的地方。
🟥電影重播、重製與重拍
「重播」就是同一隻影片,原封不動的按下「播放鍵」,從中播到尾,任何一點改變也沒有,不會有任何新意在裡頭,你無論看上幾篇遍,影片永遠都是相同的內容,差的就是你多看幾次,心中解讀也會多少而有差異。
🔹在我心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影「絕地任務 The Rock」, 描求一名軍官為了掙取為了愛國進行任務死去的同袍弟兄,得不到應有的撫恤對待,因為挾持惡魔島監獄的觀光客,以要求政府巨額的贖金來賠償那些死去的士兵將領,每每在第四台看到這部電影一再重播,我都會停下來看完它 (無論從哪一段開始),雖然劇情倒背如流,已經無任何驚喜與期待,但是每回看時都會對劇情中不同的片段,在心中就會對該片段,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是過去幾次沒有想到的部分,特別是裡頭,由「艾德.哈里斯」飾演的「弗蘭克」,最後對著手下傭兵說的那句話「士兵,任務結束」,有次看到這段,正是因為知道他整個恐怖行動目的為何,也知道即將發生的悲劇,特別看看他說這句話的態度神情,那時的堅定的神情是整部片中我認為最精采的一段,反而推翻了許多人心中 (包含我)最經典的橋段 – 尼可拉斯凱吉雙手握著信號火花,脆在空地,背對著觀眾面對二台投下炸戰飛機整個人被炸飛的經典畫面。🔹
重製電影就是將既有的內容,透過更好的數位修復技術,讓畫質、音響得到更好的品質,當你重看後,得到的感受差別不大,最多就是視聽的享受提昇一級,不過也能在閱讀重播的電影過程中,重新發現更有趣值得討論的空間,也能在畫質、音效提昇的空間下,發堀出一開始沒看清楚的電影細節。
重播、重製都可說是相同的元素、相同的畫面,最多重製後的電影,新增了過去因時空限制下沒放入的片段,讓整部劇情更加完整,甚至反轉了電影本身主指 (比如說銀翼殺手,因應不同播放地區,刪除、新增部分片段,使得既是重製,也更還原作品的原貌)。
「重拍」就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了,重拍的「幅度」可大可小,小幅度的微調,比如說「倚天屠屠龍記」,每段時間就重拍一輪,小說依舊不變,差的是選角的適配性,或是劇情微調讓觀看的節奏更好一些,但故事還是相同;大幅度的改變是否還稱作「重拍」就有待商確,比如角色的「性轉」,男性變女性 (或反過來),黑人變白人等等,「性別、種族」等觀念大大影響一部電影角色意義與價值,雖然是對既有的小說改變成電影後「重拍」,但「小說歸小說」「電影與重重作品」等這三者,就可說是三個獨立的故事。
🟥照片故事與創作者
猴硐貓村,自早是有許多貓在那兒棲息,又再加上貓群的繁殖,因而聚集上百隻貓在那兒與居民共處,透過愛貓人士發起「有貓相隨、猴硐最美」等活動,再配合政府規畫、建設,在 2013 年與日本兩大貓島、美國、義大利、土耳期等地,有著「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美稱。
相同的故事,同樣前往貓村拍貓的人,背後動機可就完全不同,我相信大多是「貓奴」「愛貓人士」居多,前往這奇特景觀的小小村落,更多是像我這種純粹的觀光看,感到好奇去看看世界有名的「貓村」是什麼模樣,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動機,交織出來的「照片裡的故事」,自然不同。
🔹我認為呀,相同在貓村所創出每個照片,照片故事盡管大同小異,就算兩人用相同的構圖拍攝同一場景、同一隻貓,相同的照片故事,會因攝影者 – 也就是說故事的人,心中對貓村的「連結感受不同」,使得拍攝照片流程、動作、構圖一致,背後想訴說的故事也更有意思,若請這兩位發表分享一下「照片的故事」,我們能從二位創作者表達過程中,感受到「是純粹湊熱閙的觀光客?」還是「愛貓成痴的貓奴?」二者之間熱情的不同。🔹
不過呢,這故事還在進行,自 2009 年開始規畫、發展至今,這十多年間的變化不斷的改變「世界最佳賞貓景點」的樣貌,比如說一些惡劣的飼主在這裡遺棄動物,或是觀光客太多造成當地景觀破壞、居民生活被打擾,或是貓咪被人偷走、動物間的傳染的疫情等問題,都不斷的改變最初「貓村」的好意與樣貌,這故事持續改變著,相同創作者,在不同時空下前來的感受,那就更不一樣,若再刻意執著一些,找到相同一隻貓,相同的構圖原素,甚至是連「畫面」都完美複製出來,相信這二張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訴說的照片故事也完全不同。
🔹若以這例子來看 – 刻意的在不同年代,拍出「完全一樣」,是「重播」還是「重製」還是「重拍」? 我認為「都不是」,貓村時空境遷改變了樣貌,最早的初衷也許也漸漸消失在人們回憶,僅保存於最早的文字、影像畫面裡,由於故事已經不同,拍攝出的「照片故事」,也應屬於新的作品,即使同一創作者,不同年代下心境路程也隨年紀增長有所不同,這創作者不同時期前來此處創作的「背後故事」我相信也是不同的故事。🔹
故事變了、人也變了,所有的事物都變了。
🟥回到攝影與攝影人
真的要問我「拍照,跟攝影有什麼不一樣」,這麼難的題目,要我用最簡單的回應的話,斬釘截鐵一點的說法,我認為是:
🔹「帶著主觀的意識,思維,並且追尋特定目的下的按下快門,這叫做 “攝影”;倘若只是隨手不經意的按下快門,那叫做 “拍照”。」🔹
相信這麼說一定會招來許多非議之論,若有機會我也許能再另外書寫一篇,我對這二者的看法,但這裡容我暫時取這樣子武斷的定義往下說。
這裡不談「不經意的拍照」,我們談談簡單的「攝影」,帶著主觀意識、思維,到了一場景追尋,心中抱持特定目標加以尋找,並且依當下的考量,決定了構圖與曝光所有的元素,最後按下快門產生照片,這張照片幅有著「故事」,與創作者有深刻的連結,說說這個「連結」,那就是創作者的「動機 Why」,也就是前面幾篇不斷說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
🔹為何總有人一個點、一個景追尋了數次,若水三千只取一瓢追尋的精神;反之他人不經意的按下快門,若這二人擦肩而過,都朝著相同點做出相同的拍照流動與動作,「作品意義與人的連結」大有不同,我想說到這兒,再配合前面數篇的分享,或許讀到這行字的任何人,能夠了解…,其實我說了這麼多篇、這麼多例子、觀念,我只是不斷表達一個觀念「照片故事確實是重點,但人與故事的連結才是深入照片的靈魂」🔹
單單是「照片故事」不是我最感興趣的,那個「創作者與作品的連結」可真的無法單純透過「一張照片搭配照片故事」就能清楚說明,談到那深入照片靈魂,並不是在照片裡頭鑽牛角尖,而是回到創作者個人的故事,才是最後一張照片的原點,我想我們更該在意這一點。
既然如此,那麼以上述「攝影」而不是「拍照」簡單武斷的定義下,攝影者所拍出的每張照片,除了「照片故事」外,也包含「攝影者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進而產生「連接與交集」,我們就可以說 – 在這樣子的交集之下,每一張照片自然沒有那個「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焦距增減那 1mm,視角改變了一些,快門快慢一點、光圈大小一點、ISO 高低一點、白平衡 K 數左右偏了一些、最後焦點停留在哪」,這些細細的拍照流程裡的動作,都是每位攝影人「當下對場景的感知,透過內心的感受加以回應世界所做下的決定」🔹
再加上拍照條件總非十全十限,器材的限制、環境的條件,時間的壓迫…,甚至是身體的不適,都無法很難讓每張照片理想條件下誕生出來,但無論如何抱著攝影的心態下,每個參數的取捨,都是為了「創作與藝術」做的決定,任何一個決定、哪怕是重複一來再來的拍攝,我認為對自己都是獨一無二。
若是這樣,當我們表達分享一作品,自然就不會有「差不多,這麼拍就好」的說法,但表達分享過程,仍舊像是說故事分享的過程,而「說故事」這件事本身又是另外一項專有的領域,追尋精美的攝影作品後,也該花點時間在「表達、說故事」下點努力,畢竟我們知道「藝術,包含了前段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後段分享表達的部分」,缺乏了前、後任一片段,都無法讓一張充滿靈性的照片,能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DJ Yin 盈盈 ,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討論性騷擾事件時,有些人會指責:有女生會以此為手段,我覺得不知道真相最好不要討論,以此說法冷待提出求救信號的人。 無可否認是會有這樣的案例發生,然而男生如果不想被冤枉,我認為其實還有更直接更好的方法~ (看片)這是我可以想到的方法,如果你們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歡迎留言補充,謝謝~ :) 這是下集,還...
信號電影美國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二)
上星期分享了(一)大加速(二)強者恆強(三)現金為王,我們一起來接著看看其他幾個觀點:
四、大分散
不只區塊鏈帶來了去中心化,COVID-19帶來的疫情也讓我們的世界愈來愈分散。
Amazon奪走實體商店再把店家分散到我們家門口,疫情加強也加速大家在網路上購物的行為;
Netflix與或其它影音串流平台接下電影院的地位,把電影院放在我們的客廳與房間;
醫療照護產業,在美國,過去不被保險規定支持的遠距離醫療、遠距離開立處方,已經在疫情的影響下被接受了,而這樣的規定未來被改回來的機會不大;
食品雜貨業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朝向分散的趨勢轉型,從2020年三月初到四月中,線上雜貨的銷售大約增加90%,食品運送的銷售額則成長50%,這個轉變帶來基礎設備的更新,從倉儲到客戶關係的深化,都不會隨疫情結束而消失,並且將改變食品運銷系統。(前陣子三級警戒期間,我老婆為了兼顧安全與健康,堅持餐餐自己下廚,對新鮮食材的需求大增,所以我們上網訂購了蔬果箱:選好自已想買的新鮮的蔬菜水果,由廠商幫忙挑貨然後直接送到家。而我們並不是少數這樣做的家庭,很顯然大家已經接受這樣的食物配送方式,而不再堅持一定要自已親手挑揀蔬菜水果)這樣的分散在未來會出現在更多產業。
另外像家具用品、行動裝置的銷售也會因為大分散這個趨勢而大幅度成長,如果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待在家裡,不管是工作或是娛樂,我都希望自已有更舒適的沙發、更好的音響與電視、更棒的居家空間。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Covid-19在美國的致死率是0.5~1%,在美國的媒體產業,公司淘汰率是它的十倍以上。」被淘汰、面臨危機或是衰退的都是品牌時代的大師。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Google問世之前,創造合於一般水準、大量生產的產品,為它注入一些無形的聯想;接著透過廉價的廣電媒體來鞏固這些聯想……品牌時代從令人喘不過氣的製造業手中奪下指揮棒……創造出廣告大師、行銷部門、以及行銷長的職務……這套演算法在平庸的產品(美國汽車、淡啤酒、廉價食物)裡注入情感,為利害關係人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品牌時代在一連串相互影響的因素中,如Google、臉書的出現,加上把財富從廣告中解放出來的科技...等,也終於來到尾聲
還有人記得Tivo嗎?可以讓你預先設定好時間錄下想看的電視節目的數位錄放影機,只要你擁有它然後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完成計畫,除了可以在任何時間看自已想看的電視節目外,你也不用再看到廣告。
Tivo標誌著從品牌時代轉移到產品時代的開始(花再多錢做廣告,都無法提升平庸產品的形象了,因為可以直接被跳過),2020年夏天則是品牌時代的結束。
「在品牌時代,剛到一個新城市的有錢旅人會吩咐他的司機送至麗思酒店(Ritz),因為這是他認識的品牌。然而,在產品時代,這位有價值的消費者一下飛機先查自已的手機,她知道麗思酒店才剛翻新過,評論者認為它的房價太高,於是她透過眾籌推薦改選一家位在時髦地段的精品酒店」(甚至我們更愛從Airbnb找到自已更喜歡的住宿地點,連品牌都不用了)
「在這場轉變中的輸家,是在品牌時代裡為打造品牌廣告提供平台的媒體公司,以憑藉創意製作這些廣告的廣告代理商。」
臉書和Google在股市裡的表現證明了這個事實:2015年8月到2020年8月,臉書成長174%,Google成長114%,其它老牌廣告行銷公司像IPG、陽獅集團Publicis、WPP集團等是-9%到-63%不等。
景氣黯淡的時候,廣告預算會縮水,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事,但是當景氣復甦,錢潮重新回流,只會流向產品時代的廣告媒體公司,所以未來Google和臉書這對雙巨頭在數位廣告市場勢必會繼續輾壓品牌時代的廣告老兵們。在2020年公佈的數位廣告預算分配比例,臉書加上Google,就拿下了61%。(不過深入探討這個數字,會發現這個趨勢造成更嚴重打擊的的其實是臉書或Google之外的數位行銷公司。BuzzFeed和Yelp在2020年的展示型廣告比起2019年衰退40~70%,Vice跟其它類似的公司也會跟進,只有一些,能撐過加護病房活下來。)
六、紅與藍
數據vs隱私;販賣隱私權vs付費保護隱私
「基本商業模式有兩種:(一)公司用高於製造成本的價格把東西賣出去(二)公司的產品可以免費送人,或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出去,然後跟取用產品的其他公司收費,這裡的產品指的是:消費者的行為數據。」
這也就是在現代商業世界中不可忽視的規則:當你在免費使用某項產品/服務時,你自已其實就是被賣出去的產品。
但是現在愈來愈多隱私外流、資安問題的新聞出現(好萊塢女星私密照外流、劍橋分析事件…等),越來越多人重視跟保護自已的隱私,甚至願意付費保護這些被證明非常珍貴的無形價值。
「過去我們用我們的時間交易價值,如今我們用我們的隱私來交易價值」
「安卓手機每天向使用者收集1200個數據點,傳回Google數據挖掘的母艦。iPhone手機擷取200個,同時蘋果不厭其煩強調它的數據不是用於謀利」
「安卓的使用者是以隱私交易價值的芸芸大眾,iOS則是享受隱私和地位的有錢人,以砸下含稅1249美元的費用(超過匈牙利人一個月的平均家庭收入)來換取價值443美元(製造一台iPhone的成本)的感應器和晶片組。」
安卓是紅色,iOS是藍色。
「你可以在YouTube上得到免費的影視娛樂,不過它的內容是個大雜燴……十之八九你會收到一些煽動、挑釁的內容……。另一方面,Netflix的運作取用『藍色』/iOS的模式:你付費,你得到內容;你是客戶,內容很精彩。」YouTube是紅色,Netflix是藍色。
以社群媒體來說,目前幾乎都是紅色,Facebook、TikTok是紅色:免費的服務,大量榨取我們的個人資料,甚至是用我們不理解的方式巧取豪奪。
「2020年六月,TikTok被揭露它每隔幾秒就掃描使用者的剪貼簿,甚至連它的app只在背景運作時也照掃不誤。這家公司已經承諾停止這種作法(在它的動作被iOS的新安全系統抓個正著之後)。使用臉書或許不會讓你的個人數據被上傳到中國共產黨的數據雲裡,但是臉書過去保護使用者隱私的不良紀錄來看,這不過是因為中國人喊價輸給了一個烏克蘭青少年,……」
搜尋引擎也一直是紅色的,但是藍色的搜尋引擎也即將登場。
「蘋果專有的iOS搜尋勢不可當,你可以期待蘋果很快就會買下DuckDuckGo,或是推出它們自已的搜尋引擎。除此之外,Google廣告部門的前主管斯里達爾.拉瑪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不久之前推出Neeva,這是採用訂閱模式的Google新對手。」
「同樣的,過去十年來最創新的公司也抓住亞馬遜剝削它的客戶(第三方零售商)的機會。Shopify的價值主張很簡單有力:我們是你的合夥人。你可以掌控自已的數據、品牌、以及消費者的監護權。」
「越來越多產業會出現這種紅藍分野的融合。從航空業到速食業,一些低成本的賽局參與者將充分利用消費者的數據,把省下來的錢用在它們的『廣告資源位』上頭--抱歉,我的意思就是『消費者』。至於頂級的參賽者,則會高舉保護隱私的隱私大旗,藉由不濫用消費者的數據而收取優渥的利潤。」
有人願意犧牲隱私把自已當產品賣掉換取免費的服務,但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支付合理的費用保有自已一切的所有權。就像「駭客任務」裡墨菲斯給尼歐選擇的紅藍藥丸,只不過藥丸裡包著的是你的隱私。
七、四巨頭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FAANG」或「FAAMG」,沒聽過至少也用過他們的產品,科技巨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我們現在是活在大型科技公司的世界中。而這些巨頭們在疫情期間或是疫後的未來,會是什麼光景?
「2020年3月到7月,五個月的時間裡,九家主要的科技公司市值增加1.9兆美元:Google、微軟、Netflix、臉書、蘋果、亞馬遜、Paypal、特斯拉、Shopify。」
「這類產業裡的龍頭大哥,『四巨頭』,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加上微軟,這五家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股市成長了24%,總計市值增長超過1兆美元。到了八月中,它們從年初到現在的這段時間獲利成長47%,達2.3兆美元。……這五家公司,占了美國所有公開上市公司市值的21%。」
「去掉一些科技業龍頭公司之後,主要股市指數在2020年中其實是下跌。在科技股之外,眾多美國資本主義的雄獅也都被拔了爪: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可口可樂(Coca Cola)、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波音(Boeing)、迪士尼(Disney)以及3M公司,它們半年的股價約下跌30#,市值損失總計將近五千億美元。」
作者的第一本書對這個論點已經有很精彩的探討,在本書中進一步更新了現況並進一步分析未來,簡單來說,就是巨頭們會利用自已的地位與資源竭盡所能保護自已的優勢。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獨占寡頭們打敗了體制,反托拉斯警察跟輿論也不是對手。它們能把自已的企業核心打造成「飛輪」:物理學裡一個可以利用自已旋轉動能儲存能量的系統,把能量傳導到附近的引擎,讓企業可以隨著飛輪的旋轉,不需增加輸入(也就是成本),就能不斷增加輸出(也就是營收)。亞馬遜的Prime就是個終極飛輪,蘋果的手機電腦與品牌旗下其它穿戴式裝置(手錶、耳機)也是它的無敵飛輪(光是在2019年,蘋果的可穿戴式裝置包括Apple Watch、AirPods耳機和子公司Beats,就創造了超過兩百億美元的營收,比麥當勞還更多),其它巨頭們也都有自已的飛輪可以強化各自的寡占優勢。剛且別忘了,巨頭們可以用極低的資金成本取得它們需要的錢,因為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四巨頭也開始出現無所不在的擴張,像是派送服務、可穿戴式裝置、串流媒體,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至於「反托辣斯法案」能不能打破他們的寡占?作者針對現況說了一句貼切卻無奈的事實:「藉著燃媒動力的亮光寫出的法律,對數位化的寡頭公司起不了作用」
八、破壞性創新
「在一個產業裡,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可能和一些因素相關—稱之為可破壞指數(disruptability index)。它的關鍵信號,是在價值或創新沒有相伴增加的情況下價格明顯增加。」
在美國,兩個準備出現破壞性創新的產業:高等教育產業與醫療衛生產業。
美國高等教育的破壞性創新指數已經爆表。過去四十年大學學費增加1400%,(消費者物價指數只增加了294%,一向在價格上歐被批評的美國醫療保險也「只」增加了600%),但是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並沒有相對應的上升,甚至已經不再是提供階級流動機會的助力,菁英大學甚至變成傲慢的奢侈品牌與一套種姓制度,一個把特權傳遞給一代的管道。學生貸款也因此總額達到1.6兆美元,遠超過信用貸款或汽車貸款的金額。
疫情會催化高等教育的演進,而轉型的核心在於科技—線上課程。因為線上課程可以大量招收學生而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因此能減低學費並提升入學率,並恢復大學擔任美國社會向上流動的潤滑劑角色。
在高等教育與醫療產業外外,許多公司賣的,基本上是同樣大量生產、平庸水準的產品,在品牌時代,它們因為投資在行銷與打造品牌上的投資而得以溢價出售。不過轉變到產品時代後,許多二十世紀主導企業的競爭優勢將被侵蝕,因為消費者對品牌資產的依賴,已經出現變化:「如果你的公司欠缺電子商務競爭力,則已經開始受創,因為相隔十年後的世界(也就是—現在)對於不符水準的『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毫不留情。」
Airbnb是破壞創新者、Netflix是破壞創新者、羅賓漢(Robinhood,金融服務企業,主要提供服務散戶的股票app與網站,在網上提供的服務完全免費,推出免佣金交易時讓其化參與者也不得不跟進,2020年時有1300萬用戶)、Shopify是破壞創新者(類似亞馬遜Pay和亞馬遜物流,為第三方零售商提供支付和物流,但沒有使用收集三方零售商的數據來挖取它自身競爭產品的銷售)、Spotify是破壞創新者、特斯拉是破壞創新者(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另一位教授亞斯華斯.達摩德仁Aswath Damodaran,有著「估值大師」的封號,曾說過:「如果你根據預期獲利或現金流來交易特斯拉股票,那你買賣它的股票理由就不對了。人們是靠氣氛和氣勢在交易特斯拉股票。」)、Uber是破壞創新者。(達拉.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bi接任執行長後已做出莫大的改善,持續修復前任執行長造成的品牌形象巨大損傷,雖然還需要時間而且目前尚未有盈利,但是利潤正持續提升中)。許多新的機會在加速十年的這段期間出現,未來看世界的思維與角度,勢必在疫情過後的未來要重新建構。
在300頁的篇幅中滿滿的觀點,認同不認同,至少是作者自己親身經歷萃取出的營養,內容精純,含金量高,沒有太多老掉牙或是象牙塔裡的視角。有些趨勢或許我們已經隱約知道,但是透過作者的分析,我們能更清楚的看到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的世界樣貌。
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小部份的個人摘錄重點,想更深入了解作者實務經驗與看法,除了《疫後大未來》之外,《四騎士主宰的未來》可以當成前傳閱讀。
#jeffmachine #postcorona #newworld #deusexmachina #deustaiwan
(照片是去年拍的,經歷疫情大加速前的我😆)
信號電影美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y tribute to the classics.
這是一場視覺的壯遊歷險!!!
我們以致敬Joy Division的《Unknown Pleasures》唱片封面拉開序幕,這似海浪的黑底白線條,其實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 1919的脈衝信號,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欣喜若狂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以為找到了人類不孤單的證據?最終被證實只是來自2千光年之外,狐狸星座一顆垂死的恒星發出的規律脈衝信號,沒錯! 就是那麼遙遠與孤獨,如同我們“活在摩天動物園”看似繽紛,卻還是感到孤獨。
“傳說在伊甸 原始的愛沒有欺騙”(歌詞)
我們以Nirvana《NEVERMIND》唱片封面的嬰兒與蘋果來象徵伊甸園,後來蘋果被咬了一口我們則是翻玩了《Apple Logo》,象徵文明正在進化,也象徵著純真的善良開始有了些變化。
畫面來到了經典的浮世繪畫作,我們把富士山,形狀聯想換成金字塔,把畫裡的船換成了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符合這首歌詞想探討的人性與獸性。
站在金字塔頂端插上巨大”紫旗”的紫棋,金字塔形狀聯想到了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折射出來的彩虹象徵跨性別的愛與和平。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歌詞)
名畫《美國哥德式》象徵著艱苦的勞動,與19世紀社會的男權至上,畫面上我們刻意少了男主角,獨留鄧紫棋,象徵新時代女性獨立與力量。
鄧紫棋在愛麗絲夢遊仙境,騎著巨大的兔子,被巨大手抓住則是致敬經典電影《金剛》,因白色巨手狠狠擠壓滲出血則是致敬Green Day 2004年的反戰專輯《American Idiot》唱片封面,兩旁的惡魔抓住紫棋的左右手,絕望地呈現瑪麗蓮曼森《Holy Wood》經典封面。
紫棋站在屠宰場,穿著數十個洋娃娃頭縫製成的衣服,則是致敬經典恐怖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單純的一群小白豬 被名和利薰陶擺佈…一個個紅得快速 卻餓得變了排骨” (歌詞)
翻玩披頭四經典唱片封面,這群天真的小白豬,為了符合媒體、大眾審美觀,進了醫美診所,都變成了”排骨” ,失去了獨特的靈魂與自己原有的模樣。
美國知名地標HOLLYWOOD,也因地震崩塌變成了CRY。
巨大的藝術雕塑”雅典娜”在兩旁,在希臘神話她象徵女戰神、智慧女神與藝術女神。
從龜兔賽跑版本的大笨鐘,來到了重頭戲,致敬翻玩「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經典封面,最有趣的是,我們把原本唱片封面畫面裡的元素,全部換成了中華元素:青花瓷、福祿壽、雷峰塔、鳳凰、舞獅、仙鶴、石獅、廟宇常見的龍鳳雕刻…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歌詞)
我們翻玩了Nirvana《In Utero》的唱片封面,看似天使也像惡魔的造型。
穿梭進入大門後,最後來到了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的經典唱片封面,百般波折雷電交加,這趟奇幻的音樂冒險總算劃下了句點。
*知名地標:
《金字塔》;
《HOLLYWOOD》;
《大笨鐘》;
*19處致敬翻玩列表(按MV登場順序):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美國哥德式》;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愛麗絲夢遊仙境》;
電影《金剛》;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瑪麗蓮曼森《Holy Wood》;
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The Beatles《Abbey Road》;
雕塑《戰神雅典娜》;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電影《要聽神明的話》;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
*Tribute to (in order of appearance):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Ang Lee《Life of Pi》;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American Gothic》;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Alice in Wonderland》;
Movie《King Kong》;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Marilyn Manson《Holy Wood》;
Movie《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
The Beatles《Abbey Road》;
Sculpture《Athena》;
Aesopus moralisatus《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Movie《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信號電影美國 在 DJ Yin 盈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討論性騷擾事件時,有些人會指責:有女生會以此為手段,我覺得不知道真相最好不要討論,以此說法冷待提出求救信號的人。
無可否認是會有這樣的案例發生,然而男生如果不想被冤枉,我認為其實還有更直接更好的方法~ (看片)這是我可以想到的方法,如果你們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歡迎留言補充,謝謝~ :)
這是下集,還沒看上集的朋友可以先看上一集的論點喔,謝謝~
00:15 - 涉及性騷擾案件對男生不利男生如何自保
01:19 - 性騷擾的界定
02:22 - 電影推薦
04:13 - 為什麼這個議題值得好好討論?
我們的行為決定我們是否營造出一個對受害者惡意對加害者友善的環境?
? 推薦電影:
美國電影《Boys Don't Cry》
日本電影《嫌豬手事件簿 | 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
? 參考資料/推薦閱讀:
✔ 大馬藝人可晴分享自身經驗的報導下方充滿輕視惡意的留言:
https://www.facebook.com/OrientalDailyNewsMalaysia/posts/4103585413035648
✔ 部落客【自由的囚鳥】分享男性受害者的經歷: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anranChannel/photos/a.102016124503858/469677957737671
✔ 關於馬來西亞的Me Too環境
http://contemporary-review.com.my/201...
✔「反制性騷擾」運動若無限上綱,會不會造成性別平權反效果?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9753
✔ MeToo與性侵犯指控:害怕「被屈」?相信女人竟然如此難?
https://pse.is/3apb4f
✔ 性騷擾受害者的資源太少,但造成的傷害卻不亞於性侵!「性騷擾防治法」的5大問題
https://www.niusnews.com/=P0mmvml6
? Youtube 訂閱DJ YIN 盈盈 ? https://bit.ly/2UrEWEK ? 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唷!
DJ Yin盈盈 x 青青闆娘
?:主持人|配音員|前OneFM 988 DJ
?:生活旅遊Vlogger|菜鳥YouTuber
?:@pandanrepublic 闆娘
?:djyinyin881@gmail.com
Follow ?DJ YIN 盈盈
▶ FB : https://bit.ly/3ddYFAs
▶ IG :https://bit.ly/2Qyb8oT
Follow ? 青青 Pandan Republic ✨
▶ FB : https://bit.ly/3bbQAub
▶ IG :https://bit.ly/3bidAbf
信號電影美國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思浩大談澳洲研發最快上網速度,微梳光柵技術快過5G,一秒下載過千部高清電影!(大家真瘋Show 2020)
澳洲莫納殊大學、斯威本科技大學及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研究小組近日表示,利用微梳光柵技術首次在實驗室以外進行負載測試,錄得有史以來最快寬頻上網速度。以該破紀錄速度,用戶可在少於一秒內下載1000多部高清電影。團隊利用一種俗稱「微梳」(Micro-combs)的新型設備,取代現有電訊硬件中的80個激光器,植入一種類似「國家寬頻網絡計劃」(NBN)使用的現有電訊設施,在極小的微光子晶片內產生銳利及等距光線,對應更高速的數位信號傳輸效率,最後錄得每秒最高44.2Tbps(太比特)的數據速度,比澳洲平均約每秒11Mbps(兆比特)的寬頻網速快400萬倍。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演唱會有位傳奇和音!大爆年輕拍劇時,所見到嘅不公平待遇!(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6yfUvyZZak)
2. 思浩大談泰國文化部宣布,為防疫情蔓延,禁止拍攝打交吻戲!(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xeuMVvYd0)
3. 思浩大談美國女大學生,網上賣自家腳相,月賺四萬自己俾學費!(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B3dqe4jqM)
#大家真瘋Show #2020 #澳洲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信號電影美國 在 廖人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一場視覺的壯遊歷險!!!
我們以致敬Joy Division的《Unknown Pleasures》唱片封面拉開序幕,這似海浪的黑底白線條,其實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 1919的脈衝信號,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欣喜若狂以為是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以為找到了人類不孤單的證據?最終被證實只是來自2千光年之外,狐狸星座一顆垂死的恒星發出的規律脈衝信號,沒錯! 就是那麼遙遠與孤獨,如同我們“活在摩天動物園”看似繽紛,卻還是感到孤獨。
“傳說在伊甸 原始的愛沒有欺騙”(歌詞)
我們以Nirvana《NEVERMIND》唱片封面的嬰兒與蘋果來象徵伊甸園,後來蘋果被咬了一口我們則是翻玩了《Apple Logo》,象徵文明正在進化,也象徵著純真的善良開始有了些變化。
畫面來到了經典的浮世繪畫作,我們把富士山,形狀聯想換成金字塔,把畫裡的船換成了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符合這首歌詞想探討的人性與獸性。
站在金字塔頂端插上巨大”紫旗”的紫棋,金字塔形狀聯想到了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折射出來的彩虹象徵跨性別的愛與和平。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歌詞)
名畫《美國哥德式》象徵著艱苦的勞動,與19世紀社會的男權至上,畫面上我們刻意少了男主角,獨留鄧紫棋,象徵新時代女性獨立與力量。
鄧紫棋在愛麗絲夢遊仙境,騎著巨大的兔子,被巨大手抓住則是致敬經典電影《金剛》,因白色巨手狠狠擠壓滲出血則是致敬Green Day 2004年的反戰專輯《American Idiot》唱片封面,兩旁的惡魔抓住紫棋的左右手,絕望地呈現瑪麗蓮曼森《Holy Wood》經典封面。
紫棋站在屠宰場,穿著數十個洋娃娃頭縫製成的衣服,則是致敬經典恐怖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單純的一群小白豬 被名和利薰陶擺佈…一個個紅得快速 卻餓得變了排骨” (歌詞)
翻玩披頭四經典唱片封面,這群天真的小白豬,為了符合媒體、大眾審美觀,進了醫美診所,都變成了”排骨” ,失去了獨特的靈魂與自己原有的模樣。
美國知名地標HOLLYWOOD,也因地震崩塌變成了CRY。
巨大的藝術雕塑”雅典娜”在兩旁,在希臘神話她象徵女戰神、智慧女神與藝術女神。
從龜兔賽跑版本的大笨鐘,來到了重頭戲,致敬翻玩「流行樂之王」(King of Pop)Michael Jackson的《Dangerous》經典封面,最有趣的是,我們把原本唱片封面畫面裡的元素,全部換成了中華元素:青花瓷、福祿壽、雷峰塔、鳳凰、舞獅、仙鶴、石獅、廟宇常見的龍鳳雕刻…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歌詞)
我們翻玩了Nirvana《In Utero》的唱片封面,看似天使也像惡魔的造型。
穿梭進入大門後,最後來到了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的經典唱片封面,百般波折雷電交加,這趟奇幻的音樂冒險總算劃下了句點。
*知名地標:
《金字塔》;
《HOLLYWOOD》;
《大笨鐘》;
*19處致敬翻玩列表(按MV登場順序):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美國哥德式》;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愛麗絲夢遊仙境》;
電影《金剛》;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瑪麗蓮曼森《Holy Wood》;
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
The Beatles《Abbey Road》;
雕塑《戰神雅典娜》;
伊索寓言《龜兔賽跑》;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電影《要聽神明的話》;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
-----
*Tribute to (in order of appearance):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Apple Logo》;
Nirvana《NEVERMIND》;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Ang Lee《Life of Pi》;
Pink Floyd《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Grant Wood《American Gothic》;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Alice in Wonderland》;
Movie《King Kong》;
Green Day《American Idiot》;
Marilyn Manson《Holy Wood》;
Movie《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
The Beatles《Abbey Road》;
Sculpture《Athena》;
Aesopus moralisatus《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Michael Jackson《Dangerous》;
Nirvana《In Utero》;
Movie《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
Metallica《Master Of Pupp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