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小結放留言!)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PRODUCED IN L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RODUCED IN LAB Presents Subscribe/訂閱 → http://bit.ly/PILYTSUB *神秘無極限的 PONY5IBE 超進化之作《自由之地 TERRA INCOGNITA》 古拉丁文 “HIC SVNT DRACONES” 被標註在未知之地的地圖上,字...
「保持沉默遊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PRODUCED IN L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KJJ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KJJ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保持沉默《In Silence》多人非對稱式『恐怖遊戲』!嚇到吃手 ... 的評價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In Silence】保持沉默?這遊戲的精隨原來是看煙火!Feat.卡比 ... 的評價
- 關於保持沉默遊戲 在 比企谷八幡大老師的驚典語錄- 這個世界就是「垃圾遊戲」 的評價
保持沉默遊戲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八百回合經濟談
〔#現實版的魷魚遊戲 #一場測試人性之惡的實驗〕
壯士們應該都有看到,這禮拜在社群媒體上,《魷魚遊戲》這部影集迅速竄紅,甚至擠上全球排行榜第二名!
在《魷魚遊戲》影集中,我們看到角色們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泯滅人性,羞辱、欺騙、背叛、甚至拿起刀相互廝殺,展現潛藏在他們心中「惡的一面」。
但在遊戲開始前,大部分的參賽者其實都是一般的市井小民,背著難以負擔的債務,在社會的夾縫中掙扎,也許稱不上善良,但絕對沒有在遊戲中展現地那麼「惡」。
於是,今天想來跟壯士們聊聊,一場和測試「人性的惡」有關的實驗。
▌ 米爾格倫實驗
1961 年,猶太裔的美國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希特勒要求你電刑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你會執行命令嗎?」
於是,他找了 1000 位 20-50 歲的男性受試者,告訴他們:這是一項關於「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
並請受試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以教導隔壁房間的另一位受試者——「學生」,然而學生其實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
在實驗過程,學生會被綁在電擊儀器上,而實驗負責人(權威角色)會告訴「老師」說:你的任務是教導隔壁的學生認識單字。
如果學生答對了,老師要繼續測驗其他單字;但如果答錯了,就要施以電擊。
第一次答錯的懲罰是 15 伏特的電擊,基本上人體感覺不到。但隨著錯誤題數變多,電擊的伏特數也會隨之提升,最高是 450 伏特,且在 375 伏特會標示「警告,危險電擊」
電壓越高,「學生」的反應也會越來越激烈,從尖叫、敲打牆壁、到哭喊表示患有心臟疾病。最後當伏特數提升到 330 伏特以上後,學生會突然保持沉默,並停止所有反應(上述反應皆為錄音機預先錄製好的)。
在這過程中,許多受試者都希望暫停實驗以檢查學生的狀況。此時實驗人員會嘗試說服受試者,並告知他們「不會有任何責任歸咎」。
如果經過四次回覆的慫恿後,受試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實驗便會停止。否則,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按了 3 次 450 伏特的按鈕。
▌ 米爾格倫實驗的結果
壯士們猜猜,最後有多少人按到 450 伏特?
Stanley Milgram 問了 40 位精神科醫師,他們預估只有 1% 的美國人會按到 450 伏特,因為那是虐待狂般的行為,而全美約有 1% 人口有類似傾向。
但實驗結果和精神科醫師的預期大相逕庭,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表示感到不舒服,並質疑這項實驗的目的,但最終有 62.5% 的受試者按到 450 伏特、且沒有參與者在到達 300 伏特之前堅持停止!
後來 Stanley Milgram 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做了類似的實驗,但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
馬里蘭大學的 Thomas Blass,在重複進行了多次實驗後也發現:無論實驗的時間和地點,每次實驗都有約 61% 至 66% 的參與者願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數。
▌ 米爾格倫實驗的啟示與爭議
這個實驗想測試的是,人們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Milgram 在文章《服從的危險》(1974)中寫道:「這個實驗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會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
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隔壁傳來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
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於權力者有多麼大的服從意願,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
然而,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
因為這項實驗對受試者施加了極度強烈的情感壓力,雖然這種壓力是由受試者的自由操作所造成的,但許多當代科學家將這類實驗視為是違反實驗倫理。
▌ 匿名有多危險
另一個今天想介紹的研究,是在探討「戰士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匿名性,對於戰場的表現是否有影響?」
在眾多文明中,戰士們穿著統一服裝以達到匿名性,美國人類學家 John B. Watson 就在 23 組文明中找到兩組變因,比較他們是否更換制服(15 個是;8 個否),與他們是否殺戮、折磨、殘害(13 個是,10 個否)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如果該文明的戰士不更換制服,8 個文明只有 1 個文明有殺戮、殘害;但如果穿著制服,13 個文明中有 12 個都會表現出殺戮等殘暴行為,也就是說,一旦匿名之後,有 90% 的文明都會展現殘暴行為。
▌ 《魷魚遊戲》中的惡
今天介紹的兩個研究,各自代表了「盲目服從權威」及「匿名性」,是如何驅使人們展現那些泯滅人性的行為。而這兩點,似乎可以和影集《魷魚遊戲》的部分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當簽下同意書,加入遊戲開始之後,身穿紅色制服的面具人們,就成為玩家盲目服從的絕對權威者。
而「匿名性」,則可以從穿著桃紅色衣服的工人身上體現。頭戴面具不許脫下、身穿制服、沒有名字,這樣「對自我去個體化」的規範,讓每一個人都與其他人無異,完完全全地統一,降低了執行殺人指令的罪惡感,也模糊化「惡行」的界限。
▌ 小結
獨編第一次看到這兩個研究時,只覺得當下毛骨悚然,但並沒有留下太多後續的感觸。
直到這幾天追完《魷魚遊戲》,看見人性在瀕臨絕望時刻的細膩刻劃,再回頭看米爾格倫實驗,才意識到,原來普通人也「很可能」在整個社會體制的作用下,成為他人眼中的惡人。
保持沉默遊戲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睡前故事:【低頭先生】
人人都以為低頭先生機不離手,瘋狂迷戀手機遊戲。
依照自詡活得很有深度的低頭先生的邏輯,以上只是表面正確。
「成為低頭族只是國家任務,當大家都誤以為你沉迷遊戲,那就可以避免在職場上、社交場合上的非緊急、非必要應對。」
低頭先生是一名教師,至於大學、中學、小學,還是幼稚園的卡哇伊捏sensei,在此沒必要深究。大家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是在疫情下,低頭先生的校長堅持老師必須全天候上班。
問題就出在這裡。
「妳以為我對校長不滿?不!」低頭先生的「不」字後面加了一個鏗鏘有力的感歎號,「我對校長忠心耿耿,赤誠之心日月可鑑。」
是的,每當我希望聽到低頭先生的抱怨時,這家伙絕對會回你一番狗腿宣言,有夠虛偽。
話說回來,有人的地方就有小圈子,低頭先生說教員室裡的小圈子特別多。仍能以小鮮肉自居的低頭先生,很自然地被拉攏到年輕教師的小圈子一起吃飯。
職場無真心,這是低頭先生從職場生活中悟出來的真理,至少對他而言真心永遠不會有好結果,遲早吃狗屎。
由於學生只上半天課,下午的時間變得異常緩慢。小圈子不自覺地,一天又一天,把午飯的時間無限延長。
低頭先生每次都是秋風掃落葉式地吃完午飯,然後戴上口罩,更用力盯著手機螢幕裡的戰局,雙手不再停下來。
「你不覺得這樣更奇怪嗎﹖為什麼不乾脆回到教員室﹖」
低頭先生很認真地注視著手機,是的,他的雙眼不曾從手機螢幕上離開。
「這位少婦妳實在是太年輕了,合群妳懂嗎﹖我只要負責出席,堅持到最後就可以了,妳不合群的話會讓大家覺得很沒安全感的妳懂嗎﹖」
每次聽低頭先生說教,我總是,總是必須很用力,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手不要一個巴掌呼過去,暴力用在這種人身上僅是一種浪費而已。
「那你現在也是在表演合群嗎﹖」我瞪著餐桌前的低頭先生。
「什麼意思﹖」低頭先生頭也不抬,繼續對他的手機表達至死不渝的專情。
「這世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我的老公就坐在我面前,但他只顧著低頭泡手機。」
如果你以為聽完我這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輔以濃濃文藝氣息的情感謳歌之後,低頭先生能良心發現的話,那你就太不了解這個男人了。
這個男人,從我們認識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低著頭,專情於他的手機。朋友告訴我,他身家清白、無不良嗜好,感情史也很潔白。
事實只是證明,朋友果然是用來出賣的。
反正,跳過所有情節,我就直接說結論吧,結論是最後我有眼無珠嫁給了低頭先生。直到現在,其實我仍舊搞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嫁給這個人。
因為這個男人,我失去了聲音。
啊,不要誤會,我只是,只是在認識他之後,開始學會了用簡訊談情說愛。
很多人以為我跟低頭先生是一對啞巴夫婦,大家繼續誤會沒關係,我們會一直保持沉默,用心打字。
Storyteller:嚴詩瓏 @dear.shiron
Illustrator:Jason Chuang Art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詩瓏 #dearshiron #JasonChuang #jasonchuangart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保持沉默遊戲 在 PRODUCED IN L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RODUCED IN LAB Presents
Subscribe/訂閱 → http://bit.ly/PILYTSUB
*神秘無極限的 PONY5IBE 超進化之作《自由之地 TERRA INCOGNITA》
古拉丁文 “HIC SVNT DRACONES” 被標註在未知之地的地圖上,字面上的翻譯是 “這裡有龍”,潛意識下象徵著:人類面對未知時會產生的恐懼。想去那最自由的地方嗎?所有人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沒有任何的限制;大家共和、共生、共榮✨
PONY5IBE 全新專輯《自由之地 TERRA INCOGNITA》極深度析剖內心宇宙,將一切掏出、譜成十三首真摯的頻率。「希望我的音樂能讓人回想起自己是誰,當他面對自己時所有的恐懼都會煙飛雲滅。」
*當恐懼消失,那未知的疆域變成最自由的地方,未知之地/自由之地 一念之間
???《自由之地 TERRA INCOGNITA》OUT NOW!!!!???
♫ 華語樂壇震撼氫彈 → http://smarturl.it/TRNCNT
【CHAOS ft. Peatle】
Composer/Lyricist 曲/詞_ Pony5ibe, Peatle
Arranger 編曲_ Neil YEN
有時候會覺得我真的不屬於
怎麼終究會降落在這地方
搞得像是試煉一路也是苦行
我一來一往怎麼很像變得更強壯
有好幾次我想不開都跑去賭命
在此刻祂顯得倔強
如果我說留下來的關於神性
man 怎麼講了實話卻是遍體鱗傷
man 怎麼講了實話卻是遍體麟傷
但我用愛去包覆 我聽祂的故事
如果知道方向但我為何迷茫
我能盡量去抱住 也放下了固執
我學習保持無懼我也不怕死亡
當結束了反覆 不周而又復始
當人們活著終究還是為了信仰
當人們活著終究還是追著信仰
能想像大家雙眼看著我也直挺的站著
像是我的身體全都著了火
或責任如影隨形的伴著感覺像囚犯的
怎麼一刻都不能犯錯
我早就習慣隨時被關著但又被大家端著
有時主角又有時觀眾
所以我說我混亂的 我還期盼著
假如某刻會有人懂我
哪天飄在空中
又是隨著風走
或許任何甚麼都會瞬間變得輕
人世間的捉弄過後
要求不閃躲
所以絕大多數幾乎生了病
那麼有些變的落魄
有些背地醜陋
每個人都追逐光鮮亮麗
人不在意後果
東西丟到後座
所以所有感受靠得如此那麼近
快把所有傾瀉都一次吐進袋子
好的留在今天其它讓陽光曬死
對於任何輕蔑的人們不怕再次
毀掉所有能見到的生機都被害死
如果我已經不在
會留下的都是好的
無論你聽或不聽
MAN YOU’LL FUCKIN’ DIE
這世界全都是假的
不管你信或不信
why me, why me, why me
I’m trippin, trippin, trippin
只是掉入這場遊戲
玩起來怎麼一點不容易
沒有一刻喘息
也沒有一人關心
now why me, why me, why me
I’m trippin, trippin, trippin
I'm Midnight killer 但卻生了病
犧牲睡眠的時間了解那病情
天命的 Killer 從來不認命
賭上青春換取我頭腦的情醒
開啟賭注也 Okay 欸 往上再加二十倍
白金的項鍊 24K 脫下你帽子你根本不配
比妳更想贏我睡不著覺 保持著沉默不代表不要
混亂的冒險但開心的笑 那是想要的 就必須得到
滲透我保護網 你很想諷刺我的不ㄧ樣
迷惘正激勵我 Got more fame
我會掙脫束縛 Like Chain gang
why me, why me, why me
I’m trippin, trippin, trippin
只是掉入這場遊戲
玩起來怎麼一點不容易
沒有一刻喘息
也沒有一人關心
now why me, why me, why me
I’m trippin, trippin, trippin
▶ PONY5IBE https://instagram.com/pony5ibe
▶ PONY5IBE Official http://bit.ly/PonyFAM
▶ PRODUCED IN LAB https://instagram.com/producedinlab/
▶ PRODUCED IN LAB https://facebook.com/producedinlab/
#自由之地 #PONY5IBE #PRODUCEDINLAB
—
Label_ Paradisk Studio/MINDFXXK Inc.
Production_ LAB Inc.
Publisher_ PRODUCED IN LAB ®
Executive Producer_ Brute Sea
Creative Director_ LINCHIAHSIN
Artist Management_ Chang Chang Lin
Composer/Lyricist_ Pony5ibe, Peatle
Producer_ Pony5ibe, Neil YEN
Arranger_ Neil YEN
Recording Engineer_ KUMA, Macdella
Mixing Engineer_ Double @NERDYBOY Production, KUMA
Mixing Assistant_ Joe.H @NERDYBOY Production
Mixing Studio_ NoStandardStudio
Mastering Engineer_ Double @NERDYBOY Production
Mastering Studio_ Nerdyboy Space Capsule
https://producedinlab.com/
©℗ 2020 MFIN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AkZRCtoai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I06HddozlpQv2e3AbFfFZ9DkDHg)
保持沉默遊戲 在 KJJ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KJJ助養基金捐贈熱線: ► https://streamlabs.com/brandnewkeith
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KJJChannel
Discord Group ► https://discord.gg/dZ9FfsK
====================本台規側====================
1.禁止侮辱台主及管理員!
2.本台沒有任何政治交流!(如發出政治敏感消息禁止300秒)
3.禁止劇透遊戲故事,保持遊戲故事完整!(第一次禁止300秒/第二次禁止600秒/
第三次永久禁言)
4.禁止發出要求訂閱消息!(禁止300秒)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1OrYTEJsmM/hqdefault.jpg)
保持沉默遊戲 在 KJJ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KJJ助養基金捐贈熱線: ► https://streamlabs.com/brandnewkeith
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KJJChannel
Discord Group ► https://discord.gg/dZ9FfsK
====================本台規側====================
1.禁止侮辱台主及管理員!
2.本台沒有任何政治交流!(如發出政治敏感消息禁止300秒)
3.禁止劇透遊戲故事,保持遊戲故事完整!(第一次禁止300秒/第二次禁止600秒/
第三次永久禁言)
4.禁止發出要求訂閱消息!(禁止300秒)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YMrPO1iOoI/hqdefault.jpg)
保持沉默遊戲 在 【In Silence】保持沉默?這遊戲的精隨原來是看煙火!Feat.卡比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In Silence】保持沉默?這遊戲的精隨原來是看煙火!Feat.卡比. 31 views 4 months ago. 陳彥均. 陳彥均. 3 subscribers. Subscribe. 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保持沉默遊戲 在 比企谷八幡大老師的驚典語錄- 這個世界就是「垃圾遊戲」 的推薦與評價
... 垃圾遊戲」 ——規則和目標都不明了的無聊遊戲——七十億玩家不顧順序恣意妄為地行動——贏得太多便要接受懲罰——輸得太多也要接受懲罰——沒有跳過的權利——保持沉默就會遭 ... ... <看更多>
保持沉默遊戲 在 保持沉默《In Silence》多人非對稱式『恐怖遊戲』!嚇到吃手 ... 的推薦與評價
iACG 遊戲 社贊助播出!【Steam台幣爭氣卡】官方認證經銷:https://iacgg.com/tw/stored-value.html?cat=20【iACG 遊戲 社】台日美各式點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