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吧徵才 #履歷投起來
哈囉大家好,從2020邁入2021之際,臺灣吧要來找人囉!
.
在正式看職缺之前,我們的執行長宇辰有些話想和大家說,聊聊我們今年以來做的事,以及我們想要去哪裡:
.
『大家好,我是臺灣吧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宇辰。
.
臺灣吧六歲了,從2014年第一個系列作品《動畫臺灣史》誕生,我們希望呈現知識傳遞可以有不一樣的型式。2016年,我們以《大抓周計畫》揭示我們對於教育的理想,「提起興趣」才是教育首該重視的任務,接下來一路到2018年,我們陸續上線了法律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將不同學科知識以大眾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家黑啤也在這個過程逐漸圈粉長大。
﹏﹏﹏﹏﹏﹏﹏﹏﹏
▞ 臺灣吧的定位 ▚
﹋﹋﹋﹋﹋﹋﹋﹋﹋
臺灣吧是一間專注 #教育型內容的公司,而「教育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社會工程」。成年前所受的教育,目的都是為了未來世界的需求在做準備,隨著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不同,對於教育的看法自然也不同。但是由於「未來不可知」,所以沒有一種當前對於教育的想法可以確保必然為真。
.
因此臺灣吧談的教育比起競逐對於未來詮釋,更先強調: #透過教育而成為一個「人」。
.
在這個基礎上,臺灣吧的內容聚焦在三項指標:
#促進對人性的理解
#促進對社會的反省
#促進對價值的批判
﹏﹏﹏﹏﹏﹏﹏﹏﹏﹏﹏﹏﹏﹏
▞ 2020我們做了哪些內容?▚
﹋﹋﹋﹋﹋﹋﹋﹋﹋﹋﹋﹋﹋﹋
今年2020年,是全球籠罩陰霾的一年,臺灣吧雖然在商品銷售上受到影響,但在內容上仍然努力開創嘗試。
.
2020的第一天我們就以 #101跨年煙火讓大家看到 #黑啤與啤下組織如何用大型動畫作品詮釋臺灣,黑啤隨後也成立了自己的頻道,嘗試以角色為核心的內容開發。
.
邁入第二季時我們開啟了兩檔節目,
1️⃣ 第一個節目《#動畫世界史 #中國篇》:我們延續了過往大家最熟悉的歷史系列,以《動畫世界史》重新開啟了我們的新旅程,第一站來到中國,讓大家認識近代中國的樣貌。
2️⃣ 第二個節目是《#學霸話經典》的延伸,我們和「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合作了《人人話經典》的閱讀品牌,製作了一系列討論文學經典的影片、文章、podcast,用新的方式重新詮釋經典,更重要的是找到與當代對話的橋樑。
這兩檔節目今年走完都會休息一陣子,希望未來資源到位,有機會能夠重啟 💪🏼
﹏﹏﹏﹏﹏﹏﹏﹏﹏﹏﹏﹏﹏﹏﹏
▞ 面向教育我們還做了什麼?▚
﹋﹋﹋﹋﹋﹋﹋﹋﹋﹋﹋﹋﹋﹋﹋
從小學高年級到國高中,甚至大學通識課程,學校現場使用臺灣吧影片輔助教學的現象愈趨頻繁,但數位影像之於現場教育如何發揮更好的效果呢?我們成立了 #教師社群、招募了 #種子教師、常態性地舉辦 #教學工作坊,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方案,希望能幫助現場老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
.
今年做的事情還不只這些,我們創立了《#小黑啤玩臺灣》幼兒文化教育的新品牌,在今年暑假群募,有近3000名支持者幫助我們開啟了這項計畫,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完成一套專屬於兒童的「臺灣文化小百科」搭配著素養學習與遊戲互動,讓孩子#從小看臺灣,未來絕不小看臺灣!
.
從新媒體切入大眾教育,透過數位學習進入體制教育,接著再到學齡前教育。未來臺灣吧還有好多事情想做,如果你認同臺灣吧的理念,也對我們想描繪的未來充滿憧憬,那就加入我們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芝安與謝欣志,十年來採取雙導演制的方法拍攝紀錄片。陳芝安善於跟人互動,並且有強烈好奇心與同理心,因此負責前製與拍攝現場導演的部分,比較喜歡隔著距離觀看被攝者與故事的謝欣志,則是專職於掌鏡與後期剪接與敘事的整合。 兩人合作的《餘生》,係以安寧病房為主題。透過臨終病人之眼,他們也獲得始料未及的力量,...
促進對人性的理解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芝安與謝欣志,十年來採取雙導演制的方法拍攝紀錄片。陳芝安善於跟人互動,並且有強烈好奇心與同理心,因此負責前製與拍攝現場導演的部分,比較喜歡隔著距離觀看被攝者與故事的謝欣志,則是專職於掌鏡與後期剪接與敘事的整合。
兩人合作的《餘生》,係以安寧病房為主題。透過臨終病人之眼,他們也獲得始料未及的力量,重新學習生命的認識,理解每一個當下的可貴,與及正視親友關係的修補,乃至於必須展開關於生命的修煉。
《闖蕩》則是拍攝台商在中國創業的故事,但導演並不聚焦在成功,反倒是深入處理商人們在中國夢裡的失敗、掙扎、沮喪與破滅,進而涉及個別的生命難題,以及人與時代的複雜干連。
以慈濟志工為主題的《如常》,兩位導演在志工們生活化的場景中,充滿不確定的等待,持續大量的拍攝,長期陪伴被攝者,一起尋找答案,而最終捕捉到他們眼中神奇的剎那,驗證到無法預期的美妙的未知。
現階段,陳芝安與謝欣志正在拍攝《台灣網紅》,直視年輕人的多元多樣性本事,六年級生的兩人,並不自我隔絕於當代風氣與潮流,他們主動地去接觸,瞭解這群網紅的驚人意志與生存的樣貌,希望能夠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對話。
小檔案
陳芝安,台灣紀錄片導演,早期從事電視工作,以《地球的孩子》榮獲金鐘獎,再以《沒有黑板的社會課》連續兩年入圍金鐘獎,為《遠見雜誌》製作的微電影點閱率破五百萬人次。對於能記錄斷代史、刻劃人類文明,與描繪人性糾結的紀錄片始終懷抱夢想,作品有《餘生》、《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力爭》、《如常》等,並著有《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
謝欣志,台灣紀錄片導演,1999年以個人16mm 作品《後院》獲得金穗獎優等短片。2009年,所導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四川地震週年紀事》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以《福爾摩沙的指環》獲獎。2010 年以紀錄片《奔流》、2017年以紀錄片《闖蕩》入圍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近十年,與陳芝安導演合作有《餘生》、《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力爭》、《如常》等。
促進對人性的理解 在 #促進對人性的理解 - 发现|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正式看職缺之前,我們的執行長宇辰有些話想和大家說,聊聊我們今年以來做的事,以及我們想要去哪裡: .… 展开. 57. 6次分享. 赞. 评论. 分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