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在 圍爸喵爸的親子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引: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自我保護」到底是甚麼意思?
以往教導大家要懂得自我保護是因為當事情發生時,通常現場沒有其他人,如果這時候我們可以做點甚麼,對方可能有機會放棄,而減少傷害的發生。
因此我們告訴孩子,當你覺得怪怪的、不對勁時,請你相信自己的直覺,第一時間趕快跑,千萬不要遲疑勇敢說出來求助;我們也建議最好可以攜帶哨子或防狼噴霧器,在關鍵時刻這些工具可以發揮作用。這是我們強調自我保護的核心意義。
但「自我保護」的核心意義卻被民眾誤解、扭曲,並產生奇怪的謬論。民眾針對一個性侵害案件時,他們關心的重點不是行為人怎麼可以這樣做,反而是將焦點放在因為你沒有做到自我保護啊,所以你應該要被檢討與究責。我們的整體文化氛圍傾向譴責被害者,這點讓我們非常難受。
穿著清涼到底哪裡有問題?
一個40幾歲的性侵害被害者面對司法流程時,雖然很害怕,但咬著牙也要撐下去,可是他被關切的卻是:你當天穿甚麼?為什麼這麼晚還要出門?
好像會遇到性侵害的源頭都是因為我太晚回家、我穿的不夠保守、我不夠小心,所以我活該被欺負…但,我們要問的難道不是為何對方可以這樣做?在面對一個性侵害的被害人時,這些指責與怪罪其實真的很傷人,更何況他當天穿的只是牛仔褲。
有一個孩子跟我們說:我當天沒有特別打扮,我只是高中生,寒冷的冬天,我穿著厚外套,帶著眼鏡、睡眼惺忪地要去趕公車上學,卻在社區大樓的一樓被一個人從背後用刀抵著,要我安靜跟他去地下一樓…我覺得好無助,我甚麼都不能做。
自我保護真正的意涵,從來不是要責備被害者。一個性侵害是否會發生,自我保護往往成為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我們教導孩子要勇敢說不、大聲拒絕、覺得怪怪的、有問題時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趕快離開,這是自我保護的意義,但絕對不是要將責任轉嫁到被害人身上,我們不譴責被害人,做錯事情的不是他們!」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在 圍爸喵爸的親子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在 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好性會) - #侵犯不在端莊與否 的推薦與評價
我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一篇自稱為心理晤談師的粉絲專頁,發表他認為性侵事件發生的原因。然而,這篇文中,竟然將性侵的行為,歸咎為男性有「動物性」,若女生穿著暴露、深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