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笑 郭懂】
人不能忘本,更不能遺忘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參選希望為台灣社會帶來正能量!孝順父母,以身作則!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自己行孝,子孫才會效法。我儘管工作再忙,每天一定要抽空陪伴我母親,跟她聊天話家常,或許有些話題已經說了數百遍,但我從不嫌煩,因為她是我母親。
我父親是警察,薪水不多,養著一大家子,母親的辛勞,我從小都看在眼裡。我知道為人父母不容易!
現在很多雙薪家庭,父母又要工作又要帶小孩,育兒負擔重,太多家長和我抱怨抽不到公立幼兒園。這樣的辛酸,郭懂,讓我來解決!郭台銘當上總統,就要全面推動「公托公幼免抽籤」,幫家長照顧孩子,減少經濟負擔。
我不是要選舉才來說這些,過去我透過永齡基金會,支持許多孩子和媽媽們。媽媽們背景不同,但都一樣偉大,為了孩子,從不輕言放棄。
為了讓這塊土地的媽媽們,我希望自己還能做更多事。我要改變台灣的困境,帶給大家希望。我每次看我母親笑,就感到很幸福,我希望全台灣的媽媽都能開心地笑,因為媽媽的笑,最溫暖,最有力量。
#媽媽的心聲_郭懂
#相信郭台銘
#2020GoodTiming
7/8-7/14晚上6點到9點半
電話民調 唯一支持 郭台銘
這是果凍的LINE,歡迎大家來交朋友~👍
https://line.me/R/ti/p/@terrygou1018
快來訂閱果凍的Youtube頻道吧!🎬
https://pse.is/ETZY9
=====================================
小編補充:
畫面情境中的形象,包括加入永齡抗癌聯合行動的病友小紅豆媽媽,她5年前懷孕7個月時,發現罹患乳癌,過程中抵抗病魔、不放棄希望,最終順利的產下可愛的女兒,控制了病情,現在孩子已經五歲了。小紅豆媽媽最近加入了永齡的臨床研究計劃,希望能透過她的基因,幫助醫師們從她所經歷的治療,為醫學找到一些線索,也希望未來有一天,和她一樣的病人,可以有更多的証據指引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副作用。
曾經是高雄伊甸身心障礙學員與母親黃女士更是親自參與拍攝。當時永齡基金會發展支持高雄伊甸身心障礙學員在永齡農場開展自立計劃,這些身障者的父母或照顧者在成果發表的感恩聚會中收到自己孩子親手種植,親手生產的果醬,紛紛感動落淚,因為他們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天,當他們不在了,身障的孩子也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
還有果凍一路以來幫助的警義消機構,包括支持內政部消防署建立醫療照護公益信託基金、捐贈裝備器材採購及訓練經費以及相關生活支持救助等慰問補助計畫。像是在2018年桃園市平鎮區敬鵬工業工廠火災第一時間捐助罹難的六名消防隊員急難救助金。果凍不僅要為軍公教找回尊嚴,同時也用實際行動,保護這些保衛家園的英雄們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他們的家人一個安心的保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伊甸基金會薪水 在 Q娜小姐愛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有朋友羨慕我的旅運超強,每次旅行過程都會遇到不少好事跟善心人士幫我,他們很疑惑要如何變得好運?我每次都回朋友說可能因為我也常幫助別人。照片中只是去年到今年六月的捐款收據,每個月我都會選擇自己想幫助的機構,幾乎都是直接去7-11 的i bon機捐款,人在國外也會透過網路平台線上刷卡捐款,至於去年之前的捐款收據早整理房間時斷捨離丟了,今天細數發現近一年半內捐了這麼多自己也嚇到!!!!(還不包括在每次世界各國廟拜拜跟教堂投香油錢、投錢給路邊乞丐跟店家捐款箱、直接轉帳到結構帳號沒拿收據、每年捐2-3次二手衣物用品給伊甸基金會或光仁二手商品館幫助身心障礙朋友有就業機會)。
其實娜爸娜媽從我念小學就常鼓勵多捐款幫人,每次班級有捐款活動我都是捐前幾多被老師表揚那種,剛出社會時我常藉口說自己薪水不夠用就斷了捐款,後來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上心靈成長課跟同學一起去偏鄉做義工,發現做好事後心情會特別美好而容光煥發,於是開始每個月固定捐款做好事幫人,如果心情不好或遇到不好人事物我還會增加捐款次數,有額外的網拍、國外代購收入時也會多捐一些部分所得出去,而自己竟然也從來不曾因為捐款太多而缺錢,因為有時候捐款完當天就有更多工作賺錢機會找上我,只能說做好事的迴響來的超快。
特別在今天po出來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希望邀大家開始一起做善事,撥個時間身體力行去捐款,我自己常捐款的機構如下: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唐氏症基金會、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行天宮,先幫台灣人且老人、兒童、弱勢、燙傷者、癌症患者優先,不論金額多少最少100台幣一個便當費用就可以,不但幫助別人也可以讓自己心情好+運氣好,先跟有愛心一起做好事的大家說聲謝謝🙏,祝我永遠28歲生日快樂🎂🎊🎈🎁🎉🍾️,我也會透過生日願望祝每個認識我的人都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心想事成!❤️👄
伊甸基金會薪水 在 吳育仁-勞心勞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諸羅就業職訓無障礙 吳育仁舉辦身障團體權益促進座談會
為瞭解身心障礙團體當前需求與困境,立法委員吳育仁邀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長蘇昭如、雲嘉南副分署長劉邦棟、嘉義就業服中心主任劉達源、朴子就業中心主任吳明軒及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福利組副組長顏靓殷及嘉義市各身心障礙團體,於今(10)日上午十時在中油人力資源處訓練所舉辦「關懷弱勢團體就業及職訓問題座談會」,針對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及缺額、職業訓練、政府補協助、庇護工場等議題進行研討。此次會議,立法委員吳育仁表示,預計下個會期代表嘉義市身障團體提案請中央部會研擬對超額進用身障者之優良企業提供獎勵誘因,並建議針對企業型庇護工場的發展形態,應加入社會型導向概念,別於單純經濟導向。
此次會議對政策及個案議題都有諸多討論,嘉義市聲暉協會總幹事陳美雲提到,政府提供經費給企業進用身障者,但企業多以薪資未達申請基本工資為理搪塞拒絕,或發生進用後扣繳憑單顯示基本工資,實際薪水被任意苛扣,讓身障者所領薪資遠低於基本工資,甚至,企業在補助期限過後,立即裁員身障員工。
勞動部官員回應,會盡力把關。未來透過就服系統推介好的雇主進用身障員工,並每月關心訪視,希望雇主持續進用留用。未來因沒有補助款而未持續雇用,就服中心仍會持續協助身障者推介工作。
立委吳育仁強調,就政府角度而言,補助款是提供企業誘因,各種族群就業都可能發生類似補助款一停,企業馬上停止進用的情況,這是需要被通報的。未來,會在立法院提案,鼓勵政府對優良企業持續提供誘因,訓練與進用身障者,促進就業權益。
伊甸福利基金會廖敏伶提出,希望關注支持性就業人員及社福缺額概況,因為此類弱勢的就業者每每擔心換約時能否續聘,建議能有擴充條款。另,聽障團體代表提出,聽障者同工不同酬,心態影響大,建議從上把關。嘉義市智障福利協進會副理事長章啟安則提出,心智有問題的孩子工作與生活都有很大問題,有錢就能在就養機構,沒錢就只能待在家裡,由於精神或智能障礙,企業都不願意僱用他們,建議政府要有誠意來做,應在教育訓練上著力,並能予以實質補助,並提出三點建議,一、國民年金費率調幅別調太快;二、年節可透過公益彩券盈餘分紅身心障礙家庭,列入慰問金;三、開闢庇護工場能夠放寬條件,降低稅收,也希望經營導向不要只是企業型,而也能夠有更支持身障者的形式經營。
對此,勞動部回應,庇護工場相關規範自96年修法,納入就業權益專章,過去有就業事實就可專案推動,現在除非由政府委託,否則從事庇護工場就必須立案登記,原因是考量只要進去庇護工場可能會一輩子在那就業,需要有更好規格的基礎硬體。
吳育仁說,支持性的就業人員擔心換約時有沒有工作,他將在立法院調資料,瞭解全國的缺額有多少人員? 各縣市缺額有多少人員? 是否有擴充條款? 資源下達時,應要加入開口性的合約,做得很好的人員應續約。吳育仁也提到,對企業型庇護工場,在發展形態應加入社會型導向概念,別於單純經濟導向,未來將會在立法院提案。
今日舉辦此次座談會獲得在場身障團體正面肯定,期盼立法委員吳育仁可以扮演嘉義市身障團體與中央部會的溝通橋樑,力促就業與職訓的無障礙環境。
伊甸基金會薪水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根據統計,目前國內在家庭內工作的外勞有18萬人,不過卻沒有任何法令保障,經過勞工團體八年催生,勞委會終於通過了「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未來家事外勞的薪水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每工作七天要有一天休息,每天也要有連續八小時的休息時間。
不過草案還要先送行政院通過後、再送立法院審查。
2003年2月,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劉俠,因為受到印尼女看護工維娜的攻擊,不幸過世。2006年9月,台中一名菲籍女傭比西塔也發生砍殺雇主一家四口事件。悲劇的背後,也凸顯出家庭類外勞長期處在連續工作狀態的現況。
根據勞委會統計目前家庭類的外籍勞工大約有18萬人,她們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打掃家裡,沒有任何法令保障,沒有休假、24小時工作、連基本工資都已經調高到17880元,她們還停留在15840元,勞工團體不只一次要求立法保障,如今總算有眉目了。
勞委會通過《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即將送行政院,不過國際勞工協會認為,保障法當中卻強制要求雇主為勞工投保勞保,而且工時由雙方議定、不懂保障在哪裡。
推動了八年,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終於出爐,不過國際勞工協會認為勞委會提出來的草案,保障比勞基法還低,未來在立法院,勞團也會提出民間版,併案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