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富庶的 #海地,首都 #太子港 有著絕美海岸與豐厚古蹟】文/李維真
海地有1千多萬人口,太子港則是有著近百萬居民的首都,其中9成以上屬於非洲裔族群。15世紀哥倫布登陸之後,迅速成為西班牙勢力殖民範圍,歐洲強國以征服者姿態計畫性的屠殺當地原住民,再加上歐洲帶來的瘟疫蔓延,原本估計有 #近40萬的龐大泰諾族人也消失殆盡。為了補充勞動人力,殖民者於是 #從非洲運送奴隸至此,成為今天這裡的主要族群。
傳聞中,太子港的地名由來是1706年一艘來自法國的輪船「太子號」,為了躲避暴風雨駛入港口,日後人們就以此船命名太子港。但文獻紀錄發現,太子港的說法,早在這之前的30年就已經出現,因此確切出處並不可考⋯⋯
#600秒的歷史課 https://bit.ly/3iicNN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絆禮裝-拉妮娜(La Nina)號 1492年8月3日,他與旗艦.聖瑪麗亞號、平塔號,以及拉妮娜號三艘船在帕洛斯港出航了。 「雖然想盡可能全員到齊的渡洋, 但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附近,那個爆幹大的瑪麗亞大人就這樣觸礁啦! 而且那時候,平塔號船長匹松就那樣隨便把船開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到底是跑...
伊斯帕尼奧拉島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12月5日──哥倫布發現伊斯帕尼奧拉島,成為首批到來的歐洲人
還記得歷史課本上常提到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嗎?這位歐洲探險家兼航海家就在1492年12月5日,由他率領的船隊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登陸,成為首批到來的歐洲人。
伊斯帕尼奧拉島又譯西班牙島,島面積為76,480平方公里,是哥倫布登陸時以西班牙王國名命名。西班牙島被發現時,島上居住著約100萬名原住民,而短短十年間,西班牙島正式成為西班牙殖民地,最大城市正是現在的多明尼加首都聖多明哥城。
歐洲列強殖民統治時期,不但奴役原住民更將許多疾病傳入殖民地,使得島上原住民絕跡,而目前島上的國家海地與多明尼加共和國,多為歐洲殖民者與當地原住民之後裔,或我們較為熟知的拉丁美洲人。
#民視新聞 #ftvnews #FTV歷史上的今天 #新大陸 #哥倫布 #拉丁美洲 #探險家 #殖民 #西班牙島 #伊斯帕尼奧拉島
伊斯帕尼奧拉島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家檔案:海地】#國家檔案025
近期多個邦交國遭到示警,可能會有斷交危險,其中一個就是位在加勒比海的海地。但面對此傳聞,本(10)月初來臺的海地招商的團員之一 Richard Coles 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這麼說:「 我們有看到關於海地將是下一個和臺灣斷交國家的報導,若真的發生,我會把我的手砍下,放在精美包裝的盒子寄給你們,這不會發生,我是說海地從民間部門到公部門都更傾向臺灣。」
今年 7 月,總統蔡英文的「自由民主永續之旅」首站便拜訪海地;另外,聯合國在 9 月 17 日開議時,海地也攜手其他 10 友邦代表,親自前往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遞交訴求信函,呼籲儘速以適當方式接納臺灣參與。
「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以下簡稱「海地」)是我國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 9 個邦交國之一;東與多明尼加接壤、西與古巴隔海相望,首都位在太子港(Port-du Prince)。海地全國面積 27,750 平方公里;人口則有 1,111 萬人,官方語言是法語和克里奧語,全國 90% 的人口都說克里奧語。
回顧歷史,海地國土所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在 1502 年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 1697 年西班牙把西半部島嶼割讓給法國後,這塊土地便成為了後來的海地。海地被法國殖民多年,一直到 1804 年才終於獨立;海地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黑人領導的共和國。
現在的海地每 5 年民選一次總統,並有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國會。參議院有 30 席,任期6 年,每 2 年改選 3 分之 1;眾議院共有 119 席,任期 4 年。現任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ïse)在 2017 年 2 月上任 ,除了曾來臺訪問,更曾在 2018 年與總統蔡英文一起簽署聯合公報,「強化各領域合作,嘉惠兩國人民、深化雙邊情誼」。
不過在海地當地,最近反政府抗議正發生!自 9 月底開始,在首都太子港許多民眾以暴力示威,控訴總統摩依士貪汙,也因海地和一家美國能源貿易公司之間的糾紛,使得民眾面臨停電和燃料短缺,加深民眾不滿。
根據《中央社》9 月 27 日的報導,當日有上千人上街,示威群眾更洗劫警察局。甚至 23 日當抗議群眾包圍國會時,在群眾敲打車門與怒吼後,參議員費提耶(Jean Marie Ralph Fethiere)走下車對群眾連開多槍,美聯社的攝影記者更因此下巴受傷,經過手術才將子彈碎片取出。
直到今日,抗議雖持續加溫。全副武裝的警察甚至出動卡車、水炮、催淚瓦斯阻擋抗議群眾,而有零星衝突,但相較過往「平靜許多」。在野黨領導人也在今天率領民眾發動大規模遊行,批評總統讓海地陷入嚴重的經濟與政治危機,要求他下台。同時,因為數週以來的抗議,海地許多學校已經關閉至少兩週,使得約 200 萬名學童無法上學。外交部已發出訊息,提醒近期欲前往海地的國人注意安全。
✈ 如果你人在 #海地 且有話想說,歡迎來稿《換日線》讓我們知道!
(資料來源:外交部、聯合國、CIA、鏡週刊、BBC、中央社、自由時報、CNN)
伊斯帕尼奧拉島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絆禮裝-拉妮娜(La Nina)號
1492年8月3日,他與旗艦.聖瑪麗亞號、平塔號,以及拉妮娜號三艘船在帕洛斯港出航了。
「雖然想盡可能全員到齊的渡洋,
但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附近,那個爆幹大的瑪麗亞大人就這樣觸礁啦!
而且那時候,平塔號船長匹松就那樣隨便把船開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到底是跑去找金礦還是去幹嘛我就不知道啦!」
「然後,沒辦法啦!所以從那之後我就一直乘著這艘拉妮娜號,回西班牙的時候也一樣。
也就是說......嘛,我最初的航海有一半以上都是多虧了這艘船才能航行啊。」
「嗯?你問我怎麼分別船的好壞?」
「外表的大小、華麗與否,甚至造價都無關緊要。」
「只要能夠平安到達目的地的就是好船、反過來說辦不到的就是廢船。那還用說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xwvoSzeWu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