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來聊聊 KPOP>
今天讓我最震驚的新聞
✨ #采源移籍簽約SOURCEMUSIC ✨
韓媒 Starnews 獨家報導
采源將離開 Woollim 移籍至 HYBE 旗下 SOURCE MUSIC
將以五人新女團成員身分再次出道
團體中將有 2-3 位 IZ*ONE 成員
包含六月剛從 HKT48 畢業的 Sakura
今日雙方公司共同聲明表示
「無法確認藝人合約~請多包涵」
======
這種回應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之前在關於 "IZ*ONE 重組" 的文章中
就有跟大家分享過
#韓國大型企劃社招募IZONE成員 是必然的
IZ*ONE 日韓銷售實力太驚人
絕對是 CJ、KAKAO、NAVER、HYBE 強力爭取的對象
對於 IZ*ONE 成員移籍大型企劃社~不感到意外
利用龐大資金併購中小型企劃社
是 HYBE 這兩年來執力的目標
(包含昨天宣佈的 fromis_9 移籍 Pledis)
---
但今天招募到的對象竟然是 "武林金采源" !!!
「Woollim => #SMCC30趴持股」
挖走武林旗下的人氣招牌明星
IZ*ONE 人氣頂尖成員,日韓週邊銷售 TOP 3
過去實在是很少見過這種例子
(練習生移籍是常態,挖角當家明星 0.0 驚!!)
而且是 SM 相關體系直接被挖走...太兇猛了
就跟聽到 HYBE 想買走秀滿大大股份一樣震撼
#KPOP規則正逐漸被改變中
======
HYBE 現在到底多兇猛,很多人沒什麼概念
這兩年狂吸國際資金、收購控股公司
六月份市值正式突破10兆韓幣 (今天查約11.38兆)
這數字到底多恐怖 => #SM市值7至8倍
真的快變成想買誰就買誰
全部吃光光的超猛獨角獸企業了
---
#KPOP三大社互相挖角當家明星
過去這種事情極少發生
明後年如果出現在 HYBE 身上~我覺得也不用意外了
(尤其是走在同一陣線的 YG)
它的確是有這個實力和野心來一統 KPOP
大家可以再好好關注一下
======
講了這麼多
#IZONE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不管去哪家我都推到爆 🔥🔥🔥
12人去哪裡我就追到哪裡!!!
WIZ*ONE 大家追起來~~~
(更多采源經典影片放在留言區)
#IZONEIZONE得第一
#日常想念12人ing
企業重組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編分享😊》
今天全球及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出席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二十週年慶所推出的政策白皮書之第二場分享會,主題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白皮書撰稿人 黃欽勇,參與演講嘉賓 童子賢。
李紀珠理事長在致詞的時候表示,今天的兩位講者,黃欽勇社長以及童子賢董事長,都是在其擔任理事長任內,親自邀請成爲玉山科技協會的會員,並推選為理事。因為她期待一個完善的理事會,應該有多元的成員。黃欽勇社長所代表的電子時報,就好像一個科技產業的智庫,時常可以提供非常豐富的知識與玉山科技成員們分享,而童理事長,不但是位傑出的創業家、企業家,更是一位非常關心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企業界代表。她並打趣的說,童董事長也是一位文藝青年,所以聽他的分析常常是理性及感性兼俱。
此外,李紀珠表示,目前台灣科技產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位置。台灣高科技產業在過去三、四十年在全球市場的佈局,使得台灣廠商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中,擁有完整的產業供應鍊,並享受到全球產業專業分工帶來的紅利,據統計,台灣高科技產業在2020年至少創造間八千億美金的產值。而在全球都仰賴台灣高科技廠商的協作下,半導體產業甚至被稱為台灣的「矽盾」,並帶動所謂「護國群山」的成形。
然而在前景看似一片美好的時候,我們也看到背後出現一些挑戰。首先是中美科技貿易競合下,雖然讓台灣廠商在這波競合中嚐到一些甜頭,例如中國業者為降低不確定性,大量下單囤貨,使得業者嚐到這波競合的紅利,惟中美貿易競爭,也使得在美、中兩國都有佈局的台灣廠商,在地緣政治角力下,角色顯得有些侷促。
其次,美國及各大國(如日本、歐洲)亦開始重視半導體製造,拜登政府上台後,更把半導體產業視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呼籲重建全球供需秩序,此外,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報告,更指出美國依賴台灣半導體進口的顧慮,並主導以美國為核心,掌握產業鍊,要求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美國設廠。不但一改過去全球化專業分工的模式,以成本為主要的戰略考量,亦轉變為以「國家利益優先」的態勢。
在全球高科技產業發生改變及供應鏈重組的態勢下,半導體及高科技業的發展,已不再是單一廠商或單一產業的事情,國家戰略、地緣政治、國際外交角力已逐漸滲透到這個產業的發展,如我們看到韓國三星與美國政府在疫苗及晶片上的合作,便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李紀珠表示,在這樣一個全球科技產業大環境的轉變,未來十年科技業有哪些變革與挑戰?是今天黃欽勇社長要分享的重點。而童子賢副理事長,將與大家分享:台灣科技產業目前繁榮景象的動力來源以及目前台灣科技產業的優點及隱憂,以及為了因應新的整體國際大環境,台灣的科技產業應有哪些新思維?她並表示,今天的演講一定非常豐碩,也應帶給我們非常多新的省思。
企業重組例子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中共政策刺激下,中國的企業們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但是幾年下來,有的面臨破產重組;有的則捲入商業竊案,被納入貿易黑名單;還有多個項目拿到上百億資金卻一顆芯片也沒造出來。一個個明星項目變成「垃圾」項目。😱
企業重組例子 在 葉銀華:企業重組展現新價值 的相關結果
上述幾項案例凸顯重組策略在集團治理的重要性,此舉可使內部策略與營運方針有更明確的分工,並照顧整體股東權益,亦能增進集團的價值。 ... <看更多>
企業重組例子 在 黃齊元/2022台灣企業資產大重組 的相關結果
近期例子包括貿聯以四點五億歐元併購德國工業系統大廠LEONI,以及台達電以八千九百六十萬美元併購美國自動化業者Universal Instruments。 第五是出售 ... ... <看更多>
企業重組例子 在 企業重組造就組織營運轉型之契機| 勤業眾信 的相關結果
以跨國企業為例,當企業進行海外佈局並於當地設廠建置生產鏈,若財務狀況產生問題,企業應盡速評估營運現況,梳理出該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屬於那些面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