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12時辰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唐高祖李淵帶著兒子打天下,次子李世民戰功最盛。李淵曾口頭許諾,將來要立他做太子。
但後來為了政局穩定,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太子自知戰功威信不及二弟。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共同對抗李世民。兄弟之間,暗潮洶湧!
公元626年7月1日
《酉時》剛過,秦王府收到一份密報,昨晚太白金星在秦地出現,是「秦王將有天下」的徵兆。
《戌時》長孫無忌建議先下手為強。秦王猶豫,最後終於下定決心!拼了,進宮。
《亥時》李世民面奏父皇,報告說太子和齊王與父親后宮妃嬪淫亂。李淵下令明日調查。
~~~
公元626年7月2日(六月初四庚申日)
《子時》秦王回府,調動兵力800名。
《丑時》太子和齊王收到消息,齊王建議當日暫不上朝!太子拒絕,皇宮禁衞軍都是我東宮的人,怕什麼?
《寅時》秦王府通知玄武門守衛(名字叫常何,已收買)行動開始了。
《卯時》天已亮,但霧氣很重。李世民率諸將佈陣玄武門。來了,馬蹄聲由遠而近,聲音聽來人數不多。
《辰時》齊王剛進玄武門,突然感覺空氣中有一股危險的味道。大叫,不對!掉馬回頭。秦王喊:「那裡去」!齊王李元吉回身拉弓放箭對準李世民,三次不中。
秦王也開弓,一箭正中太子,當場斃命。最後元吉往皇宮逃,終究逃不過命運。
《巳時》殺殺殺,殺光太子和齊王的兒子們。
《午時》秦王派尉遲恭披甲帶刀入宮見高祖,說明要「保護」高祖。
《未時》高祖頒布親筆敕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號令,並命太子與齊王部屬棄職解散。
《申時》高祖召秦王入見,李世民一見父王,下跪號啕大哭良久。高祖把所有的情緒藏在瞳孔裏,深深地⋯⋯
此時皇宮外的長安城還不知道剛剛過去的12時辰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三天後李淵改立李世民為太子,二個月後高祖「自動退位」,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唐朝即將迎接一個大唐盛世一一史稱「貞觀之治」!
為人父母之後,再讀這一段歷史很愀心。李淵經歷他們兄弟相殘之後是用怎樣的心情渡過餘生的?
大家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其實是「天下沒有做對的父母」
父母實在難為!
~待續
Ps
今天為了方便閲讀,以戲劇的方式,用12時辰來敍述《玄武門之變》,與正史會有出入。唐太宗的歷史評價很多元。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明天講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今天先交待背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实的九层妖塔,无人敢深挖的墓穴。 1996年中国考古队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发现一片巨大的墓穴,整体的墓葬建筑风格非常的“西域化”,但是在风水上却又端端正正的遵从着华夏传统,藏风聚气、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贯通五行。背面山峦犹如两条涌动的巨龙,与古墓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所处位置又恰巧在昆仑山、大非川、...
令妃正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權臣歷歷 篡位自立或抄家滅族 一
歷史春秋網
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
導讀:堂堂一國之母,披散頭髮,光著雙腳,一步一泣,梨花帶雨,哀問自己名義上為帝國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嗎?」而皇帝已經萬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說句「我也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千般無奈,萬種委屈,皆在一言之中。最令人鼻酸之處,獻帝對同坐的郗慮(臣子奉另一臣子之命竟當皇帝面捕誅帝後而安坐)而感嘆的那句話:「郗公,天下竟有這種事!」
說到權臣,首先會想到曹操。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不僅使短短幾十年的三國歷史膾炙人口,更使曹孟德蒙上千載罵名,以「白臉奸臣」的形象遺之後世。少年時讀《三國演義》,也真為漢獻帝的懦弱而嘆息,憤恨曹操的奸詐凶狠。而後讀正史,看到史家直筆曹孟德殺了董承之後,又要漢獻帝把董承的女兒董貴人交出殺掉。當時董貴人已懷孕,獻帝「累為請」,哀求多次,仍舊母子受刑而死。當時的伏皇后驚懼異常,給她父親伏完寫信,講述曹操的殘逼之狀,讓其父想辦法殺曹操。沒料想伏完是個草包,一直「不敢發」,當然很快就事洩,伏完就真的「完」了。《資治通鑑》這段描寫最精彩:
(曹)操大怒,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收皇后璽綬,以尚書令華歆為副,勒兵入宮,收(皇)後。(皇)後閉戶,藏壁中。歆壞戶發壁,就牽(皇)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皇)後被發,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事寧有是邪!」遂將(皇)後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鴆殺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
中國良史的作者都是高明的文學家。堂堂一國之母,披散頭髮,光著雙腳,一步一泣,梨花帶雨,哀問自己名義上為帝國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嗎?」而皇帝已經萬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說句「我也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千般無奈,萬種委屈,皆在一言之中。最令人鼻酸之處,獻帝對同坐的郗慮(臣子奉另一臣子之命竟當皇帝面捕誅帝後而安坐)而感嘆的那句話:「郗公,天下竟有這種事!」
自漢以降,「這種事」屢屢發生,史不絕筆。成年以後,能靜心讀史書,觀二十四史,權臣逼帝,改朝換代,殺戮無遺,才知道曹操誅殺那麼幾個人實在是小兒科。如果當時他自己不動手,下場肯定如其後的子侄輩曹爽等人會被人一窩「燴」掉,嬰兒不免。究讀歷史,能發慨嘆,曹孟德父子英雄,不僅武功蓋世,平定北中國,而且文採華章,曹丕、曹植,龍子騰躍。即使曹魏王朝傳至最後的高貴鄉公曹髦,不僅眉目如畫,文採卓群,更能以善畫丹青之手親執兵刃,在喊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的同時,二十歲的年輕人駕戰車直衝司馬府。雖然最終身為戈穿,殞於車下,其英烈之風,仍不減曹家風採!對於曹操,連崇尚儒家正統的司馬光都心悅誠服地承認:「(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與敵對陣,意思安閒,乃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用法峻急,有犯必戮。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夷群雄,幾平海內。」
在東漢末年賊兵四起,生靈塗炭之際,曹操討董卓,破黃巾,徵袁紹,戮呂布,服張繡,梟袁譚,敗劉備,滅劉表,走馬超,又遠伐塞北,烏丸三種,鮮卑丁零,無不望風降服,致使戎狄屈膝,確實為一代豪傑!而在其有生之年,「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猶畏名義而自我抑制。至於他的子孫謀國,也是天道酬之,比起王莽之流以外戚竊國,不知要勝出幾萬倍。
曹操權臣出身,漸有天下。而後曹氏家國,又為權臣司馬氏所有。依理觀之,很有佛家因果報應的意味。羅貫中就幸災樂禍地做打油詩一首:「昔日曹瞞相漢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料四十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只有兩種名義:禪讓和徵誅。權臣們奪國畏懼「篡弒」之惡,常借「禪讓」的名義。曹丕導演的「假禪讓」例子一開,晉、宋、齊、梁、北齊、後周、陳、隋、唐等等,無不借此名義。不過,曹魏,司馬晉,包括東晉的桓玄廢安帝,對前代帝君都沒有加以殺戮。漢獻帝,曹魏末帝曹奐,包括被虜的蜀漢劉禪,孫吳的孫皓,都得以善終。自南朝宋劉裕篡位,這位寒人出身的老頭子開始殺舊朝皇帝,再到沈約勸蕭衍不可「慕虛名」而「受實禍」,南朝北朝相蹈此習,末代的少年皇帝及鳳子龍孫們下場極慘,無一善終。
東魏權臣高歡逼走了北魏孝武帝,迎立孝靜帝,由於心裡有愧,對新皇帝恭禮有加。高歡死後,其子高澄襲位,對孝靜帝很是放心不下。史載這位青年皇帝好文學,美容儀,能臂下挾石獅子翻宮牆,箭術精妙,很像他的先輩北魏孝文帝。身為大將軍的高澄派中兵參軍崔季舒監視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連吃飯喝酒說什麼話都要一一細稟。有一次孝靜帝在鄴東打獵,馳逐如飛,監衛都督(應該叫「監視都督」)就叫嚷:「天子您不要跑馬,大將軍會怪罪!」還有一次,高澄侍宴,舉一大斛直抵孝靜帝下巴:「臣高澄勸陛下飲酒。」封建等級社會,真正的臣下怎敢能直接「勸」皇帝飲酒!孝靜帝也急了,不悅道:「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也不想這麼活著了!」高澄大怒,指帝大罵:「朕,朕,狗腳朕!」並命令崔季舒猛搗靜帝三大拳,然後奮衣而出。連打皇帝都不親自動手,令屬下代擊,真是聞所未聞。
不久後,高澄被家奴刺死,其弟高洋襲大將軍位,很快就上演「禪讓」戲。靜帝不得已,與嬪妃辭訣。高洋派輛破牛車在東上閣等著接靜帝搬家,值班的小班長趙德跳上車作押解狀從後面抓持,孝靜帝以肘擊之,最後發怒:「朕畏無順人,授位相國,你是什麼奴才,敢逼人如此!」而對跪滿庭院淚如雨下的后妃,風神俊朗的孝靜帝還忘不了自嘲一句:「此日之事能和漢獻帝、常貴鄉公(曹魏末帝曹奐)相提並論啊。」這句話錯了。漢獻帝和曹奐「禪位」後好酒好肉好宮殿活了多年。高洋當皇帝不久,就用毒酒鴆殺孝靜帝,並其三子。
高洋初當皇帝時勵精圖治,北中國大半為其所有。而後沈湎於酒,動輒肢解烹煮虐殺臣下,有一天忽然向他妹夫元韶發問:「漢光武何故中興?」元韶是魏朝皇族,因為是高氏女婿,一直活得還不錯,此時只得老實回答:「因為王莽沒有把劉姓皇族全部殺絕。」於是高洋把魏朝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全部殺光,把元韶也囚入地牢,餓得這位駙馬爺啃自己衣服活活噎死。過了一陣,高洋又在晉陽把諸元疏屬也全部殺淨,或祖父為王,或身為顯貴,皆斬於東市,嬰兒投於空中承之以槊,共殺721人,棄屍漳水,以至於後來剖魚的人常在魚腹腔中看見人的指甲,致使鄴城人好久都不食魚。高洋又留下東魏王子元黃頭一個人,讓他和一些死囚從高台上以席為翅,飄悠而下,事先講好摔不死就饒他一命。死囚們紛紛摔成肉餅,惟獨元黃頭靈巧身健,求生心切,竟能飛到紫陌慢慢降下(估計有點像現在玩滑翔傘的技術),高洋食言,全然不顧「君無戲言」的古訓,把元黃頭交給御史關在獄裡餓死,還不如摔死來得痛快……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權臣歷歷:秦朝李斯、趙高,西漢霍光、梁冀,曹魏司馬氏,西晉司馬倫,東晉桓溫,東魏高歡,西魏宇文泰,南朝宋劉裕,齊蕭道成,梁蕭衍,陳朝陳霸先,北周楊堅,唐朱溫,後周趙匡胤,北宋高俅、蔡京,南宋秦檜、賈似道,元朝阿合馬、脫脫……朱元璋建立明朝,削弱宰相職權,最終閹堅弄權,宦官大成氣候,一個魏忠賢就已經「九千歲」了,種下亡國之禍。
有明一代,權臣只有張居正一人而已。清朝權臣差點當皇帝的只有攝政王多爾袞,後來的曾國藩、李鴻章小心翼翼,國柄在手仍一心忠於王室,最後的袁世凱一直被小溥儀念叨:他會不會是曹操?——果真是曹孟德之流,只不過世易時移,國人已不喜歡再有人當皇帝,春秋大夢,八十三天戛然而止。一代雄傑,活活憂死。
由此可見,權臣持國,只有兩種下場——一是先封王,受九錫,加黃鉞,然後搞「禪讓」,成為一朝開國之君;二是忠於王室,又戀於權力,或生時被殺,或死後宗族覆滅,鮮有善終。無論如何,子孫都難逃辱死。特別是南朝時期,王朝短命,幾十年就一個輪迴,可稱是「現世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曹操
令妃正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雄霸春秋戰國的少數民族:歷史上真實的犬戎|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公元前841年,是中國信史的端口年份,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有了信史,歷史有了文字記載,並且再沒有中斷。同時,從這一年開始,周朝開始了14年的共和政治,而這之後又恢復了帝王政治的原狀。
周朝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信史時代的王朝,柏楊先生在《中國歷史年表》中寫道:「本世紀,周王朝的鎬京(今陝西西安)被蠻族攻陷。焚掠一空,只好遷都洛陽,權威不能復振。」能導致當時中國境內最強大、權力最集中的王朝遷都的蠻族,到底是哪個民族呢?
柏楊先生顯然糊塗了,而著名的歷史學家黃仁字在《中國大歷史》中也表達了類似的困惑:「現存的資料不能使我們確定周民族的來源。他們留下來的一段簡短傳說,也和其他原始民族的傳統一樣,充滿著神話與幻想,可是這傳說不斷地提及農業。」如果說周的原始部民就是出自西北黃土高原上的戎部,這個觀點還有些模糊甚至被人指責站不住腳,那麼,滅了西周的「蠻族」是在寧夏、陝西、甘肅一帶馳騁了2000年的戎(一個被國人很容易忽略的種族),卻有著足夠的歷史明證。
「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說你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馬格利特·杜拉斯在《情人》一書中的開場白,很適合人們現在想起4000年前活躍在以寧夏南部六盤山地區為核心的一個古老的族落——戎。
公元前21世紀前後,當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出現時,在西北大地上生活的遠古居民的氏族組織內部也發生了變化,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部落逐漸消失,以地緣關係為紐帶的小方國開始露出歷史的水面。生活在寧夏南部地區涇水流域的姬姓部落慢慢強大起來,並且和姜姓部落結成了聯盟,而這個聯盟的形成恰好處於兩個部落從遊牧生活向農業生活的過渡期。
聯盟部落的第13世時,執掌大權的古公亶父因為無法招架來自生活在北方的戎狄的連年侵擾,只得向東遷移,在陝西岐山之南的周原居住了下來。他們在那裡營建城郭,摒棄在他們看來比較粗魯的戎狄風氣,建立了以周命名的方國。古公亶父帶領族人的東遷,成就了兩件大事:一是建立了中國歷史中奴隸制國家的最後一個王朝,二是將姬姜聯盟的地盤徹底讓給了戎狄(這個退讓為後來西周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狄戎族群在趕走古公亶父的戰爭中形成的聯盟內部很快就出現了裂化,並在這裡展開了角逐,逐漸形成了殷周時代北方的農牧混合族群(不是如後世匈奴那樣的騎馬遊牧族群)。最後,戎人以絕對優勢打敗了狄人,一部分狄人向北撤退,佔據了寧夏北部地區和河套一帶,另一部分狄人投降,與戎人雜居融合。
戎在稱雄中國2000年的歷史中,後來分化出了不同的族落,其中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主要是義渠戎。這個小小的方國和其他戎人一樣,在夏、商、週三朝的正統視野裡是野蠻的、動物般的人,因此,從甲骨文時期開始,他們居住的地區即被記載為「鬼方」,就是在《史記》裡,他們也被稱為「犬戎」一像狗一樣卑賤的人。
儘管戎在周的興起和從殷朝手中奪取政權的過程中起到了助推作用,但他們的驍勇與侵擾一直是西周王朝的心病,從穆王到宣王,曾多次派兵攻伐義渠諸戎,雙方時戰時和的狀態貫穿了整個周王朝。周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周朝和義渠諸戎的戰爭以周朝的失敗而告終,周朝將五戎安置在今甘肅慶陽、寧夏固原一帶,而五戎之中的義渠戎主要留居在今天的寧夏六盤山一帶。
西周時,著名的謀士、重臣姜子牙知道戎部落善戰,於是建議周文王有效利用,並派大將南宮適帶著無數美女、精美的青銅器以及周朝生產的美酒和特產出使戎部落。事實上,南宮適此行不足單純地為了討好戎部落首領,而是為了換取戎人製造的戰車。
六盤山一帶茂密的森林,促成了戎人善於用木造房、制車。在中國歷史上,青銅器和戰車的出現是一次巨大的飛躍,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在《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中《中國文化的黎明》一節中寫道:「青銅與車的使用在中國文化圈裡引發過十分重大且深遠的變化。兩者之間,青銅的出現較為有跡可尋;中國何時開始用車,在考古學上尚未能找到確切的時間。但這兩項重要發明的信息進入中國地區很可能是同時發生的,而且可能都是經過中亞與內亞草原上的交通路線,間接傳遞進入的。」
從姜子牙派人向戎人求戰車這個歷史事實來看,戎人造戰車早於且先進於周人。而南宮適是目前文字記載中,從中原地區到戎部落地區的第一個使者,他將戰車引進到周後,對西周政權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也是戰車走向中國軍事史的開端。
雙方的修好,給義渠戎人帶來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也使西周的建立加快了進程。然而,整個周朝時期,義渠戎人始終沒放棄尋找機會進行軍事擴張,他們猶如一把兩千年裡沒有生鏽的戰刀,劃過當時中國西北的天幕,其中最耀眼的一筆,是將歷史上以「烽火戲諸侯」來博取褒姒一笑而知名的周幽王斬殺於戰刀之下,並以此為標誌,結束了西周的統治。
《史記》中載,自從進入周朝的後宮,美人褒姒就從沒笑過,周幽王用了各種辦法也無濟於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懸賞,誰能讓王后一笑,賞金一千。最後,幽王身邊有個大臣出了個主意叫「烽火戲諸侯」。
當時,周朝在國內修建了許多烽火台用來報警,相臨的兩座能互相看見,如果發生敵情,就點燃上面曬乾的狼糞,靠狼煙來傳遞情報。一天,幽王帶領褒姒來到城樓頂上,登高遠望,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烽火台上的狼煙被點燃,遠近的諸侯看到狼煙四起,便紛紛帶著兵馬趕來救駕。但遠道而來的諸侯到了鎬京卻發現沒一絲敵情,都面露詫異之色。褒姒看到諸侯們如此慌張,終於一笑。褒姒的這一笑,貴不在千金,而在於一個周朝因此被斷送掉了。
公元前771年,幽王除掉申太后,申侯(申太后的父親)大怒,起了反叛之心,並聯合西夷犬戎兵(即義渠戎人)以及山東棗莊一帶的繒人起事,後來戎兵又開始攻打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急忙命人點燃烽火,然而,「狼來了」的故事在這位因美人一笑而失去信用的君主身上得到了印證,諸侯們以為這次又是幽王為博得美人一笑而玩的把戲,沒人發兵救主。就這樣,戎人追殺幽王到驪山腳下,將一代美妃褒姒俘虜,帶著周朝的財物回到了戎地。
這次兵變,迫使周朝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陽一帶,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東周時代。
義渠戎首領消滅西周後,宣佈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自己的郡國。從此,中國歷史上正式出現了「義渠國」這個名稱。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向四面擴張,其疆域不斷擴大,其國界西達西海固草原,東抵隴東,北控寧夏河套,南達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650年,希臘人開始建城邦,邦主為人民直接擁立,民主的種子開始在人類歷史上最早萌芽,引啟了西方歷史上持續140多年的「霸主時代」。而中國,此時卻進入了多元霸主的戰國時代。歷史總是為強者說話,傳統的修史者帶有的政治功利色彩,使戰國時代的各個諸侯國的出現,皆以「中國」境內為正統,像六盤山下的義渠王朝,雖然具備了躋身當時任何一個顯赫諸侯國行列的條件,但因為其不在「中國」的範圍內,因此也就被踢出了正統諸侯國的圈子。
當正統王朝的文臣武將們沈醉在黃河流域甚至長江流域的徵殺掠奪中時,一個悄然強大的背影從西北黃土高原上站立起來。義渠國王在完成了對周圍的小部落、方國的統一後,將擴張的劍鋒指向了已經在各諸侯國中有足夠實力的秦,雙方將試探性的軍事摩擦進行了220多年,各自在這種軍事摩擦中培育著力量。這220多年,是一代代義渠國王保持高漲自信心的時光,這種自信來自於自身的力量,而且,這種自信心的保持為後來的義渠國以北的各個少數民族擴張樹立了楷模。
公元前627年,秦國向東面擴張的夢想因為遭到晉國的毀滅性打擊而破滅,轉而向西擴張。恰好此時西戎派出的一個叫由余的人來到秦國,被秦國收買後向秦國提供了西戎的地形和軍事實力情況,加上秦穆公對西戎王實施了美人計,於是,秦於公元前623年出兵,取得了「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的勝利。這是秦國,也是戰國時期諸侯中第一次將軍事觸角伸向戎地。
公元前430年,人類歷史上發生了兩次大的戰爭,歷時10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而歷時220年的義渠國和秦國的戰爭卻開始了高潮。西方歷史的全面記載,使人們能比較詳盡地知道伯羅奔尼撒戰爭,而中國的權威史料中卻只有「義渠國攻秦,軍至渭水」寥寥幾個字。
此役之後,已躋身於戰國群雄並佔據了農業和牧業發達地區的秦國被迫退出了渭河下游地區。但這場戰爭的耗時之久、規模之大、傷亡之重,由於沒有歷史資料的記載,只能成了一場存在於2400多年前的夢。夢醒的地方,是義渠國從此開始了88年最鼎盛的時期,並和秦國進入了軍事對峙。這種鼎盛,也使得秦國時刻不忘以滅義渠為國之重任。
公元前352年,中國大地上仍然戰亂頻仍,秦國打敗了魏國後,乘義渠國發生內亂,出兵義渠國,這個馳騁於夏、商、周、春秋、戰國,長達近2000年的王國開始走下坡路了,王國的輝煌也隨著秦軍的致命一擊開始黯淡起來。
經過商鞅變法,秦的國力得到了鞏固與提高,再次積聚了向西擴張的力量。公元前331年,義渠國再次發生內亂,秦國派兵進入義渠腹地,烏氏戎國(今甘肅平涼和寧夏固原南部一帶)被秦軍滅亡,義渠國的重要城郭郁郅(今甘肅慶陽一帶)被秦軍佔領。秦軍將佔領的兩個地方按商鞅在秦國境內設立縣、鄉、裡的行政制度,分別設立了烏氏縣和義渠縣。烏氏縣和義渠縣的出現,標誌著秦國行政力量開始進入寧夏境內。
義渠戎王雖然臣服於秦國,但一直沒放棄復國的願望,並將這個希望的接力棒傳給了年輕的義渠戎王。公元前318年,魏、趙、楚、燕、韓五國結成聯盟攻打秦國,秦王為了專心對付來自東邊的聯軍,便對義渠國採取安撫政策,送給年輕的義渠國王「文繡千匹,好女百人」。但義渠國王卻乘機發動對秦的襲擊,秦人戰敗。秦國擊退五國聯軍後,立即於公元前314年發動了對義渠國的攻擊,佔領了整個義渠國的25座城池(《史記·六國年表》),從此義渠國的復興之夢破滅。
公元前306年,楚、齊、韓三國制定軍事聯盟,共同對付日益強大的秦國,秦國面臨著來自這個軍事同盟的顯性力量和義渠國的隱性力量東西夾擊的形勢,秦帝國出現了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此時,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上演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出「床上戲」。
風華絕代的宣太后讓秦王將年輕的義渠國王作為人質扣押在咸陽城裡,她以自己的成熟美麗作為誘餌,以甘泉宮為陣地,一步步誘惑著義渠王走進她的後宮花園。迷人的宣太后通過日日夜夜的歡娛,軟化了義渠王復興帝國的野心,而英俊驍勇的年輕國王也使這位年輕守寡的太后心動不已,最後她竟為義渠王生了兩個兒子。
然而,二人的情誼在各自的國家利益前,終究還是微不足道的。公元前272年,年輕的義渠王經過長期臥底後近乎周密的復國計畫,終於被宣太后知道了。在國家利益前,宣太后拋下兒女私情,將義渠王誘殺於甘泉宮內。當心愛的人倒在血泊中時,宣太后心裡是何滋味?或許歌劇《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裡的一句唱詞是最好的解釋:「熊熊烈焰困住我,熔岩在我血脈中流淌,一劑藥將你變成奴隸,我屬於誰?王后?」
宣太后隨後派兵將義渠徹底擊潰。甘泉宮的花園很快被歷史廢棄得一乾二淨,不僅失去了往昔的繁華,也暗淡了義渠戎民族創傷的記憶,歷史在這一幕燃燒後的灰燼輕如裊煙,也重似石頭。
存活了2000年的西戎,勢力影響最大時,曾一直進逼到燕國的疆土內,其疆土面積比當時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大。但因為沒在當時的「中國」視野裡,更被後世的史學家們以為是個偏居蠻荒之地的小方國,在正史中沒能走上自己該有的席位,最終以義渠國的消亡而降下了歷史的帷幕。
其實,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僅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637年的86年中,戎就討伐過周兩次,討伐鄭、楚和齊各一次,也招致了齊伐戎三次,魯伐戎一次,不難看出,戎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活躍。而整個戎的活動範圍,北到山西西北地區,南到涇渭水之間,西到隴西,東到河北、山東西部地區,整個疆域橫跨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是當時疆域最大、勢力最雄厚的一個國家。
對西戎的討伐直至消滅其軍事力量,掃除了秦國在統一全國的霸業中來自西北最大的軍事乾擾,給秦國向西發展打開一條通道,也為秦向東擴張提供了人力和物力的新基地。逐漸在戰爭中成熟的秦昭襄王,帶著勝利的笑容和對北方少數民族不斷滋生的擾亂而產生的不安,踏進了義渠國的核心地界。
在寧夏南部的六盤山下,面對陌生的來自寧夏北部少數民族的鐵騎,這位年輕的帝王做出了一件令世人震驚的事情——修築長城。後來,這個偉大事業被他的曾孫贏政發揮到了極致。
如今,逶迤在六盤山北麓下的那段戰國秦長城,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沖刷後,已經變得模糊,這種模糊亦如藏在《史記·匈奴列傳》中的那段文字:「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段文字明確地告訴後人秦長城的修建背景和時間,更證明瞭那一抔黃土被堆積起來時,逐漸被掩埋的不僅僅是一個義渠國,還有縱橫於中國半信史到信史兩千年的西戎。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令妃正史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实的九层妖塔,无人敢深挖的墓穴。
1996年中国考古队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发现一片巨大的墓穴,整体的墓葬建筑风格非常的“西域化”,但是在风水上却又端端正正的遵从着华夏传统,藏风聚气、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贯通五行。背面山峦犹如两条涌动的巨龙,与古墓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所处位置又恰巧在昆仑山、大非川、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这五行大阵的“阵眼”。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据传说是曹操首创并亲自直属管辖,专司盗墓得金银珠宝补充军饷。但是这个说法是怎么传出来的呢?只有一个孤证,就是袁绍幕僚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把曹家上上下下祖孙三代骂了个狗血淋头,就是在这篇檄文中提到曹操亲自领兵挖了汉梁孝王位于芒砀山的陵墓。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很多历史学家觉得这是陈琳的污蔑给曹操扣的屎盆子,因为骂曹操的人很多,但是都没有听其他人再提到这件事。我个人倒是比较倾向曹操干过,尤其是在徐州。一个唯才是举可负天下的枭雄、一个不被任何礼法牵绊的实用主义者、一个在临死之前一再强调身死之后万万不可厚葬的中原霸主,可以说即有动机又有条件。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陈琳”被俘,曹操依然招降陈琳任命为“司空军谋祭”在招降的对话中,曹操也并未否认过自己盗墓一事!那其他的军阀再骂“曹操”为什么都不提这事儿呢?更大的可能是大家都这么干!董卓焚烧洛阳肯定干过,吕布、袁术、张绣、马腾、公孙瓒,包括孙策席卷江东、刘备弃新野退首江夏。甚至有可能成为各路军阀的默契,身逢乱世也没有办法,一座城池今天在我手里,明天就有他人领兵强攻,我若不取后来者必取之。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考古”学界常言“汉墓十室九空”的原因。
为什么突然提起摸金校尉呢,是因为前几天看了一部很烂的电影“九层妖塔”。看得出陆川是想把很多事件串联起来,比方说营口坠龙、双鱼玉佩、彭加木、昆仑山妖兽等等。但是整体的观感就是支离破碎,陆川拍写实非常厉害“可可西里”但真不适合拍这种悬疑,稀里哗啦碎一地。当年好像还跟鬼吹灯原著作者有一些版权上的纠纷。好吧,咱们就来讲一讲这个九层妖塔!1996年中国考古队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发现一片巨大的墓穴,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经过千年风雨侵蚀地面之上仍保持33米之高,下宽上窄呈现“金”字形态,也因此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又因地得名“热水古墓”。整体的墓葬建筑风格非常的“西域化”,但是在风水上却又端端正正的遵从着华夏传统,藏风聚气、坐北朝南、依山面水、贯通五行。背面山峦犹如两条涌动的巨龙,与古墓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所处位置又恰巧在昆仑山、大非川、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这五行大阵的“阵眼”,中国考古队将其官方命名“血渭一号大墓”这国家队当然兴奋不已,因为每一次考古发现都会解开众多历史谜团…初步勘测之后呢,发现坏了,此墓已经多次被盗,于是立即组织人手一面调查分析墓穴来历一面抢救试挖掘。因此得知,此墓最大规模的一次盗掘竟然是在1940年,被西北军阀马步芳军中的“摸金校尉”发现并立即汇报,说若得大墓之财足以平定天下,我马家军上上下下几辈子也花不完。马步芳也很兴奋亲自领兵掘开大墓,各级兵将被大墓神秘的内部结构和堆积如山的金银珍宝彻底震惊,这真真是天赐横财,那咱就别客气了。这数百人的青壮兵丁打包装箱、车载肩扛,整整搬运了三天三夜!连负责勘探的摸金校尉都不停感叹,这第一层的财富就如此之巨,大墓之下到底埋了多少金银?墓主又是什么身份呢?说话间就挖开了大墓的第二层,诶!跟想象的不太一样了,当然也有一些金银器皿,祭祀法坛。但是这四周掩埋更多的是各种动物殉葬的骸骨…观察骨骼形态,像是生前有所挣扎,应该是活祭的!可是牛羊也就罢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战马呢?这可不是吐蕃人的习性!
兴师动众的挖坟掘墓终于惊动了附近居住藏民,说你们这是干嘛那?这个墓不能挖呀!这里面关押着昆仑山的各路妖魔…临近的士官一听,突然心有所感。因为这几天在墓中搬运的确总觉得哪里怪怪,有些不好的预感又说不上来。就赶紧向上汇报给马步芳,操!给他俩钱儿让他滚蛋!也是!人家此刻眼睛里装满了金银珠宝根本不听这个,士官回来给钱,藏民根本不敢要!就跟这个士官讲了大墓的传说,此墓名为“九层妖楼”也叫“锁妖塔”。我们藏人有很长的歌谣讲述着这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整个青藏高原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妖族部落,割据一方嗜血食人危害人间,于是佛祖、梵天、普贤菩萨和地下的神族、人族、龙族共同决定派遣一位天神下凡铲除妖孽已正天下,于是凡间岭国的王妃龙女得孕生子取名“觉如”,后因其叔父通敌叛乱将龙女母子放逐荒野,茹毛饮血挣扎求生,觉如16岁与母亲返回岭国,通过赛马夺回王位被尊为“格萨尔王”称王之后领兵击败了通敌篡国的叔父“晁同”,此后一路开挂南征北讨、降妖伏魔并统一了这高原上大大小小150多个部落,最后群妖聚集于昆仑山一隐蔽处,格萨尔王不惧艰险与群妖展开殊死决战,也不知道砍杀了多少个日夜,妖魔军团源源不断死者复生。最终格萨尔王施法用计将群魔引入热水天坑,构建了九层妖楼层层封印,才把这万千妖魔困于其中。如果你们现在不停手,一旦放出群妖必制天下大乱…这个士官听此一言,心中忐忑觉得还是应该向上汇报一下,马步芳一听此墓共有九层心中窃喜这下真的发财了。马步芳这个人真是六亲不认、毫无原则、百无禁忌啊,啥事都敢干,一打仗就跑。老蒋败退之后,哥们儿拖家带口逃到沙特阿拉伯。老蒋说:那你就别回来了,在那当个大使吧!在职期间把自己亲侄女给啪啪了,在当地搞得满城风雨,阿拉伯国家你想想,老蒋原本想把他弄回台湾治罪,结果这哥们儿直接入了沙特阿拉伯国籍,所以什么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纲常伦理、民族大义,在他那都给我玩去,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就这么一个人寿命也算很长啊活到了72岁,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但是怪事儿就这么发生了,相传在他们刚刚开始要挖大墓第三层的时候,墓穴之下突然传来一阵枪响,紧接着窜出来几个人像是发了疯一样,大喊大叫着四处乱跑没几步倒地身亡,众人赶紧过去翻看尸体,各个七巧流血。马步芳就亲自带人下到大墓第一层去查看情况,一进去正好有一个士兵愣愣爬上来直勾勾看着其他人,有身边的下属就赶紧问说:“下边怎么了?这士兵也不回话,迷迷瞪瞪的掏出手枪突然对准自己太阳穴,当一枪倒地毙命。之后再发生什么事,就不知道了。只有传言说马步芳第二日突然下令部队,带着已经挖出的珍宝全部撤离,名义是因为前线战事吃紧。但是这个动作就很奇怪了,什么样的战事吃紧会让马步芳这种人放弃足以平定天下的财富?说到底就算这一战把自己驻地的兵打没了,只要有钱想再拉起一支队伍可一点都不难。当然也可以想方设法息战、坚守、再不行退守、甚至直接退到都兰县与自己汇合。如果真的必须回去应战,为什么不派一支小队留此驻守,战后再回来继续挖掘呢!所以大家都觉得马步芳一定在古墓中遇到了完全无法想象的恐怖怪异,以至于能让他彻底断了对这笔财富的念想。撤兵之后,当地藏民迅速前来祭拜,并将大墓周围清理干净,又用石土把挖开的缺口仔细掩埋。那么这件事一直到现在为什么给大家留下这么多想象空间呢?因为国家队进场也没再往下挖第三层,官方的说法是,当时的考古技术尚不成熟,担心墓葬内的珍贵文物,壁画器皿、经卷丝绸,长期处在无氧状态,突然接触空气造成氧化…嗯!我信!
那么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到底是谁呢?一个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的民族“吐谷浑”,但是从血统上来讲,是蒙古鲜卑人的后裔。第一代可汗叫做“慕容吐谷浑”带领部族进行长达数十年的向西迁徙,一直到东晋时期定居于青海、甘肃、四川之间。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大约是距今1400多年前,也就是唐代早期的一位“吐谷浑”可汗。但是比较让人疑惑的是,这个部族的鼎盛时期到底有多么辉煌繁荣?它墓葬的形制规格竟然能高于“藏王松赞干布”,单单血渭一号墓的修建,在当时的生产力来看,至少需要1万人日夜赶工1年时间,大墓所耗之木材也都是3、4百年的参天柏树。更不要说一号大墓周围仅一公里的范围就分布的大大小小400多做墓葬和整个区域内的上千墓葬群。这么大个部族怎么说出现就出现,说消失就凭空消失了呢?墓葬中活祭的战马到底意味着什么?它跟格萨尔王斩妖除魔的传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难道真像电影中描述的,格萨尔王在镇压群妖之后,在此留下了一支守卫大墓的神秘军队,那故事就太精彩了!真希望这个世界是神秘有趣的…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国家队终于技术成熟挖通大墓,解开九层妖塔之谜,说跟正史记载的一样,就是吐谷浑可汗之墓,跟斩妖除魔的神话传说毫无关联。但是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我一定会抱头沮丧的怒吼一声,哦no!我不要这苍白无趣的世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LkGETgM5Sw/hqdefault.jpg)
令妃正史 在 [問題] 看到討論乾隆愛令妃文那香妃乾隆更愛嗎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很多專業文討論乾隆是不是最愛令妃的文
在令妃在世前沒升到皇后
但令妃過世後被晉升皇后
就這點來看應該是很喜歡令妃才是
而還珠格格裡有位香妃乾隆也很愛
在看新聞裡延禧攻略裡好像也有香妃的戲份
不知道歷史或野史中有沒有說到
到底是香妃更受寵還是令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6.130.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534772982.A.5A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