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群島🇸🇧圖文:Huang-Ming Liu
差不多就是一年前,我從東京飛到斐濟,再輾轉飛到索羅門首都荷尼阿拉,第一次踏上這個國度!
抵達的那天,從機場到旅館那唯一一條公路,塞滿了人,原來是因為有場足球比賽,所有人都停下來看球!我嘗試著混入人群中,這時天性樂觀的索羅門人主動來跟我搭訕,問我是哪裡人,我一回答台灣,周圍的人們立刻異口同聲,索羅門與台灣是好朋友!甚至,後來還遇到一個當地的大姐,告訴我她以前交過台灣男朋友,然後露出害羞的微笑!
索羅門是個小地方,但因為位在澳洲與巴紐之間,成為澳洲的天然屏障,二戰時日本努力要攻下索羅門,切斷澳洲與美國的聯繫,即為最佳例證!知名的「瓜達爾卡納爾」戰役,就在索羅門,而索羅門的首都也就在這座島上,因此很輕易可以看到二戰遺址,以及當年日本人留下的坦克車!
索羅門各種政治生態複雜,全國有接近上千座島,主要兩個大島-瓜達爾卡納爾與馬萊塔島的居民又長期不合,互相歧視,導致國家經常動亂,甚至嚴重到接近內戰,需要靠大國勢力介入入,也許因為這樣的地理與歷史背景,使得索羅門更習慣於周旋在不同國家之間....
當然,澳洲一直是戰後索羅門重要的他者與援助者,從主要飛往索羅門的國際航班都是從澳洲出發,只有少數到斐濟、巴紐、諾魯及萬那杜,就可虧之一二!
但這幾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人勢力的進入!
在索羅門短短的幾天,我逛了所有我能找到的雜貨店,試圖找到不是中國人經營的店,很可惜,找了二十幾家才只有一家是印度人開的,其他都是中國人.....
這些中國人,會坐在一個很高的椅子上,俯瞰整家店,然後命令店員做事,可能也順便看看他們有沒有偷東西!那種感覺很像皇帝,而且臉色很臭!當然,我也試圖要跟這些中國人聊天,只是即使他們根本不曉得我是台灣人,還是很有戒心,也許他們只是害怕我又是另一個要跟他們搶奪市場的「中國人」!
除了零售跟餐廳業幾乎被中國人把持,任何店裡或餐廳隨便都能買到康師傅王老吉跟黃飛鴻外,在索國唯一一條公路上的公車,也幾乎都是中國資金經營!其實說他是公車也言過其實,他就是麵包車,你可以在公路上任意攔車,整個市區分成兩段,然後有公定價,一段多少錢(很便宜).... 而這種交通工作,也是我在索國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當然,對於一般的索國人來說也是!
此外,索羅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當然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三分之二都是中國,雖然主要是出口木材,有破壞環境之嫌,但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錢才是王道!
在中國影響力如此大的狀況下,我們曾經大使館,只能盡可能爭取民眾支持,例如提供獎學金,或是補助偏遠學校設備!我在瓜島鄉下就看到了大大的台灣援助看板,令我印象深刻!
只是隨著索國日漸發展,而且即將承辦2023的太平洋運動會後,他的需求日益變大,我們也漸漸力不從心!連在索羅門不算主要行為者的日本,都花了幾十億幫忙索羅門蓋機場跟聯外道路,更不要說澳洲,甚至是中國了.....
只是,分手後沒必要惡言相向,他們的總理蘇嘉瓦瑞的useless發言實在很傷人,也很沒水準,但這不影響台灣與索羅門曾經的友誼,我們不需學他!
而更重要的是,好客熱情的索羅門民眾身影,仍然停留在我腦海,一般民眾是純樸善良的,記得我在海邊與一群光溜溜的小朋友們玩時,要給他們糖吃,他們似乎還不太敢拿,只會傻笑.... 大人們則是無所事事的站在路邊,推銷他的檳榔,跟看起來不是很好吃的烤肉(當地稱為local KFC)!
謝謝索羅門大使館的大家,在艱困的環境中為了台灣打了一場困難的戰爭,即使結果令人遺憾,但我仍相信,我們曾經幫助過的,會持續存在索國人們心裡!
世界上沒有任何不具意義的努力!
✈️愛出國 travel smart!http://www.i-fly.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Hee Wei S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菜汽車評論第68集 QCCS 馬來西亞唯一受政府承認的飄移俱樂部,JB DRIFT CLUB (華語譯名為柔佛飄移俱樂部)在柔佛!廢話····· 今次來到柔佛新山,要來觀看柔佛飄移場地···誒···等下····沒有飄移場地了??????WTF??? 根據 JB DRIFT CLUB 主席 E...
他們第一次玩金卡納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太空藝術】
上個世紀中期,美蘇兩國曾彼此纏鬥不休,1955-1972年間進行的『太空競賽』(Space Race)便是如此。先是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衛星,1961年又首度把人類送上外太空,接連兩次讓蘇聯搶先一步後,敗得有點灰頭土臉的美國終於在1969年7月20號成功登陸月球,取得勝利。
這場登陸月球的競賽,不僅關乎科技發展與國家榮耀,也證明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行銷手段的高明。
例如曾創下全世界7億2千多萬收視人口的月球登陸實況轉播就是其中一例。不僅炒熱整個太空議題,募集大量資金,讓當局重視科學教育,帶動相關產業,也把太空人包裝成時代偶像,受歡迎的程度肯定比現代網紅還熱烈,我想那時候應該很多小孩也都因此立志成為太空人吧!
NASA的行銷高招不只如此,他們還在1962年成立『NASA藝術計畫』(NASA Art Program )。這些藝術創作記錄了人類初步探索外太空的過程,捕捉太空人那些興奮、緊張或是沉重、困惑等複雜的情緒;並呈現照片無法截取,或者遠遠超越老百姓視野和想像的太空探險之神奇,藉此教育民眾了解NASA角色、任務和計畫。
參與此計畫的第一批藝術家有8位,先是以美國第一個載人上太空的『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1959-1963)為主題,也是在此計畫中,第一隻獼猴於1959年跟著進入外太空。
接著便是『雙子星計畫』(Gemini)與『阿波羅登月計畫』,此後陸續有越來越多藝術家加入NASA這個大家庭創作作品,其中包含郵票藝術家保羅.卡耶(Paul Calle,1928-2010)、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羅伯特.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 - 2008)等人。
為了激發靈感與最佳創作效果,NASA給予藝術家們相當大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自由進出基地,在裏頭四處遊蕩實地觀察,好讓作品更貼近太空任務實際面貌,也因如此真實,成果便更為動人。
比如保羅.卡耶大概有長達十多年都待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基地(Cape Canaveral)觀察太空梭發射與返航,包含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準備前往月球登陸的那天上午。
他看著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1930-2012)、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1930-)、巴茲.艾德林 (Buzz Aldrin,1930)三人吃早餐、穿上太空衣、完成一切準備程序後,走進太空艙,接著衝向天際創造歷史性的一刻,同時以鉛筆和墨水速寫了那一幕幕景象。這段故事更出現在最近上映的電影《登月先鋒》(First Man)之中,而且還是由保羅.卡耶之子克里斯.卡耶(Chris Calle)帶上父親的作品飾演。
保羅.卡耶在1967年為美國郵局設計的紀念郵票就是以1965年美國第一位在外太空漫步的太空人艾德.懷特(Edward White,1930-1967)為主題;兩張郵票結合成完整圖像,可以單獨或共同使用的設計在當時也是嶄新創意。另外記錄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的郵票更是經典。
安迪.沃荷素來喜愛使用絹印版畫不斷複製名人影像。《月球漫步1》(Moonwalk 1,1987)他採取螢光色調在絹印版畫上,呈現第二位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巴茲.艾德林與美國國旗形象,鮮明色彩和主題從此迅速深植人心,成為太空藝術代表性圖像之一。
關於這位巴茲.艾德林還有些有趣的小故事。由於從月球返航後,他是首位踏出艙門者,所以他也成為從外星球返回地球史上第一人。『巴斯光年』聽起來很耳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裡這位星際太空人玩偶命名靈感即來自於他。巴茲.艾德林後來甚至在電影『變形金剛3』裡頭軋上一腳,在基地裡與博派領袖柯博文(柯博文 Optimus Prime)有段對話:
〝From a fellow space traveler, it's a true honor.〞
〝The honor is mine.〞
….. Buzz Aldrin and Optimus Prime
羅伯特.羅森柏格為美國戰後前衛藝術和普普藝術重要成員,還是最創新、作品多元的藝術家,也被邀請觀賞阿波羅11號發射過程。NASA再提供太空梭發射詳細資訊如精確圖表、地圖和照片等,成為這一系列33張版畫的材料基礎,以紀念人類成功結合科技所完成的太空探險。像是《空中花園》(Sky Garden,1969)如此藝術連結科學的創作更呼應藝術家在1960年代便已開始提倡的跨界合作「藝術與科技實驗」。
如今『NASA藝術計畫』已超過350位藝術家參與,相關作品更多達2500件以上,而且除了繪畫、素描、雕塑之外,NASA藝術創作另外尚有詩作、舞蹈與音樂創作。這些作品多數被收藏在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明年適逢人類登月50周年,航空博物館從今年已經展開一系列相關展覽與活動。
回顧人類的太空探險之旅,在60年前電腦效能甚至不如今日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要面對許多未知、疑問和不確定性,因為宇宙太浩瀚,問題太複雜,許多時候都只能在經歷一次次挫敗後,甚至是太空人博上性命,可能遇上意外或爆炸而無奈捐軀,才能往謎樣遙遠外太空逐步邁進,這些決心和勇氣現在想來真教人無比佩服。
《登月先鋒》目前仍上映中,不同於好萊塢英雄式的陳濫手法,劇情以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為主軸,以最貼近真實的方式,描述這段踏上月球的過程如何艱困不易。那些每回發射時感覺幾乎要解體的太空艙畫面,看來無比膽戰心驚,何況陸續有太空人因此犧牲更是讓人揪心不已。
電影中細膩地刻畫英雄背後的故事,賦予感人的溫度。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1985 -)就是以《樂來越愛你》橫掃2016年影壇各大獎項,並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輕最佳導演獎得主(31歲),憑他的音樂造詣,電影配樂依舊精彩。
無論是否為太空迷,我想這都是會觸動你的一部電影,關於太空,關於探索,關於冒險,也關於人類求知的過程與毅力。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轉貼》
他們第一次玩金卡納 在 Hee Wei Seng Offici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手煞車、手煞車不會咬,其實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做一些很急的迴轉。但是·····如果你的對手全部手煞車都不會咬呢?😂😂😂
這個月的"我的金卡納",我又再次去到民都魯挑戰。這次算是有史以來,馬來西亞第一次有 2vs2 的金卡納吧?因為感覺蠻新鮮,也感覺還蠻好玩的,所以我自己來辦一次看看感覺如何!
2vs2 金卡納給我的結論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他們第一次玩金卡納 在 Hee Wei S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青菜汽車評論第68集 QCCS
馬來西亞唯一受政府承認的飄移俱樂部,JB DRIFT CLUB (華語譯名為柔佛飄移俱樂部)在柔佛!廢話·····
今次來到柔佛新山,要來觀看柔佛飄移場地···誒···等下····沒有飄移場地了??????WTF???
根據 JB DRIFT CLUB 主席 EDDY 指出,近日新山飄移場地已經減少到幾乎沒有場地好讓飄移者進行飄移了。那如果想飄移的熱血朋友,就必須開車到比較遠的場地來玩飄移。
至於惟勝喜歡的“經濟”版賽車運動,有人玩金卡納嗎?沒想到得到的答案是···柔佛這裡沒有人玩金卡納!沒有人玩金卡納!沒有人······
這怎麼可以!為了把這個考驗技巧又考驗速度的小型賽車遊戲帶入柔佛,因此決定找來柔佛一位對手,惟勝以他“半桶水”的金卡納技術來幹掉對手!
#金卡納交流賽
#JBdriftClub
#他們第一次玩金卡納
#後面有淡淡的憂傷
報名參加 World Youtuber School,學習用 Youtube 創造收入!
https://goo.gl/eZ3znX
訂閱我的Youtube
http://goo.gl/YHuUDB
訂閱我第二個Youtube頻道
http://goo.gl/tyeuha
面子書專頁
https://goo.gl/qQ1f14
生意合作請聯繫: mrhee87@gmail.com
any business enquiry email : mrhee87@gmail.com
關鍵字:hee wei seng, 許惟勝, QCCS, 青菜汽車評論, 改裝汽車, toyota vios, 手排 vios, 手排車, 手排萬歲, 手牙車, 廢話, 搞笑汽車, 搞笑生活, 美里人, 砂拉越人, Sarawak, Miri,開車會說的廢話,馬來西亞華語汽車評論,華語汽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