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同為一個人旅行的韓國女生喜珠相約早上7:10分一起從巴士總站出發, 這一次我們選擇搭乘當地 local bus前往Ellora cave。
(位於奧蘭卡巴西北方三十公里處,共有34個石窟,估計是創作於西元七至十一世紀,佛教石窟為編號1到12窟,印度教是13至29窟,耆那教為30到34窟,所有石窟中又以編號16號的Kailasa最令人歎為觀止。-取自背包客棧)
話說,這位女神Kailasa應該就是我上次跑到當地超多人在排隊,像在排迪士尼樂園的那間寺廟所供奉的神明吧!?發音好像有點像?
前往艾羅拉石窟的路況, 相較於昨天的Ajanta 好非常多, 一下了巴士也還蠻熱鬧的, 我們就近選擇了一間小餐館吃早餐,畢竟艾羅拉石窟非常需要龐大的體力,吃飽了再上。
不得不說16號真的是驚為天人,這麼一大面的石頭山,他們究竟是怎麼樣用人工的方式鑿出一座城? 可以看到很細的雕工。然後再往後面的石窟走,你會發現有接近現代風格的飯店形式,原來佛陀住飯店😂
中間有些石窟其實可以省略,裡面空空蕩蕩也沒什麼人,反而有一點點驚悚,尤其一個人在那些黑暗的石窟裡面,又沒有其他人時, 但我還是硬著頭皮把每一個石窟都走遍了。 我跟喜珠都算蠻獨立的背包客,有一種獨特的默契,我們都還蠻喜歡這種自由不打擾又能互相照應的旅遊模式,我們會一同出發再一同回去,因為每一個人節奏都不同,我們也彼此尊重,各自去觀看自己想看的景點,想在哪個景點待多久就待多久,各自行動,也不會影響彼此,一種舒服又自在的旅伴。
結束後我們相約早上吃早餐的小店會合,閒聊之下才知道喜珠是考古系的大四生,難怪知識淵博又頭腦好棒棒,感覺很有內涵的一個女孩子, 後來才知道他們學校的考古系上課可以自己選擇去哪個國家,四處出國旅行去研究, 天啊!我由衷的羨慕,早知道我小時候也念考古系,但台灣的考古系應該沒這麼多彈性吧? 我們開玩笑說回去自己的國家要開始賣Masala tea, 我說印度人就是靠這杯茶增強他們免疫力,這麼好喝又特別,我們回去開一家應該會大賺。
我說,尤其台灣人搶口罩搶得這麼兇,只要打上對抗武漢病毒應該就會熱賣。
然後彼此分享疫情在自己國家的現況,他同學也利用通訊軟體跟他不斷更新韓國狀況,聽起來韓國現在蠻嚴重的,期許我的新朋友能健健康康,我們相約未來有機會要去彼此的城市玩,再好好盡地主之誼。
回程的時候,因為不想等公車,也不確定它什麼時候來,所以我們決定嘗試當地特有的越野車, 天啊!坐上車後,我們就開始後悔了,感覺自己像坐在一個烤箱裡面,然後司機遲遲不開車,因為他想要將所有位子都塞滿,我看這台應該只能7人坐的車,硬生生被塞滿了13個人……一人收50盧比,然後每個人腿貼腿,下車的時候,我的牛仔褲兩側都濕了,不誇張,真的很悶熱。這台車宛如小小世界,有來自西班牙,日本,韓國,還有台灣的旅客,以及印度人。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今天晚上喜珠就要出發到孟買,而我明天則要前往喜珠推薦的果亞,也就是Goa(世界三大電音聖地之一)。
這趟旅途充滿了驚喜和變化,原本只打算去孟買和Pune,隨後發現了1983年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石窟,在看到它驚人的曠世之美,就決定前往,如果我第一天到奧蘭卡巴就直接前往Ajanta,那我就不會遇見喜珠,也就不會踏上前往Goa的路上,而在其他背包客推薦下,也決定去傳說中另類得像外太空平行世界的Hampi。前往石窟的路程,美麗的插曲,遇見了命定旅伴,因此再添加一個城市,感受葡萄牙的建築和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嬉皮文化,那滿滿的Party,不印度的印度,原本打算在孟買過Holiday,現在我決定在果亞,計畫趕不上變化,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你不知道前方你會遇見什麼人,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也許只是改變這5度,卻可能會改變你人生的一大步, 我很好奇我在果亞會遇見什麼樣有趣的故事,好玩的人,我隨時準備好迎接這個世界的每一個時刻, Enjoy your life!活在當下,盡情享受,不要活在恐懼,擔憂未發生的未然,只有現在是真實的,那何不讓自己現在就選擇活得精彩,活得快樂呢!
※我可愛的朋友們,有幾個是控制狂,因為他們甜蜜的擔心,要求我一定要穿得很邋遢,甚至有位還說我每天都要拍定裝照……瞧瞧!我穿得多像去買菜的大媽啊……簡直是時尚災難啊…
Ps,在印度最大的困擾就是,因為你太稀有了,所以會被當作吉祥物不斷地要求跟你合照,這兩天去兩個石窟分別被要求合照超過百次了吧~看景點的同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跟人合照,想要感受巨星登場的氛圍嗎?來印度就是了!包准你被拍到不想拍😂
pic:是一群可愛活潑的小學生和他們美麗的老師,他們要求合照完後,我說,那換我的手機拍一張吧…後來他們學校男主任也要求要拍XD
其實這都不打緊,昨天去Ajanta 自拍時,有一群男子團體一直拿他們的手機跟我合照,大概拍了幾十張,擋在我的鏡頭前,然後完全無視我要自拍……哭笑不得,笑到我臉僵,只想說……林祖母不當Show girl很多年,可以不要這樣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人 腦 聖地 地主 在 Mr.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下專欄 #沒有資源你有創意
這兩年有幸獲得總統任命,代表台灣參與 APEC Vision Group (亞太經合會願景小組),定期與來自其他會員經濟體的 20 位思想家們開會,一起定義 APEC 未來 20 年的遠程目標。除了貢獻所長、為台爭取最大長期利益,過程中也向來自各國的學者、資深官員、商界領袖學習許多,同時親身體驗了國際事務的種種。
在外交場合,除了白天會議桌上的你來我往,晚上的社交活動,也是工作重點。因此,當我們到各經濟體開會,除了日間絞盡腦汁的聆聽、思考、論述,晚上也會頂著時差,積極去參與地主國、當地駐外機構等單位安排的餐會、酒會,與國際友人建立更多的理解與信任。
不管到那個國家,白天的會議通常遵循同一個模板,很少有什麼差異。但來到晚上,馬上看出各主辦單位的心思與品味。今年 3 月初,到智利聖地牙哥開會時,由駐智利代表處溫曜禎大使帶領駐當地外交團隊舉辦的一場晚宴,令我印象深刻。
除了招待台灣 APEC 代表團的我們,當晚重點是邀請三位智利友台國會議員與他們的夫人。開場主人、客人講話結束後,大家正式開始用餐,當氣氛開始有點僵硬,主辦單位突然拿出商請台灣團隨行帶來的劍插海盜桶玩具,由主人、議員、夫人們輪流上劍,大家經過緊張的過程,最後其中一位夫人讓海盜中劍高飛,大家笑得不亦樂乎,氣氛當場輕鬆熟絡了起來。
接著大家開始談笑聊天,酒酣耳熱之際,代表處成員突然起身,邀請智利議員們獻唱。南美洲人熱情,即使是民代之尊、外交場合也樂於表現,三位輪流起身高歌,其他人跟唱、拍手,氣氛又更熱鬧,之後,代表處成員也獻聲回禮,除了西文歌曲,還分享台語民謠,讓智利朋友們非常滿足。
緊接著,工作人員端出特別準備的蛋糕與壽星帽,幫其中一位議員驚喜慶生,大夥輪唱西、英、中文生日歌,現場氣氛達到最高潮,最後所有議員、夫人們皆滿足的離開。
當地駐外團隊分享,智利國會議員中,由議長帶頭,有超過 20 位加入友台會,長期為我爭取重視。溫大使與同仁為我們示範了:外交的重點不是金錢,而是用價值觀加上創意去耕耘。而非外交場合,又何嘗不是?抱怨沒資源,不如用心。
** #AI #IoT #Blockchain #Crypto 創業者,歡迎加入 appworks.tw/accelerator
人 腦 聖地 地主 在 拉碧茲 LABI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捍衛土地!
139年前 Cepo’大港口屠殺的傷心地,還留在花蓮Cepo’靜浦國小校園內。這裡是一百多位納納社青年被清國政府設局害死的地方、也是近代阿美族各社部落四散逃亡遷徙的起點。
那裡沒有大型開發建設,改變不大,附近的人也都知道發生在這裡的歷史。明確的地點、地景還存在,即使一代人死去、一代人出生,故事也會好好的傳下去。Cepo’就是族群記憶的存檔點。
提醒大家記住「新夥伴關係」都是騙人的。
--
1875年「番界」取消,清國對臺的「開山撫番」政策讓屯墾部隊大批大批的進入東臺灣。由軍事力量作為後盾,鯨吞蠶食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
Cepo’是出海口的意思,大約指的是秀姑巒溪出海口附近一帶,是阿美族許多個社的世居地。清國為了開通中路,也把這裡當作重點佔領目標,有意識的利用各種據點設置或漢人「移墾」,漸漸拓展實質控制範圍。
面對清國屢次強硬占用Cepo’一帶土地,英雄傳奇青年Kafo’ok(柯福鷗)與頭目Mayaw Eping(馬耀珥炳)聯合大港口多個社,分別多次成功的擊斃/擊退清國官兵,保護了Cepo’。清國政府也漸漸知道自己實力不足,一改從前殺紅眼的面貌,假裝與部落和睦相處。
1878年的初春,清國的總兵吳光亮在一個裝置好只能進、不能出的空間中,擺設酒席,說要宴請Dafdaf納納社青年們。這場原本以為是大家握握手好朋友的宴會,居然在大家都就定位後,火箭四起,出席的部落青年幾乎被射殺、燒殺,共160餘人罹難。
隨後,頭目Mayaw Eping(馬耀珥炳)與多位大人也隨即被綁架、虐殺,其餘部落人口因為擔心還有更多的報復性殺害,多紛紛離開世居地,避走他方。
這次與殖民集團的初接觸,是這些先於國家就存在的人們第一次遭遇如此龐大的、系統性的所謂「國家力量」。部落離開世居地後,殖民集團大獲全勝,除了珍貴的土地資源到手以外,也是他們瓦解、削弱在地勢力的熟練手段。部落突然間面臨青壯年人口大量死亡、聚落分散、人口驟減、資源斷裂、文化傳承困難,心理上的衝擊也多少改變了千百年來理所當然「誓死捍衛世居地」的勇氣與力量。
身為土地主人,對外來者的寬容並不會換來對等的尊嚴,中間充滿壓迫、誘騙、狡詐,退讓又退讓之下會把自己越縮越小,最後導致整個區域的族人面臨或屠殺或逃亡的命運。
--
「阿公跟你爸爸堅持在這裡,是為了你們未來的土地,知道嗎?」
凱道旁的帳篷下,Tilo抱著Idek說(http://bit.ly/2mgDaq6 )。這裡正為著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抗爭,已經第15天了,因為今年新出爐的劃設辦法嚴重的縮限了傳統領域。
「傳統領域」指的是原住民族傳統上擁有或使用的地方,包含居住地、獵場漁場、耕地、聖地或舉行祭儀的地點等,類似一個族群的文化疆界。這個族群的文化與歷史發展都在這個範圍內,土地與傳承繁衍俯仰相干。所以在各族群劃定的「傳統領域」範圍內的土地利用,必須不影響在地生活或文化,有任何必要的大型開發也應該讓當地部落知情同意。
就像法律在規範山區、自然保護區、水源區、機場周邊的土地利用時,常常會有很多安全、保育等的前提須要遵守,希望可以在不影響自然與公共安全的形況下進行開發。在此範圍內,無論公家、私人都必須遵守。
而這次的劃設辦法有一個天大的漏洞,就是只有公有土地需要納入,私有土地全部不在規範範圍內。像是獨佔杉原海岸線的美麗灣飯店、像是在東部山區挖山挖礦的各種怪獸工廠,都是屬於「私人財產」,不需要受到規範。
Hello?What’s wrong with your 腦子?
就像水源區也不可能只規範公家的工廠不可以排放廢水、私人就可以排放廢水一樣。如果因為是「私產」就不受規範,很難令人不聯想到是故意為了財團開了一個好大的漏洞。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確實劃設,不只是為了落實原住民族正義;也是為了共同居住在臺灣的歷代移民以及落地生根的後代,可以有更好的環境、更完整的共同記憶、與「私有」財團間更對等的溝通模式。
更不用說,這些所謂的「私有」土地是怎麼一點一滴地、被用各種偷搶拐騙的方式從原住民族手上奪來的。
就舉臺糖一個例子就好。
從日本時代起,糖業、筏木業等需要大量土地的國營事業,就開始以租地的名義佔用原住民族土地,種甘蔗、開工廠;二戰後中華民國又在收佔日產的過程中,無論這塊地或工廠當初是租的還是買的,一律免費「接收」了,當然其中也包括現在的臺灣糖業公司。
二二八發生的時候,花蓮風聲鶴唳。Namoh的阿公說,那時候有一個以前在日本商會的人被找去臺北開會,他自己知道這一趟是有去無回了,便把家人安置在臺東,自己切腹自殺。附近的大家都很擔心類似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紛紛往山區躲藏避難。
一陣子風頭過去,大家再次回來耕地時,這裡已經被劃為國有地,大家都被警察當作是「私佔國土的農民」而趕走。
臺糖這時候開始急速擴張土地,五年內從300公頃變成1300公頃,很多都是類似這種莫名其妙的方式得來的。臺灣糖業史中甚至還把這段時間的擴張當作一件很厲害的政績在吹噓,當初幫忙趕人的地方警察後來還高升了。
如果以現在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來看,連當初是收佔日產公營事業的「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屬於私法人,不在規範的範圍內的話,那麼其他公有土地是不是也可以快快私有化,就能規避傳統領域的規範?如果所謂的「傳統」可以隨著法律越變越小,那麼這個劃設辦法還存在著什麼保障呢?
--
從「新夥伴關係」到「準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政府似乎頻頻向臺灣原住民族伸出橄欖枝。只是不知道這次的傳統領域設置辦法,是不是會像當初1878年吳光亮在Cepo’擺的一桌酒席一樣,看似觥籌交錯的美好光景,卻在法律條文的刁鑽細節中露出圖窮匕見的刀尖鋒芒呢?
記得歷史的人,不會再犯錯了。
--
「阿公跟你爸爸堅持在這裡,是為了你們未來的土地,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