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你的外星朋友
別讓自己的假期在家發呆!迎接新的一年就來南瀛天文館走跳走跳吧
一、超值優惠 :
1.生日禮:凡1/1-1/3壽星,連假期間享有天文展示館及星象劇場免費 ( 請至售票處兌票 ) 。
2.日晷餐廳:連假期間指定餐點享有優惠。
3.星空小棧:連假期間天文館自有文創商品打8折。
4.天文館臉書粉絲團按讚送貼紙1張。
二、星象劇場:連假期間12:30加播放「2D極地企鵝上太空2─流星之謎」。
三、科學攤位體驗:( 憑有價票即可免費體驗 )
1/1-1/3 10:00~16:00 展示館穿堂
鋼彈DIY 填寫問卷,現場專人教學免費做!
第三類接觸 DIY可配戴式外星人造型配件
飄浮飛碟 玩中學習角動量守恆原理
1/1-1/2 10:00~11:30 14:00~15:30 星象館 2F 星光學堂
修曼機器人 自己動手,開動腦筋,把印象中的東西轉化為有型的東西,一起體驗組裝日本修曼機器人的有趣。(12:00、16:00機器人陀螺耐力競賽,現場免費報名參加。)
四、親子套裝&DIY課程:( 需加入會員 )
1. 1/2 (六)「神奇3D列印」親子套裝:手拿3D筆繪製外星生命、宇宙飛船的立體模型,提供孩子啟發性的創意發展,認識八大行星和外星生命存在。 報名任意門
2. 1/3 (日)「星球燈DIY」:對天文外星文明的想像,一起動手做出自己的温馨星球燈。 報名任意門
五、天文講座 :( 免費參加無需報名 )
1. 介紹:銀河系中是否存在數百萬個我們正在尋找的文明,藉此增加天文常識,一窺天文的奧妙。
2. 時間:1/2 (六) 17:30-18:30
3. 地點:天文觀測館大廳。
六、象限儀座流星雨特別活動 :( 免費參加無需報名 )
1. 時間:1/3 (日) 18:00-19:00 流星雨舞台劇 19:00-24:00 望遠鏡觀測
2. 地點:賽堤廣場。
【星座獵人】2021年首場特殊天象──象限儀流星雨
1月3日晚間有舉辦流星雨觀測活動
活動內容近期即將公告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將在台灣時間1月3日晚上10點30分左右登場,平均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可達120。但是根據國際流星組織(IMO)指出,這次ZHR也有可能達到200,是今年絕對不可錯過的天象!
流星雨的產生,通常都和彗星有著密切的關連性,但根據流星群專家研究發現,小行星2003 EH1的軌道和象限儀座流星體軌道非常近似,懷疑它可能是象限儀座流星雨的來源。然而2003 EH1的軌道又與短週期彗星梅克賀茲1號彗星(96P/Machholz)非常近似。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2003 EH1很可能是梅克賀茲1號彗星的彗核分裂後殘留的碎片。
象限儀是以前天文學家用來量測恆星角度的工具,自古希臘時期就有使用的紀錄,主要的構造由一個90度的1/4圓環與一根窺管組成,觀測者將窺管對準星星的時後,即可由環上的刻度得知該星星的仰角,可算是最早的觀測工具之一。
說起象限儀座,可能很多人翻遍星座盤也找不到她的位置。象限儀座位在武仙座、牧夫座和天龍座間。公元1795年,前蘇聯的La Lande和他姪子Michel Le Francais使用「象限儀」這種儀器進行一系列恆星位置觀測時,自創了這個星座名詞,不過後來並不被現代天文學承認,故不在正式的88星座之列。在尚未確認流星雨名稱的年代時,天文學家因為象限儀座不太明顯、又很接近天龍座,因此把1月初的流星雨,稱為天龍座流星雨,儘管國際上這樣認為,但民間單位卻不這麼想。一般天文愛好者還是都稱象限儀座流星雨,爾後國際天文聯合會便在2009年8月7日召開會議,多數人均同意把「天龍座流星雨」的名稱,改回象限儀座流星雨。
觀賞流星雨的方式很簡單,我們只要找一個空曠、光害比較少的地方,這時如果可以平躺在地上,讓自己的眼睛望著天頂,完全不需要望遠鏡的輔助,你就有機會看到那劃過天際、向你說hello的流星喔!😃
人造原器國際單位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核聚變取得重大進展,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建成並首次放電成功】
據中核集團消息,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托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采用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是實現我國核聚變能開發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依托裝置,也是我國消化吸收ITER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
該項目於2009年由國家原子能機構批復立項,由中國核工業集團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設計建造。作為核工業主管部門,國家原子能機構通過強化科研投入和研發能力建設等,全力推動核聚變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近年來國家原子能機構創新管理模式,賦予科研院所自主權和決定權,持續穩定支持核聚變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催生一大批原創性、前沿性成果。
此前,中核集團先後發展了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建成了中國環流器一號、新一號和二號A裝置等三大國家重要科研設施,並取得了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樹立了中國核聚變研究史上的一座座豐碑,為我國聚變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工程技術與人才基礎。
在HL-2M裝置建設過程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聯合國內多家研制單位,在裝置物理與結構設計、特殊材料研制、材料連接與關鍵部件研發、總裝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實現了可拆卸線圈結構,增強了控制運行水平,提升了裝置物理實驗研究能力;攻克了高鎳合金雙曲面薄壁件大型真空容器模壓成型和焊接變形控制等關鍵技術;掌握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異形銅合金厚板材制造成型工藝,實現了高強度膨脹螺栓組件的自主國產化;研制成功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內首臺大型立軸脈沖發電機組。以HL-2M裝置建設為牽引,西物院掌握的特種材料、關鍵設備、極端條件精密制造等關鍵技術,已形成“同步輻射”效應,在航空、航天、電子等前沿領域實現創新應用。
HL-2M裝置是實現我國核聚變技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將使我國堆芯級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及相關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中國攜手世界核聚變能開發的國際合作平臺。面向全球,它將吸引和集聚國際核聚變高端人才,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核聚變科技領軍人才與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科技成果。
據介紹,我國核能發展實施“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中,將聚變能作為解決能源問題的最終一步。開發核聚變能不僅是解決我國能源戰略需求的途徑,對我國未來能源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目前,國家原子能機構正在研究布局一體化核聚變研究創新體系,打造國家級核聚變創新研究平臺、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平臺、青年科學家成長平臺,全面促進我國核聚變事業由並跑向領跑邁進。
人造原器國際單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候選歷史人物知多少 | 張衡】🔺
🔸年度人物歷史選舉2020
🔸主辦單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張衡,出生於南陽郡西鄂縣,在東漢時期,是著名的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與揚雄、班固、司馬相如並稱為漢賦四大家。
張衡自幼聰穎好學,年紀輕輕便結識了許多有才能的學者。二十多歲時,名氣已傳偏鄰里。他曾多次婉拒出仕的機會,後來推辭不過,到南陽郡太守那裏擔任幕僚的工作,負責起草文書,期間他完成了《同聲歌》、《定情賦》、《兩京賦》、《南都賦》這些作品,這些創作呈現出二千年前的時代精神和風貌,所用的辭藻豐富華麗,將漢代的辭賦推向另一個高峰。此外,他撰寫的《四愁詩》首次脫離了楚辭的句式,開創了七言古詩的體制。
張衡推崇道家學說,他極力反對朝庭的貪污腐敗以及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他曾多次上書皇帝,批評宦官專權,但他很快受到了權貴們的報復,被外調為地方官。張衡在他早期的作品,《兩京賦》中的《東京賦》提到:「為無為,事無事」;「尊節儉,尚素僕」,已大致顯露出張衡較推崇道家思想。他後期作品「歸田賦」中更提到:「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 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表達了不願為榮辱所束縛,希望能超脫於世俗之外,返璞歸真的志向。
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尤其天文學及地理學方面,同時期無人能及,他不但是出色的理論家,更是大發明家。
在天文學方面,張衡有以下幾個成就:
首次,張衡根據自己的見解及觀測所得,提出了改良版的渾天說:嶄新採用盤古開天地式說法,提出天是蛋殻,地是蛋黃,星辰是蛋白;強調浮力的存在,提出大陸浮於水上,天穹浮於氣體之上。
其次,他論證了行星運動之間有快慢的差別,在沒有任何望遠鏡和精密儀具的幫助下,發現了各星辰離地球的距離有遠近之分。他重申了宇宙無限大的理論:空間無邊界,時間無起點。這個理論與現代宇宙演化學說吻合。他更發現並解釋了月球並不會燃燒卻會發光的原理。同時,他根據以上推測解釋了月的食成因。
再者,他改進了西漢天文學家耿壽昌所創的天文儀器「渾象」,制成全新的天文儀器,該儀器以水力推動,加上其特色吻合「渾天說」的理論,張衡為其命名為「漏水轉渾天儀」。
在地理學方面,張衡發明和製造了世上第一部驗震器「候風地動儀」,同時是有歷史紀載以來最早,最準確測量地震的儀器。與渾天儀不一樣,真正的候風地動儀已徹底失傳。關於候風地動儀的歷史資料記載只有兩項:一個是它曾經存在的官方證明,以及受到朝廷認證的作用(能測出地震的記載);另一個則是《漢書》裏對它僅有短短二百字左右的描述。後世的科學家們,在嘗試復原地動儀的過程中多次碰壁。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以外,張衡還發明了指南車、「自飛木雕」和機械日曆,並改良了漏刻的構造。
張衡是中國科技史裏所處年代最早之一,成就非凡的漢代科學家。後世以不同的方式紀念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用張衡的名字為一座月球環形山命名。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把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為第一個以中國人命名的小行星。2018年2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亦是中國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其名為「張衡一號」。2002年,中國天文學會設立「張衡特殊貢獻獎」,獎勵天文學的傑出人仕。現今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華為基地有一條以張衡命名的街道——張衡路。
看到這裡,你對張衡是不是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呢?如果你支持張衡,記得給他投票,送他出道呀!
投票日期📝2020.11.06-2020.11.20
投票鏈接🔗https://voting-2020.cnhe-hk.org/
⚠️輸入的手提電話只供是次活動投票之用(發出OTP和確保選票的唯一性),活動完結後會立即銷毁
#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0 #歷史人物 #歷史 #中國歷史 #張衡
人造原器國際單位 在 國立臺東高中111學年度第一學期物理(全) 第一次期中考班級 的推薦與評價
下列物理量中何者不屬於國際單位制的基本量? (A)光強度(B)重量. (C)時間(D)溫度(E)電流. ( ) 2 ... 合金圓柱體所製成的公斤原器作為質量單位(E)以太陽的亮度定義光強度單位. ... <看更多>
人造原器國際單位 在 2022基本單位定義-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 ... 的推薦與評價
在長度、質量與時間三種物理量中,有幾項目前仍採用原器的方式來定義? ... 基本單位定義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Wknd · https://www.thegreenmnki.co/基本單位 ... ... <看更多>
人造原器國際單位 在 [新聞] 科學家重任:重新定義「公斤」 -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24/19/2lcaz.html
圖:https://tinyurl.com/4mwfk4f
(法新社倫敦24日電) 一個用來作為國際重量標準的人造金屬塊,傳出重量微幅下降後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很快就能以非實體的方式,給「公斤」下定義。
研究人員謹慎地認為,這項任務還需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但由於公斤是最後一個以人
工製品作定義的國際單位,因此任務一旦完成,將終結這個人工製品的使用壽命。
目前,國際標準的「公斤」(相當於2.2磅),是一個自1889年以來就以三道鎖保護
在法國國際度量衡局(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BIPM)的鉑銥合金圓柱體。
然而,存放在色維爾(Sevres)國際度量衡局的這個鉑銥合金圓柱體,重量出現神秘
變化、悄悄「減重」,引發科學家關切。
局內的專家在2007年發現,這塊金屬比其他幾塊複製品輕了50微克(相當於
0.0000017盎司),意謂這塊金屬少了相當於一小粒沙子的重量。
為此,科學家現在正努力尋找一種非實體的方式來定義「公斤」,以便跟國際單位制
(InternationalSystem of Units, SI)的另外6種單位一致。
這6單位分別為公尺、秒、安培、開爾文(Kelvin)、莫耳(mole)和坎德拉(
candela),且沒有一個的定義涉及人工製品。
科學家正在研究,以普朗克常數(Planckconstant)重新為公斤下定義。
國際度量衡局科學家史托克(Michael Stock)今天將在倫敦討論這項修改案。史托
克說,這塊被稱為「國際原型」的金屬塊,使用壽命即將結束。
他說:「度量衡變得越來越精準,而精準的度量衡需要好的單位定義來表達。」
(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
Louis Harold Gray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Rolf Maximilian Sievert
Heinrich Rudolf Hertz 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Isaac Newton Georg Simon Ohm Wilhelm Eduard Weber Henri Becquerel
Blaise Pascal Ernst Werner von Siemens
James Prescott Joule Joseph Henry Lord Kelvin 謹獻上無盡崇敬與敬意
Michael Faraday James Watt Nikola Tesla Andre-Marie Ampere 版本3.02.11.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67.187
然後每50年其餘正式複製品要被拿回巴黎和IPK重新校準 紀錄誤差值
這些在wikipedia的國際公斤原器可以查到
不過拿一個人類鑄造可能會變動的原器來當物理量基準 說真的倒不如拿常數來當基準
我猜IPK大概也是類似原因吧? 和同樣保存在巴黎的那六塊複製品比才會比較輕
※ 編輯: HDT 來自: 114.47.67.187 (01/24 20: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