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我要的決定—覺察「想要」與「恐懼」】
⠀⠀⠀
朋友因為面臨職涯轉換而來找我聊聊。
⠀⠀⠀
「父母覺得當老師不錯,薪水穩定,上下班時間也固定,所以,他們希望我去考老師,準備考試期間,先繼續當代理老師。」朋友跟我轉述他父母的看法。
⠀⠀⠀
⠀⠀
「喔?你父母覺得不錯,那你呢?你的想法是什麼?」
⠀⠀⠀
⠀⠀⠀
「我原本是學資訊設計的,我一直很想開一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所以我原本想,當完一年代理老師後,先去這類公司工作,累積一些經驗。但是新鮮人,薪水就是兩萬多,我爸媽認為這薪水太差,尤其比起現在當老師的薪水,幾乎只有二分之一,所以他們非常的不贊成。
⠀⠀⠀
⠀⠀⠀
當我跟他們說,我以後想要開自己的網頁設計公司,他們跟我說,現在經濟很不景氣,創業很辛苦,說不定到最後,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被他們一『恐嚇』,我也不能確定,我到底有沒有能力達成我的夢想?
⠀⠀⠀
⠀⠀⠀
是我真的太理想化,不夠『現實』嗎?我好掙扎......」
⠀⠀⠀
--------------------
⠀⠀⠀⠀
我朋友的例子相當常見,可能你我都面臨過這樣的選擇:
⠀⠀⠀
⠀⠀⠀
有一個看起來很「安全無虞」的選項,跟一個我現在「很想要」,但是充滿「未知」的選項,我到底要選哪一個?
⠀⠀⠀
⠀⠀⠀
我認為,這也就是「做決定」最困難的部分:
⠀⠀⠀
⠀⠀⠀
我到底該選我「想要的」,還是,要輸給內心的恐懼,選我覺得「安全」的?
⠀⠀⠀
⠀⠀⠀
我在人生中做過最關鍵的抉擇,莫過於我辭掉了一個穩定企業基金會的工作,生涯大轉彎,選擇在30歲時,就讀心理諮商研究所。
⠀⠀⠀
⠀⠀⠀
當時,我擁有傳播碩士的學歷,大學同樣念傳播相關;在這個企業基金會,我也已經了工作四、五年。
⠀⠀⠀⠀⠀⠀
⠀⠀⠀
以當時身邊許多人的看法,會覺得這個工作穩定、不加班、也不需要擔心裁員或業績;企業的名號響,講出去又有面子;而我打算轉行的行業,是一個「未知」,除了需要付出的成本高:要念完研究所、實習完,至少要花三年時間,才可以踏入職場,而且剛開始的薪水,很可能比我在企業基金會的薪水還低。
⠀⠀⠀
⠀⠀⠀
當我猶豫不決於:要做「想要」的決定,還是「安全」的決定時,我的好友,問了我一個問題:「五年後,你會不會後悔,當年你沒有選你『想要』的?」
⠀⠀⠀
⠀⠀⠀
她提醒我的,是「可能性」,也是我在現在的工作上最看不到的東西。因此,令我醍醐灌頂,我毅然決然辭職,開始投身心理諮商的領域。
⠀⠀⠀
⠀⠀⠀
在學習心理諮商的路上,我很謝謝當初推了我一把的朋友;以及,慶幸我能有勇氣選擇我想要的,然後不停堅持著。
⠀⠀⠀
⠀⠀⠀
在心理諮商所畢業、開始心理諮商相關工作,我仍常需面對這樣的選擇:「要選安全的?還是想要的?」
⠀⠀⠀
⠀⠀⠀
我自己越來越清楚,會有這個猶豫,一定是因為,「安全的決定」我不想要;但「想要的決定」,我怕我要不起。
⠀⠀⠀
⠀⠀⠀
我怕我能力不夠、我怕失敗;我怕我努力過後, #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
⠀⠀⠀
對「未知」的恐懼,綁住我「抉擇的自由」,讓我無法施展手腳,無法真正找到我的志業;當然,也就沒辦法讓我覺得滿足、覺得快樂。
⠀⠀⠀
⠀⠀⠀
只是,有時候過度在乎「想要」的決定,但卻只有衝動與熱情,評估不夠或資訊搜集不足時,也可能會讓我發生過度打擊自我價值的失敗,而這是可以避免的。
⠀⠀⠀
⠀⠀⠀
因此,我現在做決定,有一個原則:
⠀⠀⠀
⠀⠀⠀
好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管是因為「想要」,還是因為「害怕」。
⠀⠀⠀
⠀⠀⠀
因為,我不想要輸給恐懼;也不想過於衝動。
⠀⠀⠀
⠀⠀⠀
熱情與審慎評估,是我認為面對生涯非常重要的事情。
⠀⠀⠀
⠀⠀⠀
以熱情來說,我相信,「夢想」之所以是夢想,就是因為他不易達成;我也相信,這世界上沒有不痛苦的成功。
⠀⠀⠀
⠀⠀⠀
我願意相信,就算沒有達到我們當初的夢想,那個「追夢」的過程,會讓我們不停地認識自己、修正自己的「夢想可達性」,然後,讓我們能做到,屬於我們才做得到的事情。
⠀⠀⠀
⠀⠀⠀
能夠如此,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有熱情,願意用「勇氣」與「相信」去面對挫折。
⠀⠀⠀
⠀⠀⠀
這種「熱血」的態度,有時才讓我們有「活著」的感覺。
⠀⠀⠀
⠀⠀⠀
做決定,就代表必須面對一些「未知」;「未知」帶來的「不確定感」,時常因為引發我們最深的恐懼:對自己能力的懷疑、擔心自己做不到或失敗、擔心這些「失敗與做不到」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這些「自我懷疑」反覆出現,而使得我們相當焦慮。有時,為了安撫這個焦慮,我們也許寧可選擇比較確定、比較可預測而安全的抉擇,藉此安撫自己的焦慮與害怕。
⠀⠀⠀
⠀⠀⠀
但那內心的悵然,與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會讓我們持續地對自己抱著隱約覺得自己「不夠」的自卑、失望、害怕,而變得更容易焦慮,更需要具有「控制感」、「有確定感」的事物,來讓我們對自己感覺好一點。
⠀⠀⠀
⠀⠀⠀
那就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我不敢選我「想要的」,因為我怕這會證明「我不夠好」;但我選覺得「安全的」,其實也代表我已經認同了「我就是不夠好」。
⠀⠀⠀
⠀⠀⠀
於是,我沒有機會感覺自己「夠好」。
⠀⠀⠀
⠀⠀⠀
但是,「恐懼」其實是能以另外一個形式來幫助我們的。
⠀⠀⠀
⠀⠀⠀
以「審慎評估」來說,如果我們因為害怕而決定「保守選擇」,就使得這個「對未知的恐懼」成為阻礙我們的事物,甚至阻礙我們的能力發展。但是,若我們能因為這個「對未知的恐懼」的焦慮,而讓我們多搜集一些資訊、多評估一些可能性與自我能力的狀況,是否還需要做哪些準備等等......那麼,這個「恐懼」就不是阻礙你的絆腳石,反而是幫助你有機會成功的「未雨綢繆」。
⠀⠀⠀
⠀⠀⠀
時至今日,我想,或許做決定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成功」,還是因為「害怕失敗」,其實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在做選擇時,能夠知道:「促使我做決定的理由是什麼?」
⠀⠀⠀
⠀⠀⠀
因為,「想要成功」有時也可能過於樂觀,「害怕失敗」有時也是合理判斷。
⠀⠀⠀
⠀⠀⠀
只要我們能夠花時間理性評估,瞭解影響這個決定背後的理由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恐懼本身合理不合理,是來自於自身,還是家人或他人的「警告」?對於「想要成功」的樂觀,是已經搜集足夠資訊的審慎評估與理解,還是只有熱情的衝動?
⠀⠀⠀
⠀⠀⠀
這些更深入對自我、對工作的理解,才是破除想像,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與能做到的事情是什麼。
⠀⠀⠀
⠀⠀⠀
讓我們好好運用自己內心的熱情,面對內心的恐懼,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抉擇的自由」。
⠀⠀⠀
⠀⠀⠀
註:文中所舉案例,個人資訊皆以經過大幅修改,並經過當事人同意。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
—《過度努力》: reurl.cc/L06nl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2的網紅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1 女力學校 https://www.woomanpower.com/course 輸入「海公主蘿菈教練」專屬碼:Lola300,才可以加入蘿菈爲妳創造的高效支持圈 🔍 YouTube 請搜尋: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https://www.youtube.com/c/Lo...
人生轉彎例子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女流】
某個週末,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駕車出遊,二人計畫到郊外野餐,不幸的是,由於車速過快,他們在轉彎時撞到另一輛車,爸爸當場死亡,兒子則受到重傷,立即送醫搶救。
兒子被送到醫院後,急症室醫生前來檢查,醫生看到男生時嚇了一跳,緊張地說:「這不是我兒子嗎?」
那麼,請問這位醫生是男生的誰?
+++
小時候,她不明白為甚麼家附近那間經常去的診所,會在門口標明「女西醫」三個字,但有些診所就不需要標明。
媽媽解釋:「因為醫生大多數是男生啊」。長大後她卻發現,明明女醫生的數目也很多,數量大概和男醫生平起平坐,但偏偏,只有女醫生才要標明是女西醫。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女作家、女填詞人、女太空人、女科學家或女導演 ⋯⋯ 她覺得,這些「女」字其實是不必要的。
她知道這份強調有時出於善意,但她仍然相信在理想的世界中,大家不再需要強調某份工作背後的性別。
回到最初的故事,那位醫生是男生的誰?
很簡單,就是男生的母親。
不知道為甚麼,大家總會下意識以為醫生是男生,護士是女生,如果遇上男性護士,一定會強調對方是男護士,但我們會強調一位醫生是男醫生嗎?一個家庭可以有家庭主婦,但可以有家庭主夫嗎?
是的,世界仍未完美。很多時候,我們仍要強調醫生、作家、填詞人、太空人、科學家或導演的性別,因為女性在很多場域中仍佔劣勢 —— 但總有一天,當我們認清女流的力量後,也許,我們可以不再在稱呼面前加上性別。
Text & Illustration: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助流公益 x 文藝復興女流節2021〗
時間:2021年8月14日—9月28日
這個夏天,「助流公益 x 文藝復興女流節 2021」舉辦十餘場藝文活動,13位香港女創作人用影像捕捉人生流變,用音樂再現思緒漂流,更用日常對抗時代虛無。女流節透過電影放映、導演映後談、音樂演出,以及藝術展覽,致敬流行文化中的女性視角與自覺,探索創作與日常的連結,繼而倡議以文藝勞動實現女性賦權。
「光影女流」公開發售:https://bit.ly/2VfBQYE
場次一:《#潁州的孩子》*《潁州的孩子回訪》《#仁多瑪》楊紫燁|8月14日(六) 14:00
*本片獲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紀錄短片
場次二:《#天水圍的日與夜》許鞍華|8月14日(六) 17:45
場次三:新生代女性導演獲獎短片集及映後談|8月15日(日) 14:30
主辦機構:文藝復興基金會 Renaissance Foundation @rfhk_official
策略夥伴:助流公益基金會 Interflow Foundation @interflowfoundation
贊助:Wallaby Capital 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會員, 接收最新一期 Newsletter :
https://bit.ly/2VembZA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人生轉彎例子 在 愛德恩_小朋友也能學好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回答最多人問的如何面對虧損走出交易低潮保持開心?可能跟七月下旬大盤修正行情有關,讓我來好好回答.月底神單看多了,來看看另類分享文:
首先,如何面對虧損?我記得之前有分享過,也是超級績效裡面提到的:損失是獲利公式裡面的一個函數,是必然的存在.無法移除損失這個函數,只能控制他的大小優化獲利,答案是坦然面對.
虧損說沒感覺是騙人的,我砍損失也是有感,尤其是金額大到一個程度,但我就是把它當學費.下一堂課貴跟不貴取決於自己,但重複一次,這是資產成長必經之路,常常扛下的浮虧也是訓練交易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提是看懂大盤 守紀律.
再來是如何走出低潮保持開心,這是我一路走來不斷強調的主旨,我花長一點篇幅分享,[好好體會相信不只對你的交易 對人生也有幫助].
我主打從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了解停損,帶你開心交易,這每天講吧?!老同學都知道也都可以體會,這可以在小朋友聊天室不管盤好盤壞大家都開心聊天略知一二,至於到底甚麼是開心或滿足?新同學或是還需要方向的我想用最簡單人的[身心靈]三構面來分享,你可以怎麼做?而我是怎麼做:
一. 身,也就是物質
這是最簡單開心的階段.資產少的人,沒有其他慾望,只求一頓溫飽或是照顧好家人,有錢付房租,水電網路,小孩學費,保險費房貸等等.所以對於物質生活相對不優渥的人,只要賺錢,就是開心,賠錢就是不開心.因為直接攸關他們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住的好,所以還在這階段的人:[先想辦法顧好自己穩定薪水的工作,行有餘力再拿沒壓力的錢進市場操作,因為市場的一個動盪,都可能使你難過,或是賠掉你辛苦從本薪上面賺的錢.進市場傷荷包,不開心,本末倒置.] 況且市場永遠都在,但你從市場畢業或是心態崩壞,很難再回來.
所以這階段怎麼開心,你有賺錢就帶你在乎的人去吃頓好的,買給自己禮物,看著你喜歡的東西,帶著它穿著它雍有它,你都會開心(不一定很久),是簡單的幸福.
以前看過我分享就知道剛退伍一個月薪水兩萬六吃麵捨不得點燙青菜只切海帶的時期,週五偶有一份嘴邊肉,我就會超級滿足!現在我可以五件tshirt短褲輪流穿就好,costco內褲襪子買30件一樣的,手錶要戴不戴,但我喜歡車,小男生時就愛,看到顏色鮮艷的車分不出來牌子一律叫它法拉利,現在慢慢有能力了 就是慢慢換上去,其實我週間不需要開車,但我看著她,我就是很開心,每個人每個階段喜歡的東西不同,可以試著去擁有,當個目標,達到就會很滿足.不然等到老了,或許這條項鍊你已經可以不用想就買,但那個開心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定很多人跟我一樣,大學吃momo paradise就期待超久,現在要帶你去吃還在那邊歐唷現在無法吃吃到飽,或是以前看很久很想要的包包,現在要送你你還會考慮說這是大學生在背得這樣.(我去滑水是很常用紅白塑膠袋啦,防水再利用)
不要當守財奴,還是要存錢,不是叫你全花掉.我記得之前一個很強作劑量的學長跟我講過,有些錢你現在不花,以後你也不用花了.況且,錢只是一種人發明的介質.好,講到這邊,可以進到下一個層面.
二. 心,也就是大家常常講的空不空虛,空虛就不開心
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你覺得她很有錢的人,明明一個月賺十幾二十萬,每天在那邊叫叫叫,你都很想扁她!我自己的會計師律師醫生朋友就有人很不開心,常常在講好想要離職一年,去打工換宿,住在山裡或是是海邊,體會人生.但是又不行 因為好不容易爬到那邊,一旦放棄怕回去之前物質不開心的階段,所以卡在那邊,怎麼解?
[心理狀態要滿足,要有活著開心的感覺就要學,要吸收] 從這邊開始已經跟錢無關了.在物質層面滿足之後,我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多[學]你不知道的東西,
你們有沒有很常學習了新的知識或習得新的技能後有種大腦吃飽的感覺,走路都覺得有信心?去成品坐一個下午看本你有興趣領域外的書,或是搞懂如何煎出好吃的牛排,正面幾秒多大火反面幾秒,或是第一次學會騎機車開車的悸動,或是搞懂衣服穿搭(不是講購物喔),或是一件不懂的事情,狀態,產業,把它搞懂,心情就會很好很久?這持續性比物質層面都還高!此外,還在工作的人,也可以這樣做:不管是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情,你都去學,去發現.比方去發現團隊效率不好的地方加以改善,或是後臺去學習前台在做甚麼,前台去學習後台的流程等等,我相信不只心理滿足,好結果也會一起來,升遷就是你因為你懂更多,更開朗,更適合帶團隊.最後帶回交易者,你有沒有覺得每次檢討發現問題,或是學完新技巧之後,就覺得沒這麼難過,而且信心也建立了?重點是要有成果,不然學的半途而廢,反而會沮喪加倍空虛.
我自己是學潛水後享受的水下美景,學用youtbue學著編輯影片(我是IT白癡),學習烤好吃的豬肉朋友邊吃邊稱讚,學打ps4 最快破主線(我一向不太打電動) ,學調酒同事喝到狂稱讚,學認識山路跟輪胎跑得更安全,學認識跑步正確姿勢後膝蓋腳踝更輕鬆,學腳踏車上卡不要跌倒騎完全程,學multichart程式交易語言,學有效優化自己的交易等等.活到老,學到老,才有活著感覺,不空虛.
三. 靈,也就是靈魂,活著的意義
靈魂是不用吃飯的,你放豪車豪宅山珍海宴在一個失落的靈魂前,我保證她也開心不起來.這也就簡單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還是煩惱一堆或是臉上很少掛著笑容.靈魂如何得到滿足?除了一部我很喜歡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主打的活在當下,用心體會,我認為還有[創造與認同].簡單的說就是無中生有,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好比畫家畫了一幅畫,花藝家插了一盆花 (阿!難怪藝術家都屑金錢不用吃飯?!),或是內省寫了一篇文章,服設想出好作品,漫畫家想出新劇情,公司研發新產品等等.這點我很佩服馬斯克,不斷打造新的東西還影響了社會.再貼近你一點的例子,依照你的想法打造出夢想宅,或是跟你愛的人創造新生命,我相信這層級的滿足跟開心完全是金錢無法取得的! 這也解釋了臉書不管爸媽都喜歡曬嬰兒-它們珍貴的創造.或是幫助弱勢,因此受助的人生活因此變更好,原本不存在的感謝,也都是你創造出來的!這類型的滿足都會持續很久也充滿意義.
再來講認同:只要你的創造受到認同,是金錢無法購買的開心.你學習煮出來的菜餚跟你發明而大家說好吃的菜餚,滿足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受到認同.小到個人作品,大到國家.延續上面例子,你的畫大家說有深度,你插的花大家說漂亮,你的書暢銷,你的產品改變社會,你的裝潢朋友來頻頻稱讚,你的小孩青出於藍拿到市長獎,模範家庭,模範公司等等.國家認同:昨天小戴打贏印度 麒麟雙打拿冠軍,國旗歌一放下去我都流淚了,認同感十足阿!我相信你們也是依樣,真的超級開心跟滿足的.回過頭來講交易者,如果你模仿成功的人賺錢,你會獲得物質上的回報,但如果這套方法是你自己研發的,你就算中間賠錢,也還是處於不會因此不開心,有學到有創造新方法來對付這動態的市場的自信,繼續打下去,對吧?就不會不開心了.
我有個朋友偶爾損出就會自己買食材來發明大餐,或研發新酒種,或是看看屋子想像裝潢最後檢討對帳單,我也差不多.另外我創造了小朋友投資,主打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保護你的錢,帶你開心交易.這得到大家的認同,感謝,這對我來講,就是最大的心靈滿足,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最後是我講到爛地的運動,健康,冥想,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財富都沒用,開心不起來,這觀念老生常談,我就不贅述.
今天這篇比較不討論操作技術,主要走內省路線,我相信眾多社團的神單跟各種操作心得已經足以讓各位精進,各位記得去年我靠分享賺錢單推廣小朋友品牌 今年改為只分享虧損單,旨在強化各位同學認知停損的重要與操作的健康心理. 交易是很好玩,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之前停損那篇第二點有分享,一旦陷入虧損負面循環,不但交易綁手綁腳,也會影響後續的操作,萬萬不可!
我相信今天這是一篇任何人在哪個階段都有幫助的心理輔助文,不知不覺打了三千字,覺得有幫助請分享給你在意的人.
此外,在”IG”這篇留言下面Tag兩位你的朋友,我將隨機選一位送出沒有在賣的小朋友Tshirt一件,白色版本,要是不魯願意多給我一件的話.
透過身心靈的物質學習創造,大家一起活得更有意義,穩一個!
人生轉彎例子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2021 女力學校 https://www.woomanpower.com/course 輸入「海公主蘿菈教練」專屬碼:Lola300,才可以加入蘿菈爲妳創造的高效支持圈
🔍 YouTube 請搜尋: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https://www.youtube.com/c/LolaLinTW
如何提高生產力 ❌ 別「管理」時間了 ✅ 高效人士:全球頂尖教練的10大不做清單 (勇敢有力量結束2020 GUT90五步驟女性系統)NOT-to-do-list
https://youtu.be/EW04kZ9Wje0
💋 私訊蘿菈 IG @lolalolalin+訂閱超能力夢想學校電子報 https://www.lolalinocean.com/
🌈邀請妳與我和女超人客戶們一起開啟無限的創造潛力 LIMITLESS
✨專注在女超人客戶「蛻變成果」的第一個專屬華人女性療癒健康+高效表現必修課程
➡️ 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94rko2oo2kesBJ4WA
愛妳們❤️
See you inside :) Love, Lola
🚨最新消息 - 現在開放𝟸𝟶𝟸𝟶女超人自願者 🙋🏻♀️
超級無敵興奮發表「𝐆𝐔𝐓𝟗𝟎天療癒腸胃道|平衡荷爾蒙」華人女性必修課團體!現在開放20位華人女性 ➡️ 加入高效工作生活表現支持圈
☑️ GUT90天 會讓妳在90天中得到「所有妳需要的『減脂減重增肌、療癒身心靈、反轉發炎過敏腸道』終極高效習慣養成解方」。去除小腹婆、掰掰情緒壓力、健康自信由內而外閃耀!
我的女客戶用這全方位療癒系統:成功減脂增肌,達成她們的夢想目標 ➡️ 是因為我把多年來的經驗完整成療癒身心靈終極解方。女超人客戶們也分享擁有更棒的消化道、感受身體輕盈自在、心理上更活力自信、工作生活更加高效、習慣養成不再是痛點,更是精通心態致勝/潛意識,體驗生命蛻變在呼吸之間。
我自己更是透過GUT90天成功反轉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與紅斑性狼瘡(蝴蝶病),30的我比20還美麗由內而外 🦋
🙋🏻♀️ 這一輪是採先報名,先入選的方式。一旦額滿就不再接受報名。因此,如果妳想要,請立刻私訊我!⚡️
✔️在課程中,妳會擁有我…指導妳「成為妳的最佳教練」:妳會讓是妳的身體類型、什麼食物是妳的閨蜜、如何用妳獨特荷爾蒙和身心能量減掉頑固脂肪、永遠脫離腸道和肌膚困擾、釋放壓力好睡、迎接活力滿滿能量的新生命!
𝐆𝐔𝐓𝟗𝟎天必修課𝟐.𝟎包括團體教練每週視訊、女超人社群支持、5步驟系統化教練課程(影片、作業、高效遊戲、驚喜)、妳這一生中需要的健康蛻變工具
如果妳準備好終止惡性循環、充滿意志力/動力、療癒腸道、減脂減壓好睡、重回自信與真正了解妳獨特的身體荷爾蒙運作如何影響心理,也準備好把這90天所學繼續運用在一生中,這計畫完全是妳夢寐以求的!
👇🏻如果妳想要預留名額?在下方留言「2020」,我會私訊妳下一步!
⚡️妳會在GUT90天必修課2.0中學到的一些例子⚡️
1️. 心態致勝/潛意識 - 戒斷所有壞習慣、設定簡單環境:深入檢視妳目前運動營養睡眠、愛自己模式,放入新的習慣,去除阻礙因素
2️. 願景與目標/預演未來 - 健康、高效工作、生活、家庭目標全得意:妳要知道方向,才能有效率地抵達
3️. 療癒金字塔 - 睡美容覺、釋放壓力、荷爾蒙平衡飲食、聰明功能性訓練:訂定妳的優先順序,享受美食,快樂運動/動起來。妳「為什麼」要做、什麼在妳身上是最佳永續策略、不再忙碌接收網路上各種錯誤訊息
4️. 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科學:每天進步𝟏%、慶祝每一個小勝利,妳學會傾聽身體聲音、連結身心 ; 妳學會最大化時間分配(也就是能量分配)妳會擁有夢寐以求的每日致勝習慣
5️. 女超人支持圈:人類生物本能不喜歡改變,這次,妳不需要孤獨面對。在這裡,我給予妳𝟗𝟎天𝟏𝟐週3個月的支持、每週視訊追蹤進度、共度妳的成長痛😛讓蛻變在90天後持續發酵
^^ 以上只是冰山的一小角….
我很自信地宣布 - GUT90天必修課2.0是妳遇過唯一全方位的女性健康線上課程,從根源「高效」解決妳長久困擾!
如果妳想要加入, 👇🏻留言「𝟐𝟎𝟐𝟎」,我會告訴妳如何開始✨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98
October 27, 2020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a3b21499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人生轉彎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就在上個月,我們才剛剛結束的2018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有一個獎項,叫做『最佳貢獻』的得主,叫廖慶松先生。
或許你知道他是一個剪接師,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沒有顯赫的學歷。然而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在二十多年前,在國內的各大專院校,電影的相關科系,卻都有他教學的身影,至今桃李滿天下。
一般來說呢,在大專院校裡面,無論擔任講師啊、助理教授,最起碼都要有碩士以上的學歷。
那特別是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代仍然是很重視學歷,而有一點輕忽實作,那「廖桑」的例子,還是很令人感覺到意外。
其實呢,廖桑他以長年投入在剪接工作,的實際的操作經驗裡面,他的「實務」早就超過了那些「理論性的知識」。那麽究竟「實際操作」的一個價值跟理論,到底要怎麼樣去看待?
我們在面對自己的人生面裡的時候,我們要怎麼樣來幫自己,安排一個更適當的腳步?我就透過這個例子,作為一個開頭。今天要跟你講一個,你可能都知道,但是,你從來沒有這麼想過的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喔,飛機的發明者,是萊特兄弟嘛。那他們的「飛行者一號」這個航空器,是絕大部分的人都認同,在地球上第一架有自己的動力,而且試飛成功的飛機。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萊特兄弟,他們其實連高中文憑都沒有拿到。而他們能踏上研發飛機,的這樣的一個契機,是從一八八八年開始。
那個時候呢,萊特兄弟為了幫他們的父親,去趕製教會所需要的手冊。他們呢,就合力把一台舊式腳踏車,絞鏈啊、彈簧啊,這些機械設備拆下來。
然後,再按照自己對機械的熱情,跟「動手做」的精神,找了一堆破銅爛鐵,組合出一台很陽春的影印機。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一台影印機運作的非常好。他們不僅幫自己的父親,解決了問題;他們還順勢開了自己的印刷廠,做起了生意。
就這樣子過了幾年,那個時候世界上,推出了第一輛現代概念裡面的腳踏車、單車,這讓萊特兄弟熱愛機械跟改造的創作魂,有了發洩的新出口。
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想,怎麼樣讓這個單車,變得更容易操控、更符合機械的力學,去提升騎單車的整體體驗。
甚至於,他們打造單汽缸的引擎,作為動力的來源,還成為那個時候業界競相學習的一個指標。
可是呢,發明飛機跟改造腳踏車,這根本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嘛!尤其在十九世紀末,那樣的一個背景底下。
那個概念就像是喔,我們現在一般人,沒有經過特殊的學習跟訓練。你要開始去想、你要開始動手,去設計AI人工智慧,差不多的邏輯啊!
這不僅是全新、未知,而且那個知識領域的跨度,真的是非常非常大。那對於沒有任何學術、理論知識的萊特兄弟來說,這真的非常的困難,有如登天一般啊!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第三個契機來了!一八九六年的時候,萊特兄弟,他們看到一個滑翔翼的設計師,墜落死亡的新聞。這對於當時,還沒有征服天空的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很震撼的新聞。
他們初次見到,這個滑翔翼的飛行器的這個照片,這讓他們想到,史前巨鳥的那個翅膀。那事實上呢,會出現滑翔翼的設計師,這代表當時正是一個在航空領域,大家要去做軍備競賽,那樣的一個時代。
各方面的人馬跟專家,他們都想要奪得,率先發明出人工飛行器,這樣的一個桂冠,史上留青史嘛。那熱衷機械跟研發的萊特兄弟,他們當然也想要參與,而且也想要贏啊!
這一個競賽,開什麼玩笑!成為史上第一人。於是呢,他們就開始想辦法找資料,每天埋首在物理啊、數學啊,這些領域。
他們甚至於因為滑翔機的靈感,然後,開始把鳥類的書籍,也納入了參考書目裡面。而且實際的去觀察、研究鳥類是怎麼飛行的,他們怎麼振翅?然後,怎麼樣起飛、怎麼樣降落?他們用土法煉鋼的方法,默默的參與這一個競賽。
那個時候跟本沒有人知道他們,也沒有人認為,他們會是拔得頭籌的人。那個時候,多數投入這一場競賽的,都是一些滿肚子的專業知識、這些理論大師,這些叫的出名號、顯赫文憑的這些專家。
那他們都認為,飛機的原型一定是要用某種強力的引擎,先把飛行器送上天空,然後在天空上保持穩定,然後用這樣的一個概念跟邏輯,維持長時間的飛行。
但是事實上的結果是,這些理論跟知識來打造出來的飛機,他們導致了很多失敗的結果。墜機的墜機,死人的死人喔;讓飛機的一個研究,陷入了很大的膠著。
這個時候呢,我就想起一句話喔,這句話我也常說,叫做「別在錯的地方裡,想找對的答案;否則喔,你做的一切努力,只會讓你愈努力愈挫折」。
萊特兄弟他們知道了,這些實驗失敗的原理跟理論之後,他們對照了自己親手打造、改良單車的這樣的經驗。從高級知識份子的這些理論裡面,他們發現有一個邏輯上面的重大錯誤跟盲點。那就是喔,他們都太過重視飛行器的穩定度!
在那個時候的專家、學者,他們把飛機想像成飄浮在半空中的船隻。他們用這樣的類比,所以他們會覺得船隻的設計,是要維持在水面上的平衡。因為這樣的概念,飛行器就必須要保持平穩的直線移動。
對照於我們真實在騎腳踏車的時候,會「左搖右晃」這樣的概念,在這些所謂的專家,他們的判斷裡面喔,會在空中造成非常大的危險。
但是,萊特兄弟從觀察鳥類的飛行,再加上他們本身,對於改造單車多年的實作經驗,他們重新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這些專家、這些學者,他們原初的假設,他們認為這種所謂的「左搖右晃」,這樣的動態平衡。是不是這樣的思考,才是對的;而這些專家,原本的相信才是有問題的呢?
因為他們認為呢,鳥類的飛行和單車的原理其實是很像的。鳥類跟騎單車,從來不是追求四平八穩,而是必須在動態當中保持平衡,是一種「不穩定的動態平衡」。
就像是我們騎單車,或者是鳥類的飛行,都是隨著路況或者是氣流,利用傾斜來靈活控制轉彎,而不是死死的釘在那裡不動。我們轉彎是不是這樣子轉彎?不是這樣子轉彎嘛!
那有了這樣的「重新假設問題」的概念,萊特兄弟他們很實際,他們先設計各種風箏,然後去釐清怎麼樣的形狀,是最適合做為機翼的。
然後按照他們實驗的結果,去做出一些原型,不斷的測試。他們試飛的次數,其實遠超過在同期,那些很有錢、很有理論架構的個人,或者是那些研究機構。
最後我們都知道喔,他們發明出了飛機。這樣的概念就好像是,一個沒有相關文憑,沒有任何資訊背景的人;他去設計出一個AI的跨時代的運用。成為殺手級的運用,而且遍及全世界的運用。
你會覺得這哪有可能嘛!他是不是最起碼,要有一些資訊科技的能力?對啊!在萊特兄弟他的時代裡,那些研究機構,或者是那些很有名、學問很高的人,看起來他們兩個就是這樣的感覺。
他們完全想不出來,這兩個完全不懂得工程學和航空學的傢伙,他們是怎麼樣能夠拔得頭籌、製造出飛機的?!
所以,透過萊特兄弟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實際操作的經驗結晶,絕對不比理論架構來的低階的思考。相反的,這些務實操作它反而是很多的新科技,和創造力的最重要的源頭。
正在觀賞影片的你喔,如果正好是一般世俗所謂的,功課好、聰明的那些「學霸級」的人物,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太會讀書、考試,到底帶給你的是助力,還是阻力呢?
當你已經先「假設」了什麼才是「正確的答案」,是不是就很容易忽略「實作」的價值。甚至於呢,在錯的前提底下,進行很多其實是徒勞無功的「思想討論」。
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永遠是實作的價值!透過實作的回饋,你才會知道真正的關鍵在哪裡?哪裡才是你需要在乎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什麼原本的假設,需要被挑戰、甚至於被推翻?就像是把飛機當成是「漂浮在空中的船隻」,這個假設顯然是錯誤的。過去也因為這個假設,很多人投入了很多錢而不成功。
然而萊特兄弟,就是沒有被這個假設困住,所以他們才發明出飛機,這個劃時代的產物。
所以呢,無論你想要從事任何創造,或設計的工作,請你務必記得「實作永遠比知識來得更為重要」,否則喔,你會看不見整體的真實狀況,滿頭滿腦的讓你的專業知識,變成是框住自己的天敵,阻礙了你成功的可能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我今天談的,這個主題『學霸的天敵』,我們談實作的重要。
很多東西不是靠思考,不是靠看書就能夠幫助你前進;你得行動,你得真實的踏入教室,透過我們面對面、手把手的前進,你才會有真正的前進。
而且我更知道一點,就是畢竟喔,進教室會有一些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所以,我在這邊也答應大家,我會很努力的製作一系列的「線上課程」;透過網路的工具,你我可以在線上相會。
那如同今天談到的「實作」的價值,我在這一點,已經開始在「實作」了。沒有意外的話,我們會在2019年1月份,推出相關的課程。
希望透過我們線上的學習,能夠幫助你生命到達另外一個高峰,不斷的創造生命的可能性。
在這邊做一個小小的預告,請期待明年1月份,我們推出的關於怎麼樣進入實作、怎麼樣管理你的效率?這樣的一門線上課程。
所以無論你是會進啟點的教室,還是在線上跟我相會,我都很期待,你能夠在你生命當中,透過實作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人生轉彎例子 在 讓你「看見希望」|後現代取向5-3|【心理小學堂#49】 的推薦與評價
... 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1 第 ... 轉彎 不孤單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1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 <看更多>
人生轉彎例子 在 Re: [分享] 職業駕駛到底是什麼意思? -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的回文,講到我在意的事情,
就是一般駕照就可以駕駛 3.5噸的貨車的這件事情
沒錯,就是各位用雞腿換來的駕照水準,
這種他並不是「職業駕駛駕照」,只是駕駛這台貨車是他的「職業」,
他並沒有去額外考職業駕駛的駕照
所以情況就是
任何人當天考到雞腿駕照,
當天就可以去開這種車型的汽車到處跑
我記得我還因此跟某一個版友筆戰,
我就問,這種考照規則合理嗎?為什麼要怪用路人?
有問題的是這個考照制度
為什麼是用路人???
考照制度低能到沒有辨識度,
北七可以一再的考試,看能不能碰巧過關,
來獲取終身駕照,
然後這種終身駕照,
可以立刻去開這種3.5噸的貨車,
這種制度合理嗎?
我竟然為了這種事情可以跟幾個版友在那邊筆戰,
台灣的交通環境糟糕到這種事情都需要辯論,
不覺得可悲嗎?
然後我們都在怪用路人,
「哎呀,都是三寶,三寶不意外,三寶去都去死」
錯了,該去死的不是三寶,
該去死的是 「交通部」
規則是交通部訂立的,
交通部訂立無辨識度的考照制度
讓阿貓阿狗都人可以低成本的使用載具在馬路上
也放任這些人一再犯錯,依然可以使用載具在馬路上
結果大家
搞不清楚狀況,一直在責怪用路人
我們應該要責怪交通部
把觀念改正,
各位,交通部要負擔起責任,負擔起義務,
考照教育40年不變,毫無辨識度
道路工程40年不變,毫無專業現代化
執法停留在選擇性執法,毫無公正性
唯一有進步的就是用監視器去執法,
收了罰金再回頭當採購執法工具的預算,可憐人民啊
我再額外說,把駕照難度提高,扣點嚴格
好處非常多非常多,職業駕駛更應該支持
駕駛運輸的資格變得嚴格,運輸司機的價值就會展現
而不是我失業了,我去當司機
因為在台灣隨便誰都可以當司機,
然後被罰只是繳錢
優良的駕駛,因此變得一文不值,沒有什麼特殊
反正開的好,開的爛,沒差吧。
如果你是優良駕駛,
就更應該支持政府改革道安,改革考照
讓你的優良駕駛更凸顯,而不是我跟三寶一樣,一點價值都沒有,反正三寶也會開車。
※ 引述《AMSTERDAM14 (AMSTERDAM14)》之銘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5s59YgMnvQ
: 方便第一
: 出事再說
: 路上違規的職業駕駛 請用力檢舉
: 小黃
: 送貨仔
: 學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94919120.A.C2A.html
... <看更多>